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韦斯·安德森,好像逃不出他独特的电影配色,极致对称的美学构图,眼花缭乱中又那么和谐自然,我们总想着,这多半是个执拗又浪漫的怪人。
夏日影单的最后一期,我们一起走进韦斯·安德森迷人的五彩世界。
这位金牛座毕业于哲学专业的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也对于色彩与近乎强迫症的对称美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韦斯·安德森擅长将生活中的色彩艺术化,他的电影画面就像打翻了颜料罐子,各种明亮而不俗套的色彩搭配,创造出独属于他的浪漫童话世界。作为一个极致的细节控,强迫症式对称构图也是他被众人所知的一点,乃至被称为“对称狂魔”,这些对称美学的镜头也成为了他标志性的视觉元素。
国外有一位名叫Wally的摄影师发起了「Accidentally Wes Anderson」活动,Wally创办IG帳号,邀请大家一起找出各地像是韦斯·安德森电影里的场景,只要你认为像是电影里的一部份,都可以分享给大家,这项活动甚至得到了韦斯·安德森本人的回应与认可。
除了风格突出色色彩美学,韦斯·安德森小说篇章式的电影叙事风格也为大家所关注,他的电影总是透露着大大咧咧的傻气与满不在乎的傲气。
看韦斯·安德森的电影,观众往往很快乐。荒诞、做作或黑色幽默的台词本都是他的拿手好戏,影片中很多看起来的不经意往往是韦斯的刻意行之。
即使对于严肃的死亡,韦斯总是描写的那么云淡风轻,温润从容。没有生活的忧伤和沉重,也没有人生的悲伤和绝望。再搭配着明媚的颜色,让人感觉故事永远轻快。
在他的电影里,常常也会出现对修复关系的呈现。韦斯也是比较着眼于两代人亲情关系的修复,如兄弟之情、朋友之情、爱情等关系的修复。
他喜欢以冷幽默去阐释情感中矛盾与释怀的命题,赋予支离破碎的关系一种独特的童话感。他让每个角色饱满有趣,也让屏幕前的我们用另一种方式去看待人与人间的关系。
韦斯·安德森的电影值得讨论的细节太多太多。现在想到她,脑海里都会想到他走进拍摄现场,大声的喊一句:“我们的摄像机放在中间了吗?”
MUSIC: The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 Op. 34: Themes A-F – Leonard-Bernstein /New York Philharmonic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