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买壳或借壳上市算是利好吗?先别着急回答是或不是,我猜很多人都没搞清楚问题的出发点,是不是利好你是从谁的角度出发考量的呢?是壳公司?还是买壳公司?这是不是被你忽略掉的问题? 先说一个结论:对于多数投资者来说只能接触到壳公司,所以这个问题你也只能从壳公司的角度去衡量。因为买壳公司不是上市公司,普通人是没有机会接触到的,上市公司都是公众企业,财务经营都是对外公开的,股票也可以自由买卖,但非上市公司普通人根本参与不进去。 当你持有的上市公司发出了一则公告:说要被某家公司买壳或借壳上市,此时你持有的这家公司就是壳公司,那么这则消息对这家壳公司来说是利好吗? 是不是利好主要看买壳公司的实力如何,因为完成换壳后你所持有的公司本质上已经变成了另一家公司,如果买壳公司各方面都比壳公司优秀,那显然会是一个利好消息。假如把小明比作一个壳公司,爱因斯坦要把他的大脑植入到小明的躯壳中,这就等于买壳上市的原理,不管小明愿不愿意,这对于市场来说就是个利好消息,别人会用金钱来支持小明,但如果把猪脑子植入进去,显然就是个利空。 说到底,判断是否为利好还得具备分析企业的能力,不然你肯定分不出新来的是猪脑子还是人脑子....分析能力的问题留给你以后慢慢进步,毕竟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不过我可以把历史数据说给你听,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买壳或借壳上市多数情况下利好的可能性较大,道理也很简单,买壳的企业既然能买下壳公司,某种意义上就证明了比前者优秀。只不过因为某些原因自身没有达到上市的条件,所以才以买壳或借壳的方式间接上市。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把公司搞上市是很多企业的梦想,但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轻松上市,这时候就得想点其他法子,通过合法合理的手段去间接上市,比如说买壳或借壳上市。二者没有太大区别,为了方便讲解、下面我就用买壳上市举例说明。 “买一个躯壳,把我的灵魂注入进去,让躯壳为我所用”,我想这是对买壳上市最形象的解释。我们再举一个现实的例子帮助大家理解:A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而B公司是一家非上市公司,B公司为了上市可谓是操碎了心,正常IPO不符合条件,于是决定通过买壳来上市。 B公司将A公司收购,如此一来A公司本质上就属于B公司所有,此时B公司看上的并非A公司的“内在美”,而是相中了它的躯壳,也就是“上市公司”的身份。收购A公司之后就有了对A公司的控制权,之后B公司将自身业务和资产注入到A公司中,然后摇身一变B公司就变成了一家上市公司。 在这个过程中B公司的做法就叫买壳上市,而A公司充当了壳公司的角色。买壳上市在股市中经常能听到,同样常见的还有借壳上市。二者都是间接上市的行为,背后的原理大同小异,唯一不同之处在于一个需要“买”壳,而另一个则不需要。 以上文的内容为例:B公司还没有取得A公司的控制权,这时候就需要买壳上市,先去收购它、买下它,然后再换壳实现上市的目的。如果B公司本就拥有对A公司的控制权,属于A公司的控股母公司,那么B公司只需要等待合适的机会换壳就好,这种情况就叫借壳上市。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本期内容要跟上期连起来讲解,上期我们说道:诱多、诱空是主力诱骗散户的一种手段,我们就以诱多为例:诱多就是主力引诱散户去做多买入,实际上是为了今后的砸盘出货。但上期我说过散户再笨也不是傻子,主力是如何确保引诱成功的呢? 既然是引诱,那就得布下诱饵或陷阱才能达到效果。陷阱足够逼真,散户才会信以为真,如果是想诱多,主力设下的陷阱就叫多头陷阱,如果想诱空,设下的便是空头陷阱。只有布下陷阱,才可能成功的诱多或诱空。不过话说回来、主力到底是如何布下多空陷阱的呢? 以我的经验来看,陷阱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也是散户炒股时最注重的两方面:那就是技术面和消息面。我们先来讲讲技术面,假如主力想设下多头陷阱,那就必须要让技术图形看起来有上涨的假象,散户都喜欢技术分析,当人们看到自己信以为真的技术形态后就会蠢蠢欲动,决定买入做多的那一刻便中了多头陷阱。 很多新手可能不相信,技术分析其实是最简单分析方式,你们喜欢的底背离、多方炮、启明之星、金针探底等形态都可以被轻易的复制,主力利用散户的这一特喜好,把走势做出你想要的模样,你信了自然就会去买,你买了就中了多头陷阱。至于空头陷阱我就不再解释了,反过来理解就行。 以上是利用技术图形设下陷阱,另外一个就是利用消息布陷阱。散户都喜欢大量阅读利好、利空消息,主力也深知这一点,我们继续用多头陷阱举例:主力想引诱你做多,大可以散布各种利好来刺激你的神经,有人也可能会好奇:这样的行为难道不受到监管吗?其实监管的确有相应的规则,但是正常的研究报告和投顾分析都是正常的合法行为,只要不过分宣传、保证收益即可。 专业的人当然不会触犯监管的底线,但有些内容即便委婉的表达一样可以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因为如何表达不是关键,能让你分辨好消息和坏消息就可以,而且人家也只是履行工作义务,带有主观判断也很正常,但你如果全信了这些就是你的不对了。 当你认为利好消息不断,有利于股价上涨的时候,其实正好中了主力设下的多头陷阱。问题来了,作为散户如何去判断这些股市中的套路呢?答案是点赞加关注,持续收听我今后更新的教学内容。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诱空、诱多是主力庄家常用的一种手段,人们把这种手段叫做诱多或诱空,“诱”是引诱的诱。顾名思义,主力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引诱你去做某些事情。如果你做了这件事情,实则中了主力的圈套。 所谓诱多就是主力引诱你去做多,实际上是为了砸盘,你如果中了圈套认为股价真的会涨,对于主力来说是一次成功的诱多。你为了不错过上涨于是买入股票、这就是做多的行为,但此时主力会把自己的筹码全部卖出,卖给谁?卖给你!你正好成了他的接盘侠。你买进来就会被套,人家则完美脱身,当主力成功脱身后股价便会下跌。当你蒙受损失后才发现这是诱多,股价并非真的要涨,相反、这是为了今后砸盘而做出的假象。 至于诱空只需要反过来理解即可,也就是引诱你去做空,一般是主力为了建仓才会用的手段,让散户觉得股价要跌,当人们成功被诱惑之后,就会纷纷卖出自己的股票,而这些筹码就会被主力全部买走,成功建仓后主力就会拉抬股价,而股价则会迎来一波拉升。 最后总结一下:诱多是主力引诱你去做多,实际上是为了做空股价。诱空是主力引诱你去做空,实际上是想做多股价。那么问题来了,主力是用什么方法实现诱多和诱空的呢?散户再笨也不是傻子,为何会上当受骗呢?关于这一点,咱们下期再聊。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今天我们继续来讲一下对冲交易的内容,上期讲了对冲交易是为了承担你想承担的风险,规避不愿承担的风险、对此我还举了个例子,而今天我将继续用举例的方式讲解一下对冲的作用。首先思考一个问题:作为普通散户,当你认为有风险将发生的时候,你会如何规避它? 我想多数人的答案是清仓跑路...只要卖掉了手里的股票,剩下有多大风险也跟我没有任何关系。这么做也是一种方法,但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如果你选择以清仓的方式规避风险,最终的结果只有价格下跌才会收益,但股市变化无常,谁也不敢保证能够准确预测未来,你怎么敢保证清仓之后股价不涨反跌呢?或者下跌是短促的、反弹却是持久的,你又如何保证清仓后能完美的再低吸进来呢? 通过以上例子你会发现一个问题,清仓卖出是一种退出市场的方法,退出后市场如何波动都与你没有任何关系,这意味着如果股价没能出现预期的走势,你想再参与进来会非常被动,所以散户经常会清仓跑路,但机构不会。机构有着属于他的社会使命,他们是拿着广大群众的钱在投资,即便行情在差他们也不可能退出市场。如果刚才的方法可行的话,熊市里机构就不应该炒股才对,但这显然不现实。 市场中无时无刻都存在风险,即便是机构投资者,面对部分行情他们也有看不懂、不确定的时候,请问这个时候他们该怎么办?显然不可能像散户那样脑子一热直接清仓...一旦退出市场,就等于孤注某个方向,一旦猜错,后果不堪设想。到时候再想买进来不仅成本变高,前期正在实施的计划也将从头开始。那有没有一种办法既能规避不确定风险、还能让我留在这个市场呢?答案是对冲交易。 举个例子;去年的行情我判断的非常准确,但是到了今天我却不知道行情会如何演变,至少未来1个月的时间我无法看清市场的变化。但这一个月我不可能清仓退出市场,也不想因为意外蒙受损失,这个时候我选择对冲交易来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持有100万的A股票,今天我又花了100万做空它。如此一来、今后一个月无论股价是涨是跌,我始终都是不赚不赔,而且我也没有退出市场,股票一直在手里。 等一个月后市场走势开始变得清晰,以我的能力能逐渐看透行情变化的时候,我便不再用对冲的方式,而是做倾向性的操作。如果一个月后我判断市场会涨,那么我将取消做空,集中做多A股票。如果一个月后我认为市场会跌,我将集中做空,不再做多。如果未来某个时间段又出现了我看不清的行情,为了不退出市场的同时还能规避风险,我会再次采用对冲的方式规避掉这段时间的风险,这就是对冲交易的作用。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对冲交易经常用于外汇市场,但我们是股票教学,所以今天的内容只针对股票领域的对冲。对冲交易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讲的不专业怕很多人听不懂,讲的太专业怕更多人听不懂,所以我决定用举例加不太严谨的词句来解释,这样会更有助于大家的理解。 对冲是指两笔行情相关、方向相反、数量相当、盈亏相抵的交易,举个理解:我买入A股票,这是做多的行为,也就是股票涨了我才赚钱。同时我去做空A股票,且做空的数量与做多相同,如此一来、A股票上涨的话我做多的单子就会盈利,做空的单子会亏损。如果A股票下跌,我做多的单子会亏损,而做空的单子会盈利。你会发现、无论股价如何涨跌,最终盈亏总是相互抵消的状态,这就是对冲的本质。 话说到这儿必然会有这样的疑问出现:既然涨跌都不挣钱,那对冲还有意义吗?其实对冲的目的是为了对冲掉你不愿承担的那部分风险,只承担你能承担的风险。对此我举两个例子解释一下这句话;你花100万做多A股票,你对该公司非常了解,你也愿意承担该公司股票可能存在的风险,但是股票走势不仅要看公司发展如何,市场走势同样会影响股票走向。例如A股票是个好股票,但是目前的市场并不是好市场,那么A股票的股价可能会受到市场的拖累。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我很了解A股票的状况,但却猜不到市场的变化,那有没有办法可以剔除掉市场因素,让我只承担A股票走势的波动?你有自信A股票的表现能始终强于市场,但却不想承担市场风险,这时候你就可以选择对冲交易。假如说A股票所对应的指数是上证指数,你花了100万做多A股票,同时又花了100万到期货市场做空上证指数。这时候你会发现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假如说目前的市场行情很好,上证指数涨了30%,而A股票本就是优质股,始终表现的比市场要好,所以A股票涨幅是50%,在这样的前提下你的盈利是多少呢?答案是20%,也就是用50%-30%=20%。因为你做多A股票的单子挣了50%,但是上证指数是空单,指数涨了30%,说明你亏了-30%,最后两笔单子做个减法,你最终的盈利是20%。反过来理解;假如今年的市场很差,上证指数跌了-30%,而本应该上涨的A股票由于受到到市场的拖累,最终跌了-10%,那么在这种前提下你的盈利又如何呢?答案还是赚了20%。 上证指数跌了-30%,由于你做空了它,所以你赚了30%,而做多的A股票跌了-10%,所以你也就亏损了-10%。二者做个减法,最终收益还是20%。如果你从一开始孤注一掷A股票或许会有更高的收益,但是你无法洞悉市场的变化,而市场又会影响个股走势,所以你选择以这种方式规避掉自己不愿承担的风险,只承担愿意承担的风险,这就是对冲交易。那么关于对冲交易还有另外一种作用,这方面的内容我们下期再聊。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股票停牌后该怎么办?我想这是所有新手都好奇的问题,其实从操作的角度来说,停牌的股票你拿它没有任何办法,因为停牌期间暂停了对于该股的所有交易,你想买卖也无可奈何。既然停牌期间什么也做不了,那复牌后的股票会如何表现呢? 重点来了,很多人真正好奇的其实是股票复牌后的走势,想知道有没有方法可以预判股价复牌后的走向。虽说100%预测是不可能的,但有些方法确实可以帮你分析股票复牌后走势。想知道股票复牌后怎么走,重点都在股票停牌期间发生了哪些故事。 记住两个重点:首先多关注股票停牌期间的公告,其次多留意停牌期间大盘的走势。这两点是影响复牌后股价的主要原因。先来讲第一点,为什么要关注停牌期间的公告?公司停牌都是有原因的,而这些原因都会写在公司的公告里,如果公司停牌的原因偏向利好,那么复牌后股价倾向于上涨,反之停牌原因偏向利空,复牌后则倾向于下跌。 最常见的利好停牌是并购重组,消息本身是一则利好,但在并购的过程中你需要时刻留意公司的公告,因为公司会把并购的进展写在公告里。对于这种利好消息而言,只要最终的结果能如愿完成,股票复牌后大概率会出现上涨,除非中途发生了意外,公司终止了并购的进程。 以上说的主要是利好消息,有些时候、一些负面内容也会让公司被迫停牌,例如股价异常波动。最常见的就是题材炒作,股价短时间内出现暴涨暴跌,更常见的其实是暴涨后的停牌,股价被炒作的太厉害触发了监管,交易所会对该股票进行停牌处理,并要求公司说明具体情况。如果是这种情况引发的停牌,对于短期股价往往偏向于利空,投资者需要小心复牌后的走势。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停牌期间大盘的走势也是个关键。简单来讲:如果股票停牌期间大盘出现了大跌,那么股票复牌后也可能会跟跌。如果停牌期间大盘出现大涨,那么复牌后该股可能也会出现跟涨。这个道理非常好理解,大盘代表了整个市场的走势,某只股由于停牌无法交易,因此没有受到整个市场的影响,但是复牌后这一切就要回归正常的市场逻辑。停牌期间大盘涨的越多,复牌后该股上涨的概率和上涨的幅度也就越大。停牌期间大盘跌的越多,复牌后该股下跌的概率和下跌幅度也就越大。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股票停牌并不常见,但放眼整个市场却很常见。因为很多人新手都喜欢短线,喜欢繁换股,所以遇到股票停牌的概率也很高。当公司的股票发生停牌的时候,新手除了懵逼查百度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头绪。对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停牌的概念:股票停牌指的就是股票被暂停交易,就这么简单... 股市每天都有4个小时的交易时间,被停牌的股票在交易时间内也无法进行交易,无法买入、卖出,股价也停留在停牌前的收盘价。与停牌对应的就是复牌,顾名思义;就是指停牌的股票被恢复交易、可以像之前那样正常的在市场中进行买卖。 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些股票会停牌呢?原因也很简单,当公司发生某些事情,而这些事情可能会引起股价的大幅波动,因此在事情还没有解决,没有确凿,没有着落之前,为了防止股价出现炒作、出现大幅波动,所以就有了停牌的机制。停牌不是公司所能决定的,而是交易所对其实行的一种措施。当公司符合停牌的条件、交易所就会对该公司股票进行停牌处理。 停牌后的股票无法进行交易,人们无法买进,持有该股的人也无法卖出,当然、股价也不会波动,而是一直停留在停牌前的价格。公司停牌最常见的原因是并购重组和股价异常波动,其他的原因也有很多,我就不拿来举例了。总之,种种原因可能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也可能会因此引起市场的投机炒作,所以为了防范风险,交易所对公司进行停牌处理。停牌期间去解决问题、处理问题,当事情的进展有了结果之后再进行复牌。 我们以并购重组为例:某公司决定收购其他公司,该项目对公司今后的业务有着重大影响,当然、能否成功收购也存在不确定性,而这些都将引起市场对该公司预期上的变化,股价必然也会发生剧烈波动。收购的结果还没有确定,而人们可能因为这则消息开始投机性的炒作,所以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出现,在收购结果未确定之前,交易所会对该公司的股票进行停牌处理,等收购结果确定之后再进行复牌。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买股票买的就是这家公司,这句话的意思是:公司如何发展决定了你的股票如何表现,所以炒股别总盯着那几根k线去研究,意义真的不大,有那时间应该多去了解一下公司的业务发展、财务状况等等,但这些内容又如何去了解呢?——上市公司的公告就是你了解它的主要渠道。 所谓的公告就是公司对外发布信息的一种行为。公司发生了哪些事情、又决定做哪些事儿都会以公告的方式通知投资者。以前说过,公司上市是从幕后走向台前的过程,公司也变成了公众企业,所以公司公告也是面向公众发布的,是义务性的,公开性的,权威性的。 公司公告分为定期公告和临时公告,定期公告主要是指季度报告,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也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财报。一年四个季度,每个季度定期发布,第二季度也就是中期报告,第四季度则是年度报告。而临时公告就如字面意思一样,发布是不定期的、无法预测的,发临时公告的情况有很多,比如说并购重组,管理层变更,等等。这些事情都是无法预期的,但却是重要的,所以公司会以临时公告的形式发布。 总之、公告是公司向投资者传递信息的一种渠道,如上文所说:公司公告是义务性的,不是说公司想发就发、不想发就不发、也不是想怎么发就怎么发,公告的发布要严格按照证j会的标准执行。同时公告也是权威性的,这一点我得多说两句:现在的我们处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大家获取消息的渠道非常多,而有些消息可靠性却得不到保障,很多时候没有被证实的消息也会被散户信以为真。 那如何确保消息真实可靠呢?公司公告就是最好的渠道,公告里怎么写的才是真实的故事情节,除此之外不要轻信其他渠道的消息。有人可能会抬杠说:公司公告也有虚假成分,这一点我不否认,但这毕竟是小概率事件,而且这涉及到违f,不是我们该操心的问题,自然有相关部门去解决。 公司公告在很多地方都能查看到,大家使用的炒股软件上就能看到每家公司的公告,这些都是可靠的渠道,当然、你也可以到每家公司的官网去查看。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破发、破净都与股价有关,而且都是在股价下跌时出现的一种现象。先来讲讲破发的概念:破发指的是股价跌破发行价,公司上市就要发行新股,新股刚发行时的价格就是发行价。这个价格对于上市公司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新股发行意味着公司要融资,通过卖新股来筹集资金。 如果发行价定的太低,融资的金额就会变少,如果发行价定的太高,就没有投资者愿意买单,同样会影响融资效果。我们平时买股票,买到的都是别人手里的股票,你买股票花的钱钱是跑到了别人的口袋里,跟公司本身没有啥关系,但如果你买的是公司发行的新股,意味着你的钱将跑到公司手里。 所谓的破发,就是指公司股价在今后的走势中出现下跌,最终跌破了发行时的价格。至于什么时候破发并不固定,有些股票几个月后会破发,有些数年后破发,当然、也有上市首日就出现破发的,股价破发对投资者并没有太多意义,所以不用以破发作为投资依据。有些人看到股价破发认为这是抄底的机会,其实不然,股价出现破发、尤其是短时间内破发,可能意味着发行价定价过高,没有充分考虑供需平衡,而并非真的跌倒了便宜的价格。 最后说一下破净,“净”指的是每股净资产,破净是指股价跌破了每股净资产,如果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那你就想象成公司的价格跌的比公司的净资产还要便宜。正常情况下,股价会比每股净资产要高,比如公司有10辆卡车,卡车就是公司的资产,即便我破产了,卖掉全部卡车也能卖500万,而如今有人觉得我的公司连500万都不值,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之所以逻辑上说不通,因此多数情况下股价都会大于每股净资产。如果某家公司出现了股价破净的情况,可能意味着股价正处在低估的阶段,今后可能会有上涨的概率。当然、我指的是多数情况下,如果是少数情况比如财务造假;公司本身没有那么多资产的话,这个数据也就没有任何参考意义。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ST股其实很多人都对它都有印象,老股民自然非常熟悉,这类股也被民间戏称为“垃圾股”。而新股民认识它是因为买过它,新手嘛...资金量比较少,所以喜欢挑便宜的股票去买,而ST股的价格一般都比较便宜,几块的价格比比皆是。 那为什么ST股的股价会这么便宜?又为何被人们称作“垃圾股”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ST股的概念,ST的意思是被“特别处理”的股票,理论上所有上市的股票都可以被ST,因为所有企业都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公司发生这些情况后,交易所会认为这类股票会存在一定的交易风险,为了提醒投资者,于是在股票名称前面加了个ST,告诉你这是被特别处理的股票。 股票被ST有很多种条件,感兴趣的人可以查百度,我今天主要讲的是财务方面导致被ST的情形。当一家公司连续出现两年亏损的时候,股票就会被ST,这里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连续,另一个是亏损。如果某公司隔一年亏损,隔一年盈利就不符合这个条件,股票也不会被ST。 另外,对于亏损大家不要犯糊涂,某家公司去年营收10个亿,这算亏损吗?答案是不一定,营收是老百姓常说的“流水”,而是否实现盈利那得看利润,营收10个亿,但成本是12亿,那么该公司属于亏损2个亿。如果第二年利润依旧为负,公司股票会被特别处理,也就是被ST。 除了利润之外,如果公司出现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的情况,股票也会被ST,这方面我就不过多解释了,因为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面值和每股净资产,这些是我今后讲的内容,今天只需要了解个大概就好。 被ST的股票不仅是名称变了这么简单,股价的波动也会被加以限制,单日的涨跌幅会被限制在5%,换言之,对于ST股来说,每日的涨跌停只有正负5%,这么设计规则的目的也是为了保护投资者,避免因为股价波动过大造成更大的损失。 另外,除了ST你还能看到*ST,这代表该公司有被退市的风险,一般公司连续三年亏损的话,会被带上*ST。等于是在ST的基础上再提醒你一遍该股风险加大,而且存在被退市的风险。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股票名称前面带有XD、XR、DR,相信你也经常看到过这类股票。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XD的概念,股票名称前面带XD,说明该股当天是除息日,除息的概念咱们已经普及过了,在这里不再赘述。除息意味着公司是以送现金的方式分红,随后股价要进行除息处理,除息的当天股票名称前面就会带上XD,就是为了告诉你该股今天是除息日。 如果股票名称前面带有XR,说明该股当天是除权日,除权意味着该股是以送红股的方式分红,股价需要进行除权处理,而除权的当天名称前面会带上XR标志。 至于DR的股票就更好的理解了,XD代表当天要除息,XR代表当天要除权,后面的俩字母拼在一起就是DR,所以股票前面带有DR的标志,说明该股当天是除权除息日,也就是这一天既要除权也要除息。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些股票的长相,你可以点击下方文稿查看图片,我找了几家符合条件的股票给大家做个参考。 除了以上几种情况之外,你还会看到某些股票前面会带着字母N、字母C、或者股票名称后面带-U,这些股票又有哪些含义呢?股票名称前面带字母N,说明该股是第一天上市的新股,过了这一天就没有N的标识,但如果上市的新股是创业板或科创板的股票,上市第二天至第五天内,股票前面会带着C的标识。 不管公司是在哪上市,上市当天都会带有字母N,但是过了第一天就要分情况来区分,如果这只股是沪深主板上市,第二天股票名称将恢复正常。字母N就会去掉。如果这只股是在创业板或科创板上市,第二天到第五天这个时间段内,股票名称前面的N会改成C的标识,因为创业板和科创板的股票、上市前五个交易日内不设涨跌幅限制,所以才有这样的特殊标识。 有些股票名称的后面也会带有字母,比如-U,这个标识也是针对创业板或科创板的股票而言,如果股票后面带有这个标识,说明该公司目前还没有实现盈利,也算是提醒投资者的一种标志。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