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简介: 偶然间,听农民种子网络的管奇说到,“石头城所在的宝山乡小学明年就不办了,这个乡镇的小学从此成为历史”。 我就想起23年去石头城的情景。一路颠簸到达金沙江河谷上的这座纳西族村庄,4月份江南已是莺飞草长,石头城却仍然是光秃秃的,漫山遍野长着巨大的仙人掌。 这期播客,我们约了石头城的木书记聊了下他眼中的故乡。初中毕业后,木书记没有像很多同龄人那样出门打工,而是选择留在了村里。今年51岁,他自嘲是“村里的年轻人”。700多人的村庄,500多都在市区和外面,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家。 办夏令营、申请3A景区,石头城的留守者,还在千方百计激活村庄活力。 就让金沙江河谷的风吹的更猛烈些吧! 图片(来自蒋子祺) 时间轴: 00:00 立秋节气介绍和节气观察 15:17 石头城村介绍 25:34 个人经历,和农民种子网络的合作 31:51 对于乡村的发展规划,做景区 43:21 乡里的小学也快没学生了 49:39 从业二十多年观察到的乡村变化,乡村夏令营的尝试 58:22 乡村可以做的小活动,书记对未来的期待 65:12 闲聊(为什么一直做村里的工作,种旱稻的尝试,纳西话)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你现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嘉宾: 木文川,村干部,生活工作于纳西石头城。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生活工作于嘉兴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本期简介: 最近几年,商业与公益、生态与发展,这两个原本不搭界、甚至有矛盾的领域,正在不断的融合与相互影响。有人诟病商业在漂绿,也有人认为公益形而上。到底什么是可持续商业?漂绿与真绿边界几何? 大暑的最后一天,我们和“野保女孩”宇晴聊了聊她的工作与生活,她对于可持续商业的看法。 宇晴刚刚从非洲爬完乞力马扎罗山回来。今年,她从工作了3年的新能源车企离职,成为了一个户外品牌的品牌大使和一个内容博主。更早之前,她是WWF的员工。从公益机构到商业企业再到UP主,她的工作领域非常的跨界多元。但她自己的认同却从未改变。 时间轴: 00:00 大暑节气介绍和节气观察 11:50 农业和野生动物保护的关系,国家公园 17:53 做野保在企业和在NGO的区别,企业如何参与公益事业 35:22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野保女孩 44:27 企业“漂绿”,如何分辨真正的可持续品牌 52:21 外人对野保工作的态度,未来的工作方向和目标 58:29 去非洲,做品牌大使,自己的电台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你现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嘉宾: 宇晴,野保女孩,生活工作于上海。小红书:宇晴Eugenia/播客:水手码头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生活工作于嘉兴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本期简介: 小暑节气我们和在杭州种地的90后阿豪聊聊。他目前和妻子小P全职在杭州经营自己的小农场。 阿豪大学毕业后在山东的一家火电站工作,因为小时候爱看《致富经》,开始关注农业。不久就辞职来到了广东的绿手指农场,并在那里认识了后来的妻子小P。 在全职经营自己的小农场之前,阿豪做了很多年的职业农场经理人。他先后经历了4种不同类型的农业公司。一开始,阿豪想要应聘农业技术员,却在招聘平台都找不到相应的工作类型。后来,随着文旅行业的进入,猎头开始在农业领域挖人,薪资也是水涨船高。 “你慢慢觉得农业是可以成为一个正经工作的,相对比较体面的工作”。 时间轴: 00:00 小暑节气介绍和的节气观察 10:06 爱看《致富经》,关注农业 15:50 在杭州存了20+村长电话找地 26:25 和村民的冲突与矛盾 35:10 在4个不同农业公司的职业经历 51:54 父母的态度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你现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嘉宾: 阿豪,生态农业从业者,生活工作于杭州。公众号:杭州花好月圆生态农场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生活工作于嘉兴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本期简介: 本期我们跟鱼缸聊了他“突然”开始种水稻的事。 去年10月,鱼缸村庄正河浜的秋蚕中毒了。原因是水稻田无人机高空飞防,影响了稻田旁的桑树。在经过多次协商以后,最终的方案是将桑树地旁的14亩水稻田转成生态有机种植——原本的粮食大户不愿意,这件事需要由鱼缸来负责。 种水稻的事情,不仅打乱了他原本的计划,而且给村庄带来了不小的“震动”。鱼缸需要找到一种方式,跟父母和村民解释。这种方式还不能是“生态农业拯救地球”这样村民难以理解的逻辑。 5月底刚收完小麦,这块地突然到自己手里的时候,鱼缸还有点懵。经过一个多月的高强度劳动,14亩水稻田终于在夏至日完成了插秧。 返乡十四年,开始种田 —— 第二次返乡! 时间轴: 00:00 夏至节气介绍和的节气观察 09:55 因为蚕中毒,所以种水稻? 15:24 想办法解决技术问题,处理跟父母和村民的“内部矛盾”,分烟求人 41:28 关于明年种稻和今年卖米的新想法 48:15 中年返乡的新思考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你现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嘉宾: 月丽,可持续农业从业者,生活工作于深圳。公众号:梧桐岛市集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生活工作于嘉兴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本期简介: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山东农友月华。月华是月丽的姐姐。 当十多年前,月丽大学毕业返乡经营生态农场的时候,姐姐月华就结束了在外打工的生活,也回到了家里从事生态农业。月丽去广州沃土工作后,月华就成了农场的主理人。 农场一开始50亩,后来减少到20多亩。聊着聊着,月华在播客里“宣布”希望农场减少到5亩,因为不想家人太累。 没有太多宏大叙事,或者财富故事,月华和家人却因为从事生态农业,自己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是为了“做大做强”,有精力的时候,就多做点;照顾不了的时候,就适时放手。 突然想起一家最近关闭的生态农场,做了十几年,很多人都觉得惋惜。转而一想,如果实一样,瓜熟蒂落。作物如此,农场又何尝不如此? 时间轴: 00:00 芒种节气介绍和各地节气观察 12:09 咱家农场发展的几个阶段 22:46 农场经营过程中的受挫时刻,自己在生态农业圈子里的变化 40:36 经营上的变化:做减法 60:18 机械化,病虫害 67:59 回不去的故乡,拍不好的照片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你现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嘉宾: 月华,咱家农场负责人。 月丽,可持续农业从业者,生活工作于深圳。公众号:梧桐岛市集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生活工作于嘉兴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本期简介: 最近,一部有关生态农业的电影《内沙》上映,大家对此评价不一。月丽谈到电影《内沙》对于有机农业的叙事方式是“起初的有机农业”,是理想主义受挫以后,表现出来的“消极、挣扎、各种矛盾”。所以,本期我们尝试聊了下生态农业的叙事方式。 我们试图了解最初有机农业的“苦难”叙事为什么会形成。到了今天,这种“苦难”叙事有什么问题,对于行业发展有什么阻碍。 以及最重要的,除了“苦难”叙事,还有什么样的关于生态农业的叙事是更具鼓舞性的。 本期我们找了两位嘉宾,一位是生态农业研究者皮蛋,另一位是食通社编辑泽恩。同时,我们的老朋友月丽也来了。 时间轴: 00:00 小满节气介绍和各地节气观察 11:50 《内沙》电影观后感 29:01 初代有机农业从业者和消费者的理想主义 36:06 有机农场和志愿者之间的关系 41:32 从事多年生态农业的农友不同的状况 53:17 生态农业的不同价值和不同叙事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你现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嘉宾: 皮蛋,生态农业研究者。 泽恩,食通社编辑。公众号:食通社 月丽,可持续农业从业者,生活工作于深圳。公众号:梧桐岛市集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生活工作于嘉兴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本期简介: 本期我们从饲料养蚕开始谈到了工业化农业,以及人在工业化环境中如何重获自然性。 鱼缸最近看到一组官方数据——人工饲料蚕种占浙江全省发种量的78%,饲料养殖蚕茧产量占浙江全省蚕茧产量的70%。虽然很早就注意到饲料养蚕,但第一次看到真实的统计数据,还是比较惊讶。 其实从知道饲料养蚕那时起,作为传统养蚕人,就在思考传统养蚕的价值和出路在哪里,看待饲料养蚕的态度应当如何,两者能否共存如何共存等一系列问题。 在产量上,传统的作为生活方式的种桑养蚕已变得无关紧要。 又或许,只有当作为物品的单一性褪去,才有机会让我们思考无用之用。 重新「养蚕」,不仅仅是为了得到蚕丝产品,更重要的是重新与土地建立连接,与自己建立连接。重新获得人的自然性。 时间轴: 00:00 立夏节气介绍和的节气观察 09:20 饲料养蚕是怎么回事 20:49 工业化的养殖和种植,从最“先进”的地区开始 27:11 个体如何在工业化的环境中拒绝被工业化 41:53 提升感受力,画画?书法?太极拳?古琴? 51:28 禅修?蚕修? 图1/2: 传统养蚕(浙江桐乡)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你现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嘉宾: 月丽,可持续农业从业者,生活工作于深圳。公众号:梧桐岛市集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生活工作于嘉兴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本期简介: 朝颜结束十年的北漂生活,先是彻底休息了半年,后又去一个生态农场做农业实习生。 一年前,她在山东平阴的山里给自己租了一个8亩的果园,开始了向往已久的在土地上的生活。除了少量的帮工,大多数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干活:一个人割草、一个人堆肥、一个人摘果。 与十年前相比,今天我们有更多的返乡经验,也更为理性。知道返乡的美好想象之下,所包含的巨大的挑战。不过,返乡的行动依然在不断发生着。一代一代的返乡青年,前赴后继。 这就是土地和真实生活的魅力所在吧。 时间轴: 00:00 谷雨节气介绍和的节气观察 09:50 返乡前的经历,找地的标准和过程 16:39住处的选择,果园的基本情况 26:03 老品种的玫瑰和新选育的玫瑰品种有什么区别,一亩玫瑰园的销售计划 36:24 桃子的品种,一个女生如何进行果园管理 49:31 销售的探索,农闲时做水果零售的生意 57:12 尝试建立本地的团购群,闲聊 68:11 新年新计划(桃的品类、绿肥),长期的愿景 图1: 鱼缸在良渚的农夫市集缫丝 图2/3:朝颜的果园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你现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嘉宾: 朝颜:实践生态种植的新手农夫,目前生活工作于山东平阴。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生活工作于嘉兴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本期简介: 本期属于嘉宾回访。朋月是团力结构2023年霜降播客的嘉宾,那一期的题目是《从码农到果农,田园滤镜破碎的一年》,那时她刚刚从程序员的工作离职,承包下威海的一个面积10亩的果园,开始自己的农人生活。 2年过去了,朋月在土地上有何体悟?农场经营是亏损,还是盈利?租期将至,是否要继续种地?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和她开始了本次聊天。 时间轴: 00:00 清明节气介绍和的节气观察 09:13 做果园到第三年,自己的心态和果园里的植物有什么变化 21:08 两年做下来有没有亏钱 28:56 做果园的时间安排,和妈妈之间的“农友交流”,计划养殖的尝试 36:41 向半农半X转型,兼职的考虑,果园到期后的计划 50:04 焦虑什么?不同工作的选择,二手店,葡萄酒店 62:01 “自由职业者”们对于上班和赚钱的讨论 70:51 关于食通社的实习生计划,对工作生活地点的考虑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你现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嘉宾: 朋月:实践生态种植的新手农夫,目前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悬崖上的智齿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生活工作于嘉兴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本期简介: 春分节气的嘉宾是在小城嘉兴开书店的小样子。一开始认识那时候,她想要找一个农场种地。一年以后,惊讶的发现她开了一家书店。 小样子大学毕业后,没有对大城市有任何眷恋,直接返回老家,在母亲的帮助下开了一家黄焖鸡米饭店。做了五六年后,因为太过疲惫,萌生退意。希望找一些更接近自然的工作。 有一次,她发现洗碗大姐会一边洗碗一边听书,听书这个行为改变了大姐之前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因为比较关注女性议题,她觉得文字也是能够改变女性在社会上的处境,然后就想到开一个书店。 时间轴: 00:00 春分节气介绍和的节气观察 10:34「开饭馆」到「想种地」到「开书店」 24:55 黄焖鸡米饭到底能不能吃?生态餐厅在小城市的可能性 28:24 种地和堆肥的尝试,参加读书会的人群,平常的一天 35:19 家庭状况,大家对于“开店”的不同心态 43:03 怎么进入店主不常在的店?挑书进书卖书的“商业机密” 49:04 对于未来的畅想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你现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嘉宾: 小样子,书店主理人,生活工作于嘉兴。小红书:河流书店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生活工作于嘉兴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本期简介: 跟姚社长的认识,源于十年前的一部纪录片《返乡》。当时姚社长和我都是这部纪录片中所拍摄的对象。只是我们返乡的原因、从事的工作、选择的路径,都不太一样。 从自己种植水稻,到成立合作社、和村民一起种水稻。因为对于村民的带动作用,姚社长还被选为了人大代表。疫情以后,他又开始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新的尝试;更早之前,还开过民宿。 因为不满于当下过卷的教育,他甚至让自己小孩停学了半年,跟着自己在村子里自学。返乡之后,他跟地方社会充分浸融,与政府、村委会、村民、寺庙、企业家等都有来往。同时,又给自己保留必要的空间和独立性。 时间轴: 00:00 惊蛰节气介绍和的节气观察 08:16 姚社长返乡的第一阶段,对工作意义的思考 27:35 从结婚开始进入返乡的第二阶段,有了三个孩子,开始和农户合作 31:20 返乡的第三阶段,不同的种植和销售尝试 50:46 从自己家的20亩地开始到上千亩稻田,返乡十余年观察到的各种变化,合作社的模式 63:28 孩子的学习问题,对教育的反思,对下一代未来的看法 82:34 作为人大代表,对于政府工作的理解和观察,有问题如何有效解决 92:57 对于未来农业领域的看法,给想返乡作农业的年轻人什么建议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你现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嘉宾: 姚慧锋,新农人,生活工作于江西宜丰。公众号:稻香南垣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生活工作于嘉兴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本期简介: 我们跟团力结构的老朋友立君约了一期播客。 本来只是想聊聊日常,没想到立君一开口就是“今年刚整了 100 多亩地”——他正在新建一个苹果园,规模比原来大2倍! 前两年,他在抖音开直播,吸引了许多果园主学习;还与人合作了300亩基地,尝试一种新的生产标准,目的是想通过一种规模化的方式让常规农业减药减肥。 新的一年,他打算把这些工作都减少,聚焦回自己生产。 从自己生产,到做倡导培训,再回到自己生产,立君一直在实践着自己的生态农业理想。 时间轴: 00:00 雨水节气介绍和各地的节气观察 09:40 立君近年来的苹果事业进展:新品种的尝试,新园子的安排,气候变化 16:20 霜冻的形成,在不同地区对不同作物的影响 18:59 不同种植标准的果园,直播的尝试连接到其他果农、农资公司 29:27 苹果的品种,山东产区的优劣 34:30 兼顾家庭,养育三个孩子,下一步的暖棚种菜计划 39:15 对孩子的观察,上学选学校,对学校的观察 47:13 目前的工作团队,新果园的投入和规划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你现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嘉宾: 李立君,新农人,生活工作于烟台。公众号:李立君生态农园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生活工作于嘉兴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