15 存在主义线上咖啡馆:品味治疗室内的 being 与 meaning

又是好久没更新啦,有时候我们两位主播也会怀疑自己,在想:《不可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想着想着,就又做了一期新节目哈。 或许这就代表着,存在,意义就随之而来吧。 这一次的嘉宾是来自台湾的林伯聪心理师,一位存在主义治疗师、督导。邀请他来谈的话题当然就是他的专长之一——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这个看不见、摸不到的流派,到底在治疗室是如何起效的呢? 泡上一杯咖啡,来线上共同听一听我们在聊些什么“无意义”的内容吧。 内容highlight: 1、伯聪的专业取向:存在主义的思考+认知行为的技术; 2、存在主义取向的治疗是否也是一种后现代呢; 3、伯聪回忆十几年前在谘商研究所和存在主义的相遇; 4、“BE-ing”在谈的是:人是什么(进行时!!!); 5、我们不清楚人的本质,但可以清楚我们现在是什么以及可以变成什么样子; 6、经验取向的学派怎么看待人的改变; 7、行为导向 vs 经验导向; 8、我们不挑起流派之争,但我们抵制流派霸权; 9、浚溢介绍四大类的存在主义治疗—存在主义才不是只聊死亡; 10、张怡是在戏剧社第一次认识了存在主义的剧本,感觉是:有点窒息…… 11、从集中营中诞生的学派,扎根于受苦的经验; 12、如果个案就是要框架和标签,怎么办?到底是谁心里放不下“标签”; 13、存在是不稳定的:人行走在大路上,忽然就掉进了深渊…… 14、如果你能接受“我们掌控不了生命”,反而能找到真正的可控感; 15、有木有人可以接受纯粹的存在主义治疗; 16、张怡看了两三页就看不下去的书是什么,为何又拿出了日记本…… 17、亚隆关于存在主义治疗的那本书不是拿来看的,是拿来作自我对话和生命梳理的; 18、自由与无意义也是一种经验; 19、存在主义不会只看到冲突,会看到人们在为自己强烈的孤独发声,为自己的孤独做一点事; 20、个案带入咨询室的问题受生命经验限制,但会在觉察中拓展视野,重新摆放; 【播客介绍】 不可说——由张怡与朱浚溢私人出品,倡导心理咨询圈的多元与反思,试图提供一个给心理师说心里话的地方。 【主播介绍】 张怡:一枚人本&后现代咨询师,DvT戏剧治疗师。在武大“双修”心理与戏剧,后赴台进修心理咨询硕士,系统学习北美戏剧疗法。喜欢多元交汇的谈话,让我们一起聊聊在本土做咨询的体验,敞开与玩耍其中的不确定性。预约及合作请加工作微信:psycamille 朱浚溢:一个固执的后现代。在大陆完成心理学的本、硕训练后,毅然逃脱行业困局,赴台攻读心理咨询博士学位,试图成为独特的个体,发出别样的声响。邮箱勾搭:[email protected]

58分钟
99+
4年前

14 资深玩家带你拆解团体关系研习会(GRC)

哈哈好久不见!最近在忙碌之余,我们邀请到楚奇——一名资深的团体带领者、心理咨询师,一起录制了这期围绕“团体关系研习会(GRC)”开展的讨论。 团体关系研习会(Group Relations Conference)是一个用来提升对团体动力、团体中的权威与领导、及自我角色倾向觉察的体验式学习的马拉松团体。它基于比昂的心理分析理论及系统理论展开,并从1950年代开始,在英国伦敦塔维斯托克医院/机构初生,然后传播到美国还有世界各地。 我们三位团体“玩家”都很爱团体带来的冒险性、交互性与生命力,也都为团体的复杂动力(冲突、分裂、分离…)捏过一把冷汗。 无论你有没有参与过团体,参与的是小团体或大团体,喜欢当“权威”或者当“平民”,可能都能在这期对谈中找到与之共鸣的观点,经验,需求。但愿这期有关团体的讨论可以开启自我观察与反思,也欢迎留言或私信与我们交流。 本期嘉宾介绍 楚奇,实战派团体带领者。专注团体带领8年,包括人际关系取向团体、精神动力取向团体以及实用导向的应用主题团体培训。目前在上海独立执业。微信公众号:“团体带领技术”。 内容highlight 1、团体关系研习会的设置和架构是怎样的,有哪些可玩的 2、所谓的“主席团”及“顾问”们,该不会都是高端AI吧(敢不敢再冰冷一些……; 3、浚溢初体验的创伤经历:???我被切歌了 4、团体 as a whole ,然后呢; 5、是谁在寻找权威认同?这是依赖性团体阶段的突出表现; 6、楚奇在大团体中的角色:扑腾不止的鳄鱼——不追求表面的和谐 7、小团体是温暖的家,还是一个冲突试炼场? 8、更开放的组织活动,楚奇是怎么玩出深刻反思的; 9、沉默,撕逼,眼泪……你都接得住吗; 10、大型关系创伤激活现场,没点儿安全感底子你可别来; 11、每天有那么一个时段,顾问们还是会从“高级AI”做回“人类”的; 12、线下团体搬到线上,咱都是被逼的。 【播客介绍】 不可说——由张怡与朱浚溢私人出品,倡导心理咨询圈的多元与反思,试图提供一个给心理师说心里话的地方。 【主播介绍】 张怡:一枚人本&后现代咨询师,DvT戏剧治疗师。在武大“双修”心理与戏剧,后赴台进修心理咨询硕士,系统学习北美戏剧疗法。喜欢多元交汇的谈话,让我们一起聊聊在本土做咨询的体验,敞开与玩耍其中的不确定性。预约及合作请加工作微信:psycamille 朱浚溢:一个固执的后现代。在大陆完成心理学的本、硕训练后,毅然逃脱行业困局,赴台攻读心理咨询博士学位,试图成为独特的个体,发出别样的声响。邮箱勾搭:[email protected]

89分钟
99+
4年前

12 这或许是你认识第一位男的“女性主义咨询师”

这是一期迟到了很久的更新!亲爱的听众朋友,我们可想死你啦~ 8月初录制这期节目的时候,我们的京文还刚从美国返回祖国的怀抱,于14天隔离中和我们聊了这一期。时光飞逝,转眼已是九月了。 还好,女性主义的主题永不过时,而女性主义心理治疗这个流派,在当今社会潮流的推动下,也逐渐为更多人所知。再加上本行业铁事实:心理咨询师中女性居多,这个流派就更加值得好好关注啦。 而我们今天的嘉宾,作为为数不多的男性咨询师,自我认同是一位女性主义治疗师,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京文说故事~ 本期嘉宾介绍 刘京文:来自慢节拍的小镇青年~后现代多元文化女性主义助人者,从事督导、咨询、创意课程工作。喜欢跑步和旅行,爱好自由与和平。公众号:京文星空。 工作预约:[email protected] 微信:tomseaver 内容highlight 1、隔离的日子心理师如何自娱自乐?玩个即兴如何~ 2、女性主义卡游之后留下了什么…… 3、男性学什么女性主义流派~难道是跨性别? 4、嘉宾京文的受训背景与重点历程; 5、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女性主义的种子; 6、想要找到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吗?成为一个feminist吧! 7、大咖心理师的性别比例有了何种变化? 8、嘉宾的“恩人”给了他哪些点播呢? 9、是女性主义让你学会了不臣服于权威,还是你原本的“反权威”意识让你成为一位女性主义者呢? 10、嘉宾的“语言焦虑”是如何被督导的赋能所疗愈的呢? 11、谈到因文化差异而面临的实习压力,大家又沸腾了…… 12、文化顺从,还是保持你自己的文化骄傲呢? 13、当被质疑会不会是我们太敏感的时候,你可以dui回一句“会不会是你太麻木了?” 14、书面的知情同意形式,是女性主义推动的哦~ 15、咨询师受训时,就应该被教导“中性”化吗?穿的性感或者表现妩媚就一定不对吗?可是那是我自己本尊啊! 16、“其实”嘉宾不爱说“其实”,这是为什么呢? 17、女性意识觉醒团体是什么鬼? 18、罗杰斯是如何被Brown女士dis的呢? 19、东方的女性主义之路有何特色?所谓的情感表达不应该只是语言上的吧?来来,跟我们学学含蓄~ 20、“述情障碍”这些被建构的问题化标签背后,是怎样的权利运作? 21、女性主义治疗流派在咨询中,如何展开行动阶段的工作——这一点就留给今后新一期的播客来讨论咯~ 【播客介绍】 不可说——由张怡与朱浚溢私人出品,倡导心理咨询圈的多元与反思,试图提供一个给心理师说心里话的地方。 【主播介绍】 张怡:一枚人本主义&后现代咨询师,DvT戏剧治疗师。在武大“双修”心理及戏剧,后赴台进修心理咨询硕士,系统学习北美引进戏剧疗法。让我们一起聊聊在本土环境下做咨询师的体验,敞开与玩耍其中的不确定性。预约请在Psybyond小程序搜索:张怡,或者加工作微信:psycamille 朱浚溢:一个固执的后现代。在大陆完成心理学的本、硕训练后,毅然逃脱行业困局,赴台攻读心理咨询博士学位,试图成为独特的个体,发出别样的声响。邮箱勾搭:[email protected]

72分钟
99+
4年前

11 李智慧人生复盘:从系统观看女权,戳穿游戏的trick

这一期内容,我们将对第10期的游戏过程进行复盘。 残酷的人生考验已然结束,但留给我们思考的问题却还有很多很多…… 上期内容简介: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群性格迥异的心理咨询师们,相聚云上,由上帝颁布出一道道“送命题”,他们到底该怎么选才能活下来?这一切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我们的主播浚溢在成都玩过一款出自韩国设计师之手的生存类卡牌游戏,《李智慧生存游戏》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大张旗鼓组织了一场线上的生存挑战。 这个游戏的开发者曾说,她用32道选择题,把女性从童年到老年都会或多或少经历的困难选择,摊开在玩家面前,让大家直面并感受到性别的枷锁,也希望所有玩家能通过这个游戏体验一下: 一个普通女孩的一生,到底要面对多少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困难。 随着游戏进行,李智慧小姐姐的人生,渐渐地四面楚歌,死亡与不幸的命运,似乎一直萦绕不散… 这群咨询师,为了活下来,也是不择手段,开启了计算机脑、cosplay脑,而与此同时,还有一群上帝视角的玩家,已在暗中,静静观看着他们…… 李智慧,活下来了吗?就算活到了终点,等待着她的,真的是幸福吗? 【播客介绍】 不可说——由张怡与朱浚溢私人出品,倡导心理咨询圈的多元与反思,试图提供一个给心理师说心里话的地方。 【主播介绍】 张怡:一枚人本主义&后现代咨询师,DvT戏剧治疗师。在武大“双修”心理及戏剧,后赴台进修心理咨询硕士,系统学习北美引进戏剧疗法。让我们一起聊聊在本土环境下做咨询师的体验,敞开与玩耍其中的不确定性。预约请在Psybyond(赛比昂)平台搜索:张怡,或者加工作微信:psycamille 朱浚溢:一个固执的后现代。在大陆完成心理学的本、硕训练后,毅然逃脱行业困局,赴台攻读心理咨询博士学位,试图成为独特的个体,发出别样的声响。邮箱勾搭:[email protected]

61分钟
66
5年前

10 韩国女权卡游《李智慧的生存游戏》是如何难倒一群心理师的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群性格迥异的心理咨询师们,相聚云上,由上帝颁布出一道道“送命题”,他们到底该怎么选才能活下来?这一切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我们的主播浚溢在成都玩过一款出自韩国设计师之手的生存类卡牌游戏,《李智慧生存游戏》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大张旗鼓组织了一场线上的生存挑战。 这个游戏的开发者曾说,她用32道选择题,把女性从童年到老年都会或多或少经历的困难选择,摊开在玩家面前,让大家直面并感受到性别的枷锁,也希望所有玩家能通过这个游戏体验一下: 一个普通女孩的一生,到底要面对多少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困难。 随着游戏进行,李智慧小姐姐的人生,渐渐地四面楚歌,死亡与不幸的命运,似乎一直萦绕不散… 这群咨询师,为了活下来,也是不择手段,开启了计算机脑、cosplay脑,而与此同时,还有一群上帝视角的玩家,已在暗中,静静观看着他们…… 李智慧,活下来了吗?就算活到了终点,等待着她的,真的是幸福吗? 【播客介绍】 不可说——由张怡与朱浚溢私人出品,倡导心理咨询圈的多元与反思,试图提供一个给心理师说心里话的地方。 【主播介绍】 张怡:一枚人本主义&后现代咨询师,DvT戏剧治疗师。在武大“双修”心理及戏剧,后赴台进修心理咨询硕士,系统学习北美引进戏剧疗法。让我们一起聊聊在本土环境下做咨询师的体验,敞开与玩耍其中的不确定性。预约请在Psybyond(赛比昂)平台搜索:张怡,或者加工作微信:psycamille 朱浚溢:一个固执的后现代。在大陆完成心理学的本、硕训练后,毅然逃脱行业困局,赴台攻读心理咨询博士学位,试图成为独特的个体,发出别样的声响。邮箱勾搭:[email protected]

80分钟
99+
5年前

09 苍山洱海边的隐秘角落,住着一位后现代心理师(嘉宾:段菲菲)

话说上个月,张怡和浚溢协同几个咨询师小伙伴,欢天喜地奔赴大理段氏的根据地,展开了一次深度自我照顾之旅。好吧,玩得太high了,都忘记在大理录一期节目了~还好缘分有延续,本期嘉宾段王爷最近又来到了上海,于是有了以下这些点的讨论…… 本期嘉宾:段菲菲,北京人,心理咨询硕士,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师。2014年离开求学工作8年的香港,来到大理Gap year,结果乐不思蜀,驻扎大理已6个年头,成为一名住在苍山脚下小村里的新大理人。在大理搞过民宿,开过咖啡馆,最终回归老本行心理咨询,发现在五线城市做心理咨询师,其实可以过得还不错。 (预约请在赛比昂平台搜索:段菲菲,或者加工作qq:1735204874) 本期内容: 1、开民宿,泡咖啡的一把好手,潇洒转身心理师; 2、在大理从事自己的老本行,体验如何呢?听说是Psybyond大理地区的唯一; 3、大理兴盛的身心灵疗愈,会和菲菲抢活干吗; 4、在苍山下生活,时间都变慢了,这样的背景会给咨询带来什么变化吗; 5、菲菲回家的路上,一转弯,目之所及,辨识疗愈的蓝天白云; 6、你的什么气场会在大理吸引神奇的疗愈师呢; 7、浚溢偶遇萨满鼓,打鼓就能区分你的心境; 8、或许大理的自然力疗愈才是最好的心理处方; 9、咨询师在大理经济压力小多了,容易过上顶配生活; 10、菲菲如何规划她的职业生涯?为何如此佛系; 11、作为后现代流派咨询师,菲菲是如何又撞进了Capa; 12、菲菲在香港的受训经历是怎样的; 13、张怡和菲菲组织了心理技师的大理旅游团,旅途中最常聊的居然是这个; 14、咨询室内,最需要稳定的,就是我们的心,无关乎流派与技术; 15、精神分析到底是理性偏多还是感性主导?听听三位是如何讨论的; 16、什么是“爱取向”,菲菲数年后还会是个异性恋吗; 17、网络咨询PK面对面:谁说我们不能深入疗愈; 18、来轻扒“塞比昂”心理平台; 19、“你要你要你要”的社会束缚下,张怡友情提醒:注意自我照顾。 【播客介绍】 不可说——由张怡与朱浚溢私人出品,倡导心理咨询圈的多元与反思,试图提供一个给心理师说心里话的地方。 【主播介绍】 张怡:一枚人本&后现代咨询师,DvT戏剧治疗师。在武大“双修”心理与戏剧,后赴台进修心理咨询硕士,系统学习北美戏剧疗法。喜欢多元交汇的谈话,让我们一起聊聊在本土做咨询的体验,敞开与玩耍其中的不确定性。预约及合作请加工作微信:psycamille 朱浚溢:一个固执的后现代。在大陆完成心理学的本、硕训练后,毅然逃脱行业困局,赴台攻读心理咨询博士学位,试图成为独特的个体,发出别样的声响。邮箱勾搭:[email protected]

64分钟
99+
5年前

08 后浪们如何杀出一条「独立执业」的道路呢?本期嘉宾:Steve 史秀雄

《不可说》开播以来,两位主播第一次线下合作,而且也是第一次邀请嘉宾。他是一位与主播们都很有缘的泛心理工作者——Steve史秀雄。嘉宾和我们主要聊了聊在国内独立执业的心理咨询师角色问题。 Steve是在多伦多大学完成临床社工的硕士项目,回国后从事心理咨询相关工作,包括推出畅销书《假性亲密关系》、翻译《人生十二法则》、制作《Steve说》和《Man立》两档人气播客等,而且以独立执业的形式进行面询工作已有8年多了。他的经历非常值得成长中的心理师参考,在这个时代我们是否可以重新寻找我们自己的职业定位呢? 本期内容包括: 1.咨询师独立执业:传统的「禁欲系」形象 VS. 首先是人,而后才是助人者。 2.头上有很多问号的来访者会问Steve:播客中金句频出,咨询中为何多听少说? 3.公开地发声,若是影响到咨询,我们要面对和聊聊这些影响。 4.「空白荧幕」是一种理想吗?这个互联网时代很难空白,反而增添很多非传统素材 5.应该闭门造车or宣传推广这个学科的价值? 6.在台湾和加拿大的社区和高校,实习咨询师是怎么reach-out,建立民众和助人资源之间的联结的呢? 7.2008年汶川大地震,唤醒了嘉宾Steve入行的初心。 8.临床工作的价值中有一块常常被忽视和缺失的部分是什么? 9.社工在美加台等地是一股非常蓬勃的助人力量……回国后:咦,人呢? 10.谁说心理学只对女性有益啦? 11.初心再美好,也是会被吃掉/消耗的。 12.从社工系的没落看到:赚不到钱,就没有人愿意躬身入局。 13.咨询圈的危机,有时也是转机,变动和动荡,未必是不好的。 14. 回顾国内心理咨询10年的发展,基本可以分成3阶段。 15. #日常劝退# 如果要养父母,未必适合走这个行业。 16.我们都有从业路上的榜样,不限性别! 17.咨询师的专业「擅长领域」要怎么写,才能更吸睛? 18.小小吐槽:优质课程少,花费10000报班学习,不如认真读1本书。 19.Steve给即将走上我们这条不归路的新手提了哪些建议呢? 20.未来3大脑洞:多元角色带来边界重构,科技发展颠覆人际沟通,lsd等药物复兴。 【播客介绍】 不可说——由张怡与朱浚溢私人出品,倡导心理咨询圈的多元与反思,试图提供一个给心理师说心里话的地方。 【主播介绍】 张怡:一枚人本+后现代咨询师,DvT戏剧治疗师。在武大“双修”心理与戏剧,后赴台进修心理咨询硕士,也系统学习北美戏剧治疗疗法。让我们一起聊聊在本土做咨询的体验,敞开与玩耍其中的不确定性。工作联系:psycamille(微信) [email protected](邮箱) 朱浚溢:一个固执的后现代。在大陆完成心理学的本、硕训练后,毅然逃脱行业困局,赴台攻读心理咨询博士学位,试图成为独特的个体,发出别样的声响。邮箱勾搭:[email protected]

73分钟
99+
5年前

07 好闺蜜v.s.咨询师(后续):我们的关系是开挂+弹幕的!

上一期的播客,好闺蜜和咨询师暂时没有分出个胜负,随着关系的发展,特别是当矛盾与冲突在社交关系中不断发酵,但并不像在咨询关系中可以得到历程性的真诚回馈的时候,谁输谁赢就不言而喻了。不过主播后来也反思到,很多咨询关系中使用的人际技术,同样也可以在社交关系中得到应用,想起一些朋友在学习心理咨询后多少都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有所益处。 也因此,在后续的回合之中,我们就不再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啦,改为两位主播的经验分享和探讨。我们试图在社交关系和咨询关系的对比中,深度挖掘咨询的精要,与此同时也从日常的社交关系中汲取更加真实的体验延展道咨询工作中。 在正式讨论主题之前,我们也聊了近期发生的一些行业八卦哦,快来收听完整内容吧: 1、主播偶遇一场真正的后现代线上讲座,无心又刻意地卷入了权威与多元解构的对话之中… 2、社交关系中的借钱/还钱,咨询师都是怎么处理的; 3、所谓咨询中的金钱议题,可能包括3个方面:收费设置、来访者金钱动力与咨询师的价值感; 4、如果朋友跟你说了一件糗事,你会如何回应,这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什么; 5、各位咨询师,你准备好承接来访者表现出的shame了吗; 6、好闺蜜对你生气,你能够抱之以微笑吗; 7、作为咨询师,你对情绪的包容度决定了你工作的深度; 8、你有没有想过,咨询过程中其实是有弹幕的; 9、反移情是如何被搁置的呢; 10、后现代是如何解构诊断标签的,又是如何贴近来访者的认同的呢; 11、说到BPD,你首先联想到的形容词,反映出你的受训背景; 12、或许历程性的回馈与讨论就是最突出的分水岭了。好吧,好闺蜜K.O.... 【播客介绍】 不可说——由张怡与朱浚溢私人出品,倡导心理咨询圈的多元与反思,试图提供一个给心理师说心里话的地方。 【主播介绍】 张怡:一枚人本+后现代咨询师,DvT戏剧治疗师。在武大“双修”心理与戏剧,后赴台进修心理咨询硕士,也系统学习北美戏剧治疗疗法。让我们一起聊聊在本土做咨询的体验,敞开与玩耍其中的不确定性。工作联系:psycamille(微信) [email protected](邮箱) 朱浚溢:一个固执的后现代。在大陆完成心理学的本、硕训练后,毅然逃脱行业困局,赴台攻读心理咨询博士学位,试图成为独特的个体,发出别样的声响。邮箱勾搭:[email protected]

70分钟
99+
5年前

06 好闺蜜 V.S. 咨询师(前3回合)深夜来电、道歉、迟到、送礼…

心理咨询师是个尴尬的职业,你不能像医生一样开药,也不能向老师一样说教。 好吧,那就像闺蜜一样陪伴倾诉好了吧? No~督导告诉我们,小心多重关系! 哎,真是难啊~个中滋味,不可说也 ~ 这一期的节目主播参考Michael Karson和Judith Fox的一篇经典文献,运用将“咨询关系”和“社交关系”进行对比的方式,共同讨论了心理师常常遇到的几个问题,并且也展示了三个重要的“共通技术”而且还有角色扮演哦~~ 情景1:疫情引发的突发事件,来访者半夜call in 在这个情境中,主播扮演的(塑料)闺蜜角色温柔安抚,但却收效甚微;而咨询师接到电话后,激活了专业的工作模式,简单的话语背后,藏着丰厚的理性评估和个案概念化。特别是“lose-lose”这个双输困境的真诚袒露,一下子点出了咨询关系和社交关系的巨大差异,并且很有效地将咨询互动拉回工作边界之中。 Common Skill :设置并维持关系边界 情景2:来访者为侵犯他人边界而say sorry 不论是哪一个咨询流派,讨论当下的咨访互动历程都是重要的技术。来访者为什么一再触碰人际边界,这是否代表着TA习以为常的僵化模式?诸如此类问题都会在咨询关系中得到充分探讨。相比之下,朋友关系中,常常维持的是社交层面的和谐,而内心层面则是将不满、愤怒、等情绪隐藏起来,直到关系的突然崩裂。 Common Skill : 投入并经常探讨关系中的互动历程 情景3:这次是be late,但却带来一份present 接着前两个情景,这一次来访者再次用迟到来挑战关系的边界。塑料闺蜜可能已经忍无可忍,却被“一盒青团砸”堵住了嘴,或许默默思索着决交,保持距离,只是不明说。而在咨询关系中,不管是迟到,还是送礼物,都会被咨询师充分地的“看到”,并且引导来访者共同好奇这背后的意义,特别是与不合理信念、人际模式以及早期经验的连接。这里强调的是咨询师的一种从“此时此地”挪移到“彼时彼地”的推理能力(Corollary Skill)。 Common Skill : 对微不足道的行为保持好奇 为了在以上3个情景中鲜活地展示社交关系与咨询关系的不同套路,主播也是真拼,变声秀下限,毫无“边界”可言啊! 不过我们还是很认真的在每个情境之后分享了各自的真实经验,毕竟这是咨询师常会遇到的状况。而且这三个Common Skill以及“lose-lose”、“Corollary Skill”都是很经典的技术参考,有木有?(根据论文中的案例演绎,仅供参考) 因此,若有收货请一定分享给你周围的咨询师朋友哦~ 好闺蜜vs咨询师的后续回合,也请期待下一期播客哦~ 还有还有,若要专业交流或者索取文献,欢迎来勾搭~ 【播客介绍】 不可说——由张怡与朱浚溢私人出品,倡导心理咨询圈的多元与反思,试图提供一个给心理师说心里话的地方。 【主播介绍】 张怡:一枚人本+后现代咨询师,DvT戏剧治疗师。在武大“双修”心理与戏剧,后赴台进修心理咨询硕士,也系统学习北美戏剧治疗疗法。让我们一起聊聊在本土做咨询的体验,敞开与玩耍其中的不确定性。工作联系:psycamille(微信) [email protected](邮箱) 朱浚溢:一个固执的后现代。在大陆完成心理学的本、硕训练后,毅然逃脱行业困局,赴台攻读心理咨询博士学位,试图成为独特的个体,发出别样的声响。邮箱勾搭:[email protected]

62分钟
99+
5年前

05 湾湾心理师实习也会从扫厕所开始吗?

上一期我们谈到了实习的初期体验,那么随着进程的深入,我们是否学到了更为高阶的技能呢?不不不~师傅说,你先去劈柴和挑水吧~~ 听说过禅修的时候会做一些日常的生活杂务,例如做饭、洗碗和扫地。想不到心理师在实习的修行路上也同样有可能被要求承担专业之外的事情。主播这一次就聊到了很多实习期间关于行政工作的槽点。不过随着对话和反思的拓展,我们似乎也看到了专业工作与行政工作的交织共进,毕竟,独立执业咨询师其实要面对很多行政!而个案求助过程中,第一个接触到的人,往往不是咨询师本人,而是前台接线的小姐姐。 也许这真的是师傅们有意为之?又或许实习生的权力底层身份,会有助于我们未来理解个案的“职场苦闷”? 好啦,认真的说,这一期内容还是很有干货的,涉及到了实习期间我们观察到的社区机构、学校机构等场域的一些不为人知的角落,让我们来一起看看都有些什么吧: 1. 变声台湾腔,这是迫于文化压力还是心理师的共频能力? 2. 咨询中心的电话那头充满“未知”,考验的是前台小姐姐的专业能力,能否让个案感觉将被一个系统”接住“。而且说不定你的接电话恐惧症就被满灌疗法/洪水法疗愈了。 3. 社区心理机构、政府项目、保险体系等等,他们是如何交织,来访者会是最终的受益方吗? 4. “草根”心理师的行政实习可能包含哪些?清理厕所算吗?各种压榨下,你们还好吗? 5. 博士班的心理实习和督导实习更自主,较少的涉及额外行政。 6. 在我们这个服务领域,行政的基础是专业。但做不好行政的后果就可能会被“暴力分析”哦。 7. 心理师撕逼撕得真优雅:阻抗、投射、移情、边界等十八般武艺,尽显神通。 8. 实习时,没有一个支持团体你是怎么活下来的? 9. 入行前,如果你的内心贫瘠,答应我,为了滋养个案,请先让自己“富裕”起来。 10. SFBT的华人大师,曾经如何面对自己的新手焦虑。 11. 台湾地区许多的谘商师,好像都缺少一种果断的力量——这句话到底谁说的呢? 12. 不同新手发展阶段,需要匹配不同风格的督导。 13. 渐渐地,你成为了你认同的那位督导的模样,这就是督导附体。 14. 当你历经多位督导后,你就可以解锁更强大的新技能——“召唤督导”。 15. 实习期间,督导教会了你学会“闭嘴”吗? 16. 语言会扰乱个案的内在历程,有时候,等待是唯一的选择。 17. 来访者都教会了你什么? 18. 咨询师的主体性很重要。但进入另一种文化,我们可以做到一点儿也不改变自己吗? 【播客介绍】 不可说——由张怡与朱浚溢私人出品,倡导心理咨询圈的多元与反思,试图提供一个给心理师说心里话的地方。 【主播介绍】 张怡:一枚人本+后现代咨询师,DvT戏剧治疗师。在武大“双修”心理与戏剧,后赴台进修心理咨询硕士,也系统学习北美戏剧治疗疗法。让我们一起聊聊在本土做咨询的体验,敞开与玩耍其中的不确定性。工作联系:psycamille(微信) [email protected](邮箱) 朱浚溢:一个固执的后现代。在大陆完成心理学的本、硕训练后,毅然逃脱行业困局,赴台攻读心理咨询博士学位,试图成为独特的个体,发出别样的声响。邮箱勾搭:[email protected]

69分钟
99+
5年前

04 在台咨询实习面试的一波三折与初期的不适应

去台湾读书常常会被人们问起“为什么”,而对于我们学心理咨询的来说,这个理由很简单,那就是两个字“专业”。 台湾的咨询行业受到法律保障,在台北地区行业发展甚至达到饱和。而拿到从业资质的唯一方式是通过相关考试,并且要在严格的体系中经过1年的兼职实习和1年的全职实习训练,才刚达到考证资格。 1年的全职实习需要1500h工作时数,其中包括360h以上的接个案/团体、50h以上的督导以及团体与行政工作等。 主播张怡和浚溢,就是冲着这个魔鬼训练来的,如今回首,那些痛苦和不堪已经渐渐淡去,留下的就是岁月的磨炼和工作的宝贵经验了。不过在这个“心理师说心里话”的地方,当然要来回顾一下那些“不可说”的经验与历程啦。 本期播客谈到的主要内容是: 1、台湾心理师训练要求是什么样的; 2、博士班除了咨询的实习之外,督导的实习是什么样的; 3、寻找咨询实习单位的时候,会遇到微歧视吗?(当然会); 4、实习初期的适应,会遇到什么状况; 5,在前台与案主的相遇应该如何展开; 6、不同机构有着不同的个性,但我们都想成为被宠坏的心理师。 这一次才是我们有关实习经验分享的第一期,接下来还有更多的主题将会被一一“自我暴露”,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如果你有不同经验,也欢迎来分享,主播所说的只是我们主观经验的诠释,如有不周,还望理解。 【播客介绍】 不可说——由张怡与朱浚溢私人出品,倡导心理咨询圈的多元与反思,试图提供一个给心理师说心里话的地方。 【主播介绍】 张怡:一枚人本+后现代咨询师,DvT戏剧治疗师。在武大“双修”心理与戏剧,后赴台进修心理咨询硕士,也系统学习北美戏剧治疗疗法。让我们一起聊聊在本土做咨询的体验,敞开与玩耍其中的不确定性。工作联系:psycamille(微信) [email protected](邮箱) 朱浚溢:一个固执的后现代。在大陆完成心理学的本、硕训练后,毅然逃脱行业困局,赴台攻读心理咨询博士学位,试图成为独特的个体,发出别样的声响。邮箱勾搭:[email protected]

58分钟
99+
5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