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岳毅桦:流动儿童图书馆

一席

岳毅桦,公益机构“新公民计划”副总干事。 “让孩子随父母一起流动,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出路。” 流动儿童是个老问题,为什么今天我们依然在谈?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子女数量高达1.02亿,占全国儿童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超过三千万是与父母“在一起”的流动儿童。近两三年,随着大城市控制人口政策、改造计划的出台与推进,流动儿童想上学变得愈发艰难。 在一些城市中,低收费的民办学校在开办、招生上受到限制,还会因为拆迁、房租到期等各种原因被迫关闭。流动儿童如果无法进入公立学校,也没有民办学校可以选择,最终只能离开父母,回老家“留守”。很多孩子都在“流动”和“留守” 的身份之间不断转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流动与留守的是同一批孩子,同一个问题。 今年是岳毅桦全职做公益的第十六年,她遇到了从业以来最喜欢的项目,准备“把余生都托付给这件事”。她所在的新公民计划是一家关注流动儿童的民间公益机构,他们希望每一位进城务工人员的孩子,都能和父母一起,在城市上学。 “捐书这种事儿听得还少吗?图书馆这种公益概念有什么稀奇的呢?稀奇。我们在北京的民办打工子女学校工作了10多年了,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真正的、活的图书馆,能够持续开放,让孩子去借书,而且有足够多好书的图书馆,一个都没有。”

38分钟
99+
4年前

【一席】沈志军:一个动物园的使命

一席

沈志军,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 “我们谈什么物种保护、动物福利,其实都要体现在动物个体身上。比如我们用3D打印技术,给一只缺了门牙的猴子装上了大金牙。有一只丹顶鹤打架打断了嘴,我们也给它装上了假喙。这样能提高它们的生活质量,也让它们在同类面前更有自信了。我们还用了三年的时间,把一只小猩猩送回它的家庭里,送回它的妈妈身边。” 许多熟悉动物园行业的人都说,红山动物园是中国近些年来最锐意进取的动物园,在场馆设计、动物福利、饲养水平、野生动物救助方面都可圈可点。 今年,是沈志军在红山动物园做园长的第12年。这些年里,这个团队做了很多国内动物园从来没有尝试过的事。这里有大陆地区第一只 享受美甲服务的大象,还让繁殖记录断档多年的鹤鸵重新开始了繁殖。这里有动物园爱好者口中全国最好的灵长类展馆,展区的通道设计、材料选择、植物配置都用了许多国内没有用过的方法和工艺。而熊猫、老虎、大象的便便也被开发成了环保的生物有机肥。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抬高了中国动物园行业的天花板。 这一切有一个背景:红山动物园是全国所有省会动物园中唯一一个自收自支型的动物园,改建场馆、饲养动物的费用主要都靠自筹。但他们没有因为财力有限就放弃动物福利的提升。 对沈志军来说,动物园是一个“生命和生命对话的地方”。在他们的故事里,你能看到一所动物园的良心,和对每一个鲜活的生命的尊重。

30分钟
99+
4年前

【一席】刘佳:洞穴探险

一席

刘佳,重庆洞穴探险队副队长。 “其实像红军洞这样的竖洞,有一些是被用来当作杀人抛尸的场所,但是不要因此就给竖洞蒙上恐怖的色彩。竖洞还是有独特的地质特点和魅力的。作为天然的喀斯特漏斗形态,竖洞被探险者称作地球上最后一块未完全开发的领域,它不像雪山那样明明白白地矗立在那里,只有深入其中才能一探究竟。” 刘佳,外号「小葱」,从2004年至今的16年间,一直潜行在恍若隔世的世界,探索过的大小洞穴已经超过1000个。2007至2009年间,刘佳和其所在的重庆洞穴探险队对重庆涪陵区的万丈坑进行了历时三年共4次的探测。测得其垂直深度为841米,跻身中国竖洞深度第二位,结束了中国竖洞前几名多年来被外国人主导探测的历史。 刘佳觉得探洞弥补了她在城市中所迷失的东西:挑战、队友情谊和责任感。比起其他地方,探洞更像是在另一个星球进行的迷失艺术。这样的探险能让内心成长,突破自己的极限,到达那些本来到不了的地方。探洞已经成为刘佳生命中最需要的理由,探洞带给她的是心与身契合的自由,是孑然独立,不依附,不恐惧。 正如她所相信的:“我随时都在准备投身于这个充满诱惑和男性化的游戏中去,想象着置身于冰冷岩石中,从容不迫地去拥抱地层之下的黑暗,亲身体会其中难以预料和惊险刺激的感觉,应该算是一种享受吧!”

25分钟
99+
4年前

【一席】徐奥林:一切皆可游戏

一席

徐奥林,奥秘之家创始人。 “一切皆可游戏。” 法学院毕业的徐奥林在律所待了几年后,选择投身自己热爱的解谜游戏行业,创立了奥秘之家。早年的奥秘之家带动了真人密室逃脱行业的发展,而随着越来越多密室的出现,创造力成了解密游戏得以生存的关键,奥秘之家也一直在寻找着新的方向。 2018年年末,故宫出版社上线了一本互动解谜游戏书《谜宫·如意琳琅图集》,主创之一就是徐奥林。与普通的游戏不同,如果你想通关这本解谜书,获得完整故事,一定需要线上线下的的配合才行。 这让人不禁想到奥秘之家的另一款解谜书《奥秘地铁逃脱》,这本谜题将密室的概念扩大到北京、上海两座城市,就像是每一间密室的格局与细节都可能暗藏玄机,书本的每一个环节和涉及的每一条线路设计也都颇为考究,人们在游戏探秘的同时,不知不觉对自己平时生活的地方有了更多观察和了解。 每个游戏设计者都希望玩家可以在自己构造的游戏世界中获得享受,徐奥林也是这样。他相信游戏是一件有力量的事情,这份力量或许可以改变世界。 “做律师你永远会面临社会的各种麻烦,而做游戏可以给人快乐。我觉得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那就是做游戏。于是我就找了三个合作伙伴——一个律师,一个搞咨询的,还有一个搞刑法研究的。” (本演讲是一个解谜游戏,线索就藏在演讲中,祝大家解谜成功!)

23分钟
99+
5年前

【一席】刘子超: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

一席

刘子超,作家。著有《失落的卫星: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他的中亚系列作品在2019年获得“全球真实故事奖”(The Story Award)特别关注奖。 刘子超喜欢在路上。像精神上的游牧民族,他总是从世界上的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在雨林深处的遗迹和火山,在荒凉如月球表面的咸海边,在雕像倒下的地方,他行走、游荡、沉浸、抽离、写作,并试图超越偏见地记录那些他到过的远方和遇见的人们。 这些年,他写过三本非虚构作品,最近的一本《失落的卫星》关于中亚。如今的中亚,依然深陷宗教传统、地缘政治和民族主义,徘徊在全球化的边缘和大国夹缝中,始终遥远、暧昧而神秘。当下的中亚是什么样的?人们是怎么样生活的?他们对自己的国家、历史和未来有怎样的认识?这些对我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过去十年间,作为一个自由人,刘子超几乎去了中亚所有能去到的地方。他像剥洋葱一样,层层剥离一个城市的历史、性格与态度,像捡起被遗忘在历史河床上的贝壳一样,打捞起那些夹缝中的生命故事。他书写那些被潮流裹挟而无所适从的人,那些困守期间却渴望逃离的人,那些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内核的人,还有那背后的游移与撕扯、荒凉与美丽、失落与希冀。 在他看来,真正的旅行绝不仅是为了见证美妙的奇观,同样也应该见证沉闷与苦难——“在这样的世界,还有这样的人,正这样地生活。” “我问他,在这种地方崩溃是什么感觉?他说,怎么形容呢?就是心特别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这时他就会骑上四轮摩托,在荒无人迹的丘陵上狂飙。冲上高处,再冲下来,让飙升的肾上腺素麻痹自己。他说,附近有一只母狼。他们经常互相对视,然后他突然加大油门冲过去,把母狼吓得转身就跑,发出凄厉的嚎叫。这样折腾一个多小时,脸被风吹麻木了,心里才好受一些。”

32分钟
2k+
5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