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的话】 这期我去了北方公园的办公室做客,跟木村拓周和老月亮聊至深夜才散。 北方公园专注报道和记录流行文化与独立乐队,参与录制和采访了这两季《乐队的夏天》。我们很自然从新一季《乐队的夏天》聊起,刚播出两天,五条人上热搜、破圈。我去的时候,老月亮正为刚出街的五条人报道而纠结,她得到的时间很短,觉得“采砸了”。 我们肆意“臧否”了一些乐队,包括五条人为何破圈、重塑是否高级,很快聊到了国内乐队的挣扎和纠结:说好的不(屑)上综艺呢?而一些独立乐队的矛盾心态,或许跟地下 rapper 前两年的境况有同构之处:接受娱乐资本的游戏规则,藏起棱角,接受被主流世界改造、剪裁和化妆后的艺术呈现和表达方式。随后我们聊到了整个音乐工业的现状,乐队如何养活自己,以及摇滚乐和说唱进入中国的历史时间节点,是如何决定了它们完全不同的样貌,而跟其文化语境的割裂又何其相似。 玩乐队究竟穷不穷?国外搞音乐的年轻人是怎么活的?朴树窦唯真的很“落魄“吗?南方是一种怎么远离中心的文化意象?或许,公众长期以来对文化生活的理解和想象仍趋贫瘠,才造成对创作者持续错位的情感投射。 【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 木村拓周,流行文化媒体“北方公园”创始人 (微博:@北方公园 NorthPark) 老月亮,北方公园音乐领域作者 【本期剧透】 2:00 做客北方公园,聊下这两季录制和采访乐夏的经历 5:00 为什么老月亮采访完五条人之后感觉“砸了” 8:00 五条人和重塑两种姿态,但是都破圈了,为什么? 11:00 很多独立乐队表示拒绝上综艺,为什么这一季乐夏来了?很多现场乐迷的水平有所提高 13:00 什么是土摇?上一季冠军新裤子的风格 16:00 重塑的音乐高级吗 18:00 乐队该不该参加乐夏的纠结,破圈还是坚持 21:00 周云蓬对于乐夏的批评,独立音乐的初心和挣扎 23:00 主流综艺和商业世界对于摇滚乐和说唱的“改造”,剪刀手意味着“与魔鬼的交易” 25:00 摇滚、街舞、嘻哈和脱口秀的综艺化 26:35 Hip-pop 进入中国的时间跟摇滚乐年代的历史时间错位,背后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变迁 28:41 说唱和黑人文化 30:00 中国摇滚乐是80年代的孩子,说唱可能是奥运时代的孩子 31:00 做乐队真的穷吗,需要多少钱? 32:30 老月亮和木村关于摇滚乐和说唱的 battle 35:00 地下Rapper 的反叛被主流收编了吗?好像原本也没什么批判性 38:30 从音乐工业来看,中国乐队的生存状态究竟怎么样?万青、周云蓬、刺猬 44:15 全世界搞创作的人,不都是这么生活么 48:23 为什么要强调音乐人读书?因为社会不读书 50:00 小镇文艺和草根音乐,其实五条人们的音乐跟草根无关,审美和思想是都市性的 51:00 说到五条人和九连真人,”南方“是一种怎样区别于北方的文化意象? 57:20 五条人像都市嬉皮士,本雅明的漫游者 60:00 又聊到城市性格和人的生活状态 61:34 朴树窦唯“落魄”的符号化背后,是公众对文化生活的理解和想象贫瘠,情感投射错位 【本期音乐】 片头:林生祥,《有无》 片尾:重塑雕像的权利,《TA》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 【后期制作】韩韩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 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听友群
【主播的话】 CK的大码模特、漫展上穿JK制服的女生、被老板贬损外形的 Yamy,我们几乎时刻被有关身材、外貌和衣着的舆论争议包围着。“身材羞辱”(Body Shaming)不只被社会文化用来定义和规训我们,也的确被很多人内化为了“本应如此”的生活范式。 为什么人们反感肥胖?什么样的外形才叫好看?美丑是客观的吗?我们有没有穿衣的自由? 在本期节目嘉宾李子看来,这些议题并非只是个人偏好或生活日常而已,而是交织着复杂的社会观念、文化符号和时代印记。李子是一个活跃的科普博主,她的写作和学术研究很多都与社会和科学观念的变迁相关。 我们聊了身材羞辱、外形攻击、男性凝视,以及其间的文化、性别、阶级和时代因素。我们甚至回顾了“穿衣自由”、“健身是中产阶级的新宗教”和“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吗”这些互联网舆论场上的“经典论战”。因为在我们看来,这些观念背后的文化心理是相通的。 没有人的身材或外形是完美的,不是所有人都是健身或整形达人,我们该如何接纳或放过自己?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请我们喝杯咖啡:https://theweirdo.fireside.fm/donation 国内听众也可以通过爱发电:http://afdian.net/@TheWeirdo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 李子,科普博主,科学松鼠会成员,佐治亚理工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博士生(微博:@李子李子短信) 【本期剧透】 2:40 开场 5:16 从前段时间的 CK 大码模特争议开始聊起 9:30 如何回应大家对于 CK 大码模特不健康这样的一种质疑? 10:12 应该放在一种 Context 下去讨论具体话题,在美国肥胖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 11:00 展示每并不一定是要宣扬什么理念,而是展示一种需求。美也是可以有丰富多样的定义 12:18 CK 模特这样的事情在过去也一直有,商业品牌也需要收编新的社会观念和趋势 13:14 一部分人对于大码模特的反感,可能是国内对于过度“政治正确”的反感。 14:24 不管是什么地方,人们对于身材肥胖的恶意似乎总是无处不在。 15:25 到底是什么塑造了我们对于肥胖本能的反感。 15:48 原因:人们对于不正常事物天生的排除,肥胖在很多文化里是与很多不好的个人特质相关的,比如贪吃,不自律。 18:20 日常生活中对于肥胖人群的 Micro-aggression 会慢慢压垮一个人。 19:24 回忆在成长过程我们遭遇过的身体羞辱 22:58 约翰·伯格《观看的方式》女性在看自己和看其他女性的时候,也使用的是男性视角 26:58 越来越多人喜欢小鲜肉,男性似乎也开始被“凝视”了?事实是这样吗? 31:10 审美可以多元化,但是潮流永远是在那里的 34:00 网红脸有什么错?努力变好也是一件要被批判的事情吗? 35:00 个人产生的需求也是社会规训的一种结果,也和社会范式和技术的基础设施有关系 37:13 什么塑造了我们对美的理解 40:29 我们对于 Yamy 这个事件的观点 44:00 为什么东亚女性对于自我身材的要求那么严苛? 51:00 不仅中国女性没有穿衣自由,其实男性也没有 54:22 在健身风潮流行之下,我们有没有不健身的自由? 61:00 没有人的身材是完美的,我们该如何接纳或放过自己。 【本期音乐】 Nothing's Gonna Hurt You Baby,CAS This Is For My Girls,Michelle Obama,Janelle Monáe,Kelly Clarkson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 【后期制作】韩韩 【制作总监】王若弛 【分发】恒一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 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主播的话】 这是一期很轻松欢乐的节目。 浪姐赛程过半,我们也成为了每周等着节目更新的忠实观众。在大家已经把浪姐聊了个遍后,我们也不能免俗地加入到了浪姐讨论中。 这期节目,我们从一档衍生节目《定义》入手,聊了聊主持人易立竞独特的访谈风格和国内其他人物访谈者各自的特点。当然,也包括我们对浪姐这档节目的看法。 节目最后,我们对之前在微博收集到的听众问题进行了回应。如果你喜欢这样的形式,欢迎给我们留言或写信。我们也会在之后的听众信箱环节里挑选一些进行回答。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请我们喝杯咖啡:https://theweirdo.fireside.fm/donation 国内听众也可以通过爱发电:http://afdian.net/@TheWeirdo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 2:40 开场,浪姐已经被聊了很多遍,我们为啥还要聊? 4:30 我们各自 Pick 的小姐姐是谁,以及理由。 10:16 张雨绮的外貌被男性所喜欢,而性格却为男性所惧怕。为什么? 11:08 张雨绮的大女人形象,在近几年越来越少出现 13:30 《定义》这档访谈节目的介绍 14:19 易立竞的采访风格和其他娱乐记者有什么不同? 19:00 我们通过这档访谈节目看到了人物更立体的一面,万茜、伊能静的例子 21:55 张含韵如何在这档访谈节目中呈现出自己 23:14 易立竞“冒犯式”的采访风格 23:58 易立竞冷峻的犀利感 25:35 其他国内访谈记者的风格,陈晓楠、杨澜 26:58 《定义》节目中的疏离感是很独特的 28:00 采访中,访谈者是否需要在场?易立竞采访节目背后的逻辑与思路 35:30 许知远和易立竞采访风格的相似之处 40:13 浪姐这档节目的优点和槽点。 42:25 Qing 对于浪姐这档节目的想法,一些批评的错误在于过于用进步话语去套,而忽略了它呈现出的新内容 50:00 张雨绮如何打破了“男性凝视”这套叙事? 55:13-结尾 1、平时很努力的摄入之后会感觉需要一段贤者时间/垃圾时间。你们是怎么度过这段时间的? 2、三位老师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拖延症吗?想知道老师们是怎么处理工作当中负面情绪的呢? 【本期音乐】 平沢進,ロタティオン (LOTUS-2) But U,NINEONE#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 【后期制作】韩韩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 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本期嘉宾是知名青年学者、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候选人林垚(林三土)。 三土老师因其在中美公共议题上的积极发言而被公众熟知。朋友圈里的他同时还是一名“晒娃狂魔”。他曾这样在公号里写到女儿的出生对自己性别观念的影响:“长平说过,‘自从女儿来到我的生活中,我对女权主义的思考,不再只是一个男人的愧疚与难堪,更多了作为父亲的愤怒。举目四望,到处都是男权在奸笑。我每天给她讲的童话,读的绘本,她所生活的世界,以及我自己在家庭及家族中的地位,到处都是她成长的陷阱’… …如果说爸爸对女儿有什么特殊的、无可替代的疼爱,那就是:为了她,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女权主义者。” 学者、丈夫、父亲、女权主义者的身份之间,该如何周旋?如何在实践中与同为学者的妻子分担育儿责任?男性是否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女权主义者”?当我们宣称自己“是个女权主义者”时、我们到底在宣告什么? 【主播】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 林垚,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候选人 【本期剧透】 3:49 男性“会带小孩”是种什么体验? 8:31 跟同为学者的伴侣怎么分工?是否经历了磨合期? 9:43 双方都有将现实抽象化的能力,会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吗? 16:01 学者couple在吵架时会互相扔理论吗? 17:46 是否有被问过,如何平衡学者和爸爸这两种身份? 21:14 常老师为何“有点后悔”曾经公开宣称自己是位女权主义者?公开表达自己是女权主义者和体认这一套观念之间的区别? 22:40 当我们宣称自己“是个女权主义者”时、我们到底在宣告什么? 25:16 土师是如何成长为一个女权主义者的?理论和实践 29:40 作为中国男性,成为女权主义者是一个排毒过程。 33:15 土师曾经也有过mansplaining moments 34:50 男权社会也是对男性的压迫。但为何仍要用道德话语去动员男性成为女权主义者? 36:01 父权社会是双重压迫,它压制了每个人的自由选择,又不同程度地压制了不同性别的自由选择。 41:00 公共讨论中戾气越来越重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大环境越来越逼仄 45:40 取悦女性用户正在成为资本争相竞逐的事。男性成为女权主义者,是在赶时髦吗? 47:10 男性虽然不拥有女性的个体经验的,但缺少这一块拼图并不影响你成为女权主义者的盟友 51:29 美国女权主义者内部是否也存在分化?会不会被开除“女权籍”? 55:17 不够愤怒的女权主义者,公共讨论的正确姿势 59:52 土师的育儿焦虑 【本期音乐】 Por Una Cabeza,Thomas Newman Hush,Little Baby,Various Artists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 【后期制作】韩韩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主播的话】 本周,我们与那位在豆瓣蹲守着,给观众发下载链接的导演蒋能杰聊了聊天。 我们谈到了纪录片工作者的生存窘境,也聊到蒋能杰导演拍摄纪录片的初衷和那个经典问题——创意工作者,该如何平衡面包与初心之间的天平? 与此同时,身在欧洲的主播@Qing 分享了欧洲 Independent Documentary 的发展状况。节目最后,导演分享了给纪录片入门拍摄者的建议。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 2:24 登上了豆瓣热榜的《矿马尘》,导演为什么要通过给豆友私信来传播片子? 4:46 从事公益纪录片拍摄十几年了,空间是不是越来越逼仄? 7:41 《矿马尘》一片拍摄了近十年,中间有没有想过这个片子可能会不成? 10:30 为什么会一直坚持辛苦拍片——因为“对社会还有愤怒,还有表达的欲望。” 11:59 尘肺病变成一个具有一定政治性的疾病。过去十年间也有一些积极的变化在发生。 20:51 拍摄中感到困难的部分——没钱没设备,画质不好。也有恐惧。 24:36 拍家乡的纪录片,在保持感性的同时也要理性 26:38 创作者的营生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吗? 29:22 要做纪录片,是不是把赚钱和理想完全分开了最好? 31:17 Independent Documentary 在中国和国际上的不同含义,中国纪录片参加国际影展后的“出口转内销” 34:22 国外 Independent Documentary 制作的挑战。欧洲的公共媒体发挥的作用 35:52 《二十二》的票房成功,中国纪录片观众也正在形成之中吗? 40:09 如何平衡公益性与大众传播性之间的难题? 42:00 导演开始拍摄纪录片的故事——如何从一名工业设计的学生转型为纪录片导演? 45:10 《矿马尘》如此高的关注度,导演觉得是哪些地方打动了年轻的观众? 48:20 如何建立跟采访对象的信任? 54:51 如何应对社会新闻带来的无力感和焦虑感? 【本期音乐】 如果我现在,高旗超载乐队 珍重,叶倩文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 【后期制作】韩韩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主播的话】 从山东考生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说起,我们聊了聊各自关于高考的回忆,高考带来的机会与压迫,困境与未来。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 4:23 若含对高考的代入感:特长生的加分谜团 8:57 高考真的是最公平的制度吗? 10:00 孟常为何没有特别强烈的代入感? 15:55 争取每个人公平参加高考的权利,为何仍然是必要的? 20:38 高考大省向高考弱省转移的“高考移民” 22:45 不公平的制度最终就是让所有的受害者互害 22:55 为什么被替代的大多数是女生? 24:53 高考只是把制度性的不公稍微稀释了一点 27:50 偷换了人生之后,施害者的命运并没有改变太多 30:28 十几年前媒体圈的小镇青年现象到今天的小镇做题家 32:45 高考状元为什么许多到最后都看上去”泯然众人了“ 40:50 新一代的名校毕业生,反而更向往体制的生活,为什么? 42:33 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的启示,全球教育不平等的挑战 45:57 网络教学极度发达的今天,为什么仍然需要学校? 46:16 日本、欧洲的分级考试制度,是否可以提供借鉴? 50:57 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 【延伸资料】 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 【音乐】 Something in the Way ,Nirvana Dead Poets Society,The Royal Philhar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 【后期制作】韩韩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主播的话】 继上海之后,北京的垃圾分类也悄无声息地启动了。 这一期我请来了被朋友们称为“垃圾百科”的 Mia ,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垃圾」——这个我们都市生活中避而不谈或视而不见的存在,在被丢弃掉的那一刻,都去了哪呢?城外堆积如山的垃圾跟城里琳琅满目的购物商场,似乎形成了某种绝妙的对照。“你是什么垃圾?” ,或只是一句纯粹技术性的表述,也暗含着令人不安的观念和情绪。 垃圾的问题,就是城市的问题,更是社会的问题。 放心吧,我们并未在节目里提及该如何准确的分类,这不过是每个人都要付出的一点学习成本罢了。 【本期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张淼,社会企业“R立方”创始人,专注垃圾议题的科普和咨询。(微博:@CrazyMia) 【本期剧透】 01:18 北京也开始垃圾分类了,受疫情影响有些滞后 03:07 上海推行了一年,效果怎么样? 09:05 为什么这时候推垃圾分类?那就是垃圾的问题已经严重到一定程度了 12:00 对垃圾的观念转变,邻避效应 13:13 荷兰垃圾分类的情况 24:12 垃圾都去哪了?后端是怎么处理的 31:34 洋垃圾禁令和垃圾流转的链条 35:19 如果没有拾荒者,垃圾的问题可能更严重 42:24 谁应该为垃圾分类买单 58:00 消费主义和现代生活 【延伸阅读】 一刻talks | R立方创始人张淼:我的朋友叫我垃圾百科 王久良:《垃圾围城》、《塑料王国》 胡嘉明、張劼穎:《廢品生活》 【本期音乐】 Smoke on the Water 魔法公主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 【后期制作】韩韩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主播的话】 在被缪可馨离开的新闻刷屏之际,我们临时决定聊聊教育。 教育树人,也毁人;它意味着无限的可能,也暗藏着根本性控制和改造的企图。 什么是正能量?缪可馨和钟美美都被教育说要表达“正能量”,我们的综艺、影视、书本中也要求体现“正能量”。或许“正能量”的反面从来不是“负能量”,而是「多元」,是一个有杂质、灰度和噪音,可以提出问题、讨论观点并容忍异见的空间。 我们从教育的本质聊到了教育的困境。身边的80后、90后也已到了为人父母的生命阶段,整个社会似乎充斥着一种叫做“育儿焦虑”的情绪,我们还有可能从兴趣班、学区房、国际学校的叙事和系统中突围吗?换句话说,一种现代的、保护开放性和好奇心、鼓励求真向善、让人成为人的教育,还有可能吗? 或许答案在每一个当下和未来的父母手里:你希望孩子活在怎样的世界,拥有怎样的生命实践,你就会选择相应的「教育自救」:是守护ta们的正直和好奇,还是接受和迎合现实? 这是个残忍而令人纠结的选择,你怎么看?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 【本期剧透】 3:01 从繆可馨小朋友的新闻说起 5:26 我们幸存了下来,但我们其实不知道身体里死掉的那部分是什么 6:01 钟美美的搞笑视频被正能量视频换下 6:58 正能量的反面不是负能量,而是多元 8:57 互联网一代,今天的小学生理应更开阔和批判吗 10:50 生产正能量已经变成了一条产业链 11:22 群里点赞的家长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15:00 这一代孩子成长的丰富性和单调性 16:00 郑渊洁把我从童年的正能量黑洞里拉出来 18:26 身边同龄朋友的学区房强迫症 20:51 家长不点赞的囚徒困境 22:32 多挣钱能减少在丛林里被伤害的可能性 24:28 教育自救、带着孩子搬到大理,然后呢? 26:09 学校教育不完美,根子上还是要靠父母 27:33 美国电影Captain Fantastic里的乌托邦 29:12 周轶君《他乡的童年》里呈现的芬兰教育 34:35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怎么被教育出来的? 36:30 被规训之后,一种可能性永远地被杀死了 39:04 孙悟空越早地被带上紧箍咒,对孩子越好? 41:12 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们是如何躲过了枪林弹雨? 44:13 阅读的重要性和儿童作家的重要性 47:45 父母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是金钱上的 【本期音乐】 In the End,The Cranberries Dying In the Sun,The Cranberries 【延伸阅读】 美国电影《神奇队长》(Captain Fantastic) 周轶君纪录片《他乡的童年》 意大利童书作家Francesca Cavallo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主播的话】 突然延长的民航“五个一”政策,不只带出了无数个滞留海外的心酸故事,也将留学生这一日渐争议的群体再次推到台前。 差不多同时,美国一名共和党议员向国会提议,要禁止美国向所有从中国来的学生发放STEM签证,以避免美国的科技机密被窃取。这个议案虽不一定会通过,但它无疑展现了美国政府对于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强烈的敌意。 这几年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让关于中国留学生的讨论出现了一些非常复杂的新面向。一方面,留学生在中文网络上越来越容易挨骂了,过去普遍被认为是光鲜的、积极的留学生的形象,这两年却往往变得很负面;另一方面,中美脱钩,各国民粹的崛起,排外情绪的高涨,留学生在留学目标国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多。 这些受到“五个一”政策影响的留学生们,一方面可能面临签证到期、生活费耗尽、买不起回国机票的问题,另一方面又遭遇国内的网友辱骂,说他们是遇到了困难才想到祖国、回国就是“千里投毒”。 哪怕是单从经济角度来看,留学恐怕也已经不再是一项合算的投资了。剧变之下,还要去留学吗? 在这一期里,我们从各自的经验出发,聊了留学带来的影响。哪些经验是不可替代的?为什么选择了欧洲而不是美国留学?跟不同文化下成长起来的人要如何相处?如何看待中文互联网上对留学生的敌意?在全球局势剧变的情况下,留学生又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 【本期剧透】 2:28 从“五个一”说开去 6:13 孟常微博下涌进来的几千条评论 11:17 在国际企业工作了,若含为什么还想出国留学 14:24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风靡折射父母对留学的积极看法 17:52 最开始吸引孟常出国留学的原因是什么? 24:46 为什么数据说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已达拐点”? 28:44 日本在国外的留学生为什么很少? 33:46 人的生命状态有无限可能,留学使我看到这一点 37: 40 本科毕业先工作一段时间再出国留学,更有的放矢 42:39 留学提供的这些新经验,通过别的途径也能得到吗 46:40 跟外国人交朋友:世界公民爱跟世界公民一起玩儿 49:29 留学生涯里最痛苦的经验是什么? 54:50 在全球局势剧变的情况下,留学生又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本期音乐】 The Passenger—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 Honey Take My Hand—Cody Francis 【延伸阅读】 财新专栏 陈志文《留学山顶已到,将出现明显拐点》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主播的话】 原本是想请选凝来聊台剧复苏和台湾电影的,但她主动提出说,想梳理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和近年来频繁被讨论的女性电影。 从姚晨去年的《送我上青云》到郝蕾刚刚上线的《春潮》,我们少有地从荧幕上看到了真正从女性视角出发的女性角色,而在香港,新晋获奖的《金都》也呈现了不同于以往的香港女性形象。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些年影视作品中呈现出的女性主义?或者说,为什么要在影视创作中突出强调女性主体性?而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从巩俐到章子怡,华语电影中的女性角色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又体现了怎样的时代思潮? 我问选凝,宫廷剧中的大女主和职场剧里的霸道女总裁,还不足够现代独立吗? 她说,“自然”的状态就是男性的视角。说到底,你怎么表达女性,就是如何呈现边缘的、夹缝中的、被时代忽视的群体,那些最微小的、没有话语权和能见度的人。 而这些,其实远不止于性别意识的维度,考验的是个体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 贾选凝,专栏作家,影评人,台大政治学博士候选人 【本期剧透】 1:00-4:40 北京、香港、台北,选凝的三城记 4:45-6:05 影评人是种什么样的身份?看电影不是主观的吗? 6:08-9:40 台剧复苏了吗?《谁是受害者》《我们与恶的距离》 9:40-12:40 为什么内地的现实主义剧集都不那么“现实”? 12:45-19:00 女性电影的创作,从《送我上青云》聊到《春潮》 19:00-27:38 为什么要强调女性自觉和女性主义?因为“自然”的状态就是男性的视角 27:40-31:00 香港金像奖新晋获奖的《金都》,呈现了怎样的女性角色? 31:00-34:00 闲聊了一会儿两岸三地的性别意识 34:00-36:45 香港电影小制作和现实主义的现状 36:50-40:00 华语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体现了怎样的时代思潮?张艾嘉,胡茵梦,巩俐,章子怡,张静初 40:00-48:20 松散地聊了余虹的自我意识、娄烨的女性主义视角和影视剧里大女主的问题 48:25-53:10 你怎么表现女性,就是如何呈现生活中最微小和边缘的群体 53:20- 选凝在台湾教的一门课和相关电影推荐 【本期音乐】 明明,林忆莲 Part Of Me, Part Of You ,Glenn Frey 【延展信息】 《卧虎藏龙》 《金都》 《谁是受害者》 《我们与恶的距离》 《送我上青云》 《春潮》 《蓝》 《斯托克》 《82年生的金智英》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主播的话】 很多时候,我们拥有的并不仅仅是物品本身。而是我们和物品的关系。 为什么购买一件物品,选择一个品牌。背后折射的可能是我们各自的生活方式和看待世界的态度。在这一期节目中,我们仨严肃探讨了各自的消费理念,以及消费主义本身的利与弊。 当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拥有物品的昂贵程度和数量并不与幸福成正比时,或许就是我们回归生活本身,去思考“什么对你最重要?”这个问题的时候。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 【本期剧透】 02:17 我们和物品的关系折射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此时此刻所处环境周围有哪些物品 07:26 我们分别讲了一下各自的消费观 11:45 孟常的二手物品消费理念 13:30 消费文化符号的倾向背后的心理因素 16:30 为企业价值观买单消费行为 18:12 所谓的“公平贸易”和“道德消费”后的缺陷和问题 29:13 道德消费的极端案例 29:48 国内的可溯源农业和有机食物 30:10 关于“买的正义”的一种思考 32:00 人们如何通过审美和品味进行身份区分? 34:28 优衣库被抢购的 UT 背后产生的“平等的幻觉” 35:00 消费主义的另一面:极简主义生活方式 36:21 Qing 的极简生活方式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 38:00 荷兰社会的“抠门”氛围 39:00 消费文化没有高下之分,消费主义也有积极的一面。 45:00 在北上广务工的群体反而是消费主义的反面 47:08 人们的消费习惯有时并不取决于收入,而是你所处的圈子 51:00 那个经典的消费谎言——昂贵的钻石 54:10 近藤麻理惠的整理故事 【本期音乐】 Joey-Concrete Blonde 【延伸阅读】 皮埃尔·布迪厄 《区分》《区隔》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 Netflix 《Tidying Up with Marie Kondo》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主播的话】 创造性的工作带有一定光环。它往往代表“被异化”的反面。人们能从中获得价值感和内心的满足感,甚至少拿点钱也乐意选择这类工作,而不是在大公司里做螺丝钉。但阅文集团的霸王合同事件,让人们管窥了创意产业里赤裸裸的剥削链条。似乎没有乌托邦。 更早些时候,我们也聊过大V知识分子的带货问题。对普通的创意工作者——写作者、艺术家、音乐家、画家、甚至还有播客制作者——来说,保持初心地创作,和追求面包牛奶,两者之间必然是矛盾的吗? 这一期里,我们从各自的经验出发,聊到创造性工作的本质、机会与挑战。若含和孟常为何决定离开“看上去其实创意性不低”的全职媒体工作?仍在全职码字的Qing又如何平衡职业写作与个人写作的关系?大公司里的员工、体制内的一把手,这些工作是否完全没有创造性?创造性一定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吗?如何在日常工作里避免被异化?坚持纯粹的创意工作,是否一定意味着要活得清贫?越来越多的创意工作者开始拥抱的“无条件基本收入”到底是什么?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 【本期剧透】 03'48 孟常和若含是在什么情况下离开全职媒体职位的? 08'16 Qing为何会选择来媒体全职码字? 12'16 理想状况是要把内容创作与面包脱钩,做不到怎么办? 14‘40 什么样的工作是创造性的工作?具有哪些元素? 22'57 创造性标准:是否抵达了人类新的情感或经验 29'47 李银河:评上职称之后才真正自由 33’32 谁来养活内容创作者? 36‘15 知识博主卖电动牙刷的背后:硬广和软广 39’35 李子柒的视频,创造性几何 41‘09 根源是我们能不能找到生命中真正有热情的事情 44’50 无条件基本收入会不会成为内容创造者的福音 49’38 快手上的播主,滴滴如何异化了司机的生存状态 53‘44 如果现在实现了无条件基本收入,你会做什么? 【本期音乐】 Generational Synthetic - Beach Fossils Dreaming with you - 椅子乐团The Chairs 【延伸阅读】 刘易斯·科塞《理念人》 李银河《我的生命哲学》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