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播客中我们讨论了影视剧中主动与被动的女性形象,以及更进一步的伪主动和伪被动的女性形象。我们试图辨别主动与被动之间的边界,探讨二者之间在什么情况下会相互转换。我们想知道在学业、职场和亲密关系中,女性能够自主选择主动还是被动的姿态吗?还是总是被迫地被放置在被动的位置上?借助脍炙人口的影视剧,包括《黑暗荣耀》、《甄嬛传》、《蝴蝶夫人》、《三十而已》、《我的前半生》、《知否》、《红楼梦》等等,我们尝试探讨这个充满辩证性的问题。最后,我们希望所有女性都能紧紧围绕着自身的核心利益出发,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行动,而非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资源让渡出来以服务于他人的目标和利益。 欢迎任何提问、建议和意见; 接受听众来稿,期待听到你的故事。 互动&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期主播】 小昕、Yee、水滴、Hazel 【收听指南】 1:00 定义女性的主动与被动:是否围绕着符合自身利益的目标行动 2:50 主动的女性形象:《黑暗荣耀》-主动的女性也会有蛰伏期吗? 5:58 被动的女性形象:《蝴蝶夫人》/《西贡小姐》-被动的女性无法反抗夫权却能反抗父权吗? 11:44 为什么女性总是在等待男性赋予的承诺的兑现,但又总是落空? 12:30 《西贡小姐》vs《情人》:投资失败还是重获自由? 13:50 女性能自主选择主动还是被动的姿态吗?还是被时代放置到被动的位置? 14:25 王宝钏 vs 代战:被薛平贵敲骨吸髓的可怜女人 20:55 选择服从于男性的利益是女性的一种投资吗?这种投资有成功的可能性吗? 23:30 伪主动 vs 伪被动:有无主体思想+有无主动行动 24:35 真主动 vs 伪主动:《甄嬛传》中的甄嬛和华妃 26:48 伪被动:《三十而已》中选择离婚的乖乖女 27:50 真主动:《我的前半生》中进取的单身妈妈 28:40 现代婚姻契约中存在“第三者”吗?“女主人”有“打小三”的权利吗? 30:25 伪主动:《知否》中认真经营婚姻的盛明兰 31:00 以夫为贵的洗脑包合集:“我在男人堆里排老几,你在女人堆里就排老几”/“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贤妻扶我青云志,我还贤妻万两金” 35:55 我不理解:服美役怎么和女性成长挂钩啊?晒简历怎么还要带上男友职业啊?男友的话怎么成了至理名言到处传播啊? 39:11 为什么现代女性穿越到古代,却对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毫无反思性? 43:30 女性能自主选择主动还是被动的姿态吗?还是被原生家庭驱赶到被动的位置? 44:12 女性就没有自己的“青云志”吗?有必要把男性作为中介来实现青云志吗? 44:25 伪被动:《红楼梦》中借力婚姻的薛宝钗 44:58 为什么创作者要塑造自虐型的被动的女性角色? 50:00 女性在现实生活中应该采取怎样的姿态来实现自身的利益?
《潮汐图》是新粤语文学里一种“讲古”,缝合现实与虚构,历史与想象。以海皮巨蛙为第一视角,蛙身在珠江水上人家、广州十三行、澳门好景花园、港湾冰雪地辗转,讲述了一个横跨广州、澳门、伦敦三地的游历故事,粤语、普通话、英语混杂交错,铺陈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平行世界线,是属于珠三角的“清明上河图”。 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岭南广州,当时“一口通商”让广州这个南方入海口,一跃跳上历史骤变的戏台前。南方之南,潮涨潮落,山海撞击,华夷夹杂。自2021该书发行后,对它的解读众说纷纭。关于新南方写作,关于性别生育,关于香港意象,但围绕广东本地的解读较少。 我们作为潮汐图空间背景的本地人,对字里行间方言倍感亲切。在巨蛙诗意般的世界里,仿佛重新回到珠江旁,夏日江风里有点咸腥,空气半潮不湿,细叶榕下,阿公阿嬷摇着蒲扇同我讲,“听古勿驳古”。 这是我们的首档串台节目,邀请到《闪亮的她》的主播汤汤,请跟随两位广东人一起进入林棹笔下光怪陆离的岭南世界吧(含粤语朗读片段哦!) 欢迎任何提问、建议和意见; 接受听众来稿,期待听到你的故事。 互动&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期主播】 小昕、汤汤 【收听指南】 00:45 珠三角/粤语文学的稀缺性 02:10 以巨蛙为线索的漂流博物志 03:10 故事在广东珠三角地区以一种去政治化的方式铺展开来 07:10 巨蛙的性别之谜:从选性别,到被鉴定为雌蛙,再到自体繁殖 11:00 对于吞吐、生育和母亲意象的大量描写 14:10 在巨蛙的生命历程中来来往往的过客 16:00 巨蛙对契家姐的情感:“怕佢病,怕佢死,怕佢流离浪荡无人送终” 22:28 广东人的实用主义精神:“做人无得拣”“自身唔发奋,指望神仙打救” 25:41 十三行里的广州人与洋人:本土与异乡杂糅的身份认同 31:20 去往北方世界的广东人:足够幸运能识字,却要掩藏旅人身份并恐惧客死他乡 33:54 远离珠江才开始怀念珠江:“相信黄埔就是世界的尽头” 39:00 巨蛙通过生吞来共享视野和认识世界 43:15 从囫囵吞枣到扩张侵略,生吞是解决发展问题的灵药吗? 45:20 随遇而安成为宠物的巨蛙:蛙有自我意识吗? 47:19 去人类中心去工具化的景物描写 51:10 标本的看与被看:“我睁大双眼就像死不瞑目” 51:57 出海病与出走北方:注定的出走与永恒的乡愁
这是一期轻松且不专业的奥运吐槽大会,aka奥运吃瓜大会,聊到了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跳水、射击、体操,快来评论区加入我们,一起吐槽吧! 欢迎任何提问、建议和意见; 接受听众来稿,期待听到你的故事。 互动&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期主播】 十七、小昕、小叶、Coco 【收听指南】 00:39 为什么要在赛后问国乒女单有没有关注男单? 03:01 为什么要在对方获得冠军的高光时刻当众求婚? 05:50 为什么胜任国羽男双的队员打混双被解说评价为“可惜”? 07:15 为什么全网吹土耳其男射击队员时把他的混双队友隐去? 08:17 为什么国乒男单的解说不客观分析技术动作而是全程挽尊? 10:24 为什么会有网友认为男女网球运动员本来就不应该同工同酬? 12:30 为什么巴黎奥运会的“松弛感”令人如此啼笑皆非? 14:59 为什么网友说同一运动中女性运动员的商业价值低却不身体力行地支持? 15:53 为什么舆论不能接受运动员的“狂”?舆论能容忍谁在什么时候或什么条件下“狂”? 24:13 为什么会出现体育饭圈化的现象?体育粉和明星粉有本质区别吗? 32:23 为什么很多解说不再能给观众提供专业分析而只剩下立场输出? 37:09 为什么金牌代表一切?舆论对没拿金牌的运动员有足够的包容度吗?
你曾在办公室里瑟瑟发抖吗? 这是因为空调温度是按男性的体温标准设定的; 你曾很费力地伸手够货架顶端的物品吗? 这是因为货架是按男性的身高标准设计的。 自有记录以来,无论是文化还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演化,男性活动被用来代表全人类。女性名字在历史上的记录缺失和扭曲,会使我们甚至忘记去探讨女性。至今,女性的沉默仍然无处不在:电影、新闻、文学、科学、城市规划、经济学。女性“缺席”造成了性别数据缺口。这些缺口,皆有其后果。 然而论及性别数据缺口,最重要的观点之一是它通常不带恶意,甚至并非有意,它是女性数千年缺失造成的下意识产物。要想改变,就弥合女性在领导层和政府中的代表性差距,然而父权制社会内化的厌女和自我设限会阻碍女性的成长之路。运用认知心理学和女权主义理论的策略,积极调整思维模式并“夺回大脑”,是如今的必行之事。 欢迎任何提问、建议和意见; 接受听众来稿,期待听到你的故事。 互动&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期主播】 十七 【收听指南】 00:54 《看不见的女性》,男人不言而喻,女人不被提及 01:54 女厕容量不够导致永远在排队 03:29 对清理女性常用的公共交通和人行道的忽视 05:44 对女性疾病表征与男性差异,以及女性特有医护项目的忽视 09:12 职场对于女性无偿劳动、碎片化时间需求、领导力的忽视 13:17 解决方案:留在牌桌上,弥合女性在领导层和政府中的代表性差距(周继红) 16:31 如何摆脱父权制社会内化的“内在厌女症”和“自我设限” 【参考资料】 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看不见的女性》 Kara Loewentheil, Take Back Your Brain: How a Sexist Society Gets in Your Head--and How to Get It Out 【BGM】 Try Everything - Shakira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移民德国三年的叮咚,来分享他的移民经验,以及到德国后在学德语和找工作方面体验到的政策支持。 欢迎任何提问、建议和意见; 接受听众来稿,期待听到你的故事。 互动&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期主播】 小昕、叮咚 【收听指南】 1:00 移民前在上海的生活 2:20 德国双元制(Ausbildungen) 8:35 / 12:20 德国劳工局的就业政策支持 10:00 德国家庭的报税问题 11:15 德国职场对年龄和Gap的包容度 15:12 移民的念头从何而来 17:00 移民流程的注意事项 19:05 如何适应德国生活 23:17 德语水平还够用吗 26:15 如何应对种族歧视 29:36 中德生活的最大差异 31:32 假如重走一遍移民流程,哪些环节可以做得更好
作为《使女的故事》续集,《证言》采取三线并行的叙事方式:在基列长大的艾格尼丝、从加拿大来到基列的妮可和一步步攀登直到在基列女界手握重权的丽迪亚嬷嬷。这三条主线的巧妙交织,既在对比中充分说明了成长环境对女性反抗意识的塑造作用,也从高层视角揭开了基列国内部运行机制之谜。 欢迎任何提问、建议和意见; 接受听众来稿,期待听到你的故事。 互动&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期主播】 小昕、骟南、婋山君 【收听指南】 00:16 《证言》的三条主线:艾格尼丝、妮可与丽迪亚嬷嬷 01:00 艾格尼丝像使女妈妈琼一样反抗但反抗不到位吗? 02:18 艾格尼丝认为主教妈妈塔比莎是爱她的,这是愚孝吗? 正方观点:童年期间为数不多的温情来源 反方观点:传递驯化女性的观点也是爱吗 只有以女孩利益为先才是真爱 11:36 从艾格尼丝对主教妈妈的爱慕看反孝为什么困难 承认不被爱,尤其妻子身份优先于母亲身份,是东亚女性一生的难题 19:03 妮可 vs 艾格尼丝:不同的成长环境塑造了不同程度的主观能动性 21:37 贝卡之死:这种自我牺牲是必需且有意义的吗? 正方观点:在革命时代紧急状况下的无奈选择 反方观点:没有任何人应该为“更崇高的事业”/“更重要的人物”而赴死 25:48 圣经故事中对女性命运的恐怖隐喻与贝卡之死 32:44 丽迪亚嬷嬷如何一步步成为女界之主 34:31 在体制内做到高位以保护女性权益是可行的吗? 41:23 从丽迪亚嬷嬷的成功之路看女性对在阶级上攀登的认同
当看到一个女性在地铁上拿着switch专注地打游戏,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惊讶、好奇、觉得她独特,还是习以为常,甚至想要同好交流? 虽然从小我们就玩游戏,但似乎只要提到游戏,大家脑海中的画面还是一个男性在电脑前大声喊“上!开团!”,女性更多是责怪男友沉迷游戏的抱怨者形象。在各大游戏有意无意地以男性为主体的创作理念,以及在各大游戏论坛里男玩家占多数的现实下,女玩家的游玩和讨论体验被不断挤压,但女玩家并不是少数,相反,有着相当大的规模和购买力。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我们的游戏体验和游戏偏好。 欢迎任何提问、建议和意见; 接受听众来稿,期待听到你的故事。 互动&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期主播】 十七、小昕、YX 【收听指南】 01:03 最早接触的游戏 * QQ堂,微机课打字游戏,电脑自带的三维弹球,4399小游戏,摩尔庄园 05:13 为什么会对某几款游戏的长期偏爱 * 明日方舟在塔防游戏中的独特性 10:39 手游的便携性、碎片化、签到机制和陪伴感、长草期 乙女游戏:恋与制作人,未定事件簿,代号鸢 13:12 不同于看剧看小说的代入感 14:13 男性角色:一切为“我”妥协 VS 有自己的独立人格 17:38 专一 VS 主推 VS 我全都要 22:17 对“主控”和“主角”的偏好 23:40 卡面造成的“第三人感”和男凝视角 26:52 “媚男”设计:女性角色的身体特征、奇特姿势、家务属性 * 女神异闻录5高卷杏、川上贞代 30:10 经营类游戏的无限制、去性别化、和枯燥感 * 海岛大亨、动物森友会 34:28 策略类游戏的魅力 * 文明6 40:32 社交类游戏维系友谊:模糊现实差异,协作取得成就 * 马里奥派对,马里奥赛车,分手厨房,双人成行 42:51 女性向游戏究竟是什么?女性有游戏偏好吗? 44:28 女性友好游戏推荐 * 经营类(海岛大亨),策略类(文明6),动作冒险类(塞尔达) 【交流】 豆瓣小组:女性玩家联合会
最近热播的《长相思》第二季,虽然延续第一季的剧情和宣传策略,标榜自己为大女主剧,但却因为剧情、人设双崩盘,在口碑上遭到反噬。近年,随着女性意识的提升,大女主剧标签逐渐成为了流量密码,然而,不少都是挂羊头卖狗肉,如名为大女主实为娇妻的《上阳赋》,又如存在改剧本争议,关键时刻依靠男主拯救女主的《一念关山》。这些剧都遭到了大家的强烈吐槽,也恰恰说明观众对于虚假的“大女主”并不买账。在本期播客中,主播们结合新老高分剧集,如《甄嬛传》《致命女人》《古相思曲》等,探讨我们心目中的真正大女主应该是怎么样的,以及我们期待的大女主剧应该具备的特质。 【本期主播】 十七、小叶、Anna、Coco 欢迎任何提问、建议和意见; 接受听众来稿,期待听到你的故事。 商务合作&听友互动:[email protected] 【收听指南】 00:20 Coco的观剧小烦恼:为什么大女主剧总是谈恋爱,根本不像大男主剧那样爽? 1:50 营销大女主的《长相思》为什么在第二季口碑崩塌? 6:42 从《甄嬛传》到《一念关山》,“大女主剧”还须仔细甄别 11:08 评判大女主的根本标准既非外表,也非事业,更非恋爱 17:05 “大女主”标签何以成为宣传卖点? 19:49 《开端》vs. 《非自然死亡》:将女主与男性角色的互动局限于性缘关系,是编剧想象力匮乏的体现 29:30 同样是群像大女主剧,《如懿传》和《甄嬛传》相比,做错了什么? 35:38 为什么大女主剧不应是《庆余年》这类大男主剧的简单性转版? 44:05 成功是大女主剧的绝对重点吗? 47:05 什么才是我们心中大女主剧的最终评判标准? 【推荐剧集】 排序按播出时间: 《女人不是月亮》 《粉红女郎》 《大长今》 《甄嬛传》 《那年花开月正圆》 《海洋奇缘》 《非自然死亡》 《致命女人》第一季 《司藤》 《双镜》 《古相思曲》 《重启人生》 《芭比》 《执笔》 《热辣滚烫》 【BGM】 毛阿敏-《女人不是月亮》 …… 女人不是天上那月亮 女人不是瓶里那束花 女人不是笼中那只鸟 女人不是墙头的书 …… 女人不当嚼于马 女人不当井底的蛙 女人不当锈死的那把锁 女人不当早熟的瓜 …… 【参考文献】 [1]高翔.女性主体性建构的文化悖论——当代文化场域中的“大女主剧”[J].探索与争鸣,2021(5):152-159180 [2]艺术评论编辑部.“大女主”剧的模式与突破--“大女主”剧:是女性的“盛世”还是“幻觉”?[J].艺术评论,2017(12):76-85 [3]涂俊仪,刘寒.古装大女主剧的女性困境认知与想象性抵抗[J].文化艺术研究,2020,13(03):119-124. [4]李胜利,张维肖.性别平等视野下国产女主剧的发展道路探析[J].中国电视,2020,(09):28-33
近日,人大女博士公开举报导师性骚扰事件,引起全网轰动,在曝光后仅一天内,人大就出了开除该教师的处理结果。本期主播曾直接或间接地经历过一起高校性骚扰事件,并与朋友们组成团队共同维权,历时长达两年,最终经学校处理,同样使这名高校教师获得被开除的处理结果,并使其骚扰犯的名声在校内流传甚广。这期播客是我们的斗争经验总结,与此同时,我们也查阅了网络上其他高校性骚扰受害者的维权经验。最后我们还对中美高校的反性骚扰机制进行了对比。如果未来在我们的听众中不幸有人自己或者身边的朋友遭遇了类似的处境,希望这期播客能可以你们提供一份实用的中国高校反性骚扰实操手册。既然我们能维权成功,你们也一定可以。 【本期主播】 十七、小叶、小昕、Blue 【收听指南】 1:26 什么样的行为是高校性骚扰? 3:28 为什么高校性骚扰必须被重视? 7:00 为什么对多数受害者而言维权十分困难? 18:21 为什么人大女博士反性骚扰案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 22:48 为什么我们团队选择用不同的斗争方式取得了同样的斗争结果? 27:19 哪些迹象暗示这位教授是性骚扰的老手并可能存在其他受害者? 30:43 清华劳东燕教授对部分男教授避免招女学生的担忧以及我们的回应 33:41 回顾中国高校反性骚扰历程中的三个重要案件 34:16 案件一:2017年10月 北航女博士罗茜茜诉北航教授陈小武案 35:48 案件二:2018年4月 北大校友李悠悠诉南大教授沈阳案 38:09 案件三:2019年12月 上海财大钱逢胜案与北大冯仁杰案 39:27 高校反性骚扰斗争策略总结 39:46 策略一:证据为王 40:00 策略二:对出手时机的选择 42:40 策略三:团队作战,各司其职 44:39 策略四:善用多种媒体形式 46:42 高校反性骚扰斗争难点分析 46:55 难点一:为什么是我遭遇了这些?为什么是我要站出来? 49:28 难点二:如何控制媒体传播范围以减少对受害者的伤害? 52:42 难点三:当校方已知受害者身份并持续施压,如何应对? 55:15 难点四:当因维权周期长而使团队厌倦疲惫,如何应对? 58:39 难点五:当其他受害者选择退出并隐姓埋名,如何应对? 59:56 难点六:当身边同学中有骚扰犯老师的帮手,如何应对? 1:01:58 高校反性骚扰斗争现状总结 呼吁一:停止将反性骚扰维权娱乐化为“写小作文” 呼吁二:及时准确地固定证据,再强调也不为过 呼吁三:中国高校应进一步完善高校反性骚扰制度 1:04:23 对比借鉴美国较为完善的高校反性骚扰制度设计 【参考文献】 豆瓣豆列-教授很忙:m.douban.com 《扳倒北航“长江学者”陈小武的女性们》 《北大“沈阳事件”:中国高校的“扑火”与“追责”》 美国第九条(《1972年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条):www.justice.gov 刘春玲,《美国防治高校性骚扰的制度与实践——第九条下高校的主要义务》,《妇女研究论丛》,2018年12月4日。 美国高校践行第九条案例:UCSD防止骚扰和歧视办公室 ophd.ucsd.edu 封面图源:https://www.ellemen.com/spotlight/a27174548/saorao-190417/
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次单独颁给了一个女性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有狭隘偏激之人立刻评价这是因为“白左”、“女性”的政治正确,而不是因为戈尔丁的开创性贡献。这样的观点简直贻笑大方。戈尔丁的研究恰恰相反,规避了态度偏好,甚至没有讨论隐形的性别歧视,而是重视数据和定量分析,以一个纯粹的经济学框架连贯研究女性的劳动力市场结果。通过她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自私有制和父权制建立后束缚女性的锁链今天仍然存在,家庭、育儿和婚姻仍然是阻碍女性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在高学历高收入群体中更甚。“贪婪的工作”把女性逼回了家庭,而由此导致的性别差距不利于分配效率和经济发展。 如何改善呢?戈尔丁的研究使得性别和家庭成为劳动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因素,相信随着更多人的发展研究与社会实践,性别差距一定能逐步弥合,也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方案。 欢迎任何提问、建议和意见; 接受听众来稿,期待听到你的故事。 互动&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期主播】 十七 【收听指南】 00:25 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的介绍 01:32 女性劳动力市场代表性不足(参与、收入和晋升)不仅是公平问题,还是经济效率问题 女性通过避孕药摆脱社会期望,获取更多教育和工作机会 02:57 职场性别差距普遍存在的原因 已婚女性就业的U型曲线 04:36 育儿所带来的母职惩罚 05:38 “贪婪的”工作 以育儿为代表的母职惩罚和“贪婪的工作”导致了收入性别差距 07:03 消除性别差距 08:05 追求“事业”而不是“工作” 【参考资料】 理论 入门:Goldin C. Career & Family: Women's Century-Long Journey toward Equit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21.(有中文版《事业与家庭》) 育儿的母职惩罚:Goldin C, Kerr SP, Olivetti C. When the Kids Grow Up: Women's Employment and Earnings across the Family Lifecycle. VOX Eu CEPR. 2022;(Oct. 7 2022). 消除性别差距 带薪育儿假:Goldin C, Kerr SP, Olivetti C. Why Firms Offer Paid Parental Leave: An Exploratory Study. In: Paid Leave for Caregiving: Issues and Answers.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 2020. pp. 66-92. 经济学女大学生挑战赛:Goldin C, Avilova T. "What Did UWE Do for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药房中的家庭友好职业:Goldin C, Katz LF. A Most Egalitarian Profession: Pharmacy and the Evolution of a Family Friendly Occupation.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2016;34 (3) :705-745. Goldin C. "How to Achieve Gender Equality". Milken Institute Review. 2015;July (Q3) :24-33. 拓展阅读:疫情对女性职业的影响 Goldin C. Assessing Five Statements about the Economic Impact of COVID-19 on Women, in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Societal Experts Action Network. Washington D.C. (online) ; 2021.
今天是从与高中好友夜谈衍生而来的一期播客,我们将以自身经历谈谈人是如何找到自己的热爱的。我们都是从广东某省重点高中毕业的文科生,大宇从旅游管理转向了游戏原画,执拗地度过了自由职业生涯的第四年;Rain从高中时自愿留下跑圈到现在各种专业器械训练,从来没停止过健身;旺仔从小提琴、钢琴到架子鼓、柔道,样样都能轻松达到校队水平,带着独一份的间歇性热爱在世间万物中好奇探索。这是一期临时起意录的播客,建议大家公放收听,以感受这一份兴之所至带来的轻快和欢愉。 【本期主播】 小昕、大宇、旺仔、Rain 向大家推荐我们漂浮绿洲绝美Logo的作者大宇(Tookeiu)! 欢迎在小红书和B站找Tookeiu约稿! 【收听指南】 00:50 大宇:从旅游管理跨行游戏原画师 4:43 非科班出身通过报班自学画画 6:13 学数学时的鬼打墙 vs 学画画的精益求精 10:29 现在开始做就不算晚 13:30 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线稿开始 19:22 在表姐/朋友家以劳动换取住宿 22:35 三进培训班精进画技 26:15 画画的意义:从心中执念到老夫老妻 28:50 旺仔:对世界保有好奇的生活探险家 32:19 Rain:从跑步小白到健身专家的成长史
许多人都会在某个时期陷入无法看到前路的困境。当个人撞上时代的逆风,当赢家输得一败涂地,我们如何面对看似无比庞大不可战胜的逆境?本期,我将和两位朋友一起,坦诚分享我们曾经遇到或者正在经历的困境,以及我们的心路历程,希望这些真挚的分享,能为同样身处逆境的朋友,带来一些疗愈的力量。 【本期主播】 小叶、Coco、叶彬清 欢迎关注叶彬清的公众号:叶彬清 【BGM】 中岛美嘉《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 歌曲背后的故事:k.sina.cn 【收听指南】 1:00 三名主播各自遇到的困境: * 2:25 Coco:求职不利,家庭变故,论文不顺,居无定所,应届生主动出击,抓住机遇 * 9:40 Coco:高压工作撞上买房装修与身体变故,职场新人协调多重压力 * 12:30 叶彬清:刚入职场,接连经历职场霸凌、领导pua、性骚扰 * 14:00 小叶:一心追寻学术梦想却遭遇荷兰右翼抬头,博士职位希望渺茫 16:45 面对逆境和挫折,我们如何处理情绪和调整心态? * 20:35 尽可能客观地评估我们所在的环境,避免惯性思维主导决策 * 24:00 将目光拉得更长远,保持内心的信念,做自己能做到的最好即可 * 26:00 从爱好中汲取力量,找到生活的另外一重支撑 * 29:10 “心灵大保健”:传递好情绪,持续阅读、自我暗示、合理发泄、转换心态 37:00 身陷困境时,有哪些事情是我们可以做的? * 37:30 树挪死人挪活,实在不行就“炒老板鱿鱼”! * 42:38 生活里的小确幸:工作之余记得给自己“找乐子” * 44:08 做下一步决策时需要考虑的事情 * 48:20 整体分析 (Holistic Approach):找出问题,寻求帮助,消除思维定势 欢迎任何提问、建议和意见; 接受听众来稿,期待听到你的故事。 商务合作&听众投稿:[email protecte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