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与网易产品经理王海聊聊他的职场发展逆袭,从不知道产品专员为何物,到多次创业,再到进入大厂做产品,他都经历了什么,思考过什么。 在我看来,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得益于他一直能想清楚、想明白自己所求,面对什么样的环境都有一股去敏感化的钝感力,只对事,无关人,同时持续输出和坚持复盘,让自己保持进步在路上。 节目简介: 人生之路,不管陷入低谷、还是站在高峰,不管走多远、走到哪,终究会走到一条自我发现、自我修炼的道路上。我是Summer,前腾讯11年产品负责人,多年ToC+ToB业务和管理经验。会在这聊聊职场发展、产品成长、人生选择相关话题,不求热点、卖点,只求真诚、真心。 与我联系: * 了解我的教练式咨询 * 微信-fruitjellycc * 公众号-向心修炼 * 即刻-Summer喵老师 与王海联系: 公众号-王海 Show notes: 00:01:50 个人职业经历 00:03:29 进大厂之后符合预期吗 00:07:15 职场的两条线 00:09:05 即使进到大厂,进入那一刻所有东西也都清零了,获得与失去的平衡 00:11:42 通过三五年后的状态来看当下的选择 00:14:37 低起点的职场开局 00:16:36 用钝感力抵抗脆弱性 00:19:40 职业成长方式,向任何一个人学习,无我,持续复盘 00:24:17 什么是可以不在乎的 00:27:13 把注意力放在关注事上 00:29:12 创业经历,业务大局观培养与业务无力感体验 00:39:52 所有的过往都是宝藏留给自己 00:40:40 个人成长路线和习惯 00:44:48 写作的作用,对产品经理的价值 00:47:05 新公众号的感触 00:50:02 公众号的小实验 00:53:58 将想法转化为实践的建议 部分金句: ● 公司跟公司之间你可以说差异很大,也可以说没有什么大小中厂的分别。其实所谓的大厂里边,每一个业务跟每一个业务之间,也是一个独立的公司,你要想有更多的资源,你要想在这里面你能抓住更多东西,你都要自己去拼搏,自己去争取,没有什么东西是直接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我觉得职场的生涯应该有两条线的。 第一个你要不断的去拉高你的下限,第二个是你要追求你的上限。我觉得很多人进大厂,可能是在追求有一份稳定的外界看了很光鲜的职场经历, 这其实是抬高了下限。如果站在追求上线的一个角度来说,大厂未必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你的上线,无论是你的调动资源的能力以及你的个人能力成长,财务自由度追求的话,反而可能创业公司或者中厂给你的自由度是更高的。 ● 每次想去通过一个新的环境去跳出原来那个环境的时候,你不光要想你能获得什么,可能同时还要想想,你能失去什么。有可能你想获得那个东西,确实获得了,但你原来拥有的东西可能失去了,你能不能接受那些失去这个东西,永远都是一个平衡。 ● 我觉得稳定的核心是,不能说我要借助平台去稳定,而是说我有永远能找到下一份更好工作的能力。 ● 可能要考虑一下比如你五年后想做什么事情,然后倒推你三年后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那你现在选择哪一份工作能更好的能够帮你去达到三年后的那个状态?我觉得这样一份工作的选择,无论说你的机会成本失去的是什么,当五年来临的时候,你都能够接受那个结果。 ● 这个更内核的东西,你想清楚,想的特别明白之后,可能你选择的环境会更多,而不是说我应该有一个清单,应该去哪些公司。 ● 你好像是想明白一个想要的东西之后,很多杂七杂八的那些东西,它就很难去影响你。我可以理解为它是一种坚韧性,也是一种某方面的钝感力。这种顿感力,它反而很容易让你在一个事情上能够走得更稳或是更远一些。 ● 这是一种无我的状态,你会把自己放得非常平和开放,当你没有那么多大的ego的时候,就可以很容易看到别人做得好的事,而这个好的事情不一定是特别闪耀的那种,一个特别小的点,它都可以被你捕捉到,这些小的日常,可能过段时间你就把它学过了,成为你的一部分。 ● 很多时候没有那么复杂,就是说事儿,说事实,有时候我们去面对一些不愿意去接受的一些信息的时候,可以稍微过滤一下,把那些主观的东西给给去掉,只留下那个客观的事实去看。 ● 从毕业到现在,总结应该是一个习惯性的东西,个人不太喜欢别人强迫我去学,我会自己不断的调整总结方式,也是一个不断升级和迭代的一个过程。 BGM: 《Happy Times》Dave Greening 《On and On (Explicit)》PREP
第2期向心对谈,嘉宾若曦是一位一直在大厂游走、有产品sense的、会交互的用户体验(视觉)设计师,对,就是集多种才能于一身。在我的认知里,若曦不是那类追求极度或过度创作的设计师,而是总能保持开放、多元的眼光,去认识事物的存在底层逻辑,再抽离思维,运用设计的眼光和方法参与其中,这样的风格让他一直保持思考,保持敏锐,不止于设计,更是一个产品团队的可信赖力量。 整个谈话我们聊了聊彼此岗位对做产品和业务的看法,设计师如何看待产品经理的工作,以及在各自的职业发展中,从执行者到管理者经理的变化,非常真实、实用,适用于各种打拼中的职场人,期望你不虚此听。 节目简介: 人生之路,不管陷入低谷、还是站在高峰,不管走多远、走到哪,终究会走到一条自我发现、自我修炼的道路上。我是Summer,前腾讯11年产品负责人,多年ToC+ToB业务和管理经验。会在这聊聊职场发展、产品成长、人生选择相关话题,不求热点、卖点,只求真诚、真心。 与我联系: * 了解我的教练式咨询 * 微信-fruitjellycc * 公众号-向心修炼 * 即刻-Summer喵老师 Show notes: 00:06:32 设计师价值观与产品经理价值观冲突时 00:08:01 设计师眼里喜欢和反感的产品经理风格 00:11:16 团队每个角色都更喜欢什么样的产品 00:14:16 不要怕犯错 00:15:56 产品的owner责任 00:17:56 期望的团队协同和沟通方式 00:22:10 做产品的交付要求 00:23:49 即使别人不解,也敢于选择兴趣方向 00:26:53 设计就是要尝试不同的东西拓宽视野 00:28:14 成就感是自己在过程中给自己的 00:30:36 你不知道以后什么时候,又会用到此刻正在做的东西 00:32:53 从执行者到管理者的挑战与变化 00:37:05 管理要学会培养别人 00:41:57 吸收他人的优点,摒弃那些不足 00:49:43 对自己负责和对别人也负责 00:54:52 有趣的“拎包”机制 部分金句: ● 设计师就是要平衡好商业和设计,用户和产品之间的关系,偏向任何一边都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 产品经理不要做传声筒,加在leader和同事之间,完全没有自己的意见。好的产品经理应该是有自己的意见,愿意听从别人的想法,也更偏向于用户一些。 ● 每一种配合的岗位,开发、测试,大家也都喜欢跟一些,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非常理解,有自己就是独立的想法的同学合作,能够把自己对这个东西的深度的、专业的思考输入带到这做事情的过程中。这样大家跟你去协同的时候,就认为你是一个有专业性,然后又能承担某项工作的这种能力。如果你只是向大家传达,这个是老板说的,这个kpi定的等等,用这种话术去传达给别人的时候,其实是在严重消耗你的个人的品牌以及个人的信任感。 ● 所有人都会犯错,你刚入行会犯错,你工作五年会犯错,工作十年还是会犯错,最重要的是你要敢去在犯错之后去接受这个错,接受自己可能在这个地方确实有不足的,这个是非常难的。但是你一旦去敢于去面对它,接受它,然后你在下一次不要犯相同的错误,这一点是最最重要的。 ● 不要在同一个坑里跳两次,所有人的成长一定都是在踩坑的,把这个坑填了之后再踩下一个新坑,再去填新坑,你填了很多的坑之后,你的路才会更加的平坦一些,而且越在职场早期踩的坑越多,其实是越好的。 ● 设计师这个行当很很宽,你做过不同的东西,才能给你自己加深一些对设计的理解,然后你视野更宽阔了。之后你做一些垂直东西,才能有一些新的输入能把这个事情做地更好。 ● 当你做一个感兴趣的事情时,觉得它会有很多不一样的东西让你去尝试,让你去探索,经过一步一步,做出来之后,成就感是你给自己的,不是别人的眼光给到你的,也不是这个东西它本身的那个所谓的目标结果给到你的,而是你参与跟你执行的这个过程中,完全有一种自给自足的那种状态。 ● 现在大家很多人在去看一份工作的时候,会非常在意别人会怎么去看待他。是不是够新够潮流或者够出名?或者看上去会不会为我的下一份工作做铺垫?但是其实非常重要的是,你真的要想想,能不能投投身进去享受做这个事情的那个过程。 ● 每一段你做的事情,都会成为一个小龙珠,它会攒在那儿,只是它只是这个时间段,它可能休眠了,就放在那儿了。但是你会发现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里很有可能会把那个东西给捡起来,那个东西会为你的以后的某个阶段,作为一种能量的补充。 ● 作为管理者,你是有义务把别人都培养起来的,这个非常重要,只有每一个人都能成长成应该说独当一面的时候,那这个团队管理才算合格了。 ● 你要对自己有耐心,也要对别人有耐心。 BGM: 《Happy Times》Dave Greening 《Only A Lifetime》FINNEAS
第1期向心对谈,是一次BAT 11年产品人与2年优秀新人的深度对话。嘉宾一一是内心十分丰富的宝藏姑娘,既有理想主义自我,又有务实主义才干,虽然只有2年工作经验,却保持极速成长,在我看来有着多年老人般的成熟度和思维视野,不管面临什么样的世界,都能像水一样融入吸收,又能保持着清醒的独立,魅力无限。 整个谈话我们真实、深刻地探讨了关于职场、个人、做产品、做事业、理想、现实等常使人内心翻涌的一系列话题,内容全程高能,越到后面越精彩,期望你不虚此听。 节目简介: 人生之路,不管陷入低谷、还是站在高峰,不管走多远、走到哪,终究会走到一条自我发现、自我修炼的道路上。我是Summer,前腾讯11年产品负责人,多年ToC+ToB业务和管理经验。会在这聊聊职场发展、产品成长、人生选择相关话题,不求热点、卖点,只求真诚、真心。 与我联系: * 了解我的教练式咨询 * 微信-fruitjellycc * 公众号-向心修炼 * 即刻-Summer喵老师 与一一联系: 公众号- 一一的实验室 Show notes: 00:02:33 产培生的选拔与选择 00:05:40 产培生的准备建议 00:12:00 放下精英定位,职场极速成长的真谛 “get hands dirty” 00:17:23 做ToG/ToB业务的打拼心得 00:19:35 工作中的那些困难时刻 00:23:43 如何处理自己内与外的关系 00:30:50 对ToG/ToB感兴趣同学的建议 00:38:13 快速转换新行业和新环境的起起伏伏 00:42:11 产品经理与产品经理的大不同 00:44:27 对于想要换行业和换环境同学的建议 00:48:27 可迁移能力 00:54:56 争取共识的重要性 00:57:11 理解行业的重要性 00:58:34 生活中的习惯 01:03:54 生活中的自己 01:05:15 保护好另一面的自己,照顾好自己 01:06:27 停止自我剥削,拥有自己鲜活的部分 01:12:12 当你自己变了,你的世界也变了 部分金句: ● 打破幻想,让你的观念接受捶打,才知道它们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 ● 真实的世界是非常复杂的,它不是那么规则明确,边界清晰,但可能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商业社会。 ● 对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意识到了它的复杂性和必要性,你想做成任何事情,其实都建立在你对这个复杂性要体验过,之后要理解,要学会与它共处。 ● 为了做成一件事情,需要暂时悬置自己的判断,不再去想我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不是说我希望怎样去做事,而是如果要做成一件事情,这个环境要求我以怎样的方式去应对。 ● 职场和和环境对你是有一种要求的,这个要求与你对自己的期待不一样,但你有把事情做成的强烈欲望,你就需要经历一个自我的转变。 ● 不管这个事情的成或不成,哪怕没成,我需要知道为什么,这种理解是没有依附于大的平台,是我可以带走的东西。 ● 区分自己掌控区和关注区。把可控的设置为自己的成长标尺,当外界没有办法那么快给到一个反馈,或者这个反馈跟自己的努力没法归因的时候,我会找到一个自己的标尺,当我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我觉得这个阶段我的学习是OK的,这个阶段我已经努力了,这是让我心态变好的一个原因。 ● 哪怕大家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在同样的团队,同样的环境,做同样的事,收获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 我先不去想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先去想到了这样一个环境,我为了得到最大的成长,这个环境要求我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工作,我可以习得一种什么样的生存方式,工作习惯,这都OK。 ● 我不能让996的生活变成我的全部,磨灭了我生活以外的一面或者说我本来是复杂立体的人,现在因为工作变成了单向的人。我不觉得因为工作我的另一面被压制了,反而觉得因为工作我对存在另一面这件事情更加珍惜了,它对我来说非常重要,不可或缺,且我有义务不怨天尤人,而是保护好我自己的这一面。 ● 不要因为我是个有目标感的人,是想成事的人,所以我就被拿捏了,我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想这些事情,反而是当我有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的时候,我把我自己的内心照顾的更好,当我回到职场的时候,我是一个更平静更从容的状态。 ● 每个人都在玩自己的游戏,你的游戏跟别人的游戏是不一样的,你是可以定义你的游戏的,那些外在的东西不能说它不重要,但是它很单一,它完全没有办法呈现一个立体,丰富,又复杂的你自己。 BGM: 《Happy Times》Dave Greening 《i do》菅野よう子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