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婴儿对于母亲的使用为原型,情感绑架是一种满足无法直接表达的需求的基本方式:承认需求令人脆弱,表达需求令人羞耻,是以情感绑架微妙、普遍,人性使然,不过,即使如此,还是要从我做起,用真诚直言打破情感绑架的循环。 直言 / 难言 主播 * 乔晓萌,心理动力学咨询师,目前受训于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国际心理治疗研究院,持续接受个人分析与督导。何苦开心(公众号同名)主理,新手咨询师黄页开始咨询(公众号同名)发起人。咨询预约欢迎填写预约表单,其他反馈可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Timeline * 00:00:42 情感绑架是一种基本的人性 * 00:02:15 情感绑架更是一种循环:反对通俗心理学之中的对立的病理化的论述 * 00:05:06 当一个人经常遭到情感绑架的方式对待,他也就更加容易去情感绑架其他人 * 00:06:09 定义:用爱和关系控制他人的方式 * 00:06:54 情感绑架的成因:我们在关系之中总是有需求的,如果这些需求不能直接 * 达,那么它们就会以情感绑架的形式间接表达 * 00:07:34 情感绑架的原型是婴儿对于母亲的使用 * 00:08:54 情感绑架的各种变型:卖惨,变得更惨,越来越惨,病理性说谎,施虐,PUA * 00:12:04 为什么真诚直言那么困难? * 00:12:09 承认需要会令自己感到脆弱 * 00:13:56 没有意识到,或不能言语化自己过于原始的需求 * 00:17:13 过于原始的需求并不适宜在当前关系之中表达 * 00:21:41 可能的改善方式,以及困难 * 00:23:33 表达并不代表要求对方满足自己的需求 * 00:23:51 表达需求带来的羞耻感 * 00:25:22 羞耻是非常底层的感受 * 00:26:14 对于需求本身感到羞耻 * 00:29:00 处理羞耻:内化好的客体,从破坏之中存活下来 * 00:30:11 再谈情感绑架的循环:提前捕捉到其他人的情感需求,所以无意识中主动邀请其他人情感绑架自己 * 00:33:15 当自虐者承担了许多其他人的情感需求的时候,必然有许多没有被满足的需求,而这些需求最终只能通过情感绑架的方式表达 * 00:34:46 从我做起,真诚直言,打破情感绑架的循环 * 00:35:29 不要把沟通变成一种情感绑架 * 00:35:54 情感绑架可能非常微妙、日常、普遍,情绪本身都可能被病理化 * 00:38:26 一点总结 Show Notes * 《情感勒索》 * 清醒梦 E06|松子の一生:爱情至上与关系受虐 * 精神分析育儿经|长期日常创伤同样可能相当严重 * 清醒梦 E02|暂停:躁郁之间的第三种状态(嫉毁) 清醒梦是一档由一群心理动力学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节目,我们尝试为当下中国的诸多议题,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一个精神分析的视角。我们推荐你使用 RSS 链接来订阅节目,以获得最佳收听体验。如果你不了解 RSS 订阅节目的方法,请参考这篇文章中的指导。 * 网站:hekukaixin.com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微博:@播客清醒梦 * 收听渠道:小宇宙,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喜马拉雅,网易云,皮艇,以及其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 * 何苦开心(公众号):主张精神分析活用,内容包括精神分析视频翻译,引言壁纸,精神分析活用系列文章,书籍讨论系列音频「阅读联想」等。 * 开始咨询(公众号):由何苦开心发起的可靠、低价(200 元 – 400 元)的动力取向新手咨询师黄页,筛选国内外认可度较高的精神分析培训在读 / 毕业生,并且增加对于个人分析、个别督导的要求。 特别感谢 * Logo 设计:方琳 * 封面设计:周睿
行业观察 #1:作为国内心理出版的先行者,万千心理见证、引领行业发展,考量市场与价值之间的平衡,坚持专业水准。他们与读者一样相信,书籍永远不会消失。 E15 万千心理:碎片知识之下,专业出版的重量 主播 * 乔晓萌,心理动力学咨询师,目前受训于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国际心理治疗研究院,持续接受个人分析与督导。何苦开心(公众号同名)主理,新手咨询师黄页开始咨询(公众号同名)发起人。咨询预约欢迎填写预约表单,其他反馈可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嘉宾 * 刘雅,万千心理编辑。 * 若涵,生命科学本科,德国慕尼黑大学心理学本科、临床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硕士、临床心理学与心理治疗博士研究生,德国慕尼黑精神分析学院心理治疗师培训中。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二级。新近回国加入万千,成为策划编辑。 Timeline * 00:00:40 新的尝试:中国心理咨询及其相关行业纪实 * 00:03:55 一群心理动力学咨询师发起的播客:更多开放给开始咨询黄页之中的咨询师 * 00:05:00 欢迎万千心理的两位编辑:小雅、若涵,以及自我介绍 * 00:06:44 万千心理品牌介绍,历史沿革:见证并且引领中国心理行业的发展 * 00:14:44 做一本心理学相关图书:与领域之内的人相互合作 * 00:19:55 作为一名心理出版编辑:初心、收获与付出 * 00:30:22 市场考量 * 00:33:06 近年心理图书市场变化:受到网络消费,心理咨询行业现状影响 * 00:35:59 面向大众的扩展:兼顾专业与科普 * 00:37:37 获取信息如此之多的时代,书籍的位置和意义;书籍可能消失吗? * 00:41:24 书籍 vs 课程,视觉 vs 听觉 * 00:43:56 电子书 vs 纸书 * 00:46:15 今天书籍还具有娱乐性吗? * 00:47:36 被动阅读是口欲社会的表现 * 00:48:29 读书会是否能够深入讨论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 00:49:25 阅读习惯与读书选择 * 00:52:47 精神分析阅读地图推荐 * 00:54:35 读者提问:新书以及细分方向将会放入考量 * 00:55:44 未来电子出版的可能 * 00:57:07 翻译质量的把控 * 01:02:12 支持正版,选择万千心理公众号或者网络平台的自营店 Show Notes * 万千心理:官方网站,微博,豆瓣,万千心理全豆列,微信公众号:万千心理图书 * 阎兰 * 螺丝在拧紧:Vol.0 罗丹妮 x 吴琦:为什么今天依然需要出版业 * 王东: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推荐书单(2020版/终章) * DeepMind深思:咨询师起步应该读什么书?如何读?(一) * PEP-Web:Psychoanalytic Electronic Publishing * LiquidText / 少数派:如何用 LiquidText 高效阅读分析文献? * 豆列:CAPA 阅读材料 嘉宾的话 热爱心理学,也喜欢生物学,对人感兴趣,对生命体的运作、对人心的运作机制,抱有无限的好奇与探索热诚。兴趣萌芽自小学时期,中学时期确定热爱的方向,此后一路追寻,从生命科学本科,到心理学本科、硕士、再到博士阶段的探索,也算披荆斩棘,但是极其享受过程。有国内的咨询师二级证,也还在接受慕尼黑精神分析学院的治疗师培训。在德国十几年的求学路,感觉是生命中最充实最有意义的一段人生之旅,最令人开心的,除了德国人治学的普遍严谨,还是充分享有探索的自由与开阔,没有条框,只问头脑可以驰骋多远、多深。对名利不太感冒,收获知识本身就是最大的渴望和喜悦。自小学起,内观与外观也从未止歇,也是得以一路顺利求索心理学的最强大保障,毕竟,心理学是一门最生动的经验科学。 目前回国,新近加入万千,也源于一直以来的一个愿望,因为在一路求学过程中接触大量文献书籍,每每遇到好书,总想到要是能介绍给国内该有多好。在这门学科上,国内外差距还是巨大的,能把国外的优秀专业书籍引入,是推动国内心理学发展的最基础保障。能为此做点贡献,自然十分开心。万千在这件事情上的一路坚持令我钦佩,期待能在万千多作出高质量的优秀心理学书籍。 若涵 清醒梦是一档由两个心理动力学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节目,我们尝试为当下中国的诸多议题,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一个精神分析的视角。我们推荐你使用 RSS 链接来订阅节目,以获得最佳收听体验。如果你不了解 RSS 订阅节目的方法,请参考这篇文章中的指导。 * 网站:hekukaixin.com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微博:@播客清醒梦 * 收听渠道:小宇宙,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喜马拉雅,网易云,皮艇,以及其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 * 何苦开心(公众号):主张精神分析活用,内容包括精神分析视频翻译,引言壁纸,精神分析活用系列文章,书籍讨论系列音频「阅读联想」等。 * 开始咨询(公众号):由何苦开心发起的可靠、低价(200 元 – 400 元)的动力取向新手咨询师黄页,筛选国内外认可度较高的精神分析培训在读 / 毕业生,并且增加对于个人分析、个别督导的要求。 特别感谢 * Logo 设计:方琳 * 封面设计:周睿
阅读联想 #1: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持续在线,无限供给的数字客体看上去是一个「完美母亲」,但是,无法分离的共生依恋,使得我们失去理解自己的能力,只能以「假我」面具示人,只能拥有疏离、肤浅的关系,而不能做梦,不能哀悼,不能体验存在的意义。 E14 数字连接:悬浮虚空之中的自我 主播 * 乔晓萌,心理动力学咨询师,目前受训于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国际心理治疗研究院,持续接受个人分析与督导。何苦开心(公众号同名)主理,新手咨询师黄页开始咨询(公众号同名)发起人。咨询预约欢迎填写预约表单,其他反馈可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Timeline * 00:00:45 阅读联想的形式引入 * 00:02:17 科技是付诸行动,也是驱力升华 * 00:05:08 理想化 vs 贬低:科技狂热 vs 原罪 * 00:05:53 精神分析对于科技的态度变化:开始试图理解 * 00:08:03 digital object – 无处不在,永远在线,无所不包,无限供给 / 匿名,隐身,异步,反社会 * 00:13:55 数字连接之中的「我」:无法分离 * 00:15:53 不能共情,不能自我镜映,缺乏反思,不知道自己是谁 * 00:19:47 虚假、自恋的「假我」与演出焦虑 * 00:21:06 通过疏离、肤浅的关系,回避真实关系之中的冲突、混乱 * 00:22:38 既在场,又缺席;既非完全孤独,也非完全亲密 * 00:23:57 长期分心与解离:侵入的无法理解的信息带来的创伤 * 00:27:14 无需进入下一阶段,无需成熟 * 00:28:24 失去解离想象力:无法区分现实与幻觉 * 00:29:12 对于时间不断流逝的否定,对于死亡的否定;失去哀悼的能力 * 00:31:45 整合对于科技的态度:对于个体来说,如何使用科技是最重要的 * 00:36:49 一点总结 Show Notes * 重新开启的阅读联想(小宇宙) * 阅读联想 * The analyst’s identity and the digital world * The perception of digital objects and their impacts on development * Box-Set Mind-Set: Psycho-Cultural Approaches to Binge Watching, Gender, and Digital Experience * The ambivalence of digital natives * Alone Together / 《群体性孤独》 * Forms of presents and absence in a digital age * Killing Time: Omnipotent Fantasies of Preservation, Hyper-Compartmentalization, and the Denial of Death in the Digital Age * 数字时代对于儿童影响的精神分析研究:Early Latency and the Impact of the Digital World: Exploring the Effect of Technological Games on Evolving Ego Capacities, Superego Development, and Peer Relationships, Development in the Digital 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ection * A Portrait of the Self in the Digital Age: Attachment, Splitting, and Self-Concealment in Online and Offline Self-Presentation 清醒梦是一档由两个心理动力学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节目,我们尝试为当下中国的诸多议题,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一个精神分析的视角。我们推荐你使用 RSS 链接来订阅节目,以获得最佳收听体验。如果你不了解 RSS 订阅节目的方法,请参考这篇文章中的指导。 * 网站:hekukaixin.com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微博:@播客清醒梦 * 收听渠道:小宇宙,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喜马拉雅,网易云,皮艇,以及其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 * 何苦开心(公众号):主张精神分析活用,内容包括精神分析视频翻译,引言壁纸,精神分析活用系列文章,书籍讨论系列音频「阅读联想」等。 * 琳度(公众号):关于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内在空间,读书与感想,画画与联想,与现实相关,与幻想有关。内容包括日签引言,阅读笔迹,书籍推荐,绘画中的联想(第三只耳)等,持续完善中。 * 开始咨询(公众号):由何苦开心发起的可靠、低价(200 元 – 400 元)的动力取向新手咨询师黄页,筛选国内外认可度较高的精神分析培训在读 / 毕业生,并且增加对于个人分析、个别督导的要求。 特别感谢 * Logo 设计:方琳 * 封面设计:周睿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进行理解,音乐带来的愉悦涉及重复造成的控制感,其本质是一种自我功能对于本我能量的转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能量释放;真正欣赏音乐,我们需要直面前语言期的原始恐惧。 E13 聆听弦外之音 主播 * 乔晓萌,心理动力学咨询师,目前受训于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国际心理治疗研究院,持续接受个人分析与督导。何苦开心(公众号同名)主理,新手咨询师黄页开始咨询(公众号同名)发起人。咨询预约欢迎填写预约表单,其他反馈可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 方琳,心理动力学咨询师,目前受训于国际心理治疗研究院,四川和光临床心理学研究院,持续接受个人分析和督导。十年以上博物馆艺术设计工作者,育儿道路上的持续摸索者。公众号:琳度。预约咨询欢迎访问新手黄页地址,或琳度招募页面。工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嘉宾 * 李晨晨,心理动力学咨询师,目前受训于杭州桐心精神分析取向临床项目,武汉东方明见学院派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硕士培训项目,持续接受个人分析与督导。公众号:MusicMind。咨询预约或其他反馈可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Timeline * 00:00:57 李晨晨的公众号:MusicMind;精神分析 VS 音乐的讨论 * 00:01:27 万物皆可分析:精神分析与音乐之间的契合带来的兴奋 * 00:03:47 以聆听音乐比喻精神分析的过程 * 00:04:33 以精神分析讨论音乐的基本困难 * 00:05:21 弗洛伊德如此厌恶音乐 * 00:06:08 聆听音乐的是自我,本我,还是超我? * 00:09:05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音乐带来的愉悦源自控制感 * 00:11:04 对声音感知的发展阶段 * 00:12:59 提供群体凝聚,纪念,哀悼,增强记忆 * 00:15:10 重复带来控制,节省、积攒能量;强迫性重复 * 00:17:38 噪声音乐:破坏性的死本能 * 00:18:31 无法欣赏音乐可能也是一种对于声音激发出来的能量的恐惧 * 00:19:37 配乐或者网抑云评论提供一种对于恐惧的逃离 * 00:22:59 音乐作为背景带来的能量积攒与消耗:帮助集中注意与打扰 * 00:25:28 白噪音更接近子宫之中的声音 * 00:26:05 当代音乐的一些变化:后稀缺,创作门槛变低等 * 00:28:14 以抖音音乐为反例,讨论音乐创作的本质:自我功能对于本我能量的转化,焦虑感或者能量的释放 * 00:32:48 音乐对于前语言期的接触是音乐治疗起效的原理之一 * 00:33:45 音乐对于全能感的提供 * 00:37:44 作曲者,演奏者,观众之间的关系 * 00:42:05 当来访者在咨询之中讨论音乐 * 00:44:19 歌词的意义 * 00:45:10 「好听」最终是涉及能量释放的 * 00:48:50 MusicMind 未来想要做的尝试 Show Notes * 《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 * 何苦开心:《精神分析史 5—精神分析这样理解艺术文化》 * 《Soft kitty》 ——《生活大爆炸》 * 科胡特:关于听音乐的乐趣 * 《Always Like This 》——HVOB * 网抑云 * 《1812 Festival Overture, Op.49》——Tchaikovsky * 文献笔记|音乐相关精神分析文献 * 清醒梦 E12|拒绝乏味 * 精神分析活用 * 我在巴赫里听到的精神分析词汇 清醒梦是一档由两个心理动力学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节目,我们尝试为当下中国的诸多议题,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一个精神分析的视角。我们推荐你使用 RSS 链接来订阅节目,以获得最佳收听体验。如果你不了解 RSS 订阅节目的方法,请参考这篇文章中的指导。 * 网站:hekukaixin.com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微博:@播客清醒梦 * 收听渠道:小宇宙,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喜马拉雅,网易云,皮艇,以及其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 * 何苦开心(公众号):主张精神分析活用,内容包括精神分析视频翻译,引言壁纸,精神分析活用系列文章,书籍讨论系列音频「阅读联想」等。 * 琳度(公众号):关于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内在空间,读书与感想,画画与联想,与现实相关,与幻想有关。内容包括日签引言,阅读笔迹,书籍推荐,绘画中的联想(第三只耳)等,持续完善中。 * 开始咨询(公众号):由何苦开心发起的可靠、低价(200 元 – 400 元)的动力取向新手咨询师黄页,筛选国内外认可度较高的精神分析培训在读 / 毕业生,并且增加对于个人分析、个别督导的要求。 特别感谢 * Logo 设计:方琳 * 封面设计:周睿
缺乏「我」的感觉,就只能凭借主义、标签定义自己,不能好奇,难以对话,缺乏更新,无法创造。这是一种对于「深入」本身的恐惧。 E12 拒绝乏味 主播 * 乔晓萌,心理动力学咨询师,目前受训于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国际心理治疗研究院,持续接受个人分析与督导。何苦开心(公众号同名)主理,新手咨询师黄页开始咨询(公众号同名)发起人。咨询预约欢迎填写预约表单,其他反馈可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Timeline * 00:00:44 后续节目形式可能的变化:单口形式的 audio essay,深入对话,嘉宾 * 00:03:02 「乏味」一词的选择 * 00:03:52 本期节目之中的乏味:不能好奇,无法对话,缺乏迭代、更新、变化 * 00:05:32 乏味的一个表现:不能创造;工具简化,全民创作 VS 内容同质 * 00:09:44 精神分析之中对于创造的理解:新的独特的生命的诞生 * 00:10:45 不能创造 <-> 没有好奇:内、外体验无法接触,产生新的东西 * 00:11:22 难以真正投入体验,无法「获得」:信息流,不断换台,工作,关系 * 00:15:24 对于「深入」本身的恐惧 * 00:16:32 心理上没有在活着的「套中人」 * 00:17:06 虽然试图通过建立屏障自我保护,实际上内在缺乏值得保护的「我」 * 00:18:58 主义、标签构成的虚假的僵化的自我 * 00:20:54 对于「对抗巨大的 Ego」的疑问 * 00:22:16 缺乏「我」的感受,就需要抓住一套主义,而变得乏味 * 00:23:13 病理性的乏味 * 00:24:38 社会性的乏味:主流价值压倒一切 * 00:27:03 乏味作为动词:将一切乏味化,以精神分析培训和 Gap Year 为例 * 00:31:58 重新梳理变得乏味的过程 * 00:33:15 为什么会没有「我」:精神分析对于「我」的形成的理解 * 00:35:35 拒绝乏味的困难:自我协调,稳态,保护 * 00:36:58 乏味的反面:迷恋,专业,匠人精神 * 00:42:32 乏味只是一个状态,而非对于个体的论断 * 00:45:15 一点总结 Show Notes * Audio Essay * 《一天世界》,《灭茶苦茶》,《不可理论》,《迟早更新》之中任宁的单口 * 《翻滚吧!播浪!》EP3 李如一:任何时候都是开始做播客的好时候 * 《写给咨询师的自媒体创作指北》 * 《不在场》 * 《不在场的开篇辞》 清醒梦是一档由两个心理动力学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节目,我们尝试为当下中国的诸多议题,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一个精神分析的视角。我们推荐你使用 RSS 链接来订阅节目,以获得最佳收听体验。如果你不了解 RSS 订阅节目的方法,请参考这篇文章中的指导。 * 网站:hekukaixin.com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微博:@播客清醒梦 * 收听渠道:小宇宙,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喜马拉雅,网易云,皮艇,以及其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 * 何苦开心(公众号):主张精神分析活用,内容包括精神分析视频翻译,引言壁纸,精神分析活用系列文章,书籍讨论系列音频「阅读联想」等。 * 琳度(公众号):关于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内在空间,读书与感想,画画与联想,与现实相关,与幻想有关。内容包括日签引言,阅读笔迹,书籍推荐,绘画中的联想(第三只耳)等,持续完善中。 * 开始咨询(公众号):由何苦开心发起的可靠、低价(200 元 – 400 元)的动力取向新手咨询师黄页,筛选国内外认可度较高的精神分析培训在读 / 毕业生,并且增加对于个人分析、个别督导的要求。 特别感谢 * Logo 设计:方琳 * 封面设计:周睿
难以对于养育者愤怒的文化之中,强调原生家庭伤害或许必要,但是,单纯停在指责的位置,只能让自己更加无力;真正「跨越」原生家庭,需要在理解之外更进一步,哀悼并且放弃「完美父母」的幻想,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接受、内化矛盾之中的好的部分。 E11 恢复对爱的感知能力 主播 * 乔晓萌,心理动力学咨询师,目前受训于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国际心理治疗研究院,持续接受个人分析与督导。何苦开心(公众号同名)主理,新手咨询师黄页开始咨询(公众号同名)发起人。咨询预约欢迎填写预约表单,其他反馈可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 方琳,心理动力学咨询师,目前受训于国际心理治疗研究院,四川和光临床心理学研究院,持续接受个人分析和督导。十年以上博物馆艺术设计工作者,育儿道路上的持续摸索者。公众号:琳度。预约咨询欢迎访问新手黄页地址,或琳度招募页面。工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Timeline * 00:00:39 感谢贝塔(lol创斯坦),三联生活周刊,小宇宙 * 00:02:35 慢半拍,不强求的热点讨论 * 00:04:37 《你好,李焕英》给了我们一个机会终结原生家庭的讨论 * 00:06:02 梳理背景 * 00:12:21 两种声音:歌颂无条件的母爱的伟大 vs 为了母亲的幸福「杀死」自己 * 00:14:47 第三种理解:对于好和坏的部分的整合 * 00:19:17 对于原生家庭迫害的强调的必要 * 00:20:34 「父母皆祸害」的问题在于,没有进一步向前走,真正进入哀悼 * 00:23:11 社会话语与临床现象之间的不一致:恶魔 vs 天使 * 00:24:32 卡在无力的强迫性重复之中 * 00:27:58 恢复对爱的感知能力是心理咨询非常核心的工作 * 00:31:50 对于「原生家庭论」的二度矫枉过正 * 00:32:58《你好,李焕英》之中如何恢复对爱的感知能力:理解,对话,重述 * 00:36:12 养育者的成长空间:学习接受孩子是一个独立个体 * 00:37:25 李焕英的治愈反而在于她是一个真实的母亲,矛盾的爱我们每个人都有 * 00:38:29 真实体验是对自己与爱的确信来源 * 00:41:32 为什么穿越之前无法感受到爱:自虐的母亲培养出来对自己感到羞耻的孩子 * 00:46:48 我不值得爱 <-> 无法感知到爱 * 00:48:54 真正的和解:尤其在情感上理解原生家庭的影响,哀悼并且放弃不可能的「完美父母」的幻想,接受并且内化好的部分 * 00:53:44 「跨越」原生家庭 * 00:56:23 不够「恨」父母,也不够「爱」父母 * 00:57:53 避免陷阱:看到好的部分,并不一定导向「愧疚」,而是也去接受自己的有限 * 00:59:02 停在仇恨的位置,只能让自己更加无力 * 01:02:37 原生家庭的文化背景:社会、时代带来的创伤之中,看到每一个「人」 Show Notes * lol 创斯坦 * 三联生活周刊:播客,终于站到了资本风口之上? * 《你好,李焕英》 * 一个心理动力学治疗师对于「哀悼」的理解 * 同行对于《你好,李焕英》的评论举例:贾玲,李焕英真的有那么「完美」吗?(理想化) * 精神分析育儿经|自我牺牲可能带来最大的伤害 * 「我觉得没有人爱我」 | 很少人知道,「被爱」也是一种能力。 清醒梦是一档由两个心理动力学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节目,我们尝试为当下中国的诸多议题,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一个精神分析的视角。我们推荐你使用 RSS 链接来订阅节目,以获得最佳收听体验。如果你不了解 RSS 订阅节目的方法,请参考这篇文章中的指导。 * 网站:hekukaixin.com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微博:@播客清醒梦 * 收听渠道:小宇宙,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喜马拉雅,网易云,皮艇,以及其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 * 何苦开心(公众号):主张精神分析活用,内容包括精神分析视频翻译,引言壁纸,精神分析活用系列文章,书籍讨论系列音频「阅读联想」等。 * 琳度(公众号):关于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内在空间,读书与感想,画画与联想,与现实相关,与幻想有关。内容包括日签引言,阅读笔迹,书籍推荐,绘画中的联想(第三只耳)等,持续完善中。 * 开始咨询(公众号):由何苦开心发起的可靠、低价(200 元 – 400 元)的动力取向新手咨询师黄页,筛选国内外认可度较高的精神分析培训在读 / 毕业生,并且增加对于个人分析、个别督导的要求。 特别感谢 * Logo 设计:方琳 * 封面设计:周睿
克制自我暴露,不代表拒绝与来访者进入到一段真实的关系;就像缺乏个人信息,也不妨碍我们使用理论理解生活。选择网络发声的同时,我们没有放弃对于「中立,匿名,节制」的坚持与思考,而新的时代更加要求我们强化不侵入的表达的自我训练。 E10 动力学咨询师的网络发声:不侵入,有责任的专业表达 主播 * 乔晓萌,心理动力学咨询师,目前受训于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国际心理治疗研究院,持续接受个人分析与督导。何苦开心(公众号同名)主理,新手咨询师黄页开始咨询(公众号同名)发起人。咨询预约欢迎填写预约表单,其他反馈可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 方琳,心理动力学咨询师,目前受训于国际心理治疗研究院,四川和光临床心理学研究院,持续接受个人分析和督导。十年以上博物馆艺术设计工作者,育儿道路上的持续摸索者。公众号:琳度。预约咨询欢迎访问新手黄页地址,或琳度招募页面。工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Timeline * 00:00:38 动力学咨询师的网络发声:不侵入,有责任的专业表达 * 00:00:58 流派要求与表达冲突:尤其以播客作为形式 * 00:03:28 关于自我暴露的讨论必要:我们自身与听众的一种共识 * 00:06:27 专业 vs 人性 * 00:08:38 为什么心理动力学咨询师不能自我暴露 * 00:10:06 匿名 * 00:10:53 网络发声的必要:生存,普及,澄清,科普 * 00:14:25 对于新的时代的适应要求 * 00:15:23 中立,匿名,节制的要求 * 00:15:58 咨询师作为移情对象 * 00:17:13 咨询师的自我暴露将会限制来访者的幻想 * 00:18:20 没有自我暴露,不意味着并不真实,反而是一种分析式的爱 * 00:19:21 灵活的基础是理解本质 * 00:20:43 过于教条有可能成为费伦齐所说的分析师的「伪善」 * 00:22:29 中立,匿名,节制的精神分析播客 * 00:23:15 当前网络环境之中,不侵入的表达反而是一种珍贵的训练 * 00:28:59 虽然没有个人表达,但理论天然能够帮助消化生活 * 00:32:37 自我暴露的不可避免 * 00:36:30 使用不可避免的自我暴露与来访者工作 * 00:37:45 对于自我暴露保持思考,保持觉察 * 00:41:52 咨询内外犯错的空间 * 00:43:15 作为主播与咨询师的双重责任 * 00:45:13 专业上的持续精进才是基础 * 00:46:41 其他没有讨论的面向 + 总结 Show Notes * 不在场 * 播客《不在场》重轻:谈谈音乐与对无用之事的迷恋 | 三明治创作者访谈 * 孙平的 Psychology(公众号)与可遇小宝(公众号) * 人生苦长,无须开心 * 费伦齐:成人与儿童之间语言的混淆 温情与激情的语言 * 费伦齐关于自恋病理学及其创伤机制的概念性演变 * 录制之后看到一篇同频讨论:BYM Girl’s Talk 在公共空间如何表达自我,个人在社群中的自处与共处 清醒梦是一档由两个心理动力学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节目,我们尝试为当下中国的诸多议题,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一个精神分析的视角。我们推荐你使用 RSS 链接来订阅节目,以获得最佳收听体验。如果你不了解 RSS 订阅节目的方法,请参考这篇文章中的指导。 * 网站:hekukaixin.com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微博:@播客清醒梦 * 收听渠道:小宇宙,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喜马拉雅,网易云,皮艇,以及其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 * 何苦开心(公众号):主张精神分析活用,内容包括精神分析视频翻译,引言壁纸,精神分析活用系列文章,书籍讨论系列音频「阅读联想」等。 * 琳度(公众号):关于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内在空间,读书与感想,画画与联想,与现实相关,与幻想有关。内容包括日签引言,阅读笔迹,书籍推荐,绘画中的联想(第三只耳)等,持续完善中。 * 开始咨询(公众号):由何苦开心发起的可靠、低价(200 元 – 400 元)的动力取向新手咨询师黄页,筛选国内外认可度较高的精神分析培训在读 / 毕业生,并且增加对于个人分析、个别督导的要求。 特别感谢 * Logo 设计:方琳 * 封面设计:周睿
侵入无处不在,亲密却异常困难:逃离自恋母亲的占据,避免「物化」他人,建立真正成熟的关系。 E09 不侵入的亲密 主播 * 乔晓萌,心理动力学咨询师,目前受训于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国际心理治疗研究院,持续接受个人分析与督导。何苦开心(公众号同名)主理,新手咨询师黄页开始咨询(公众号同名)发起人。咨询预约欢迎填写预约表单,其他反馈可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Timeline * 00:00:47 不侵入的亲密 * 00:01:04 缺乏亲密的能力 * 00:01:40 不能亲密的常见表现 * 00:03:19 心理咨询就是建立信任关系的过程 * 00:04:59 错把亲密当侵入 * 00:05:27 侵入但不亲密的关系的一些例子 * 00:05:36 点赞之交 * 00:07:01 八卦之中的「物化」 * 00:08:10 过载的信息流 * 00:09:14 可能更加亲密的形式:播客,人工推荐,Newsletter * 00:11:17 两极:侵入如此普遍,亲密如此困难 * 00:12:17 从母婴关系来看不侵入的亲密 * 00:14:22 自恋母亲的侵入与占据 * 00:19:55 咨询关系提供一个自我体验的空间 * 00:22:28 亲密关系之中的主体间场 * 00:26:00 彼此欣赏,尊重差异,感情投入 * 00:29:10 不是出于焦虑,算计,物化,贬低的爱 * 00:30:19 「物化」恰是不成熟的表现 Show Notes * 精神分析升职记|允许依靠是独立的前提 * 迟早更新 Episode 147:关于若干直播问题的讨论 * Patreon,爱发电 * 简单心理:如何毁掉一个孩子:《黑镜》的答案是「保护」她 * 《黑镜》S04E02《大天使》 * 《恶行》 * 动画短片:《包宝宝 BAO》 * 不合时宜:都市里的相亲焦虑和婚恋观 清醒梦是一档由两个心理动力学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节目,我们尝试为当下中国的诸多议题,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一个精神分析的视角。我们推荐你使用 RSS 链接来订阅节目,以获得最佳收听体验。如果你不了解 RSS 订阅节目的方法,请参考这篇文章中的指导。 * 网站:hekukaixin.com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微博:@播客清醒梦 * 何苦开心(公众号):主张精神分析活用,内容包括精神分析视频翻译,引言壁纸,精神分析活用系列文章,书籍讨论系列音频「阅读联想」等。 * 琳度(公众号):关于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内在空间,读书与感想,画画与联想,与现实相关,与幻想有关。内容包括日签引言,阅读笔迹,书籍推荐,绘画中的联想(第三只耳)等,持续完善中。 * 开始咨询(公众号):由何苦开心发起的可靠、低价(200 元 – 400 元)的动力取向新手咨询师黄页,筛选国内外认可度较高的精神分析培训在读 / 毕业生,并且增加对于个人分析、个别督导的要求。 特别感谢 * Logo 设计:方琳 * 封面设计:周睿
觉察到投射性认同的无意识力量,自己首先具有分化良好的独立「灵魂」,能够容纳空间之中的另一个人,允许融合,而不失边界,如此才有可能告别强迫性重复,发展出来新的意识化的,具有修复能力的「灵魂伴侣」关系。 E08 灵魂伴侣存在吗?匹配、重复与驯养 主播 * 乔晓萌,心理动力学咨询师,目前受训于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国际心理治疗研究院,持续接受个人分析与督导。何苦开心(公众号同名)主理,新手咨询师黄页开始咨询(公众号同名)发起人。咨询预约欢迎填写预约表单,其他反馈可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 方琳,心理动力学咨询师,目前受训于国际心理治疗研究院,四川和光临床心理学研究院,持续接受个人分析和督导。十年以上博物馆艺术设计工作者,育儿道路上的持续摸索者。公众号:琳度。预约咨询欢迎访问新手黄页地址,或琳度招募页面。工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Timeline * 00:00:39 从精神分析与关系角度讨论灵魂伴侣 * 00:01:58 「爱」变得容易,快速,廉价 * 00:03:40 个人是关系的最小单位:「我」代表的一切与关系选择 * 00:04:29 母婴互动决定伴侣选择 * 00:07:26 精神分析对于灵魂伴侣的回答:匹配的基础之上,驯养更加重要 * 00:12:26 灵魂伴侣 V.S. 强迫性重复,投射性认同 * 00:18:10 搭伙过日子就能逃脱强迫性重复了吗? * 00:19:49 消费主义的婚姻观只是非常原始的物化对方 * 00:21:14 成为灵魂伴侣的绊脚石:投射性认同 * 00:25:48 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灵魂伴侣 * 00:27:56 在一个空间之中同时容纳两个人 * 00:28:07 「灵魂」:自我,独立,分化,边界,安全 * 00:30:18 接纳对方的主体性 * 00:31:21 融合与独立之间的挣扎 * 00:32:54 情绪依附 * 00:35:06 好的亲密关系与咨询带来修复 * 00:36:11 亲密关系能够被治疗吗? * 00:38:40 好的关系具有修复,代谢能力 * 00:41:02 关系与个体容易把问题投射到外部 * 00:42:08 需要被反省的不是需求本身,而是动力 * 00:45:04 依恋理论与安全感 * 00:49:47 虽然困难,但是依恋类型也是可以改变的 * 00:53:43 同一依恋类型的起源动力也有可能不同 * 00:55:53 一点总结 Show Notes * 爱与精神分析 * 爱与精神分析|尊重他人的主体性 * 爱与精神分析|从自体角度看好的亲密关系 * 爱与精神分析|世间确有双全法 * 爱与精神分析|告别施受虐关系 * 爱与精神分析|亲密关系总是激活原始创伤 * 驯养:《小王子》 * 对于理论的移情:精神分析学习法|好的理论不会限制思维 * 不合时宜:都市里的相亲焦虑和婚恋观 * 《爱的多重奏》 * 《爱欲之死》 * 翻电问答 • 52 | 亲密关系为何如此脆弱?这是不可解决的吗? * 《精神分析的伴侣治疗》 * 清醒梦 E06|松子の一生:爱情至上与关系受虐 * 离开施虐者:《爱是一种选择》、《情感勒索》 * 《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 * 陌生情境实验 * 非线性发展:阅读联想 E05 抛弃退行这个概念 清醒梦是一档由两个心理动力学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节目,我们尝试为当下中国的诸多议题,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一个精神分析的视角。我们推荐你使用 RSS 链接来订阅节目,以获得最佳收听体验。如果你不了解 RSS 订阅节目的方法,请参考这篇文章中的指导。 * 网站:hekukaixin.com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微博:@播客清醒梦 * 何苦开心(公众号):主张精神分析活用,内容包括精神分析视频翻译,引言壁纸,精神分析活用系列文章,书籍讨论系列音频「阅读联想」等。 * 琳度(公众号):关于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内在空间,读书与感想,画画与联想,与现实相关,与幻想有关。内容包括日签引言,阅读笔迹,书籍推荐,绘画中的联想(第三只耳)等,持续完善中。 * 开始咨询(公众号):由何苦开心发起的可靠、低价(200 元 – 400 元)的动力取向新手咨询师黄页,筛选国内外认可度较高的精神分析培训在读 / 毕业生,并且增加对于个人分析、个别督导的要求。 特别感谢 * Logo 设计:方琳 * 封面设计:周睿
就地过年带来的整合机会之下,直面春节带来的融合与焦虑,在不同价值观带来的割裂之中寻求对话可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年味儿」。 E07 收拾心情,迎接疫情之下的第二个中国年 主播 * 乔晓萌,心理动力学咨询师,目前受训于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国际心理治疗研究院,持续接受个人分析与督导。何苦开心(公众号同名)主理,新手咨询师黄页开始咨询(公众号同名)发起人。咨询预约欢迎填写预约表单,其他反馈可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 方琳,心理动力学咨询师,目前受训于国际心理治疗研究院,四川和光临床心理学研究院,持续接受个人分析和督导。十年以上博物馆艺术设计工作者,育儿道路上的持续摸索者。公众号:琳度。预约咨询欢迎访问新手黄页地址,或琳度招募页面。工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Timeline * 00:00:38 收拾心情,迎接疫情之下的第二个中国年 * 00:02:37 从心理动力学咨询师的视角体验的疫情 * 00:03:33 地面咨询的无法进行,以及居家隔离状态之下的心理咨询 * 00:04:48 疫情期间,进入咨询的来访者更少 * 00:07:19 视频咨询:来访者与咨询师的家庭环境带来的动力改变 * 00:09:01 地面工作的恢复:戴口罩,工作室消毒——现实层面保证安全 * 00:10:21 疫情对于咨询师一方的影响 * 00:11:35 来访者传递过来的影响 * 00:12:59 心理工作者疫情期间的努力 * 00:13:45 国际疫情带来的受训影响:分离、丧失焦虑 * 00:16:57 疫情之中精神分析的反思与发声 * 00:21:23 春节作为进入咨询的 Why Now(为什么是现在):边界冲撞带来的焦虑 * 00:26:15 春节休假带来的咨询动力影响 * 00:28:10 不同价值观带来的拉扯,以及应对方式的割裂 * 00:33:09 春节带来的被绑架感成为主流声音,缺乏对话空间 * 00:35:32 节日的意义:我们的内在需要与节日试图提供的满足是一致的 * 00:42:01 家族框架带来的归属感与位置确认 * 00:45:35 与原生家庭进行对话,而不是继续情感绑架 * 00:50:12 就地过年带来的整合机会 * 00:53:14 保护边界的一些小技巧 * 00:57:34 创造属于自己的「年味儿」 * 00:59:41 和清醒梦一起过年:精神分析歌单 Show Notes * 就地过年 * 视频咨询必备 checklist * 远程治疗中,咨询师应该如何保护自己,保护来访者? * 面对疫情,你有怎样的感受? * 当心理咨询遇到疫情 * 「我」的信息处理过程 * 疫情之下的共情力 * 后疫情时代:心理咨询师生活图鉴 * 王秀冰等:Comparing Chinese and US practitioners’ attitudes towards teletherapy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 Discussions On Psychoanalysis #10 On Covid 19 and Other Traumatic Events * 精神分析工作流|陪伴性内容带来的自体增强 * Nature 子刊:新冠疫情期间的自杀率变化 * 人民日报:面对疫情,心理救助不缺席 * IPA: Psychoanalysis On and Off the Couch * What Happened When the Analyst Dies: Unexpected Terminations in Psychoanalysis * 书评:当分析师死去时会发生什么 * 张沛超:庚子平安自在祈请文(多语译文) * 加拿大训练分析师:从精神分析视角来看疫情应对(焦莉翻译) * Nancy McWilliams 谈疫情下的心理治疗 * 疫情之下|一位精神分析师眼中的世界:身处其中的人与现实呼应的内心世界 * 病毒阴谋论、焦虑和不信任,新冠疫情下的精神分析 * 人类在危机中真正认识自己——心理分析视野中的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影响 * 《过场》回访 vol.4 | 2020 年,我们和「中国精神分析第一人」聊聊心理疗愈 * 作为隐喻的冠状病毒 * 疫情和歇斯底里 * 冠状病毒和禁足的次要好处:生态、爱情、哀悼 * 禁闭,宏观心理上的歇斯底里化与次级获益 * 冠状病毒的临床性反思 * 杨柳:督导师手记:每逢佳节倍纠结 * 也许你并不是真的「独立」 * 《如果父母情绪不成熟:和内在父母和解,从假性孤儿迈向情感独立的大人》 * 上海彩虹合唱团 * 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与功能探究 * 爱与精神分析|尊重他人的主体性 * 《爱的多重奏》 * 翻转电台 FF30 | 05 伯格曼 爱与以爱之名的绑架 * 好的理论不会限制思维 * Apple Watch 与 50 岁,佩戴半年它帮我妈改变什么? * 三联生活周刊:年关将至,无法回家的我在想些什么? * 「迟早过年」·《奇迹集》 * 精神分析歌单 清醒梦是一档由两个心理动力学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节目,我们尝试为当下中国的诸多议题,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一个精神分析的视角。我们推荐你使用 RSS 链接来订阅节目,以获得最佳收听体验。如果你不了解 RSS 订阅节目的方法,请参考这篇文章中的指导。 * 网站:hekukaixin.com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微博:@播客清醒梦 * 何苦开心(公众号):主张精神分析活用,内容包括精神分析视频翻译,引言壁纸,精神分析活用系列文章,书籍讨论系列音频「阅读联想」等。 * 琳度(公众号):关于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内在空间,读书与感想,画画与联想,与现实相关,与幻想有关。内容包括日签引言,阅读笔迹,书籍推荐,绘画中的联想(第三只耳)等,持续完善中。 * 开始咨询(公众号):由何苦开心发起的可靠、低价(200 元 – 400 元)的动力取向新手咨询师黄页,筛选国内外认可度较高的精神分析培训在读 / 毕业生,并且增加对于个人分析、个别督导的要求。 特别感谢 * Logo 设计:方琳 * 封面设计:周睿
从自恋的角度来看受虐,它首先来自于一种长期忽视导致的空虚感,以及由此带来对于关系的极度渴望,但是,缺乏边界的融合需要反而使得真正意义上的好的关系不再可能。电影之外,自虐行为相当普遍,或也给我们做个有益的提醒。 E06 松子の一生:爱情至上与关系受虐 主播 * 乔晓萌,心理动力学咨询师,目前受训于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国际心理治疗研究院,持续接受个人分析与督导。何苦开心(公众号同名)主理,新手咨询师黄页开始咨询(公众号同名)发起人。咨询预约欢迎填写预约表单,其他反馈可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 方琳,心理动力学咨询师,目前受训于国际心理治疗研究院,四川和光临床心理学研究院,持续接受个人分析和督导。十年以上博物馆艺术设计工作者,育儿道路上的持续摸索者。公众号:琳度。预约咨询欢迎访问新手黄页地址,或琳度招募页面。工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Timeline * 00:00:41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 00:01:17 同辈人容易引发的共鸣:对于父母的爱的求而不得 * 00:03:59 受虐,依赖,自我攻击,讨好,强迫性重复 * 00:05:19 一些引发好奇的问题 * 00:07:00 漫画式的表达:引发反思,内在体验的外化表达 * 00:12:49 边缘水平的自虐人格 * 00:14:11 老好人式的讨好源自内在不足 * 00:18:06 长期以来的忽视带来的空虚感 * 00:19:26 自恋性暴怒 * 00:20:43 自恋受虐人格 * 00:21:38 乖小孩顺从背后的自我攻击与「假自体」 * 00:25:32 空洞的感觉导致对于关系的渴求:飞蛾扑火 * 00:28:20 过度付出:缺乏边界的融合需要 * 00:30:51 对于关系的需求与生俱来,但是,过度需求反而留不住任何关系 * 00:34:48 关系带来的看到,理解 * 00:35:39 强迫性重复:飞蛾扑火,过度付出,邀请虐待,体验痛苦,回到绝望 * 00:39:07 自虐的复杂,普遍,难以理解,难以治疗 * 00:41:59 自我攻击,贬低 vs 自恋全能感 * 00:45:35 受虐 vs 施虐 * 00:46:16 看到困境之中自己的责任 * 00:46:59 松子作为自虐轴向上的自我检测指标 * 00:51:03 整部电影的整合与哀悼 * 00:54:26 本期节目没有提到的自虐的面向 Show Notes *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电影,日剧,小说(微信读书) * 童俊:「施受虐现象」的存在主义思考 * 简单心理:「请不要离开我,否则我就伤害我自己」|自虐人格 * 简单心理:每一次被爱的感受,都和痛苦有关 * 简里里:在我开心之前,我必须自我惩罚一下 * 南希·麦克威廉姆斯《精神分析诊断》:第十二章 自虐型人格 * 《不乖:哈佛导师的自我突破心理学》 * Essential Papers on Masochism * 自恋受虐人格 * 孙平:受虐型人格形成:家庭-文化背景的反思 清醒梦是一档由两个心理动力学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节目,我们尝试为当下中国的诸多议题,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一个精神分析的视角。我们推荐你使用 RSS 链接来订阅节目,以获得最佳收听体验。如果你不了解 RSS 订阅节目的方法,请参考这篇文章中的指导。 * 网站:hekukaixin.com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微博:@播客清醒梦 * 何苦开心(公众号):主张精神分析活用,内容包括精神分析视频翻译,引言壁纸,精神分析活用系列文章,书籍讨论系列音频「阅读联想」等。 * 琳度(公众号):关于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内在空间,读书与感想,画画与联想,与现实相关,与幻想有关。内容包括日签引言,阅读笔迹,书籍推荐,绘画中的联想(第三只耳)等,持续完善中。 * 开始咨询(公众号):由何苦开心发起的可靠、低价(200 元 – 400 元)的动力取向新手咨询师黄页,筛选国内外认可度较高的精神分析培训在读 / 毕业生,并且增加对于个人分析、个别督导的要求。 特别感谢 * Logo 设计:方琳 * 封面设计:周睿
语言塑造并且反映内在现实,而精神分析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描述内在的喻体,以象征化,启发式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可以迁移的言语能力。 E05|语言|述说一个人的真实,构建一个人的故事 主播 * 乔晓萌,心理动力学咨询师,目前受训于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国际心理治疗研究院,持续接受个人分析与督导。何苦开心(公众号同名)主理,新手咨询师黄页开始咨询(公众号同名)发起人。咨询预约欢迎填写预约表单,其他反馈可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 方琳,心理动力学咨询师,目前受训于国际心理治疗研究院,四川和光临床心理学研究院,持续接受个人分析和督导。十年以上博物馆艺术设计工作者,育儿道路上的持续摸索者。公众号:琳度。预约咨询欢迎访问新手黄页地址,或琳度招募页面。工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Timeline * 00:37:08 精神分析通常用语言进行工作 * 02:47:51 《语言星球》:生物,情感,社群 * 04:24:29 语言发展过程 * 06:12:85 语言作为自我的一种体现 * 07:15:10 语言使用对认知的塑造 * 12:15:14 言说方式 * 13:25:11 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 17:09:93 非言语沟通:聋哑人,卓别林,精神病性 * 20:07:04 咨询工作:言语化的过程,命名,转化 * 22:39:45 精神分析的语言是比喻性的 * 26:33:30 语言代表的象征化思考是发现比喻的过程 * 28:08:89 精神分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描述内在的比喻 * 30:04:51 启发式的语言 * 32:09:30 重新构建「我」的故事 * 34:28:68 咨询带来的语言表达能力迁移 Show Notes * 《语言星球》 * 李孟潮:精神分析的态度 * 精神分析对于语言发展的一种理解:From Mother Tongue to Language * 迟早更新#131「迟早过年」· 加更 · 从病毒凶猛到走向共和 * 《降临》 * 《你一生的故事》 * 语言相对论 * 成都精神分析专业协会年会 * 严歌苓:《双语人的苦恼》 * 《月色真美》 * Bombs in the Consulting Room * 陈智瑶:内在世界的翻译者 * 聆听沉默 * 补充:比喻的价值——任宁:致「泛科技播客」的听众们:至于深的层面——钱钟书讲过,做比喻的时候,本体和喻体离得越远越好。这句话除了修辞技法上的讨论,还是个哲学问题。每个隐喻都是一首小型的诗歌(法国人 Paul Ricoeur 语),每一则好的比喻,都是对客观世界里思维定势的挑战与和解。比喻能够创造新的连结和新的逻辑,也因此建立新的认知,最后在人们心智中开拓一片新的图景。 * 「拉康《罗马报告》评述」| 精神分析学中的言语和语言的作用和领域 清醒梦是一档由两个心理动力学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节目,我们尝试为当下中国的诸多议题,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一个精神分析的视角。我们推荐你使用 RSS 链接来订阅节目,以获得最佳收听体验。如果你不了解 RSS 订阅节目的方法,请参考这篇文章中的指导。 * 网站:hekukaixin.com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微博:@播客清醒梦 * 何苦开心(公众号):主张精神分析活用,内容包括精神分析视频翻译,引言壁纸,精神分析活用系列文章,书籍讨论系列音频「阅读联想」等。 * 琳度(公众号):关于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内在空间,读书与感想,画画与联想,与现实相关,与幻想有关。内容包括日签引言,阅读笔迹,书籍推荐,绘画中的联想(第三只耳)等,持续完善中。 * 开始咨询(公众号):由何苦开心发起的可靠、低价(200 元 – 400 元)的动力取向新手咨询师黄页,筛选国内外认可度较高的精神分析培训在读 / 毕业生,并且增加对于个人分析、个别督导的要求。 特别感谢 * logo 设计:方琳 * 封面设计:周睿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