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可畏?”——我们似乎早已用这四个字为阮玲玉的一生写下了注脚。但在标签之下,在流言之外,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性?在她25岁的生命里,又有多少未被听见的声音?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歌剧《阮玲玉》的编剧、制作人渲如,带我们深入一部作品从0到1的诞生现场,回到这部剧的创作起点、分享作品的叙事意图。 我们也会聊到: * 这是一部女性主义的作品吗? * 阮玲玉如何借由电影角色,替那个时代的女性发出无声却有力的呼喊? * 更将分享他们如何与“为爱发电”的团队共同面对现实难题、怀揣走向更大舞台的梦想。 如果你也相信,剧场是距离灵魂最近的地方;如果你也愿意倾听一段跨越百年的女性故事――那么这一次,请你来。走进阮玲玉,也走进我们共同的不甘、勇气与温柔。 主播的话:该剧在录制这期播客之后在北京三里屯首演两场,无比成功!大家动动手指就能搜到非常多repo!这是一部未来还有无限可能性的作品!如果你感兴趣后续,请一定关注本剧的官方小红书账号: @沉浸式歌剧《阮玲玉》
本期是「对话100位创业者」系列第一期,邀请央与钢琴教育平台两位创始人廉翔云与王钜辰,从艺术生视角聊聊他们如何搭建一套高质量、技术领先的线上钢琴教育体系,并分享作为音乐学院背景创业者的思维方式与挑战。 👥 嘉宾介绍 * 廉翔云:新英格兰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与传统作曲专业毕业,央与钢琴 CEO,负责平台搭建与师资体系。 * 王钜辰: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古典萨克斯专业硕士,担任央与钢琴联合创始人,前萨克斯首席与助教,关注教育产品体验与教师支持机制。 ✨ 本期精彩 * 00:33 为什么两位音乐生毕业就创办了线上钢琴教育平台? * 05:52 平台怎么选老师?为什么强调「非低价竞争」的标杆式教育? * 13:18 线上教学真的能打?听听他们的麦克风、摄像头配置与技术测试 * 21:21 艺术生创业的优势与挑战:沉浸式经验如何变成产品力? * 38:08 创业愿景:一个能陪伴音乐生生长期成长的教育生态系统 🎧 加入我们的听友群:添加主播微信 389155979 📱 关注主播小红书:Arya陈辰,获取幕后花絮与延伸思考
本期《艺脑永逸》邀请到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校友、现旅德博士胡一轩,畅聊她如何在异国他乡开启艺术生的自媒体之路,从内容定位到商业变现,深度分享经验与反思。 适合所有想要表达、变现、并保持专业水准的艺术生。 👤嘉宾介绍 胡一轩,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及硕士,现为德国汉堡戏剧与音乐学院作曲博士。活跃于小红书、Instagram 等平台,兼任青年作曲家与自媒体创作者,其教学资料和内容深受学生欢迎。 ⏱️本期精彩时间轴 * 01:12 胡一轩自我介绍:从央音到德国博士 * 05:42 经济压力促使走上自媒体之路 * 13:21 如何为自己打造“作曲博士+教学主理人”标签 * 25:39 自媒体带来的三重收获:收入、人脉与表达力 * 51:17 给艺术生的建议:从生活中找到表达的交集点 🎧 加入我们的听友群:添加主播微信 389155979 📍Follow主播的小红书:Arya陈辰
🎙 毕业八年后的回忆杀: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女孩们的成长与创伤(后半段纯八卦) 👋 欢迎来到《艺脑永逸》播客,这是一档由艺术生发起的聊天室节目,我们试图用真实的聊天,记录我们在艺术路上的成长、困惑与顿悟。 本期内容是一场没有任何剧本的真情回忆,一位主持人+一位老同学,两个北舞附中出身、大学又做了5年同班同学的朋友,回顾她们在附中的六年青春,聊聊那些只能发生在北舞附中的故事。 🎧 本期关键词: * 北舞附中|艺校女生|减肥文化|雌竞与雄竞 * 明星同学八卦评级大赏(董思成、刘昊然、任敏、刘浩存、张艺凡) * 离开北舞附中后的人生影响 * 聊天室下一期预告:如何成为一名“开心麻花”的演员? 📌 时间戳 Highlights: 00:25 开场 & 嘉宾介绍:6+5=11年的同学情 01:35 无论男女,全员雌竞! 15:30 偷吃现场、宿舍零食堆、深夜跑步被“揭发” 25:07 【重磅】明星同学打分大会:董思成、刘昊然、任敏、刘浩存、张艺凡 57:00 遭遇“职场心机”时,我们已经不是当年的小孩了 🎭 嘉宾:韩姐|北舞附中 & 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现役开心麻花演员 💬 主持人:@Arya陈辰|纽约艺术工作者 📢 欢迎留言、转发、订阅支持我们的小播客! 如果你也有北舞附中或艺校经历,欢迎私信分享你曾经的故事,来做客这档播客。
内容简介: 本期节目是一次Arya陈辰对于顶尖艺术生的人类观察,小波将结合自身从北舞附中到哥大的艺术求学经历和身边案例,来剖析顶尖艺术生的核心特质和对北舞附中和央音上学期间的明星同学的观察与行业思考。 🔑你将听到: 1. 天赋的真相: * 顶尖艺术生的“天赋”不仅是技能,更是专注力与愉悦感 2. 多样兴趣的价值: * 对世界充满热情与好奇,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反哺专业深度 3. 共情力的核心地位: * 强大共情力带来技术之外的情感与故事 4.多线程运作的思维: * 顶尖艺术生不可不具备的多任务同时处理的能力 5.明星艺术生观察: * 一顶一的容貌与身材和优秀专业能力双重优势 💬 互动提问: “你认为顶尖艺术生还有哪些特性呢?”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 🎧未来计划: 后续节目可能开展通过小红书直播与嘉宾对话的形式,直播回放将同步为播客音频,大家敬请期待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加入听友群,推荐你想听的明星同学八卦,或许你的推荐将成为下期节目主题。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多多点赞、评论以及转发,希望你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面推荐我们~ 文案:楠南 主播小红书:艺脑永逸Arya 剪辑制作:Arya (播客「艺脑永逸」)
本期播客以”晚学“为切入点,探讨晚晚作为策展人和艺术界公众人物,她的艺术项目和言行引发的种种争议。通过她的例子,小波和朋友一起讨论了艺术圈内外的复杂关系,反思艺术行业如何平衡流量与真实价值。 🔑内容提要: 开篇:晚晚是谁?从“豆瓣女神”到“晚学”符号 * 人物标签:豆瓣初代网红、“艺术名媛”、木木美术馆创始人、哥大艺术管理硕士 * 现象级话题:“晚学”的诞生——网友如何通过解构她的言行,形成一种文化批判现象。 争议焦点一:哥大光环下的“学历迷雾” * 学历真实性:晚晚上的艺术管理专业所在院校是否属于主校?(tc争议) 争议焦点二:上位史与“艺术缪斯”的伦理困境 * 艺术圈对权力关系的默许与公众道德评判的冲突; * “缪斯”这个符号背后体现的这种父权压迫。 争议焦点三:人设崩塌与公众反噬 * 人们为何不再为这些噱头疯狂? 艺术圈的反思:晚晚是“投机者”还是“破局者”? * 艺术与流量的博弈:晚晚如何利用网红身份撬动艺术资源? * 女性野心的双面性:大众想看到的独立女性,是纯粹的独立,是真正的独立吗? 结语:晚晚的启示——晚晚的“成功”与“失败”背后,是时代对个体价值的复杂定义。 💬延伸思考:当艺术成为人设工具 文案:楠南 主播小红书:艺脑永逸Arya 剪辑制作:Arya (播客「艺脑永逸」)
「补」本期播客,我们深入剖析了AI对艺术行业的冲击影响,尤其是AI是否有可能取代艺术家的角色。小波以个人艺术项目经历,分析AI与人类创作的差异,探讨了艺术家在AI时代的地位和价值,并提出了面对AI挑战时艺术家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你将听到: •早期项目经验:人类与AI创作的音乐作品对比,以及观众对这些作品的反馈。 • 自动化冲击:AI可以预测和影响情绪,艺术是否还属于人类的独特领域。 • 行业趋势:什么样的工作容易被AI取代? • 人类创意的未来:从工具到取代,随着AI进步,艺术家不可替代的价值是什么? 📚延伸阅读: 尤瓦尔·赫拉里《今日简史》 💬互动环节: “你会用AI生成进行创作吗?“ ”你觉得AI创作的艺术作品与人类创作的差异是什么?“ 如果你喜欢本期节目,别忘了点赞评论,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对AI与艺术关系的看法。 文案:楠南 主播小红书:艺脑永逸Arya 剪辑制作:Arya (播客「艺脑永逸」)
本期播客邀请了一对特别的华人夫妇嘉宾,他们从音乐剧爱好者出发,逐步从内容生产者,发展出自己的线上社群运营事业。 他们起初通过公众号和小红书分享音乐剧、戏剧等剧评,逐渐积累了数万的粉丝基础,成为中文世界里关于百老汇、音乐剧等信息的go-to place。在此基础上,他们搭建了一个基于数十个微信群聊的庞大线上社群,并开始举办线下活动、连接华人艺术家、对接团购折扣活动等等,最近也开始涉足百老汇的投资、音乐剧引进、中文版制作等专业领域。他们虽然没有艺术或戏剧专业背景,却在华人社群中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内容平台与线上社区。 本期将探讨他们从爱好者到创作者和社区运营者,再到百老汇投资人和戏剧制作的历程,以及他们对未来的规划。 🔑 内容提要 • 兴趣的起点:从写剧评到成为华人音乐剧社群的核心推动者,这段旅程是如何开始的? • 社群的力量:如何通过搭建数十个微信群,联结音乐剧爱好者,并助力华人艺术家获得更多机会? • 从观众到影响者:通过内容创作和活动组织,他们如何为华人艺术家争取话语权? • 未来的展望:艺术社群如何推动专业艺术行业? 🎧 收听指南 • 无论你是艺术行业从业者或纯粹的爱好者,这期播客会为你带来关于泛艺术类内容创作和社群运营的实用经验。 📌 嘉宾相关链接 • 小红书账号:梅花间竹 • 微信公众号:梅花间竹 • 播客:梅花间竹 主播小红书:艺脑永逸Arya 剪辑制作:Arya (播客「艺脑永逸」)
🎙️ 本期主题:艺术生如何突破赚钱天花板? 在这一期播客中,我们继续聊聊“赚钱”这个现实又敏感的话题,聚焦于艺术生如何摆脱传统收入模式,探索更多元的财富路径: 🔑 你将听到: * 传统收入的局限性:为什么高时薪难以带来长期财务自由? * 财富思维解析:收入与财富的核心区别 * 赚钱3大杠杆:什么是劳动、资本和工具杠杆? 📚 延伸阅读: * 《纳瓦尔宝典》 🎧 立即收听&点击关注,更多真实对谈案例将开启突破艺术生赚钱天花板的新思路! 主播小红书:艺脑永逸Arya
在本期播客中,我们探讨一个现实又敏感的话题:艺术生代课兼职,真的是稳定的铁饭碗吗?小波以自身经历为例,从时薪1000元的“高光时刻”,到意识到代课工作的局限性,深入剖析这一兼职形式的优点和缺陷。 你将听到: * 个人故事:从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到中央音乐学院,再到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管理毕业生,最终转行科技公司的职业转型之路。 * 代课的蜜糖与陷阱:为什么短期高收入会带来长期隐患? * 代课的“天花板”:为什么代课工作看似高时薪,但上限极低? * 缺乏杠杆与复利的代课现状:如何跳出“时间换金钱”的循环? * 市场变化与未来趋势:从生源减少到行业竞争,代课是否还有长远价值? 收听本期内容,了解以下重点: 1. 代课为何是蜜糖般的陷阱? 2. 艺术生如何识别兼职中的“短期甜头”与“长期风险”? 3. 打开眼界:艺术专业技能如何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发光发热? 如果你喜欢这期内容,别忘了点赞、评论! * 有疑问或感兴趣的话题?欢迎加入听友群,与小波一起讨论。 * 想听更多艺术生职业方向的分析?留言告诉我们你的想法! 让我们一起探索艺术行业的更多可能性!
大家好,好久不见了!这次回归特意选了对广大听友直接有帮助的一个话题,“艺术生留学申请避坑指南”。在这一期播客中,我们深入探讨艺术生在留学申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坑”以及如何避坑。我将分享自己的DIY申请经历,从文书写作到作品集准备,并揭露中介服务中常见的误导与套路。 我的DIY留学申请背景简介:我在2022 fall申请季拿到了艺术管理方向哥伦比亚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纽约大学等带奖学金的offer,最后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今年5月正式毕业。 你将了解到: * 为什么我选择DIY申请,而不是完全依赖中介服务 * 文书(Personal Statement)的真正重要性以及如何让它脱颖而出 * 作品集的误区:什么样的作品集才真正必要 * 中介制造的焦虑与如何识别他们的套路 * 跨专业申请的实情与成功秘诀 * 留学申请中如何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如果你正在考虑艺术生留学,或对DIY申请有疑惑,这期节目将为你提供实用的建议和鼓励! 联系我:如果你有比较紧迫的留学申请相关的问题,欢迎联系“艺脑永逸”小助手微信:yinaoyongyi01,获取付费咨询通道。当然,你也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你想听的话题或分享你的留学申请经历!主播会整理问题统一录制成这样的节目。 感谢你的收听!如果节目对你有帮助的话,请点赞、评论、关注一波!我们下期再见! 主播小红书:艺脑永逸Arya
本期嘉宾:Nora,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附中芭蕾舞专业,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教育专业,将赴英国King’s College London (伦敦国王学院) 进行研究生学习。 体重与审美的较量 每个学舞蹈的女生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开学时先上一次秤,记录体重,再根据老师的要求设定减重目标。有的老师甚至会让学生通过极端的方式,如节食和长时间跑步,来快速减重。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能看到效果,但对健康的危害却是无法忽视的。 Nora分享了她在芭蕾学习过程中的经历,她坦言自己并没有刻意减肥,因为她的体质不易发胖。然而,即便如此,她也难免被卷入这场减肥的拉锯战中。“有时候不减肥反而显得格格不入,”她说。这种环境压力,让她不得不采取极端的节食方法,尽管她知道这种方式并不健康。 审美标准的变化 在节目中,Nora提到,如今舞蹈生的审美观念相比过去有所改变。“现在很多减肥的方法都是比较科学的,舞蹈生也不再刻意追求极致瘦,”她说。事实上,通过科学的饮食和合理的锻炼,舞蹈生能够增强体力,在表演时更好地传达情感和力量。 然而,在北舞附中的岁月里,Nora还是深刻体会到那种强烈的竞争压力和审美固化。“老师们喜欢那种瘦高条、四肢修长的学生,这种标准让很多孩子承受了不必要的压力和痛苦,”她回忆道。 心理与身体的双重考验 在这样一个高度竞争的环境中,学生们不仅要面对身体上的挑战,还要承受心理上的压力。Nora分享了她在附中时的心理波动:“每次考试前,大家都拼命争取中间把杆的位置,因为那代表你是班上的佼佼者。”这种竞争带来的心理压力,让她一度陷入自我怀疑和焦虑中。 她提到,老师们有时会用言语上的PUA(心理操控)来激励学生,但这种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伤害。“我曾一度对自己产生深切怀疑,觉得自己不够好,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她说。 学会自洽,迎接更好的自己 面对这些挑战,Nora逐渐认识到,追求极致的审美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在大学之后,我看到很多女生并不一定很瘦很高,但她们自信、美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她说。诗诺认为,重要的是学会自洽,找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一味追求外在的标准。 对于正在学舞蹈的孩子们和家长们,Nora建议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舞蹈明星梦。“沉默成本太高了,很多时候孩子们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心理和身体代价,”她说。 总结 在今天的节目中,Nora为我们分享了她在北舞附中的经历,从体重与审美的博弈,到心理与身体的双重考验,再到学会自洽,迎接更好的自己。希望这些经验和思考能为正在追梦路上的你带来一些启示。 感谢Nora的分享。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想与我们的嘉宾互动,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发送你的提问。我们会尽力做到有问必答。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主播小红书:艺脑永逸Arya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