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 / 新环境探路者引导手册

新环境意味着什么?是被包裹着透明塑料皮的崭新,也是被蒙在大雾里的未知。如果说人生是一个通关游戏,一个新环境则意味着一个新的关卡,里面藏有着新的课题,新的际遇,甚至是新的自我。而历经过不少新环境又抱持着一定自我认知的我们,对待新环境相比兴奋激动,还有更多的焦虑和紧张。如何在新环境里自在地探索且进行自我保护?如何识别出当中不符合自我的规训并继续践行自我的主张?在生活里找到那个多个方面得以平衡的一点并不容易,但也是有趣的。携带着思考的探索注定也会是一趟自我发现之旅。也正是在这样的反复中,一个清晰且坚定的自己才得以建立。 接下来,你将听到: * 01:35 面对新环境关键词 * 06:30 从打招呼的方式说起 * 12:10 自我会对我的模仿融入作出反馈 * 22:08 新环境里,维持并享受尴尬的人际关系 * 29:38 人际关系多是际遇 * 39:00 在新环境里对人际关系很紧张怎么办? * 47:00 新环境里要对自己要有耐心并保持独立思考 * 57:15 我们要承认自己是一个人,是一个新手。 * 62:00 混合态面对:平衡好无所谓、表面的合群以及不损伤自己;不卑不亢以及继续勇敢吧! * bgm:刺猬《生之响往》 * 节目策划/音频剪辑/文案/主播/终审:小孙@存放处处长 * 节目策划/主播/终审:小马@Marsa❤️

76分钟
64
1周前

078 / 文艺青年,你今天也去咖啡馆了吗?

咖啡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最初作为宗教和政治讨论的场所,后来逐渐演变为思想交流、艺术创作,甚至是金融交易的重要场所,最终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三空间”。在我们的生活中,咖啡馆可以是写作、阅读的“自习室”,可以是社交关系的缓冲带,也可以是都市生活的“临时 落脚点”。但你是否想过: * 为什么全世界文艺青年都爱泡咖啡馆? * 一杯咖啡的时间,为什么也可以是社交“管理”的某种标准? 此外,本期节目还特别收录: ✔ 咖啡馆社交行为指南 ✔ 适合学习的咖啡馆挑选经验 ✔ 广州/沈阳/大连/牛津在地咖啡馆推荐 接下来你将听到: * 01:14 咖啡馆、咖啡店,咖啡屋的含义不同 * 05:08 梳理咖啡馆的前世今生,它如今成为自习室一点也不冤 * 06:56 法律规定,如果丈夫无法提供足够的咖啡,妻子可以提出离婚 * 11:45 咖啡馆在欧洲文化产品中参与度极高 * 14:27 法国的咖啡馆同样也是酒馆 * 18:40 在电影里,日本人在咖啡馆点单只需要说“我要一杯咖啡” * 21:31 我们有一些关系可能就只是“一杯咖啡的关系” * 24:24 约着喝咖啡和约着喝茶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 31:54 我喝不出咖啡的风味,只是喜欢去咖啡店享受“玩乐的心情” * 43:03 “捕获”咖啡馆老板的行动指南 * 52:17 如何挑选适合学习的咖啡馆? * 63:13 不要去东山口喝咖啡了,去植物园旁边的小山竹吧! * 今天点名的咖啡馆:广州的小山竹、沈阳的穆勒、大连的瑰夏、牛津的missing bean bgm:千百惠《走过咖啡屋》 节目策划/音频剪辑/文案/主播/终审:小马@Marsa❤️ 节目策划/主播/终审:小孙@存放处处长

71分钟
99+
3周前

076 / 从“干啥都比干活好”,到“我想干活了”,只需……

本期节目通过我们的个人经历,重新梳理心路历程的变化,最终指向如何与学术工作建立健康关系的思考。在节目的最初你可以听到我们把“写论文”视为“干活”,因为学术写作不仅是一种产出方式,更是一种人生中几乎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当我们不再将其视为“必须做得非常完美的任务”,而是“可以沉浸的过程”,或许能发现更持久的前行动力,也能够对自己多一些允许。 点击播放,收获一份“允许论文像屎但依然爱它”、“允许自己一会儿爱干活,一会儿恨干活”的人生松弛感✨ (P.S. 内含“石墨文档安利现场”,打工人慎学,容易爱上加班) 接下来你将听到: * 02:15 在陀螺一样的生活里,思维“九连环”带给我一个治愈的瞬间 * 04:56 写论文的“道心”和滋养 * 10:48 “干啥都比干活好”的时期,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价值 * 26:26 写论文的“爽感”+保护好学术的“赤子之心” * 44:55 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适当地“割让”一部分东西 * 52:33 干活的惯例是就没有一把就做得非常完美的活,于是有了“呕吐式写作”(穿插对石墨文档的大推荐) * 61:14 我喜欢的是迭代、成长的感觉 bgm:Wheeler Walker Jr. F**k This Job (bgm泄露了小马的真实心声🤫) 节目策划/音频剪辑/文案/主播/终审:小马@Marsa❤️ 节目策划/主播/终审:小孙@存放处处长

76分钟
99+
1个月前

074 / 不必非得时间管理:人的问题不是问题,而是答案。

梳理过往关于自我成长和方法论的单集,我们总是强调对自己行为的觉察、分析和理解。自律、松弛以及坚持等看似铁板一块的概念,总是倾轧着个体的天性。倾轧下顺应自我的行为也会由于僵硬概念的存在,抢先被自身苛责。“时间管理”也是这类概念中非常被推崇的一种,且更指向具体行为。这体现在许多互联网内容创作和应用软件设计以“时间管理”为卖点,例如番茄时钟、Forest种树和日程可视化。而时间本是流动不停的无形存在,本没有单位度量的构架,更很难谈“管理”二字。本期播客,我们继续强调应当先发现觉察自己与时间的关系,在用大概念评判得出“拖延”“浪费时间”之前,要分析并理解自己。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时间安排,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又是怎么样的工作习惯。那些你看起来并不符合“标准”的问题,或许是你早该去践行的生活答案。 接下来,你将听到: * 02:15 青椒新人小马的述职报告:不再拖延和日程管理 * 07:50 勇敢休息且充满弹性的时间安排 * 13:10 后辈小孙的繁忙假期和疲累身心 * 19:00 休息时间应该清晰且不必因此愧疚 * 26:00 心理弹性=充足休息+练习生心态 * 36:35 时间管理陷阱:无用的仪式感 * 40:12 小马的工作方式:主动加入小干扰项 * 47:00 不忙(退休)的时间都做什么? * 58:30 时间管理不是用来对抗自己的 * 65:00 参考任何的方法论,都需要思考和磨合 * bgm: 徐佳莹 《我也不想这样》 * 节目策划/音频剪辑/文案/主播/终审:小孙@存放处处长 * 节目策划/主播/终审:小马@Marsa❤️

82分钟
99+
2个月前

073 / 得失心和恐惧是行动力的杀手

「完美主义不是病,发作起来真要命」 「恐惧就像超市试吃,尝一口才知道是不是黑暗料理」 「人生这场游戏,原地罚站可比Game Over代价大多了」 各位拖延症病友、完美主义钉子户和深夜脑内小剧场演员们!欢迎收听「别去读书」第73期节目,这次我们要组团解剖两位行动力刺客——那位总在耳边碎碎念“输了就完蛋啦”的得失心老师,和那位擅长把每个选择都变成恐怖片开场的恐惧同学。 接下来你将听到: * 00:54 理想的行动主义 * 02:04 厄崔迪家族暗地里的“母系家训”:fear is mind killer * 10:21 “我也想做播客,但是……” * 13:30 永远没有准备好的那天,主要是“做中学” * 16:21 年轻人自我效能感不高的社会普遍状况 * 21:11 恐惧是如何影响行动的——“我不敢做,因为怕出错” * 27:15 怎么打破恐惧,而拥有好的行动力和推进力 * 31:46 得失心是如何影响行动的——使你行为变形 * 36:58 越喜欢越不知道该怎么行动 * 43:11 行动力强的三大好处:想啥来啥的人生“习惯”、精神健康良性循环、养成万人迷体质 * 53:55 行动力的负面特点 bgm:이찬혁 《1조》 (这首歌名字的意思是“1兆”,内容是关于从天而降一兆元的故事,借此吉利的故事祝咱们所有订阅听众朋友们,行动力猛猛增,发!大!财!) 节目策划/音频剪辑/文案/主播/终审:小马@Marsa❤️ 终审:小孙@存放处处长

62分钟
99+
3个月前

072 / 所谓女性市场果真是“女性主义”的吗?| 非典型书影音季度报告

欢迎大家再次回到咱们的书影音季度报告,每次跟电子密友们(对,就是在看shownotes的你)聊咱们看过的书、电影、电视剧,都是我们很期待的时刻。 我们一次次地凑在一起分享和分析本季度的文化生活,与其说像是做简报,不如说是某种人生经验的回顾。比如,但我们谈《明亮的夜晚》《恶女的告白》《baby girl》和《阿诺拉》,我们不免再次开始回望和总结彼此的女性经验和视角,发出盖上“女子”戳的疑问:所谓女性市场果真是“女性主义”的吗?我们从不提倡让某种主义先于我们的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甚至是我们的人生。无关所谓的市场痛点,只是作为一个阅读和创作的女人,我们终于在大声地、专注地讲述自己了。 接下来你将听到: * 00:48 《明亮的夜晚》:个人记忆中亚洲女性代际关系 * 04:59 在个人记忆与历史记忆之间建立桥梁 * 06:19 《喜福会》模式:当女性终于能专注地讲述自己时…… * 11:32 当女性话题成为当下的市场痛点 * 12:03 2025年度“乡土神话”电视剧:《苦尽柑来遇见你》 (warning:含少量剧透) * 13:56 每一代的女性都试图拯救自己的女儿,被拯救的女儿又将面对并突破新的困境 * 14:58 女编剧笔下的神话:一个在爱情里几乎完全没有主体性的男主角 * 19:31 女性主义陷入了一个“新的猪圈/马场”当中 * 20:35 在市场逻辑里,女性成为了“次男性” * 21:57 讨论大于行动,这是很危险的 * 22:45 从磨铁给《恶女的告白》更换译名,看目前出版业对女性市场的“收割” * 34:49 《baby girl》:有钱、有权、有事业、有家庭、有美貌的完美女性掌权者拧巴着往前跑 * 41:28 值得四颗星的 《阿诺拉》:好莱坞在走一个小众、崎岖的女性主义道路,这是荒诞的黑色幽默 * 51:23 谈谈离婚:《托斯卡纳艳阳下》离婚女人之窘况 * 63:08 理财书教会我的“关于钱的知识”(《小狗钱钱》《富爸爸穷爸爸》《金钱心理学》《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 67:38 记账经验和消费反思 * 76:05 《伦敦生活》和《高材生》 ps:编辑小马的话——在本期节目录制的时候,《苦尽柑来遇见你》才更新两周,几代母女之间的情谊和叙事还在铺陈中,光礼和爱纯之间的母女情是辛酸而又沉重的,因此朴宝剑饰演的爱纯丈夫就变成某种奠定叙事之“神话/浪漫乡土”的基石。但到了编辑本期节目的时期,这部电视剧已经更新完毕,这确实是一部《喜福会》模式的女性代际传承的故事,爱纯的婚恋只是小小的一部分(朴宝剑当然也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希望本期节目中的评价不要阻挠各位看好剧的脚步。 bgm:Don't Look Back In Anger Oasis 节目策划/音频剪辑/文案/主播/终审:小马@Marsa❤️ 节目策划/主播/终审:小孙@存放处处长

88分钟
99+
3个月前

072 / 先自我迫害,再自我革命。

某日两位主播聊天时,小马总结小孙,“总是先自我迫害,再自我革命‘。没错,本期又是关于自我成长的一集播客,不过它更像是对具体自我成长过程的又一轮抽象总结。在外部环境还未“杀死”我们之前,自我会先一步苛责、怀疑、焦虑自身,甚至在生活上以不健康的方式伤害身体。表面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实则潜层次多方力量纠缠着自我,许多声音在叫嚣,让人难以承受。总是要把自己折腾到这一步,才察觉出不对劲来。透过不对劲,自我迫害的罪行才得以被发现,那是压抑扭曲自身的过程。而这一迫害、觉察、发现再到革命的步骤,会在生命中循环往复。自我被反复确认,得以清晰,你也对此更加不假思索,“这才是我,这就是我”。 接下来,你将听到: * 04:00 自我迫害是率先扼住自己喉咙 * 10:00 不确定性、外部评价和自我价值感低 * 14:00 迫害是没有站在捍卫自我这一边 * 22:20 以不好好生活来伤害自己 * 28:00 在反复中越来越清晰的自我认知 * 36:35 焦虑着哭着坚持的乐观人士 * 43:00 被迫害/不开心或许是我们熟悉的处境? * 50:20 自我革命需要自我觉察 * 55:00 自我革命时不要形成新一轮的自我迫害 节目音乐: * 陈婧霏 · 《北海》 * Chappel Roan · Pink Pony Club 节目策划/音频剪辑/文案/主播/终审:小孙@存放处处长 节目策划/主播/终审:小马@Marsa❤️

69分钟
99+
4个月前

071 / 在《知否》的世界观里,爱姐妹或是害姐妹,有很大差别吗?

「为什么封建家族总在上演姐妹相争?」 「姐妹情是血缘纽带还是情感纽带?」 「南曲班子怎么还需要竞争上岗?」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总计79集,在大量的情节和人物关系中,最吸引我们的是封建家族中姐妹关系的多重可能性。从康姨母的扭曲控制欲到小秦氏的自我包装,从盛家四姐妹的宅斗变化到品兰姐妹的互助互爱,我们能看到极度稳固的礼教制度对女性的限制和伤害,也能看到在缝隙中求生和向好的女性角色所带来的希望。 本期节目涉及的姐妹: * 王若弗王若与姐妹(大娘子和康姨妈) * 大小邹氏姐妹(沈国舅的亡妻和贵妾) * 大小秦氏姐妹(顾廷煜的妈妈和小姨) * 盛家四姐妹(华兰、墨兰、如兰、明兰) * 宥阳老家盛家姐妹(淑兰、品兰) * 荣妃荣飞燕姐妹(瓦匠家里飞出的金凤凰) * 蓉姐儿娴姐儿姐妹(顾廷煜和顾廷烨的女儿) 接下来你将听到: * 03:27 更具现代性意味的姐妹关系vs更封建的姐妹关系 * 06:09 悲情人物小秦氏的一生 * 14:22 康姨妈和小秦氏:一致的人性底色 * 23:09 王若弗&王若与姐妹与小秦氏姐妹的错位对应 * 26:15 自我包装大师小秦氏的人生收官大戏 * 28:45 畸形的人性在重压所展现的“恶的极致” * 32:41 陷入姐妹比拼的墨兰如何看待她的姐妹? * 35:15 大团圆结局里的墨兰反思过错的转折点在哪里? * 48:27 荣妃、荣飞燕姐妹 * 51:01 蓉姐儿与娴姐儿 * 57:26 明兰与嫣然、桂芬、小桃 ps:若对这部剧中其他议题感兴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节目策划/音频剪辑/文案/主播/终审:小马@Marsa❤️ 节目策划/主播/终审:小孙@存放处处长

69分钟
99+
4个月前

069 / 在新的体验中重新与书影音相逢 | 非典型书影音季度报告暨2024年终盘点

朋友们!春节快乐! 回顾2024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我们的读书、观影都有了许多变化。小孙在遥远的英国参加了许多放映会(看了很多东欧电影),又在西班牙旅途末尾体味到阅读游记的趣味,小马在广州准备毕业期间沉迷于漫画屋(读了很多日漫)。 以新的体验作为最后一个季度的关键词,是我们对2024年的回望方式,它既新又旧,是回顾也是相逢。 【本期小马有个大口误,把策兰说成了兰波,请听众姑奶奶/老爷体谅~】 接下来你将听到: 年末的欧洲旅行回顾:饮食、家庭文化和美术馆 * 5:02 地中海饮食:这个西班牙家庭真的没肉吃啊!!! * 9:58 《西班牙旅行笔记》:先了解一个地方再去旅行,还是先去再了解? * 06:58 体验大家庭的拥吻礼 * 10:28 米兰街头漫游故事:遇见文艺复兴 滞留广州一个月的回顾: * 13:47 喜欢漫画的孩子们可以去公园前地铁站附近的“异世界漫画屋” * 17:27 《再见绘梨》《暮然回首》之中,藤本树强大的分镜和说故事能力(剧透预警!) * 25:13 狂推《光逝去的夏天》和《我破碎的真理子》,狂推!!!(无剧透) * 31:55 为美津未(《跃动青春》)打call 本季度电影大乱炖: * 35:47 放映活动“历险记”,令人难以理解的东欧电影 * 39:25《破·地狱》:过于满满当当的一部粤文化电影 * 44:16 欧洲女性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自由 年终盘点:本年度影响我们最大的书、影 * 56:03 《things I don’t want to konw》和《少年来了》 * 69:51《父权制应激障碍》和《身后无遗物》 * 85:55 遥遥地呼唤多邻国的宣发部门 * 86:11 本年度最具讨论度的电影:《坠落的审判》 * 86:55 年度专辑:曾轶可《anti!yico》 书籍: * 《西班牙旅行笔记》林达 * 《跃动青春》高松美咲 * 《边缘人博士与机器人少女的绝望乌托邦》山田钟人 * 《言叶之庭》新海诚 原著;本桥翠 漫画 * 《光逝去的夏天》モクモクれん(马上要被网飞动漫化) * 《我破碎的真理子》平库和歌 * 《再见绘梨》藤本树 * 《暮然回首》藤本树 * 《things I don’t want to konw》Deborah Levy 电影: * 《录像带杀人案》 * 《恶魔》 * 《好东西》 * 《荒蛮故事》 * 《破·地狱》 * 《青春变形计》 小孙说的大松树 bgm:曾轶可《三的颜色》 节目策划/音频剪辑/文案/主播/终审:小马@Marsa❤️ 节目策划/主播/终审:小孙@存放处处长

99分钟
99+
5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