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Nora,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附中芭蕾舞专业,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教育专业,将赴英国King’s College London (伦敦国王学院) 进行研究生学习。
体重与审美的较量
每个学舞蹈的女生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开学时先上一次秤,记录体重,再根据老师的要求设定减重目标。有的老师甚至会让学生通过极端的方式,如节食和长时间跑步,来快速减重。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能看到效果,但对健康的危害却是无法忽视的。
Nora分享了她在芭蕾学习过程中的经历,她坦言自己并没有刻意减肥,因为她的体质不易发胖。然而,即便如此,她也难免被卷入这场减肥的拉锯战中。“有时候不减肥反而显得格格不入,”她说。这种环境压力,让她不得不采取极端的节食方法,尽管她知道这种方式并不健康。
审美标准的变化
在节目中,Nora提到,如今舞蹈生的审美观念相比过去有所改变。“现在很多减肥的方法都是比较科学的,舞蹈生也不再刻意追求极致瘦,”她说。事实上,通过科学的饮食和合理的锻炼,舞蹈生能够增强体力,在表演时更好地传达情感和力量。
然而,在北舞附中的岁月里,Nora还是深刻体会到那种强烈的竞争压力和审美固化。“老师们喜欢那种瘦高条、四肢修长的学生,这种标准让很多孩子承受了不必要的压力和痛苦,”她回忆道。
心理与身体的双重考验
在这样一个高度竞争的环境中,学生们不仅要面对身体上的挑战,还要承受心理上的压力。Nora分享了她在附中时的心理波动:“每次考试前,大家都拼命争取中间把杆的位置,因为那代表你是班上的佼佼者。”这种竞争带来的心理压力,让她一度陷入自我怀疑和焦虑中。
她提到,老师们有时会用言语上的PUA(心理操控)来激励学生,但这种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伤害。“我曾一度对自己产生深切怀疑,觉得自己不够好,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她说。
学会自洽,迎接更好的自己
面对这些挑战,Nora逐渐认识到,追求极致的审美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在大学之后,我看到很多女生并不一定很瘦很高,但她们自信、美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她说。诗诺认为,重要的是学会自洽,找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一味追求外在的标准。
对于正在学舞蹈的孩子们和家长们,Nora建议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舞蹈明星梦。“沉默成本太高了,很多时候孩子们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心理和身体代价,”她说。
总结
在今天的节目中,Nora为我们分享了她在北舞附中的经历,从体重与审美的博弈,到心理与身体的双重考验,再到学会自洽,迎接更好的自己。希望这些经验和思考能为正在追梦路上的你带来一些启示。
感谢Nora的分享。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想与我们的嘉宾互动,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发送你的提问。我们会尽力做到有问必答。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主播小红书:艺脑永逸Arya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