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告 本期我们请到了大家的人生导师何志森老师来当嘉宾,同时邀请了五位(包括一娃)在2013到2021这八年间参加过不同时期的Mapping工作坊的同学来回顾一下,在遭遇了何志森之后人生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大家都不做建筑了?由于本期过于精彩,内容太多,就先放个精华版让大家先开开胃。 |评委嘉宾 何志森 |吐槽嘉宾 彭哥 Eva Chen Natasha 陈铭 |背景音乐 Beginning of Conflict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 Apple Podcasts,Spotify,小宇宙,喜马拉雅订阅和收听我们的节目,您也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荔枝FM,蜻蜓FM,Pocket Casts或其他泛用性客户端找到我们。 |联系方式 微博: @口头拼贴CollageTalk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本期内容 作为设计师,一娃和Shawn都经常在逛街的时候看到好看的衣服就走不动路了,日常掉入消费主义的陷阱。但是经过疫情宅家的一年后,我们发现:欸?好像人生不需要买那么多衣服过的也很不错呢。本期发布的日子正好是世界地球日,而服装产业已经被许多研究认为是全球第二大的污染制造者,其中快时尚品牌贡献最大。今天我们就以《真正的成本》这部纪录片为基础,以设计师的视角来聊聊,服装产业从原材料到加工、制作、销售、保养,再到废弃的全生命周期中都对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其中引发的环境正义问题,和作为难以撼动资本主义大山的普通人,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感谢收听口头拼贴,欢迎在节目下方留言,告诉我们你对快消品牌的看法。请不要忘记订阅我们,有任何的想法或建议都可以通过微博或邮件来和我们交流讨论! |时间轴 04:38 时尚产业真正的成本 09:26 服装制造的污染问题 17:30 服装制造的公平性问题 25:22 时尚产业的环保回应 33:30 消费者可以做些什么? |相关阅读 时尚碳排放计算 https://www.thredup.com/fashionfootprint 《The True Cost 真正的成本》 (2015) |背景音乐 Fashion (John Yasutis)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 Apple Podcasts,Spotify,小宇宙,喜马拉雅订阅和收听我们的节目,您也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荔枝FM,蜻蜓FM,Pocket Casts或其他泛用性客户端找到我们。 |联系方式 微博: @口头拼贴CollageTalk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本期内容 一个成功的艺术展能够激活一个城市。本期主播亲自驱车2小时带领大家来到加州阳光灿烂的棕榈泉市来看两年一度的沙漠艺术展Desert X。Desert X 邀请全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以广袤的沙漠为艺术发生场所,每两年举办一次为期三个月的艺术展。当地独特的印第安原住民文化,种族问题,嬉皮社区的发展历史,干旱的沙漠气候与独特的在地材料都成为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和与场地的链接纽带。在节目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个艺术装置背后的创作概念,历史背景和艺术家本人,争取让大家胜似身临其境!最重要是,我们还准备了一个小礼物给大家,藏在节目当中,大家快来寻宝吧。 |时间轴 02:22 关于Desert X 05:45 Never Forget by Nicholas Galanin 10:15 The Wishing Well by Serge Attukwei Clottey 15:15 Because You Know Ultimately We Will Band a Militia by Xaviera Simmons 16:25 Women’s Qualities by Ghada Amer 19:45 The Passenger by Eduardo Sarabia 27:04 Jackrabvit Homestead by Kim Stringfeloow 32:06 Parapivot by Alicia Kwade 39:15 What lies behind the Wall by Zahrah Alghamdi |背景音乐 Sun Up Gunned Down (Bryan Teoh) |本期嘉宾 蚊子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 Apple Podcasts,Spotify,小宇宙,喜马拉雅订阅和收听我们的节目,您也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荔枝FM,蜻蜓FM,Pocket Casts或其他泛用性客户端找到我们。 |联系方式 微信视频号:口头拼贴 小红书:口头拼贴-一娃 微博: @口头拼贴CollageTalk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本期内容 一场流行病催生出许多仇恨。疫情以来,美国各地针对亚裔的恶性歧视,甚至暴力事件频发,为此,许多海外华人都纷纷站上街头为亚裔族群发声。 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我们今天所拥有的权力和发声的机会也离不开那些拓荒者的血和泪。本期节目,我们试图从头开始去了解:第一代的华人移民是如何在一片陌生的国土上建立第一个华人的落脚城市,又遭遇了哪些敌视和不公;下一代的华裔又是如何在西方文化中,通过唐人街来建立自己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在今天,面对背景与价值观都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新移民和年轻人的流失,曾经辉煌的唐人街又该如何抵御老龄化与士绅化的双重压力。 通过本期节目,我们对亚裔的抗争与权力有了更深的理解,下一次,当疫情解封之时,我们一定要怀着一颗感恩和尊敬的心,到中国城好好的喝一杯早茶,细细体味那隐藏在老旧房屋背后的传奇故事和独特文化。 感谢收听口头拼贴,欢迎在节目下方留言,告诉我们你的唐人街体验。请不要忘记订阅我们,有任何的想法或建议都可以通过微博或邮件来和我们交流讨论! |时间轴 02:00 洛杉矶唐人街源起 05:34 1871洛杉矶华人大屠杀事件 11:30 排华法案 13:10 两个“中国城” 21:10 洛杉矶唐人街的今日 30:46 纽约唐人街源起 36:00 法拉盛与布鲁克林唐人街 41:12 唐人街的危机:疫情 44:02 唐人街的挑战:士绅化 46:40 唐人街的难题:人口变化 |相关阅读 洛杉矶中国城 Hyperallergic:“In America’s ‘First Suburban Chinatown,’ Asian Americans Have Negotiated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Caroline Ellen Liou) 南加州华人历史学会 洛杉矶中国城 Lost China City Chinatown Is Not for Sale 洛杉矶老中国城遗迹 纽约中国城 The New York Review: ”疫情下的唐人街:岌岌可危的街区与文化?” (Michelle Chen) The New York Times: "Chinatown, Resielnt and Proud" (Michael Kimmelman) The New York Times: "In Chinatown, Sound of the Future Is Mandarin" (Kirk Semple) Medium: "'Old' versus 'new' Chinatown in New York, who is on the way of prosperity?" Vox: "Will luxury towers edge out the last of the working-class Chinese in New York’s iconic Chinatown?" (Sarah Ngu) |背景音乐 Village 2068 (Komiku)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 Apple Podcasts,Spotify,小宇宙,喜马拉雅订阅和收听我们的节目,您也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荔枝FM,蜻蜓FM,Pocket Casts或其他泛用性客户端找到我们。 |联系方式 微博: @口头拼贴CollageTalk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本期内容 2020年,随着签证政策的不断变动和疫情影响不断扩大,很多像我们一样的美漂设计师都选择了回国发展。2021年的毕业季即将到来,很多将要变身打工人的学生也要面临留美还是回国的选择。今天我们请到了在美国工作两年后,去年刚刚回国的景观设计师Burt,来跟我们聊聊中美年轻景观设计师的工作现状、成长土壤的异同,以及景观设计师在求职的过程中所应该考虑的福利和优惠政策,和如何用火眼金睛在众多老板们画的手抓饼,葱油饼,山东煎饼,印度飞饼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 感谢关注口头拼贴,欢迎在节目下方留言,告诉我们你觉得在世界上的哪个城市工作最快乐。有任何的想法或建议都可以通过微博或邮件来和我们交流讨论! |时间轴 02:22 关于Burt 03:30 国内设计师工作现状 11:20 国内外职业规划 16:50 职场人际关系 25:00 国内外薪资对比 26:54 如何选择城市和单位 38:32 求职方式对比 40:47 面试经验技巧 53:18 那些年遇见过的坑 |本期嘉宾 Burt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 Apple Podcasts,Spotify,小宇宙,喜马拉雅订阅和收听我们的节目,您也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荔枝FM,蜻蜓FM,Pocket Casts或其他泛用性客户端找到我们。 |联系方式 微博: @口头拼贴CollageTalk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本期内容 设计师应该是最会旅行的群体之一吧,我们的职业素养要求我们拥有一双发现每个城市最有趣最有故事最宝藏的地方的眼睛。但由于疫情的缘故,相信大家都已经很久没法自由的出门玩耍了。没关系!我们的新栏目[耳机地图]将会通过播客的形式,带领我们的灵魂脱离身体的囚禁,发掘全球各地的城市宝藏。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台北土著伯纳德带领我们游玩台北,从在地设计师的建筑作品,历史对城市面貌的影响,到有趣的地下算命一条街的故事,通通在这期节目中哦,赶快点击收听吧! 感谢关注口头拼贴,欢迎在节目下方留言,告诉我们你最想去的城市。有任何的想法或建议都可以通过微博或邮件来和我们交流讨论! |台北宝藏地图 * 淡水云门剧场(黄声远作品) * 台湾淡江大桥(扎哈作品,未建成) * 迪化街庙口小吃 * 霞海城隍庙 * 台北市立美术馆 * 士林夜市 * 台北表演艺术中心 * 台北圆山大饭店 * 台北故宫 * 故宫晶华 * 法鼓山农禅寺(姚仁喜作品) * 山屋口口(邱文杰作品) * 台湾大学(青田街,温州街) * 101大厦 * 陶朱隐园 * 松山文创园区 * 诚品艺文旅馆 * 台北大巨蛋 * 东区 * 林森北路 * 华山文创园区 * Simple Kaffa 兴坡咖啡旗舰店 * 剑南山夜景 * 万华龙山寺(华西街夜市、广州街夜市、南机场夜市) * 剥皮寮历史街区 * 行天宫(关羽和他的伙伴们) * 算命街 * 大龙峒保安宫 * 延三夜市 * 宁夏夜市(圆环边蚵仔煎) * 永康街(芒果冰) * 中山站(日式美食) * 心中山线形公园 |时间轴 05:47 台北市概要 06:48 学霸一日游路线 35:48 渣男一日游路线 48:15 吃货一日游路线 |本期嘉宾 伯纳德 |背景音乐 Be Jammin (Alexander Nakarada)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 Apple Podcasts,Spotify,小宇宙,喜马拉雅订阅和收听我们的节目,您也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荔枝FM,蜻蜓FM,Pocket Casts或其他泛用性客户端找到我们。 |联系方式 微博: @口头拼贴CollageTalk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本期内容 上一期节目,我们讨论了参数化设计在现阶段用于提高设计效率的实用价值,这些技术无疑会将设计师渐渐从重复性工作与机械性的计算工作中解脱出来,我们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和自由来关注设计中更人文的方面。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抓取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更新,风格,潮流,大众审美,甚至人的需求,都可能在不远的未来成为可以量化的参数,那么进阶版的参数化设计将可能在未来给设计师带来什么挑战和机遇呢?更远一点,当脑机接口使得人类的思维模式不再是一个黑盒子,当强人工智能出现,人类设计建筑与AI设计的建筑又会有什么不同呢?AI有可能比人类更懂人类吗? 感谢关注口头拼贴,你觉得设计师会被AI取代吗?有任何的想法或建议都可以通过微博或邮件来和我们交流讨论! |名词解释 * 小库科技: 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使用人工智能辅助城市规划、建筑方案与开发决策; * 强排:根据地块限制条件,最高盈利强度排布建筑的规划总图; * 多米诺体系:1914年柯布西耶在工业革命时代背景下提出的钢筋混凝土板——柱结构体系,其结构骨架由方形的竖向等截面柱、水平肋梁楼板、竖向连接的楼梯构成。其前卫之处在于这是历史上首次提出建筑标准化大规模生产的观念,除此之外,柯布西耶以多米诺体系为基础提出的“新建筑五点”、“机械美学”、“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匀质空间”等观点对以功能为主的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和发展产生巨大意义; * 脑机接口:在人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的直接连接,从而实现脑与设备的信息交换; * Machine Vision:机器视觉是配备有感测视觉仪器的检测机器,可用于检测出各种产品的缺陷,或者用与判断并选择出物体等,主要用在检测方面,包括用于提高生产效率、控制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采集产品资料等; * 新陈代谢派:建筑及都市空间视为动态有机的生命体,让空间能随时间不断生长更替,并以「巨型结构体」作为控制都市新陈代谢的系统; * 阿尔法狗:2014年开始由英国伦敦Google DeepMind开发的人工智能围棋软件,以及对应的电影纪录片《AlphaGo世纪对决》; * 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是一位有影响力的美国画家以及抽象表现主义运动的主要力量。他以他独特创立的滴画而著名。 |时间轴 01:52 参数化是形式主义还是实用主义? 12:57 美感可以被量化进入设计吗? 21:12 人文的信息可能被收集成参数吗? 26:42 人工智能会取代设计师吗? 42:27 参数化如何带来无法预料的结果? |本期嘉宾 蚊子、易 |参考文献 多米诺体系的前世今生 |背景音乐 Synth Bass (Norbert Reinwand)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 Apple Podcasts,Spotify,小宇宙,喜马拉雅订阅和收听我们的节目,您也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荔枝FM,蜻蜓FM,Pocket Casts或其他泛用性客户端找到我们。 |联系方式 微博: @口头拼贴CollageTalk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本期内容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无论我们承认与否,代码与计算机都成为了城市无法剥离的一部分,黑客帝国的世界离我们并不遥远。对于建筑设计来说,我们通常认为建筑是一个有故事,有温度的造物,不能被冷冰冰的0和1来代替,设计师的工作的高度复杂性更是神秘而不可描述的。然而,参数化设计却能够利用代码和计算机辅助帮助我们解构建筑背后的逻辑,给我们带来看待设计和世界的新视角,甚至照顾到一些容易被人脑遗忘的方面。但由于我们正处于新旧交替的阵痛期,许多规范的不完善和理念的不清晰,让我们对参数化产生了许多的误解,认为参数化就是曲线建筑,参数化是哗众取宠的噱头,或参数化就是冷冰冰的,没有灵魂的。在被误解的参数化设计的上期节目中,我们将主要带大家厘清参数化设计的概念,介绍它在日常设计实践中的运用,以及他作为一个工具如何能够大大提高我们日常的工作效率。对参数化设计较为陌生的听众,可以先阅读一下Show notes里的名词解释。 感谢关注口头拼贴,欢迎大家来跟我们分享你是如何看待参数化设计的。有任何的想法或建议都可以通过微博或邮件来和我们交流讨论! |名词解释 * 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帮助建筑信息的集成; *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集成、分析、处理,和可视化表达; * Grasshopper内置于rhino的可视化编程软件,用于辅助参数化设计; * 电池: Grasshopper里的命令图标; * Revit: Autodesk旗下的一款BIM软件,常用于建筑设计和图纸绘制; * Dynamo: 内置于Revit的可视化编程软件,用于辅助参数化设计和管理; * Python: 一款常用的编程语言; * Parametric Design: 参数化设计,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把建筑设计的全要素都变成某个函数的变量,通过改变函数,或者说改变算法,人们能够获得不同的建筑设计方案; *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理论主要是设计和分析一些让计算机可以自动“学习”的算法。机器学习算法是一类从数据中自动分析获得规律,并利用规律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的算法; * Deep learning: 机器学习的分支,是一种以人工神经网路为架构,对资料进行表征学习的算法; * Habitat 67: 加拿大蒙特利尔圣劳伦斯河河畔的一个住宅区,粗野主义建筑; * 圣家堂: 位于西班牙加泰隆尼亚首府巴塞隆纳的一座未完工的天主教教堂,由安东尼·高第设计; * 扎哈: Zaha Hadid,于2004年成为首位获得普利策建筑奖的女性建筑师,常被认为是参数化设计的领军人物; * 马岩松: MAD事务所的创始人,国内著名建筑师,代表作有梦露大厦和哈尔滨大剧院 * Cecil Balmond: Balmond Studio创始人,著名结构师、设计师、作家,擅长研究算法和形体的关系,代表作包括央视大楼和仙台媒体中心; * 弗兰克·盖里: 美国后现代主义及解构主义建筑师,曾获得普利兹克奖,代表作有华特迪士尼音乐厅和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 ETH pavilion: House 4178,苏黎世理工大学的学生项目,由机械臂辅助建造; * Envelop: 建筑外壳; * 机械臂: 是具有模仿人类手臂功能并可完成各种作业的自动控制设备; * 无人机辅助: 使用无人机辅助建设,未来具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时间轴 04:23 谣言一:参数化建筑就是异形建筑 18:35 谣言二:参数化设计很难学 26:15 谣言三:参数化在国内很少实际使用 32:42 谣言四:参数化方向很难找工作 46:19 谣言五:参数化设计很难建造 |本期嘉宾 蚊子、易 |背景音乐 Synth Bass (Norbert Reinwand)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 Apple Podcasts,Spotify,小宇宙,喜马拉雅订阅和收听我们的节目,您也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荔枝FM,蜻蜓FM,Pocket Casts或其他泛用性客户端找到我们。 |联系方式 微博: @口头拼贴CollageTalk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本期内容 三月八日是国际妇女节,本期节目我们将讨论当代女性设计师在职场中所面临的困境。虽说在2021年的今天,我们已经走出了林徽因那个女性不允许读建筑系的时代,各大设计院校的男女学生比例几乎都达到了1:1,甚至在景观等部分学科更是女多男少。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事务所中,女性领导者的比例是18%,学校中女性院长只有19%,平均男女设计师薪资相差20%。造成这些职场中的性别差异不仅仅来源于父权社会根深蒂固的对于女性的母职惩罚,更高的道德要求,也由于建筑/设计学科长久以来存在的对于强硬自我的“建筑大师“形象的崇拜,而这样的特质往往是生长在父权社会的女性不具备的。当建筑男大师们风流倜傥,游戏人生时,女性建筑师却往往展示出一种严肃和禁欲的态度。而这些现象也不断逼迫我们思考,设计师群体,民众,学界和社会,我们能做些什么,才能够让女性设计师拥有更多发声的机会和发展的机会。 感谢关注口头拼贴,欢迎大家来跟我们分享你是如何看待男女设计师的性别差异的。有任何的想法或建议都可以通过微博或邮件来和我们交流讨论! |时间轴 03:47 学业与求职的困境 15:09 工作状态的困境 26:10 职业预期的困境 35:28 能力认知的困境 45:34 可能的努力的方向 |本期嘉宾 安妮 |相关阅读 《厌女》(上野千鹤子) 《景观设计学》:“景观设计师职业现状调查” 《纽约时报》:“Where Are All the Female Architects?” |背景音乐 Rising Up (Jonah Berglund )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 Apple Podcasts,Spotify,小宇宙,喜马拉雅订阅和收听我们的节目,您也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荔枝FM,蜻蜓FM,Pocket Casts或其他泛用性客户端找到我们。 |联系方式 微博: @口头拼贴CollageTalk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本期内容 本期我们夹杂着悲喜交加的心情,聊了聊导致设计师崩溃的四大元凶,大家猜猜是什么?谈至深处,情难自已,热泪盈眶。我们两个主播和本期的嘉宾小张,也其实代表了三种不同类型性格的设计师,一娃是没有感情一脸拽样的画图机器,Shawn是细致认真人见人爱但敏感的悲观主义者,小张是以知识理论武装自己的业余心理咨询师,可我们都不免遇到很多让人奔溃的时刻,我们也讨论了如何防止崩溃,面对崩溃和理解崩溃。以及设计师作为高压行业,我们应该如何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适当释放压力,学会与自己和解。 感谢关注口头拼贴,欢迎大家来跟我们分享你的崩溃时刻以及你通常会如何面对崩溃。有任何的想法或建议都可以通过微博或邮件来和我们交流讨论! |时间轴 02:50 崩溃原因之合作 22:25 崩溃原因之老师 40:41 崩溃原因之软件硬件 48:17 崩溃原因之情感 60:19 崩溃原因之自我 69:12 崩溃的出路 82:26 释放压力的方法 |本期嘉宾 小张 B站账号chendizest |背景音乐 Hungarian Dance No. 5 (Johannes Brahms)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 Apple Podcasts,Spotify,小宇宙,喜马拉雅订阅和收听我们的节目,您也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荔枝FM,蜻蜓FM,Pocket Casts或其他泛用性客户端找到我们。 |联系方式 微博: @口头拼贴CollageTalk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本期内容 设计师工作的本质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那么谈到生活,怎么能没有美食呢?在疫情期间,我们无意中发现火遍洛杉矶的美食外送平台的背后创始人之一,竟是一名建筑设计师。这一下就勾起了我们的兴趣,所以我们特别邀请了DiNG的创始人小溪来为我们讲述她如何从一名成功的职业建筑师摇身一变成为美食平台创业者的故事。创业不易,跨行业创业更不易,跨行业在海外创业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小溪却告诉我们:建筑师的经历和训练让她具备了将创意转化为产品的能力和面对创业过程中困难的超强抗压能力。作为产品使用者的我们也可以感受到DiNG具有它独特的社区精神和人文情怀,这与小溪的设计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和小溪的对话,我最深的感受是:任何一段人生经历和任何学到的知识都不会是浪费,我们的经历和知识终将内化成为我们披荆斩棘的武器,进击吧!设计师! 感谢关注口头拼贴,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乘风破浪,梦想成真!有任何的想法或建议都可以通过微博或邮件来和我们交流讨论! |时间轴 00:51 DiNG吃饭啦诞生的故事 08:20 关于小溪和Mike 14:15 DiNG的菜品理念 15:55 从建筑师到创业者 22:13 创业趣事和糟心事 30:45 DiNG的推广之路 43:04 新年计划 45:17 对想转行的建筑师的话 |本期嘉宾 DiNG吃饭啦创始人:小溪 |平台信息 DiNG吃饭啦 网站:https://www.get-ding.com/ 或 https://www.getdingla.com Instagram: ding.fun 公众号:DiNG 吃饭啦 微信/小红书:DiNGteam3464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 Apple Podcasts,Spotify,小宇宙,喜马拉雅订阅和收听我们的节目,您也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荔枝FM,蜻蜓FM,Pocket Casts或其他泛用性客户端找到我们。 |联系方式 微博: @口头拼贴CollageTalk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本期内容 本期我们为大家带来的是一期年货!众所周知,年货一般都是干货。Eva和小张有幸参与了由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所出版的景观学术书籍《美丽中国》的筹划与编辑,所以这期节目我们将会讨论关于美丽中国这一政策的深层含义、对于景观设计学科未来的影响,以及中西方相关政策运动的对比。不要脸的说,我们仨讨论的内容整理整理可以变成一篇论文啦。本期内容涵盖了一些关于书的剧透,对书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将我们聊天内容视为一次书籍测评,来决定要不要吃下这颗安利。 感谢关注口头拼贴,也欢迎你来分享新年的趣事,有任何的想法或建议都可以通过微博或邮件来和我们交流讨论! |时间轴 02:30 编辑部的故事 11:15 什么是美丽中国? 17:04 美有标准吗? 23:31 为什么要提出美丽中国的口号? 31:01 美丽与生态的关系 37:02 与其他口号的对比 44:17 景观设计的职责 59:15 不同尺度的美丽中国 61:51 总结、遗憾与收获 |图书信息 中国大陆地区:《美丽中国 当代中国风景园林的思考》2021年3月份将上线各大网络购书渠道; 其他地区:Beautiful China Reflections o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您可以通过Amazon,出版社Oroeditions或其他渠道购买。 |本期嘉宾 小张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 Apple Podcasts,Spotify,小宇宙,喜马拉雅订阅和收听我们的节目,您也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荔枝FM,蜻蜓FM,Pocket Casts或其他泛用性客户端找到我们。 |联系方式 微博: @口头拼贴CollageTalk 邮箱: [email protecte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