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小历史”栏目回归,我们将来到1910年这个略显微妙的时间点,来复盘一场起源于上海市场的金融风暴。 一个毫不保守、完全放开、交流充分的中国金融市场,会是什么样?这其实就是20世纪初、初生的上海金融市场的现实。但现实并不总是美好的,甚至经常会给你当头一棒——1910年,上海人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就充分体会到了“炒股票”的刺激与杀伤力。 炒股要看题材、看行情、看公司、看背景,古今皆是如此。被称为“橡皮”的橡胶行业和西洋公司股票,在1910年的上海就是被所有人看好的市场机会。散户要与做市者争抢份额,机构投资者则开出空头银票、大加杠杆。在一个代表着未来的话题上,风险系数迅速成倍叠加。 股价总有波动,损失也会顺着杠杆成倍反弹。对于贪婪的大银庄而言,损失难以避免,但传导到政府侧的风险必须被阻止。在这个过程中,上海道台蔡乃煌一度展现了救市的才能与魄力,但复杂的官场斗争、政企合作的漏洞、以及后续的实业公司国有化纠纷,还是让“橡皮股灾”持续升级,最终导致一个王朝的覆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谈到“系统性金融风险”时,风险可能来自于金融投机的胆大妄为,也可能来自于系统本身的不够完善。从这场百年之前的股灾中,我们仍能学到很多。 | 主播 | 肖文杰、许冰清 | 时间轴 | 01:16 中国的股票比邮票出现得更早 05:58 20世纪初的操纵市场:软文、分红和排队 12:51 当橡皮公司股价上涨幅度远超橡皮本身 23:33 救市还是赔款?上海道台的选择 28:50 全国金融危机下,两家铁路公司的命运 | 延伸阅读 | 央视纪录片《橡皮风潮》(全三集) 本期节目主要覆盖的是纪录片的第一集内容,第二和第三集的展开也尤为精彩。 《1910年橡皮股票风潮》 上海档案信息网上对橡皮股灾的一则简述。 《1911》 节目中关于兰格志股票的部分内容,来源于本书“不想做广告的橡胶不是好股票”一节。 《投机之外的危机: 国家政治视角下的1910年上海“橡皮股票风潮”》 相较于市场层面的盲目投机,国家层面的政策不完善才是导致此次“橡皮股灾”的主因。 《橡皮股票风潮再研究》 股灾之后,对橡皮股票后续命运的研究并不算多,本文提供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补充视角。 Jewish merchants' community in Shanghai :a study of the Kadoorie Enterprise, 1890-1950 关于嘉道理家族的传奇发家史,这里先提供一个很有价值的参考文献,敬请期待后续节目。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世界上只有两种教练,一种接受数据思维,一种被解雇了。”2017年的斯隆会议上,一位体育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发出如此论断。 在《点球成金》的故事发生15年后,魔球早已成为全球顶尖职业体育赛事的共识,它的影响力也已经超越北美,来到了欧洲,改变了全球最受欢迎的运动——足球。 这个过程中一个标志性的案例,就是利物浦的崛起。这支传统豪门在2010年债务缠身、成绩下滑,但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它成为欧洲足坛成绩最好的球队之一,更不可思议的是,它并不是靠疯狂地砸钱买人,而是在赢球的同时,还改善了俱乐部的财务状况。 这背后的最大影响因素,就是利物浦的新东家——芬威体育集团。它把数据分析的工作方式引入了传统的足球领域,而这套理念,与《点球成金》也有着密切联系。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会首先讲述芬威集团在利物浦的改革,然后,把视角拉回最初的起点——棒球。在这里,魔球已经进化到一个令人惊讶,甚至令人担忧的程度。这也会把话题引向一个根本问题:数据和体育到底是什么关系? 在芬威集团的官网上,有一段标题为《取胜方程式》的简介,其中写道:“芬威集团十分重视数据分析,并将它与运动中超越数据科学的无形因素相结合。” 魔球的魅力正在于此。 感谢沙青青、伯樵、小p为本期节目提供的专业建议和帮助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1:29 “红袜队夺冠了吗” 04:07 转会委员会 06:23 格雷厄姆根本没看那场比赛 13:24 魔球2.0:挖掘新数据维度 15:29 魔球3.0:改变动作细节 19:28 观赏性和体育博彩 24:29 数据不是万能的 | 延伸阅读 | 芬威集团的官网简介 Behind the Badge: The physicist who leads Liverpool's data department 利物浦官方网站对数据团队的著名报道。 How Math and Data Science Made Liverpool the Best Team on the Planet 数学家Viroshan Naicker的博客文章。 公众号“橘猫看球”对利物浦的深度分析。同名播客也十分推荐。 播客《懒熊三缺一》关于利物浦复兴的播客 懒熊体育关于美国职业体育博彩合法化的报道 旋猫团队参与建立的CBA数据官网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为了播放体育比赛,全球的电视台和流媒体每年要花上百亿美元;一支NFL球队的平均估值是35亿美元;世界商业价值前20的足球俱乐部的估值加在一起有450亿美元;全球均薪最高的职业是NBA球员,他们平均每人每年的税前薪水是600万美元。 毫无疑问,职业体育是一门大生意,而顶级球队算得上一家大公司——仅从估值的角度来看。因为和其他行业相比,职业体育的球队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用及其原始的方式在经营。他们在完成公司经营的核心决策——球员挑选、买卖、签约——时,依靠的是直觉、老人的经验、甚至球员的外表,直到2002年。 那一年,一支MLB(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的球队奥克兰运动家队,采用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建队策略,他们用数据分析来评价和挑选球员。这个在当时被视为离经叛道的理念,最后让奥克兰运动家在当年取得了全联盟最佳的战绩,并且花的钱,只有薪资最高球队的三分之一。 之后,财经作家刘易斯为这一理念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moneyball,魔球。 接下来的20年,魔球理论在北美各大职业体育联盟普及,彻底改变了各个球队的经营思路。毫不夸张地说,魔球,就是21世纪职业体育产业最重要的革命。 我们将用两期节目讲述魔球的故事。 感谢沙青青、伯樵、小p为本期节目提供的专业建议和帮助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0:39 两位主播最常听的播客 01:06 安利也要符合“基本法” 04:47 《点球成金》,一个弱者逆袭的故事 06:21 数据取代直觉 14:27 赢得冠军就能赚更多钱? 17:51 改变职业体育的斯隆会议 21:04 NBA的魔球革命 | 延伸阅读 | 棒球规则的入门科普 上垒率 偷好球的重要性如何被发掘 关于击球仰角革命的科普 旋猫团队的微博 https://weibo.com/u/1665176985 旋猫团队目前能免费听到的公开音频内容 比尔·詹姆斯 在节目中没有提到的人物,但他是棒球统计学的鼻祖,启发了包括保罗在内的体育数据分析从业者 《魔球》 微信公众号“篮圈上的坐标系”的科普专栏以及他的微博“篮圈即是原点” 斯隆会议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运动服饰产业最大的公司—也就是耐克—能有多大?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2021年11月,这家公司达到了市值最高点,超过2800亿美元,比同期lululemon、阿迪达斯、安踏、李宁、彪马和Under Armour的市值之和都高。而且考虑到耐克今年刚刚过了自己的50岁生日,它的“运动员生涯”可能会比一般人想象中更长。 耐克是一家产品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品牌公司之一,但这两点都不足以让它赚到这么多钱和名声。谁在帮耐克生产运动鞋和衣服、谁又在帮耐克销售产品?这是我们在讨论耐克,或者整个运动服饰产业时,经常会忽视的两个重要问题。 耐克的左边,也就是制造端,是主要集中于东亚、南亚的一系列代工厂,和管理这些代工厂的集团企业。其中有一家叫申洲国际的宁波企业,将服装代工改造成了规范的、有技术含量,而且是国际化的生意,最终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品牌。 耐克的右边,也就是销售端,目前正经历着一些巨变,但不妨碍像滔搏(Topsports)这样的大经销商继续与耐克联手赚钱。如何在数字化、概念化的零售时代,管理好超过7000家门店,同时探索与大品牌的全新合作形式,这是滔搏未来几年的工作。 本期节目,我们不聊耐克,就看看耐克身旁的这两家公司。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1:01 耐克市值膨胀,阿迪达斯被lululemon反超?? 03:00 申洲国际的“速度快”与“技术强” 09:36 中国、越南、柬埔寨,申洲国际工厂的“三角布局” 11:51 从“鞋王”百丽母体中诞生的滔搏 17:18 门店、坪效、数字化,滔搏作为经销商的降本增效 22:33 “纵向一体化”不是万能解决方案 | 延伸阅读 | 《2022年运动鞋服行业产业链研究分析:制造、品牌龙头共享价值红利》 国盛证券团队对运动服饰产业链的拆解分析,信息量比本期节目所讨论的要大,欢迎对这类话题感兴趣的听众朋友自行阅读。 《申洲国际:将服装代工做成体面生意》 《第一财经》杂志2021年10月刊对申洲国际的报道。 573亿市值超百丽私有化成本,滔搏上市背后的四点观察 2019年10月,滔搏重新上市后懒熊体育团队对其招股书的分析。 《价值链管理在耐克公司的应用》 这篇论文提出,耐克的成功主要在于其“价值链管理”能力,这是如今很多品牌型公司还需要锻炼的能力。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你对kindle离开中国有什么感觉? 有的人惋惜怀念、有的人调侃它早就不行,更多的人可能没有感觉——这就是kindle在中国的现状。这个2013年进入中国的电子阅读器产品,一度被认为是图书行业的未来,但在9年后,它在中国成为一个一小部分人十分喜爱、大部分人无感的边缘业务。它在母公司亚马逊中的地位,也一点点下降。 你当然可以说这是一个失败的案例,但要客观复盘失败,首先要回溯它是如何成功的,这样才能知道什么变了——更关键的是,这能提醒我们,评判事物的标准,不是只有成功与失败,至少你还可以关注它有不有趣。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3:07 kindle曾是亚马逊最主要的项目 10:10 亚马逊在美国出版市场的话语权是kindle成功的基础 16:36 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20:05 kindle在中国的先天不足 23:47 “不重要”和“不重要”叠加 30:05 不重要的生意,非得关吗? | 延伸阅读 | 《纽约客》在2014年发表的关于kindle和出版商的故事。虎嗅发布了这篇文章的中文翻译版。 从出版社角度观察电子书的深入报道 kindle入华的细节故事 《亚马逊逆向工作法》 《亚马逊编年史》 《贝佐斯传》 电子墨水屏原理科普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虽然儿童节已经过去……一周了,但这不妨碍我们聊点“幼稚”的话题,就是前段时间由魔性可达鸭玩具掀起的又一轮“儿童餐复兴”。 相信我们的听众朋友或多或少都曾在路过肯德基和麦当劳时,被橱窗里的新款玩具蛊惑过。甚至更早一点,去这些灯光明亮、有游乐区,还有漂亮服务员姐姐的洋快餐办生日会,也都是美好的童年记忆。 这一切当然是大品牌的精心策划——儿童餐与小玩具,是美式快餐“从娃娃抓起”策略的集中体现。成功的外部IP合作和低廉的制造成本,又让小小的玩具对公司营收产生了更大的杠杆效应。 而当小朋友变成年轻人、品牌也要寻找新方向之后,儿童餐玩具也需要重新定位。怀旧、潮流、收藏、跨界……当这些品牌把想象中的亮点标签一股脑都贴到玩具(或者说是广义的衍生品)身上之后,就很少再有童年般简单的快乐了。 本期节目,我们就从这只会跳舞的鸭子说起,来聊聊儿童餐玩具和“童年营销”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3:34 1979年,最早的“开心乐园餐”诞生 11:04 全球最大玩具渠道商背后的全能公司 14:50 本土化让肯德基的衍生品远不止玩具 21:00 从儿童玩具走向成年人的怀旧与收藏 21:55 儿童餐必须在“快乐”与“健康”中二选一吗? | 延伸阅读 | 全球卖出最多玩具的,是卖汉堡的麦当劳 《好奇心日报》于2015年麦当劳中国“奇趣玩具厂”主题展期间的报道。 Fast-Food Giveaway Toys Face Rising Recalls 我们引用了《纽约时报》这篇报道开头的数据。 儿童餐玩具服务商TMS副总裁Ben Poate专访,与Creata前雇员的Quora回答 https://mojo-nation.com/marketing-stores-ben-poates-design-process-behind-mcdonalds-happy-meal-toys/ https://www.quora.com/McDonalds-fast-food-chain-What-company-does-design-Happy-Meal-toys The Not Exactly Happy Meal 《福布斯》2005年对于东南亚的玩具工厂的报道(以及麦当劳的回应)。 肯德基如何用5年将传统营销做到数字化? | 数字化转型案例 百胜中国企划副总裁钟芳华2019年对肯德基品牌数字化改造的分享。 McDonald's plans to "drastically" reduce plastic toys in its Happy Meals by 2025 “限塑”是麦当劳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方向上的重要一步,这也会影响儿童餐玩具的命运。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这仍是一期关于城市的节目,我们来聊聊如何给城市打分。 城市可能是人类社会最复杂、最难以把握的事物。但也正是因此,如何给城市打分,变成一件能够体现价值观的事情。用什么样的数据、哪些数据重要、数据与数据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这体现了我们认为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所以,这是一项永远不可能做到满分的工作。 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从2015年起,就在尝试建立一套标准来给中国城市打分和排名,并且创造了“新一线城市”这个如今被广泛使用的概念。这个数据体系包含5个一级维度、17个二级维度和78个三级维度,它的关键词是“商业”。 这期节目我们就邀请新一线团队的负责人、我们的同事沈从乐来解析这个数据体系,她会用许多案例来说明为什么这些数字对城市很重要。 简·雅各布斯的代表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已经是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但我们更喜欢她的另一本书《城市经济》。这本书中介绍了一个反常识的历史事实:城市早于农村出现。人类早期农业文明所需的工具、技术、组织,都是在城市中发明的。从那时起,城市就这样推动人类的进步,直到现在依然如此。 商业文明从始至终都是城市机器的核心,它代表的不只是经济发展的数字,解决的也并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它关乎城市运作的效率、城市生活的品质,更指向我们对于自由的热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是回答一座城市“究竟是否拥有魅力”最有分量的答案。 | 嘉宾 | 沈从乐 | 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主编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2:15 GDP无法评价一个城市 10:45 100多个数据从哪儿来 31:40 商圈为什么这么重要 38:29 货运角度的城市群和规划的城市群不一样 47:15 成都的酒吧和深圳的夜场电影 53:07 “非必要消费”的必要性 60:45 谁留住了毕业生 76:26 数据体系在2022年的重大变化 | 延伸阅读 | 2022年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的结果和详细报告 今年的新一线城市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苏州、郑州、南京、天津、长沙、东莞、宁波、佛山、合肥和青岛。 知城数据平台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首个付费数据平台,为城市管理者、城市开拓者、城市人提供丰富有趣、有价值的数据内容、数据产品和数据服务。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戴森是一家特立独行的公司。 在这个一切都在向线上转移的时代,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创新都是非实体的产品,而戴森则始终在发明实体产品,而且是“重新发明”一些我们以为已经定型的产品,比如吸尘器、电风扇、吹风机、卷发棒等,而且这些发明都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戴森可以说是以发明驱动的公司,这家公司坚持不上市,并且每年把大量钱投入新产品研发;它不外包生产,而是自建工厂,生产核心零部件。戴森甚至自己办了所大学,培养工程师。而这些特立独行的做法,都源自公司的创始人詹姆斯·戴森本人。 2022年,借詹姆斯·戴森新书《发明:詹姆斯·戴森创造之旅》中文版上市的契机,我们从这本新书出发,来讲讲詹姆斯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也有幸连线了詹姆斯,并由英国的朋友Molly为我们做了这次访谈。在本期节目中,我们会引入一部分访谈的内容,而在同步上线的另一期节目里,我们将完整放出英文访谈的内容。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收听在对话过程中探讨的一些深入、且非常有价值的话题,比如:这个时代,为什么发明家越来越稀缺了? 感谢戴森公司对本节目的支持,詹姆斯·戴森访谈的英文版实录参见此处。 关于戴森 戴森是一家全球性的研究和科技公司,在新加坡、英国、马来西亚、日本、美国、墨西哥、中国和菲律宾设有工程、研发、制造与测试运营机构。戴森成立于1993年,最初在英国一栋马车房内办公,经过不断发展壮大,到今天已经在新加坡设立了全球总部,在英国马姆斯伯里和哈拉温顿拥有两处占地800英亩以上的大型科技园区,并在全球建立了10个戴森研发中心。戴森迄今坚持家族式经营,全球雇员总数超过13,000人,其中包括6,000名工程师和科学家。戴森产品远销全球84个市场,在全球拥有超过340间官方直营体验店。 关于詹姆斯·戴森 戴森创始人兼首席工程师。戴森以革命性的气旋吸尘器和Supersonic吹风机闻名。旗下各品类产品以创新的技术、设计和效能享誉全球,销往世界各地。 詹姆斯·戴森1947年出生于英国诺福克,曾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学习设计,随后加入罗托克公司,与杰里米·弗莱一起设计和制造海上卡车。 詹姆斯·戴森相信,工程师和创业家可以改变世界。他创设了戴森工程技术学院、詹姆斯·戴森基金会和戴森设计大奖,支持和鼓励更多人加入这个事业。 你可以在书店和各大电商平台购买《发明:詹姆斯·戴森创造之旅》,我们也将从本期节目各平台的留言板中,选出5位听友,送出5本书。 非常欢迎你在留言区,谈谈你对詹姆斯·戴森创造之旅的看法,和对本次节目的感想。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3:51 詹姆斯·戴森原本想给新书起名《失败者》 08:18 泡沫时期的日本和地毯上的利宾纳 12:47 彩色剖面插画和60岁生日礼物 16:33 戴森也有失败的项目 23:36 这个时代,发明越来越少? 29:59 “工程师鼓励师” | 延伸阅读 | 《发明:詹姆斯·戴森创造之旅》网站 戴森公司为这本新书建立了一个官方网站,詹姆斯·戴森本人也为每个章节专门录了视频,其中有不少有趣的细节,值得一看。 《异类戴森》 《第一财经周刊》2014年对戴森的报道。 《从吸灰尘到卷头发,戴森的技术核心原来是这个》 这篇文章解释了戴森如今的核心技术——数码马达。 Vol.33《是谁把戴森、保时捷、汉莎航空……引入中国?》 这期节目中介绍了戴森进入中国的故事。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James中文配音:叶建霆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Dyson is a maverick company. In an age where everything is moving online and most of the innovations, we see are non-physical, Dyson is always inventing physical products and 'reinventing' products that we thought were stereotypes, such as vacuum cleaners, fans, hair dryers, curling irons and so on, and they are all gaining market These inventions have been well received by the market. Dyson insists on not going public and invests a lot of money every year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Dyson doesn't outsource production but builds its own factories to produce core components. Dyson even runs its own university to train engineers. All this maverickism comes from the company's founder, James Dyson himself. In 2022, the Chinese version of James Dyson's new book, Inventions: A Life, was launched. Dyson offered an exclusive interview opportunity to speak to James himself. We invited our friend Molly in the UK to do this interview for us. Unusually, this interview doesn't talk much about Dyson's successes but starts with 'failures'. Thanks to Dyson for supporting this show. You can buy Invention: A Life, James Dyson in bookshops and on all major e-commerce platforms.
在正常岁月里,免税店是最令人羡慕的那类生意。它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护城河——基于税收政策的特许经营资质,这种资质为它带来难以撼动的价格优势。随着出境旅行越来越普及,本世纪全球免税商品的销售额保持约10%的复合增长率,在2019年达到了818亿美元的高峰。 然后,疫情来了。免税店一下子成为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毕竟疫情限制最多的就是人的流动,尤其是跨境流动。2020年和2021年两年的销售额加在一起,还不如2019年多。 但在行业整体的不景气中,中免集团坐上了全球最大免税零售商的位置。这家占据中国90%以上免税零售份额的央企,凭借海南离岛免税的兴起,逆势增长。 本期节目就从这个反差出发,来探索一下免税店究竟是一门怎样的生意。其中会包括对于中免扩张史的回顾、对机场和免税店关系的考察、一个跨国免税巨头的发家史,以及一个疑问:疫情之下,中免的逆势增长可持续吗? | 主播 | 陈锐 | 《第一财经》杂志副总编辑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4:20 国家主导下的并购扩张 07:24 政策扶持下崛起的海南离岛免税 13:03 上海机场和日上免税行的5年合同:从天上到地下 24:42 查克·菲尼的三类客人 35:55 什么是不可持续的? | 延伸阅读 | 《免税的价值》 我们的同事吴洋洋撰写的中免研报。 《影子富豪查克·菲尼》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一段财富“聚敛”与“挥霍”的传奇。 浙商证券对疫情后上海机场和日上免税行新协议的解读 中免集团历年研报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很难想象,马斯克对Twitter的追求从一条玩笑般的Twitter开始,就这样走向了现实。整个过程只用了20天,Twitter就可能要迎接新老板马斯克的到来——以及老用户特朗普先生的回归了。 20天里,Twitter不是没有考虑过阻止马斯克的收购,他们一度公布过一个“毒丸计划”,但没有奏效。 商场如战场。在上个世纪美国资本市场的兼并潮中,收购与反收购的尔虞我诈时刻上演,就此也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反收购策略方案——白衣骑士、焦土战术、皇冠上的明珠、金色降落伞、帕克门……其中,此次被Twitter提及的“毒丸计划”,是被大企业最广泛认可、使用的方案之一。 正如它的名字,“毒丸计划”通过增发股票、稀释股权的方法,能让一次收购案变得无用、痛苦,乃至伤及收购方自身。基于1985年两家美国公司之间的一场经典诉讼,“毒丸计划”在过去几十年间也不断演化、完善,并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市场。 尽管不是所有国家的法律制度都支持公司使用“毒丸计划”抵御外部威胁,但这不妨碍它屡屡成为精彩商战故事中的绝妙一手。本期节目,我们会从三个中外案例入手,来介绍“毒丸计划”到底是什么,以及它“毒”在何处。 | 主播 | 陈锐 | 《第一财经》杂志副总编辑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1:11 20天,马斯克闪击Twitter 05:15 1985年,一份48页纸的初代“毒丸计划” 16:50 新浪对抗盛大收购时,已经用上了“二代毒丸” 20:21 Twitter在董事会里暗藏反收购玄机 23:47 “毒丸”帮爱康国宾找到了更好的买家 29:14 中国资本市场为何少见“毒丸术”? | 延伸阅读 | Vol.17 SpaceX和“红顶商人”马斯克 我们在去年6月初的一期节目里专门分析过马斯克的政商魅力,欢迎回顾。 《推特到底是怎么被买下来的?——跟马斯克学公司并购实战》 少数派的这篇长文非常清晰地回顾了Twitter被马斯克收购的始末,推荐阅读。 《半泽直树2》 在电脑杂技集团对Spiral的恶意收购中,同时考虑过“毒丸计划”和“白衣骑士”方案。 《恶意并购“毒丸”计划的前世今生》 这篇文章对于Martin Lipton设计的初代毒丸有详细介绍。 《盛大收购新浪案的反收购分析》 这篇文章介绍了新浪收购案中的一些策略,也解析了大量反并购案中常用的应对策略。 《一桩恶意收购案背后的“毒丸计划”》 爱康国宾vs美年大健康收购案回顾。 《毒丸计划在中国公司反收购适用问题研究》 毒丸计划在我国适用仍受到一定限制。 《“万宝之争”涉及的七大法律问题》 尽管在万科收购案中没有涉及“毒丸计划”,但这不妨碍它成为近十年来中国市场上最精彩也最复杂的收购战,值得回顾。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一个简单的数据,就让奈飞从美股市场的明星变成“破灭的神话”。 4月20日,奈飞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数字,它的订阅用户数减少了20万。这是奈飞2007年开始流媒体服务以来第一次出现订户减少,并且公司预计,接下来一个季度订户还会继续减少。4月的最后10天,奈飞的市值缩水43%。 要知道,2020年开始,凭借《鱿鱼游戏》等爆款剧作,以及疫情的红利,奈飞的财务数据不断向好,股价也翻了一倍。强烈的前后反差引发了我们的好奇——奈飞遇到什么问题了? 我们排除股票价格和夸张标题的影响,基于事实简单探讨了一下,并且把它们分成三个部分: 1)财务数字:除了备受关注的订阅用户数,奈飞还有哪些数字值得关注?该如何完整理解证券市场的激烈反应? 2)商业挑战:到底是什么引发了奈飞的订阅用户数减少? 3)生意本质:奈飞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它是否有所谓的“护城河”? 到最后,我们发现讨论又回到一个本质话题——内容生产的基本逻辑。 P.S. 期待听友在留言区推荐奈飞的作品,帮助丰富主播的隔离生活。 | 主播 | 陈锐 | 《第一财经》杂志副总编辑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4:41 外界最关注的两个数据:订阅用户数和单个用户贡献的收入 05:35 不断增长的净利润和常年为负的自由现金流 11:54 奈飞用户减少的两个短期因素 14:20 竞争加剧是最大挑战 21:41 “奈飞的本质是电视台” 23:43 奈飞的内容生产真的靠数据吗? 27:27 奈飞日本案例 | 延伸阅读 | Ben Evans在2019年的博文 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奈飞是一家电视公司。 《日本经济新闻》的系列报道“netflix革命” 《奈飞模式迎来大考》 《第一财经》杂志2019年对于奈飞的报道 奈飞历年的年报 奈飞2022年第一季度财务数据 其中的致股东信和分析师会议记录值得关注 西南证券的奈飞研报 《奈飞文化手册》 奈飞前人力资源负责人的著作。 《复盘网飞》 奈飞首任CEO马克·伦道夫的回忆录。 Apple TV+与MLB的合作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