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去读书
探索自我,看见他人

Album
主播:
Marsa❤️、存放处处长
出版方:
佚名
订阅数:
3,803
集数:
90
最近更新:
1周前
播客简介...
“探索自我,看见他人” 我们关心(文学/理论)读物、艺术创作、电影电视剧综艺、神秘学知识等等所有与我们的生活有关联的话题,关心当代青年(四分五裂)的精神面貌。 更新时间:每月双更、不定期加更 别去读书主播 - 小马 | 广州市 | 无职从业者 | 冉冉升起的文学批评随航导弹 | 大笑者 - 小孙 | 牛津郡 | 如果不做播客就干不好别的创作| 打字机表达者 ps: 如需联络,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添加听友群,请WeChat搜索Marsa97,并备注“别去读书” 欢迎关注本节目的微博:“别去读书” 我们的RSS:https://feed.xyzfm.space/utullv4yauq9
别去读书的创作者...
别去读书的节目...

082 / 穿梭回千禧年初,我们依旧是那个喜欢囤积文具的小孩儿吗?

别去读书

一不小心,我们就随着对文具最初的回忆和“爱意”,回到千禧年初转转。那时候还是小朋友的我们喜欢本子和橡皮,把一些小小的重启和收集癖,寄托在零花钱可以承受的地方,寄托在和当时的生活最为强相关的事情上。 后来我们长大了,变成现在大家认识的样子,嘻嘻哈哈的两个“读书人”,比起聊我们那些个学位,我们在谈到文具的时候,笑声更多,思绪更具体。 就这个意义而言,虽然我们把它们称作“零钱小偷”,但是我们还是很乐意偶尔被它们偷一偷的,那感觉很像……千禧年又回来了,我们还是那个每天只有1块钱零花钱的小朋友,掰着手指筹谋和计划也很难买得起7块钱一支的铅笔。 接下来你将听到: * 01:02 文具店故事集 * 04:25 总觉得我要重新开始,我就缺一个新本子 * 06:24 每天一块钱零花钱能承受的文具收藏是橡皮 * 11:20 席卷杭州高中生的日系文具 * 24:46 虽然反思后决心适量购买文具,但还是被零钱小偷控制的我们 * 29:44 我们的笔记系统是如何形成的 * 38:01 小时候我们把本子看得很重要,长大后觉得使用它的我更重要 * 51:00 我们的文具分享环节 对最后的文具分享环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我们的社群看照片儿~ bgm: * Magic Stationery Store - PLUM * 《橡皮》-N1NE 节目策划/音频剪辑/文案/主播/终审:小马@Marsa❤️ 节目策划/主播/终审:小孙@存放处处长

65分钟
99+
1周前

081 / 很好,你释放了自己的攻击性

别去读书

在写下这段shownote之前,我(小孙)已经为拒绝一位同学的请求纠结了快一个小时。第一次拒绝比较婉转,希望对方可以迅速读懂并放过我。然而并没有,第二次原想要装作没看见消息等到明日再说,但在心理建设后,还是直接且礼貌地再次回绝。这样无法心安理得地表达拒绝的我,与本期节目内容形成了鲜明对照。果然,本人释放攻击性的路还很长。在这里,攻击性是指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的正面属性。除此之外,攻击性也是具有破坏力的。有时为了不让他人得逞,不惜“自损八百”也是一种极大的自我攻击和消耗。而这样对抗反叛的自我选择和释放攻击,会为我们带来些什么呢?我所做下的决定究竟是从何而来,是真正来源于我自己吗?你关于攻击性又有什么样的想法呢?来评论区和我们聊聊吧! 接下来,你将听到: * 02:20 攻击性是仗剑走天涯的红皇后和摇着头的喷火龙 * 07:00 我们的攻击性不再那么凶猛了 * 15:30 放弃释放或接纳攻击性,是在放弃更广阔的可能性 * 21:05 能够释放且接纳彼此攻击性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 26:50 有哪些需要取舍的攻击性? * 32:35 放下对抗和过度分析,做独立的自己 * 40:20 为什么我曾经不允许别人爱我? * bgm:朴树《No Fear in My Heart》 * 节目策划/音频剪辑/文案/主播/终审:小孙@存放处处长 * 节目策划/主播/终审:小马@Marsa❤️

53分钟
99+
4周前

080 / 为什么我们就算是在扯闲篇儿,也仍然离不开“我到底是谁”这个抽象的问题?

别去读书

里尔克在经历精神危机之后,写下了“如果魔鬼离开了我,天使也不会再停留”,在封闭的内在世界里,我们的“自我”是辩证的、对立的,在与人建立起关联的敞开关系里,我们表现出来的样子更是复杂的、暧昧的。很难为“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找到答案,于是小孙开始重新回顾和整理几年来的日记,试图通过案头工作来梳理出一个可能的答案。这和在本期节目的结尾,她面对“最完美的快乐是怎么样的?”的回答相契合——平静。而忙着逐一品尝生活细节的小马则表示非常躁动,有太多想做的事,想闯入的“禁区”,想拯救的“最年轻的时刻”,已经顾不得寻找“我是谁”的答案,我们可以是任何模样,是天使和魔鬼的混合态。勇敢地找寻答案和用力地生活或许都不是正确答案,但至少是可以既承认魔鬼又拥抱天使的选择。 陈绮贞在《小船》里唱过“我们沿着河边走,一条河从你流向了我,如果你真的爱上我,就请你爱真正的我”,这个“你”会不会就是“我”呢?——就请我爱真正的我 这是别去读书第一次尝试不设置太细致边界的“闲扯皮”,本期节目的结尾部分是主播二人的1/2普鲁斯特问卷,希望大家跟我们一样喜欢这个新的尝试。 接下来你将听到: * 00:53 小孙开始整理2017年以来的日记 * 03:59 最怀念“那个时候”的烦恼 * 06:17 十几岁少女的叩问:朴树,你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钱? * 12:47 大学时期的日记好像是史前时代遗留的资料 * 16:56 对自己充满好奇:对过去自我的了解如果和现在一样,那就没有回看的必要了 * 17:57 因为我知道我现在携带着怎样的过去,所以对之前的自己没有那么好奇了,对现在的自我也没有那么在意了 * 22:39 以前的日记里的我是一个带屏蔽力的自恋的小女孩,现在我的自恋是在与他人关系的公转里自转的自恋 * 27:26 一个表浅的关系会走向哪里,不是我是谁能决定的 * 34:32 一个好的老师不是把你塑造成什么样子,而是引导你独立 * 38:00 不是“暴力已经改变了我”,是我们的选择决定了伤害怎么影响我们的生活 * 45:41 用轻松的态度拥抱“表浅的关系”,玩儿吧!多开心呢! * 51:24 要向自己承认,不要用不承认抵抗生命的河流 * 52:37 我们的1/2普鲁斯特问卷 bgm:陈绮贞《小船》 节目策划/音频剪辑/文案/主播/终审:小马@Marsa❤️ 节目策划/主播/终审:小孙@存放处处长

83分钟
99+
1个月前

079 / 新环境探路者引导手册

别去读书

新环境意味着什么?是被包裹着透明塑料皮的崭新,也是被蒙在大雾里的未知。如果说人生是一个通关游戏,一个新环境则意味着一个新的关卡,里面藏有着新的课题,新的际遇,甚至是新的自我。而历经过不少新环境又抱持着一定自我认知的我们,对待新环境相比兴奋激动,还有更多的焦虑和紧张。如何在新环境里自在地探索且进行自我保护?如何识别出当中不符合自我的规训并继续践行自我的主张?在生活里找到那个多个方面得以平衡的一点并不容易,但也是有趣的。携带着思考的探索注定也会是一趟自我发现之旅。也正是在这样的反复中,一个清晰且坚定的自己才得以建立。 接下来,你将听到: * 01:35 面对新环境关键词 * 06:30 从打招呼的方式说起 * 12:10 自我会对我的模仿融入作出反馈 * 22:08 新环境里,维持并享受尴尬的人际关系 * 29:38 人际关系多是际遇 * 39:00 在新环境里对人际关系很紧张怎么办? * 47:00 新环境里要对自己要有耐心并保持独立思考 * 57:15 我们要承认自己是一个人,是一个新手。 * 62:00 混合态面对:平衡好无所谓、表面的合群以及不损伤自己;不卑不亢以及继续勇敢吧! * bgm:刺猬《生之响往》 * 节目策划/音频剪辑/文案/主播/终审:小孙@存放处处长 * 节目策划/主播/终审:小马@Marsa❤️

76分钟
99+
1个月前
别去读书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