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考古专家一起追《藏海传》:真实的“地下的世界”什么样

从十多年前的《盗墓笔记》《鬼吹灯》,到最近热播的《藏海传》《护宝寻踪》,考古题材的影视作品不断引发公众对古代文明的好奇与向往。然而,真实的考古工作需要更为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系统的学术训练,每一次发掘都是一次与历史的深刻对话。 随着文博热兴起,“带编挖土”似乎正变得“真香”。考古这个曾经门可罗雀的专业,如今成了年轻人眼中“体制内的诗与远方”—— 一边是镜头里精美罕见的文物特写,一边是工作时尘土飞扬的挖掘现场。顺着洛阳铲而下,惊喜抑或是失望,都在蛛丝马迹间。 考古专业究竟是“冷门”还是“宝藏”专业?它背后蕴藏着怎样的专业魅力与广阔前景?是否值得年轻人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探索?今年毕业季,《湃客 Talk》邀请考古领域的权威专家高蒙河教授,以及考古专业毕业生、考古文博新媒体主理人奚牧凉,为大家揭开考古专业的神秘面纱,探索考古背后的真实与魅力。 【本期嘉宾】 高蒙河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导,《考古不是挖宝》《考古好玩》等书作者 奚牧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考古文博新媒体“挖啥呢”主理人 文字稿已上线 【时间轴】 02:09 藏海原型历经四朝,古代造墓人地位高? 10:12 秦始皇陵藏弓弩?古墓防盗有秘笈 20:33 当帝王陵墓成为“景点”,只看不挖为啥呢? 26:33 《藏海传》最牛文物:金碗琵琶还是那只“猪”? 34:43 古墓里有逃生通道?慈禧太后陵墓有真相 42:11 第一次用洛阳铲,怎么挖是个问题 45:35 当考古队长遇上种荔枝的农民,谁能说服谁? 58:34 “带编挖土”,真的是个美差吗?

64分钟
99+
2周前

不会玩的孩子,长大后变成了“无趣”的大人?| 儿童节特辑

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布了《关于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学生和家长共同开展“息屏行动”,减少对电子产品过度依赖,倡导家长每天与孩子“倾听一刻钟,活动一小时”。 一个多月前,深圳也率先面向全社会发布了“每天息屏一小时,读书运动爱自然”的倡议,“息屏倡议”的提出者姚明也来到深圳参与了活动启动仪式。 “息屏倡议”引发各方关注的背后,是当下青少年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在日益加深。而大家更为关心的是,在“息屏”之后应该干什么?不会玩的大人如何带着孩子一起玩? 最近,卡游向港交所再次递交上市申请,这家公司靠“小学生社交”撑起百亿元营收。有媒体评论认为,卡牌游戏的兴盛,正成为儿童玩耍方式转变的一个缩影。 当我们越来越倾向用分数考核孩子,学校和家长出于安全考虑不再鼓励玩耍,传统游戏正在从孩子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孩子们的童年越来越安静了吗,他们的身心会发生哪些变化?从小面对考试压力、长大困于社会规则的我们,已经变成不会玩且无趣的大人了吗?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湃客Talk》邀请“听筒Tech”主理人饶霞飞、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心理治疗师丁菲,共同探讨如何通过“玩”来重建人与人、人与生活的连接,找回快乐的本能。 本期文字版已上线 ↓ “息屏”后的孩子,如何找回真正的“玩商”?|湃客Talk 【本期嘉宾】 丁菲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心理治疗师、浙江省心理健康促进会游戏治疗专委会成员 饶霞飞 自媒体听筒主理人 【时间轴】 02:04 寒暑假,要不要把孩子送回农村老家? 06:49 捡秋和Citywalk,无意义的玩更有意义? 10:44 “努力病”成话题,努力为何不快乐? 12:17 “野养”孩子的父母,早六点带娃晨跑 17:56 蔡格尼克效应:成年人对童年的弥补? 20:01 “安静的课间十分钟”和“厕所社交” 23:37 不准爬树?日本自然运动游戏提倡这样 26:14 卡游赚翻,卡牌如何“收割”大人小孩? 31:54 “玩商”和游戏治疗,又是智商税? 41:23 “息屏24小时”,“断舍离”的是什么? 44:17 幼儿园孩子卷体育中考,家长又焦虑了 49:01 内心的小孩,拿什么重新养育?

53分钟
99+
1个月前

创业者回血计划:健康比KPI更重要

5月是一个充满爱的月份,515(国际家庭日)、520(谐音“我爱你”)、525(谐音“我爱我”)等特殊日期都与爱息息相关。但在忙碌的工作中,有多少人真正意识到了要爱自己和身边的人? 对于创业者而言,更是如此。在创业这场持续数年的马拉松中,创业者既要直面市场厮杀的压力,又要维系身心的平衡状态;既要实现商业价值的突破,又要完成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长。创业者又该如何关爱自己和他人,在创业路上成人达己? 在这个充满“爱”的5月,《湃客Talk·完美创客荟》第二期邀请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监管与发展中心副主任、完美生科院名誉院长徐华锋以及知名博主、自媒体创业者阿宝姐,围绕“创业路上的成人达己”展开对话,探讨完美公司如何通过实际行动践行“成人达己”的理念,为员工及创业伙伴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本期嘉宾】 徐华锋 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监管与发展中心副主任、完美生科院名誉院长 阿宝姐 知名博主、自媒体创业者 【时间轴】 01:10 创业路上的“工伤”,有多少? 09:35 毕业第一课,先学人际交往? 11:20 新伙伴来了,要不要倾囊相授? 21:15 不花大钱的“创业”,真的存在吗? 19:50 什么样的团队,最招人喜欢? 27:01 创业建议那么多,这一点最重要

28分钟
97
1个月前

98年服装“厂二代”:关税压力下,我仍相信中国供应链

27岁的官孟杰是福建一家服装出口企业的“厂二代”。有别于传统的“子承父业”,毕业后他选择了先创业后接班,那段电商经验让他更为了解终端市场的需求,也能更有信心地应对关税挑战。“我们有具备竞争力的中国供应链,哪怕关税增加,客户依然会找我们合作。” 作为和君咨询家业传承研究中心主任,姜峰接触过不少民营企业继承人,在她看来,面对关税调整和全球化的挑战,二代比一代企业家更加敏感。“这一代人更全球化、更灵活,也更技术驱动。所以,未来这个群体将是推动企业从低成本出口转向全球化运营的关键力量。” 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统计,在中国的民营企业中,80%以上都是家族企业,它们大多已经来到了一代、二代密集接班的时刻。在中国研究数据服务平台(CNRDS)数据库有统计继承人的975个家庭企业中,截至2022年,已有超280家上市家族企业递出指挥棒。 当关税“黑天鹅”从天而降,“厂二代”们如何见招拆招?企业接班人纷纷开卷自媒体,他们的现状如何,又面临哪些需求与困惑?交接班之际,中国制造业能否借机推动产业的升级换代?《湃客Talk》邀请“厂二代”官孟杰、和君咨询高级合伙人姜峰,共同探讨民营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在传承与创新中的机遇与挑战。 【本期嘉宾】 官孟杰 服装出口企业“厂二代” 姜峰 和君咨询高级合伙人、家业传承研究中心主任 【时间轴】 01:08 服装出口企业遇上关税调整,影响几何? 06:36 企业密集交接班,继承者们和电视里一样吗? 10:22 二代都是海归?厂二代爸妈更看重场景历练 13:16 哪吒和敖丙,谁是更合格的接班人? 18:42 敦煌网火了,厂二代怎么搞跨境电商? 20:48 制造业出海设厂,跨文化管理是个难题 23:08 所谓夕阳产业早已变样?黑科技要“接地气” 27:03 企业二代卷自媒体,上演“霸道总裁”? 35:40 日本养子继承制,能解决企业“后继无人”吗? 38:35 打工人入职家族企业,会不会遭遇“宫斗”? 41:09 制造业的AI员工,遍布生产线和业务端

46分钟
99+
1个月前

没有雷军的车展:老外扎堆,萌车、机器狗谁更抢镜?

4月23日至5月2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今年的车展,不仅有众多知名车企和经销商蜂拥而至,还有各种新奇亮点。 为什么老外也对“毛茸茸”的萌车情有独钟?五菱的可爱小车、奇瑞的智能机器人、小鹏的飞行汽车,哪家车企又捧出了让人“弹眼落睛”的创意?而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传统车企,如今又面临着怎样的变革与挑战? 2025年,是上海车展创办40周年。40年来,上海车展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书写下的波澜壮阔的发展篇章。从“制造在中国”到“定义在中国”,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新势力车企崛起,传统车企转型,萌车与科技成为新宠,车展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本期《湃客Talk》请来澎湃新闻汽车记者栾锴韬为大家解读汽车产业的门道,带你领略上海车展背后的精彩故事。 【车展部分图片】 保时捷“粉猪” 宝骏悦也 毛茸茸的五菱 五菱星光 索尼展区的“痛车” 宝马AG M混合动力V8艺术车 BMWi5全彩色艺术概念车 奔驰最贵的迈巴赫售价398万 【时间轴】 00:30 人人人,上海车展最大特点是“人”? 04:12 老外也爱毛茸茸,萌车当道是为何? 07:17 车展排位有讲究?C位不是BBA? 15:22 “智驾”更名?车展上的技术趋势解读 20:37 车展卖车新体验:老板都在直播间? 25:22 车企的周边生意:跟保时捷学卖衣服 31:18 全场最贵豪车,竟然是“国货”? 35:54 上海车展40年,让“世界看中国”

37分钟
99+
2个月前

流量时代,“长期主义者” 在坚守什么?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流量成为商业领域的核心要素,深刻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模式与大众的消费习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企业和个人一味追求短期利益,被流量裹挟。 与此同时,“长期主义”的理念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哪吒之魔童闹海》耗时5年制作,超4000人参与,特效镜头接近2000个;因央视春晚扭秧歌机器人出圈的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演讲时也说道:“我相信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时代不会辜负长期主义者”。这些来自不同行业、凭借长期主义的坚持脱颖而出的人物,成为了大众热议的焦点。 那么,长期主义究竟该如何定义?个人如何在职业发展中践行长期主义?企业又该如何通过践行价值主张,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携手员工共同成长?在流量时代的商业竞争中,“人情味”究竟还有没有价值? 完美(中国)有限公司CEO彭志红,在30年职场工作中一直秉持低调、务实的风格,亲历并见证了企业在新经济环境下的战略转型和创业生态赋能的全过程。完美(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完美公司”)新价值主张所倡导的是“共同成长,完美生活”理念,以及“荟生活”“荟创业”双轮驱动战略。 一财商学院院长黄磊,关注了1000家企业的成败得失。凭借其在行业领域的深度洞察和丰富经验,他结合不同企业和行业的案例,探讨企业如何转型升级。 面对数字化浪潮下的机遇与挑战,澎湃新闻邀请完美公司CEO彭志红以及行业观察者黄磊,就流量时代企业的价值主张和公益实践展开对话。 【本期嘉宾】 彭志红 完美(中国)有限公司CEO 黄磊 一财商学院院长 【时间轴】 02:24 网络热词“长期主义”,怎么突然火了? 06:18 跟着老板健步走,企业为何热衷公益? 08:21 一支芦荟胶能卖5亿支,什么概念? 10:59 如何培养长期主义员工?完美公司的秘诀 15:00 流量时代,“人情味”过时了吗? 19:13 如何平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 23:57 种因得果,一家公司如何带动一个产业链 28:25 长期主义的底层逻辑:你要成为怎样的人 29:46 超级个体PK成人达己,谁更胜一筹

33分钟
99+
2个月前

Manus来了,职场女性能开挂吗?| 妇女节特辑

蛇年还没开始多久,AI相关话题词已经多次登上热搜,这其中不乏“她”的身影。 据《2024年轻人AI使用趋势报告》,83.7%的女性受访者“非常关注”或“比较关注”AI,高于男性。女性不仅关注AI,还将其应用于工作和生活的多个方面,如撰写工作复盘、协助科研成果、打造个人IP智能体等。 从“AI一姐”李飞飞、“天才少女”罗福莉,到国内外各科研机构的女性AI人才,人工智能的世界从来不只有男性的身影。而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女性职场格局也在悄然改变。就在昨天,中国AI创业公司Monica发布了一款名为Manus的通用型AI智能体产品,瞬间引爆科技圈。对职场人来说,这意味着:一个24小时在线的“全能助手”正在成为现实。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AI技术的发展究竟会如何影响女性职场地位和职业选择?诸如“AI换脸”“AI拟声”这样的技术是否会威胁女性人身安全?人工智能相关专业越来越多,女性又该如何在学业与工作中寻求更广阔的上升空间? 2025年妇女节将至,《湃客Talk》借着人工智能的东风,邀请两位业内专家,就AI技术对女性职场地位的影响、AI产业中女性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等话题展开讨论。 【本期嘉宾】 吴凌翔 中科紫东太初算法总监 周雅 至顶科技、科技行者主编 【时间轴】 02:54 AI世界的“李飞飞们”,是什么样? 09:42 穿丑衣服去面试,这行的“规则”? 12:10 文科女生转行人工智能,有戏吗? 15:29 职场女性的完美设想:当AI成为助手 16:49 AI训练师,究竟是什么工作? 18:42 薪酬性别差异?看实力说话 26:01 10岁女孩沉迷于和AI谈朋友,怎么办? 33:07 医生都是男的?如何让AI性别无偏? 39:51 雷军的烦恼,韩国女性的恐慌,如何解? 48:17 大学扩招AI专业,除了计算机还学啥?

50分钟
99+
3个月前

我在“竖店”卧底5个月:有人日薪2万,有人熬3天只赚500

今年最火的赛道是什么?除了人工智能,可能还有短剧。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刘美岑,在横店当了5个月的短剧群演,把竖屏从业者的“奔日子”和“混日子”,写成了一篇5万多字的论文。用她的话说,短剧门槛不高,却很熬人。 而作为影视行业从业者,张拯目睹了这两年短剧的火爆,也深谙其中的门道,“短剧行业是挣钱的,但要看谁挣的是什么钱,差异还是挺大的。” 从2022年起步,到2023年、2024年一路高歌猛进,再到今年春节前后热度不减……短短几年,短剧市场的规模已经与电影市场比肩。在这样卷的行业,想要弯道超车,精品化是必然要求。 然而,短剧并非长剧的“缩水版”,对于演员、剧本、服化道等都有新的要求。一部短剧究竟是如何制作的,短剧演员的工作是怎样的,短剧行业是就业的好出路吗? 2025年,短剧市场仍将持续扩张,但格局和内容势必会发生变化。《湃客Talk》邀请短剧行业观察者刘美岑和影视行业从业者张拯,一起聊聊短剧行业的内幕。 【时间轴】 01:50 女研究生在横店拍了5个月短剧 04:49 “现金群”和“公会群”,各有什么门道? 10:38 短剧观众有哪些?莫言也看了 15:20 3天500元,群演收入仅够温饱? 19:23 当姚记扑克转型搞短剧,这行真有40倍利润? 21:34 爆款编剧月赚10万?远不止于此 23:30 拍部短剧成本40万,为何“投流”占大头? 28:55 萌宝、霸总、银发赛道,短剧为何总是“老三样”? 34:12 AI来了,短剧也能一键生成吗? 47:33 短剧演员想出名? 看老天赏不赏饭

53分钟
6k+
3个月前

从“大数据杀熟”到“脑腐化”,我们只能被算法拿捏吗?

“不去了,机票涨这么多,亏我那么信任你,天天看,越看越涨,辜负了我对你的期待。” 临近春节假期,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很多“决定取消出行计划”的留言。网友们买机票、订酒店、囤年货时还发现,有的线上平台会 “看人下菜碟”“同货不同价”。 不甘心被宰一刀的年轻人开始“反向驯化”大数据。有人说“哭穷”,就能刷到“便宜货”;有人说卸载APP后重装,或换个便宜手机就能抢到优惠券;还有不少人披上了“momo”的马甲,隐藏个人信息…… 这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做法真的有用吗?平台究竟是如何进行算法推荐的?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抗大数据,他们反抗的到底是什么? 新年第一期节目,《湃客Talk》邀请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人工智能哲学研究者徐英瑾,以及前大厂算法工程师谭峰,揭秘大数据算法那些事。 【时间轴】 02:48 信息泄漏,让大学教授不想接陌生电话 07:34 算法工程师亲身“欺骗”算法,效果如何? 12:53 离谱的算法推荐,你遇到过多少? 23:30 TikTok能赢Youtube,你的“贡献”功不可没 29:55 “脑腐化”成年度词汇,怎么回事? 33:50 大厂的算法推荐,有多少人为因素? 38:07 社会“原子化”,推动了算法的流行 46:25 保护隐私,小数据人工智能是一种可能吗? 53:23 对抗信息茧房,冲绳书店的启示

59分钟
17k+
5个月前

祝羽捷对话尤洋:社交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艺术批评者?

在上海外滩,邂逅韦斯·安德森美学世界;去上生新所看一场植物与光影的对话……距离11月上海艺术季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但冬天的上海仍然弥漫着浓浓的艺术氛围,一场场高质量展览精彩登场,为城市生活的美好添妆加彩。 从年头火到年尾,艺术与城市的结合在这里有着生动的诠释。每年三四月份,龙美术馆周边的樱花林总能吸引无数市民游客驻足观赏。每至此时,建筑、樱花与黄浦江形成视觉组合,恰似印象派画作,当代艺术融入生活。 在城市更新日新月异的今天,艺术空间无疑为城市带来了更多可能。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艺术品创作和观看形式也随之变化。2024年,当我们带着“情绪”与艺术发生联系,这一年的艺术圈又讲述了哪些新故事?湃客·文艺《看点艺术》年终特辑,特邀策展人、文化学者、作家祝羽捷与北京X美术馆馆长尤洋,在“艺术与当下的时代情绪”这一母题下,共话2024年艺术生态新趋势。 【时间轴】 03:54 毕尔巴鄂效应:一座美术馆救活一座城 06:59 90年代,艺术家怎么搞“展览” 11:54 樱花季的上海西岸,当代艺术走进生活 18:22 社交平台上,人人都是艺术批评者? 23:03 在网络上办展,策展人怎么看 31:45 AI生成图像会不会替代绘画? 42:50 女性艺术家为何越来越多? 46:38 门票太贵?美术馆如何成为情绪价值空间? 01:01:09 艺术疗愈,究竟是什么 01:04:36 《玫瑰的故事》带火策展,这是份好工作吗 01:11:36 2024,最令人感动的艺术事件 01:16:13 策展式酒店,艺术的新可能?

81分钟
99+
6个月前

毛茸茸的一年:从养“娃”到炒“谷”,下一个爆款玩具在哪?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玩具。 如果要问起2024年最热门的玩具是什么,那些根据IP形象打造的毛绒玩具,肯定榜上有名。 从年头火到年尾的Jellycat、让老外迷上中国盲盒的LABUBU,还有各类捏捏玩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情绪消费买单,各种潮玩及周边也乘势营销大赚特赚。 这一年,玩具是如何拿捏年轻消费者的?从玩偶陪伴到石头陪伴,当下年轻人需要“治愈”什么?爆款IP的成功密码又是什么?《湃客Talk》年终策划邀请毛绒玩具爱好者、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郭春宁,营销媒体平台胖鲸主理人范怿,一起聊聊爆款玩具走红的秘密。 【本期嘉宾】 郭春宁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瑞士日内瓦大学孔院中方院长 范怿 营销媒体平台胖鲸主理人 【时间轴】 02:23 让人大教授入“坑”,Jellycat用了几招? 08:03 毛绒玩具,能“治愈”流感? 15:58 “反派”角色,为何招人疼? 20:50 抢购“马桶”,消费者在想什么? 25:30 全红婵小乌龟出圈,痛包能背到几岁? 29:03 谷子经济的双重面貌:产业循环与炒作风险 44:11 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玩具? 55:58 米老鼠、机器猫、HelloKitty……经典IP生财之道 01:11:28 世界是复杂的,玩具告诉了我们这一切 01:16:47 明年趋势:线下体验,健康联名?

78分钟
99+
6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