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涡派对
从权力的视角,解答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

Album
主播:
Banster
出版方:
班斯特人
订阅数:
10843
集数:
23
最近更新:
1天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从权力的视角,解答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 马路的宽窄如何改变城市活力,中彩票1000万该做什么,如何在恋爱中自我赋权,AI会怎么影响打工人的生活…… 每10-14天更新一期,拆解生活中的宏大命题,探寻现实世界的运行规律 为厌倦标准答案的人办一场派对
漩涡派对的创作者...
Banster
漩涡派对的音频...

023. 我们往往先看见大海的照片,然后才亲眼目睹大海:现代人如何认知外部世界?

大家都说,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过多的信息读也读不完。每天微博、公众号、抖音刷新上传的速度远远高于我们每一个人阅读摄取信息的速度。 同时,我们又处在一个后真相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选择自己的信息源,选择那些让我们感到更舒服的信息,而算法又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这个过程。 今天这期节目,我就想借助一本书来探讨一下,在信息爆炸的年代里,舆论的形成机制究竟是什么,而我们的思维模式又是如何处理新闻信息的?——我这里说的新闻,是一个非常泛化的概念,指的是那些不是由我们亲眼目睹、亲身经历的事件,而是我们在网上获取到的、看到的,其他人的说法。我把这些统称为新闻。 今天要讲的这本书,是美国的一个新闻记者、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写的《舆论》。这本书我在差不多五年之前第一次读,当时读完之后就觉得非常有启发,今天我也想把这本书里面的主要观点分享给你。 欢迎加入派对。 扫描上方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Banster2024,拉你进听友群! 本期节目流程 00:00 O Rangutang - Chuck Berry 01:50 全书开始于一个小岛上的故事 03:35 远方的新闻,如何改变我们所身处的环境 05:20 什么叫做“大脑中的虚拟图景”? 博尔赫斯《论科学的精确性》 09:20 不加筛选地记忆世界上的所有细节,是不可能的 11:30 在战争中,每一方都会形成一套有利于自己的叙事 12:40 历史的最终解释权,归胜利者所有 14:30 反过来说,是大众选择了那套让我们感到舒服的历史叙事 17:05 人们总是基于对过去一段时间的经验总结,来预测未来 19:30 什么叫“重回三维世界”? 22:15 大脑会自动屏蔽掉可被预测的信息 24:10 张爱玲:我们是先读到爱情小说,然后才去体验爱情的 25:40 面对完全相同的信息,不同人看到的重点也不一样 29:15 如何理解“刻板印象”? 31:15 我们所形成的思维习惯,往往是对于解释我们个人的人生经验最有效的 32:15 道德,是一种最有利于自己的评价体系 34:35 一个小小的叙事诡计 36:55 You Never Can Tell - Chuck Berry 文案|班斯特人 音频制作|班斯特人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37分钟
1k+
1天前

022. 大战的起源: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国家才会冒险发动战争?

这几天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关税问题非常热,这其实也是我一直想聊的一个话题。 我有两个非常想做的系列,一个是关于享乐主义的,我们在第8期轻盈的爱,第9期内卷化,第21期双休的节目里面其实有隐隐约约涉及到。还有一个系列,就是关于货币、债务、关税和国家发展。不过今天这期节目暂时先不聊关税,等之后政策稳定下来,我们再从理论的角度做一个更加系统性的梳理。 这期节目,我想聊一个暂时离我们更加遥远的问题——世界大战是怎么打起来的? 大家或许听说过「修昔底德陷阱」这个概念,这是格雷厄姆·艾利森在2012年提出来的,指的是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会挑战现存的霸权国,而现存的霸权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于是这就导致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修昔底德陷阱」过去十几年在国际政治领域被讨论得非常多,有支持也有反对,还有人认为这其实是一种美国的话语陷阱。 战争,有着肉眼可见的不确定性,以及直接的经济损失。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决策者才会冒险去发动一场大战?而这些战争又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是我这期节目想要回答的问题。 欢迎加入派对。 扫描上方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Banster2024,拉你进听友群! 本期节目流程 00:00 风平浪静 - 陈永淘 02:00 让我们从《三体》里的「黑暗森林假说」开始聊起 02:55 猜疑链,与技术爆炸 06:10 国际政治学里的黑暗森林假说:进攻性现实主义 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大幻想》 07:45 国家战略意图的测不准,与不平衡多极 10:20 美国学界的主流理论,如何解释二战后长达80年的和平状态? 14:00 进攻性现实主义,为什么更呼吁战略克制? 16:35 在米尔斯海默眼里,只有三个地方值得美国倾注军事资源 「漩涡派对」第12期:为什么说大部分人都没看懂特朗普? 19:30 所有的大战,都是预防性战争 戴尔·科普兰《大战的起源》 23:10 为什么不能把战争起因归咎于某一个人的权力欲望? 25:05 不开战,不意味着没有风险 26:20 决策者在判断要不要开战时,会考虑哪三个因素? 29:10 最危险的状态,叫做「非逆转性相对停滞」 33:30 如何理解俄乌冲突? 34:40 修昔底德陷阱,问题根源在中国还是美国? 38:05 国家决策的关键,在于对彼此之间相对增长的预期 39:45 风平浪静 - 陈永淘 文案|班斯特人 音频制作|班斯特人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41分钟
22k+
2周前

021. 落实双休与反内卷:能做吗,好做吗,怎么做?

最近两条新闻很火,一个是大疆宣布晚上九点之前所有员工必须下班离开办公楼。另外一个是美的,要求六点二十必须下班,董事长方洪波还要求严禁下班以后开会,而且杜绝在微信群里面喊口号、举拳头这样的形式主义。 相关的话题,包括要求高中生落实周末双休都引起了很多讨论。 从2019年「996.ICU」这个项目爆火开始,对于内卷、加班、双休以及工作时长的讨论一直没有停下来,包括漩涡派对之前也有做过关于内卷、消费主题的播客。 今天这期节目,我就想深入地聊一下我们国家最近的政策转向,关于为什么要呼吁停止内卷,为什么要严格落实休息时间。 欢迎加入派对。 扫描上方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Banster2024,拉你进听友群! 本期节目流程 00:00 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 - Daft Punk 01:20 严格禁止加班,是因为欧盟吗? 03:45 为什么福特要推行八小时工作制,是因为他善吗? 「漩涡派对」第12期:为什么说大部分人都没有看懂特朗普? 06:10 只有工人的工资和节假日多了,全国的消费市场活力才能起来 07:35 防止合成谬误,需要看得见的手进行调控 09:10 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是怎么从7天发展到13天的? 13:15 我们每个人都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 15:30 消费就是直接民主——多为自己喜欢的东西支付溢价 17:25 逆周期调节,在舆论上总是不讨好 19:25 从供给侧改革,到需求侧改革 过去几年的“消费升级”有什么问题? 21:15 学会用动态的视角看待马斯洛需求层次 25:20 劳动力结构性错配:大学生求职难,工厂招工难 26:25 从货物贸易出口,到服务贸易出口 黄奇帆《分析与思考》 28:40 防止“内卷式竞争”的四个维度:政府、企业、教育、劳动者 「漩涡派对」第9期:内卷化与垃圾时间 30:35 什么叫“烧钱换市场”? 33:10 家长反对高中双休,该怎么解决? 34:45 “四个人领四个人的工资,干四个人的活儿” 37:10 为什么我们过去能维持这么多年的内卷文化? 39:45 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 - Daft Punk 文案|班斯特人 音频制作|班斯特人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40分钟
24k+
4周前

020. 完美的世界,注定无聊:我们为什么本能地恐惧“乌托邦”?

电影里面有一个类型,叫做“反乌托邦电影”,比如1984、使女的故事、黑客帝国、饥饿游戏、雪国列车,包括黑镜。 “反乌托邦”这个词大家念得很熟悉了,但是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的“乌托邦电影”——那么大家都在反什么呢? 反乌托邦或许是一个最奇怪的电影类型了,虚空索敌,面对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发起攻击。 那么乌托邦文学有没有呢?有,但是不多,主要是一些规则怪谈: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及“乌托邦”这个词的来源、空想社会主义的鼻祖、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写的《真正的黄金书,既救世又欢乐,关于最理想的国家制度以及新发现的岛屿:乌托邦》(Libellus vere aureus, nec minus salutaris quam festivus, de optimo rei publicae statu deque nova insula Utopia) 为什么没有乌托邦故事呢?这或许是因为,在完美的乌托邦世界里,根本没有办法写出一个有情节的故事,而这也是我今天这期节目想要探讨的问题。 欢迎加入派对。 扫描上方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Banster2024,拉你进听友群! 本期节目流程 00:00 香格里拉 - 魏如萱 01:45 游记体的特征,就是只描述现象,很少写情节 02:10 如何把流水账变成一个连贯的故事? 03:55 “幸福的人总是相似”——这句话本质上暴露了人类想象力的匮乏 04:30 我们更习惯的,是阴谋论叙事 06:35 还有一类乌托邦,是时间上的乌托邦 09:50 天堂是一个极其无聊的意向,无聊到甚至有点恐怖 11:35 我们没办法想象两个不一样的完美之地 12:20 在1516年的莫尔所能想象的最美好的世界里,依然保持着奴隶制 15:20 无聊,就是天堂最大的bug 17:10 体验机、缸中之脑、黑客帝国——我们总是把一些不完美的东西误以为是完美的 「漩涡派对」第17期:为什么一个意识形态天然就会催生出反对它的意识形态 19:15 如果存在一个完美的体验机,你要不要进去? 20:00 为什么很少有哲学家讨论“如何度过完美的一天”? 21:25 试着想象一个完美的星期二 「重新链接」:改变人生的12个问题 24:35 如果每天都是完美的一天,那么合并起来就是完美的一生吗? 27:00 如何度过幸福的一生?——来自演化心理学的四点温和建议 威廉·冯·希伯《当我们一起向狮子扔石头》 29:25 香格里拉 - 魏如萱 文案|班斯特人 音频制作|班斯特人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30分钟
4k+
1个月前
漩涡派对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