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月份,上海的方浜中路成为最有人气的一条街,连日本电视台都来采访,因为这里举办了一场,由小红书携手外滩金融中心,邀请到超人气漫画鬼才 Tango担任策展人, 将猫咪送上墙的公共艺术,,你是不是跟我一样来这里打过卡?撸过猫?拍过照呢? 本期节目请到了猫街策展人,鬼才漫画艺术家Tango老师特别聊聊,这场与猫有关的公共艺术展览是如何形成,对于一个老上海人来说,原本充满生活气的方浜中路,在历经了拆迁改造的凄凉后,如何透过线上线下的结合,成为这个夏天上海市民的共同公共艺术创作,透过猫,我们又能看到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氛围?那我们开始今天的访谈吧!
先来晒图,欢庆婕哥完成了人生第一场自行车比赛,一边骑车一边想,运动比赛的多巴胺真的超过一切,那种完成比赛的快感(当然是在没有受伤的情况下),真的是千金不换万金难买,懂得都懂,但骑车的魅力究竟是什么呢? 后疫情时代,人们格外珍惜外出的机会去亲近自然、探寻熟悉又陌生的街道,户外运动也就此掀起热潮。小红书「骑行友好计划」为车友们创造了良好的社交机会,将其线上的友好社区氛围延续到了线下。 其实我也跟大部分人的一样,从市区通行开始自己的骑车之旅,从小黄车,到横把车再到现在的比赛车,一步一步的走来,而我加入骑行活动也是因为去年夏天,小红书的一场线下活动,让我见识到原来有这么多人跟我一样,渴望透过骑行,能够更好的看看这个城市,更多地去认识不同的朋友,不少人也把这个骑行经验,透过社交媒体分享给大家,对我自己来说,除了记录自己的生活之外,也让我收获不少骑车前辈们的提点,这也是我很喜欢骑行活动的原因之一,而且根据我们嘉宾的分享,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见到一群不油腻有坚持有健康的肉体,哈哈哈! 有鉴中国现阶段对骑行的热情以及投入,加上国际赛事的加入,希望借由两位嘉宾的分享,更能掌握自行车社群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如何从休闲骑进阶到加入骑行比赛的行列。 而且我还特别拷问了小红书的“流量密码”,你是不是也想知道呢? 本期节目,我邀请到了小红书户外骑行负责人Nikita 以及我的教练Jay 跟大家分享关于骑行的乐趣。
欢迎来到婕伴同行,我想应该没有一个主持人每次节目开场,就在说好久不见,真的是太夸张,前几天我去参加第五届中国播客大会的时候,我给自己立了一个小目标,就是至少要做到双周更,不能再总是月更然后去别人的节目串台,从本期开始,我会把节目的触角延伸到与健康生活相关的旅行方式,例如骑行旅游,先来说说我自己的骑行经验,我其实是在2021年11月买了一台单车,当时给自己立下一个flag,我要用单车来认识上海,然后过了几个月,因为上海you know why的原因,停摆了一段时间,如果要出行,只能骑车,也因此打开了我骑车通勤的大门,基本上如果不是特别赶时间,单趟5公里距离以内的地方,我都会骑车出行,一方面是强迫自己运动,一方面在上海也真的很方便骑行,而且骑车的时候,跟跑步,在同一个城市,看到的风景不尽相同,而说到这,就跟我们本期节目重点有关了,因为今天想介绍的是如何在荷兰骑行旅游,为什么是荷兰呢?跟大家说个小数据,荷兰人平均每天骑自行车 2.6 公里,如果全球复制这个模式,全球每年的碳排放量将减少 6.86 亿吨,这庞大的数字逼近于加拿大整年的碳排放量。 根据研究表明,像荷兰等自行车友善国家,都有着良好的自行车政策,包括完善的自行车基础设施,我知道很多人也跟我一样,过去几年开始把骑行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因此本期特别请到了荷兰旅游局亚洲区总监、中国区首席代表杨宇先生,来跟我们聊聊,荷兰利用骑行实现低碳生活,以及如果今年要是有旅行机会,在荷兰如何用单车玩得出彩。
各位婕伴同行的朋友大家好,是不是有种好久不见的感觉呢? 我自己都不敢打开自己的播客节目,太多催更了。 但我回来了,在忙完了三个月的访谈节目后,正式回归我的节目。 请大家不要取关啊! 在第三季锵锵行天下当中,我谈到了自己被跑步治愈了失恋,结果有很多人在我的小红书,微博等等账号下留言,分享自己的失恋感觉,无论是还在治愈的过程,又或者已经走了出来,还有人想我分享我的失恋歌单。 其实在看到这些留言后,我想说,你并不孤单,我们都会有这样的过程,无论是在哪个年纪,无论你是何种性别。 而在本期的节目当中,我请到了一个充满力量的跑步小姐姐Annie Yan。 她用跑步治愈了抑郁症,治愈了失恋,找到了自己的力量,更努力把自己的力量以及故事,传达给还深陷其中的人。 希望你透过这期节目的分享,也能找到一个让你打从心里快乐的工具,陪伴你走过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挫折。 你不孤单,我们都曾经走过。
本期是春节后的第一次更新,大家有期待很久吗? 这次春节我终于回到了三年没回的台湾,看到最亲密的家人朋友,真的是太开心了,带着满血复活的心情,要来介绍新的一期节目内容。 之前在去梵叔的井户端会议时,常常有听众会有疑问,到底读传媒当记者,现在还有没有前途?到底媒体行业有没有前途?(特别是ChatGPT出现后,很多人说记者没有未来) 本期节目请到我的多年好友前凤凰卫视驻纽约站记者Jennifer李卓君, 前凤凰卫视驻印度站记者Yoyo Yu尤芷薇来分享, 李卓君, 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在凤凰卫视美国站担任多年财经记者,现任在私募創投基金Perseverance Capital 担任总监职位。 尤芷薇,筆名印度尤。在印度擔任八年的鳳凰衛視駐印度記者,曾出版《去印度打拚,走進另一個世界的中心》一書,是個喜歡看、喜歡想、喜歡寫、喜歡探索新鮮事物的半個印度人,也將作品發表在端傳媒、報導者、聯合報、關鍵評論網等媒體。 現從媒體轉戰區塊鏈產業,擔任 XREX 國際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執行長辦公室資深總監,繼續冒險、開拓。 他们怎么走上媒体之路,这份工作带给他们什么?以及如何转型到全新赛道工作,如果你对进入媒体行业有兴趣,可以来听听到底记者都在做些什么?如果你已经在媒体行业,却想踏出自己的舒适圈,也可以听听这两位媒体大神如何转战币圈以及投资圈的经验。 也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们的问题以及感想,我们会看留言区,在下期节目回答你们哦!
好多人告诉我,这是三年来他们觉得最像春节的一年,不用核酸不用检查行程码不过隔离,实际意义上实现了想飞哪里就飞哪里的自由。 但能自由移动的代价,就是回到过去春运期间,人潮拥挤,旅行产品价格狂飙,体验感直线下降的噩梦里。 而且不少人在春节期间都是举家出游,必须考虑到家里老人小孩对于旅行的需求,因此更是需要做足功课。 嘉宾:柯东东 柯东东:生活方式达人,电动汽车行业从业者,旅行自媒体“60秒度假指北”创始人 春节前的最后一次期节目,请到了我的好朋友柯东东,一个把旅游当作一生使命的重度旅游发烧友,跟大家分享,怎么样使用地理地图,文化地图,找到一个小众旅游目的地。 如果带着爸妈一起去旅行,有什么样的选址诀窍以及避坑原则, 同时在各式媒体轰炸之下,如何在前期搜集资料不被误导,就算没有做功课也能获得好的旅游体验。 也欢迎大家留言互动告诉我,你向往的旅游是什么样子的!
2022年我的一个小成就,就是从赛车小白到主持了赛车比赛,也算是解锁一项新技能,而本期的嘉宾就是我在赛场上不可缺乏的伙伴-专业赛车解说员 张航。 (张航 Nick Zhang:资深赛车自媒体,赛车解说、赛事运营人、业余赛车手) 如果你是喜欢看赛车比赛的,你对他的声音一定不陌生,而他充满激情以及对于比赛细节的掌握,也是业界鼎鼎有名。 09:22本期的播客节目,你将可以听到如何成为一个专业的赛车解说员,背后需要付出的努力是那些? 16:23 以及2023年一级方程式赛车车手们有哪些亮点? 15:25 还有上海站是否有谱的最新进展。 49:16 当然我们也聊了中国F1第一人-周冠宇第二个赛季将面对的挑战有哪些? 带上你的耳机,一起进入本期的赛车世界吧!
哈啰大家~新年快乐! 这是我们2023年的第一期播客,是不是很期待呢? 自从2022年12月底宣布从1/8开始,入境不再需要强制集中隔离,很多人跟我一样开始期待旅行。 你还记得三年前的最后一场旅行吗?还有哪些未完待续吗? 我的最后一场旅行的记忆,停留在雅典,土耳其以及芬兰,那是我最后一次参加雅典全程马拉松,在伤病中完成的比赛,虽然是爆哭完成的旅行,却也是支撑我过去三年无法海外游的强力心里支柱。 今年我的第一场旅行是回家,回我3年未归的台湾和2年未返的香港,其实心里还是有一点近乡情却的,我的故乡还是原来的模样吗?还没有踏上旅程,我仿佛已经听到香港国际机场的粤语广播,以及抵达台湾机场,闽南语加客家话的广播,眼睛突然有点湿湿的。 走过了三年的疫情,我想很多人的生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旅行也是一样。 在本期的播客【把过去三年没有完成的旅行一次补上】,我跟君泽将跟大家分享,各大网站评选的2023旅行目的地,以及旅游趋势的变化,还会分享一些我们在旅行当中的感动与最无法忍受的事。 也欢迎大家留言告诉我们,新的一年关于你的旅行计划,我会再下一期的节目当中跟大家分享哦! 最后有个好消息,婕伴同行节目将同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以及苹果播客播出,欢迎大家利用不同的平台收听。 新的一年,让我们尽情熱愛生活,享受當下吧!
走进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你的心情如何呢? 很多人在冬天都会特别多愁善感,想要谈恋爱,想分手,想家或者想起那个孤单的自己? 尤其在过去三年,许多人的生活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需要靠着不同的方法摆脱内心的痛苦以及情绪的折磨,比如说疗愈系美食。 疫情时代,用食物解决除了饱餐一顿以外的情感需求,因为食物对情绪的影响远不止烹饪过程带来的舒缓。实际上,饮食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即“营养精神病学”)终于得到主流精神病医生所重视。 随着隔离解除,我们面临的焦虑感犹如海啸般汹涌。人类消化系统的微生物受到饮食的影响;它们会分泌血清素和“快乐激素”多巴胺,而这些激素也会反过来与微生物发生反应。 在不同纬度地方的冬天,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味道,以及过冬的方法,而这些关于冬天的记忆,也随着不断更换居住的城市,累积叠加成你自己的专属记忆。 本期节目我们请到了 早见Hayami, 一个刚刚逃离互联网大厂的数字游民/自由创作者/blogger/vlogger/podcaster (节目:余生皆假期) 以及老朋友君泽, 分享他生为一个青岛人不断南迁过程中,对冬天的体验。 你对冬天的记忆是什么?而什么又是你的疗愈系美食?欢迎留言分享互动。
叶弘历Leo Ye,在中国赛车届被称为皇帝的男人,连英文都是帝王的意思。他在今年拿下了保时捷卡雷拉杯的冠军奖杯。 一个15岁开始接触赛车被大家说太晚的男孩,在欧洲、日本的赛道上被打磨成长,曾经跟F1车手冠军维斯塔潘、乔治罗素同场竞技,最后回到国内,称霸中国赛车届。 他是如何拿下多个冠军头衔?在世界各地征战的他怎么看待国内外的赛车环境?而看着中国F1第一人周冠宇开车长大的他,如何评价这个被寄予众望的未来之星,本期播客,跟我一起走进赛车皇帝的世界。
这一期终于来跟大家聊聊我热爱的跑步了。 很多人都会觉得跑步的习惯遥不可及,曾经我也是这样的想法,但自从我跑了第一个马拉松之后,我的人生被跑步疗愈了,这也成为我生活的一个部分。 这期节目请到了对跑步望之却步的资深媒体人-君泽, 当大家的嘴替,为啥不愿意迈开腿。 同时也请到了Temporary Humans核心成员,越野,障碍赛,马拉松跑者-Ning (小红书:NingNingNing) FNR周五夜跑团长-Samuel Fang (小红书:FNR Friday Night Runners) 跟大家分享自己入坑跑步的理由,以及怎么维持跑步的热情,还有跟大家分享上海有哪些不同的跑团适合大家加入。 也欢迎爱跑步或者不爱跑步的你,分享你的心得或者是你的顾虑。
终于上架了第二期节目,要赶在其他播客主来提醒我更新之前。 这期节目的访问与音源来自于万圣节期间限定的上海迪士尼, 除了用声音先带大家的耳朵到迪士尼的童话世界之外,本期也请到了资深媒体人君泽跟大家一起聊聊,迪士尼的魅力与挑战。 这张照片是我2018年在香港参加迪士尼跑步活动的cosplay。 这张是我今年在迪士尼乐园访问到的两位“公主们”,别忘了也听听他们的故事。 留言告诉我你最喜欢的迪士尼角色是谁? 如果让你cosplay的话,你最想扮演哪个角色吧! 期待你的分享互动哦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