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揭秘一下一期由小朋友全程参与策划、制作的播客节目是如何诞生的吧!~ 【本期嘉宾】 小米粒 冬天的冻米饭 小雪 下了8年粉色的雪 【小朋友会议室语录】 “我宁愿身体好,也不要用记忆面包。努力一点,总之是可以记住的。” “我还是未成年,还没有反抗的权利。” “大人可需要加油打气了。” “要是我们可以学习荒野求生就好了,就要是有一个荒野求生模拟器可以玩就行,这样子要是我们和爸妈走散,然后又没有人带,我们可以试试看。” “电视是四色的,会让你以后看的东西都是四个颜色。” “如果你现在学习不好,你以后赚不到钱,VIP 买不了,你就看不了电视。这就是为啥你应该现在好好学习,以后可以看个够。” “大众点评,员工们请注意一下,你们的工资将会降低。因为我们“大放光彩”,马上就要开始直播。” “我现在要给小红书一个建议,就是要真实一点,就那有些照片拍太好看,但到实体跟我们看到照片不太一样。” “就是有一些书会很没有营养,然后会把有营养的东西从你的脑子里挤出去。” “上次我去看清明上河图,里面有一个皇帝想要给那个清明上河图起个名字,然后他又不能写这个皇帝当得好。最后结论出了一个名字,就叫清明上河图,否则他写这个皇帝当得好,那他的人民们不就要气死了。” 【关于小朋友会议室】 每次和大人提出异议,他们总会说:“小朋友主意大嘞!你要讲那就你来讲”。“小朋友会议室”就是一个让孩子畅所欲言的地方!每期节目邀请三到四位年龄各异、性别不同的小朋友作为提案嘉宾围绕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 【互动方式】 欢迎各位朋友在喜马拉雅和小宇宙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也可以通过邮箱[email protected]与我们保持联系。
【本期嘉宾】 锅盖,芝加哥艺术学院的艺术史博士,目前在一间国际艺术机构任职。 辣娃,毕业于巴黎索邦大学哲学系,目前从事金融方面工作,业余为艺术媒体撰稿 【节目导览手册】 小安的列斯群岛 锅盖旅行计划笔记本 马提尼克 马提尼克的都市传说 Edouard Glissant《Philosophie de la relation 关系诗学》 Aimé Césaire 蓝椰子公寓(Appartement Bleu Coco) 钻石岩 110纪念碑 洛朗·瓦雷尔(Laurent Valère) 圣詹姆斯朗姆酒博物馆 【上海闲话】 上海闲话嘉宾:btr妈妈 俗语:额头碰到天花板,霉头触到印度国,七嘴八搭,掼浪头,肉痛/肉麻,老克勒,脚馒头,一句闲话,烂污三鲜汤 【雄狮】 云和面馆 【地铁坐过站第三季】 地铁坐过站第三季的主题是“旅行与想象”。旅行总是能够拓宽我们的想象力,提供一种新颖别样的视角来看待日常生活。如果把播客当成一种声音旅行,也会有同样的效果吗?在这一季节目中,我们将跟随锅盖和辣娃这两位浪游者,一起远赴小安德列斯群岛的马提尼克,开始一场声音之旅。 【互动方式】 欢迎各位朋友在喜马拉雅和小宇宙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也可以通过邮箱[email protected]与我们保持联系。
今天这期节目介绍一位大王,哪位大王?“补白大王”郑逸梅! 补白是什么意思?补白其实就是报刊上用来填补空白的短文。虽说每篇文章就短短几百字,但实际上这个工作对报人来说要求很高,它要求你肚子里积累许多趣闻轶事。郑逸梅先生在这一方面特别擅长,他的补白文字知识性和趣味性兼有之,以至于他在上海的报界被称为“补白大王”。 【第一线时间线】 00:31 谁是“补白大王” 08:04 《浮生六记的伪作》 《浮生六记的伪作》收录于《清娱漫笔》 15:06 《上海旧话》话味莼园 21:50 中文世界的第一篇影评诞生于张园 作者孙宝瑄把他在张园看电影的这个过程记录了下来,并且收录在《忘山庐日记》中,在某种意义上,这可能是中文世界的第一篇影评 27:17 上海近期文化资讯播报 【第一线音乐】 Bailemen Swing - The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上海复兴方案 【关于第一线】 第一线将主要讨论都市文化、城市史、文学、电影和声音媒介。都市文化与城市史将从生动活泼的市民日常生活角度,介绍、讨论各类都市趣闻;文学、电影与声音板块将邀请相关方面的学者和资深业界人士来到节目展开对谈与讲述。 【互动方式】 “无边界电台 弄堂声音”每周三、周六更新。欢迎各位朋友在喜马拉雅和小宇宙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也可以通过邮箱[email protected]与我们保持联系。
欧洲中世纪时生活条件都不怎么好,演出巡游剧时成了一个欢聚、节庆的场合。花车上可能准备了些供大家分享的食物。花车上演出的成员也会不断吃吃喝喝,可能开始时脑子还清醒,然后这么顺着城市的路线转,到最后来已是酣醉的状态...... 在我的舞台上,我更想看到的不是一个个演员,而是实在的人。所以我总倾向于和普通人合作。然而在这些年的戏剧工作中,专业和业余这件事情,因为这样一种想法似乎总是绕不过去。这一期我们连线现在正在纽约市立大学研究戏剧与表演学的博士候选人董锐蛟,关于业余,他是十分专业,让我们来听听他对于业余戏剧的追根溯源。 【本期嘉宾】 董锐蛟,纽约市立大学研究院戏剧与表演学的博士候选人,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当代戏剧、西方当代戏剧职业主义、业余与社区、喜剧文化与现代性理论等。 【时间线】 04:34 为什么跑去专业研究“业余”? 07:08 真的清楚“业余”是什么意思吗? 11:32 真的清楚“专业”是指什么吗? 17:09 欧洲中世纪的神秘剧/巡游剧是怎么回事? 31:03 什么是美国人立足社区的戏剧? 43:31 中国现代戏剧的职业化原来联系着业余戏剧 【了解更多】 Forced entertainment Chester Mystery Plays Touchstone theatre 董锐蛟个人微信公众号-看戏不嫌事大 【关于草稿剧场】 “草稿剧场”想聊聊人生舞台上未成型或刚开始有点样子的艺术想法、创作形式;以剧场、表演为出发点,期待能在都市空中,不拘一格地与朋友们分享观点,涂画各种蓝图。 【互动方式】 欢迎各位朋友在喜马拉雅和小宇宙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也可以通过邮箱[email protected]与我们保持联系。
实地录音与自然主义和鸟类以及城市游荡者及音乐及录音技术及自我及艺术创作及后人类 【时间线】 00:04:31 水下的声音不是声音,是振动 00:08:58 isolation measurement - Jana Winderen 00:21:09 固体传导,振动在固体内部转播 00:23:36 Solid Vibration of an Anchor for Small Boats - 角田俊也 00:33:13 声音能够创造一个空间,创造一个田野 00:37:30 Air Vibration of Elevator Motor Room in Stairwell - 角田俊也 00:50:56 听觉延伸触摸到了另外一个空间 00:54:51 电磁麦克风 00:57:00 Ocean - Justin Bennett 01:04:48 录音技术拓展了我们聆听的可能性 01:08:17 Wind (Patagonia) - Francisco López 01:18:50 优秀的实地录音会穿透你 01:26:00 录音机只是耳朵的一个延伸 01:27:57 At The Edge ofWilderness - Hildegard Westerkamp 【了解更多】 Jana Winderen 角田俊也 Justin Bennett Francisco López Hildegard Westerkamp 【更多声音】 音乐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实地录音与……(一) 实地录音与……(二) 实地录音与……(三) 实地录音与……(四) 【关于有种声音】 “有种声音“以听觉文化为背景,使用“声音”作为切入点,联结城市研究、当代艺术、非主流音乐、建筑、人文学科等主题,以此激发公众对于听觉与声音的艺术审美与日常经验,重新评估“听觉与声音”的价值与潜能。 【互动方式】 欢迎各位朋友在喜马拉雅和小宇宙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也可以通过邮箱[email protected]与我们保持联系。 *非注明之外,所有声音和音乐内容知识产权都归殷漪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期节目的四位嘉宾都有着国内和国外的艺术学习经历,其中两位是在职艺术学院老师,一位数年来关注和从事少儿的艺术教育。聊天的话题围绕“艺术的教育”展开,从追述中国近代艺术教育发端开始,结合各自艺术学习的经历和从事艺术教育的经验,最后聊到为何学习艺术,而学习艺术能获得什么…… 【本期嘉宾】 薛娴 曾经的考古队员、某当代艺术中心的“孩子王”、中法文化艺术交流大船中的一颗螺丝钉。不同地域的生活与工作经历,对于她来说重新审视儿童艺术教育更像是一种“回归”。 毕业于法国孔泰大学考古与艺术史专业,「小艺圃」创始人。 考古队员的日常 做六休一的日常 陶轶 陶轶 艺术家,喜欢看书听音乐带着老婆看石窟 毕业于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现任教于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照骏园 照骏园 艺术家、即兴乐手、实验音乐作曲家,也是活跃的活动策划人。他是即兴乐队“没腿的马、“木电质”和“CFG”的成员,是“上海自由音乐大乐团”的发起人,及独立艺术机构:《时代精神在哪里?》编辑部的创立人和编辑。 徐喆 徐喆 艺术家,近阶段工作聚焦于对自我生存境遇的关注,将个人对历史的解读内嵌于想象中,以此回应我们所身处的时代。 毕业于法国埃克斯普罗旺斯高等艺术学院,现任教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小艺圃」 在艺术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的「小艺圃」,提出“艺术没有正确答案,只有美的历程”的观点。不断地尝试将艺术带入每一个孩子的生活体验之中,并以孩子的视角来带入对于艺术、传统文化、历史的多元解读。希望借此不仅能呵护孩子的天真与好奇,同时也能唤起孩子们对自身的文化身份的认同与自信。拥有多年与不同文化机构的合作经验,「小艺圃」希望能继续开拓与多元的文化艺术机构、社区街道组织、中小学等的联动,为广大民众创造更丰富、新颖、符合当下需求的多样性展览与工作坊。 【更多低精度岁月的照片……】 组织成员 组织山阴路工作室一天 组织山阴路工作室一天 即兴乒乓 山阴路33号的一个展览开幕式 考古队员的瓶瓶罐罐 与石头打交道的日常 【本期音乐】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歌 海绵宝宝片尾曲 【互动方式】 欢迎各位朋友在喜马拉雅和小宇宙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也可以通过邮箱[email protected]与我们保持联系。
【友情提醒】 本期节目全程上海话,这对从小被说讲话洋泾浜的小杨来说是巨大的考验,可能我是本期节目上海话讲得最不标准的一位。可是就算我的上海话讲得有点喇叭腔,多讲讲不就好了,语言本来就是多说多练。总的来说,就是请对我喇叭腔的上海话轻喷,谢谢! 【本期嘉宾】 玛雅,《爱情神话》里作为混血儿英语考试不及格,但现实生活当中会四种语言的小玛雅 安栋,中英德沪语四种语言切换自如的“老模特” 灵灵,《小朋友会议室》节目中上海话担当,小小年纪一口糯嗒嗒的上海话 汤惟杰,无边界电台《第一线》主播,无边界电台中上海活地图担当 【本期重点】 吃豆腐吃的是什么豆腐 珍珠米变爆米花 乌冬是胖墩墩的面条 妈妈做的冰激凌里不放糖 爸爸偷偷买薯片 不告诉妈妈 上海人和德国人的年夜饭 上海人和德国人的早饭 黄油大王 蹄膀沾酱油 米道呷起好 wasabi加酱油加牛油果等于低配版三文鱼 【关于小朋友会议室】 每次和大人提出异议,他们总会说:“小朋友主意大嘞!你要讲那就你来讲”。“小朋友会议室”就是一个让孩子畅所欲言的地方!每期节目邀请三到四位年龄各异、性别不同的小朋友作为提案嘉宾围绕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 【互动方式】 欢迎各位朋友在喜马拉雅和小宇宙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也可以通过邮箱[email protected]与我们保持联系。
上海就好像一座永不落幕的舞台吸引着许多文艺作品以她为背景进行创作,本期《第一线》节目从近期重版出来的国内首部沪语长篇小说《弄堂》聊起,再到上世纪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喜剧影片《邮缘》、1994年沪港合拍的喜剧影片《股疯》和1944年至1945年间,丁悚先生为《东方日报》撰写“四十年艺坛回忆录”专栏文字,慢慢品味上海这座城市丰富鲜活的世态人情与时代变迁。 国内首部沪语长篇小说《弄堂》 《邮缘》海报 《股疯》海报 《四十年艺坛回忆录 1902-1945》丁悚著 丁夏编 【第一线时间线】 03:24 《嗲·女邮递员》 12:44 《谢谢㑚一家门·大闸蟹》 22:56 《股疯》 25:39 《夫导妻演需要翻译》 30:58 《发掘陈云裳的是谁?》 35:12 上海近期展讯 【第一线音乐】 海风 - 顶楼的马戏团 【关于第一线】 第一线将主要讨论都市文化、城市史、文学、电影和声音媒介。都市文化与城市史将从生动活泼的市民日常生活角度,介绍、讨论各类都市趣闻;文学、电影与声音板块将邀请相关方面的学者和资深业界人士来到节目展开对谈与讲述。 【互动方式】 “无边界电台 弄堂声音”每周三、周六更新。欢迎各位朋友在喜马拉雅和小宇宙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也可以通过邮箱[email protected]与我们保持联系。
00:01 🎵 坂本龙一 - 弥勒世果报 undercooled (instrumental) 重访乍浦路,西本愿寺,珍珠俱乐部,康康舞,苏州评弹,玉蜻蜓 16:30 🎵 黄海华 & 张建珍 - 玉蜻蜓 庵堂认母 巴黎荡马路,蒙马特,Silencio Club 28:08 🎵 The Everly Brothers - All I Have To Do Is Dream 人,YYs,新乐路,莫迪亚诺,嬗变的历史,半私密半公共,私生子结构,梦境装置空间 39:07 🎵 Blondie - Heart of glass 【关于1001】 “1001”意为“一千零一夜”,1和0也代表计算机二进制中的真与假,而“1001”的排列方式又是一组对偶镜像,暗示这个栏目的故事一开始会以某个我们熟悉的地理空间或事件为切入对象,而故事的走向会逐渐超出真与假的判断。 【往期回顾】 龙族在魔都 仙乐斯怪谭 上海电影蓝皮书档案 东南亚历险记之不可能的旅程 波斯声音杂记 航班冥想 【互动方式】 欢迎各位朋友在喜马拉雅和小宇宙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也可以通过邮箱[email protected]与我们保持联系
【本期嘉宾】 Lucie,杨露,上海人 喜欢唱香颂的剧场女工。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法语系、法国新索邦巴黎三大文化管理专业硕士。曾先后就职于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大剧院、小小萌树少儿法语,现在沪上最新文化地标之一的YOUNG剧场艺术教育及亲子板块深耕。 【节目导览手册】 01:38 童年住在沐恩堂里一小会儿的经历 04:46 爸爸是一代佳人 06:44 小时候拍了和毛主席生平有关的电影(没给钱) 09:54 中学生涯:组织社团,参加合唱团 17:13 高考当天遇见一个暗恋的人 21:52 2009年第一次去法国:Châteauroux的Stage 24:15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蒙特利尔馆 26:20 与男友的异地恋及留学生涯 31:00 工作经历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上海外滩美术馆 上海大剧院 小小萌树青少年法语 Young剧场 46:00 播客香颂大会(上半场) 1. Barbara《Dis, quand reviendras‐tu? 说,你何时归来?》 2. Barbara《Le Mal De Vivre 生活之痛》 3. Edith Piaf 《La Vie en Rose 玫瑰人生》 54:28 中场休息 【上海闲话】 情景朗读 【雄狮】 小河 X 维佳 音画实验剧场《里昂的野花》 李建军《美好的一天》 美爱融合阿卡贝拉人声团 67:00 播客香颂大会(下半场) 4. Yves Montand《Les feuilles mortes 秋叶》 5. Joe Dassin《Les Champs-Elysées 香榭丽舍》 6. Carla Bruni《Little French Song》 73:00 小笼包的乡愁及为人母的经验 【特别抽奖活动】 请在留言区谈谈对本期节目的想法,或说说你为何喜欢桑贝、巴黎或法国,或告诉我们你在法国的趣闻轶事,我们将从中选取六位听众,各赠送一本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最新出版的让-雅克・桑贝绘本《一点巴黎》或《一点法国》。 【关于 地铁坐过站 第二季】 上海本地乐队顶楼的马戏团曾在《海风》中唱到:『上海个风,吹脱了一个叫卢湾个区,要是好吹估计要拿高头个梧桐树也侪要吹得去,伊拿静安寺吹得像世博会个泰国馆,再拿弄堂个小人一批批吹到了城乡结合部个郊区。上海个风,吹来了外地人到上海打拼,勿知勿觉吹出来2300万上海人,再拿上海人吹到了澳洲美国加拿大,七大洲五大洋到处侪有阿拉朋友亲眷。』 地铁坐过站第二季将聚焦这些被吹到七大洲五大洋的朋友亲眷,讲述她们的上海童年往事和海外经历。 【互动方式】 欢迎各位朋友在喜马拉雅和小宇宙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也可以通过邮箱[email protected]与我们保持联系。 (扫二维码,获取更多YOUNG剧场最新消息)
实地录音与自然主义和鸟类以及城市游荡者及音乐及录音技术及自我及艺术创作及后人类 【时间线】 01:33 Soundwalk是主要以聆听环境为主要目的的短途旅行 04:50 历史上第一次Soundwalk:Max Neuhaus-Listen 09:25 Soundwalk直接用耳朵、用身体去感知 11:25 商业化的声音行走表演就像是pizza馅包在汤圆里 14:43 实地录音:殷漪-社区里的农贸市场,以色列海法,2014 年 19:33 声音行走或者是一种城市探索 25:25 布莱希特式的陌生化的城市游荡 29:03 艺术创作就是在虚实之间的游戏 30:27 实地录音:殷漪-淮海中路黄陂南路路口,中国上海,2012年 【了解更多】 Max Neuhaus Christina Kubisch电子漫步 里米尼记录剧团 【更多声音】 音乐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实地录音与……(一) 实地录音与……(二) 实地录音与……(三) 实地录音与……(五) 【关于有种声音】 “有种声音“以听觉文化为背景,使用“声音”作为切入点,联结城市研究、当代艺术、非主流音乐、建筑、人文学科等主题,以此激发公众对于听觉与声音的艺术审美与日常经验,重新评估“听觉与声音”的价值与潜能。 【互动方式】 欢迎各位朋友在喜马拉雅和小宇宙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也可以通过邮箱📧[email protected]与我们保持联系。 *非注明之外,所有声音和音乐内容知识产权都归殷漪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1912年11月,刘海粟、汪亚尘、乌始光等人在乍浦路8号租一间洋房。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这就是“上海美专”最初的名字,“美租界乍浦路八号洋房”成为了上海美专的起点。从1912年成立至1952年搬离顺昌路,上海美专办《美术》杂志、率先实行男女生同校,作裸体写生……上海美专书写了波澜壮阔的40年,也映射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演变。 今年是上海美专成立110周年,除了刘海粟外,美专这个名字背后还有着丁悚、杨清磬、江小鹣、傅雷、刘抗等,通过研究,他们在历史中渐渐显现,从建校初始、到1920年代的“昌国画”、1930年代“欧游归来”,他们勾勒和记录着上海美专和现代文化的发展。 【本期主播】 王欣,上海中国画院理论部主任、上海视觉文化研究者 黄松,澎湃新闻艺术评论记者 【时间线】 00:03:31 现在文艺青年玩的摄影、出版、票戏全是丁悚玩剩下的 00:11:17 遗失在历史中的冒失帅哥,杨清磬 00:18:22 因长得太帅,江小鹣遭日本警察秘密关注 00:22:29 丁悚职业规划与美专发展发向逐渐走向不同 00:27:54 国画进入现代化美术教育体系 00:58:18 刘海粟两次欧游与傅雷、刘抗结识 01:08:52 欧游归来,刘校长对美专实行改革 01:15:54 上海美专是中国办学历史最长的私立美术学校 01:23:24 美专旧址、生活在那的人都是上海美专延伸的一个部分 【本期音乐】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歌 夜曲,作品9,降E大调,第二号 - 傅聪 【互动方式】 欢迎各位朋友在喜马拉雅和小宇宙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也可以通过邮箱[email protected]与我们保持联系。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