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七月已是尾声,2022年竟已经过半。我们好像没有停止过奔波,却也似乎没有前进。 仲夏来临,却好像有许多在凋零的事物。于是,我们找到了一些让我们保持生机与期待的事物,与大家分享。 书籍: 01:10《巴黎伦敦落魄记》 在资本主义世界最繁华的地方,社会底层的贫困和困顿令人触目惊心。书中提到底层人民劳碌却无意义的工作,10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改变。 电视剧: 10:15《怪奇物语》 当你看见一群小孩拯救世界,分批去升级打怪,而且全员智商在线,瞬间感觉又燃又过瘾。 13:45《听见你的声音》 男主女主在海洋馆里轻轻一吻,头顶海豚飞过,浪漫的跨年龄爱情大概就是如此。 16:45《燃情克里夫兰》 三个女人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阴差阳错降落在了克利夫兰。我年纪虽然不再年轻了,可我还是值得更好的生活,有种让我来试试。 21:15《海岸村恰恰恰》 夏日与海边,像是一个经典cp。从城市来到海边的女主,遇到了热心帅气的男主,轻松浪漫海边的爱情,怎么能不嗑呢。 综艺: 25:00《换乘恋爱(第二季)》 男男女女的关系算是被韩国人剖析的很彻底了,每一期都话题刺激,火花十足,随时上演修罗场。 27:35《向往的生活-许知远》 走近大海,独自坐在帐篷里发呆,感受大海的浪漫,这也许才是我们真正想看到的向往的生活。对一切充满好奇,懒惰贪念与热爱都是清晰和明朗的。 30:23《恰好似少年》 三个男孩,一辆车,三个目的地,没有广告,没有刻意的矛盾,没有过多的煽情,这样简单而轻松的旅行类慢综艺,好像很久没看到过了。 32:58《密室大逃脱》 有人负责搞笑,有人负责胆小,有人智慧,有人统筹。一群在在屋子里斗智斗勇,笑料百出,化学反应不断升级,是完美的夏日解暑综艺。 35:08《元气满满的哥哥》 哥哥们不仅帅气,还多面有趣。看见他们总觉得神清气爽,燥热夏日里带来一丝沁凉。 音乐: 37:25《Dreams》-The Cranberries 主唱桃乐丝的歌声就像盛夏的一阵晚风,吹散你脖颈边的发丝,让藏在里面的汗水化成了一阵微凉的风,沁人心脾。 39:42《想去海边》- 夏日入侵企画 追风追浪追自由,夏天就是想要无数次的奔向海边呀。 41:21《Walking on sunshine》- Jazzystics 燥热的夏天里偶尔需要一份清凉和宁静,很适合一个人随便做点什么事的时候听。 43:32 《Crush culture》-Conan Gray 在科切拉音乐节认识到他,他的声音就像夏天傍晚的海边沙滩,一抬头就看见了心动和落日。 46:52《Touch my body》-SISTAR 甜美夏天,穿着裙子,要更阳光、更向上、更勇敢呀。 48:35《Master of puppets》- Metallica 夏天怎么少得了躁动,重金属乐必占一席之地。这首歌,让我记住了霍金斯小镇的夏天。 50:10《被风吹过的夏天》-林俊杰&金莎 夏天,是适合怀念的季节。靠着被风吹过的夏天,来回忆我们之间蓝色的思念,绿色的思念。 52:10《如何从夏天活过来》—黄妍 曲风清新,小轻快的节奏,歌词很夏天的味道。 54:20《Love is pain》- Finneas 认识到他是因为他是碧梨的哥哥,但后来发现他的魅力远超想象。他的声音有一点淡淡忧伤的感觉,醇厚而富有故事感。 57:06《劲浪漫 超温馨》—汤令山Gareth.T Gareth 代入一个穷困的艺术家角色,努力去寻找生活中廉价但宝贵的体验。无论银行户口有多少个零,都可以体验到真爱与浪漫。 —————— 这是码头巴士第一次尝试系列播客,很多效果与预想存在偏差,也有不少没能聊尽兴的地方。 我们会持续挖掘与改进,下一个系列再见!
说起韦斯·安德森,好像逃不出他独特的电影配色,极致对称的美学构图,眼花缭乱中又那么和谐自然,我们总想着,这多半是个执拗又浪漫的怪人。 夏日影单的最后一期,我们一起走进韦斯·安德森迷人的五彩世界。 这位金牛座毕业于哲学专业的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也对于色彩与近乎强迫症的对称美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韦斯·安德森擅长将生活中的色彩艺术化,他的电影画面就像打翻了颜料罐子,各种明亮而不俗套的色彩搭配,创造出独属于他的浪漫童话世界。作为一个极致的细节控,强迫症式对称构图也是他被众人所知的一点,乃至被称为“对称狂魔”,这些对称美学的镜头也成为了他标志性的视觉元素。 国外有一位名叫Wally的摄影师发起了「Accidentally Wes Anderson」活动,Wally创办IG帳号,邀请大家一起找出各地像是韦斯·安德森电影里的场景,只要你认为像是电影里的一部份,都可以分享给大家,这项活动甚至得到了韦斯·安德森本人的回应与认可。 除了风格突出色色彩美学,韦斯·安德森小说篇章式的电影叙事风格也为大家所关注,他的电影总是透露着大大咧咧的傻气与满不在乎的傲气。 看韦斯·安德森的电影,观众往往很快乐。荒诞、做作或黑色幽默的台词本都是他的拿手好戏,影片中很多看起来的不经意往往是韦斯的刻意行之。 即使对于严肃的死亡,韦斯总是描写的那么云淡风轻,温润从容。没有生活的忧伤和沉重,也没有人生的悲伤和绝望。再搭配着明媚的颜色,让人感觉故事永远轻快。 在他的电影里,常常也会出现对修复关系的呈现。韦斯也是比较着眼于两代人亲情关系的修复,如兄弟之情、朋友之情、爱情等关系的修复。 他喜欢以冷幽默去阐释情感中矛盾与释怀的命题,赋予支离破碎的关系一种独特的童话感。他让每个角色饱满有趣,也让屏幕前的我们用另一种方式去看待人与人间的关系。 韦斯·安德森的电影值得讨论的细节太多太多。现在想到她,脑海里都会想到他走进拍摄现场,大声的喊一句:“我们的摄像机放在中间了吗?” MUSIC: The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 Op. 34: Themes A-F – Leonard-Bernstein /New York Philharmonic
夏日,除了阳光沙滩,还有暴雨的午后,阴沉的天空。而每当这样的日子出现,一个人拉起窗帘,窝在家里看一部惊心动魄的悬疑片,大概是消暑的最佳办法了。 说起悬疑,今天就来走进韩国导演朴赞郁与他的“复仇”世界。 朴赞郁导演一直以来以他的“暴力美学”著称,暗黑、诡异、出其不意是提起他的第一印象。 从小热爱电影的朴赞郁,大学主修的专业是哲学,但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衡量钻研电影了。毕业后的他,就开始了他在电影行业的驰骋。 从02年开始的《我要复仇》,以及后来的《老男孩》《亲切的金子》三部电影上映,朴赞郁导演真正走进大众视野,这三部被誉为“复仇三部曲”,也奠定了他暗黑诡异的暴力美学基调。 2013年,他的第九部电影也是首部英文电影《斯托克》在全球发行,也预示着朴赞郁打入好莱坞的野心。2016年的《小姐》也让他收获了更多的关注与掌声。今年,朴赞郁导演凭借《分手的决心》获得了第75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奖。 说回朴赞郁导演中的「暴力美学」,他喜欢运用黑白光线的对比、方方正正的构图,诡异背景音乐,大段留白和沉默。在他的镜头下,暴力只是一种形式,暴力之下是无法挽回的悲惨结局。 他喜欢借着暴力的引子,去描绘刻画一些城市的边缘人物。如朴赞郁所说,“纵然我禽兽不如,难道我没有活下去的理由?” 而说起朴赞郁导演真正的野心,就必须提到他进军好莱坞的作品《斯托克》。朴赞郁电影中擅长传递的“人本性之苦”的韩国式文化观念,帮助他打开了电影艺术的大门,也成为了他难以挣脱的枷锁,这一点就在《斯托克》上得到了印证。 不过,正如朴赞郁对自己的评价,“我只是个喜欢肮脏故事的老头子罢了。”这个脑子里装满离奇的老头子依然值得我们喜爱。 MUSIC: It’s Raining Again – Skylar Grey
夏天是我四季中最喜欢的季节,空调、西瓜、汽水、绿豆沙、落日、橘子海的夏日漱石,好像所有美好的意象、声音或是故事都属于夏天。 钱德勒在《漫长的告别》里写到过,“夏天永远不会真的残缺。” 盛夏来临之际,也想拿出我们珍藏的影单,与大家一同分享独属于夏日的快乐。 今天,想从侯麦导演与他“人生四季”的故事说起。 侯麦,法国新浪潮时期的电影人。在他的电影里,我看到了我想象或是期待的法式慵懒的模样,舒适而自然。在这个被短平快内容裹挟的时代里,侯麦电影里的文学性一次又一次吸引到我。 年轻男女的爱情似乎是他永恒的主题,而《夏天的故事》就是最清澈的。二十来岁的爱情即使无疾而终,却也久久回响。 夏天的爱恋总是黏稠的、湿乎乎的。侯麦的电影像是夏天的气泡水,白桃味或是薄荷味,清清凉凉,微风不燥。 我们的夏天似乎也曾经留下过一些稍纵即逝的crush,那些心动如烟花一般绚烂而短暂,再说起时,即使我们已经快忘记那些男孩子的脸庞,但好像还是会为那些瞬间再澎湃一次。 侯麦电影里的主人公之所以吸引人,也是因为他们都是不完美的,但却丰满而真实的。 导演喜欢将剧情融入主人公密集的对话之中,通过场景的不断变化推进故事向前发展,丝毫不显单调。 也是后来看到报道才发现,拍摄《夏天的故事》时侯麦已70多岁了,而他依然可以保持对纯粹爱情故事的执着,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永远年轻吧。 英国《每日电讯报》曾评价侯麦对于生活的见解随着年龄增大却越来越年轻,而观众们最终看到的夏天是独属于“侯麦式”的夏天——薄如蝉翼,透明而美丽。 MUSIC: Visions of Gideon-Sufjan Stevens
00:40孤独是个庞大的话题,但落回实处,却发现这份情绪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时刻伴随着我们。 01:18成年人的孤独会在不同的场景里突然出现,然后无限放大。 也许是害怕一个人呆在安静的空间里,也许是和一群人狂欢时我却突然怅然若失,又或者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发生时一下子很无助。 06:12 或许是出于主动,或许是出于被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学会了和孤独作伴,甚至可以享受孤独。 我们可以享受一个人戴着耳机提着购物袋在超市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可以一个在电影院沉浸在无聊冗长的电影里,或是一个人提着行李箱独自搬家。 08:06 孤独被划分了等级,一个人面对的事情越多越难,好像这个人就越孤独。 终有一天,我们需要独自一人走进医院,面对消毒水的气味,陌生人的同情,来来往往的生离死别,仔细寻找着自己的号码。 12:56 小的时候总觉得孤独是很负面的情绪,但随着年岁增长,我们也可以理智看待它,并与它和谐共处。我们从前希望成为一个合群的人,希望在方方面面都可以融入这个世界。可现在的我们,却希望可以在独处时聆听更多这个世界被我们忽略的声音,希望更多可以关注到自我。 托尔斯泰说,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独处时,人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之源。 17:08当我们回看从前,也许我们介意的并不是孤独本身,更多时候是害怕别人眼中的我们是孤独的,担心被别人同情才是我们真正在意的。 也或许是那时的我们内心不够充实,总希望有一些声音或是外力填满自己,戴上耳机,或是房间里一定要有其他声音的陪伴。 而如今,更多时候孤独是和脆弱一起到来的。在我们忙碌的,繁杂的,迷茫的日常里,孤独是突如其来的,也许是真正的大难来临时,也许是依赖的人突然离开时,也许只是对着窗户发呆的时候。 21:04 所以,当我学会感知自我,找到自我,并信任自我的时候,孤独反而随之消散了,因为在我的漫长生活里,还有太多其他事情可以来填满与充实我。 我们聊起一些陪伴我们度过孤独时光的电影或故事,借他们的故事反观我们的孤独,总有别样体验。 21:50《无依之地》- 此处安心便是吾乡。 24:46《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还是那时候好呀,人们至少愿意为自己的原则作斗争” 27:03《海边的曼彻斯特》- 我们都有权利不与自己的过去和解。 32:00《夜航西飞》-我独自度过了太多时光,沉默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如果你必须离开一个地方,一个你曾经住过、爱过、深埋着你所有过往的地方,无论以何种方式离开,都不要慢慢离开,要尽你所能决绝地离开,永远不要回头,也永远不要相信过去的时光才是更好的,因为它们已经消亡。过去的岁月看来安全无害,被轻易跨越,而未来藏在迷雾之中,隔着距离,叫人看来胆怯。但当你踏足其中,就会云开雾散。引自 卷三/第十一章 一路向北” MUSIC: colorblind - Mokita
2022年,两只金牛的生日都因为疫情在家里度过了,不知道等到巨蟹的月份到来时,上海的堂食是否可以恢复呢? 长寿面、自制布朗尼蛋糕、化妆拍照许愿,即使是在家里,生日的仪式感还是一样不能少。每个人的生日,似乎都有一些自我定好的规则或一定要保留的仪式。 有些人眼中,生日是应当和朋友一起度过留下美好记忆的日子,希望这一天我和我的朋友们都是开心的尽兴而归的。而有些人眼中,即使一个人过生日也是没关系的,不过还是希望会有人记得自己的生日。如果一个人去餐厅,有人意外递上一份生日祝福的话,还是会轻易被感动。 一个人的生日总会有些孤独与失落,《欲望都市》里Carrie35岁的生日,邀请的朋友都没能准时赴约,自己为生日蛋糕买单,回家的路上蛋糕翻了,人跌倒了,还被路人责骂。本该成为女王的一年中唯一的一天,却在慌乱与狼狈中度过,那倾巢而来的孤独感是无法掩盖的。 原来拥有一群能陪你在生日大笑的朋友已经非常幸运了。 十岁的生日,我们希望成为孩子王或是小公主,在那一天被所有人包围,可以做平时想做不能做的事情。二十岁的生日,我们试图成为父母的骄傲,也试图成为自己的骄傲,为自己的20代留下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离开校园,步入职场,并不是每个生日都会隆重度过,也许只是平平凡凡的一天,简简单单过去了。如果生日的那一天稍有些特别的话,也许是希望那一天可以短暂跳脱出一地鸡毛的生活,多关注到自己一些就好。 即使日常的我们也会和朋友抱怨与唠叨,但似乎我们真的很少再关注到自我,渐渐遗忘工作之外的我们的模样。 豆瓣中对于《欲望都市》的四个姑娘有一段评论说:“他们是怎么做到一边忍受工作的“呕吐”,一边远离现实的骨感烦恼,一边尽情享受谈情说爱的快感的?”我们似乎太沉溺于琐碎繁杂的日常,而早就忘记关注自我的感受了。 35岁的Carrie会希望拥有一个灵魂伴侣,36多岁的夏洛特不愿意步入中老年阶段,好像只要过了35岁,他就会立刻变成一个失去魅力的老女人,也不会再得到男人的关注。或许我们也会有感受到孤独的时候,会希望有一个灵魂伴侣出现的时候,或者是一位伴侣的出现。 好像我们几个一直沉溺于闺蜜情中,习惯性和熟悉的姑娘们相伴,以至于很多时候忘记关注我们之外的人与事的模样。哪怕我们觉得自我的思想可以足够独立,也还是会有期待合适的他出现的时候。 我希望的,是一位锦上添花的人。《老友记》中Rachel说过:“我认为每个人都有失落的另一半。你知道要怎么找到他吗?停下寻找的步伐。” 选择「我喜欢的」还是「适合我的」,或许是一个长久无结果的争论。这个问题或许只有当那个人出现后,才会有答案,也许那个人打破了我们列下的所有条条框框,也许那个人让我们不再自我,也许那个人让我看到了我想象外的世界。也许会有很多也许出现,而我也期待这份也许出现,期待被解放的自我出现。 MUSIC:晚婚-谭维维
00:30 上海一夜解封,伴随着仲夏到来,一切开始恢复生机。我们带着还没彻底清醒的大脑,回归“正常”生活,一切踩在地面,走回人群中的生活,却又好像不太真实。于是,我们带着野餐垫,买好咖啡,坐在愚园路的草坪上,开始了这场不知真假的对话。 01:49我们的解封生活,从突然降临的解封“新闻”和“我不相信”的淡定回答中开始。就像听多“狼来了”的故事,我们全然当成玩笑接受了这个信息。 03:16刚解封的街道,像是刚经历过一场“战争”,小动物们的尸体,无人清扫的垃圾,人们骑着单车戴着口罩,缓缓经过,一切都像一场不真切的梦境。 04:48 当这一天真的来临的时候,我们更多的似乎是恐惧,是迷茫,是残留的不安。不愿意回归社会生活,是那一刻的我们,最强烈的感受。 05:45小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好像在某一刻照进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自主选择权,每一次出行都只是在交差。 09:08都说失恋会有四个阶段:情绪激荡期,神经敏感期,麻木妥协期,最后到释怀期。如今的我们停在了麻木,不愿妥协却也无法释怀。 11:25某刻开始,我们生活的所有话题都在围绕疫情、围绕新冠,围绕以此为原点产生的一系列新词汇。我们似乎连提出远行都会战战兢兢,触碰那样的生活已经成了奢望。 我们似乎已经快忘记了,正常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14:18我们身处围墙内,所有的情绪已经理所当然,可却忘了,也许围墙外的人们根本无法感同身受。于是我们慢慢放弃了呼喊与挣扎,我们尽量简短地回答,安静地前行,默认我们的情绪是可以被忽略的。 20:20直到所有的新闻与信息都在告诉我们,从此疫情将常态化,我们就此需要默认它成为了生活里的一部分,不容置疑。后疫情时代或是疫情常态化时代也好,我们似乎有意无意都需要为此,建立起一套全新的生活秩序。 21:12长远的计划不再重要了,光是确认好我这一个星期一个月可以做好的事情,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不是每个人都擅长拥抱变化,但疫情生活让我们被迫学会放弃计划生活,随时面对变化。 22:32我们曾经希冀见天地见世界,如今连可以顺利走出小区门都感到万幸。我们一步步努力迈进的梦想,等到有能力实现的那一天,也许那个业态都不存在了。我们曾经与这个世界的万千联系好像在一点点被拆解分离,渐行渐远,然后彻底失去联系。 23:46成为更好的我自己真的还有那么重要吗?万事太平的日子里,我们倒也可以顺势而为。但只要时代出现了缺口,弱小的我们就一下子陷入沼泽,进退两难。 我们都是走得很慢的普通人,试图在这个世界里努力成为有那么一点点特别的人。可生活转了几圈,一个大浪袭来,我们曾经试图发出过的微弱光芒又再次被熄灭了。 35:16虽然该用多少岁来界定青春我们不确定,但时间却真实的在以超乎我们想象的速度飞速流逝。有些事真的不做就没有机会了,有的人不去见面也许真的就不知道下一次见面是何时了。 42:23日子总得向前走,我知道当今天落幕,明天开始,我们还是会努力让自己活得清醒一些,毕竟,我们还是要和这世界继续抗衡,去找到自己漫长生命的意义。 虽然,我不再确定找到生命的意义是否依然重要,清醒是否依然重要,但我希望,那个充满活力的自己,可以慢慢回来。 MUSIC:美好的事可不可以发生在我身上—— 康士坦的变化球
00:50 青春一晃好多年,高考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可是每年的六月,我们的内心似乎还是会为此产生波澜。 01:12 那似乎是最后一段,所有人一起追逐相同方向的时光。所有对于集体最好的记忆,都在高中的那三年。 01:44 高考的场景,闭上眼睛依然会浮现。我还记得那时候紧张的心跳,播报的考前规则,想起解答不出的题目,还是会手心冒汗。 02:16 这么多年过去了,从恍如昨日,到记忆模糊。突然发现,高考那段时光已经离我很远了。曾以为那是一道难以跨过的坎,却发现和如今身陷社会生活的沼泽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04:12 备战高考是短暂的,于那时的我们而言,也是漫长的,总有一些片段、一些事情,依然历历在目。 04:24 平凡的我们,似乎都曾为文理分科苦恼过,年少的我们还无法想象这对未来究竟意味着什么。好在我们都有个还算可以接受的结果,也没有辜负那时候的挣扎与退让。 08:30 高三的学生总是会在学校中有一些特别的待遇。百日誓师大会的宣誓,集思广益的毕业照,师弟师妹们在教学楼下为我们呐喊助威,那一刻我觉得被祝福真好。 13:16 高中三年,与我们相伴最多的是老师和同学。即使他们也许早已淡忘了我们,也不记得那时说过的话,但也是他们一个个小小的举动,成就了后来的我们。 19:20 而我们同样明白,在一切都以我们为圆心的时光里,那时候的家人也为我们牺牲了太多。那像是一场全家人的战争,所有人都在全力以赴,最后冲刺。 28:34 当然,无论如何,那段时光的主角依然是我们自己,总有一些努力,只有我们自己记得。那时候的我们,都已经很卖命的在学了,但我依然明白,也许那时候还可以再努力一些。 34:53后来发现,遇到合适的老师往往是偶然,是需要足够运气的。 42:48 时至今日,即使我们对那时候的成绩并不是最满意的,但再有一次机会,我们依然不会选择复读。我们没有破釜沉舟的魄力,没有高度的自制力,也没有必须重来的勇气,与其复读,不如留点遗憾,去鞭笞未来的自己。 47:06 最后,想对那时的自己说些什么呢? 斯嘉丽:未来还很长很长,高考从来不是终点,你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可以准备好卷土重来。但那一场考试也真的很重要,那或许是最后一场公平的考试。好好学习,好好考试,是为了去更好的地方,有更高的眼界。你只有走到更大的地方,才敢相信世界真的很大。 OK海倫:世界很大,考场很小。考试是个点,可人生是条线。没有人会因为考试赢的所有,也没有人因考试输掉一生。放轻松,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鹿乙杉:易烊千玺说,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在经历中成长,在成长中成熟。高考的孩子们,尽管冲,别回头! 因为精彩才刚刚开始。 MUSIC:入海 —— 毛不易
01:00 某天鹿乙杉翻开儿时的相册,看见自己双颊的高原红,和左右两个冲天羊角辫,童年的100件糗事在脑海里奔腾而过。 于是,想借此机会,聊聊那些几乎可以写满整个纸飞机的童年糗事,兜兜转转又飞回我们手中的快乐故事。 02:56 小学,是鲁莽、中二、仙女梦滋生的地方。 没被老师冤枉过的小学生活大概是不完整的。 没从椅子摔下来,众目睽睽下成为众人笑柄的童年,或许也是不完整的。 大队长的“特权”,就是我想表演什么,都得听我的。 07:02童年的糗事,无非就是在你不希望被关注的时候,成了全场的焦点。 09:34是不是我们小的时候,总会把陌生人错认成自己的妈妈? 11:33又或者,女孩子们小时候是不是一定有一个阶段,执着于扮演“仙女”? 14:02还有些自以为高光的时刻,却措手不及被现实击破。 17:33当然,也有一些糗事,只有你自己可以身陷囹圄,无人知晓。 长大后发现,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真的都一样。 18:54记忆中一些从孩子视角出发的温暖电影,也让我们一次次感动。 比如,天生一对,阳光小美女,玩具总动员,小鬼当家等等。 22:18于现在的我们而言,那些故事是什么样的存在? 22:57 斯嘉丽:原来我看见的和我妈妈从前看见的,从来都是不一样的童年。我们之间似乎存在着“时差感”,那些我以为她都看穿的童年故事,原来她都不记得了。 一路陪我长大的发小,我们还是会时常聊起以前吵架或者学校发生的糗事。可能到了80岁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的时候,还会想要聊这些。这些故事常说常新,像一颗颗不会变质的糖。 26:54 OK海倫:即使多糗多不堪,长大后再谈起,也会变成一道饭后甜点,一笑置之。 对于那些新认识的朋友,这些好像是最适合闲聊的搞笑段子;对于曾参与过我童年各种糗事的人,又是一段我们独有的记忆;而我自己而言,那是一段可望不可及的时光 。 27:24鹿乙杉:童年糗事就像是潘多拉魔盒,能量无限。不打开的时候平平无奇,打开之后真上头。这些故事是家庭饭桌必备情感升温的灵丹妙药。于我而言,这些回忆给了我缓冲的时间,回忘童年的同时也不忘珍惜现在。 28:23人可能都是通过不断谈起过往的一点点小事,来记住自己的这一生的。 30:22迟子建老师在《北极村童话》说过:“假如没有纯真,就没有童年,假如没有童年,就不会有成熟丰满的今天。” 今天的我们,对童年思绪万千,趁着这个温暖的氛围,送给童年的自己一些话: 30:40鹿乙杉:不要嫌弃爸妈买的衣服不好看,那都是他们乘车去县城的商城里,买的最贵的花花连衣裙;也不要嫌弃家里的饭菜不好吃,长大后最想念就是那口猪油拌饭和酱油神仙汤。爸妈已经给到了我们,他们能给的最好的,他们也是匮乏的普通人。 所以,请你大肆欢笑、勇敢探索、尽情撒娇。 32:10 OK海倫:如果说怀念童年,我可能更怀念的只是那个被人看成儿童、童年无忌的感觉。不需要太懂事,不需要背负太多责任,不需要顾及太多眼光。 想对自己说,你不必太懂事,你可以再疯狂些。 32:43 斯嘉丽:童年已逝,童年的自己也不会再回来了。 回忆童年,记住童年,童年那个傻头傻脑但也快乐长大的自己,会一直留在我们的脑海里,陪着我们走到老去的那一天。 所以,在该奔跑的时候奔跑,想哭的时候放声大哭,快乐、健康成长就好。 33:48 本期我们将选出最能抠出三室一厅的糗事,对应的主播荣升为“笑不活了我的QUEEN”,下期节目开头,另外两位主播将用1分钟花式夸赞这位主播,让这段记忆成为她成人后的糗事之最。 MUSIC: L-O-V-E —— David Torn
00:30就在昨天,《哆啦A梦:大雄的宇宙小战争2021》上映啦! 在此,仨过期儿童提前祝所有未成年小朋友和成年大朋友,都节日快乐! 回忆童年最想要的礼物,那时,好像每个小孩都想拥有属于自己的哆啦A梦。这只没有耳朵,但却可以从口袋里拿出各种各样神奇东西的蓝胖子,好像可以帮我们解决少年时期的大多烦恼,也早已成为我们童年的一部分。 在这段隔离的日子里,这只蓝胖子又常常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小时候的我们最想要的哆啦A梦特异功能是什么? 02:03斯嘉丽:儿时的我好像更习惯叫它叮当猫,总觉得这更符合它的设定。学生时代的我最想拥有的自然是记忆面包,或是能带我四处飞翔的竹蜻蜓。 04:04鹿乙杉:想要一个说出“如果”就能愿望成真的如果电话亭。 07:53OK海倫:作为一名“肤浅”的普通小孩,记忆面包也是我小时候的第一愿望。 另一个严肃的愿望,就是希望拥有人生重来机。 09:54鹿乙杉:另一个想要的是丘比特爱神之箭,让我喜欢的男孩子也对我产生好感。 孩童时代的我们,除了哆啦A梦,还贪心的有着不少其它想要拥有的“超能力”。 13:26斯嘉丽:棋魂 - 藤原佐为的神之一手,终成照亮进藤光人生之路的光。 16:12鹿乙杉:光能使者 - 让我再念一句“一刀两断!如意神剑!” 18:48 OK海倫:飞天小女警 - 独属于小女孩的超级英雄梦。 21:15 儿时的动漫故事,让我们感受到梦想、冒险与成长的乐趣。长大成人的我们,再回首时发现,故事中的许多宝藏片段,早已在我们犹豫不决时,悄悄亮起指引前行的明灯。 现在的我们还会想要儿时渴望的那个哆啦A梦法宝吗? 22:02斯嘉丽:我或许更想拥有一个如果电话亭,一通电话拨过去,就好像在和平行宇宙的自己诉说烦恼。 23:22另一样吸引我的法宝,是超能训练盒。小的时候觉得三年时间太长了,可成人之后的我发现生活还有更多不如意的事情,如果只要每天训练3小时,坚持三年,就能拥有“开挂”般的超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24:04 OK海倫:如果真的只有一件,我也希望是如果电话亭。伴随着长大变多的还有欲望,尽管我已经不是小孩,但还是希望它可以帮疲惫的我实现一些愿望。 25:35 还有一个听上去有些丧的道具是石头帽。戴上这顶石头帽后,大家可以看见你、听见你,但不会注意你,就好像路边的石头,存在却被忽视。于是,可以理所当然得做一个“边缘人”。 27:50鹿乙杉:在我这里,反倒是长大后希望拥有记忆面包,总觉得现在的自己大多时候很难集中注意力,可偏偏快节奏的生活让我想要急于求成,快速达到某个目标。 29:04出于私心,我更想拥有的是哆啦A梦的尾巴,那是它的主开关,我也希望拥有这样治愈自我的按键。在我难以调节情绪,需要漫长时间修复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拉,我也可以快速恢复元气,继续前行。 30:32回首一切突然发现,哆啦A梦可以一直陪在大雄身边,伴他同行,好像已经是它最大的“特异功能”了。 想拥有哆啦A梦或是想要“超能力”,也许仅仅是因为,它们满足着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切实际却又令人向往的幻想,也填补了我们对乏味世界的失望。 现实中的我们,并没有哆啦A梦,又该怎样面对琐碎而复杂的生活呢? 32:26 斯嘉丽:人是容易贪婪、有惰性的,我们总想借助“神秘力量”改变自己的人生,就好像穿越或是超英电影一样。同时,人是容易孤独的,最终让我们羡慕的,是无论风吹雨打,都会陪在大雄身边的叮当猫。 和大雄一样,大多时候,我觉得自己既不能成为生活的主宰,也很难把握人生的方向。我希望得到的“超能力”,不过是一些自我的缺失,勇气、坚持与渴望得到的夸赞。 34:30鹿乙杉:没有哆啦A梦的我们,会更加清醒与现实一些。我们期待的是刀枪不入、上天入地、天上掉馅饼,但那是带着光环的男女主角的剧本。平凡的我们,可以哭可以笑、可以不起眼,只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微微的发光发热就很好啦。 “超能力”也许会有消失的时候,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关注于我们自身,也许才是通往我们渴望的生活唯一的捷径。 36:45 OK海倫:故事里的哆啦A梦虽然总能给大雄变出道具,但往往有得有失。你想要什么,也许在另一方面需要偿还。 现实人生的选择就在一念之间,这一念诞生的结果都将要由自己来承担。所以,拥有独立思考的头脑,才是比拥有哆啦A梦更重要的事情。 哆啦A梦最终会离开大雄,大雄也一定会独自面对未来世界。在没有哆啦A梦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努力热爱生活,积极面对世界。 38:50 我们想对大家说的是, OK海倫:保持童心,相信童话, 尽管我们没有哆啦A梦,也要快乐的生活。 斯嘉丽:梦想是天真的词,实现梦想却是残酷的词。身为平凡的人类,犯错是我们的缺点,今后我们还会不断地栽跟头,但能从错误中学习改正,重新向前,就是我们最大的优点。 鹿乙杉:愿望可以随便许,但双手不要停下。愿望归愿望,现实是现实。保持对生活的期望,不要那么丧气,做自己的哆啦A梦就好啦。 MUSIC:哆啦A梦-陈慧琳
关于成长与环境对自我的重塑,已经想聊很久了。 也是因为发现,我们三个好像都是通过不断变换生长环境,来逼迫自己向前。 00:48前两年看《奇葩说》,詹青云说:“好多营销号写我,怎么从贵州考去哈佛。但是她们都没有写到点上。其实真相就是,我不停地在转学。不停地放下自己已经有的一切,让环境去重塑你,这才是成长的捷径。” 换一座城市,或是换一个国家读书,也曾是我们走过的道路。 这一路有主动,也有被动。 关于我们离开的故事。 02:07鹿乙杉:23岁的我,对未踏足的世界充满无限渴望,恨不得一头扎进花花世界中,尽情看、拼命玩、玩命学。 05:48斯嘉丽:我曾以为,换个国家换个文化生活,没什么难的。日后发现,那段时光的真实模样,都是我努力在脑海中美化过了的。 09:33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冲突,胆小的性格,都让我们的那段留学时光开始的很狼狈,一切我们曾以为会主动选择的改变,最终都在被迫中向前了。 但有些成长,确是可以主动选择的。 11:47OK 海倫:第一次“离开家”的经历是在我年纪比较小的时候,我是个心野的孩子,所以那时候觉得如果摆脱家里的管控,就会变自由。 15:48 人或许对于自己第一次的远行,或是自己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离开父母、离开家乡的记忆会尤其深刻。 17:17 新环境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重塑我们的。 20:12告别学生时代,走进欲望都市,进入职场生活,我们对新生活同样有过期待与幻想,路是自己选的,扑街也要走下去。 25:00某一天会突然发现,上学时连去洗手间都要有人陪的我们,似乎可以独自面对很多事情了,过生日、去医院、吃火锅、听演唱会。 27:50成年后的我们终于明白,我不再需要别人的认可,最重要的,从来都是自我的认可与肯定。也是离开熟悉的人后,我们终于学会摆脱依赖与期待,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承担风险与责任。 30:21于是,我们可以在没有中国人的小组作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可以从站满流浪汉的街道自如地穿行而过,也可以在举目无亲的城市里处理好一切与租房有关的奇葩问题。 34:28我们不再那样轻易的相信别人,开始筑起自我的围墙。 38:48这一路成长,我们似乎也牺牲了一部分自己。 39:31这个代价或许是相互的,不管是离开的人,还是留下的人,我们都在这些离别中成长,成为更加独立的个体。 《千与千寻》里面有一句令人印象的话:人生就是一列开往终点的列车,中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会自始至终陪着你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要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30:56我们在困顿中重复裁剪着自我,最后剪去了纯真和烂漫,留下世俗。 42:00我们曾经有过太多偏执,觉得自己会是特别的那个人。但时过境迁,当我们终于独自走完这条路时才发现,我不过是一届庶民。我们的经历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甚至不值一提。 44:15 在未来的人生中,我们还愿意选择这样成长的“捷径”吗? 44:35 OK 海倫:人生不是彩排,不能重来,倒不如活得潇洒痛快些,选择自己想走的路。 45:12鹿乙杉:我是享受这种成长的酸爽感的,这些年有意无意迈出的步伐,让我收获了太多意外的风景。 45:46斯嘉丽: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想抱怨,为什么没有一个引领我向前的人?我想更自然的去接受生命的变数与成长。 成长或许会一直很痛,但让我们难过的事情,总有一天可以笑着说出来。 我们依然要珍惜每一个今天,毕竟,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MUSIC:Peoples - Cheers Elephant
00:40 不少网友调侃,可乐成为上海疫情期间的硬通货,很多人都质疑,不过是碳酸饮料而已,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随着封闭时间的无限延长,与不知何时解封的焦虑情绪蔓延,除了简单填饱肚子,人们也慢慢开始寻找自己的“兴奋剂”,比如咖啡、奶茶或是酒精。 人生漫长,万事更迭,吃好睡好从来都是最微小也最不可被忽略的追求。 02:00 于是,我们在囤积“强心剂”的路上,各显神通。 买不到奶茶,我们就自己煮茶煮奶煮芋圆; 没人团咖啡,我们就自己一人成团,囤够半年的量; 没法出门喝酒,我们就用之前囤好的酒自己调制鸡尾酒。 我们小心翼翼计算,生怕再次续上货前就弹尽粮绝。原来稀松平常的东西,竟是我们生活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咖啡、奶茶、酒精,什么时候成为我们的“兴奋剂”了呢?】 05:32 咖啡党- OK 海倫 上海,最不缺的就是精品咖啡店。从简单的提神剂,到生活的必需品,只需要一杯Metal Hands的Dirty。而当我坐在店里,一边享受着咖啡,一边翻看闲书,生活好像明亮了起来。也是从那天起,我爱上了咖啡,也爱上了坐在咖啡店的感觉。 09:45 奶茶党-鹿乙杉 从小学喝到第一杯两块五粉冲的台湾珍珠奶茶开始,我就知道,我这辈子离不开奶茶了。进入职场后,奶茶更是成为了心情调节剂,总能找到借口喝上一杯。一口甜甜的奶茶下肚,再多不开心也会随之烟消云散。 15:53 酒精党-斯嘉丽 成年带来了对酒精的好奇,上大学时的可乐桶、啤酒是学生党的最爱,留学后感受了英国人happy hour畅饮的惬意,在朋友的带领下慢慢走进了酒精的世界。后来,泥煤味的威士忌占据了我对酒精大多的热爱,它刺激浓烈,又纯净简单。 【它们为什么变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了呢?】 27:30 奶茶党-鹿乙杉 初入职场的时候,还不了解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好像很多时候还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于是,奶茶成为了化解我与这个世界矛盾的调和剂。第一次见面的朋友,新入职的公司,好像请大家喝一次奶茶,一切尴尬都可以被打破。 31:25 咖啡党- OK 海倫 公司闲置已经尘封的咖啡机,被我发现了。于是,我搬来了家里的咖啡豆和牛奶,开始扮演起办公室里的小小咖啡师。一时间,我突然觉得咖啡拉进了我与大家的距离,大家也因此相信我选择咖啡的品味。那种被需要的满足感,真的很幸福。 34:45 酒精党- 斯嘉丽 酒,好像是这个世界上最小的游乐场,微醺之后,一切变得轻盈起来,就像是给了我第二生的感觉,一切感知、认知都变得细微而从容起来。 或许生活中的一些苦是可以用另外一些味道去解答它的,它有一些辣,有一些苦,但也是有回甘的,是绵长的。 你看,即使是傲娇的成年人,还是会为一杯奶茶、一杯咖啡、一杯酒动容的。 【它们可以代表我们的一种生活姿态吗?】 39:31 奶茶党-鹿乙杉 人生就像奶茶,即使甜不了一辈子,但总能甜一阵子。 40:27咖啡党-OK海倫 一部曾让我动容的电影《宁静咖啡馆之歌》让我感受到,其实一个人喜欢什么样的咖啡,就能知道这个人是什么样子的。电影虽然讲咖啡的事情不多,但却把哀伤、喜悦、人生百味都溶进一杯咖啡里面。就像村上春树说的:有时,所谓的人生,不过是一杯咖啡所萦绕的温度。 42:30酒精党-斯嘉丽 其实,村上春树是个酒鬼,他还说过:“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当然就不必费此操办了。只要我默默递出酒杯,您接过静静送入喉咙即可,非常简单、非常亲密、非常准确。” 生活有时候或许有些无聊,不如加些威士忌,它强劲又暴烈,却又纯净无暇,它简单、直接,却又直达内心。最美妙的微醺时刻,仿佛世界都在闪着光,仿佛这一瞬间会永恒。 44:02咖啡也好、奶茶也好、酒精也好,它们在我们生命中所承载的,是为了让我繁杂的、细碎的、普通的甚至是无聊的人生加上一些点缀,让一切更加精彩有趣起来。 最后,我们留下一句话,表达生活的态度吧: 鹿乙杉- 活得健康,嘬得尽兴 OK海倫- 咖啡哲学-先苦后甜 斯嘉丽-人生苦短,当以好酒相伴 MUSIC: So young - Suede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