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50给北舞附中明星同学打分|董思成、刘昊然、任敏、刘浩存、张艺凡|八卦局|女孩们的成长与创伤|大胆草民!

艺脑永逸-艺术生聊天室

🎙 毕业八年后的回忆杀: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女孩们的成长与创伤(后半段纯八卦) 👋 欢迎来到《艺脑永逸》播客,这是一档由艺术生发起的聊天室节目,我们试图用真实的聊天,记录我们在艺术路上的成长、困惑与顿悟。 本期内容是一场没有任何剧本的真情回忆,一位主持人+一位老同学,两个北舞附中出身、大学又做了5年同班同学的朋友,回顾她们在附中的六年青春,聊聊那些只能发生在北舞附中的故事。 🎧 本期关键词: * 北舞附中|艺校女生|减肥文化|雌竞与雄竞 * 明星同学八卦评级大赏(董思成、刘昊然、任敏、刘浩存、张艺凡) * 离开北舞附中后的人生影响 * 聊天室下一期预告:如何成为一名“开心麻花”的演员? 📌 时间戳 Highlights: 00:25 开场 & 嘉宾介绍:6+5=11年的同学情 01:35 无论男女,全员雌竞! 15:30 偷吃现场、宿舍零食堆、深夜跑步被“揭发” 25:07 【重磅】明星同学打分大会:董思成、刘昊然、任敏、刘浩存、张艺凡 57:00 遭遇“职场心机”时,我们已经不是当年的小孩了 🎭 嘉宾:韩姐|北舞附中 & 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现役开心麻花演员 💬 主持人:@Arya陈辰|纽约艺术工作者 📢 欢迎留言、转发、订阅支持我们的小播客! 如果你也有北舞附中或艺校经历,欢迎私信分享你曾经的故事,来做客这档播客。

62分钟
99+
5个月前

E49 聊聊我见过的顶尖艺术生:3大共性

艺脑永逸-艺术生聊天室

内容简介: 本期节目是一次Arya陈辰对于顶尖艺术生的人类观察,小波将结合自身从北舞附中到哥大的艺术求学经历和身边案例,来剖析顶尖艺术生的核心特质和对北舞附中和央音上学期间的明星同学的观察与行业思考。 🔑你将听到: 1. 天赋的真相: * 顶尖艺术生的“天赋”不仅是技能,更是专注力与愉悦感 2. 多样兴趣的价值: * 对世界充满热情与好奇,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反哺专业深度 3. 共情力的核心地位: * 强大共情力带来技术之外的情感与故事 4.多线程运作的思维: * 顶尖艺术生不可不具备的多任务同时处理的能力 5.明星艺术生观察: * 一顶一的容貌与身材和优秀专业能力双重优势 💬 互动提问: “你认为顶尖艺术生还有哪些特性呢?”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 🎧未来计划: 后续节目可能开展通过小红书直播与嘉宾对话的形式,直播回放将同步为播客音频,大家敬请期待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加入听友群,推荐你想听的明星同学八卦,或许你的推荐将成为下期节目主题。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多多点赞、评论以及转发,希望你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面推荐我们~ 文案:楠南 主播小红书:艺脑永逸Arya 剪辑制作:Arya (播客「艺脑永逸」)

27分钟
99+
5个月前

E48 哥大艺术系学妹再聊“晚晚”|是“投机者”还是“破局者”?

艺脑永逸-艺术生聊天室

本期播客以”晚学“为切入点,探讨晚晚作为策展人和艺术界公众人物,她的艺术项目和言行引发的种种争议。通过她的例子,小波和朋友一起讨论了艺术圈内外的复杂关系,反思艺术行业如何平衡流量与真实价值。 🔑内容提要: 开篇:晚晚是谁?从“豆瓣女神”到“晚学”符号 * 人物标签:豆瓣初代网红、“艺术名媛”、木木美术馆创始人、哥大艺术管理硕士 * 现象级话题:“晚学”的诞生——网友如何通过解构她的言行,形成一种文化批判现象。 争议焦点一:哥大光环下的“学历迷雾” * 学历真实性:晚晚上的艺术管理专业所在院校是否属于主校?(tc争议) 争议焦点二:上位史与“艺术缪斯”的伦理困境 * 艺术圈对权力关系的默许与公众道德评判的冲突; * “缪斯”这个符号背后体现的这种父权压迫。 争议焦点三:人设崩塌与公众反噬 * 人们为何不再为这些噱头疯狂? 艺术圈的反思:晚晚是“投机者”还是“破局者”? * 艺术与流量的博弈:晚晚如何利用网红身份撬动艺术资源? * 女性野心的双面性:大众想看到的独立女性,是纯粹的独立,是真正的独立吗? 结语:晚晚的启示——晚晚的“成功”与“失败”背后,是时代对个体价值的复杂定义。 💬延伸思考:当艺术成为人设工具 文案:楠南 主播小红书:艺脑永逸Arya 剪辑制作:Arya (播客「艺脑永逸」)

48分钟
99+
6个月前

E46从兴趣到事业:纽约华人夫妇如何打造海外最大戏剧与文化社群 串台「梅花间竹」

艺脑永逸-艺术生聊天室

本期播客邀请了一对特别的华人夫妇嘉宾,他们从音乐剧爱好者出发,逐步从内容生产者,发展出自己的线上社群运营事业。 他们起初通过公众号和小红书分享音乐剧、戏剧等剧评,逐渐积累了数万的粉丝基础,成为中文世界里关于百老汇、音乐剧等信息的go-to place。在此基础上,他们搭建了一个基于数十个微信群聊的庞大线上社群,并开始举办线下活动、连接华人艺术家、对接团购折扣活动等等,最近也开始涉足百老汇的投资、音乐剧引进、中文版制作等专业领域。他们虽然没有艺术或戏剧专业背景,却在华人社群中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内容平台与线上社区。 本期将探讨他们从爱好者到创作者和社区运营者,再到百老汇投资人和戏剧制作的历程,以及他们对未来的规划。 🔑 内容提要 • 兴趣的起点:从写剧评到成为华人音乐剧社群的核心推动者,这段旅程是如何开始的? • 社群的力量:如何通过搭建数十个微信群,联结音乐剧爱好者,并助力华人艺术家获得更多机会? • 从观众到影响者:通过内容创作和活动组织,他们如何为华人艺术家争取话语权? • 未来的展望:艺术社群如何推动专业艺术行业? 🎧 收听指南 • 无论你是艺术行业从业者或纯粹的爱好者,这期播客会为你带来关于泛艺术类内容创作和社群运营的实用经验。 📌 嘉宾相关链接 • 小红书账号:梅花间竹 • 微信公众号:梅花间竹 • 播客:梅花间竹 主播小红书:艺脑永逸Arya 剪辑制作:Arya (播客「艺脑永逸」)

50分钟
99+
8个月前

E43艺术生留学避坑指南:哥大学姐亲历DIY申请全攻略 & 如何不被中介套路!

艺脑永逸-艺术生聊天室

大家好,好久不见了!这次回归特意选了对广大听友直接有帮助的一个话题,“艺术生留学申请避坑指南”。在这一期播客中,我们深入探讨艺术生在留学申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坑”以及如何避坑。我将分享自己的DIY申请经历,从文书写作到作品集准备,并揭露中介服务中常见的误导与套路。 我的DIY留学申请背景简介:我在2022 fall申请季拿到了艺术管理方向哥伦比亚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纽约大学等带奖学金的offer,最后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今年5月正式毕业。 你将了解到: * 为什么我选择DIY申请,而不是完全依赖中介服务 * 文书(Personal Statement)的真正重要性以及如何让它脱颖而出 * 作品集的误区:什么样的作品集才真正必要 * 中介制造的焦虑与如何识别他们的套路 * 跨专业申请的实情与成功秘诀 * 留学申请中如何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如果你正在考虑艺术生留学,或对DIY申请有疑惑,这期节目将为你提供实用的建议和鼓励! 联系我:如果你有比较紧迫的留学申请相关的问题,欢迎联系“艺脑永逸”小助手微信:yinaoyongyi01,获取付费咨询通道。当然,你也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你想听的话题或分享你的留学申请经历!主播会整理问题统一录制成这样的节目。 感谢你的收听!如果节目对你有帮助的话,请点赞、评论、关注一波!我们下期再见! 主播小红书:艺脑永逸Arya

27分钟
99+
9个月前

E42被减肥折磨、被环境PUA的舞蹈生:为谁的审美买单?

艺脑永逸-艺术生聊天室

本期嘉宾:Nora,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附中芭蕾舞专业,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教育专业,将赴英国King’s College London (伦敦国王学院) 进行研究生学习。 体重与审美的较量 每个学舞蹈的女生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开学时先上一次秤,记录体重,再根据老师的要求设定减重目标。有的老师甚至会让学生通过极端的方式,如节食和长时间跑步,来快速减重。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能看到效果,但对健康的危害却是无法忽视的。 Nora分享了她在芭蕾学习过程中的经历,她坦言自己并没有刻意减肥,因为她的体质不易发胖。然而,即便如此,她也难免被卷入这场减肥的拉锯战中。“有时候不减肥反而显得格格不入,”她说。这种环境压力,让她不得不采取极端的节食方法,尽管她知道这种方式并不健康。 审美标准的变化 在节目中,Nora提到,如今舞蹈生的审美观念相比过去有所改变。“现在很多减肥的方法都是比较科学的,舞蹈生也不再刻意追求极致瘦,”她说。事实上,通过科学的饮食和合理的锻炼,舞蹈生能够增强体力,在表演时更好地传达情感和力量。 然而,在北舞附中的岁月里,Nora还是深刻体会到那种强烈的竞争压力和审美固化。“老师们喜欢那种瘦高条、四肢修长的学生,这种标准让很多孩子承受了不必要的压力和痛苦,”她回忆道。 心理与身体的双重考验 在这样一个高度竞争的环境中,学生们不仅要面对身体上的挑战,还要承受心理上的压力。Nora分享了她在附中时的心理波动:“每次考试前,大家都拼命争取中间把杆的位置,因为那代表你是班上的佼佼者。”这种竞争带来的心理压力,让她一度陷入自我怀疑和焦虑中。 她提到,老师们有时会用言语上的PUA(心理操控)来激励学生,但这种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伤害。“我曾一度对自己产生深切怀疑,觉得自己不够好,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她说。 学会自洽,迎接更好的自己 面对这些挑战,Nora逐渐认识到,追求极致的审美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在大学之后,我看到很多女生并不一定很瘦很高,但她们自信、美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她说。诗诺认为,重要的是学会自洽,找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一味追求外在的标准。 对于正在学舞蹈的孩子们和家长们,Nora建议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舞蹈明星梦。“沉默成本太高了,很多时候孩子们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心理和身体代价,”她说。 总结 在今天的节目中,Nora为我们分享了她在北舞附中的经历,从体重与审美的博弈,到心理与身体的双重考验,再到学会自洽,迎接更好的自己。希望这些经验和思考能为正在追梦路上的你带来一些启示。 感谢Nora的分享。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想与我们的嘉宾互动,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发送你的提问。我们会尽力做到有问必答。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主播小红书:艺脑永逸Arya

51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