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主播的话】

在被缪可馨离开的新闻刷屏之际,我们临时决定聊聊教育。

教育树人,也毁人;它意味着无限的可能,也暗藏着根本性控制和改造的企图。

什么是正能量?缪可馨和钟美美都被教育说要表达“正能量”,我们的综艺、影视、书本中也要求体现“正能量”。或许“正能量”的反面从来不是“负能量”,而是「多元」,是一个有杂质、灰度和噪音,可以提出问题、讨论观点并容忍异见的空间。

我们从教育的本质聊到了教育的困境。身边的80后、90后也已到了为人父母的生命阶段,整个社会似乎充斥着一种叫做“育儿焦虑”的情绪,我们还有可能从兴趣班、学区房、国际学校的叙事和系统中突围吗?换句话说,一种现代的、保护开放性和好奇心、鼓励求真向善、让人成为人的教育,还有可能吗?

或许答案在每一个当下和未来的父母手里:你希望孩子活在怎样的世界,拥有怎样的生命实践,你就会选择相应的「教育自救」:是守护ta们的正直和好奇,还是接受和迎合现实?

这是个残忍而令人纠结的选择,你怎么看?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

3:01 从繆可馨小朋友的新闻说起

5:26 我们幸存了下来,但我们其实不知道身体里死掉的那部分是什么

6:01 钟美美的搞笑视频被正能量视频换下

6:58 正能量的反面不是负能量,而是多元

8:57 互联网一代,今天的小学生理应更开阔和批判吗

10:50 生产正能量已经变成了一条产业链

11:22 群里点赞的家长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15:00 这一代孩子成长的丰富性和单调性

16:00 郑渊洁把我从童年的正能量黑洞里拉出来

18:26 身边同龄朋友的学区房强迫症 

20:51 家长不点赞的囚徒困境

22:32 多挣钱能减少在丛林里被伤害的可能性

24:28 教育自救、带着孩子搬到大理,然后呢?

26:09 学校教育不完美,根子上还是要靠父母

27:33 美国电影Captain Fantastic里的乌托邦

29:12 周轶君《他乡的童年》里呈现的芬兰教育

34:35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怎么被教育出来的?

36:30 被规训之后,一种可能性永远地被杀死了

39:04 孙悟空越早地被带上紧箍咒,对孩子越好?

41:12 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们是如何躲过了枪林弹雨?

44:13 阅读的重要性和儿童作家的重要性

47:45 父母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是金钱上的

【本期音乐】

In the End,The Cranberries

Dying In the Sun,The Cranberries

【延伸阅读】

美国电影《神奇队长》(Captain Fantastic)

周轶君纪录片《他乡的童年》

意大利童书作家Francesca Cavallo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主播...
若含
孟常
王磬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星光
4年前
11
推荐文化有限FM Vol.7 他乡的童年:遇见另一个自己
不开森再睡到开森
4年前
12
听完觉得知识分子还是太敏感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者坏人哪里都有。我们无法让别人消失但可以让自己免疫,教育很重要的是自然而然,太害怕小孩受伤害也会让小孩尴尬。其实很多时候,外界或者老师的错误,一是小孩没有那么脆弱,二是小孩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与团体。 世界上自杀的人很多,既然你我留下来了,就是缘分吧。
银汉
4年前
13
24:44我觉得既然谈到了教育这个话题,那必然绕不开的是老师的这个身份,如果能够请来一位在一线教学老师的话,可能能够讨论的范围会更加广泛,而不是仅仅在家长和孩子这个范围里。
超级无敌大雪糕
4年前
13
我去你🐴的正能量,不就是教人做伪君子嘛💩
不二爱心理
4年前
15
19:21无法想象改变游戏规则(constraint),只能在这个不合理的体系中拼命优化(optimization)
灵杳
4年前
20
07:44“他们期待的是一种我们不谈论真实现实问题的表达,或者说我们不去正视、面对,不提出质疑。 正是唯一,独尊性。” 说的太好了。
redshirt
4年前
21
这档节目何尝不是一种对正能量叙事的对抗呢?希望永远可以在小宇宙上看到这样的内容推荐,而不是随着平台自我审查或者受众扩大而再次被那些正能量或无关痛痒的内容给边缘化。。。
夕映
4年前
23
被规训,除了一部分的自己丧失之外,更可怕的是自我规训,甚至去规训别人
元元ddd
4年前
28
来自一线体制内老师的心声,我们很多老师最初也都是有教育理想的,但是很多人为了生存最后不得不向体制低头,这得看学校领导是否有思想性,有前瞻性想法的,学校环境就会轻松开放很多;反之,领导就只要老师乖,既然都让老师乖了,更不用谈学生……
HMSJervis
4年前
30
方方被骂不是因为写东西,而是因为她造谣并且歧视武汉人
Reno
4年前
31
身为一名从事国际教育的人员以及4岁孩子的父亲,对于这件事我有一些建议,首先赞同主播对于家长“言传身教”的观点非常赞同,其次想要提醒一些年轻人,在定论前先看清事件的核心,而非表面呈现的。 缪家人在求公道心情可以理解,但事件的真相尚未查明或可能就此没有答案。但媒体已经引用“据家长表示“,死因与生前批改作文有关。 如果一篇作文的修改就能够让一个孩子去跳楼,那么事前是否有其他事件积累导致?家庭教育环境是怎样的?此前是否老师有针对过这个孩子?或因为孩子本身皮,但家长跋扈导致老师有敌意?这都是需要思考的。 老师错了么?错,也没错,孩子的作文我看了,总体上没什么问题,只是10岁的孩子能够想到社会阴险,心口不一的人性,有时候未必这是孩子真实的想法,而是从教育环境中模仿二来的,例如:家长的言辞,甚至同学的言辞。 当然,如果真的10岁就心思那么深沉,我到觉得是家长需要问问原因的。老师对作文确实批改调整太多了,但老师的做法,我认为外界不便去指手画脚,不然今后的老师都将明哲保身,或许连批改都不会了。
安逸
4年前
40
23:00在中国社会努力挣钱或挣很多钱的哲学意义上很重要的一个维度就是减少在丛林里被伤害的几率和可能性
莎拉芭奇
4年前
44
“儿童就是现在的公民。”这期很想一直存着,等为人父母的时候拿出来时时自警。
七个梦
4年前
46
44:37非常推荐现在的年轻人去书店看看绘本区的书籍。会收获不一样得快乐。
HD1043207i
4年前
55
方方被骂是因为没有正能量?哈哈哈哈哈哈也不必这么洗哈
Soloupc
4年前
71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CheeChee
4年前
78
选择丁克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觉得教育后代这件事情责任太大,感觉自己可能这辈子都无法成为一个可以言传身教的父母。建议想生孩子的都认真听听这一期。
摇摇咖啡
4年前
91
太有自我代入感了。 虽然很幸运在小学遇到了两位对我特别好的语文老师,鼓励我阅读写作,鼓励我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但直到大一写论文的时候我才发现即使是幸运如我,也不可避免地被整个应试教育系统所影响,第一反应是踩分点和高分技巧,而不是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就好像是有一部分的自己好像永远地死在了初一那年。而最可怕的是这种死去从来没有被发现,甚至没有被我自己看见,就那么一点点悄无声息地延展开来。 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马上联系了童年的那位语文老师。他说确实如此,老师很多时候也很矛盾,不知道如何去平衡让孩子自由生长还是适应这套游戏规则。他能做的也只有努力地让我发出的光被我自己看见,让它不要消失。 说到底,这一整套成体系的教育模板究竟是想要培养出揣着明白装糊涂却最能fit in这套规则的种子选手,还是真诚地希望筛选出真情实感地相信这个世界是只有一个面向的傻白甜呢?
我不跑调
4年前
105
有兴趣的还可以去听听说归说关于太宰治那一期。怎么在那个社会里对于文豪传递的负能量却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其中衍生出来的丧文化也能流行。在某些老师看来却是危害正能量的传播,这样同质化的教育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吗?
唔哩灵灵
4年前
135
我记得圆桌派有一期聊到类似的话题,我们小时候接受到的各种思想长大后发现根本不是那样,然后一点一点推翻自己之前的想法,最后变得什么都不敢相信,陷入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之中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