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1 沉默的表情包的压迫感到底来源于哪里? * 交了一份工作给领导,领导只回复了捂脸表情 * 和同事分享活动创意,同事只回复了捂脸表情 * 约朋友周末看电影,朋友只回复了捂脸表情 解读这些场景为什么会让你有压迫感 04:08 引用沟通模型,解构如何有效表达负面情绪,如何化解对方的负面情绪传递? * Encode信息加工:传递情绪≠表达情绪≠表达观点 * External Noise外部噪声:Let’s 对齐颗粒度 * Internal Noise 内部噪声:我预判了你的预判 * Decode信息解读&Feedback反馈:“当你不知道应该说什么的时候,说实话往往是最聪明的选择”-武则天,《大明宫词》 36:15 沟通模型解决沟通效率问题,但生活中不是所有的沟通都需要效率 38:30 商用业务场景下,沟通模型可编辑版本的PPT单页+逐字稿+有抑扬顿挫的讲解录音(有样学样即可完成单页的汇报工作),可在小红书【@忙个什么】账号,完成购买 ❤️ 本期福利 | Simplified Communication Model 简化版沟通模型 ❤️ 添加微信:Momiers,回复“004福利”或“沟通模型”即刻获得本期福利可编辑版本PPT单页 ❤️ 在售方法论单页+语音讲解+逐字稿 | Communication Model for Content Marketing 沟通模型在内容营销中的应用 ❤️ 小红书搜索【@忙个什么啊MoMi】
06:25 全篇没有讲女性主义的《天空之城》,是如何处处让人感受到男女平权的 性别从未成为在这部动画的故事叙述过程当中需要被考虑的标签和需要被顾虑的标签。只有心里面没有标签,才不会刻意去使用,也不会刻意去规避标签。只有心里真的认可平权,才能够去实现两性没有区别的平权的世界。 16:44 女性主义营销至今走过了【蓝海市场-流量密码-战战兢兢】三个时期。 * 蓝海市场 | 典型代表事件举例:无钢圈无尺码内衣的产品设计 * 流量密码 | 典型代表事件举例:《祝中国女孩早日穿衣自由》图文爆火 * 战战兢兢 | 典型代表事件举例:普信男脱口秀引发争议 23:53 一个反问和一个故事,开启揭露当下女性主义营销困局的遮羞布 * 一个反问:多少今年参与了三八大促的品牌,没有给自己的女性员工放那半天假? * 一个故事:充满刻板印象的妇女节福利故事 32:19 如何破解【女性主义营销=消费女性主义】的困局? ❤️ 本期福利 | 以内衣产品举例的产品设计理念建构模型 ❤️ 添加微信:Momiers,回复“003福利”即刻获得本期福利可编辑版本PPT单页
本期播客将回答: 人们为什么仍然在争论反屏摄是否是合理的诉求? 文化产品的科普工作,应该是谁的责任? 文化行业从业者,如何通过商业手段将责任转变为营销契机? 本期生活故事... 01:15 新浪电影官方微博与众多明星倡导反对屏幕盗摄,而电影社群中针对这个倡导的讨论走向了提议观众不仅需要反屏摄,还需要在恰当的时候为影片做出恰当的反应,以保证其它观众的观影体验。 05:43 我曾在观看《只此青绿》时,腹诽其他观众不合时宜的鼓掌,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要求观众需要做一个所谓懂行的气氛组的“无理要求”?但是坐在电影院和坐在剧院里面的我们其实是身处在一个公众环境当中的,身边其他观众的行为也会和这个艺术作品本身综合在一起,构成我们观影或者观剧体验当中的一环,确实是事实。 13:22 我曾在观看《孔子》舞剧时,由于是第一次走进剧院,不了解观剧礼仪,大肆地举起手机拍摄舞剧片段。这个行为固然应该被指责,但是当时的我难道不应该是“不知者不怪吗”吗?可若我是无辜的,那些因为我举起手机拍摄而损失了观剧体验的其他观众,他们的利益确实因我受损了啊。 本期商业思考... 15:40 在观剧礼仪的科普方面,虽然官方给出的都是建议和倡导这种积极的词汇,但激起的都是互相指责或自我指责等消极、暴力和冲突性的舆论声浪。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我们在我们的认知上建立立场,在我们的立场上界定自己可以享受的权力,因此我们高高在上的指责那些低于我们认知的人,因为认知差所造成的立场差,让我们互相侵犯了对方的权利。那么谁,应该为尽可能降低认知差负责?谁,有能力为降低认知差负责?而TA们,该如何负起这个责任? 23:12 现在的文化行业只有指责类科普,没有预防性的科普。一个好的预防性科普是要以消费者本身的利益为核心出发点多方面,系统性的、长期的、多维度的,有先后顺序和章法的、谆谆善诱式的的诱导型教育,需要消费者自我推导出最终结论,而不是将结论直接给出的倡导型教育。 29:13 文化和泛文化行业的从业人员才有知识、有影响力,也有动机去承担起预防类科普的职责。 31:08 沿着观众的用户旅程,利用裂变、老带新、关键时机点沟通(MOT)设计等多种数字化营销手段,在同时能够促进文化产品销售结果和用户体验的双重利益下,出品方也可以有效承担起观众观剧礼仪预防性教育的长期责任。 本期播客探讨话题适合电影爱好者、剧场艺术爱好者、文化与泛文化从业人员、数字营销行业从业者收听,当然欢迎各路吃瓜群众围观~ 更多探讨欢迎私信哦~~ 商业合作欢迎联系微信:Momiers
自第四期节目,上班而已更名为“忙个什么” 本期播客将回答: * 为什么刻苦工作却招来了上司的不满? * 职场中是否要有眼力见?会来事儿? * 在职场中怎么才能活得舒服一些? 这期我大概聊了这些: 00:00:49 我们数十年的人生中最黄金的时光是作为职场人的身份存在在世界上的,最黄金的时光中工作的时间甚至远远大于睡眠、陪伴家人、陪伴爱人的时间。可是我们却买优质床品提升睡眠质量、谨慎挑选伴侣以共度时光,却只采用摸鱼和拼命奋斗两种极端的方式对待工作时间,如何提升工作中职场人身体的舒适度、精神的舒展度、工作目标的价值感等等指标作为综合的体验感却几乎没人提起。而当生命走到尽头,可以伴随每一个人到最后一刻的也只有体验感所留下的回忆。 00:11:51 职场的本质是只看功劳不看苦劳。在这个大的原则的指引下,我们才能够客观地去分析,要不要“会来事儿”、要不要“有眼力见”,这些所谓的高情商的行为能够为你的职场生活带来什么。 00:14:59 本期案例故事No.1:一个因为刻苦工作被上司骂了很久的项目经理。 00:18:46 刻苦是否是一个美德的衡量标准,是刻苦地在做什么事情。员工刻苦地做非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对管理者而言是人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00:27:23 刻苦总是伴随着机会成本和情绪消耗的两个负面代价,因此刻苦并不应该是一个被滥用。 00:28:34 本期案例故事No.2:我优秀地帮助隔壁部门度过了危机,因此我自己的上司被惩罚了。 00:32:37 刻苦是对延迟满足的期待,所以不以功劳为目标的刻苦所产生的负面情绪会扩散给团队,增加成本、减少成果。职级越高,后果越严重。 00:38:45 从小的教育只教育了我们如何解决题目,却没教育过我们如何解决问题。 00:47:55 正确处理客户不合理需求的话术建议。 00:51:18 享受苦难有时会成为人们拒绝承担责任的舒适区。 00:52:27 本期案例故事No.3:下级出现长期连续加班现象,领导的第一反应竟是“我的团队要完蛋了?” 01:01:16 可实操的职场建议:无上限地提升功劳水平,维持苦劳水平在同级的平均水平上下;同时视功劳水平,适当情况下调整苦劳值。 本期播客探讨话题覆盖面很广,刚步入职场的新人和已经担负起部门职责的领导层都可能会从播客当中获得一些AHA Moments,欢迎大家收听~ 更多探讨欢迎私信哦~~ 商业合作欢迎联系微信:Momiers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