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011|作为普通医护人员的我的父母,与漫漫抗疫长征路的故事

2022年的3月,春风吹过上海,奥密克戎在这里停留了,迟迟不肯离开。 从小区封闭,街道封闭,到现在全城的封闭,我突然意识到这又将是一场持久战。 生活好像暂停了,但春天不会停留,眼看着初夏的气息慢慢袭来,而我们甚至还没有看过这个春天的繁花似锦。 也在上周,身为医务人员的我年过半百的父母,在三线小城,也再次走上前线,参与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 01:18 封闭第一个月的生活,是单调的重复的,也是刺激的,从我以为的事不关己,到我终于感受到我们根本无从逃脱。 在家封闭临近一个月的我们,蔬菜开始不再新鲜,肉蛋奶也快消耗干净,每当夜深人静时, 我们就会竖起耳朵,每一次大卡车经过时,都会反复确认,也许是我们的物资来了。 早在通知封闭的前几天,我的爸妈开始每天督促我们早起去菜场买菜,囤好物资。不知全貌的我们,总会心存侥幸,想着也许很快就解封了。但爸妈一直提醒,那也要做好半个月以上的准备,还好,当时听了他们的话。 08:05 为了支援上海转移过去的密接人员,身为医护人员的我的父母,在三线小城再次走上了前线。我的父亲再次走进隔离病房,我的母亲也走到了后勤岗位,保障好大家的生活。 妈妈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腾讯文档,爸爸还安慰妈妈说:“一开始可能会有些难,不要着急,慢慢来。” 从非典,到新冠,我已经数不清这是他们第几次走上前线。从年轻时的热血沸腾,到中年时的沉着冷静,在他们成长的年岁里,我也看见了不一样的他们。 年轻时的他们,也许曾想过成为伟大的人,但在教育我的二十多年里,他们从没提及过这个词。而如今,他们再次披上战甲,走到前线,我却明白了即使他们从未提及,我也看见了他们身上伟大的光芒。 都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如果我们这一代人的战场是面对反复无常的疫情,那我的父母就是替我拔剑前行的人。 2020年疫情刚来的时候,刚过完春节,我的父母就被召唤进了隔离病房,那段时间我时长担心父母的安危。 > 当时读到一句话,“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像前辈一样,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 这一年,我的父母已经成为了前辈,只是这一次,他们面对着远比想象中更凶猛的敌人,他们要做的是保持冷静,稳住大家的情绪,然后一个个救人。 27:24 后来我和妈妈聊起03年的非典,那会儿我好像是刚上小学。妈妈是第一批被派去前线抢救患者的医护人员,当时我和爸爸在家里还接受了采访。记者问我,你妈妈要进去一个月,想不想她。我当时没觉得一个月有多长,也没觉得有多想我妈妈。 那时候觉得妈妈被派去前线还上了新闻联播,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学校因为非典还放了假,那多幸福啊。今天和妈妈聊起来,原来妈妈那时候也很害怕。能平安归来的感觉和死里逃生的感觉是大致相似的。 十七年过去了,这一次妈妈不需要再奋战在前线了。我也开始明白生死界限,明天和意外,不过都是在上帝的一念之间。 感谢我的妈妈,在那个春天平安的回来了。也感谢我的爸爸,就像《美丽人生》里的爸爸一样,让我在那个春天里带着期待而不是带着恐慌等着妈妈回来。 生活是美好的,哪怕一时被黑暗所笼罩,我们依然能够找到美之所在。 他们或许也无奈过,委屈过,疲惫过,心酸过。但每次看见我,他们还是会笑着说,“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小时候,父母总会担心我们的安危与快乐,长大后换我们来心疼他们,他们的父母也会担心他们。 于外婆而言,她从不期冀她的孩子们会成为伟大的人,人格完美的人,她所希望的,不过是一家人平安健康,其乐融融。她小心翼翼地询问,害怕打扰孩子,害怕吓到孩子,但她不过是希望听到一声“我们挺好的,您放心吧”这样简单的问候。 谢谢每一位奋斗在前线的医护人员,为了让我们快点恢复正常的生活,挡下太多灾难。 谢谢我的父母,我的家人,让我永远相信,生活马上就会好起来的。 “没有人的人生是完美的,但生命的每一刻都是美丽的。无论什么样的灾难降临,只要生命还在,生活始终要继续。活着,就是最美丽的事。” MUSIC:Game of Survival - Ruelle , Ode to My Family - The Cranberries

56分钟
99+
3年前

Vol.010|主流审美凝视下,一个普通女孩的瘦身之路

三月末的时候在家收拾二手衣物,想着新的一年可以做减法,有个轻盈的开始。当我收拾出一大袋穿不上的旧衣物时,发现岁月留给我了十斤脂肪。 有人说,“减肥这件事,如果不在该完成的阶段把它完成,那它以后一定会不断跳出来烦你,并且越往后成本越高。” 回头看,我很感激大学的自己坚持下来了,在所有人都不相信我能做到,在没有很多预算也不完全了解完备的减肥理论的时候,一口气跑了6个月的步,避开了我爱吃的煎饼果子、麻酱拌面、炒面炒饼,少食多餐,瘦了20斤。 大学的时候减肥,陪我吃饭的同学常常抱怨和我吃饭突然变得很无聊。在那段独自一人坚持减肥的日子里,我却也收获了太多超出我想象的东西,一个高新陈代谢健康的身体,一个时刻乐观积极的心态,还有在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沉下心来坚持的毅力。 时过境迁,互联网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被社交平台眼花缭乱的减肥方法包围,生酮饮食,轻断食,抗糖饮食,超模同款减脂餐,哥本哈根减脂餐······ 到头来会发现,不论哪一种方法,都需要足够坚定的意志力,毫不懈怠的坚持。 我们已经过了少吃两顿就能瘦的年龄,面对的是多吃一口就胖几斤的现实。 好身材的背后,都在偷偷下功夫。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减脂减肥、吃健身餐、练马甲线,好像成为了当下年轻人必备的时髦生活状态。秀健身照、秀减脂餐好像成为了一种新风尚。 与之带来的,是周围越来越多的女孩们开始陷入身材焦虑,好像前凸后翘的微胖,永远平坦的小腹,纤细的双腿,雪白的肌肤是唯一的美。 我们好像被单一的审美统治了,甚至于忽视了自身的健康与快乐。 工作后的我们,加班熬夜,生活的压力增大,让我们对食物的欲望不断增强,我们很容易陷入暴食与断食减脂的不良循环之中,身体的新陈代谢被破坏了,心态也很容易崩塌。 减脂、吃健身餐的初衷,也许不该是为了追求极致的瘦或者一定要练出的马甲线,而是为了让你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以及积极的心态。如果变相的给你带来了太多的焦虑,也许是时候该停一停了。 要相信在社交平台以外,这世界有太多比苍白的瘦更值得追求的多样的美。 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远比活在别人的审美里重要太多。 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轨迹,所以,永远不要因为别人而乱了自己的阵脚。 吃喜欢的食物,享受运动带来的舒适,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找到自我最舒适的状态,才是最重要的呀。 MUSIC: No Vacation- Yam Yam

58分钟
1k+
3年前

Vol. 009|居家的日子,听我们扯扯儿时害怕又迷恋的未解之谜吧

在本期节目录制的前一天,是MU5735次航班遇难者头七祭。 在此,我们为MU5735遇难同胞默哀。 愿逝者安息,悲剧不再。 也许,他们只是被接走了,或许多年后,他们相貌未变,仍会平安回来。 愿那片山谷,鲜花满地,铺满回家的路。 ———— * 本次对话中讲到的故事,如陈述有误,欢迎各位讨论指正。 赶在上海封城前,老爸给我寄来了小时候常常翻阅的《世界未解之谜》,翻开后万千故事又重新浮现在脑海中。 失落的玛雅文明,消失的亚特兰蒂斯,跨不过去的百慕大三角,从天而降的英国巨石阵,疯传1500年的尼斯湖水怪,永垂不朽的木乃伊… 摸不清的宇宙边际,无法解释的地质现象,还有各式各样的世界悬案。 林肯总统遇刺,黛安娜王妃的车祸,梦露猝死,年迈的托尔斯泰为何离家出走,黑色大丽花惨案,开膛手杰克… 我记得,儿时的我们,畏惧又痴迷。 36:55 我想,好奇心是智慧生物进步的源泉,才让我们如此执着于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 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已经有数百万年,但时至今日,也并没有完全与地球的环境相处融洽。谜底被揭开的那一天,或许可以颠覆人类的认知,或许可以引领人类正视自己,然后走向新的文明阶段。 成为大人后的我们,好像反而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就像读到的一句话: “只有在大扫除时,翻出墙角堆积的科幻杂志,你才会发现,曾经的你,有多么关心这个世界。” 爱因斯坦说:“探索奥秘对于人类而言,是最为美妙的事情。” 希望我们,永远保持好奇,保持探索未知的冲动与渴望。 MUSIC:Opening Titles & The Game is On

47分钟
99+
3年前

Vol. 008|那些在同学聚会上吹牛的,也许只是想得到一句称赞的脆弱的成年人

00:26 在《新周刊》上读到一则漫画,题目是《我在同学会上,吹了这辈子所有的牛》,一阵感慨。 02:55 你毕业后还参加过同学聚会吗?老同学们都爱聊些什么呢? 还没上班的时候,参加同学聚会,大家总爱要去哪里深造,校园里的爱恨情仇,和对未来的憧憬。 可工作后,大家总能变着法子聊事业,聊金钱与爱情,聊一切与名利场挂钩的事情。 12:00 好像总会有这样的同学,TA想在同学聚会的饭桌上把自己的姿态抬到最高,让所有人都看到TA这些年的成就。仿佛TA的这些经历,离开了这张饭桌,TA就再无人可诉说。 12:27 “一桌人,都在聊孩子。没有回忆,没有理想。” 当这张饭桌上只有你一个人单身,你就成为了那个怪胎,成为了那个人生进度落后的人。 14:35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在期待一场大规模的同学聚会呢? 也许有人想搭个人脉,也许有想见的人,或者有熟悉的人一起陪着去。 17:04“散伙是人生常态,只有极个别是例外” 17:40 一场没有好朋友陪伴的毕业典礼,真的太落寞了。 20:24 傅首尔在《奇葩说》中聊到过,“混的normal才可以最放心的去参加同学聚会。同学聚会的买单,一向是最有仪式感的炫富环节。” 21:24 似乎工作后再去参加的同学聚会,都像是一个小小的名利场。 22:40 最害怕多年未见的老同学,早已不熟悉我的成长轨迹,却可以趾高气昂地指责你这些年的生活。 24:40 大家吹牛是真的在吹牛嘛?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可言,成年人的脆弱也都靠自己舔舐。 好像今天这个饭桌上说出口的话,离开了这里就不会再有人求证了。你生活的苦离开了这张饭桌,还是要自己咽,但今天TA坐在这里吹牛,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得到了大家对TA身份的认可,TA的目的就达到了呀。 26:04 每个人生活中面对的真实的困境,都只有自己知道。但今天坐在老同学的饭桌,我希望你们可以夸一夸我。 27:15 学生时代的我们,对成功,对精英,对漂亮,对完美的爱情好像都是定好了标签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觉得我“逆袭”了,我希望你们可以看见今天的我。哪怕你们今天的称赞是敷衍的,是虚假的,但对我而言,都足够了。 30:10 同学聚会的场景,用书中的一句话来说,大概就是“我见诸君多有病,料诸君见我应如是”。 30:40 你期待的高质量的同学聚会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坐在这里,可以一起回忆属于我们曾经共同发生的故事。我希望这场同学聚会的饭局,能让我们短暂摆脱真实世界的疲惫,重新记起我们曾经是少年,也可以至死是少年。 37:40 很多学生时代关系很好的老同学,慢慢失去联系,也许真的只是我们分开在不同的城市生活了。我偶尔会觉得可惜,也期待能有机会再和他们坐到一张饭桌上,唠唠过往。 46:05 如果给你的老同学们送上一句祝福,你会说些什么? “愿你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历尽劫数,遍尝百味,更加生动而干净,归来仍是少年。” “祝世界继续热闹,祝你还是你。” MUSIC: 凤凰花开的路口——林志炫

51分钟
99+
3年前

Vol. 007|疫情下的上海生活观察记:每个冬天的句点都是春暖花开

> “人一旦意识到世界荒诞,即使没有感染上疫症,也平添了心病;这就是身陷围城,新陷绝境的征兆。”——阿尔贝·加缪《鼠疫》 上海入春了,外滩的郁金香开了,樱花也跃跃欲试,窗台上的香水柠檬接二连三地狂欢,但整个上海因为疫情安静了下来。 马路边的咖啡店不排队了,电影院关门了,以往吵闹的上班路,可以听见枝头的鸟鸣声,嘈杂的市井都安静了。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样的上海。 从2020到2022,人们似乎已经学会与疫情和平相处,甚至找到了调侃的方式。 疫情到底对我们的影响有多深远呢?人们的恐慌真的在减少吗,还是依然会时不时地政治性emo呢? 一不小心活在了大时代的我们,也在慢慢寻找与世界和平共处的方式。 我们好像自然而然地爱干净了起来,改变了消费观,学会了防患于未然,喜欢上看生活方式博主们的视频。 我们开始珍惜每一次能面对面与人接触相处的机会,更注重真实世界里的连结。 说走就走的旅行也许还要很久才会回来,疫情也许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悄无声息地离开。 在此之前,我们依然要保持乐观,珍惜平凡而珍贵的每一天。 就像《加缪手记》的那一句:每个冬天的句点都是春暖花开。 Music:《春风十里》—— 鹿先森乐队

48分钟
99+
3年前

Vol. 006|都说念旧的人是拾荒者,我不信

00:20 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很多微小的记忆总是在不经意间在脑海中浮现。 比如,小学时学校小卖部买的一瓶冰水,回外婆家路上滴在爸爸裤子上的冰淇淋。 看起来,我们都是念旧的人。 03:56 人们都说,念旧的人活的像拾荒者,而且越久远的事情记得越清晰。 04:40 为什么这些微不足道的记忆总是会出现呢? 05:30 人的记忆分为四种: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我们好像是形象记忆与情绪记忆较丰盛的人,所以太多画面会在脑海中不断重现。 卡迪夫夏天的市中心,天津分别的车站,都是一个个片段。 12:00 “快乐只有我们懂” 那些认识十几年的老朋友,不论在一起多久,我们还是会把儿时的破事拿出来说一说。 那些事儿,可能到了80岁我们坐在树下晒太阳的时候说起来,还能笑出声。 15:20 气味被大脑宠爱,总能唤起最深刻的记忆。 比如后来只要闻到可丽饼的甜味,就会想起卡迪夫市中心的圣诞集市。 比如只要过年回家只要闻到柴火香,就会想念外婆小时候要大锅烧的菜粥。 26:45 爱回忆的人,只要想回忆,哪怕是刻意的,我们也会变着法子回忆过去。 比如同学录,比如老照片,比如装满回忆的铁盒子,比如学生时代和同学们寄的信。 31:30 念旧的人总喜欢主动走进回忆之中。 34:40 记录生活本身真的会打扰到我们的生活吗? 或许不会,记录本身就是可爱的,回忆时也会伴随着一次次大笑。 36:25 念旧的人不都是负重前行,我们也在过好当下。 回忆应当是一种鼓舞,指引我们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Music: Love is for Falling in Love - Sarah Kang/Eyelovebrandon

43分钟
99+
3年前

Vol. 005| 从海伦·凯勒到小王子,勇气从来都是最珍贵的品质

## 有的故事教会了我们感受生活,而有些书教会了我们感知人生。 下半场聊到的这些书,在孩子时候的我们,其实未必都理解了。但它们都常读常新,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了,也给了我们太多的鼓舞。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只要朝向阳光,就不会有阴影。 就好像我们认识的冰雪女王谷爱凌一样,努力过了很多,这份幸运才值得一提。 海伦凯勒的人生是无法被复制的,但我们可以感受到永恒的努力与信仰。 人生艰难,但如果可以,我们还是要充满勇气努力活下去,然后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呀。 就像温柔如海伦,如果给她三天光明,她也有自己的期许。 第一天,很忙碌,献给尚在人间和已经逝去的朋友们。见见自己可爱的朋友们,看见活下去的动力。 第二天,要在黎明前起身,看黑夜转成白昼的动人奇迹,怀着敬畏之心看太阳唤醒沉睡大地的壮丽景色。 第三天,最后一天光明,不浪费在后悔和热望中。热情寻找新事物,她相信,真正看见的人来说,每天的黎明一定会展露新的美。 > 《天蓝色的彼岸》- 决不要在怨恨的时候让太阳下山。 以为是一本清新的爱情故事,打开后发现是一本感人至深,触动灵魂的人性寓言。 书封上有一句“本书适合九岁以上所有人群阅读,他是呈送给所有善良心灵最好的礼物。”我想,也许是年纪再小一些的孩子还无法理解生离死别的悲怆。那是我第一次深切的在书中感受到爱与死亡。我第一次明白,明天与意外不一定哪个先来。 “决不要在理怨恨的时候让太阳下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你睡觉前,请与你爱的人和解。因为你有可能今天晚上一躺下,明天早晨就再也起不来了。 时光是很可怕的,它在不知不觉中带走一切。而死亡的可怕却是,时过留痕,可死亡也许是戛然而止的。 而学会爱却是一辈子的课题,成长为大人的我,再翻开这本书,还是会不断感叹反思,那天,不该生气的呀。 > 《海蒂》- 谁不想在阿尔卑斯山过上无忧的放牧生活呢? 故事里的很多细节我已经忘记了,但我依稀记得海蒂满山奔跑的身影,记得热腾腾的黄油面包,记得爷爷的雪橇,记得克拉拉。 也许真实的阿尔卑斯山,没有那么值得人留恋,但我们依然向往着,那一份自由、恬静、舒适的放牧生活。 在这个声色犬马、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再读起海蒂,总还是会长舒一口气。我们沉醉于阿尔卑斯山的旖旎风光中,享受着埋在书中那短暂的脱离尘世喧嚣的安宁。 海蒂、克拉拉和爷爷就像是云朵之上的天使,向我们心中注入清泉。 > 《小王子》- “这本书是献给长成了大人的从前那个孩子” 儿时的我读这本书,只看见了一个个星球上的荒唐故事,却从未想过这当中的寓意。 长大后才明白,小王子的确是仙童,他来到地球,驯服了狐狸,却心心念念着自己的那朵玫瑰。 地球上的满园玫瑰对于他而言都是空洞没有灵魂的,他让狭隘的人类明白:爱的执着,是来自于一次次的浇水、呵护和倾听。“正因为你为你的玫瑰花费了时间,才使她变得这么重要。” 小王子没有被成人的谎言世界所征服,终究找到自己的理想。这理想就是连结宇宙万物的爱,而这种爱又是世间所缺少的。因此,小王子常常流露出一种伤感的情绪。就像作者圣埃克絮佩里在献辞中说:这本书是献给长成了大人的从前那个孩子,献给我们。 从行动,思想到语言,圣埃克苏佩里都是一个巨人。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写出这么质朴又意味深长的作品。才能让我们越是长大却越是热爱他的作品,热爱小王子。 童年的书究竟能影响我们多久呢? 我想,是一辈子。

46分钟
99+
3年前

Vol. 004 | 从马小跳到长袜子皮皮,他们好像真的存在于我的童年里

小时候看过的书,真的会对我们的成长有影响吗? 好像真的会。 过年回家的时候,我把童年常看的几本书又放回了床头,闲时翻了翻。 突然发现,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几年, 这些故事里的角色好像并没有离开过我的生活。 于是,我们打算来聊一聊,这些在无形中陪伴我们成长的可爱朋友们。 > 01:55《淘气包马小跳》—— 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光就是最好的时光 马小跳长大后没有和夏林果在一起,而是和儿时笨笨的安琪儿表白了。你看,兜兜转转,他们不再是他们,但他们也依然是他们。 我们喜欢马小跳,大概是那时候的他和那群个性迥异的同学们,似乎真的存在于我们周围。他们嬉笑打闹,调皮捣蛋,不遵守规矩却又善良勇敢。那些天性多少也存在于我们的身体里,我们会羡慕他们的勇气,惊叹于他们的创意,又从他们身上学会了和同学、和父母和老师相处。 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偶然聊起他们,也好奇他们后来都好好的长大了吗?他们都和相爱的人在一起了吗?谢谢他们曾陪我们成长,也谢谢杨红樱老师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城市里的童话故事。 > 17:16《长袜子皮皮》—— 她从海上来,选择永远活在九岁 永远胡萝卜色的头发,左右不对称的长筒袜,不合脚的皮鞋,肉肉的鼻子和脸上的雀斑,永远九岁的长袜子皮皮,永远让我怀念。 这是我儿时翻阅最多的一本书了吧,皮皮从海上来,力大如牛,乖张怪异,用她游荡的单纯快乐感染了定居者平静的生活,她毫不造作地表达自己有能力在自己的家里过日子,而不需要去那些受拘束的儿童之家。 她率性活泼,善良勇敢,无所顾忌,那么不合理又那么可爱。我知道这只是一个童话,但就像喜欢小丸子一样,我也永远喜欢皮皮。她不完美,但她永远保存着一个孩子的灿烂天性,和对生活的无限热情。 > 30:46《草房子》—— 乡野纯美宁静,夕阳下的草房子,金灿灿。 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江南水乡,讲述了主人公桑桑刻苦铭心又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优美的田园风光,金色的茅草房,开满百合花的大峡谷。乡野纯美宁静,夕阳下的草房子,金灿灿。那些最朴素的最纯美的故事也好像我童年的映照。 那时候少年不识愁滋味,我也和他们一样,在乡野间奔跑。小时候去池塘里钓鱼,挖蚯蚓,挖野菜,夏天捉蝉,坐在院子里乘凉吃大西瓜看星星,秋天去田里看收庄稼,冬天堆雪人。 后来桑桑考上了中学,爸爸也要去县城工作,他们一家人永远离开那片金色的草房子。长大后的我出国念书,到外省工作,眼睛一闭,也还是会想起记忆中的家乡的老房子。 > 46:26《苏菲的世界》—— 不论多渺小,我都敢与未知抗衡 这是一本哲学启蒙书,我第一次读的时候年纪还小,只看了里面和哲学无关的那些情节。 故事发生在挪威,名叫苏菲的小女孩,在一个陌生的哲学家的引导下,学习欧洲哲学,并认识到自己只不过是被某个作家创造出来的过程。没有大起大落的转折,平淡自然地阐述了欧洲哲学的历史与文化,悬念重重却也波澜不惊。 后来再读这本书时,我开始明白,存在主义的问题,或许会常伴于我未来的生活中。 当苏菲得到真相的时候,她没有感觉一切变得虚无和意义丧失,而是选择了反抗,从上校的书中逃离,这也触及到了存在主义的核心。身而为人,我们是渺小的,但作为拥有开放意识的独立主体,我们该对未知充满无畏与反抗,不论我们从哪里来,不论我们多渺小。

57分钟
99+
3年前

Vol. 003 | 如果可以循环,我想回到生命里的那一天

“Every second of every day,you make a choice that can change your life.”-《罗拉快跑》 循环、穿越、虫洞里的过去和未来,人们对于时空旅行好像有着很深的执念。 从《开端》到《一闪一闪亮星星》,2022年,循环剧再次掀起了收视的热潮。 印象中,看过不少关于循环或是穿越的影视作品,从经典派《源代码》《土拨鼠之日》《彗星来的那一夜》《蝴蝶效应》《明日边缘》等等,到西西弗斯式轮回悲剧《恐怖游轮》,还有温馨可爱的《想见你》《初恋五十次》。 大多数的循环,开始时主角们都是被迫进入的,但慢慢的,他们开始习惯甚至期待这件事。 也许是希望可以改变过去,也许是希望可以去救赎一个人或一群人。 人们为何如此热衷于循环与穿越呢?多半是当下身处在水生火热的现实生活中,觉得无力挣扎了,希望通过带着记忆回到过去这条捷径,来实现一次人生的跨越。 于是,我们开始回忆,如果有机会回到过去,我们希望去到那个瞬间呢? > 斯嘉丽: * 15:05 想回到小时候妈妈答应我放弃学钢琴的那一天。 那天我在窃喜,但长大后明白了,那是我学会轻易放弃的开始。小时候以为放弃很容易,但坚持才能收获更广阔的世界呀。 * 30:10 想回到儿时去公园,爸爸给我荡秋千、妈妈给我们拍照片记录的那一天。 想再看一眼年轻时的父母,希望他们永远身强力壮。 * 38:50 想回到坐上去伦敦的飞机,去英国求学的那一天。 那天我满心澎湃,那是我一生中离梦想最近的日子。 > 鹿乙杉: * 25:50 想回到二年级妈妈骑摩托车带我回家的夜晚,帮妈妈看看前方的路,也许她的脸就不会摔破了。 我也是长大后才明白,原来妈妈也是爱美的,也曾经因为脸上留下的那道伤疤自卑过很久。 * 35:00 想一直循环过年的那一天,和家人聊天打牌,打羽毛球,滑滑板。 那一天好充实,里里外外充实着家人的欢笑声,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那么短暂,却又那么值得被珍藏。 * 42:30 想回到高中晚自习放学回家的路上,和那时候喜欢的男孩勇敢地表白。 学生时代的我们总以为未来很长,喜欢的人一定会等我们,后来才明白,万事皆可努力得到,唯独喜欢的人不可以。 可我们皆为凡人,不会有穿越时空的旅行,生活也从来没有捷径,我们能做到的,无非是脚踏实地,竭尽全力地活在当下,过好当下。 就像《时空恋旅人》中所说到的, “最后的最后,我学到了我时光旅行的最后一课。实际上,我现在从不穿越回过去,一天也不。我努力过好每一天,就像我已经穿越回去一样。我努力享受每一天,就像它是我这平凡又非凡生命的最后一天。"

49分钟
99+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