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8 | 你的时间被正确和快乐的使用了么?

极简应该不在于拥有很少的用品,很节制的人际圈,很精练的生活理念。 没有那么多对于自己的限制。 极简在于每一段你消逝的时光,都被明确(不是正确)和快乐的使用了。 今天的文章正是启发于此。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微信或者笔记里,收藏了几篇很有价值的文章,时不时惦记着说要把它看完,但一直拖着没看,就这样一直躺在收藏夹越堆越多。 待办事项里有好几个事项,已经放了两个礼拜了,明明很快就能做掉,就是拖着不做,但也不把这个事项删掉,每次看见还会稍稍心烦。 要读的书、要看的纪录片、要逛的展览、要尝试的新菜……这些明明都是自己自发想要做的事情,为什么老拖着不做呢? 这些都是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事情,也总是对这样的「小问题」视而不见,直到这些小问题越堆越多,不得不开始正视。 我觉得很重要的原因是: 这些想要做的事情并不是我真的想做的,只是因为大家都说这个很好。这本书必看、这部纪录片超赞,我们收藏夹里面大量存在这类事项。 翻一翻你的收藏夹,收藏2个礼拜以上还没看过的,这中间你一定有时间看的,但你选择不看,你的行为已经说明了你并不想看或者做这件事。 拖着不做是个非常有价值的信号,它在告诉你,你不喜欢这件事。相信你下意识做出的选择,我们真实发生的行为往往比头脑诚实。 每次在这里犹豫不舍得删的时候,就告诉自己:”好,要留是吧,那请现在就开始做吧,真的像你想的那么重要就别再找借口了。“ 一定要在自己心力足的时候,逼迫自己「直面」这些选择,拖着只会让小问题堆积,不断消耗我们的心力,直到我们无力做出任何改变。 而把大量这类模糊的事项删掉,我们的生活会清爽很多,也会让我们更容易看清和找到自己真正喜欢事情,不把精力浪费在那些不喜欢做的事情上。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事情很抗拒不想做,但是工作的要求,或者是家庭的事务,不完全由自己做主,这样的情况怎么办? 我觉得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一定会有的,不可能啥事都可以顺心如意。想清楚我们是拿了工资的;或是为了家人,家人也为我付出了很多。 把心态放平,快速的做掉这些事情,剩下的就都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关于这点之前有给到详细的办法,有兴趣可以点击下面的推荐阅读查看。 写在最后: 我们生活中有太多时间并没有在做事或者享受当下,而是在不停地纠结犹豫。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很多时候一天忙忙碌碌下来,心里却 空虚的要死,焦虑到不敢睡。 真的每天时间是明确知道做了什么,即使收获不大,内心也会是踏实有安全感的。 (关于明确时间的使用晚点会专门做一篇分享。 ) 下次再遇到这种想做,但拖着不做的事情,请不要视而不见,也不用很焦虑,只要不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责任的部分),就请删掉它。 要有信心真的重要的事情,你删掉也也会重新找到,带着这种自信我们才不会被各种担忧困住,的生活也会变得简单舒适的多。

4分钟
99+
4年前

vol.7 | 请找到能属于你的驱动力来源

最近发现有这样两种人: 一种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先给自己定一个很高的目标,然后很嗨的克服一切遇到的困难达成目标,我现在工作的公司和很多朋友都是这类; 一种是不喜欢大目标,即使是很喜欢的事情,只要一想到还有个很高远的目标就非常抗拒,就会千方百计的拖延。 我就是属于第二种,不喜欢目标的人。 有次和目标驱动类型的朋友聊天,他说:“那不定目标怎么做事啊?” 我说:“有些人是一棵树,树一定会自己往上长,但你不能要求树一定要长到80米对不对?” 也是当时灵机一动的类比,虽然有些歪理,但我觉得特别好,哈哈哈。 事后我也在思考,我是为什么不喜欢目标啊? 我也知道,有些人生还是需要目标才能前进,否则就像大海里漫无目的的船,哪也去不了。 思考后我觉得很大程度是因为,是人的驱动类型不一样,前进需要的动力来源不同。 我是属于当下体验派。 这类人想要做好一件事情,一定要让当下此刻的自己很喜欢,感受很好,就能轻易的进入心流状态,享受的同时把事情做得很好。 但要是定了一个很大目标,比如到年底涨粉100万之类的目标。我会被那个未来的目标彻底的带跑偏了,一直处于目标未达成的焦虑当中,焦虑到手头上最基本的事情都没办法做好,就会把原本喜欢的事情变得很不想去做。 尤其是,即使完成了那100万粉丝的目标,我也只会开心一会会儿。但过程中的那种对自我的消耗只会让信心、心力、动力越来越萎缩,变得越来越不想做事。 还有一类人是目标和成就驱动。 他们会被那个目标达成的结果强烈的吸引,想想那个目标就很嗨,自然也就不会在意当下此时的一些困难阻碍,只会见招拆招,不断靠近自己心中理想的目标。 目标达成后会变得更自信,更有动力再去攻下另一个目标。 有次和朋友聊天,我们两个人当时状态都不是很好,心情蛮失落的。 只不过她失落是因为考社会学博士的这个目标没达成,而我是因为此时没有过上想要的生活,反而常常处于消耗的状态而感到难受。 你看我们就是完全不同两种类型。 一个在意的是目标,当她重新找到新的目标之后,又开始变得很嗨;而我终于在某些事情上想通了,自我认知和现实变得自洽了,也重新恢复了活力。 我们都知道,警察和侦探破案,最主要的线头是找动机。人做事也是一样,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内在动力所在(不只有我今天说的这两种)。 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成就很高的人,就像永动机一样不停地运转。其实并不是他们比天生就比很多人优秀,只是他们找到了适合自己动力的事情,仅此而已。 不管是要功成名就,还是平凡而舒适,都可以,都能活得很精彩。 如果你现在努力的很辛苦,可以停下来想想,分辨清楚自己属于哪一种动力,找到它,然后专注在自己动力充沛的领域。 确认了自己动力类型之后,对于来自其它类型的非议与价值观冲突,也会更有防御力。 我在想通这些后,再看到很多成就很高的朋友的时候,有些甚至比我年纪更小,但我并不会很焦虑,已经可以发自内心为他们的成就鼓掌,同时也会发自内心觉得自己很好。

4分钟
99+
4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