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概算是一个极简主义者。 年初的时候看了去年风靡的《断舍离》,把家里大大小小几个房间所有的柜子、抽屉、床底彻底收纳了一遍,丢了几十公斤的东西,瞬间舒服了许多——通风、透气不说,丢弃无用之物着实有一种眼不见心不烦的快感。 加上养猫后想要随时和猫咪亲近,不得不提升家里的清洁水平——床底下不摆放物品方便随时打扫,任何地方都不能堆放太多东西以防被打落。 读书的几年在不同的城市奔波,每个地方只短暂地停留几个月,一个箱子就是全部的家当,不必要的东西绝对不买,每个季节的衣服也就几套,毕业回家之后面对一整面墙的衣柜反倒每天都不知所措,到最后还是重复穿最喜欢的那几件。 9月开始有意识地管理时间,每天过高度相似的生活很容易在无限的重复中失去重心,克服时间无意义流逝的唯一方法就是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而这需要高度的自省和自律。卸载wechat之外所有社交媒体和购物app,朋友圈也基本不看,愈发意识到在虚拟的空间里窥视别人的建构的非真实生活根本没有意义。 基本没有购物欲望,虽然本质上也是贪婪的人,但好在这种贪婪没有体现在物质拥有上,而是在信息和知识的索取上。 现在的生活就是四个字,简洁明了。 而过去的我完全是另一个样子,控制不了购物的欲望,无法舍弃可有可无的人和物,无法迅速做决定。养成极简的生活习惯之后,那些被占有的心智空间得到了释放,在舍弃的过程中告别对物品的执念,也重新获得了对生活的掌控权。 /// 只要给自己30天,你也可以拥有这些转变。 试着按照下面的清单去改造你的生活,每天执行一项,不一定要完全按照顺序,但不要间断——你会发现原来完美的生活真的只需要这么少。 01. 断网一整天 社交媒体里不断提醒的新消息,每天扑面而来的碎片化信息和读不完的文章不仅无比损耗精力,还会让我们处在持续被打断的状态。 所以今天就退出登录所有的社交软件享受一下断网带来的平静吧。离开网络一小时就有点焦虑?那就做点运动打电话约朋友吃个饭认真聊聊天。 02. 冥想15分钟 晨间冥想能够帮助你减轻压力和焦虑的情绪,还能让你拥有更多能量、保持头脑清醒。这是提升生活幸福感最有效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如果你还没试过就从今天开始吧,刚开始哪怕5分钟都可能很困难,试着一点点关注呼吸排除脑海中的杂念。 03. 清理你的数字生活 电脑里的文件和手机里的照片多久没清理了?拿出一天时间删掉不再需要的文件、整理你的电脑桌面、减少文件夹的数量、建立简单有逻辑的分类方式。排毒之后的电脑不仅运行起来更快,看上去也会舒服很多! 04. 一整天都不要抱怨 抱怨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是消极思维模式的催化剂。试着一整天不要抱怨任何人任何事,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如果找不到你满意的解决方案就接受现状。 05. 找到你生活的3个重心 极简生活的核心无非就是深入分析自己、了解生活中什么对自己最重要,然后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专注地追求你最迫切想要改变的事情。 仔细思考接下来一年中的优先事项,是提升专业技能?还是多看书、陪伴家人?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实现他们,避免日复一日无意义无方向的努力和操劳。 06. 建立一个晨间习惯 与其每天早晨赖在床上刷朋友圈刷微博,不如一醒来就立刻下床做点更有活力的事情。无论从个人精力的角度还是免受打扰的角度,上班前的一两个小时绝对是一天中最宝贵的时间。无论你选择冥想20分钟、写作500字、阅读半小时、还是做一套瑜伽,建立你自己的晨间习惯然后每天坚持下去。 07. 精简你的阅读清单 焦虑的情绪往往来源于时间不充足而引发的紧迫感。想看的书数不清,每天一睁眼就是几十条公众号推送,网页收藏夹里囤了一堆觉得“有意义”“有必要”的内容,可是你每天哪有那么多时间接受这么庞大的信息量?花一天时间精简你的阅读清单,仔细想想所有你订阅的内容真的对你有意义吗? 08. 享受独处 试着花3个小时和自己相处,没有任何社交媒体和外界信息的干扰。不要玩手机不要开电视,像回到原始社会一般仔细体会独处的感受,然后简短地写下你的心情与收获。 09. 精简你的美容装备 拿出一天来精简你的美妆产品。列出你从头到脚经常使用的产品,然后仔细审视剩余的部分——把那些贪便宜买来却不好用的、颜色不适合自己的、基本用不到的产品处理掉。送人也好,直接丢掉也罢,千万不要舍不得,即便你把它们留下今后你还是不会用到,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心理负担。 10. 午餐前不使用社交软件 早晨起床到午餐前都坚持不要碰任何的社交软件,把你一天中效率最高的几个小时拿来完成最重要的事情。你会惊叹竟然能在一个上午完成这么多事情! 11. 评估你的精力投入 写下你工作之外的日常精力投入,比如健身房会员、在线课程、正在推进的个人项目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责任。然后诚实地想想哪些你只是出于义务并不真的情愿去做的,哪些是你真正享受并且对你有意义的? 12. 明确下一年的目标 设定目标可以使你远离一种应急式的、被动的生活方式,帮助你按照内心真正的优先顺序安排你的日常活动。拿出至少三十分钟,为2016年列出1到3个振奋人心的目标。 13. 清理你的衣柜 拿出一个完整的下午来逐件清理你的衣柜。只留下那些让你感到心动和自信的衣物,而其他的不论多么昂贵,若不能让你100%喜欢,处理掉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我们无论丢弃还是拥有,终究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幸福感,几经纠结留下的衣物会给你日后的生活带来更多选择上的麻烦。整理一定要一次性做完,不管规模多大,因为一旦养成每天整理一点的习惯,那你一辈子都不会整理好。 14. 向你一直想要学习的新技能迈进一步 年初时写下的新年誓愿都实现了么?立志要在2015年学习的技能开始动工了吗?再不抓紧就真的来不及了。放下你所有完美主义的顾虑,投入到一项新的学习中吧。不要过分地考虑结果,享受这个自我发现和充满乐趣的过程就好! 15. 检视你的日常习惯 你度过每一天的方式是由多年来累积的习惯构成的,但你可能从来没有用心观察从早到晚的小细节中有哪些应当戒除、改进、添加的习惯。拿出一天来检查你早已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水喝够了吗?饮食习惯健康吗?有没有久坐?是否花太多时间在网络上?有没有认真和家人沟通?你会发现你的问题比想象中多很多。 16. 坚持24小时不买任何东西 试着一整天不要买任何东西来突破情感消费的不良循环。听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做到一整天不逛淘宝、不上各种海淘app、不在楼下的便利店买点零食、不冲动地登录亚马逊购买刚听说的那本书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有点难。提前准备好你一天的食物和必需品,然后管好你的钱包,坚持“一毛不拔”24小时! 17. 练习单任务工作 许多人以为多线程工作是一项超有效率的技能,但没有什么比在多个任务之间不断切换更消耗精力了。使用计时器练习真正专注于一件事直到完成为止。短期集中地使用精力、然后有规律地彻底放松。 18. 取消关注&删除好友 给你的社交媒体减减压,对于那些多少年都没有说过一句话的人,要不然就直截了当地和TA聊聊近况约杯咖啡,要不然就直接删了吧。不要再为不必要的社交耗费你的时间和精力,在选择关注和互动的人时更加谨慎一些。 19. 用心散个步 散步是锻炼正念的好机会。选一条你非常熟悉的路径,调动你所有的感官来感受周围的一切。观察植物的生长与衰败、聆听风吹过的声音、感受路上的石子作用在脚底的力量。你会惊奇的发现许多从未注意到的新事物,这将给你带来焕然一新的感受。 20. 想看电视的时候就去读书 所有的电子设备都会发射一种影响褪黑素分泌的蓝光从而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当你想要捧着ipad刷电视剧的时候强迫自己找个舒服的角落、调节合适的灯光静静地翻一本小说。 21. 写20分钟日记 写作可以帮助你组织思维,缓解压力。花20分钟坐下来随意写一写跳进脑海中的任何想法。这样回顾一天的方式可以帮助你捕捉、记忆许多细小的美好。如果你感觉还不错,试着把它变为一项每天都执行的小任务。 22. 建立一个睡前习惯 睡前专门拿出一段时间有意识地进行放松才是提升睡眠质量和次日能量的良方。工作完一整天别关了电视倒头就睡,写点东西读读书放松大脑、喝一杯安神的花果茶、泡个热水澡做做简单的拉伸。建立你的睡前习惯然后坚持执行。 23. 素颜一整天 选择不用外人的一天给皮肤放个假,不要使用任何化妆品,只做最基础的肌肤护理。这种轻盈和放松会让你突然发现许多你认为“必不可少”的化妆流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从此以后便能更加自信的轻“妆”上阵! 24. 学会感恩 成为一个极简主义者最重要的是留心生活中的小事物并对一切保持感恩。今天的任务就是认真思索并写下所有让你感激的人和事。 25. 毫无计划地度过一天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好像不充分利用空闲的每一分钟都是一种罪过,而毫无计划地晃荡一整天更是一种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可是即便你追求24/7的效率,身体也需要偶尔休整,所以试着毫无计划地过一整天,试试看生活把你带向哪里。 26. 找出压力的根源 减轻日常生活压力的第一步是找到自己的压力来源。如果你说不上来这种莫名的压力到底来自哪里,却又总是疲惫不堪,试试在一周内不同时段记录你的压力水平,然后分析究竟是工作、社交、还是两性关系给了你无形的负担。找到了压力的根源再设法预防和反抗就不是那么困难了。 27. 清理家里最杂乱的角落 清理杂物可能是治愈对物品的执念最有效的方法,因为这个过程能帮助你处理自身和物品之间各种各样的情感连结。拿出一天来清理家里一直被你视而不见企图逃避的杂乱角落,你会发现这几个小时过后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28. 放弃一个目标 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一个极简主义者实现目标的首要条件是在最开始就设定合理的目标。不要一味追求你认为你应该达成的目标,反思一下什么才能真正让你的内在感到满足。如果追求的事物反倒成为了压力和焦虑的来源,放弃它倒不失为明智而洒脱的举措。 29. 关闭手机应用消息推送 回想一下你上一次看手机的情形,让你暂停工作的究竟是急需回复的消息还是让人有点气恼的淘宝精选、垃圾邮件以及app推送。有意识地管理所有手机应用的推送功能,不要被随时跳出来的消息牵着鼻子走,给自己预留一段时间统一查看和回复,还自己一点应有的清净。 30. 评估你最近购买的5件物品 极简生活的核心是少。光舍弃还不够,还要从源头控制,理性消费。如果扔东西只是为了买新的,那这种舍弃无非是一种变相的消费主义。评估你最近5次购买的非必须产品,收入囊中之后你还十分喜欢他们吗?使用频率如何?使用效果如何?这一次的购买经验将如何影响你之后的购买决策? 本文由豆瓣用户@谷穗 创作 极简主义生活方式授权转载
今天这篇是《有时候,“适度”会比“自律”更好》的后续,如果还没看过上篇的,可以点击蓝色文字跳转先去看下上篇推文。 /// 最近淘到一本以简单生活为封面的2016年发行的《三联生活周刊》,里面有好几篇还不错的讨论极简生活的文章,非常开心,做了很多笔记。 要知道这些年为了更新极简生活公号,把市面上大部分能找到的极简生活书籍都看了个遍,很令人恼火的是几乎90%这个类型的书都是对极简生活概念浮于表面、滥竽充数、充满废话的烂书。 三联生活周刊·简生活 拿到杂志后,看了3-4篇专栏文章之后,我就开始看到底还有几篇,想着赶紧看完。但因为这段时间一直在做专注方面的练习,所以非常敏锐的觉察到了这个“想要赶紧结束”念头。 正如《禅与摩托车维修的艺术》中说的:“当你只想快点做完这个事情的时候,你的心已经不在这里了。” 抓住这个念头仔细思考,为什么明明这正是我非常需要的极简生活的写作素材,我却在后面觉得多,希望文章快点结束呢? 生活中其它也有很多时候也会有类似的焦虑,明明是一本很好的书、很好的纪录片,看的时候会有很多的收获、很愉悦。按理说应该期待它们一直有下去,就不用像现在这样经常觉得空下来的时候,没有优质的内容可看而发愁。可现实是,我总是在看到一半或者一半多的时候,开始关心起进度,并想要快点了结了这事。 认真思考后我发现,产生这样念头的时候,都是在我感觉到疲倦的时候。就是一方面我觉得这些内容真的很好,内心告诉自己一定要认真的阅读完,但另一方面因为喜欢一口气看的太多,已经很疲倦了,我忽视了这个疲倦还继续「想要」把这些好的知识都掌握,当我们勉力在让自己继续做的时候,身体就会用不舒服的方式,逼我们停下来。但我们在意识并没有觉察到这点,才会有我最开始的奇怪,为什么明明很需要很喜欢的内容,反而总是到了后期期待它结束。 这有点像吃饭,明明已经吃撑了,但看到太多难得一遇的美食,就很容易吃撑,让身体变得难受,很多时候我对于这类知识的感受就是这样。 想明白这点之后,我马上停止了阅读,对于书中提到郑也夫老师的《后物欲时代来临》也没有急着去看了,告诉自己适度更重要。(没有觉察之前,看完这本书的念头已经让我开始焦虑和抗拒去看了) 这样做之后马上好了很多,过了一会儿又重新对杂志里的内容充满兴趣的开始阅读起来,并且能专注于收获知识的愉悦,而不是焦虑。 在这里我想对很多可能和我一样,经常在努力或者要成长这件事上用力过猛的读者们,试着觉察到自己用力过猛的时刻,提醒自己学会暂时停止、做点其它的事情,这样会让心力恢复的更快,也会让这件事做的更长久。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觉察,很开心。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