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中国人对于甜品目前的最高评价,基本还停留在“不甜”的层次。从这个角度来说,诞生于美国的Ben&Jerry's,属于那种会让家长十分警惕的冰激凌。它厚重、料足、甜度十足,在超市里出售的最小规格,是接近500克的小桶装,堪称是幸福的一击。 但Ben&Jerry's这个公司的价值,绝不仅限于优质的产品。它与我们曾经在节目中聊过的Patagonia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在社会责任方面。他们都愿意将公司和产品作为对抗主流的工具和武器,并且从始至终都在试图贯彻这一点。 不同于一直是独立公司的Patagonia,Ben&Jerry's上过市、后来还并入了跨国巨头联合利华的伞下。联合利华为了拿下这个独特的品牌,甚至也设计了一套同样独特的治理结构,以保证Ben&Jerry's能够继续自己的品牌使命。但也正是这套制度设计,让Ben&Jerry's与联合利华一度在国际政治问题上“擦枪走火”,直至将后者告上法庭。 本期节目,我们就来介绍这个不只做冰激凌的冰激凌品牌。 | 主播 | 肖文杰、约小亚 | 时间轴 | 00:34 剥离冰激凌业务,联合利华变身忒修斯之船 06:49 诞生于美国1970年代反文化浪潮的Ben&Jerry's 10:43 既是谐音梗、也是政治口号的产品名称 20:11 专为守护公司使命理念而建的外部董事会 27:38 巴以问题立场分歧让子公司怒告母公司 30:26 相互嵌套的商业道德和公司治理问题 | 延伸资料 | Ben & Jerry's: The Inside Scoop Nytimes Magazine-Ben & Jerry’s Radical Ice Cream Dreams 《文化战略》 Vol.83 环保之外的Patagonia HBS-Ben&Jerry's: Preserving Mission and Brand Within Unilever WSJ-Unilever Buys Ben & Jerry's, SlimFast for Over $2.5 Billion WSJ-Ben & Jerry’s Manages to Protect Mission Within Unilever Quartz-A brief history of Ben & Jerry's political ice cream flavors How Ben & Jerry’s Got Bought Out Without Selling Out Vol.62 “毒丸计划”有多毒? Bloomberg-Ben & Jerry's GMO Food Fight The Atlantic-Ben & Jerry's Is Fighting GMOs, for Some Reason The Journal-Why Ben & Jerry’s Is Suing its Parent Company Over Israel Bloomberg-How Ben & Jerry’s Ended Up at War With Itself Bloomberg-Unilever Ice Cream Sale Won’t Change Us, Says Ben & Jerry’s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同名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潘鑫 | 声音设计 | 刘三菜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豆瓣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是我们英国服务贸易特别系列的第二期节目,我们关注一个在当下中国城市炙手可热的话题——城市更新。 进入21世纪,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城市化进程,城镇化率从2001年的36%提升到2023年的66%。这其中的主旋律是“拆”和“建”——拆掉老房子、重新建造新的房屋和基础设施。 但现在,情况变了,城市更新成为新的叙事,说得更直白一些,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改造而非新建的重要性。尤其在一二线的大城市中,大面积的新建项目所需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同时,城市也越来越意识到历史建筑的价值。 本期节目,我们就关注城市更新中一个很细分的领域:老工厂的改造。这些老工厂建成时可能地处郊区,但随着城市扩张,在它因为种种原因停产之后,它可能已经身处寸土寸金的城市核心区域,如何在保留其历史价值的同时,重新发挥其商业价值,就成为了越来越多城市的课题。 这方面,英国可能是全球经验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经过长期的实践,它已经把老工厂改造的“坑”踩了个遍,并且形成了一大批细分领域的专业服务机构。而这些机构,也已经在中国的城市更新中发挥作用了。 感谢英国商业贸易部对本期节目的支持。 | 主播 | 肖文杰、约小亚、邢梦妮 | 资料整理 | 邢梦妮 【感谢以下机构的专家接受本期节目的采访】 WilkinsonEyre 伦敦办公室总监 Sebastien Ricard 香港办公室总监 Matthew Potter 香港办公室 副总监 Mark Chan Purcell 主席 Andrew Clark 香港办公室总监 Ryan Sun BDP 上海办公室设计总监 顾天一 第一太平戴维斯 中国区策略顾问部主管及高级董事 朱锋 | 时间轴 | 00:26 郊区的老工厂变成市中心的老工厂 03:26 巴特西,伦敦曾经的一块心病 04:11 “能源圣殿” 06:41 三个失败的改造方案 13:15 英国的历史建筑保护制度 15:36 修复巴特西之“找砖块” 19:20 在电厂控制室开酒吧、办婚礼 23:06 上海在电这件事上曾经十分领先 27:00 围墙、传送带、写字楼的朝向和停车场 31:25 当你投入那么多时间,你希望一切都按照正确的方式推进 | 延伸资料 | 巴特西发电站改造前后的外观(图片来源:WilkinsonEyre) 巴特西发电站改造后的购物中心(图片来源:WilkinsonEyre) 被改为活动空间的巴特西电厂控制室A(图片来源:Battersea Power Station) 被改造成酒吧的巴特西电厂控制室B(图片来源:Battersea Power Station) 巴特西官网 巴特西发展公司2022年7月出版的《The Placebook》 杨树浦电厂停产前的历史 杨树浦电厂目前的改造方案 | 如果你喜欢这个系列 | 欢迎查看英国服务贸易第一期 《Vol.155 体育赛事到底能为城市带来多少收益?》 | 后期制作 | 刘大哭 | 声音设计 | 刘三菜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豆瓣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我们将推出一个两期的特别系列,关注英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经验。 服务贸易听上去专业,实际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谈到全球贸易,第一反应可能是实体货物的流通,但实际上,数字技术、专业服务、文化活动等都有可能是贸易的对象,这些就被统称为“服务贸易”。根据WTO的统计,2023年,全球五分之一的贸易是服务贸易,而英国的这一比例超过了50%。 随着中国的服贸规模突飞猛进,英国在这一领域丰富的经验变得更有价值,它不仅意味着许多潜在的合作机会,同时也是值得借鉴的他山之石。这两期节目,我们就将分别关注两个我们十分熟悉的领域,看看英国踩过哪些坑、积累了多少know-how。 本期我们关注的是体育赛事。这是《商业就是这样》长期关注的领域,我们曾经为奥运会和世界杯算过账,看这两个顶级赛事到底能赚多少钱。但有一个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体育赛事的举办地到底能从中赚多少钱?更深一步的问题是:城市和体育赛事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互动关系?为什么城市需要体育赛事? 而英国可能是全球顶级体育赛事最集中的市场之一。本期节目,我们就从三个英国的案例入手,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微观层面,我们关注一座体育场和一个社区的故事; 中观层面,我们看看一座城市如何靠体育比赛复兴; 宏观层面,我们看看伦敦这几年到底从大型体育赛事里赚了多少钱。 感谢英国商业贸易部对本期节目的支持。 | 主播 | 肖文杰、约小亚 | 资料整理 | 常竣斐、李秋瑾 | 时间轴 | 00:42 服务贸易占英国出口额的半壁江山 02:13 《商业就是这样》的遗留问题 03:56 2006年,伦敦最大的住宅开发商是…… 08:09 为了建球场,温格为垃圾处理厂剪彩 11:54 体育场让房价涨了多少? 17:06 希尔斯堡惨案——谢菲尔德的至暗时刻 19:00 斯诺克与谢菲尔德的互相成就 22:41 大型体育活动到底为伦敦带来多少收入? 26:26 体育比赛:把全球化的活力注入本地 28:02 英国和中国的赛事合作 | 延伸资料 | 《英超联盟》 阿森纳修建酋长球场时对社区所作的承诺 当地企业和居民反对酋长球场项目的报道 斯诺克世锦赛对谢菲尔德的影响 希尔斯堡惨案的纪录片 谢菲尔德的体育消费战略 大型活动对伦敦的经济影响 | 后期制作 | 秋秋 | 声音设计 | 刘三菜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豆瓣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从小米和智己的口水仗出发,三个理由阐释为什么不要在汽车发布会上直接对比竞争对手的产品。 | 主播 | 肖文杰、约小亚 | 延伸资料 | IGBT与碳化硅功率模块的技术差异 | 后期制作 | 刘大哭 | 声音设计 | 刘三菜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豆瓣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后疫情时期,奢侈品堪称是最快复苏的行业之一。产品价格屡创新高、上市公司志得意满,一切看起来都很完美——除了这些品牌越来越满的仓库之外。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奢侈品行业都信奉着一个基本的商业准则:这个行业的供给必须小于需求,供不应求会让更多人仰视品牌、并更狂热地喜欢她。但现在,不管是顶奢还是轻奢,平衡生产、库存和销售的关系,都将变得更加困难。 奢侈品集团们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问题,不管是销售还是处理,他们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期节目,我们就尝试介绍一些奢侈品行业面对库存问题时,或体面、或灰暗的处理方案。最后,再回到问题的起点——到底是谁造成了这个问题,是市场变了,还是品牌自己变了? | 主播 | 肖文杰、约小亚 | 时间轴 | 01:36 快速复苏的奢侈品行业又遇到了麻烦 03:22 从财报中的“存货跌价准备”看库存问题 09:24 配货,可能是最体面的去库存方案 12:46 关于奥特莱斯的三个知识点 17:59 捐赠为什么不是奢侈品最好的终点站 21:27 奢侈品水货经销是意大利的幽灵经济 27:35 时尚化思路部分造就了奢侈品的库存困境 | 延伸资料 | BoF-AI, Outlets, Recycling: Can Luxury Solve Its Billion-Dollar Excess Inventory Problem? 《爱马仕为何没有库存烦恼?》 The luxury problem that keeps piling up 资本跑马圈地,品牌竞相布局:奥特莱斯一夜爆火? | 棱镜 边角聊-《零售业专家陪你逛逛奥特莱斯》 WSJ-Luxury Stores Are Bursting With Unsold Stuff Quartz-Are the “discounts” at luxury outlets a form of consumer fraud? Burberry to stop destroying unsold merchandise France to prohibit the destruction of unsold stock: who is going to pay for that? Vox-Why fashion brands destroy billions’ worth of their own merchandise every year Gucci的循环化愿景 NSS Magazine-A BURSTING BUBBLE: WHAT IS THE PARALLEL MARKET OF LUXURY? Quartz-One chart shows why Chinese tourists treat Europe as the world’s largest discount mall Reuters-Grey market has become a necessary evil for luxury watchmakers BoF-Fashion’s Dirty Secret: Millions in Grey Market Sales Forbes-Luxury Brands Are Overstocked, Leading To Discounts That Threaten Their Reputations | 后期制作 | 潘鑫 | 声音设计 | 刘三菜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豆瓣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本期节目是一次填坑的尝试——在第136期节目中,我们讨论了图书行业内常见的“自印价格”模式,这可谓是最标准、也最罕见的“明码标价”。这次,我们继续从“价”这个大的话题出发,来看一类价格调整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如果一次价格调整过程中的预计支出,会大过价格调整带来的收益,这价格是改还是不改?经济学家曼昆根据这种两难情景,提出了“菜单成本”的概念,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价格变动失灵,或者说黏性。这让他在畅销经济学教材作者之外,一度确实成为了学界的名人。 “菜单成本”这个概念很形象,但不一定很准确。因为不管是传统零售业、还是互联网时代,都有很多绕开直接调价和成本支出的解决方案。集大成者,就是如今网约车平台,以及机票、酒店询价时常见的“动态定价”。价格变得异常灵活,我们对价格的感受却日益复杂。 节目最后,我们还花了点时间讨论一个问题——技术所实现高效的定价机制背后,到底是市场的力量,还是人的力量? | 主播 | 肖文杰、约小亚 | 时间轴 | 00:26 美国炸鸡店也要搞“动态定价”? 05:10 可能是最有名的经济学教材作者 09:45 肯德基中国换一次菜单有多麻烦? 12:00 一个细分学科:菜单工程学 16:57 大超市做定价调整为什么难? 21:41 比电子价签更方便的扫码查价 23:06 便利蜂“算法至上”背后的问题 | 延伸资料 | Vol.136 书为什么会把价格直接印在书上? Wendy's addresses 'dynamic pricing' comments, says it won't raise menu prices 北大金融评论杂志-《美国的长期低利率,其实是一场骗局?》 SMALL MENU COSTS AND LARGE BUSINESS CYCLES: A MACROECONOMIC MODEL OF MONOPOLY 中国经营报-《全面变身背后的逻辑 肯德基为什么要革自己的命》 CNBC-Restaurants are getting creative with menus to counter soaring food costs 餐饮收益管理:如何制定高效持续的增长战略(上) Consumer Response to Package Downsizing: Evidence from the Chicago Ice Cream Market 麦当劳数字餐牌的应用分析 LA Times-McDonald’s is buying a tech firm for $300 million to revolutionize its menus Planet Money-Is dynamic pricing coming to a supermarket near you? 极客公园-《小价签里藏着大科技,盒马自主研发智慧价签6月上架》 新零售电子价签系统的成本是多少? 南方周末-《悄悄拍摄行人,算法指挥员工:便利蜂的“系统”是否越界》 | 后期制作 | 秋秋 | 声音设计 | 刘三菜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豆瓣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这一期节目和平时不太一样,没有财报数据、商业故事,甚至严格来说都不是一个商业话题,但这个话题和许多公司人息息相关,它就是竞业协议。 根据近期媒体上出现一些报道,一些从互联网大厂工作离职的员工,因为违反与前公司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而被索赔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元,其中不乏一些一线的普通员工。 竞业协议原本是一个与大多数公司人无关的名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第二十四条,它的限制对象共有三类: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但如今,在某些互联网巨头之中,竞业协议成为了覆盖全员的威慑,并且逐渐远离其“保护商业秘密、防止不正当竞争”的法律初衷。 现在竞业协议的实践究竟如何?为何一个在法律原则上对等的工具,在实际应用中产生偏移?本期节目,我们来探讨竞业协议的四个边界问题。 | 主播 | 肖文杰、约小亚 | 时间轴 | 02:17 什么是竞业协议? 03:20 边界一:竞业协议能否覆盖全员 07:16 边界二:竞业协议能否与入职和离职绑定 12:19 边界三:什么样的公司是竞争对手 19:34 边界四:赔偿金的数字 22:45 威慑与反噬 | 延伸资料 | 最高人民法院第34批指导性案例(189-19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被竞业协议困住的公司人》 《竞业协议,边界何在?》 | 后期制作 | 刘大哭 | 声音设计 | 刘三菜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豆瓣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从本期节目开始,我们会陆续上新三样东西:全新的节目logo、全新的声音素材,以及从四月份开始更新的、全新的支线节目。 对于许多大公司而言,定期调整自己的logo、VI、品牌色等形象标识,是一个每隔几年、或是每个新的品牌总监上任时都要做的规定动作,有时候还会为这些新东西做一轮全球广告,或是申请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 而在欧美市场,这种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可以覆盖到声音、包装、触感、气味、口味、动作……等各种非常规领域。这就造就了像可口可乐瓶、Tiffany蓝、intel inside音效等一系列让人印象、又出乎意料的品牌商标。 不过,在实际的申请和应用过程中,非常规商标有着诸多异常苛刻的门槛,以至于很多时候,它确实变成了一种大公司才能玩得起的前沿游戏。所以本期节目,我们就从一系列有趣的例子入手,来看看非常规商标的玩法。 | 主播 | 肖文杰、约小亚 | 时间轴 | 00:06 《商业就是这样》的三个新东西 03:37 美国商标法核心中的bug 07:50 流线型的可口可乐瓶身 11:21 一种叫“肯德基门”的门 11:53 声入人心的“intel inside” 20:34 “红底鞋”商标无法保护纯红鞋 24:08 香水到底是不是“头脑的作品” | 延伸资料 | 从 Tiffany 蓝到 Gucci Ancora:让时尚品牌独一无二的色彩历史 Fifty Years of the Lanham Act: A Retrospective of Section 43(a) 知识产权法学术沙龙第3期:美国商标法的演进 The real thing: The Coke bottle at 100 McDonald’s disowns the roof and serves up a new image LA Times-The Man Who Created Intel’s Audio ‘Signature’ 《声音商标时代或将来临》 颜色商标能否成为“保护色” 财新周刊-《争夺红底鞋》 全球视角下气味商标的接受、注册及审查研究 孩之宝旗下培乐多气味商标在美成功注册 Touch, Taste & Position: Non-Conventional Trade Marks In The Evolving Landscape Of Branding | 后期制作 | 潘鑫 | 声音设计 | 刘三菜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豆瓣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的推送:三周年,《商业就是这样》
论坛,一个在中国互联网世界早已边缘化的事物。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它聚集了精英色彩浓郁的中国初代网民,是网络舆论场的核心;贴吧时代,论坛的影响力到达顶峰;但在此之后,博客、微博、视频、短视频逐渐挤占了论坛的空间,后者已经变成一种“过时”的平台形式。 但在美国,一个诞生于2005年的网络论坛——Reddit——在过去的近20年里持续增长,成为全球访问量前十的网站,并且在2024年迈向IPO。 这个网站拥有独特的、让人又爱又恨的气质,它的子论坛千奇百怪,行动力超群,甚至足以影响现实社会的议题。如此大规模的活跃用户(日活近1亿),对任何公司来说都应该是价值连城,但Reddit的赚钱却一直是个难题。 Reddit如何吸引用户?为什么这些用户未必直接带来平台的商业利益?如何解释Reddit的长青和中国论坛的衰落?这些问题都指向一个核心:社区的氛围,到底来自哪里? | 主播 | 肖文杰、约小亚 | 资料整理 | 常竣斐、严艺凡 | 时间轴 | 00:03 全球访问量排名前十的网站有哪些? 01:13 人还能以这些群分? 04:14 We Are The Nerds 09:55 斯瓦茨的两个遗产孕育了这期节目 14:06 “放置Play”维持不下去了 18:37 Reddit的赚钱能力和新故事 24:15 精神股东变成真股东 28:59 娇嫩的论坛 30:22 r/Place | 延伸资料 | 《互联网之子》 《We Are Nerds》 Reddit招股书 《纽约客》2018年对Reddit的报道 《科技早知道》对GameStop事件的报道 张一鸣曾经试图收购Reddit Reddit和Google的合作 Reddit的15个重要节点 Reddit的特殊IPO方式 | 后期制作 | 秋秋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豆瓣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小历史”栏目来到了1914年,一个民族工业意气风发的年代。 中国是棉纺织业大国,但整个行业在民国时期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除了原料、机器和人力水平的差异外,还有一层隐形的差距,在于民族企业家们的管理能力上。 1910年代,“科学管理方法”也在美国逐渐起势。福特的先进组装流水线已经稳定运行,但提出“科学管理”这一概念的学者泰勒,却饱受全社会质疑。在工厂的效率与人的自主性之间,“管理学”的萌芽艰难生长了出来。 如果将当时最先进的管理学理念,植入急需管理能力改善的中国棉纺工厂中,会发生什么?一位叫穆藕初的大龄留学生,就做了十年这样的商业实验。他的早期成果极度令人瞩目,但失败也显得格外脆弱。 本期节目,我们就随着穆藕初的视线,来回顾这段历史。 | 主播 | 肖文杰、约小亚 | 时间轴 | 00:10 管理学,一门舶来的现代学科 03:08 大为震撼的美国一体化农场访学 09:35 泰勒管理法,将工人变成机器? 16:19 穆藕初在德大纱厂的财务、人事和生产管理改革 25:56 1914年对于中国棉纺织业的特殊意义 34:24 从商业家到布道者、教育者 | 延伸资料 | 《穆藕初文集》 《论穆藕初的实业振兴思想》 方显廷-《中国之棉纺织业》 森时彦-《中国近代棉纺织业史研究》 澎湃新闻-《张謇与上海工商界》 《清末民初留美生的人才培养与就业状况考察》 《计件工资制的前世今生(中):科学管理下的差别计件工资制》 《他把员工工资提高了61%,却把工作效率提高了362%》 新周刊-《穆藕初的1914:歪打正着开始,倾家荡产结束》 中外管理-《科学管理的大人物:穆藕初》 《在商不止言商:民国商人穆藕初出售产业始末》 《百年上财 | 穆藕初与上海商科大学》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同名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豆瓣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