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新闻学专业被推上了热搜,主播们就是张雪峰所说的“应该被打晕的那波人。”当然,十年前新闻学还不是这样的待遇。这一期,我们聊了聊印象深刻的新闻专业课程和可爱的老师,趁机回忆了一下自己的大学时光。特别说明的是,大学期间,我们属于最松弛的那种学生,所以课本和老师应该都不会记得我们,而我们也没有在这个专业中被框柱。十年后回望十年前,到底选这个专业是不是后悔,我想引用桃仔的同事对她讲的那句:你还年轻,就算有点褶皱也很可爱。 对了,这期节目为远程录制,声音效果不太好,敬请谅解。 06:30 三位主播第一志愿报新闻专业,缘由何在? 15:48 十年前的新闻学院都有什么经典课程? 28:19 那些最可爱的老师最珍贵 36:45 在新闻学院的收获,有,但不多,但还挺重要 49:52 再来一次你还会选学新闻吗? 【本期推荐】 濑户内海的小豆岛 泸溪河的糕点 【本期音乐】 彭青《这么近那么远》
这一期我们来聊聊“吃”。 “吃”这件事,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可以很随意,也可以很龟毛。 正如食物无贵贱一样,每个人在食物面前也是平等的——即使我们不是美食家,也仍然可以对食物侃侃而谈。 开始一个人吃饭后,对我来说最治愈的事就是对着一碗麻辣烫,打开一部“电子榨菜”,混着辣油麻酱,将一天的时光都囫囵吞下去。 开心的回忆就慢慢咀嚼,伤心的往事就让它们快速通过食道,在胃里留给时间来沉淀。 也希望这一期可以为你的饭菜添点滋味,让我们在小宇宙一起用餐吧~ 【时间点】 07:55 是越长大不吃的东西越多吗? 13:41 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明——辣条 18:39 关于吃饭与相亲 31:04 饭局文化,付账的人坐主桌? 36:00 一人食才更需要仪式感 47:11 步入“中年”,我们在吃上有了什么变化? 49:05 “零食盒”与乌鸡白凤丸 50:51 北京是不是真的“美食荒漠”? 【本期推荐】 方芳的快乐生活 《一起用餐吧》 【本期音乐】 《セロリ(芹菜)》——山崎まさよし 《Weekend》——星野源 《小さな惑星(小小的行星)》——King Gnu 《アップルパイ(苹果派)》——aiko 《朝ごはんの歌(早餐之歌)》——手嶌葵
和父母出去旅行,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光听上去就有点累了。 阿修最近刚刚休假回来,带她爸妈去了一趟云南。这是她第一次带父母出去旅行,也是第一次意识到是她在“带“他们玩。 在工作后的几年,栗子也带父母出去旅行过2次,分别去了泰国和日本。 虽然出发前,我们心里装满了惴惴的压力,但是旅途中,好像也难得地看到了父母的另一面。 这一期是栗子和阿修的二人转,聊聊带父母出去旅行的小故事。 01:15 父母似乎从来不是我们找旅伴时的第一选择 04:40 从什么时候起,你意识到是你在“带”父母了? 15:02 放下执念,父母和我们可能都会轻松很多 21:14 “我们太想做得更好一点了” 28:00 爸爸最爱的景点是…… 34:40 第一次带父母去咖啡馆,爸爸居然偷偷自拍! 49:48 “原来,我妈这么会提供情绪价值的” 59:50 所有的景区似乎都在为年轻人定制服务,好像很少有人想为老年人设计点什么 1:01:41 带父母出行小tips 1:11:18 全职妈妈的“生物钟”在假期终于被解放,原来她是超擅长睡懒觉的 【本期推荐】 昆明普洱菜餐厅——丛水炉 蔡国强烟花作品——《樱花满天时》 适合社恐的小酒馆——我与地坛OTD. 【本期音乐】 《去大理》——郝云 《my desert》——旅行团
这是端午假期我们在外录制的一期节目,也是我们一个新系列的第一期。 这个系列名字叫做「到你的城市吃饭」。 对于我们三个社交圈相对固定的i型人,没有想到通过做播客认识了一些新的朋友。这大概是我们今年最大的惊喜,也是平淡的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快乐之一。 所以,除了线上互相发射宇宙电波。我们也希望和更多的朋友在线下见面、吃饭、聊天。 去到你的城市,吃你爱吃的食物,看你喜欢的风景,成为你一期一会的朋友! 这次,栗子和桃仔去到了山西大同(是的,业务繁忙的阿修又请假啦),见到了我们“好饭大排档”大同分档的档主——盒同学! 盒同学是栗子认识10年+的豆瓣友邻,也是一位手工皮具达人(有皮具定制需求可找她咨询),意式咖啡专业玩家(自己烘豆子那种),大同人工版大众点评,超chill超松弛人生持有者。 【本期听点】 00:32 我们开新系列(新坑)啦! 02:35 避暑计划就是从41度的北京到35度的大同 07:32 除了云冈石窟,还可以看什么? 11:11 你想要的松弛感,大同人民早就拿捏 13:27 来大同吃什么?请点这里获取当地人红黑榜 28:37 栗子和桃仔在这里吃到的惊喜居然是甜点! 33:47 仿古街是给游客的NPC虚拟之城? 36:20 偶遇了绝美落日,像昔日煤都的落日,也像贾樟柯的电影 39:32 认识超过十年的网友第一次见面,不需要知道彼此的真名和电话,也不会断联 47:46 本期推荐:内含带狗出行的小tips和可爱故事 【本期提及】的好吃的: * 甜点:髓油馅炸糕、黄米凉糕和一种黄色的发糕也超好吃! * 早餐:麻叶、稠粥、块儡 * 其他:浑源凉粉、猪肉末刀削面、沙棘汁(沙棘冰冻捣碎吃法) * 饭店:开元饭庄(开源街店)、龙聚祥(上德府店) * 小吃:七中风味炸串、仿古街天下乌贼铁板鱿鱼(咖喱味) 【本期提及】的景点: * 云冈石窟 * 悬空寺 * 华严寺 * 应县木塔 * 善化古寺 * 大同博物馆 * 大同火山地质公园 【本期音乐】 《嘿,抬头》贰佰 《sheluvme》Tai Verdes 《Crush》Tessa Violet 《夏日漱石》橘子海
这期是栗子(猫狗双全)和桃仔(专职云养)两个人关于猫狗的对谈。 这个看上去简单的话题却让我在写shownotes的时候犯了难。 第一,是如何去称呼我们的话题主体。是猫狗?还是猫猫狗狗?还是小猫小狗?天啊,猫与狗真的是如此融入人类生活,以至于它们的语义在时代变迁中不断被扭曲又被纠正,被推远又被拉近。我们也是在对谈中第一次注意到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可爱化“猫”与“狗”这两个单字? 第二,是如何归纳我们的观点。猫狗作为距离人类生活最近、而又超脱于人类之外的两个物种(虫子除外),我们一边驯化它们,一边又将他们的形象塑造成为美好精神的象征体。有时候我们感叹它们为什么那么好,但有时候我们又希望它们不要那么好。我们总是希望能有无条件的爱,但这矛盾中折射出的又何尝不是某种意义上的爱的条件? 第三,是如何描述我们的讨论范围。是三维世界里的猫狗?还是作为形容词的猫狗?又或者是文学语言里作为喻体的猫狗?……这世界上有如此多“学”,怎么竟没有猫学与狗学? anyway,人类总是复杂,但猫狗永远简单。 当我绞尽脑汁写下这段的时候,也许栗子家的猫狗正在享受夏日的悠长午后,但这样就很好了,还是让人类负重前行吧,猫狗们只需要岁月静好就可以啦~ 【时间点】 02:06 关于栗子家的“犬子”摩卡和“猫子”枪枪 06:45 “有狗万事兴”之狗狗真是家庭关系的润滑剂 10:50 因为生活让人负重前行,所以我们更需要猫猫狗狗来岁月静好 17:38 永远矛盾的问题——关于爱与驯化 28:18 乖巧摩卡也曾是桀骜小子 34:33 好的主人能改变小动物的一生 37:29 你们真的不需要那么乖巧! 45:33 当猫狗成为形容词——你是犬系还是猫系? 48:26 中国版《忠犬八公》,杀我别用小狗刀 55:12 为什么人类总是喜欢将忠诚作为与狗相关的文艺作品的母题? 1:03:02 左右摇摆的“狗”字释义——关于狗塑和小狗文学 1:10:55 所以养宠物是会追求汇报的吗? 【本期提及】 《忠犬八公》(中国版,2023) 【本期推荐】 豆瓣 街猫也可爱小组 《今天也一直在看着你》——角田光代 《猫奴契约书》——妙卡卡
盼望着,盼望着,夏天来了! 四季系列之二如约而至,这一集,我们聊了聊【夏天要做的5件小事】。想象中的夏天是在空调房躺着看剧或者吃西瓜,但是聊到最后,我们发现,最最夏天的还是那些热烈奔跑尽情流泪肆意挥洒的故事。特别想推荐这期的片尾曲《夏天的梦是什么颜色的呢》,来自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严格来说,这是一首告别夏天的歌曲,但是歌词实在太好,无边无际,每一句都让对应上那些发生在夏天的故事,特别是最后那几句“是列车远去的白烟、是不再开启的信箱、是关门轻轻的背影、是离开悄悄的你”,正如十年前我们在夏天告别时一模一样。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发生在夏天的故事。 02:15春天承诺自己要做的小事,究竟完成了几件? 06:34 开电风扇和吃西瓜,都是夏天来临的标志 08:00 但对于爸爸来说,五一后脱掉秋裤才是夏天的到来 09:14 开学前补暑假作业才最能激发人的潜能,推荐歌曲《鳄鱼和香波》 13:33 夏天是在livehouse里大汗淋漓 18:05 夏天是live之后不能轻易结束的夜晚 25:18 夏天吃饺子的正确方法 30:36 怎么吃西瓜,最中间的那一口给谁——继沙瓤和脆瓤之后又一次关于西瓜的论述 35:15 社会人没有毕业季,但是可以返校找找灵魂 42:37 夏天是泡在水里游泳,从家乡的小河到埃及的红海都留下了我们的泳姿,但最难忘的还是海南三亚那一次…但还是安全第一 49:00 夏天就是要拼尽全力去做一件事然后等奇迹发生 54:20 与夏天有关的文艺作品: 日剧《西瓜》 《偷偷爱着你》 《寒蝉鸣泣之时》 电影《蓝色大门》 《恋恋笔记本》 音乐《夏日安可》 《醉鬼的敬酒曲》(live版) 白虎涧的山桃花 【近日推荐】来自一位我们从互联网下载的好友 喂 的mini展览(三位主播的头像也是喂友情帮我们画的,很喜欢,谢谢你~)展览的详细信息可以关注公众号“灯塔值班室”5月23日发布的文章。
本期节目是桃仔和阿修的对谈,作为一个资深追星女孩,桃仔老师分享了她过往的经历以及关于饭圈的思考,关于追星的种种问题你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毕竟,谁不曾是一个追星女孩呢? 02:55爱上一个韩国团体,就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10:08桃仔现身说法:怎样进入饭圈核心层 17:50为偶像写小作文都有什么技巧 20:36专有名词普及:正苏逆苏以及背后的性别观念 26:01饭圈天天吵架究竟为何 31:14关于CP粉的迷思 34:58后援会怎样赚钱,怎样花钱 38:43一次虔诚的韩国追星之旅 49:27为什么偶像不能谈恋爱——从宝塚剧团说开去 【本期提及】 「未熟さ」の系譜 宝塚からジャニーズまで——周東美材 【本期推荐】 田园酿造 水蜜桃酒 【本期歌曲】(也是桃仔的本期推荐) 《丸ノ内サディスティック》——椎名林檎
520到了!虽然两位主播至今仍然单身,另一位主播也早已和异性恋告别,但是一讲起曾经的那些纯爱故事,依然忍不住嘴角上扬。那是在演唱会上打给对方的一通电话,是学校走廊的擦肩而过,是一起走过的隧道,是梦里看过的夕阳。 在这一期,我们说了好多“然后”,而这些故事也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它是真空的,与现实相悖的,它似乎与任何人都没有关系,但是对于身在其中的人来说,却是波澜壮阔且余韵悠长。 这一期,你将听到: 01:00 那一年的五月天演唱会,我曾给他打电话,请他听《突然好想你》 08:44 当一个宿舍拥有一份共享纯爱故事:前微信时代如何告白? 21:00 高中时期无疾而终的暗恋:关于生物课代表的青涩回忆 28:24 为什么眼神相撞之后就没了后续 30:48 北欧限定暧昧:比利时小哥究竟有多会?! 42:00 当我们慢慢长大,纯爱故事最终会成为一场乌龙 55:00 存在于电影、音乐和文学作品中的纯爱情节 1:11:04 本期高潮:来自妈妈的老照片——“要是坐在旁边的人是你就好了” 【本期提及】 《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后》《爱在午夜降临时》 《情书》《花水木》《花束般的恋爱》《好想告诉你》 【本期推荐】 《长日将尽》 《灌篮高手》(2022) 《怦然心动》(2010) 【片尾音乐】 雷光夏《情节》
这期话题来源于一次闲谈,那就是我们发现似乎现在只有“不生育”成为一件需要不断讨论和解释的事,而”生育“背后的思考和故事被湮没,并被归类为自然选择。 我们认为,在支持女性不生育权利的同时,也应该拒绝对生育女性的污名化和对母性的过度神话。 因此,我们在这一天,邀请了身边一位与我们同龄的个例,来聊聊为什么和如何成为母亲的。 【时间点】 01:08 关于“为什么生育”似乎已经成为了不需要讨论和解释的问题 12:27 有了孩子后学会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有限性 17:23 “母性”的产生是一瞬间的生物天性,也是后天的逐渐习得 24:27 生育后身份及关系转变带来的育儿观冲突如何解决? 31:10 “如果重来一次,还是会生。但是再要一个?还是算了” 35:19 关于另一办在养育孩子中的表现 40:55 因为孩子而牺牲掉的时间与机会,也是男女有不同 47:41 有没有讨厌孩子的瞬间? 55:06 鸡娃最终变成鸡自己 1:00:59 会认为自己生娃之后有“妈味”吗? 1:11:15 分享一个带娃时的快乐瞬间 【本期提及】 《恶行》 《看不见的女性》——卡罗琳·克利亚多·佩雷斯 【本期音乐】 《从今以后》——梁根荣Gen Neo 《爱》——大塚愛
大家五一假期愉快呀! 这一期节目是在节前录制的,全面复盘了我们的五一出游计划——从启动到垮台的全过程。同时,也分享了一些我们的旅行地小攻略、本地探索小建议。 人生路漫漫,鸽与被鸽都是人生的常态。 今天的你,是堵在路上还是困在家里? 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欢迎收听本期节目,和我们分享~ 03:35 友情的高光时刻:在12306中存下了彼此的身份证号 07:30 鸽子阿修与鸽子栗子的辩白 12:56 桃仔决定一个人去长春 15:30 点即收听栗子即兴赋诗一首 16:45 什么是“局垮众人推” 20:46 去了之后才发现“幸好来了” 22:20 怎么避免友谊的小船失衡? 35:31 五一不出门可以怎么玩? 43:46 30岁以后,还可以特种兵式旅行吗? 49:49 本期推荐 【本期推荐】 * 小众旅行目的地:安康 * Storm Xu线上专场:《请回答1987》(也请大家多多支持线下演出) * 美剧《怒呛人生》 * 我们的听友群——吵吵闹闹大排档(进群方式请看公告~) 【本期音乐】 * 《交给他就好》——直火帮Chuck Zigga Jiang * 《Agora Bar》——Sleeping Dogs
三个不怎么读书的人凑在一起聊读书这件事,更多地是想给与我们相似的,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想不起或者不想拿起书本的人提供一些参考。 当将读书从社会为其赋予的种种价值中剥离出来,我们发现读书其实只是一件令人愉悦的简单小事。 01:13 三位主播最近读了哪些书? 03:34 外国人从“图书馆的30s”看中国新青年 11:20 读书是怎么成为一件难事的? 14:56 读书是必要的吗? 17:41 桃仔的读书复健故事 28:52 栗子的读书复健故事 36:19 读书与精神愉悦:当网文同质化加深,我们又开始转向正统文学 42:44 读书时的那些惊喜发现? 51:46 社交媒体也在塑造着我们的读书习惯,你如何挑选一本想读的书? 【本期提及】 《聊天记录》——萨利·鲁尼 《人生海海》——麦家 《新中国人》——齐藤淳子 《始于极限》——上野千鹤子、铃木凉美 《美与厌女(Beauty and Misogyny》——Sheila Jeffreys 《最好的决定》——梅根·多姆(编) 《那个男人》——平野启一郎 《最好的告别》——阿图·葛文德 《强风吹拂》——三浦紫苑 【本期推荐】 《蜜蜂与远雷》——恩田陆 《昨日的世界》——斯特凡·茨威格 《哈利·波特》——J.K.罗琳 【本期音乐】 《春与修罗》——くじら 《塔》——克劳德·德彪西
很多人都有一个“生活在别处”的梦,有人选择短期旅行,也有人索性迁徙,而我们的经历则介于两者之间:栗子和阿修在大学时代都曾经当过交换学生,十多年前的交换生活,就像一个美丽的气球,漂浮在记忆里;桃仔在小豆岛的工作了5年,这样的经历结结实实嵌在了生命中。本期节目,主打一个回忆杀,我们聊了聊各自生活在异乡的经历,陌生感和随之而来的新鲜感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微妙的冲击?一起来听听吧~ 03:00 在异乡结识的人,就像夏令营里认识的朋友,属于季节限定 16:00 结交朋友的小技巧,处处都是细节 23:00 栗子只身勇闯北欧,住在森林里的小木屋是什么体验 28:00 小豆岛买车记,桃仔从未掉过链子的人生就此终结 35:42 当你在日本骑车,要注意从灌木丛中窜出来的警察 39:54 对岸的朋友你们好,高铁有靠背,火车能睡觉 42:39 刻在骨子里的认知受到了微妙的冲击,这大概也是离开的意义 48:43 无论东西,酒精大概是人类共同的信仰 【本期提及】 * 小豆岛值得一去的小酒馆(图片来自ins) * 小豆岛风光 * 栗子交换生时住的小木屋 * 师大附中教学楼,瞬间回到蓝色大门 【本期音乐】 张悬:南国的孩子 告五人:从没去过巴塞隆纳 【本期推荐】 * 在瑞典搭地铁 * 台北永康街(图片摄于2011年)以及茉莉二手书店 * 小豆岛上邦月苑的美味烧肉(图片来自网络)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