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对话孙瑞雪【看见即是爱】: 好好爱自己,其实没有那么难

为什么女性更渴望成长?女性的时间困境如何影响自由?技术快速发展是否威胁文明? 就着这些问题,前段时间与孙瑞雪老师《好好爱自己,其实没有那么难》直播里,碰撞出了一些坦诚而鲜明的观点: 1.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苦难(如职场歧视、无偿家务)是觉醒的催化剂,而男性因权力惯性不愿改变。女性智慧来自“石缝中的挤压”——既要顾家又要工作,反而锻造出管理、情感和生存的三重智慧。 2.短剧内核是“钱、权、色的野蛮逻辑”,本质是男性权力幻想的复刻,暴露社会意识仍停留在“丛林法则”阶段。 3.技术发展(如AI战争、无人机)可能让普通人沦为“代价”,而孙瑞雪老师认为技术虽快,但文明进步依赖少数人播撒意识种子(如女性作为文明传播者)。 4.“职业女性被迫做全职妈妈会更痛苦”,强调女性需先做自己;一诺自嘲“育儿书是翻车实录”,揭露完美养育的虚伪性,主张“快乐的家长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本期访谈内容概览】 03:50 为什么我们女性都渴望成长? 10:45 女性的时间困境 37:49 技术发展太快 会觉得担忧 59:00 为什么过去的孩子挨打 却没有心理问题 01:27:40生气时怎么面对孩子 01:33:02打开心灵的眼睛,体会生命的安宁 【《在爱中成长》在这里购买】 【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李一诺Y.L】 如果你想第一时间听到我的访谈,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李一诺Y.L,我会不定期跟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作者等进行直播对谈。4月28日(周一)中午12点,我将会和张笑宇连麦,一起聊聊‘’透过世界看中国‘’这个话题,欢迎扫码预约直播~ 也欢迎你加入我的成长社群——(点击链接)诺言社区,可以看全部的直播回放。诺言社区已经7年了,里面有3万名来自全球113个国家527个城市不同行业的朋友们。是一个有趣有料的社区,期待你的加入。

109分钟
99+
2天前

一诺对话李筱懿:如何找准⾃⼰的赚钱节奏?

女性如何处理与金钱的关系?财富会偏爱怎样的人?女性如何投资自己? 就着这些问题,在2024年11月19日与筱懿《如何找准自己的赚钱节奏?》直播里,碰撞出了一些坦诚而鲜明的观点: 1.人生是一个慢慢变富的过程,这个富不仅仅是金钱的积累,它还包括心智的积累。 2.暴富,大多数情况下是暴雷的,所以我们不要盲目地去信任所谓的暴富。 3.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双份积分卡。这两张计分卡是巴菲特提出的概念,一张计分卡是外部的评价,你有多少钱?你是什么样的一个头衔、职位?你是不是开着一辆好车?……这些是外界给我们的积分卡,同时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想活得真正富足,内心还要有一张自己给自己的内部积分卡。我喜欢什么?我坚决不会做什么?我做什么真正地发自内心很开心?我坚守什么?……建立内部积分卡,比外界的光鲜亮丽更能给人以力量。 4.财富偏爱相信自己能赚到钱的人,偏爱能耐心读书,有知识有文化有品味的人。 5.赚钱的节奏,说到底是自己内心状态的一个节奏,钱这个东西是一个外显的果而已。 6.整个时代于我所不利时,不妨躺平一下,财富的积累是周期性的,不要太着急。 【本期访谈内容概览】 01:32 对话聊《有钱花》创作初衷及女性创业财务 06:27探讨财富积累:慢慢变富、周期规律与思维模型 12:53书籍第一章内容:中国女性三大刚需排序的改变 16:54财富偏爱谁:相信自己、有知识技能且有文化品味的人 23:12文化品味的个人化与内外积分卡的重要性 25:46分享书籍观点及个人经历:投资与不同年龄段的感悟 37:00分享三种自我投资方式及对读书的看法 42:09关于有效读书的建议与分享 49:50关于赚钱节奏及自我发展的分享交流 55:22再婚女性三大铁律 【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李一诺Y.L】 如果你想第一时间听到我的访谈,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李一诺Y.L,我会不定期跟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作者等进行直播对谈。也欢迎你加入我的成长社群——诺言社区,可以看全部的直播回放。诺言社区已经7年了,里面有3万名来自全球113个国家527个城市不同行业的朋友们。是一个有趣有料的社区,期待你的加入。

62分钟
99+
1周前

【一诺对话哲学教授傅佩荣】 每个人迟早都要回答的问题:活着为了什么?

说起哲学,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晦涩难懂。然傅佩荣老师说,哲学是对人生经验做全面的反省,是关于人这一生怎么过,这对所有人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前几天上线了我和傅佩荣的直播对谈,听傅老师讲哲学发展脉络和哲学家思想故事,特别有意思,逻辑清晰又深入浅出。 直播访谈已上线,分享几个带来启发和思考的点: 1.哲学是什么? 傅佩荣老师提到,每个人都难免会思考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自己这样度过一生是否值得,或者说是否存在另一种可能的活法。所以,简单来讲,哲学就是对人生经验进行全面的反省。我们不要觉得哲学很难。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你都会思考怎样才能对人生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明白自己并非只是人类代代相传中的普通一员,并非像一颗无关紧要的小螺丝钉。你要知道,自己有着独属于自己的天命 。 2.“五十而知天命”,孔子所谓的“天命”指什么? 傅佩荣老师指出,“天命”属于形而上的范畴,意味着无法用言语确切表达,往往需要人们在不断地体会与实践中去感悟。在平常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天命似乎与生活没什么关联,大家只知道要好好做人。但当做人碰到底线、遭遇考验,面临是否要坚持的抉择,要牺牲某些东西甚至生命时,这个时候就会思考值不值得?我这一生为何而来?往往这个时候天命就会展现出来。 3.如何以荒谬作为方法? 当你判定某种情况是荒谬的,这意味着在你心里存在另一种情况,你认为那种情况才是不荒谬的。因为如果你对某种理想的、正常的情况毫无认知,就不可能断定当下这个情况是荒谬的。所以加缪指出,当你说某件事荒谬时,表明你对什么才是不荒谬的有所认识,而这个所谓 “不荒谬的”,其实是你理想中或内心深处的某种明确观念,只不过很少有人能将其清晰表述出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这项工作 —— 以荒谬为方法,当你察觉到 “这样” 是荒谬的,就代表你知道 “那样” 才是不荒谬的。那么问题来了,“那样” 究竟是什么样呢? 【本期访谈内容概览】 00:01:42傅佩荣老师谈哲学与人生及给读者的建议 00:12:29 关于人生使命、哲学学习及教育与需求关系的探讨 00:23:05 关于西方与中国哲学学习、理解及哲学研究三个功力的探讨 00:28:04哲学视角下的概念澄清、苏格拉底及书籍内容探讨 00:39:46西方哲学发展脉络:从神话到理性及主要哲学家思想 01:02:12西方哲学与中国儒道思想的探讨及人物关系解析 01:24:26 关于庄子境界、读书感悟及哲学中西关联的探讨 01:28:34谈海德格尔、西方哲学问题及先秦思想价值 01:46:04谈换位思考、拓展生命及哲学的意义与希望 【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李一诺Y.L】 如果你想第一时间听到我的访谈,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李一诺Y.L,我会不定期跟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作者等进行直播对谈。也欢迎你加入我的成长社群——诺言社区,可以看全部的直播回放。诺言社区已经7年了,里面有3万名来自全球113个国家527个城市不同行业的朋友们。是一个有趣有料的社区,期待你的加入。

119分钟
1k+
2周前

一诺对话朱德庸:做自己的情绪拆弹专家

前几天,和朱德庸老师做了一场期待已久的直播访谈,有这个机会是因为朱德庸老师在时隔6 年之后出了一本新书——《一个人的人生未爆弹》,未爆弹讲的是人的情绪。在朱德庸老师看来:情绪是你的灵魂在向你发出疑问,而你无法回答。 朱德庸老师说自己不善于当众讲话,直播却激发了空前的共鸣,很多伙伴都表达被朱老师所共情和治愈。 直播访谈已上线,分享几个印象颇深的点: 1.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本能? 朱德庸老师分享说,直到54岁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他仿佛找到了解开自己前半生生命之谜的钥匙。他终于明白,童年时期因为阅读障碍和无法接受强迫式灌输教育所承受的一切,都是由自己的本性所致。但同时,这种本性也开启了他另外一种天赋。因为不善于与人交往,也不太会接受大家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反而让他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学习,能以旁观者的身份把很多事情看得更加透彻、清晰,发挥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本能 —— 画画。他认为好的教育是启发式的,看一个小孩的天赋本能很简单,你只要看他喜欢做什么事情,小孩是不会骗人的。 2.大环境经济不好,迷茫的普通年轻人可以做什么? 朱德庸老师分享说,你可以每天在生活里面寻找一点微小的幸福,慢慢去唤醒你的灵魂。比如,上了一天班感觉很累,坐地铁时,可以提前一站或延后一站下车,找一条自己喜欢、走起来感觉舒服的路,甚至可以绕点路,在慢慢走回家的过程中,去感受自己真正的内心世界。回到家后,在屋子里找一个角落,泡一壶茶或者听喜欢的音乐,这个角落就是属于你的小世界,是微小幸福的所在。 当大家都开始注重这些微小幸福的时候,生活品质也会随之提升。你的内心会告诉你,工作只是维持生存的工具,不应成为追求微小幸福的阻碍。这样一点一点地去滋润自己。 3.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是什么样子的? 朱德庸老师觉得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爱是一种尊重,就是如果这是真正你想要的,你就去做。在自己有能力帮助的时候给予支持。孩子可能会做错误的决定,但没关系,犯错后重新再来,至少能学会在日后做决定时更加谨慎。 当父母给予孩子这种尊重,就给予了孩子一片自由发展的天空,若学校、社会也能给予孩子同样的尊重与爱,想象一下,每个人都能开心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个社会只会更加和谐。 【本期访谈内容概览】 00:08:37朱老师分享童年经历及对教育、孩子智慧的看法 00:36:23 大人与孩子的选择差异及人生选择的多样性探讨 00:40:52从被迫工作到自由创作:漫画家的心路转变 00:55:29朱老师谈夫人及新书创作历程 00:57:30谈谈新书创作缘由及对生活、幸福、人生选择的思考 01:47:29 朱德庸谈未来、亲子、情绪、生死等人生感悟 【《一个人的人生未爆弹》在这里买】 【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李一诺Y.L】 如果你想第一时间听到我的访谈,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李一诺Y.L,我会不定期跟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作者等进行直播对谈。也欢迎你加入我的成长社群——诺言社区,可以看全部的直播回放。诺言社区已经7年了,里面有3万名来自全球113个国家527个城市不同行业的朋友们。是一个有趣有料的社区,期待你的加入。

141分钟
1k+
3周前

一诺对话成庆:如何做一个幸福的凡人?

普遍的心灵危机下何处寻找安心之道?如何找准让我们安身立命的那个锚点? 日前,我和成庆老师进行了直播对谈,因《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音频节目和同名书籍的出版,成庆老师和他所教授的佛学智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并从中得到心灵疗愈。 对谈中,成庆老师也试图将对现代人的日常观察以及体验融入,从人生哲学的基本问题出发,以佛学的视角去讨论今天的种种生命议题。 直播访谈已上线,分享几个带来启发和思考的点: 1. 今天的我们为什么有这么深刻的心理危机? 成庆老师认为我们的心理危机来自于根本的认知出发点出现了问题。佛教认为,世界并无真正绝对的主宰者,一切皆缘起,宇宙中的所有事物与现象,都是在各种关系和条件中建构起来的。而如今我们常强调,只要愿意努力就能有所得,这类话语背后蕴含着强烈的个人主义至上的主宰欲,另外一种就是二元对立论,会强烈地将个人与他人、与世界对立起来。 今天的中国人之所以存在如此深刻的心理危机,原因在于这几十年来的教育、传统社群秩序的瓦解和互联网的崛起,使得我们过度相信个人似乎能够脱离群体,甚至将群体视为供自己利用的对象。在这种观念影响下,人们愈发孤独,与世界的隔阂也越来越深,从而丧失了与世界、自然以及他人之间深刻的连接。 2.如何在一个陌生的领域进行有效的自学? 成庆老师分享道,现代教育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它是一个概念化、知识化、理论化为主导的这样的一种教育模式。他因为不是专业的科班出身,反而避免了这样的一种受教育的习惯。他认为,自学的关键在于,对于某个学科知识背后所提的问题要有深刻理解。他坦言自己是个问题取向的人,不太迷信知识权威。在他看来,知识权威的厉害之处并非仅仅是掌握知识,而是提对了问题,并能沿着这个问题展开解释。 3.如何找到人生的第一块基石? 成庆老师分享了看法: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们要接受当下社会处在不那么好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找到人生的第一块基石,应从身体开始,不要那么卷,先把身体养好。实际上,很多人的心理问题并非需要借助高深复杂的思想来解决,根源常常在于身体状况欠佳。因为当一个人身体差时,心理层面必然会衍生出诸多问题。 【本期访谈内容概览】 00:01:08 成庆老师分享独特经历及《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相关见解 00:14:38 从课程热度变化看佛学在校园与社会的冷热变迁及正本清源需求 00:18:16 从佛学缘起论谈现代社会的关系失衡、教育问题与文化底色缺失 00:46:10 中国人观念转型期的生命观、佛教智慧与全年龄段教育 01:23:36 分享佛学书籍目录并探讨如何做一个幸福的凡人 01:34:21 关于自学方法、教育问题及人生觉悟的探讨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在这里买】 【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李一诺Y.L】 如果你想第一时间听到我的访谈,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李一诺Y.L,我会不定期跟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作者等进行直播对谈。也欢迎你加入我的成长社群——诺言社区,可以看全部的直播回放。诺言社区已经7年了,里面有3万名来自全球113个国家527个城市不同行业的朋友们。是一个有趣有料的社区,期待你的加入。

112分钟
3k+
1个月前

一诺对话马家辉:你不必着急成为一个大人

最近,马家辉老师出了一本新书叫《你不必着急成为一个大人》,是他与夫人张家瑜的散文合集,大家一听书名可能都会特别有共鸣。借着新书上市之际,我也有机会跟马老师在直播间聊聊天。 很长时间以来,马家辉老师在各种热门电视节目上做嘉宾,大家可能经常看到他。我觉得他是一个多面手,一方面,他有着非常外向的公众形象;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位创作了大量作品的作家,有着非常内敛的写作状态。 直播对谈已上线,分享几个印象颇深的点: 1.你不必着急成为一个大人 马家辉老师在书的序言里有一段特别有意思,“角色期待当然不限于年龄,任何关系网络都涉及角色,有角色便有身份,便有期待,所以你要做丈夫该做的事,妻子该做的事,媳妇女婿该做的事,男性女性该做的事,父亲母亲该做的事,等等,重叠的角色期待像蜘蛛网般把你缠住困住,而你茫然不察,察而无所谓,甚至做得非常自在,仿佛天经地义,一旦违逆,往往遭受有形无形的惩罚和压力。” 而书名“你不必着急成为一个大人”看起来就是对角色期待的叛逆,“假如你有抱着一个高中生、初中生甚至小学生的心态,或许你的大人可以做得比较有弹性,比较快乐。” 2.专注是一种魅力 马老师谈及写作状态,用了“专注”二字。“如同运动员,一拿起球拍就能打球,我们的肌肉都有记忆。所以,写作也是需要锻炼的。”他希望自己的文字文章可以表达出一个人对于某种事情的热爱、偏爱,还有人间的温暖,希望写出背后人跟人的无形的感情、感觉的交流。 3.人是用语言文字来思考的 马老师提到,人是用语言文字来思考的,用语言文字来承载这个世界。当你拿起笔书写时,文字会牵引着你的思维。许多你本已遗忘的事情、难以把握的感觉,都会在你运用不同文字修辞进行创作时涌现出来。在写作过程中,你实际上是在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忆与感受。就拿描述父亲来说,你会斟酌用词,是说父亲 “很凶”“严厉”,还是 “脾气坏”“期待高”。不同的词汇,会在你心中重新定位父亲的形象,将他置于不同位置,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比如他对你有美好的期待,或者对你十分严苛。当你挑选恰当、贴切的词汇去描写父母、子女以及自己时,就像是踏上了一趟回顾自身记忆的旅程,甚至能从父母、孩子的角度去审视,选择合适的文字来重整记忆,等于重活了一次 【本期访谈内容概览】 00:00:01 马家辉谈新书及人生角色与体验 00:11:09 关于创作状态、对世界的思考及书中失智故事的交流 00:27:07 马家辉分享书籍及家庭故事,探讨亲子相处与身份认知 00:48:07 原生家庭、社会支持及亲子相处与记忆的探讨 01:19:10 马家辉谈写作、成长、心态及分享信件朗读 01:35:04 关于买书价值、书的意义等的讨论 【《你不必着急成为一个大人》在这里买】 【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李一诺Y.L】 如果你想第一时间听到我的访谈,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李一诺Y.L,我会不定期跟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作者等进行直播对谈,3月19日(周三)中午12点,我将会和严飞、刘擎连麦,一起聊聊跳出[思维]的罐头 看清人生的走向,欢迎扫码预约直播~ 也欢迎你加入我的成长社群——诺言社区,可以看全部的直播回放。诺言社区已经7年了,里面有3万名来自全球113个国家527个城市不同行业的朋友们。是一个有趣有料的社区,期待你的加入。

104分钟
1k+
1个月前

一诺对话尹烨:生命的教育——孩子的第一堂人生大课

1月14日我和华大集团CEO、生物学博士尹烨的直播对谈,聊天非常愉悦,直播过程中尹烨应评论需求,现场来了一段贯口,引来伙伴们一阵赞叹。 在和尹烨博士的对谈中,印象最深的是其父母对他别具一格的教育,在此分享一下: 1.培养成像徐霞客一样的人 尹烨分享说她妈妈是满族人,倾向于把尹烨培养成像徐霞客一样的人,每天带他去玩,主要是爬山。春夏秋冬四时风光不同,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凉风,冬有雪。在这个过程中,会关注节气里能看到什么,比如下完雨上山采蘑菇,还会挖野菜、采野果子,儿时他妈甚至弄一些野生动物拿回家养,比如像刺猬。儿时对自然和动物的亲近,让尹烨对生物学一直保持着兴趣。 2.用独特的方式练习口才和笔头 尹烨爸爸对他的影响则重在说和写的能力。尹烨说他爹喜欢曲艺,从小就带他讲相声,让他天天练贯口 。从小让他听名家评书和相声,练他的嘴皮子。对于写,一方面尹烨爸爸自己爱写东西,笔耕不辍,起到了很好的“身范”效应,另一方面,尹烨爸爸会让他用三四种语言去描述一个东西。从而让他学会了打比方和从不同的点去描述同一个问题的解构能力。 尹烨表示,从小锻炼的好口才和笔头,在之后的工作尤其是成为管理人才后,影响深远。无用之用,方有大用。不带功利性的学习,才是真正能够造就一个人的学习。 3.构建自己的时空坐标体系,创建知识连接 尹烨提到,父母对自己并不是特意培养,而是自然长出来的。当我们特别苛求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什么都抓不住。就像你手里面抓着一个东西了,你抓得越紧,你越没有机会抓其他的东西,只有你放开了,你才有机会抓别的。 尹烨说,他爹上过电大,学的历史,从小给他灌输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你看任何一方面的历史,你都得不出真相,要多视角甚至相反的双方视角去看,充分地去还原和接近真相。另一方面,如果你以一两年的时间跨度去看事物,肯定无法真正理解,要以一百年为时间跨度去看待事物 。以百年的尺度看,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个视角,让尹烨在看待和记忆事物时,会构建起自己的时空坐标系,之后将对应的知识填入其中。这样会发现,在同一时空点上,大家所面临的状态虽有不同,但也存在诸多相同与相通之处 【本期访谈内容概览】 00:01:53 聊聊教育理念与生命科学绘本创作起源 00:12:46 关于生命科普漫画书创作、自然教育及教育重构的探讨 00:39:06 聊聊《大演化》创作、演化意义及生活感悟 01:09:02 记录个体故事构建更真实丰富的历史认知 01:13:16 尹烨聊父亲对他的培养与影响 01:21:51 尹烨原生家庭对口才、笔杆等能力培养的影响及相关见解 01:27:06 教育应摆脱功利,重视亲子陪伴质量与玩的能力 01:40:22 关于东亚人内卷原因及相关趣事的交流 01:41:42 陪孩子过程中的有趣互动与感悟 01:45:11 关于《西游记》、书籍创作、性别平等及育儿等的交流 【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李一诺Y.L】 如果你想第一时间听到我的访谈,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李一诺Y.L,我会不定期跟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作者等进行直播对谈。3月14日(周五)中午12点,我将会和余秀华老师连麦,一起聊聊寻找生命的诗意,欢迎扫码预约直播~ 也欢迎你加入我的成长社群——诺言社区,可以看全部的直播回放。诺言社区已经7年了,里面有3万名来自全球113个国家527个城市不同行业的朋友们。是一个有趣有料的社区,期待你的加入

114分钟
1k+
1个月前

一诺对话作家张惠雯:选择成为一只飞鸟

【嘉宾介绍】 张惠雯,70后实力作家。一九七八年生,祖籍河南。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现居美国波士顿。已出版短篇小说集《飞鸟和池鱼》《两次相遇》《一瞬的光线、色彩和阴影》《在南方》,散文集《惘然少年时》。曾获新加坡金笔奖、首届《人民文学》新人奖、华侨华人中山文学奖、《上海文学》奖、储吉旺文学大奖、首届曹雪芹华语文学奖大奖等多个奖项。 【本期访谈内容概览】 00:00:00张慧文小说创作20年及作品介绍的分享 00:012:20个人成长经历:家庭影响与个性形成 00:27:53从拒绝剪发到留学新加坡,再到投身写作的历程 00:38:50关于自我认知、教育内卷的对话 00:46:05母亲创作感悟:生养经历对写作的影响 00:52:43从女性生育困境谈写沉默的母亲的意义 01:04:09关于文学与历史、人本意识的对话 01:18:45短篇小说的逻辑与结构及精神愉悦感 【张惠雯新书在这里购买】 【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李一诺Y.L】 如果你想第一时间听到我的访谈,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李一诺Y.L,我会不定期跟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作者等进行直播对谈。也欢迎你加入我的成长社群——诺言社区,可以看全部的直播回放。诺言社区已经7年了,里面有3万名来自全球113个国家527个城市不同行业的朋友们。是一个有趣有料的社区,期待你的加入。

87分钟
99+
1个月前

一诺对话包刚升:在时代变迁的大潮中看清方向

【嘉宾介绍】 包刚升:政治学学者,既有代表性学术专著《民主崩溃的政治学》,又有广受大众好评的《政治学通识》,被认为是“出圈”的政治学学者之一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理论、比较政治与政治史,著有《民主崩溃的政治学》《政治学通识》《民主的逻辑》等。其中,《民主崩溃的政治学》获评“《新京报》2014年度社科书”,并于2022年由英国劳特利奇出版社(Routledge)出版全球英文版 【本期访谈内容概览】 06:17为什么以英国的政治变迁来讲大国的命运? 13:54 普通人怎么理解西方的兴起背后起作用的力量? 21:38 兴起的背后力量是政治、经济、观念系统的组合 22:34 观念系统在三系统中是不是最基础的? 29:51 包老师认为政治系统系其他两个系统的核心 36:56 从政治学角度,解读研究英国/美国对认识世界的重要意义? 48:20什么叫政治现代化的铁三角? 01:05:54为什么普通人要关心政治问题呢? 01:15:27 了解政治后,越思考越绝望怎么办 01:26:19 社会的进步不是靠等来的 01:48:16 在不堪的世界积极地生活 【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李一诺Y.L】 如果你想第一时间听到我的访谈,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李一诺Y.L,我会不定期跟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作者等进行直播对谈。也欢迎你加入我的成长社群——诺言社区,可以看全部的直播回放。诺言社区已经7年了,里面有3万名来自全球113个国家527个城市不同行业的朋友们。是一个有趣有料的社区,期待你的加入

110分钟
1k+
1个月前

一诺对话秦晖:从历史尘烟理解中国社会

最近,秦晖老师出了一本新书叫《秦汉史讲义》,大家一听书名可能跟我第一感觉差不多,觉得好像挺冷僻的一个阶段,但我读完后发现,它其实是处在三条非常重要的线索的交集上,对一个普通人认识中国、认识世界是很有必要的。 借着秦老师新书上市之际,我也有机会邀请秦晖老师做客直播间,听秦晖老师讲讲为什么说中国三千年历史上发生的最深刻变化是“周秦之变”?透过历史现象去看中国思想史的演变,去看历史背后精神文化中最深层的一些东西。 直播访谈已上线,分享几个带来启发和思考的点: 1.“周秦之变”何以奠定了中国文明的框架? 秦晖老师在书中提到中华文明数千年,最深刻的变化就是走进帝制的“周秦之变”,和走出帝制的“三千年未有之变”。秦老师在直播中进一步解释,也就是我们理解走进帝制的“周秦之变”和理解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的走出帝制的“三千年未有之变”,这两方面的认知是紧密相关的。对前者认识的深浅关系到后者的成败,对后者的体验亦能加深对前者的理解。 2.如何真正地去理解一种观念? 秦老师认为所有观念都是用好话来表述的。一种观念真正的含义要在这种观念和其他观念的冲突中把握,如果不考虑冲突,只看他正面讲什么话。老实说,世界上各种观念的差别我们都看不出来。比如讨论百家争鸣的时候一定要看他们怎么吵架的。如果你只看他们自说自话,是没有用的。 3.打开看世界的新思维方式 秦老师认为如果要讲传统,除了时间的不同、地域的不同以外,更重要的是所谓的人们的价值观传统和事实传统的不同,或者说叫做应然传统和实然传统的不同。 关于出路问题,“应然”虽易达成共识,但关键是找到路径。在中国传统中,路径不一定在四书五经里,而可能存在于基于常识的智慧中,像推崇这些常识的古代学者和思想者的工作成果,例如王夫之提到的 “其上申寒者,其下必佛老”(即上面推行法家思想,下面就会出现 “难得糊涂” 式的犬儒现象)等观点,如今看来都极具洞见性。 另,我们不应将视野局限于东方文化或者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差异之中。从本质上讲,人类社会演变的规律在底层是具有相通性的。例如权责对应这一原则,无论是在何种文化背景下,都有着相似的体现。倘若消除语言的障碍,无论身处何地,人们的选择可能会呈现出高度的相似性。这启示我们要摒弃文化决定论和文化基因论的固有观念,转而关注那些基于常识以及逻辑的、人类共通的选择倾向。 【本期访谈内容概览】 00:01:30 秦晖谈秦汉史写作缘起、史学发展及秦汉与罗马对比 00:24:36 围绕秦汉时代相关历史及中西政治道路选择的探讨 00:26:49 对话探讨百家争鸣、秦制及传统观念与现实的落差 00:55:13 探讨秦制、老庄思想及儒法关系 分析其对国人观念的影响 01:03:15 秦老师谈秦汉与罗马经济、社会及权责关系 01:26:58 探讨司马迁《史记》中的经济观点及与罗马相关论述的对比 01:32:12 秦老师谈秦汉史及提供应对现实忧虑的思考路径 01:36:06 关于秦汉史研究的多方面探讨 【《秦汉史讲义》在这里买】 【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李一诺Y.L】 如果你想第一时间听到我的访谈,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李一诺Y.L,我会不定期跟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作者等进行直播对谈。也欢迎你加入我的成长社群——诺言社区,可以看全部的直播回放。诺言社区已经7年了,里面有3万名来自全球113个国家527个城市不同行业的朋友们。是一个有趣有料的社区,期待你的加入。

106分钟
1k+
2个月前

一诺对话沈洋&蒋莱:生育是地狱,不生育也是地狱

你会选择生二孩吗?选择生,是为了什么?选择不生,又是为了什么?生育对于女性究竟意味着什么?上野千鹤子为何认为生育与否都是地狱?在《新生育时代》里,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沈洋,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蒋莱,两位女学者就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社会学探讨。 11月12日,我与《新生育时代》两位作者沈洋与蒋莱进行了直播访谈,对生育和母职困境进行了讨论,分享几个比较受触动的点: 1、女性何以在就业市场处于劣势? 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遭到的困境和歧视的核心,其实就是女性的生育角色。因为女性要面临生育这样一个过程,那么会在一开始,就被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是处于劣势的。 2、为什么说现在针对生育的社会文化导致女性受困,男性也受困? 在劳动力市场上面,如果女生有婚约安排,你就要被”打入另册“。男生有婚约安排就立刻要选中你,因为你需要成为家里的经济顶梁柱,你肯定工作更稳定。如果说这个格局从职场上投射到家庭中也是如此的话,其实所有人都是受困的。女性受困是更容易看到的,为什么说男性也受困呢?你就被默认在工作场所是可以无限制的加班,可以充分的压榨,你就好使。蒋莱就提到《新生育时代》里写了一个女律师,她的工作很优秀,可是她招助理,她还是想招男的,她说的就是男的好使。 3、家庭的发展和成长是每个人的,是不应该以任何一个成员的枯萎为代价的。 ”枯萎“就是你免费地付出,不得到回报,一种所谓的牺牲。而我们常常将它崇高化,或是放到道德制高点上,这背后是以某个或某几个家庭成员的枯萎为代价的,而且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对此,沈洋和蒋莱提到了两个方案,一个就是亲密关系中要交流和讨论,充分地讨论,以达成共识。另一方面,要保有退出的勇气和能力。离婚永远是个选项,得给自己留有退路。 最后,我想分享自己给《新生育时代》写的推荐语,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抚慰和共鸣: ”中国女性,特别是母亲的社会处境,在某个阈值以下,越糟糕的,反而知道的人越少。因为境遇本身如此让人精疲力尽,以至于亲历者没有精力,也鲜有能力去描述它。于是,‘最苦的鬼是默鬼’。然而,两位中国女性学者,自己也是母亲,通过几年的工作,用精准的语言描述了当代中国女性在生育这件事上,个体在经历什么,处在怎样的社会结构之中以及这结构有着怎样的内在张力。这是非常难得的基于中国本土的工作,而且不要低估这‘看到’,因为“看到”和赋予语言,本身就是推动进步的力量。“ 【本期访谈内容概览】 00:04:54 为什么要做这个议题? 00:11:24 有没有让你们感到意外的结论 00:26:08 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研究样本? 00:30:47 为什么是新生育时代? 00:40:21 医生那么忙为什么会生二胎? 00:43:24 给男性的建议,如何做爸爸? 00:58:34 买书的意义 01:13:50 了解这些困境,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正面意义 01:26:42 关于冠姓权的问题 【《新生育时代》在这里买】 【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李一诺Y.L】 如果你想第一时间听到我的访谈,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李一诺Y.L,我会不定期跟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作者等进行直播对谈,11月19日(下周二)中午12点,我将会和李筱懿连麦,一起聊聊“钱”的话题——如何找准⾃⼰的赚钱节奏?欢迎扫码预约直播~ 也欢迎你加入我的成长社群——诺言社区,可以看全部的直播回放。诺言社区已经7年了,里面有3万名来自全球113个国家527个城市不同行业的朋友们。是一个有趣有料的社区,期待你的加入。

126分钟
2k+
5个月前

一诺对话蔡皋:做大自然的“野”孩子

借着蔡皋奶奶的新书《人间任天真》上市,我有机会跟蔡皋奶奶做了一次访谈。她被称为中国原创绘本的拓荒者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位获得BIB金苹果奖的绘本画家。本次访谈过程中,我无数次被她的乐观精神和对生活的态度深深打动,这是多么珍贵的一个人啊,浑身散发着璀璨的光!相信听完本期节目你也会和我一样喜欢她。 【本期访谈内容概览】 00:04:03 怎样始终保持对生活对美的敏感度? 00:58:06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怎样的? 01:17:00 在生活里构建一处美好的空间 01:23:46 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整理生活怎么办? 01:37:57 回看自己的人生,有什么遗憾吗? 【本期访谈中的金句】 蔡皋:知足为什么可以常乐?知足是一种真正的很深层的吸取之后,精神的满足。那个满足感是物质不能代替的。 蔡皋:快乐是一种能力!你的能力从哪里来?就是深层吸收。 蔡皋:你看上去在发呆,其实你是很内在的、很丰盈的状态,是进入到深度审美的状态。 蔡皋:审美也不是一定要到艺术馆才叫审美,生活都到处都在审美,在你的饮食起居。你要舒服才舒服,完全随你心,完全是你的选择。要多做有趣的选择,你可以有多种尝试,允许自己犯错误。 蔡皋:我们每个家长都有一个期待,就是小孩变而自己不变,那可不是聪明人。 蔡皋:生活也一定要更新,一定要有变化,你不能说我就这样。 蔡皋:你就是始作俑者,你一辈子好像都在跟世界斡旋,你最大的对手其实是你自己。 蔡皋:获得知识或智慧在书本又不在书本,更在我们生活中间,深藏在各种物质中间,等你去发现。 蔡皋:柳暗花明什么时候出现?就是你的念头一转。 【蔡奶奶的签名新书在这里买】 如果你想第一时间听到我的访谈,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李一诺Y.L,我会不定期跟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作者等进行直播对谈,每一场都干货满满,已累计200+场。 下周二,我将会和两位教授沈洋和蒋莱一起聊聊 女性的生育困境,欢迎扫码预约直播~ 也欢迎你加入我的成长社群——诺言社区,可以看全部的直播回放。诺言社区已经7年了,里面有3万名来自全球113个国家527个城市不同行业的朋友们。是一个有趣有料的社区,期待你的加入。

138分钟
1k+
5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