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立春:北京六环外的村居生活

团力结构

本期简介: 立春,又是一个生命轮回的开始。这也是团力结构播客进入到第4年的第一期。 团力结构的一个老听众张李,提议跟我们一起录节目谈谈他的从农经历。高考失利后,张李被调剂到农业院校园艺专业。跟许多农学生一样,毕业后从事农资销售。他并不喜欢这份工作,进而去了山东的一个日资农场做种植,并逐渐接近生态农业。 后半段,张李的妻子六一加入进来。因为对于农业,对于乡村生活的共同热爱,她也辞去原来的工作,一起来到北京昌平六环外一个村子生活。 张李的分享并不顺畅,明明有十多年的经历,却讲不清楚。后来,我们才知道这跟他的个人经历有关。 因为土地,他在逐渐修复自己,因为农业,张李和六一找到了彼此,并在北京六环外的村庄不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生活。 时间轴: 00:00 立春节气介绍和各地的节气观察,今年过年 13:48 张李的务农经历和经验、未来的目标 27:42 对教育的反思,个人成长的过程 30:44 六一(张李的妻子)的经历,插花种花卖花,卖木梳 37:50 六一对教育的看法 43:20 对辛庄社区的观察,辛庄市集 47:22 可持续生活的细节、日常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你现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嘉宾: 张李,新农人,生活工作于北京昌平。 六一,村居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北京昌平。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生活工作于嘉兴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53分钟
99+
6个月前

72大寒:像一粒种子,在这个世界有限生长

团力结构

本期简介: 龙年最后一期播客。我们回顾了这一年大家最喜欢的播客、书籍和电影,也做了一些小小的总结和展望。 团力结构编辑部祝大家新年快乐,蛇年大吉!! 时间轴: 00:00 开场+主播介绍 01:28 大寒节气介绍和各地的节气观察 06:04 鱼缸和杜玥从朋友圈看龙年生活的延续和变化 19:53 月丽分享沈阳的梦想之家,对乡村重构的可能性 29:47 鱼缸今年印象最深的播客、旅行、改变和计划,杜玥和月丽今年印象最深的播客 35:32 荐书/电影/播客,书店,图书馆,电子书 52:39 龙年进行的新尝试:与艺术圈接触,学唱歌,多邻国 60:01 备年货,给压岁钱的规矩,过年送礼 72:43 年夜饭谁做,吃啥;外地过年 80:24 月丽父母来过深圳后的改变 85:56 新年播客的变化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你现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生活工作于嘉兴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月丽,可持续农业从业者,生活工作于深圳。公众号:梧桐岛市集

96分钟
99+
7个月前

71小寒:旗溪、青山、云谷,新村民在新村庄的生计与生活

团力结构

本期简介: 从2000年到2010年,按平均计算,中国每天消失约300个自然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数据)。 尽管杯水车薪,很多返乡青年试图组建新的社区,来延续“村庄”这种人类传统的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本期我们邀请了旗溪、青山、云谷及南部生活(已解散)等4个生态村/社区的小伙伴来讨论了有关组建新村庄的话题: - 所在生态村的介绍:在哪里,如何形成,新村民的组成等 - 新村民的收入来源是哪些?做农业的多吗? - 你当时为什么要加入?加入后,现实和想象一致吗? - 所在生态村的新村民有没有共识/共同愿景?是什么?有分歧怎么办? - 和老村民的关系如何?他们怎么看待新村民? - 对于新的一年有何期待? 时间轴: 00:00 开场+主播和嘉宾介绍 02:45 小寒节气介绍和各地的节气观察,腊八节 11:01 四个生态社区的起源和简介 26:48 社区新村民们的收入来源 41:33 加入生态社区后有心理落差吗?自己有哪些观察和改变 68:15 生态社区中的成员们有共识吗?和老村民之间的关系如何 97:32 新一年的期待和计划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你现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嘉宾: 小鸭,自然教育工作者,生活工作于杭州青山村。 大王,自然教育工作者,生活工作于福州。 藕藕,生态村设计师,生活工作于上海云谷。 辛兰,广绣手工艺人,生活工作于中山旗溪。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生活工作于嘉兴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月丽,可持续农业从业者,生活工作于深圳。公众号:梧桐岛市集

101分钟
99+
7个月前

70冬至:发明香菇,古人如何从原始森林里捕获真菌孢子

团力结构

本期简介: 冬至的主题有关于旅行。 鱼缸从浙北平原来到了浙南山区,了解“另一个浙江”。参与到了庆元的香菇工作坊和建德的生态智慧工作坊。原来,平平常常的香菇有着惊人的发端——古人从原始森林里学会了捕获肉眼不可见的真菌孢子。 月丽到上海参加了朴门大会。她也帮我们讲述了有关朴门的设计理念。 杜玥从威海回到了父亲的老家农村,送别爷爷最后一程。我们谈到了人的离开与仪式。 时间轴: 00:00 开场+主播介绍 01:29 冬至节气介绍和各地的节气观察 10:40 香菇工作坊,古人是怎么开始种香菇的 21:17 由香菇想到牡蛎、功夫、英歌舞、玻璃房里的植物和人 26:38 非遗的“符号化”,如何继承 31:04 朴门大会发现的可持续品牌(不是广告);朴门是什么 39:54 朴门的推广中遇到的问题;不同农法之间的关系 48:42 冬至这天爷爷走了;村里人死后的祭祀活动 60:35 还活着的人在做什么;火化;“葬”的由来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你现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生活工作于嘉兴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月丽,可持续农业从业者,生活工作于深圳。公众号:梧桐岛市集

70分钟
99+
8个月前

69大雪:自然教育就是带小孩去地里挖红薯吗?

团力结构

题图:威海的雪 本期简介: 提到自然教育,一般大家印象中,就是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野”的活动,然后认识一下植物和动物。这期播客我们邀请了自然教育的资深从业伙伴一起聚焦这个话题,看看自然教育究竟要带给人们什么? 其实,自然教育是在当代整体“自然缺失症”的大背景下,通过体验式观察自然,融入自然,与自然互动,重建人与自然,人与自己,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人们对自我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力。在这个过程中,这种连接感让我们感到满足,安全,喜悦与幸福。 自然教育不仅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青年,成年人,老年人,是每个人都需要的。 我们也聊到农耕教育对于当代人的价值,月丽所在的屋顶农场每天都在发生着“疗愈”的故事,人们从蔬菜植物的蓬勃生长中感受到生命力,从日常农耕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中,感受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自然面前的谦卑,反而帮助我们更放松,更接纳,更尊重,更平和…… 时间轴: 00:00 开场+主播和嘉宾介绍 02:23 大雪节气介绍和各地的节气观察 10:32 什么是自然教育,跟学校里的教育在底层逻辑上有什么不同 21:10 怎么判断市面上的自然教育是否“专业”,小初中组织的研学跟自然教育有关系吗 30:53 成人也需要自然教育 43:20 农耕和自然冲突吗,如何达成平衡 51:32 吃野生动物,死亡教育 59:38 闲聊(自然教育日常化,蚕桑的自然教育,自然教育行业在中国的发展)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你现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嘉宾: 林红,自然教育工作者,生活工作于福州。 大王,农耕/自然教育工作者,生活工作于福州。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生活工作于嘉兴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月丽,可持续农业从业者,生活工作于深圳。公众号:梧桐岛市集

70分钟
99+
8个月前

68小雪:在电波里“播种”三年,我们的播客获奖了!

团力结构

本期简介: 我们的播客喜获2024年CPA年度播客奖🥇。感谢百大提名人和主办方的认可! 在获奖播客中,团力结构是为数不多的关注乡村和可持续议题的播客,更是唯一一个在村里制作、以乡村为主体视角的播客。 有点小遗憾的是,团力结构在主流视角中被归类为“环保/公益/ESG”类别。实质上,我们一直都是真正的生活方式践行:自然的生活方式,与土地和传统亲近的生活方式,在地而非舶来的可持续生活方式。 在一个日益溃败的系统面前,我们相信小而真实的力量。我们不相信庞大,符号,我们相信行动,相信末日松茸一般的重生力量。 本期是一期和友台“食日谈”的串台内容。缘由是我们两档播客同时获得了2024年CPA年度播客奖。在本期内容中,我们主要回顾了各自做播客的原因、播客对我们的影响等。 时间轴: 00:00 开场+主播和嘉宾介绍 03:06 小雪节气介绍和各地的节气观察 09:12 我们的播客竟然得奖了!但为什么类别是“公益环保”? 20:04 月丽和杜玥做播客前的经历和想法上的转变 26:38 “团力结构”和“食日谈”为什么想到用播客的形式来表达,不同的出发点和工作方式 40:12 对听众的了解和相互之间的互动,做播客的目标和现状 54:33 做播客以来自己的变化 62:44 闲聊(村里的拆迁情况,年底广东的“丰年庆”活动)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你现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嘉宾: 王昊,食通社编辑,生活工作于北京。播客:食日谈 晓晶,食日谈主播,生活工作于北京。播客:食日谈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生活工作于嘉兴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月丽,可持续农业从业者,生活工作于深圳。公众号:梧桐岛市集

67分钟
99+
9个月前

67立冬:法国农民怎么保护老种子?

团力结构

本期简介: 本期我们邀请了农民种子网络的管奇来谈谈他近期在欧洲和拉美的“有种”之旅。 和中国不同,欧洲的老种子保育近来强调“群体”概念。如意大利的Cascina Teglio有机农场通过进化育种方法(Evolutionary Plant Breeding)针对16个水稻品种开展试验形成的动态群体(dynamic population),并探索将动态群体作为有机食物提供给消费者。 让欧洲农民引以为傲的不仅是农产品是有机的,更是生物多样性友好的,产品上贴有的「Biodiversitas」标签可以帮助消费者获取全程信息。农场探索了多种尊重环境和生物友好的耕作方式,包括被农夫自己称为「绿色地膜」的免耕、覆盖、休耕等措施,尽可能减少对土壤的干扰,不使用有机肥,以绿色方式控除稻田杂草。 设置树篱灌丛、微型湿地为生物提供栖息之所,已经有15000株本地植物出现在农田。在水稻田里养鸭子,重新引入欧洲沼泽龟,让公众也有兴趣了解农业之于自然生物多样性保育的价值。 正如欧洲种子网络的“有种人”聚会所说—— LET’S LIBERATE DIVERSITY! 时间轴: 00:00 开场+主播和嘉宾介绍 02:04 立冬节气介绍和各地的节气观察 09:30 管奇的欧洲和哥伦比亚之旅;欧洲目前的种子保护和中国的差别;“群体”的概念 21:06 欧洲对于农作物种子的混杂群体的态度和新政策 26:46 在哥伦比亚参加生物多样性大会,逛市场 41:46 农业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怎么让社区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54:25 回国后的感受和下一步行动,农人自留种的可行性 63:58 一个城市的屋顶如果变成菜地能养活多少人 69:48 对于中国饮食习惯的讨论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你现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嘉宾: 管奇,老种子保护工作者,生活工作于苏州。公众号:农民种子网络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生活工作于嘉兴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月丽,可持续农业从业者,生活工作于深圳。公众号:梧桐岛市集

78分钟
99+
9个月前

66霜降:回到大兴安岭,如何重新过上养驯鹿的鄂温克生活方式

团力结构

本期简介: 今年9月底从东北回来后,我就很期待能跟阿尤莎录一期节目,好好地聊聊天。 阿尤莎是一位鄂温克族的90后姑娘,他们家祖祖辈辈都和驯鹿一起在森林里生活。她像大多数这个年纪的孩子一样,念书、考试、读大学。但就在经历过外出求学和打工之后,她还是没有一丝动摇地选择了结婚后回到山上,回到和驯鹿在一起的生活。 这期节目除了聊到阿尤莎本人的经历和想法外,还聊到了很多关于鄂温克族的传统和这几十年来生活方式的巨变。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阿尤莎并不喜欢顾桃的纪录片“鄂温克三部曲”,也没看完描写鄂温克族人生活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这片森林、大雪和驯鹿都是流淌在她血脉里的再自然不过的东西,她从小就是经历着这些故事、看着这些人长大的。 时间轴: 00:00 开场+主播和嘉宾介绍 02:05 霜降节气介绍和各地的节气观察 14:30 阿尤莎的求学和工作经历和目前的生活状态 26:24 放下猎枪后,鄂温克人向新生活的过渡,收入来源;对于顾桃《鄂温克三部曲》的看法 38:09 看过《额尔古纳河右岸》来到阿尤莎营地的客人;城里和森林生活的对比 47:40 定居点和猎民点,现代的游牧 54:51 中国的鄂温克人和俄罗斯的埃文基人 59:43 其他鄂温克族的同龄人;其他在森林里的鄂温克人 65:32 营地的迎宾犬;未来的打算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你现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嘉宾: 阿尤莎:养驯鹿的鄂温克人,生活工作于根河。(微信视频号/小红书:鄂温克人阿尤莎)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生活工作于嘉兴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月丽,可持续农业从业者,生活工作于深圳。公众号:梧桐岛市集

71分钟
99+
10个月前

65寒露:一个意大利生态葡萄园的日常

团力结构

本期简介: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来自意大利的佳乐(Chiara S. Bartoletti),她是威尼斯大学研究可持续的博士,同时家里经营一个生态葡萄园和民宿。 这是一个真正的家庭农场 —— 父母是“老板”,大哥(佳乐的丈夫)负责酿酒,二弟是厨师,三弟管理葡萄种植,四弟在民宿帮忙。 我们也聊到了意大利与中国在返乡青年、农业和社会运动等方面的不同。 时间轴: 00:00 开场+主播和嘉宾介绍 02:34 寒露节气介绍和各地的节气观察 12:19 佳乐在中国的经历,公婆一家在意大利做“农家乐” 18:02 意大利的家庭农场怎么分工运作 23:45 中国跟欧洲农业的区别:地块大小、农夫的动机 30:53 农场经营过程中的重大变化:纯素餐厅 40:00 对中国农业问题的观察、与欧洲的对比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你现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嘉宾: 佳乐Chiara S. Bartoletti,葡萄园家族成员、威尼斯大学在读博士,生活工作于意大利贝加莫省。网站:https://www.vinitosca.it/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生活工作于嘉兴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51分钟
99+
10个月前

64秋分:草原向左,额尔古纳向右

团力结构

本期简介: 秋分时节,在江南的晚秋蚕饲养刚刚开始;华南的天气开始变得凉爽,屋顶农场的蔬菜生长进入了旺季。 杜玥则分享了她从威海到东北旅行的经历,大连到哈尔滨,再到海拉尔和根河,体验了东北的秋季美景。在这期间,她注意到东北地区的农田已经开始收割,稻谷和玉米都成熟了,农民们忙碌着准备冬季储备。 杜玥描述了从草原到森林的景观变化,以及当地的气温骤降,强调了秋分对牧民生活的重要性。她特别提到根河的冷极村和当地的供暖情况,展示了东北独特的生活方式。杜玥对额尔古纳河的湿地公园的描绘充满诗意,展现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秋意。 主播们在交流中,讨论了牧民的生活,特别是他们的游牧传统和与自然的深刻联系。鱼缸提到,牧民通常会随着季节变化而迁移,寻找更好的草场和水源,以保证牲畜的生存和繁殖。他描述了牧民的日常生活,包括挤奶、制作奶制品(如酸奶和黄油)的过程,以及如何利用自然资源来维持生计。 此外,鱼缸还谈到牧民在节气变化时的细致观察,如何根据天气和草场的状况来决定迁徙的时机。这种生活方式强调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同时也面临着现代化带来的挑战,比如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 时间轴: 00:00 开场+主播介绍 01:29 秋分节气介绍和各地的节气观察 12:29 东北之行 19:15 鱼缸体验的牧场生活 29:16 游牧生活的少数民族发展出新生活方式 40:54 不同民族和自然的关系,对于生活方式的新思考 49:10 重新想到自己,闲聊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你现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生活工作于嘉兴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月丽,可持续农业从业者,生活工作于深圳。公众号:梧桐岛市集

53分钟
99+
11个月前

63白露:从种菜到种人,银林农场的转型之路

团力结构

本期简介: 这期我们跟老朋友郭锐聊一聊。 银林农场在2年前开始转型之路,从一产转为兼顾三产。农场刚刚实现盈亏平衡,“突然”又承包了200亩的蓝莓园。郭锐笑称,有投资人托底。 他说:“没有着眼于眼前的经营状态,没有只是为了做好这个小农场,而是通过这个农场,希望支持到更多人。” 正是这样的愿景,滋养了土地和社区,也滋养了郭锐本人。 时间轴: 00:00 开场+主播和嘉宾介绍 01:46 白露节气介绍和各地的节气观察 09:55 银林农场目前的定位、收入结构、人员安排 19:11 在农场没盈利的情况下又接手200亩蓝莓园 31:48 经营农场的压力和收获,投资人的支持 44:01 聊聊钱和管理 50:20 闲聊身体、杂活、变化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你现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嘉宾: 郭锐,农场主理人,生活工作于广州从化。公众号:一田公社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生活工作于嘉兴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月丽,可持续农业从业者,生活工作于深圳。公众号:梧桐岛市集

57分钟
99+
11个月前

62处暑:我在楼顶种的菜竟然被老鼠吃光了!

团力结构

本期简介: 处暑节气,北方大地已经进入“出暑”的节奏,天气转凉,山东威海朋友种植的最早熟的嘎啦苹果已经成熟,勾起我们无限童年记忆。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了两位在深圳泰华梧桐岛屋顶农场亲耕的两位伙伴一起聊聊农耕的体悟。百闻不如实干,两位伙伴分享到在日常农耕中,把自己代入到植物生长的角色,感受着外界光温水气等因素的变化与植物生长之间的“舞蹈”,逐渐领悟耕种植物的智慧,也让自己深受啟发。 农耕中的天人合一,就是如此轻松、自然,应缘而变。当人洞悉感知到自然的规律,就不会胡作非为,顺应自然之道,事半功倍,也给人带来轻松与喜悦。当人能够切身感受到身边真实的自然变化,也会讲自己带离幻觉,回归自身真实的需求,获得身心安定。大家也聊到气候变化与生态种植,体会逆境下生态农人的不易与勇气。 聊到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了这个时代人的健康意识在发生积极转变,健康食材的选择大家更加理性。 从草原归来的鱼缸也分享旅行见闻,从蒙古族处理羊的方法中看到对生命的感恩与尊重。 时间轴: 00:00 开场+主播和嘉宾介绍 02:18 处暑节气介绍和各地的节气观察 09:00 到屋顶农场种菜的契机,城市种菜的经历(收获和鼠害虫害) 25:11 跟植物打交道的体悟 33:19 对于城市中绿化植物的观察 41:52 鱼缸的分享:温度计之前养蚕人如何为蚕体察温度,现在草原的生活情况(没有能源、杀羊的方式) 48:34 在城市农耕后,还需要买菜吗?大小城市的区别,不得不买菜时的选择 56:16 杜玥分享爸爸的购物变化,大众对于食物的在意 65:18 我们都是“种子”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你现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嘉宾: 李尚、Eva,城市农耕实践者,生活工作于深圳。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生活工作于嘉兴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月丽,可持续农业从业者,生活工作于深圳。公众号:梧桐岛市集

67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