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日知录的老朋友信浮沉老师,在第2季第3期节目《说·唱·戏·曲·艺·术》中,信老以知名票友的身份和主播柯紫讨论了传统戏曲曲艺的方方面面。这次两人将话题聚焦于信老的主业——「博物」杂志,聊聊探访“神奇生物”的趣闻轶事。 博物杂志的入职标准到底是什么?究竟几块吮指原味鸡能够组成一副完整的鸡架?香格里拉为什么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上海迪士尼的园区植物规划如何令信老赞不绝口?夏蝉冬雪,白夜昼明,与万物共生的过程,也是自我认知和成长的过程。忙时赶路,闲时赏花,未尝不是一种有趣的生活方式。 主播 | 柯紫 嘉宾 | 信浮沉 |Song List| 新凤霞,赵丽蓉-花为媒·花开四季皆应景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就读于斯坦福大学政治系的博士生Yiqin Fu。2020年夏天,Yiqin在互联网上发起了「阳光之下」音乐评选活动,有趣的QV(Quadratic Voting)投票机制是这次评选的众多亮点之一,它能够在反映投票人偏好的同时反映出偏好的强弱。以评委身份参与到活动中的主播柯紫,与Yiqin就本次评选及其体现出的审美观念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投票机制会影响评选结果吗?该如何约束狂热粉丝的刷票行为?00后最无感的两首歌曲竟然是90后最爱的回忆?专业比赛的打分机制有什么特殊性?这次评选也许能为裹挟在量化和技术洪流中的艺术评判提供一些微弱的参考。 主播 | 柯紫 嘉宾 | Yiqin Fu |Song List| Yiqin Fu-我要你承诺将我葬在那里
本期节目嘉宾仍然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老师Kerry。同为青年教师,搭上编制教师末班车的主播柯紫,和在美国只能“非升即走”的嘉宾Kerry,为大家分享国内外不同的“青椒”生活。 美国在高校教师招聘上设置了重重考核,除了国内常规的简历与面试环节以外,不仅要在校内进行教学试讲,甚至要和同系的老师学生们分别单独交流,在求职阶段就几乎要花上半年左右的时间。而入职以后,大学老师真如外人想象一般,一周只上两天课其他时间都能休息吗?初入学校该如何完成从博士到教师的身份转换?希望这期节目能让想要进入高校的朋友对这份工作有更清晰的认知,也能给正在做科研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工作小建议。 主播 | 柯紫 嘉宾 | Kerry |Song List| Don McLean - American Pie
本期节目嘉宾Kerry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的一名教师。与国内不同,美国的城市规划专业较少关注新城区的建设,而是偏重于政策效果的分析。Kerry老师关心的课题则是如何通过改善空间格局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并进一步提高城市创新和发展。从高校教师办公室到咖啡馆,从共享办公到共享厨房,共享空间是怎样点燃创新火花的?日知录名师讲堂(?)正式开课! 主播 | 柯紫 嘉宾 | Kerry |Song List| Gorillaz - On Melancholy Hill
本期节目嘉宾是研究运动理论的博士热热。2020年刚刚结束硕士学习的她现在还只是一个一年级的新人博士,再加上体育类大学特有的氛围似乎令她的学术生涯并不那么苦闷。除了大家熟悉的田径与球类竞技专业,体育类大学里不仅有舞刀弄枪的武术专业,竟然还有舞龙舞狮方向?运动康复师的具体工作是怎样的?专业运动员的康复和普通人的康复有什么区别?在互联网火极一时的HIIT真的是更加科学有效的减肥方式吗?作为现代人的健康杀手,“久坐”的伤害到底有没有方法能够弥补?身体健康是人人都关心的话题,「日知录」也在此号召大家,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主播 | 柯紫 嘉宾 | 热热 |Song List| 米津玄师 - Flamingo
本期节目嘉宾是曾在第一季出场过的卡卡。在节目《教练,我想搞科研》中,他介绍了自己为何从化学专业转向经济与人工智能的交叉领域。那么交叉学科与传统学科在研究方法上有哪些区别?在申请研究基金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又分别有哪些限制?学术界是怎样“内卷”的?这是一次录制在新年伊始的漫谈,却选在夏日放出,对两人的新年愿望进行一次“年中回顾”,也为大家送上祝福。 主播 | 柯紫 嘉宾 | 卡卡 |Song List| STOLEN秘密行动 - CHAOS
本期节目嘉宾是硕博期间在北海道大学学习地理的小刘,她的研究课题是帕米尔高原放牧的生态影响。研究区经济落后交通闭塞,从北海道出发前往单程就要花上四五天,为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她甚至不能使用沐浴露或洗发水。但在研究完成后,他们能够与当地政府和居民们分享降低生态破坏的方法,这份成就感令小刘欣喜不已。此后她也逐渐意识到,比起在高校内埋头学术,她似乎更享受能得到即时反馈的工作方式。博士毕业后,她离开学术界南下东京,在一家气象公司工作数年,随后又毅然转行IT,在全新领域重新出发。从北海道到帕米尔高原,从地方小城到繁华首都,从地理研究到IT行业,小刘始终没有停止寻找自己的方向,始终在路上。 主播 | 柯紫 嘉宾 | 小刘 |Song List| BRAIN PLEASE - ラストナイト
本期节目嘉宾是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巨浪。博士期间,巨浪学习了藏语,深入川西进行长时间的田野调查,从文化与仪式的角度来研究藏族民居的安全感。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住所带给人的安全感可能始于“边界”,房间内的蚊虫鼠蚁要赶尽杀绝,门禁森严成为优质小区的标准。但对于生活在川西的藏族人民来说,他们却愿意共享自己的生存空间,不驱逐“进犯”的动物,他们更相信头顶的神明与故去的先人都围绕在自己身边。藏族的语言是怎样分布的?研究建筑竟然真的需要看风水?藏民居住的安全感主要来自哪里?川西的田野经历中都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主播柯紫与巨浪曾是校友,去年同为博士毕业苦恼、今年都已入职高校,除了专业的学术内容,两人也在节目中针对工作与生活漫谈了一番。 主播 | 柯紫 嘉宾 | 巨浪 |Song List| Blonde Redhead - For the Damaged Coda
本期节目嘉宾是中央音乐学院电子音乐专业的博士生刘韧。他不仅是一位电子音乐研究者,更是一位音乐录音、混音师,现担任国内顶级商业录音棚Tweak Tone Labs(简称TTL)的总经理。仅入行三年的他已与诸多明星有过合作,去年还担任了综艺《说唱新世代》的录音总监。 普通人鲜少接触的音乐录音棚里到底发生着什么?一次录音为什么需要准备几十支话筒备选?综艺节目的录音团队都要负责哪些工作?录音事业蒸蒸日上的刘韧竟打算博士毕业后投身教育事业?除了广为人知的蹦迪电音以外,电子音乐的学院派都在做哪些前沿尝试?对于音乐制作人来说,录音棚就是他们的实验室。 主播 | 柯紫 嘉宾 | 刘韧 |Song List| 宫阁 - 坏孩子的天空
本期节目嘉宾是生物专业毕业生,现于「博物」杂志从事内容工作的信浮沉。但他另一个广为人知的身份却是戏剧曲艺届的知名票友。从相声到评弹,从表演到创作,信浮沉均有涉猎,前几年网络热转的科普京剧《三堂会审伽利略》便是出自他手。在他看来,传统戏曲是很有学问可搞,且极为自由的。 戏剧和曲艺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各地曲艺和方言有极强的联系?如何看待传统戏曲观众老龄化的现状?从戏曲到流行歌曲,「依字行腔」为什么消失了?现代科研的导师制和传统戏曲的师徒制有何异同?为什么说师徒制在艺术传承中具有优势?作为说唱戏曲艺术爱好者的主播柯紫自然要向信浮沉讨教一番。 本期节目录制过程中李叔两次闯入现场强行卖萌,猛汉形象毁于一旦,后期剪辑偏不剪掉,供听众朋友们扶老携幼呼朋唤友一同欣赏。 主播 | 柯紫 嘉宾 | 信浮沉 |Song List| 关学曾 - 长寿村 周云瑞 - 珍珠塔·方卿唱道情 张君秋 - 苏三起解 侯莉君 - 莺莺拜月 骆玉笙 - 丑末寅初
本期节目是「日知录」和「双重意识」两档播客的重磅联动。「双重意识」是一档以“让我们认识到那些我们以为此时此刻与我们生活需求没有关联的东西其实和我们紧密相关”为目标的播客节目,三位主播分别是研究信息科学的Lucia,研究人机交互的若桐和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亚青。 同为科普类节目,四位主播认为「双重意识」和「日知录」在风格定位上有什么差异?在她们看来科普有哪些难点?在听众想听的节目和主播想录的节目之间应该如何找到平衡点?制作播客的过程中她们感到最有难度的部分原来是访谈技巧的提升?作为主播不仅要提前对嘉宾的研究领域进行了解,还要认真聆听恰当提问,引导嘉宾说出更加丰富的内容……一场“播客新人抱团取暖”的联谊会! 主播 | 柯紫 嘉宾 | Lucia 若桐 亚青 |Song list| 五条人 - 城市找猪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在第1季第1期节目《人类研究人类》中出场过的人类学博士小田。距离上次录音已经过去近10个月,小田正在西北农村有条不紊地开展着田野调查,而主播柯紫也曾在西北农村参与过扶贫调研,她们将从《山海情》这部脱贫攻坚剧展开,谈谈她们眼中的乡村生活。 《山海情》里对扶贫工作的描写、对贫困人群的刻画是否真实?现实中扶贫工作具体有哪些环节?其中最常出现哪些困难?贫困户到底居住在什么样的环境,他们日常的生活是怎样的?“内卷”现象在农村是否同样存在?一边是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村镇,一边是奢侈品店里一件单品就足以上万的大都市,往返在这两者之间是否会令人感到一种割裂?点开本期节目,一起听听那些在希望的田野上生活着的人。 注:录音结束后小田老师想起来,用作马匹饲料的草应该叫“猫尾草”,特此更正。 主播 | 柯紫 嘉宾 | 小田 |Song List| Jackson Browne - The Pretender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