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稳定 18 | 听众留言放送:听闻远方有你

病情稳定第18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听众留言发送# 一直自嘲“脚踩西瓜皮、风吹PP凉”的病情稳定,不知不觉在各位的支持爱护下,来到了第一十八期。 趁着休假,聊了一期听众留言放送。时间关系,才聊了几页而已,后续肯定会持续下去咯,毕竟,有病这件事儿,是你是我是大家嘛。(😝 自体心理学里面一个概念叫做:自体客体(selfobject) 意思是说,终其一生,我们内在的自体(self)都不会停止寻找跟适配的自体客体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相互的、流动的、持续成长的。 就像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每个人都是一颗小宇宙。 #章节速览 01:25 还记得“有病的那些事儿”吗? 05:59 身体和情绪和记忆的关系 21:12 动态*新陈代谢=可持续健康的变化 25:49 “晨间百忧解”,你可以过得更满意 35:20 群体分类学≠个体独特性,个体是造物者的恩宠 49:07 原料差不多的情况下,每个厨子烧出来的味道也是各有千秋的 #Tips 本期也完全不需要动用头脑学习,脖子以下的部分充分沉浸下去,就足够啦!ღ( ´・ᴗ・` )比心 #为爱发电Staff 主播 | @马晓韵 @瞿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向我们发送爱电波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欢迎来留言)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苹果Podcast

56分钟
99+
11个月前

病情稳定 17 | 你需要找个人聊一聊

病情稳定第17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你需要找个人聊一聊。 什么时候需要找个心理咨询师聊一聊? 怎么找到专业胜任靠谱儿的心理咨询师? 如何最大化地使用心理咨询这段专业关系来为自己服务和提供支持? …… 由于这个行业还存有太多的不完善和需要改进的系统议题,个人遇到困难想找个咨询师聊一聊,往往有点“胆战心惊”,根源还是在于不了解的地方太多。 作为两名不老不嫩的咨询师,今天终于要向日常工作领域“下手”,跟大家浅浅聊一下寻找合适咨询师的一些“平平无奇”的小知识。 怎么说呢,希望对大家有些微帮助,毕竟,找咨询师这个事儿,跟找对象难度也差不多,多少也要看点运气,看点缘分。只愿我们在探索的路上,多点运气,也多点耐心。 #章节速览 01:55 什么情况才会想到找心理咨询师聊一聊呢? 05:50 精神分析、动力学取向、CBT…都是什么东东 10:31 甄别专业咨询师第一招:包治百病的肯定不靠谱 13:29 第一眼的直觉至关重要 17:53 听听看,咨询师自己是怎么接受心理咨询的 31:43 一周一次~一周多次,丰俭由人,适合自己的才是有用的 32:41 阅读咨询师的简历,长程(2年及以上)专业系统培训比花花绿绿一大堆工作坊更有含金量 35:21 费用、地理位置、时间,现实因素常常决定了是否能长期投入 44:26 “去试试咨询”这个决定是爱护自己的努力,要慎重评估选择,不要害怕自己的犹豫不决和“三心二意”,这也是了解自己的必经之路 58:38 专业平台是背书的一种,但不可盲信 #Tips 本期没有更专业的小知识了,前面都讲完了🤣(不是) #为爱发电Staff 主播 | @马晓韵 @瞿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向我们发送爱电波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欢迎来留言)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苹果Podcast

66分钟
99+
11个月前

病情稳定 16 | emo人支棱起来小妙招集锦

病情稳定第16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emo人支棱起来小妙招集锦 西瓜皮主播先后生病差点让话掉在地上捡不起来,感谢暖心朋友们前催后推(ღ( ´・ᴗ・` )比心,在劳动节我俩终于又支棱起来了。 顺势就聊了聊如何把自己支棱起来的小妙招大赏。 自我关怀这种浓汤宝已经有点儿齁了,但是,身心能量低的时候,我们的确不能坐以待毙,因为无数研究和经验证明,人类身心能量提升逃不过“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原则,仅仅靠躺平无法获得新生——当然,睡觉仍然是还魂第一大法,只是,任何方式都要当心“过犹不及”,所以,在“仰卧起坐”中找到身心的动态平衡才能让我们从emo里一点点支棱起来。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哪怕是刷牙时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假笑一个,也能收获一个反弹的笑脸。 顶顶重要的一个原则是,在状态好的时候,就要去未雨绸缪,发掘一些适合自己的支棱小妙招,多多练习,等到乌云密布的天气来临,我们才有安全的堡垒可回、可依哦。 #章节速览 02:00 今天熬鸡汤 05:24 能量低的时候怎么“采阴补阳” 10:50 甲之砒霜乙之蜜糖,自我观照重要的是了解“自我” 15:23 分级自我关照 23:41 早起拉伸与早午餐的重要性 31:42 这是一期口述ASMR节目 37:29 缓解焦虑的不二法门是走入未知 44:37 越是能量低的时候,越要激活熟悉的身心感受 49:27 孤独可能有其美学意义,太多的话伤身伤心 #Tips 1 195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统一将全球的音乐都调为440HZ。而有观点指出432Hz是 一个柔和、温暖、舒服的频率,你的身体会感觉到放松,甚至有愈合伤口的特性;像是水的频率、宇宙的频率、大自然的频率,都是432Hz。而当今主流的440Hz的频率是不自然的标准音高,丧失了神圣振动和泛音的对称性,西方人认为会对潜意识会构成威胁。440HZ的音讯比较高,会使听此频率的人们变得比较积极、有统一的意识,可是刚听的时候,你直觉可能会认为440Hz听起来比较不自然。 关于不同频率的音乐的作用的一些观点,汇总如下: 285 Hz –指示细胞跟组织治愈,让身体觉得被更新。 396 Hz –解放愧疚和恐惧以让更好振动频率的情绪有出路。 417 Hz –允许使人有挑战感的情况的’消除’。 528 Hz –据说可以治愈DNA、修复细胞,并使意识觉醒。 639 Hz –这是跟心所有关联的振动频率。它使爱自己及爱’他人’的感觉存在,直到没有差别时。如果要平衡关系,听听这个频率吧。 741 Hz –据说可以清洁、并治愈暴露在电磁波中的细胞。也可以帮助人们有信心与能力,去实现他们所希望的事。 852 Hz –使直觉觉醒。 963 Hz –刺激松果体,并调整身体到最佳、最原始的状态 #为爱发电 主播 | @马晓韵 @瞿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向我们发送爱电波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欢迎来留言)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苹果Podcast

56分钟
1k+
11个月前

病情稳定 15 | “坠落”的声音-话掉地上了

病情稳定第15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坠落的声音#——大家有没有过讲话时感觉“话掉地上了”,没人去捡。 不能让话掉地上,是喜剧人的操守。 生活不是喜剧,却有喜剧的内核-悲剧。 日常社交情境里,总有人是大声讲话的,有人是旁边接话的,还有人是闭嘴听话的。 欢迎且期待大家听完这一期“话赶话”之后,也来发表你们的说话之道,我们很想听你们“说-话”。 #章节速览 01:11 电影《坠落的审判》和首映礼事件的背后:女性的声音如何被听见和不被听见,这不仅仅是艺术和对艺术的反射,而真正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境遇。 03:10 女性的声音常常隐匿在高分贝的混杂噪音之中,以及,也时常遭遇打断;也许,女性的声音也成了大家习以为常的“噪音”的一部分。 12:46 初出茅庐的大学生遭遇“爹式”餐桌文化,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经验,欢迎留言分享你的小故事。 19:49 “学会闭嘴”和“听别人把话讲完”不仅仅是和女性交谈的安全守则,是对所有人包括自己的一种耐心和尊重。 21:23 同女性的声音相对的是女性的身体(容貌),传统的文化语境下,女性更期待“被看见”,且是以一种符合社会主流审美取向的范式被看见。 25:53 女性和身体和食物之间的关系,跟声音的消失有很大的关联。情绪像食物一样被吞咽下去,之后又不得不付出巨大的情绪代价。 29:53 语言和翻译之间的伦理关系。从听到理解,翻译是至关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如何处理两种、多种语言之间的冲突和不一致,从而达成相互理解。 34:39 关系需要空间来“藏污纳垢”,生动的关系里势必有许多模糊的、混乱的、正在生成的部分。过度依赖专业的、科学的、规则来进行剖析,很可能会迅速“杀死”关系的空间,让它坠落进“简单画、精确又庸俗”的陷阱。 43:09 “你爸爸是谁?”这个问题可以解读的层次太多了,我们且谈一下“成功”和“女人”是否在词组搭配上就无法成立,成功的女人往往在做女人这件事上无法成功,为什么。 48:04 女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越来越少使用“我”开头的句式来表达,然后我们试图慢慢把丢掉的“我”找回来。 #Tips 1 《饥饿:一部身体的回忆录》 作者:罗克珊·盖伊 (Roxane Gay) 2 卡罗尔·吉利根(Carol Gilligan,1936年– )是美国女性主义者、伦理学家和心理学家。著有《不同的声音》。 #Staff 主播 | @马晓韵 @瞿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欢迎来留言)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苹果Podcast

56分钟
99+
1年前

病情稳定 14 | 夜深了你还不想睡,你还在数绵羊呐

病情稳定第14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夜深了你还不想睡,你还在数绵羊呐# 本期主题是“失眠”,AKA“如何睡个好觉”。 我们的身体本质上是时钟的集合。 睡眠和时钟的关系,对于我们的身体机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紧要。 醒过来,睡下去,再醒过来,你是否有过醒不来,睡不着的困扰呢? 本期服用建议: 提前半小时穿上你最舒适的睡衣、上床,抓起你最心爱的抱枕,收听本期节目; 在增加一些有关“失眠定义”新知识的同时,获得一次免费睡前脑部SPA,助你进入(或进入不了)甜梦。 明天早上睁眼之后,(或者你在凌晨3点醒来),你将确认自己是否成为了“失眠俱乐部”的正式会员。 回想一下节目中提供的线索和小技巧,尽快帮助自己重新寻回在“梦境之地”的合法地位吧。 假如,你正在享受夜猫子生活,请当我没说过。🤐 #章节速览 01:10 谈谈失眠的定义 06:00 睡眠时长≠失眠 10:35 顺其自然是亘古不变的睡眠大法 11:26 “睡不着”、“睡不好”、“一宿没睡着”,这些是“失眠”的代言词吗? 17:25 “早醒”的诊断定义 21:40 哈,还有一种失眠叫“美得睡不着”?! 23:25 “矛盾性失眠” 29:32 影响睡眠的因素可太多了 33:01 失眠的自我诊断线索 38:29 哪些因素会妨碍睡个好觉 42:22 手机啊手机,熬夜的痛 47:20 给自己打造一个“睡眠舱” 53:46 生物钟是个什么钟? #Tips 1 矛盾失眠症(paradocical insomnia)是失眠障碍的亚型症状,曾被称为睡眠状态错觉或主观性失眠。它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睡眠干扰的感知程度与客观观察结果之间的差异。因此,尽管某些个体表示自己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但多导睡眠图测试显示,与感知到的睡眠状况相比,他们的客观睡眠时间更长,觉醒时间更少。因此,矛盾失眠症个体的日间功能并无明显受损。所以本质上来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是在睡着的时候错误的认为自己是醒着的,从而低估了真正睡眠时间,夸大“失眠造成的危害”,造成主观性失眠。 2 生物钟:大多数生物都拥有一种特殊的内部时钟,通过这样自律的时间调节生命活动,这就是所谓的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即机体适应外界环境中光-暗循环变化而建立的一种24 小时制的内源性节律。昼夜节律大约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控制机体一系列生物过程,包括激素分泌、代谢循环和免疫保护,同时诱导着我们充满节奏的自然行为,如睡眠/唤醒周期、吃饭等。 #Staff 主播 | @马晓韵 @瞿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欢迎来留言)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苹果Podcast

62分钟
99+
1年前

病情稳定 13 | 梦的心理学——梦中人说梦话

病情稳定第13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梦的心理学——梦中人说梦话# 有位医生(Francesca Siclari)讲,无法记住梦中的所有细节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样我们才不会把梦境与现实混淆。她的假设是,梦中的生活和现实完全不同,可能是件好事。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对梦境与现实的边界越感到混淆和迷乱,恐怕就越容易把梦里的记忆反向输出到日常生活中去。 这也意味着,从现实功能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在睡眠和清醒状态之间有着清晰的界定,从而更有适应性地投身于“真实的”生活——假如不考虑笛卡尔老人家的怀疑论的话。 你看,一讲到“真实世界”和本体论的怀疑主义,就不能不提到Neo的红蓝小药丸:红色药丸代表着不确定的未来,它将是人摆脱母体产生的虚拟现实的奴役和控制,并让人逃脱进入现实世界,但生活在“现实真相”中则更加艰难和困厄;另一方面,蓝色药丸代表着“美丽的监狱”,它将使人回到无知,在母体的舒适的梦境之中“自由自在”,而最终,你会选择哪种颜色的药丸💊呢? 3月春日来了,朋友们,我们一起说说梦话吧~ #章节速览 02:00 解读梦境让我们俩学到了什么? 04:19 “记不住梦”也许是一种自我保护(防御) 06:25 梦守护了我们的睡眠 09:09 典型的梦:符号和象征意义——你做过什么有趣的梦 14:34 一个“托梦”的鬼故事 16:59 梦与睡眠与黑夜与死亡 24:26 梦境的神秘力量与精神分析 30:32 梦,梦话,梦游 41:22 High on the rock的故事 42:42 猫猫做梦吗? 46:26 白日梦,你有吗? 50:48 还是要做梦的,美梦和希望我们都需要 51:49 本期彩蛋!!! #Tips 1 快速动眼期(英语:rapid eye movement,REM)是动物睡眠的一个阶段,又称快速动眼睡眠。在此睡眠阶段中,眼球会快速移动,同时身体肌肉放松。快速眼动睡眠也被称作异相睡眠(paradoxical sleep, PS)或者去同步睡眠(desynchronized sleep),因为在这个阶段,大脑的神经元的活动与清醒的时候相同,呈现快速、低电压去同步化的脑电波。多数在醒来后能够回忆得栩栩如生的梦都是在REM睡眠发生的。 2 在19世纪晚期,精神治疗师弗洛伊德发展出一套理论,认为梦是由无意识意愿的满足所驱动的。弗洛伊德将梦称为“通往无意识的黄金大道”。他创建了“梦反映做梦者的无意识”的理论,认为梦的内容是由无意识欲望的满足塑造的。他认为,重要的无意识欲望通常与童年时的记忆和经验有关。 #Staff 主播 | @马晓韵 @瞿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欢迎来留言)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苹果Podcast

52分钟
99+
1年前

病情稳定 12 | 咨询师都有两只猫

病情稳定第12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咨询师都有两只猫# 可以肯定的是,关于猫的故事,本期只是开始,如果后面听到我们俩继续唠叨猫,朋友们无需惊讶。 献上一首我最爱的猫诗之一,向世界上的每一只猫猫致敬! The Cats Will Know BY Cesare Pavese Rain will fall again on your smooth pavement, a light rain like a breath or a step. The breeze and the dawn will flourish again when you return, as if beneath your step. Between flowers and sills the cats will know. There will be other days, there will be other voices. You will smile alone. The cats will know. You will hear words old and spent and useless like costumes left over from yesterday’s parties. You too will make gestures. You’ll answer with words— face of springtime, you too will make gestures. The cats will know, face of springtime; and the light rain and the hyacinth dawn that wrench the heart of him who hopes no more for you— they are the sad smile you smile by yourself. There will be other days, other voices and renewals. Face of springtime, we will suffer at daybreak. #章节速览 01:00 四只在清迈幸福生活的猫 08:13 流浪猫碰瓷学 11:16 上门撸猫的动物沟通师 15:02 黑猫🐈‍⬛一生爱 23:53 cat OR dog? 26:39 撸猫治愈的科学依据 30:22 领养代替购买 34:32 四种依恋猫的故事 40:52 猫也有PTSD 47:36 我们爱猫,猫也爱我们 53:34 欢迎来分享你心里的“猫格” #Tips 1 music for cats: https://www.musicforcats.com/ #Staff 主播 | @马晓韵 @瞿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欢迎来留言)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苹果Podcast

55分钟
99+
1年前

病情稳定 11 | 当我们谈论月经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病情稳定第11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祝天下妇女有卵没卵都可以很dior# 这一期节目是送给妇女的礼物,既然要过妇女节,那就让我们打开“黑色的塑料袋”,大大方方欣赏围绕月经展开的一多半人生。 如何好好享受初潮和更年期,照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这不是一个只存在于话语间的“概念”,她活生生地存在于公共洗手间、小卖部及超市货架、及高铁车厢里,及更多的女性所在之处。 公开谈论月经和卵子并不羞耻,也谈不上光荣。尤其是,正视月经的存在,更谈不上是什么“好男人”荣誉证书。 好些女孩儿对于月经的认识可能还仅限于“每个月来一次”,每个月痛一次,每个月倒霉一次。但实际上月经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生理过程。我们担心她来,担心她乱来,担心她不来。月经差不多贯穿了女性身体成熟进入育龄之后的大半时光。 祝福妇女们,对月经多一点了解,多一点爱惜,不卑不亢,有卵用不错,没卵用也挺好。 #章节速览 00:00 月经的话题,为什么这么敏感和难以启齿 02:10 “那些年”的回忆呼之欲出、信手拈来 05:00 初潮——你收到了妈妈的祝福吗? 09:55 女性生理周期自我照顾指南 18:00 小红帽的故事与月经的污名化 24:05 月经周期到底是几天?还是天天? 29:46 月经是妇女们的事儿,也是社会的事儿 37:05 怕她来,也怕她不来——闭经期和更年期 45:18 痛经是一种病吗? 47:38 月经人格是怎么形成的 50:24 探索是为了拥有更多可能性,而非找到唯一的标准答案 58:05 祝妇女们自由、快乐、享受每一颗幸福的卵子 #Tips 1 月经周期是女性身体为准备怀孕而每个月经历的一系列变化。每月,会有一个卵巢会释放一颗卵子,这个过程称为排卵。此时的激素变化会让子宫做好怀孕准备。如果排卵释放的卵子没有受精,子宫内膜就会脱落并经阴道排出。这就是月经期。 2 如果您担心自己的月经,也可以每个月跟踪以下内容:结束日期。您的经期一般持续多久?比平常长还是短?出血量。记录出血量。比平常少还是多?您需要多久换一次卫生巾或卫生棉条?您有排出任何血凝块吗?出血异常。经期之间会出血吗?疼痛。描述任何和月经相关的疼痛。感觉疼痛比平常更剧烈吗?经期痛性痉挛或疼痛并不罕见。其他变化。您注意到自己的情绪或行为有任何变化吗?在您注意到月经变化期间曾否发生任何新情况? 3 《她来了请准备》:一本比妈妈讲得还全的月经小百科,风靡15个国家和地区,被译为中、德、法、韩、俄、西班牙等多种语言,适合9-15岁青春期女孩阅读。书中以一种好玩、坦率、活泼、时尚的方式,通过科普女孩青春期身体结构的变化、相关月经用品的用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等,解答青春期女孩遇到的各种月经问题。 4 《闭经记》:伊藤比吕美在这本书里写的并不只有闭经的事,她以女诗人特有的细腻和诙谐生动的笔触枝蔓到生活的角角落落,其根本还是进入更年前后女人的身体和生活,是正在或未来将要老去的我们所有人与各种人和事之间的关系。 #Staff 主播 | @马晓韵 @瞿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欢迎来留言)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苹果Podcast

63分钟
99+
1年前

病情稳定 10 | 年年难过年年过,2025你过来呀

病情稳定第10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年年难过年年过,2025你过来呀# 打出2025这几个数字,我也被震惊到了。 时间比荷包里的银子还不经用——如果看到此处你点头了,说明你也不年轻了呢。(会心一击🤣) 很多人都说如今过年少了点年味儿,可是,年味儿到底是什么呢?从什么时候我们失去它了呢?从羊肉汤到南北元宵汤圆大闲聊,我们俩也惊讶地发现虽说都赛博朋克了,胃都还是中国胃,心也还是中国心。 一点新,一点旧,在更大更清晰的屏幕里看老节目,在更远更陌生的房间里讲旧笑话。 也许,这就是生活,不断往前走,就算来不及也要东张西望。 说完“再见”,接着“你好”;2025,你给我放马过来呀!❤️ #章节速览 01:02 请“祖先”来吃年夜饭,再规规矩矩送回家 02:41 山东菏泽的“羊肉汤”习俗 04:07 一家子一起“熬汤”(真的在“熬”) 06:42 元宵?汤圆?汤团?你家吃的是啥?(此处有惊喜) 10:20 快闪“春晚群”的故事——谁还没点儿赛博朋克基因呐 14:46 属于你的年轮“暗号”是啥(宫廷玉液酒,___________) 18:45 喜剧的本质属性还活着呢吗? 26:25 春节记忆“消失”,春节仍在吗? 32:44 构建属于自己的节日:心仍是中国心 38:21 错与对,不能说得那么绝对 43:16 互夸型发疯从这里开始 49:06 欧文.亚隆的新婚故事——只要还活着,一切都来得及 #Tips 1 山东菏泽单县羊肉汤:中国最有名的一碗羊肉汤,单县羊肉汤的有很多版本的传说故事,最靠谱的一则故事则这么说:春秋时宋国和郑国在距单县不远的地方开战,战前宋国主帅安排杀羊煮汤,亲自分赏将士,可是唯独忘了分给驾车的车夫。第二天到了战场,车夫恶狠狠地说:“昨天分羊汤你说了算,今天的事我说了算。”于是驾车将宋国主帅送入敌阵做了俘虏。这就是成语“各自为政”的来历。据好事者考证,当时煮汤的厨师就是单县人。 2 元宵和汤圆到底有啥不同:做法不同是比较统一的说法,汤圆是「包」出来的,表皮光滑黏糯。元宵是「滚」出来的,表皮干燥松软。 3 欧文.亚隆的故事太有名了,大家上网看详情吧~ #Staff 主播 | @马晓韵 @瞿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欢迎来留言)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苹果Podcast

55分钟
99+
1年前

病情稳定 09 | 世界热辣滚烫,我想当个冷盘

病情稳定第09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你们热辣滚烫去吧,我只想当个冷盘# 想象大家刚过完热乎乎的“春卷人”假期,还带着出锅春卷的余温,各种to do list百废待兴,我俩该给大家鼓鼓劲儿呢; 然而,长在我们基因里的“西瓜皮”精髓无法自弃,于是,聊着聊着《热辣滚烫》这么热血的贺岁片,俩人又走偏了:还有十个月才到2025春节,着啥急啊,能躺就再躺一会儿吧~ (秒变正经脸)这期还是有许多严肃认真的探讨哈,比如“倦怠社会”的精神暴力、比如女性和身材、身体之间的纠缠关系、比如外部刻板审美趣味怎样影响甚至“绑架”了我们主体的发展、比如“春卷人”拎着一篮子flag在春天播种然后在秋天收获了一车退堂鼓果子…… 的确,我们的精神困境可能已不再是突破规则及其否定性,而是“越积极行动,越陷入无止境的倦怠”。 如果你也有类似体验,欢迎加入我们的西瓜皮冷盘小组,Have fun, relax, relax. #章节速览 02:00 双双休假回来的两只西瓜皮想聊贺岁片 03:10 贺岁片引发的“热议”所为何事 04:38 “大力出奇迹”,是你的渴望吗? 07:22 没有什么能永垂不朽 11:08 短暂上头的鸡血式奋斗 08:13 对现实的沮丧令我们渴望“大步快跑”式的改变 15:42 电影《热辣滚烫》中的心理学“知识点” 23:33 什么是“春卷人”? 25:55 “倦怠社会”的精神暴力 28:42 减重:我们和身体的关系 33:45 电影内外故事线的悖论 36:53 普通人有可能成为英雄吗? 39:08 电影中的女性角色与身体审美 47:23 “白瘦幼”和身体的力量感交锋 52:52 心理咨询师被“妖魔化”again (叹气脸.jpg) #Tips 1 韩炳哲(Byung-Chul Han) 《倦怠社会》 2 白瘦幼,一种“平滑”且无聊的刻板审美,类似的还有A4 腰、养鱼锁骨、漫画腿、精灵耳等说法 #Staff 主播 | @马晓韵 @瞿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欢迎来留言)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苹果Podcast

62分钟
1k+
1年前

病情稳定 08 | 保护好你的“瑕疵”,那是人类的暗号

病情稳定 | 第8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保护好你的“瑕疵”,那是人类的暗号# 本期和上一期是同一天录制的,因为我俩想好好放假,同时又不忍“断更”。 于是,有人格“瑕疵”的两个青年,连录了两期。(西瓜皮差点儿没踩碎。。 也很应景,我俩毕竟是人啊,容易累容易犯困的人呐。AI想必就没有这些小毛小病叽叽歪歪。所以说,人工智能触及我们内心最深处的瑕疵与不安迅速而直接,然鹅这些瑕疵却是我们人性的证明。 科技杀死上帝很久很久啦,人类情感的弱点一如既往。讲真,当AI可以模仿甚至超越人类智能时,是什么让我们保持着独特的人性? 我们不完美,我们爱臭美,我们生而为人却想当神,我们缝缝补补滚滚红尘。 #章节速览 02:00 相聚离开都有时候,AI来了,人类啥时候奏凯 09:24 互联网是为谁设计的 13:35 GPT来了,vision pro来了,人类心理咨询师要下岗了吗? 21:21 科技改变生活,赚钱的产品仍然直击人类核心需求 26:38 人类设计和调教出来的人工智能,哪些方面会超越我们,我们的偏见是否会保留下来 32:06 芯片植入治疗抑郁症,靠谱儿不 40:50 要对人工智能好点儿——保命法则 42:46 心理咨询➕人工智能=? 45:54 一体两面的命题,两极分化日益加剧 51:17 “完美”是个文字陷阱 #Tips 1 金缮:日语中称为“Kintsukuroi”,将瓷器碎片由天然大漆黏合,表面再敷以金粉或者金箔,装饰性较强。 和中国传统瓷器修复技术—锔瓷类似,金缮是源自日本的传统瓷器修复技术,本质上是漆艺的范畴。 金缮修复有很广的适用范围,用作于瓷器和紫砂器居多,除此以外也可以用作于竹器,象牙,小件木器,玉器等。 #Staff 主播 | @马晓韵 @瞿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苹果Podcast

55分钟
1k+
1年前

病情稳定 07 | 我们在企图谈论“爱AI”呀

病情稳定 | 第7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我们在企图谈论“爱AI”呀# 光看题目你们大概已经猜到我俩在“发疯”了:到底是“爱”还是“AI”。 只能说:爱者见爱,人工智能见AI。 所有事物都是一体两面的话,在ChatGPT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角角落落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去探讨作为虚弱又自大的人类,我们是比AI更智能的智能,还是终将被它超越甚至抛弃的低等生物。 有人说,互联网也许从一开始就不是为我们人类而准备的。(后背发凉不?🙅🏻‍♀️) 在焦虑中困顿的青年人,渴求自在,于是在上班和上学之间选择了上香。 然而,这是自然,还是造作呢? ChatGPT的时代,谁在调教,谁有被调教,透过大数据,可还有岩中花树的存在…… 朋友们,你怎么看? #章节速览 01:00 AI和我们的生活有多远 02:10 ChatGPT你们在用吗? 03:11 “调戏”ChatGPT的成功经验 04:47 人工智能帮我读论文 05:33 我的数据安全吗?这是个问题吗? 08:20 安全的意思并不是字面安全,而是预测危险,为可能的危机做好准备(至少心理上吧。。🤣) 12:00 黑客怎么保护数据安全 18:13 互联网对心理咨询的影响 19:20 心理咨询师的网上“自我暴露”的度在哪里 21:50 人工智能的发展与生活的距离:电影《Her》推介 25:27 电影《I am Mother》讲了什么? 26:30 AI妈妈可以替代真正的妈妈吗? 28:15 人工智能这么牛,人类怎么办? 34:05 我们可以让人工智能一心向善吗?人类制造AI,又害怕AI 40:00 信息茧房和人工智能多极化建设 43:31 世界的底层逻辑是否离我们越来越远? 45:50 智识时代和反智时代同时到来 49:00 龙年大吉,给大家伙儿拜年咯! #Tips 1 电影《她》Her,2013,讲述在不远的未来人与人工智能相爱的科幻爱情电影。 2 电影《吾乃母亲》I AM Mother, 2019,影片讲述一名少女在人类灭绝后,被一个用于构造生命让人类重现于地球、被称为“母亲”的机器人所创造,成为了新一代人类中的第一位,并且与“母亲”保持着独特的关系。 3 信息茧房: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由于信息技术提供了更自我的思想空间和任何领域的巨量知识,一些人还可能进一步逃避社会中的种种矛盾,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者。 #Staff 主播 | @马晓韵 @瞿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苹果Podcast

50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