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现代西方哲学读书会02:非理性主义者|尼采:「人的生命就是一种冲动与创造力:自我实现,自我创造,自我扩张」

优牲忧郁

主播 * 和尘,觉明朗照,对自己彻底的真诚。 * 韫章,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 希闳适,转喻接着转喻。 * 瑾奕,在存在中迎候解放。 * 如山清,但愿长睡不复醒。 * 十火,是诗歌泄露天机的时候了。 时间轴 * 03:35 尼采生平及重要著作 * 16:11 尼采思想的影响 * 31:33 权力意志论 * 45:00 永恒轮回学说 * 53:48 积极的虚无主义 * 60:05 悲剧与形而上的慰藉 * 87:05 尼采对现代性和现代文化的批判 * 92:32 尼采对后世的影响 详细版时间轴 * 03:35 尼采生平及重要著作 重要著作:早期:《悲剧的诞⽣》《不合时宜的沉思》《不合时宜的考察》《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中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关于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 晚期:《论道德的谱系》《偶像的⻩昏)《瞧,这个⼈》《权力意志》 “重新回到生活当中,是贯穿尼采整个生命的主题” * 10:32 文化庸人/市侩主义 “我们这里有真的文化和假的文化。真的文化是,人们生活的所有表现在于艺术风格的统一,假的文化就是,我们的生活受到公共意见的统治,文化的目的是为了娱乐,这是伪善的文化” “一次巨大的胜利是一个巨大的危险,人的本性忍受这种胜利比忍受失败更为困难” “写这部书的时候充满了非道德的快感,每一行字都雕刻在铁板上,作为命运的标志。旧的真理走到头了,对这些倾斜的真理的揭示使我成为命运” “伟大的文化都是闲暇的产物,劳动是可耻的” * 16:11 尼采思想的影响 * 22:13 尼采和他的认识论 * 25:37 尼采和柏拉图 真理的等级 光明并不是绝对耀眼的 * 31:33 权力意志论与生存意志论 生命的本质,不是去盲目的追求生存,而应该是设定一个更高的目标和意义,并且朝向这种目的和意义去采取行动 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 人的认识和道德价值观念都来自于人的生命力和本能冲动,它不来自上帝,不来自其它物质和精神实体,它就来自于人的本身 人的生命,它就是一种冲动,一种创造力,人就是要不断的自我实现,自我创造,自我扩张 哪里有意志,哪里就是生命 * 45:00 永恒轮回学说 爱命运:我就是我自己的命运本身,要勇敢的设立一个自我的秩序,我就是自我秩序本身 把握当下,把握现世,把握爱而不是彼岸 * 50:39 叔本华和尼采 因为产生了又毁灭掉,叔本华就视为生命意志虚幻的证据;因为毁灭了又不断产生出来,尼采就视为生命意志充沛的证据 叔本华认为,痛苦源于意志自身的盲目、徒劳和虚幻,因而是不可救赎的,快乐只是现象。尼采则把这个关系颠倒了过来,痛苦被看成意志在快乐的创造活动中的必要条件和副产品,因而其本身就因果予以肯定 * 53:48 积极的虚无主义 我可以创造出我自己想要的评价体系 尼采与“后悔” 你不是在朝着某一确定的目标前进,你一直在无限的循环里面去展示你自身的力量和可能性。 尼采会承认世界和人生本无意义,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艺术赋予它一种意义借此来肯定世界和人生 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当人们知道自身已经被扬弃到一种无意义的循环之中时,过去的力量就被打断了,因为不管是过去的东西还是未来的东西,在这种循环之中都是一样的。因为未来始终是过去,而过去也始终是未来 * 60:05 悲剧与形而上的慰藉 悲剧把个体的毁灭表演给我们看,以此引导我们离开现象,回归世界的本质 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程度的行为的模仿,它的效果是激起怜悯和恐惧,导致一个哲学形式的进化 * 79:06 两个视角与永恒轮回 宣告者在自己的宣告中走向毁灭 * 87:05 尼采对现代性和现代文化的批判 现代文化的两个特征,一个是做戏的艺术,一个是互联网文化 * 92:32 尼采对后世的影响 尼采是柏拉图式的政治哲学家 尼采是把身体拿出来放入哲学视野当中,带给哲学转折的人 人首先是一个身体和动物性存在,理性只是身体的一个附着物 欲望只和欲望连接,向别的欲望去流动,欲望的唯一客观性就是流动,利益创造了这个世界,欲望生产了社会观念 本期围读 第一章非理性主义者 第二节尼采 一、文化批判的肇始 二、重估一切价值 三、“真理是不可辩驳的谬误” 四、“体系意志是正直的匮乏” 五、“非道德主义” 六、“上帝死了” 七、虚无主义:从消极到积极 八、“超人”和“永恒轮回” 无限清单 *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张汝伦(2020)中信出版集团 * 《悲剧的诞⽣》尼采 * 《不合时宜的沉思》尼采 * 《不合时宜的考察》尼采 *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尼采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尼采 * 《关于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尼采 * 《论道德的谱系》尼采 * 《偶像的⻩昏》尼采 * 《瞧,这个⼈》尼采 * 《权力意志》尼采 * 《德国观念论的终结》舒尔茨 写在最后 * 剪辑:清秋 * 时间轴:阿黠 * 策划:和尘 * 伴奏:Kevin MacLeod - Bleu Villa - 落日飞车 * logo 设计:商隐 * 我们的网站:ysyy.typlog.io * 公众号:侦知棒 * 听友群:(微信)zhentanxueyuan233

100分钟
1k+
1年前

64 现代西方哲学读书会01:非理性主义者|叔本华:“一个人的嘴巴只是说出了这个人的想法,但一个人的长相却说出了大自然的想法”

优牲忧郁

主播 * 和尘,觉明朗照,对自己彻底的真诚。 * 韫章,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 如山清,但愿长睡不复醒。 * 希闳适,转喻接着转喻。 本期简介 这里是现代西方哲学读书会的第一期,以记录为主要目的,请多指教。 “永远的变化,无尽的流动,这就是表象世界。” 时间轴 * 01:33 教材序言讨论 * 07:55 充足理由律 * 19:07 康德和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异与同 * 35:01 先验理念 * 81:37 关于叔本华的生平介绍 详细版时间轴 * 01:33 教材序言讨论 “在此之前哲学是一种非常自由的的学问,任何人都可以去做哲学思考,都可以是哲学家” 此书把现代西方哲学依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40-1941):第一编包括意志主义、生命哲学、实证主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等流派 第二阶段(1900-1945):第二编包括早期分析哲学和现象学运动这两大流派 第三阶段(1945-至今):分欧陆哲学和英美哲学两篇,第三篇包括存在主义、批判理论、解释学、结构主义;第四编包括日常语言分析、分析的实用主义、科学哲学和政治哲学 * 06:11 导论第一编,黑格尔之后 * 07:25 关于教材中叔本华的讨论 * 07:43 叔本华与康德 个体化原则:意志和理念到表象是通过个体化原则生成的,通过时空之间的差异,从意志下降到理念,再到表象,呈现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 "理念是意志恰如其分的一个客体化的结果,是意志最好的表象" “意志的每一个活动都可以立即表现为身体的活动,身体活动就是客体化的意志” “人的意志一方面是人自己的客体的意志,还有一方面是普遍的世界意志” 我自体和物自体 康德认为,知性范畴不是直观能力,而是概念推理的能力;叔本华则认为知性是直观能力,因果现象是直接感知得到的 * 07:57 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律:叔本华把人认识表象的方式称作“充足理由律”,而认识表象的最后根据是充足理由律的“根”。表象的反式被分为四种,每种方式的“根”都有相应的学问。叔本华根据先易后难的认识顺序,把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排列如下 (1)“关于生成的充足理由律”,对象的变化状态被表象为“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人们按照因果律认知对象在空间中的生成变化。这是物理学认识的运动。 (2)“关于知识的充足理由律”,是概念的理性认识方式,概念是对直观对象的抽象,理性把概念联接为判断,遵循逻辑规则把判断联接为知识。这是逻辑学的理性。 (3)“关于存在的充足理由律”,是对康德时空观的新解释:物质在时空中被表象为个别物体,它们存在的依据在于数学规则,因此人所表象的存在是有形的(几何形状)和连续的(算术计数)。这是数学所规定的存在。 (4)“关于意志主体的充足理由律”,身体是一种特殊的物体,身体行动是一种特殊的变化,遵循主体的“动机律”。这是人的行为的直接动力。 “只有通过概念和概念相伴的想象力的综合统一的机能,才能拥有完整的时间表象,才能够观察到经验世界的前后相继关系” * 19:07 康德时空观 对于康德来说,空间是外感觉的形式,一切外在经验中的对象都在空间中排列和延伸;但时间是内感觉的形式,一切的思想和概念的活动都先后连续在时间中运行 当我们想要把范畴应用到感性经验所给予的自然对象的时候,就必须要通过数学公式 人可以彻底支配自己的身体,它物只能被意志推着走,人却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意志 * 22:36个体化原则 世界是意志的表象,时空化是伟大的意志堕落 空间和时间既是区分个体化的原则,也是个体化的产物 “天才能暂时摆脱自身个体的意欲,从而变为纯粹认识着的纯粹主体,从而接近理念(艺术直观)” 痛苦是来自于欲望得不到满足,欲望会不断的进行自身再生产,欲望追求就是自己的不能满足,这样子它才能运作,这是欲望的机制。所以在叔本华这里,人总是痛苦的 禁欲主义:一个人想要克制欲求,达到完全无意志的状态。而为了达到这一状态,意志自身必须掉过头来,否定自身的本质。而这种否定,在表象世界的表现,就是禁欲主义 * 25:43 意志主义的本体论 意志主体按照“个体化原则”客体化为个体,“在意志的客体性较高的级别里,我们看到显著的个性出现,尤其是人” 意志主体是充溢的“生命意志”,它无法遏制地外溢。表象世界的所有事物都有生命意志,都有生命力,不仅生物有生命,无机物的活力也是生命,它们的共同本质是内在驱动力,由此产生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和因果联系 有欲求才有生命,欲求是一切生命意志的本质 表象世界充满着“永远的变化,无尽的流动”,表现为“从愿望到满足又到新的满足”的不停的过程,如果辗转得快,就叫作幸福,辗转得慢,就叫作痛苦。 意志本身在本质上是没有任何目的,是没有止境的,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它注定是不能遏制的盲目活动。 通过否定自由来达到自由。达到完全无意志的状态才能达到自由,通过否定自由来达到生命意志,最后是否定主体性 当人们对生命意志所追求的一切都加以克制,对生命意志所逃避的一切都坦诚接受,比如说,对死亡的接受。就会使自己的精神上升到比善和仁爱更高的神圣性,这种人就会抵达内心真正的愉快和真正的宁静, * 33:23 康德与叔本华关于如何达到圆满的途径 欲望是受因果必然法则支配的 万事万物都是被必然的自然法则所支配的,人无法对自然法则说不 人可以通过纯粹理性的道德实践通向本体界 * 35:01 先验理念 实体是一个范畴,范畴必须是现象界的东西 推理的三种类型:定言推理(是..不是..),假言推理(如果..那么..),选言推理(要么..要么..) 先验反思:通过三重推理,即定言推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推理得到的。它不是通过概念下判断得到的 道德本身是自己规定自己,它是绝对自由的;但是道德实现是需要外在条件的 叔本华认为理性是瘸子,不能走路,意志是盲人,看不清方向。 意志是行动力量, 理性是意志的派生物,只是认识的器官。 康德认为,意志只有受理性的统帅,才是自由意志。叔本华则认为,理性是意志的工具,本身来自意志。 “你看起来在做自由的选择,实际上外部因素和内在条件同时决定了你的行为” * 50:04对自由的问题的讨论 在理性和实践的基础上,自由就变成了道德行为的基础 “我们感知到的东西看似遵循了因果律,但实际上因果律的背后还是我们的意志” * 57:03 生命意志的个体化与单子性 在认识到生命意志之前,人的主观体验是单子性且彼此分隔 你没有办法确认别人看到的世界和你是一样的,人的感受之间是不能互通的 单子作为精神实体,每一个都是独特存在,每一个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了整个世界 时间和空间的性质取决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以及其存在的质量和能量 * 63:47 反思判断力与内在目的论 意识和对象是不断变化的 * 69:58 康德与叔本华关于实践哲学讨论 叔本华把人的自由看作是表象,通过否定自由来达到生命意志 * 75:10 叔本华是否超越了康德 * 79:11 关于悲观主义的人生观的讨论 * 80:45 人是不自觉受到生命意志支配的 “信誉的满足肯定人的生命意志,但终究逃脱不了死亡对人生命的否定,信誉是人写给意志的卖身契” “一个人的嘴巴只是说出了这个人的想法,但一个人的长相却说出了大自然的想法” * 81:37 关于叔本华的生平介绍 “最初的母爱纯粹是本能的,因此它随着孩子身体的无助而终止,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一种建立在习惯和推理上的爱,但这种爱通常没能出现,特别是母亲不爱父亲的情况下” 这种细碎的噪音是公然侵犯脑力劳动者的成果 本期围读 导论 第一篇黑格尔之后 第一章非理性主义者 第一节叔本华 一、表象世界 二、意志主义的本体论 三、悲观主义的人生观及其出路 无限清单 *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2020) * 《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1813) *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 * 《论道德的基础》(1840) * 《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1841) * 《附录与补遗》(1851) *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8) 写在最后 * 剪辑:清秋 * 时间轴:阿黠 * 策划:和尘 * 伴奏:Kevin MacLeod - Bleu Villa - 落日飞车 * logo 设计:商隐 * 我们的网站:ysyy.typlog.io * 公众号:侦知棒 * 听友群:(微信)zhentanxueyuan233

95分钟
1k+
1年前

63 很久没唠嗑:保研北大及其他,「我喜欢这种恰到好处的冷漠,边界感之间充斥的是自由的间隙」

优牲忧郁

主播 * 和尘,觉明朗照,对自己彻底的真诚。 时间轴 * 01:33 保送北大啦:)保研的经验分享:这是一个系统性的任务 * 03:14 第一步:打地基,建立起对保研这一任务的清楚的正确的认知 扩展信息面:保研是什么,保研的流程,保研的条件类型,绩点,综测加分与保研加分...... * 06:03 第二步:搭建框架,以目标为导向去抓重点 * 07:11 第三步:完善细节,具体实施框架下的项目 * 07:34 最后:整理复盘分析,与同水平的竞争者比较 同一水平下为什么会看重你,你有什么竞争特质会让老师选择你 不要用主观猜想判断自己是否有效 * 12:51 小tips 也许可以找一个同行的伙伴 踏踏实实的实践操作,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不要患得患失的怀疑自己,你要相信自己可以在这件事上取得成功 * 13:34 高中与大学的朋友:被迫社交与主动社交 高中就是一个封闭的小型社区,你被迫生活在这里,像灌满沙子且不停摇晃的瓶子,与人相处,与人摩擦。 我喜欢这种恰到好处的冷漠,边界感之间充斥的是自由的间隙 * 16:34 笛卡尔《第一哲学的沉思》:静静享受思维在书页之间流淌 * 20:02 《后电影视觉》:人类与后人类 人类需要改造自己的身体,就像人需要使用机器,这是一种进步的要求 * 21:54 《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你可以逃避所有事情,但是却不可能逃得过自己 《老友记》:又一次把其它配角写进来,让他们与主角再次相见,再次相遇,再次选择,让主角在其中认清自己,接着再一次与他们告别 * 42:35 流量与自我:与流量一起随之而来的,除了喜悦,还有疲惫与束缚 * 48:43 书法小记:我会在我的路上越走越远,而不是回到某个阶段 * 50:12 每日书:有一个可以写信的人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我现在已经慢慢摆脱了介体,直接的去信任自己 * 55:09 《存在与时间》读书会:哲学是有能动性的,它不仅是一个体系 日常不是我们所要摆脱的,而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不可能抛掉一切具体的生活方式,事物的本质和事物是一起呈现给我们的 * 60:34 一首小诗 : 萨提亚《当我内心足够强大》 我在悲伤里感到温暖,在愤怒里发现力量,在痛苦里看到希望 原来,让内心足够强大,我只需要,看到自己,接纳我还不能做的,欣赏我已经做到的,并且相信,走过这个历程,终究可以活出自己,绽放自己 写在最后 * 剪辑:阿黠 * 时间轴:阿黠 * 策划:和尘 * 伴奏:only one that really - 萝卜 (原创曲目) * logo 设计:商隐 * 我们的网站:ysyy.typlog.io * 公众号:侦知棒 * 听友群:(微信)zhentanxueyuan233

66分钟
99+
1年前

62 西马读书会09: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萨特:「赋予意义和被赋予意义是同一个人」

优牲忧郁

主播 * 和尘,觉明朗照,对自己彻底的真诚。 * 韫章,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 如山清,但愿长睡不复醒。 时间轴 * 01:18 萨特的部分生平介绍 * 05:48 他人即地狱 * 08:15 《辩证理性批判》部分章节讨论 * 18:15 萨特与德国古典哲学 * 22:33 《历史与阶级意识》部分章节讨论 * 25:50 认识论与本体论 详细版时间轴 * 01:18 萨特的部分生平介绍 "人的意识是一切存在的根源" "他们的哲学文字看起来那么平静,而生活却是如此疯癫;因为他们的生活如此疯癫,才会刺激起他们的哲学灵感" * 05:07 萨特和波伏娃 * 05:48 他人即地狱 "自我和他人都是很独立的存在,而且都有自我意识。个体为了确保自我的主体性,跟他人相处,交往的过程中,会把对方变成客体,试图去实现对他人的控制。那自我和他人的关系,就是体现在对主体性的争夺里面" "如果自我没有办法去适当的对待他人的凝视和评价,那他人就会变成自我的地狱" "如果自我没有办法适当的看待自我的根源和自由性,自我也会以一种类似于他人凝视的方式转变成自己的地狱" * 08:15 《辩证理性批判》部分章节讨论 "我根本不想谈论存在主义,当一个理论需要被谈论的时候说明它已经终结了,可是存在主义对我来说还是一个继续在发展,充满活力的概念" "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停滞就在于他们太经济主义了,只讲社会环境,特别是经济制度去决定人的本性" "当你把自然历史化的时候,人就变得非常被动且消极,发现不了自己的主体" "外部的东西的意义来自于我们的赞同" * 14:00 社会运动和认识运动的讨论 "赋予意义和被赋予意义是同一个人" "询问者和被询问者是同一个人。询问就是想要理解自身的对象,而理解就是把握全部的意向" "总体化的辩证研究方法就是要客观把握环境的同时,还要洞察人的主观性" * 15:34 人类发展史与实践 "他把实践分为了两个门类,一个是个人实践,个人实践体现了最纯粹的辩证法;一个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比较惰性,个人因素越小,惰性越大" * 17:11 哲学 "哲学具有时代性,不同的时代有它自己的哲学。哲学不仅会表现为社会的总运动,还会作为当代人的文化中心" "每一个哲学最有生命力的时刻就是它推动社会运动,对社会做出批判的时候" * 18:15 萨特与德国古典哲学 "自我是一个理念,而不是一个实体" "意志,它不过是理性的实践态度。理性里面要把自己变成现实的那部分就是意志" "个性是以社会性为前提的,也是为了社会性" "自由最初的含义就是承认个体的自主决定权和选择权" * 22:33 《历史与阶级意识》部分章节讨论 "人的内在性分为三个方面,需要借助想象才能构造自己,同时又需要借助符号或者象征。除此之外,还要借助不可把握的实在才能把握住自己,那主体就被瓦解在三重结构之中" "主体意识内的两种结构包括了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两者相互依存,那人格的建立就必须依靠这种双重机制,也就是人格里的攻击性和求生的本能" * 25:50 认识论与本体论 "理性,它肯定不是思想的一个简单整理,而是认识和存在之间的某种关系" 本期围读 第五章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萨特 * 《辩证理性批判》 1960 * 《科学和辩证法》 1961 无限清单 * 《历史与阶级意识》卢卡奇 * 《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一卷)张一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相关单集 58 西马读书会05:存在主义的马克思|列斐伏尔(上):「艺术里面包含这一种趋向,一种走向总体行动的努力」 59 西马读书会06:存在主义的马克思|列斐伏尔(中):「哲学家并不是要拿知识来分析什么,而应该让生命的丰饶变得可能。」 60 西马读书会07:存在主义的马克思|列斐伏尔(下):「每一个灵感的瞬间,都是为日常人服务的。」 61 西马读书会08: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梅洛庞蒂:「想要获得对历史的彻底把握,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入历史,而不是静观历史」 写在最后 * 剪辑:阿黠 * 时间轴:阿黠 * 策划:和尘 * 伴奏:only one that really - 萝卜 (原创曲目) * logo 设计:商隐 * 我们的网站:ysyy.typlog.io * 公众号:侦知棒 * 听友群:(微信)zhentanxueyuan233

38分钟
99+
1年前

61 西马读书会08: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梅洛庞蒂:「想要获得对世界的彻底把握,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入历史,而不是静观历史」

优牲忧郁

主播 * 和尘,觉明朗照,对自己彻底的真诚。 * 韫章,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 如山清,但愿长睡不复醒。 * 十五,未学中西马,先吹古今牛。 * 十火,是诗歌泄露天机的时候了。 * 瑾奕,在存在中迎候解放。 时间轴 * 02:33 梅洛庞蒂人物介绍 * 05:22 《人道主义与恐怖》有关章节讨论 * 28:36 《意义和无意义》有关章节讨论 * 31:30 《辩证法的历险》有关章节讨论 * 47:39 关于现象学的有关讨论 详细版时间轴 * 02:33 梅洛庞蒂人物介绍 现代西方哲学界常常把梅洛庞蒂的哲学称为模糊哲学,调和哲学 * 05:22 《人道主义与恐怖》章节讨论 “ 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是确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自由的性质,它是由人来驾驶的,所以这个历史活动它是充满着一种焦虑的性质” “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 09:11 《人道主义与恐怖》主要内容概括 第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不是历史决定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前景的角度) “他忽略了主观性,只是把人当作历史这个时间机器的齿轮” 第二方面:马克思主义不否定革命暴⼒的作用(共产主义实践的现实的角度) “暴力的存在是合理的,它是一个必然的手段,它会等于人道主义。革命暴力会等于无产阶级专政,因为只有无产阶级能实现人道” * 13:09 《人道主义与恐怖》暴力和人道主义关系的章节讨论 “暴力是人和他所处的环境发生关系的一种方式” “供我们选择的不是善良和暴力,而是要在暴力中选择一种。在此生此世,暴力是我们的宿命” “有的暴力是进步的,是人道的” “革命的暴力是环境催生的产物,这种暴力是必然的,其基本原则是牺牲一些威胁人类的人,拥戴那些允诺人道的人,革命的暴力是一种手段,目标是建立一个每个人的人性 都可以得到伸张的社会” * 18:12 出轨不仅是无罪的,而且是重要的反抗行动 “工作是我们异化文化的基石” “当你必须在一夫一妻制的关系中努力时,你又回到了这个交换系统当中,你的亲密经济就像资本主义经济一样,受到稀缺性威胁和城市化经济的支配,而且还被意识形态所保护着,且没有可行的替代选择” * 20:12《策略于伦理》 有关讨论 “无产阶级革命是一种献身和牺牲,为共产主义牺牲是高于伦理责任的” “善它不可能来自于恶,恶的手段不可能导致善的结果” “为了善总是要有人做出牺牲,革命虽然有恶的性质,但这是代价所在” “当做出选择的个体,把次要的自己献祭给更高理念的圣坛的时候,他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只有坚决无保留地承认在任何情况下谋杀,都不会受到惩罚的人,才有可能去实施真正的、道德的、悲剧的谋杀” * 25:22 雷蒙阿隆与《人道主义与恐怖》 从多样性出发,梅洛庞蒂如何重新找回历史演变唯一真理,这样的东西 “历史唯有引导我们实现它所谓的主体关系之间存在的关系,方能显示历史原本真正的意义” * 28:36 《意义和无意义》有关章节讨论 “想要获得对世界的彻底把握,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入历史,而不是静观历史” “宗教是人们幻想到另⼀个世界里去同其他⼈会合; 因此,我们应该用现实世界中的真实交往去代替这种虚妄的交往” * 31:30 《辩证法的历险》有关章节讨论 “没有什么客观绝对的存在,一切都是历史中生成变化的,看似永恒的客体都是主体的产物。所有的课题都是相对的,暂时的。把这种相对暂时稳定,推到极致就是绝对必然变化,也就是承认课题会被主体历史性改变。” “当你把主体放在历史的线索之中的时候,就可以实现自我批评” * 34:29 一切的东西都应历史化,那么,应历史化的这个宣言,是在何种情况下提出来的 * 35:10 梅洛庞蒂与萨特 * 36:49 意识拓扑学 * 38:36 关于相对主义相对化的讨论 历史现在会不会已经变成了一种工具? * 41:58《辩证法的历险》有关话题讨论 * 44:25 对胡大平的教材有关章节的讨论 "知识分子们普遍面临着一场老死不相往来的赌注,其中特殊的是,梅洛庞蒂拒绝了马克思主义或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自由之间非此即彼的选择" * 47:39 梅洛庞蒂与现象学与胡塞尔 "胡塞尔以为数学的真理是逻辑学,逻辑学的真理是自明的,不能被追问的,所以就将本质阐述清楚了" "认识论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关于观念的来源问题,一种是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 "你固执的相信唯物主义这个观念,它是不是一种唯心主义" "我不觉得我的价值跟太阳有关,而是我的本真存在在我自身之中就能找到" * 58:56 现象学与社会学 在主观性里如何构建所谓的生活世界 现象学与社会学是可以问到底的吗? 本期围读 第五章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梅洛庞蒂 * 《人道主义与恐怖》 1947 * 《意义和无意义》 1948 * 《辩证法的历险》1955 无限清单 * 《辩证法的历险》杨⼤春 * 《出轨不仅是无罪的,而且是重要的反抗行动》(https://iyouport.substack.com/p/270) * 《策略于伦理》1918 * 《导读萨特》 * 《胡塞尔现象学》丹·扎哈维 * 《现象学运动》施皮格伯格 * 《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 相关单集 58 西马读书会05:存在主义的马克思|列斐伏尔(上):「艺术里面包含这一种趋向,一种走向总体行动的努力」 59 西马读书会06:存在主义的马克思|列斐伏尔(中):「哲学家并不是要拿知识来分析什么,而应该让生命的丰饶变得可能。」 60 西马读书会07:存在主义的马克思|列斐伏尔(下):「每一个灵感的瞬间,都是为日常人服务的。」 09存在从四面八方向你逼过来,你不得不去存在——去法国读现象学 「念书」02:《存在与时间》01- Piano Sonata No .14 In C Sharp Minor /助眠 「念书」04:《在通向语言的途中》02-海德格尔﹣ A Warmer Place ﹣碎碎念助眠 安抚 「念书」05:中法双语﹣《情爱现象学》01﹣马里翁﹣ Drown with me ﹣哲学/助眠 「念书」06:中法双语﹣鸟叫声﹣《存在与 时间》03﹣海德格尔﹣哲学/助眠 写在最后 * 剪辑:阿黠 * 时间轴:阿黠 * 策划:和尘 * 伴奏:only one that really - 萝卜 * logo 设计:商隐 * 我们的网站:ysyy.typlog.io * 公众号:侦知棒 * 听友群:(微信)zhentanxueyuan233

70分钟
99+
1年前

60 西马读书会07: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列斐伏尔(下):「每一个灵感的瞬间,都是为日常人服务的」

优牲忧郁

主播 * 和尘,觉明朗照,对自己彻底的真诚。 * 韫章,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 十五,未学中西马,先吹古今牛。 * 如山清,但愿长睡不复醒。 * 瑾奕,在存在中迎候解放。 时间轴 * 02:01《资本主义的幸存》关于核心与边缘的讨论 * 04:03《日常生活批判》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讨论 * 07:17《资本主义批判》工人阶级 * 10:40《日常生活批判》章节讨论 * 40:53 阿Q与革命类型学 * 54:59 哲学与哲学家 详细版时间轴 * 02:01《资本主义的幸存》中,核心与边缘的讨论 列斐伏尔说:革命的攻击点不应该设立在边缘,应该设立在核心地带 * 04:03《日常生活批判》第四章 关于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讨论的东西其实都是离我们特别近的东西 “人只有通过社会经济物的崇拜和自我异化,才有可能使自身从动物和生物的状态中挣脱出来” “意识,你靠自己的力量没有办法从幻觉的陷阱里面挣脱出来。异化是一种必然的苦难。日常生活,它就是革命的试金石” “人是一个永远在生成的过程,人类的原质就是日常生活的事实。” * 07:17 《资本主义的批判》关于工人阶级的讨论 工人阶级本身是革命的吗? 最低限度的革命与最高限度的革命 无产阶级并不等于工人阶级 “当我们谈到阶级的时候,我们不仅引入了集体性的人,我们还引入了个体性的人。这个人他要么拥护革命,要么背叛革命,他有自己的抉择,我们要容许他在里面曲折的部分” * 10:40我们要过怎么样的生活? “比较确切的讲,现在我们不知道我们如何生活着,在我们生活结束时,我们依然不清楚我们究竟是怎样度过了我们的一生。” “首先,我们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技术,计划通过重建一定数量的个人的实际生活,即通过比较他们的真实生活与他们对生活的意识以及对生活的解释,来开始这项研究。 第二点,这种研究不能局限于从总体上或泛泛一般地把握一定数量的个人生活,而且应当尽可能地细致入微、匿辟入里地观察 日常生活,例如一个人的生活中的一天,任何一天,哪怕它是多么的平淡无奇或琐碎无聊。 第三点,更宽泛地和更普遍地考虑,这种日常生活研究将成为一种对法国生活特别是法国生活模式的研究,以同其他国家的不同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形成比较。 第四点,日常生活批判要为形成一种生活的艺术做贡献。” * 13:44 日常生活中节日 “节日是人性跟神性,人跟自然,人跟社会关系的一种颠荡和异化” 和日常一样,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节日也无法摆脱被异化的宿命,然而列伏斐尔却坚信在节日和日常之中有某种坚硬的核心,某种永远无法被理性所同化的、异质性的剩余能量或者反抗基因。这构成了日常生活最根本的二重性:一种既不断灭亡又不断重生的酒神一般的存在。 * 16:50 城市空间理论与中心和边缘 “这个世界之所以是人的未来,仅仅是因为人是自己世界的创造者。问题不仅仅是改变是改变人的观念,而是用全面的人的观点来重建人的生活” * 19:47 人的总体性与媒体平台的工具性 “现代人被剥夺的不仅仅是社会现实,他也剥夺了现代人控制现代人自己的权利” “人会成为一定精致且有效的技术的对象” * 25:30 列斐弗尔总结自己研究日常生活的计划 列斐伏尔一方面认为日常生活是各种社会活动与社会制度结构的最深层次连接处,是一切文化现象的共同基础,也是导致总体性革命的策源地,另一方面却仍相信日常生活中有一种解放的可能。 现在日常生活已经全面被纳入生产和消费的总体环节里面去了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概念可以看作是把马克思的异化概念运用到海德格尔所理解的「日常性」(Alltaglichkeit)中的结果:日常生活就是人的异化这样一种状态。” 事实上,对列斐伏尔最好的理解就是,他构成了从卢卡奇到阿多诺的两代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中间路线。他既没有卢卡奇式的乐观——当然也没有现代消费社会学式的消费即反抗的乐观——也不同于阿多诺将文化与日常看作一种必然压迫的悲观 * 32:32 列斐伏尔的缺陷 在列斐伏尔的马克思主义之中始终渗透对绝对真理的神秘化追求。它设定了一个总体性的革命性的完整的人,可是却并未真正规定一个能够完成革命的人,更未能够说明促使它进行革命的动力。 * 34:36 每日生活、日常、日常性之间的区别 * 35:59 异化 中央集权制国家象征着人类异化的神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权力与能力逐渐转变成为一种无名的匿名的官僚机构。因此,人的解放的真正领域或者说代表人类解放真正方向的领域,应该说不是处于国家而是在日常生活之中。 * 37:53 媒体平台的功能性 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 * 40:53 阿Q与革命类型学 * 43:36 景观的游击战 * 44:03 现代社会特质与媒体平台 * 48:07浅谈研究的洞见性、空泛性 “艺术家美学家用洞见性的眼光将高高捧起某样东西,社会学家做实证研究时又将它庸俗化” “文化生产者本身就是文化消费者” * 54:49 哲学是什么?哲学家是什么? 列斐伏尔认为哲学应该是社会实践,哲学家应该是社会行动者。 “所以研究日常生活或做日常生活的批判研究就是为了恢复我们日常生活的丰饶,这才是哲学最重要的目的,哲学家并不是要拿知识来分析什么,而应该让生命的丰饶变得可能。” * 57:03 关于休闲的讨论 “自然领域从生产活动里面分离出来一个休闲空间” 62:52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里的工作与休闲 “中世纪的工作本身就是值得追求的,因为他让人感受到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至少可以改变身边的物件。能在工作中获得自身存在的意义,它不是一个值得逃避的事情” * 66:12 存在论 一方面认为,导致一个人“过上”无产阶级的生活的,并不是某种神秘的经济必然规律性,而是因为环境的偶然的不幸所致。 这种超越只可能在生活中完成,却又不可能只在作为生活的生活中完成:一个工人如果认为自己的生活就是挣钱养家糊口,那么他永远超越不了幻象的遮蔽,可如果他认识到了生活的实质,他就有可能触碰到真正的生活,从而在与真正生活的接触中完成自我的解放。 “意义只能在生活深处而不会超出生活之外,意义不能与生活相分裂,不能超出生活之外” * 69:07 日常生活批判的主题 (一)个体性批判 (二)对神秘化的批判 (三)货币的批判 (四)需求的批判 (五)工作的批判 (六)自由的批判 “资产阶级也经常把个人主义作为一种阶级思想的武器,去麻醉无产阶级” “只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全面的取用或拥有关系才是真正的自由。” “每一个灵感的瞬间都是为日常人服务的” 劳动本来是人的本质,体现本来是人的能动性的体现,而工人反倒觉得劳动是自己的本质丧失异化。 本期围读 第五章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列斐伏尔 * 《日常生活的批判》 1946 * 《资本主义的幸存》 1973 无限清单 * 《中国现代思想论》李泽厚 * 《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汪辉 * 《大众文化研究》 * 《有闲阶级论》 相关单集 58 西马读书会05:存在主义的马克思|列斐伏尔(上):「艺术里面包含这一种趋向,一种走向总体行动的努力」 59 西马读书会06:存在主义的马克思|列斐伏尔(中):「哲学家并不是要拿知识来分析什么,而应该让生命的丰饶变得可能。」 写在最后 * 剪辑:阿黠 * 时间轴:阿黠 * 策划:和尘 * 伴奏:only one that really - 萝卜 * logo 设计:商隐 * 我们的网站:ysyy.typlog.io * 公众号:侦知棒 * 听友群:(微信)zhentanxueyuan233

80分钟
99+
1年前

59 西马读书会06: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 列斐伏尔(中):「哲学家并不是要拿知识来分析什么,而应该让生命的丰饶变得可能。」

优牲忧郁

主播 * 和尘,觉明朗照,对自己彻底的真诚。 * 韫章,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 十五,未学中西马,先吹古今牛 时间轴 * 02:36 对上期讨论进行补充 * 18:37 关于日常生活批判的五个线索 * 29:57 对十八十九世纪的小说的认识 * 39:40 列斐伏尔对卓别林与布莱希特的讨论 * 46:35 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学术理论上的发展历程 * 48:19《资本主义的幸存》1973 列斐伏尔 * 59:49 彩蛋:关于翻译 详细版时间轴 * 02:36 对上期讨论进行补充 “日常生活批判等于日常生活拯救,将日常生活从否定性的范畴中抢救出来” “日常生活发展出的四种面向:一种是德塞托的日常生活抵抗,逃避统治;第二种是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第三种事福柯的空间政治;第四种是空间社会学” * 18:37 关于日常生活批判的五个线索: 一是为什么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首先发现了日常生活,却不理解日常生活并将其神秘化 二是二十世纪以来有那些较为成功的对日常生活的探索 三是为什么说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研究日常生活批判问题的根本方法论 四是现代社会日常生活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五是列斐伏尔前期日常生活批判的理想或归宿是什么 * 20:40 列斐伏尔将十九世纪文学的主题指认为“忧郁”,并区分出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是失败与挫折的主题;第二种是二重性主题:怨恨的与理想的、行动的与梦想的、肉与灵等等的二元对立;第三种主题是神奇的或奇遇的主题。 “事实上,这个所谓神奇的世界仅仅在日常生活层面存在不在日常生活之上或不在日常生活之外,如在魔术、神话或超自然的情况一样,日常生活层面的所有事物都是真实的、当下的和可能的,神奇应该从日常生活内部走出来,应该发现日常生活无限有意义的另一面。” 列斐伏尔给出的答案有二:一是因为人们对现代生活的不理解与误解、不适应;二是因为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为人们理解周围熟悉世界提供了新的抽象认知形式。 * 29:57 对十八十九世纪的小说的认识 “小说可以书写真实的内心” “日常生活并不是我们去接受它,而是我们积极的去安排它” * 32:18列斐伏尔对于神秘性的描述 “日常生活中的神秘性和真实性,不是水和油的关系,而是酒和水的关系” “小说或艺术它的出发点,动人的地方往往是一种知觉的,一种共同感的东西” * 33:58 偶因论 * 39:40 列斐伏尔对卓别林与布莱希特的讨论 “卓别林的戏剧通过将人放置在现代世界之中,通过他那天真朴实的表演揭露了人在一个技术世界统治下被机械化与物化的命运现实。” “在卓别林的戏剧中,我们发现最能揭示日常生活本质现实的恰恰是这样一些让我们感觉到陌生、惊讶、发笑的反常、畸形、例外、越轨人物形象或现象。” “布莱希特本人将自己的戏剧称之为叙事形式的戏剧,以区别为戏剧形式的戏剧。” 戏剧形式的戏剧:保持观众各种感受,把人当成已知对象,人是不变的,让观众紧张地注视着戏的结局,上场戏为下场戏而存在,事件发生过程是直线的,自然界是不会发生突变的,戏剧展示世界现在的面貌,表现人应当怎样,强调人的本能,社会思想决定社会存在 叙事形式的戏剧:把感受变为认识,把人当作研究的对象,人是可变的、而且正在变,让观众紧张地注视着戏的进行,每场戏可以独立存在,事件发展过程是曲线的,自然界是会发生突变的,戏展示世界将来的面貌,表现人必须怎样,强调人的动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认识 “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行为动机的含糊性:我们从来不会真正知道我们的行动与动机是从何而来。这里所谓的含糊性其实就是社会性,也就是我和世界直接关系的复杂性,也是我的存在的复杂性。我的存在无法被剧作或任何一种思想所规定,我的存在只被我的实践所规定。” “看电影的时候,你是不能动弹、不能暂停的,不能倒回去的,每秒都是固定的帧数;看小说的时候,你可以随意的翻过来,翻过去,你可以控制你在每一页停留的时间,你的情感浓度以及你的速率是可以调控的” “我们的生活已经被导演成了一部戏剧” “苏联最厉害的策展人是斯大林,他把整个苏联策展成一个巨大的景观艺术” 列斐伏尔发现,对日常生活的批判既可以采取卓别林式的颠倒与讽刺方法,也可以采用布莱希特的陌生化与矛盾化的方法 超现实主义或十九世纪末文学最终功亏一篑的原因就在于,在最后的阶段,它们选择将这种现实或实在审美化、神秘化,从而在接近日常生活的一瞬间重新远离了它 * 46:35 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学术理论上的发展历程 海德格尔把日常批判变成了一个内在微观化的存在论,一改之前呈现的宏大社会本体论的现象 * 47:23 《元哲学》1965 列斐伏尔在里面提出一个概念“诗性创制” 海德格尔把诗性创制当作是本有性的产生,像花朵盛开的时候和雪融化的时候 “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消费被控制的官僚社会,而不是一个工人们自由选择的休息社会和丰裕社会” * 48:19《资本主义的幸存》1973 列斐伏尔 革命是有两种类型的,一种是最低限度上的革命,一种是最高限度上的革命 在青年马克思著作里面的工人阶级,他有否定性,有那种彻底摧毁现存的一切的能力;又有肯定性,可以建设一个全新的世界。 工人没有办法独立完成历史使命,工人阶级要成为真正的历史主体,需要与其他的社会阶级去联盟,需要教育 “工人阶级只接受最低限度的革命” “对知识的大量应用,他表明了一种无知;对知识完全机械化的应用,它本身是一个愚昧的表现” 在今天的社会关系当中,个人受到外部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内向的,私人的意识。整个私人意识退回到了内心世界 * 59:49 彩蛋:关于翻译 翻译快速:期刊编译;书评评译;会议综译 翻译精细:论文专译;章节、手册选译;关键词编译 翻译专业:专题编译;专著选译。 本期围读 第五章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列斐伏尔 * 《日常生活的批判》 1946 * 《资本主义的幸存》 1973 无限清单 * 《情感教育》福楼拜 * 《我赤裸的心》波德莱尔 * 《到灯塔去》伍尔夫 * 《琴声如素》杜拉斯 * 《元哲学》1965 列斐伏尔 * 《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1968 列斐伏尔 相关单集 58 西马读书会05:存在主义的马克思|列斐伏尔(上) 写在最后 剪辑:阿黠 时间轴:阿黠 策划:和尘 伴奏:only one that really - 萝卜(原创曲目) logo 设计:商隐 我们的网站:ysyy.typlog.io 公众号:侦知棒 听友群:(微信)zhentanxueyuan233

72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