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与网易产品经理王海聊聊他的职场发展逆袭,从不知道产品专员为何物,到多次创业,再到进入大厂做产品,他都经历了什么,思考过什么。
在我看来,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得益于他一直能想清楚、想明白自己所求,面对什么样的环境都有一股去敏感化的钝感力,只对事,无关人,同时持续输出和坚持复盘,让自己保持进步在路上。
节目简介:
人生之路,不管陷入低谷、还是站在高峰,不管走多远、走到哪,终究会走到一条自我发现、自我修炼的道路上。我是Summer,前腾讯11年产品负责人,多年ToC+ToB业务和管理经验。会在这聊聊职场发展、产品成长、人生选择相关话题,不求热点、卖点,只求真诚、真心。
与我联系:
- 了解我的教练式咨询
- 微信-fruitjellycc
- 公众号-向心修炼
- 即刻-Summer喵老师
与王海联系:
公众号-王海
Show notes:
00:01:50 个人职业经历
00:03:29 进大厂之后符合预期吗
00:07:15 职场的两条线
00:09:05 即使进到大厂,进入那一刻所有东西也都清零了,获得与失去的平衡
00:11:42 通过三五年后的状态来看当下的选择
00:14:37 低起点的职场开局
00:16:36 用钝感力抵抗脆弱性
00:19:40 职业成长方式,向任何一个人学习,无我,持续复盘
00:24:17 什么是可以不在乎的
00:27:13 把注意力放在关注事上
00:29:12 创业经历,业务大局观培养与业务无力感体验
00:39:52 所有的过往都是宝藏留给自己
00:40:40 个人成长路线和习惯
00:44:48 写作的作用,对产品经理的价值
00:47:05 新公众号的感触
00:50:02 公众号的小实验
00:53:58 将想法转化为实践的建议
部分金句:
● 公司跟公司之间你可以说差异很大,也可以说没有什么大小中厂的分别。其实所谓的大厂里边,每一个业务跟每一个业务之间,也是一个独立的公司,你要想有更多的资源,你要想在这里面你能抓住更多东西,你都要自己去拼搏,自己去争取,没有什么东西是直接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我觉得职场的生涯应该有两条线的。 第一个你要不断的去拉高你的下限,第二个是你要追求你的上限。我觉得很多人进大厂,可能是在追求有一份稳定的外界看了很光鲜的职场经历, 这其实是抬高了下限。如果站在追求上线的一个角度来说,大厂未必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你的上线,无论是你的调动资源的能力以及你的个人能力成长,财务自由度追求的话,反而可能创业公司或者中厂给你的自由度是更高的。
● 每次想去通过一个新的环境去跳出原来那个环境的时候,你不光要想你能获得什么,可能同时还要想想,你能失去什么。有可能你想获得那个东西,确实获得了,但你原来拥有的东西可能失去了,你能不能接受那些失去这个东西,永远都是一个平衡。
● 我觉得稳定的核心是,不能说我要借助平台去稳定,而是说我有永远能找到下一份更好工作的能力。
● 可能要考虑一下比如你五年后想做什么事情,然后倒推你三年后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那你现在选择哪一份工作能更好的能够帮你去达到三年后的那个状态?我觉得这样一份工作的选择,无论说你的机会成本失去的是什么,当五年来临的时候,你都能够接受那个结果。
● 这个更内核的东西,你想清楚,想的特别明白之后,可能你选择的环境会更多,而不是说我应该有一个清单,应该去哪些公司。
● 你好像是想明白一个想要的东西之后,很多杂七杂八的那些东西,它就很难去影响你。我可以理解为它是一种坚韧性,也是一种某方面的钝感力。这种顿感力,它反而很容易让你在一个事情上能够走得更稳或是更远一些。
● 这是一种无我的状态,你会把自己放得非常平和开放,当你没有那么多大的ego的时候,就可以很容易看到别人做得好的事,而这个好的事情不一定是特别闪耀的那种,一个特别小的点,它都可以被你捕捉到,这些小的日常,可能过段时间你就把它学过了,成为你的一部分。
● 很多时候没有那么复杂,就是说事儿,说事实,有时候我们去面对一些不愿意去接受的一些信息的时候,可以稍微过滤一下,把那些主观的东西给给去掉,只留下那个客观的事实去看。
● 从毕业到现在,总结应该是一个习惯性的东西,个人不太喜欢别人强迫我去学,我会自己不断的调整总结方式,也是一个不断升级和迭代的一个过程。
BGM:
《Happy Times》Dave Greening
《On and On (Explicit)》PREP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