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你不好看”,可能没有恶意,却能在心里留很多年。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Kaho》让我们聊起外貌焦虑这件事:我们如何在“别人的眼光”中,慢慢失去了自己?这期我们分享了那些听过的外貌评价,讨论了看脸文化、身材焦虑、评价社会和我们有没有可能脱身。当美被包装成最容易努力的赛道时,我们还能保住那张属于自己的脸吗?我们顺带也预警了一下——Nina如果吃到150斤,友谊的小船可能会翻。哦对了,最后别忘了——给Roy外貌打个分(应本人强烈意愿,爆棚的自信心究竟是怎么养成的T_T——来自Nina的吐槽) 本期你将听到: • 村上春树小说《Kaho》里那句羞辱,是如何撕裂一个人对自我外貌的认知? • 为什么一句“你不好看”能留在心里很多年? • 美真的是最容易“卷”出结果的赛道,还是门槛最高的游戏? • 那些在颜值与身材上卷个不停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 面对这个充满审美标准的社会,我们还有可能保住那张属于自己的脸吗? 主播: Nina、Roy 听众互动: 你还记得,上一次被人说不好看发生了什么吗?它有没有悄悄改变你,对自己脸的认知? 彩蛋之给Roy颜值打分: 应Roy在节目里的要求,我们邀请各位听众做一次外貌协会会员,给Roy的颜值打个分。 评论区欢迎写下:满分10分,你心中Roy的颜值定位是多少分? 到底是“像王一博、还是杜海涛”,我们决定交给听众来评判!
进来女性议题电影扎堆上映,大家都很兴奋,想支持、想共鸣,觉得“终于轮到女性故事被讲了”。但真实观影体验下来有被感动的瞬间,但也有“这不就是营销做大了、实际很拉垮”的落差。 所以,本期节目我们跟大家聊聊最近我们看过的一些热播的女性电影。同时,你将会听到主播Roy从普通男性「女性电影的观影搭子」的视角出发,分享他的观影体验。 主播:Nina、Roy 核心讨论: 为什么我们觉得《还有明天》不全好看? 对普男来讲为什么《好东西》最好看? 男性会主动走近电影院观看女性电影吗? 我们到底在期待什么样的“女性电影”? 播客中提及的电影:《初步举证》《还有明天》《出走的决心》《好东西》《妇女参政论》
内容简介: 四年前,我们带着「记录生活」的念头,做了《时差档》。 那时候,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区和节奏,不必刻意合拍。 四年过去了,时间、距离,甚至人和物都在变化。 我们慢慢发现,生活从来不是一场赢了就能安心的比赛。 也开始不再执着于做生活里的赢家, 不再为那些突如其来的意外焦虑。 生活嘛,大多数时候,不过是五五开。 一半顺利,一半颓;一半开心,一半烦。 回头看,真正留下来的, 是那份「愿意继续聊下去」的关系。 于是,我们决定换个名字, 也换一种和生活相处的方式。 《生活五五开》,是我们的新开始。 生活本就没有输赢, 五五开,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主播: Nina Roy 本期亮点: ✨ 四年前我们为什么做了《时差档》? ✨ 这一路,我们经历了什么改变? ✨ 为什么选择改名为《生活五五开》? ✨ 未来,这档播客会聊些什么?
Hi大家好呀, 日历已经翻到了3月,你所在的城市已经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了吗? 去年年底,我和Roy前后搬到了上海,开始了两个北京人的沪漂生活。但偶然一次聊天我们突然发现,我们各自对于租房生活有很不一样的期待和生活想象。这一期我们就认真的聊聊,我们是如何在各自的出租房里安放自己的生活。 这是今年春节后的第一次更新,期待今年有时间要多和大家分享下我们的生活。 Meng 南京西路附近的老洋房,第一眼就爱上了这个黑色的窗户 在伦敦看到老师办公室里用挂历,会把自己重要的约会拿笔记在日历上,一瞬间感觉他们很会打理自己的生活。这次回国也买了个日历,有模有样的学起来。 来到上海立刻被朋友拉入Labubu的坑,去朋友家看new baby,朋友说我送你一个玩具叫Labubu,顺利入坑。
Hi 时差档的朋友们,大家还好吗? 2024年,这档播客几乎没有太多更新,几位主播都在自己全新的事业重心和生活中认真的生活和做出改变,用当下的热词来讲我们太专注于现实充电了,专注到我们彼此也少有联系,偶尔发个消息互相问候。年关将至,我们还是决定用声音来纪念即将结束的这一年,同时作为好友,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见证朋友的成长。 主播:Meng,Kidd,Roy 2024我们的生活: 2024康普茶民间推广大使Kidd和他的茶: 2024成功减重28斤的的Roy,重回帅哥行列 2024大龄硕士毕业生与偶像本卫肖合影
Hi大家好欢迎收听时差档,我是梦: 本期节目邀请罗伊同学回归,一起聊聊作为离婚子女的我们与母亲的关系,其中包含了一些啼笑皆非的大龄亲子互动,一些成长过程中的羁绊现在变成彼此的遗憾。最后,我们也聊了聊作为子女我们在母子和母女关系中的成长时刻。 在更新的今天罗伊同学已经陪伴他妈在广州游玩了一圈,而我也努力的从伦敦飞回了北京,争取做到在短暂的假期中可以多陪陪她。希望在即将到来的母亲节,各位听众无论是在同一个城市可以回家陪伴妈妈吃一顿饭,还是在异乡打一通电话,一个讯息,都不要忘记告诉她们,我们有多爱她,多么思念她。 Meng
Hello 大家好, 世界读书日快到了,但是本人作为一个30多年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人,心里一直有个疑问,读书是凭文化还是造化? 本期节目拉来了没理想编辑部的林蓝(蓝妹)和荞木(吴师傅),与两位编辑一起聊聊读书这件事儿,打开她们的知识库,看看里面的各种精彩。当然顺带手,我们也聊了聊编辑们的工作和生活是什么样子。 本期节目放送文化杂食者的食谱推荐,大家按口味自取,不用互相说服。 Meng 书籍推荐: 服美役 阅读浪漫小说 文本盗猎者 说书人与梦工厂 Pierre Bourdieu皮埃尔·布迪厄 区分/Distinction Forms of Capital Judith Butler 朱迪斯·巴特勒 Gender problem 倪湛舸 播客杂食: 白日焚书:从妖女到贤妻:金庸小说的父权意识 电视剧杂食: 好久没做 眼泪女王 Ripley 三体-Netflix版
Hi 大家好, 欢迎收听时差档,我是Meng。这一期节目选题灵感来自于我1月份短途旅行中,我的行李意外“环游世界”一个月的事故,这其中发生的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桥段。可能大家会问,这么执着找箱子里面究竟放了什么值钱东西,其实真的没有。只不过箱子里,有一只陪我睡觉的小兔子🐰,在找行李的过程中心心念念的都是如何接🐰回家。 为了做好这一期话题,我和Kidd又找来两位大家熟悉的摄影师朋友大可老师和金师傅,一起聊聊那些年令人哭笑不得的旅行事故,如何最后变成我们人生的故事,以及我们如何成为见证彼此成长最特殊的好友。聊到最后,我们都有相同的感受,旅行中的每一个相遇,每一个瞬间,留不住,也无法重复。在这里,我们想到了日本茶道文化中“一期一会”的精神,歌词大意是因为缘起缘散的不确定性,所以人们更加珍惜彼此相遇的时间,相互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分一秒。这些相遇现在回想起来好似往事随风而去,留下的记忆成为我们人生中难忘的故事。 希望在2024年,大家所有的出行计划都能顺利出发,旅途平安,也希望大家有空给我们留言和我们分享下你旅途中那些记忆犹新的事故或者难忘的故事。 Meng 「1月19日伦敦出发时的箱子」 「2月19日开普敦拎出来的瞬间」 「3月5号到达北京的箱子」 「小兔子和TA的伙伴终团聚了」
Hi 大家好, 距离春节还有几天时间,各位听众是否已经请好年假、买好回家的车票、机票,包好红包和备上年货,准备过年啦? 从朋友圈看国内的伙伴都已经进入假期模式,开始了国内外各种旅行与吃喝模式,身在伦敦的我只能隔屏羡慕外加手动点赞。今年过年不能回国,而且从伦敦最近的天气来看,如无意外应该是提前预定了一个没有阳光的大年三十。逢年过节人在异乡难免想家,这不我和Kidd拉来好友威哥一起聊聊非常接地气的话题“逛菜市场”。好像这两年,菜市场开始成为治愈都市年轻人的特殊的空间,从走进菜市场到开始自己下厨,我们通过改变日常的生活方式重新夺回生活的主动权。从工作日偶尔可以自己下厨吃点好的,到周末约上朋友家里小聚,我们越来越重视构建自己生活中的附近感。 这期节目,我们三人分别揣上100块钱,带大家逛逛大理、香港和伦敦的菜市场,以及聊聊从小到大我们对于菜市场的情感变化。我偷偷放了一个小彩蛋,来听听我们录音录砸了的片段,真不是剪辑失误。 最后,祝大家过一个平安、圆满和喜悦的春节,希望2024我们可以多逛菜市场,多在家下厨,找回我们与生活的连接感。 Meng 2024年2月5日 香港站: 「威哥100元RMB香港菜市场大采购-最后还剩下一点些钱没花完」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蔬菜水果和整齐的牌价有一种被治愈的感觉」 「绿绿的西兰花以及让伦敦人羡慕的价格」 「香港街头小店的年货」 「威哥一人食的饺子,看饿了在伦敦的我」 「刚出锅的烫饺子vs凉饺子,大家喜欢吃哪一款?」 大理站: 「Kidd 100元RMB大理早市的收获,在大理不用问什么是生活,看着Kidd的花园和这一桌子菜就明白了」 「大理早市的日常,Kidd迷失自我的地方」 「除了白菜花,那两个小怪物是什么?」 「新大理人的暖房Party,在大理吃喝应该是全部生活的要义」 「Kidd的雀跃康普茶,时差的年后会给听众抽几瓶,请大家尝尝」 伦敦站: 「100元RMB伦敦菜市场的收获,大家一起来体会活着不易」 「伦敦桥著名的Borough Market」 「身价不菲的茄子,大概40-50人民币2根」
Hi 大家好, 2024年第一次更新总算来了,熬过了昏天黑地写论文的日子以及一整周一整周没有阳光的冬日伦敦。 这期节目是我们一次大胆的尝试,我们请了一位以色列的朋友李荣满来和我们聊聊他在云南践行的生活方式-水果主义,简单的说就是他只吃水果和生菜叶子。李荣满身上的故事太多了,他是手碟艺术家,曾经一度在国内有过很多演出,从过去的照片中我们还能看到当年的那个他好像和生活一起外界有些疏离感。现在的他在大理更多的时间花在做身心健康顾问,帮助有需要的人恢复身体和心理健康。大家如果看他现在的照片,有一种踏实、完整的感觉,他和生活长在了一起,他自己成了一种生活。对了,他在近期做过21天的禁食,用Kidd的话说看他的记录的禁食视频好像看一部好莱坞惊恐大片。 带着这些好奇,我们一起走进李荣满和他的生活。这里呢,我也从Kidd的朋友偷了一些图片,给大家看看新大理人的生活。 2024. 1. 27 Meng 「李荣满与他的西瓜,一秒带我们进入“西瓜、空调、WiFi”的炎炎夏日」 「阳光下李荣满一家,笑的温暖灿烂」 「李荣满一家和梦竹与达瓦」 「Kidd在云南的演出」 最后附上李荣满演奏手碟的照片看看他的「现在与过去」
Hi大家好,我是Meng: 2023年还剩下最后的4天,各位听众是否已经做好了跨年计划了? 我现在在伦敦,全力冲刺我的论文,每天面对读不完的书籍和Paper,我第一次反思自己为什么要学文化与哲学?自己这三个月都学了个啥? 虽然每天在写论文的痛苦中游走,但还是舍不得错过今年的年度总结。另外,不知道是不是被圣诞季的氛围感染,看着街头巷尾为圣诞节采购的人们,突然开始想念起国内亲朋好友,不知道大家还好吗?就这样,我和Kidd拉来了好久不见的罗伊同学录了今年最后一期节目,聊一聊2023这一年,他过得怎么样?具体内容我就不在这里剧透了,不过从下方罗伊照片里,大家可以明白什么叫“反向逆袭”成功了。 2023,常听节目的听众可能都会猜到,我的关键词一定是重启人生。这一年,我选择给36岁的人生按下暂停键,希望自己可以有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去思考和沉淀30岁的后半程到40岁的开端,我希望自己有怎样的人生,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虽然现在我还没有找到答案,虽然现在依然有焦虑和不安,但我知道当这个答案在我生活中浮现的时候,我一定会微笑的认出它。 希望各位听众在2023年都有各自的收获,也祝福大家2024有梦可以做,有远方可以前行,有热爱的事情可以奔赴,最重要的是有爱人和家人常伴左右。 2023年12月28日 Meng 罗伊同学的反向逆袭案例,期待2024他可以正向逆袭成功。 「大学毕业时的青涩少年」 「天!这个喜庆的哥们是谁?」
Hi 大家好, 来到伦敦2个多月了,逐渐适应了这里阴晴不定的天气,贵到翻白眼的物价,街上行人比国内慢三拍的行走节奏,以及陌生人见面不咸不淡的尬聊天气。 说来也怪,无论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还是伦敦本地的教授和同学,平日里时不时吐槽伦敦好像是大家茶余饭后,团结彼此的乐趣。突然有点想知道之前来过伦敦的朋友们对这座城市的印象是什么?咱们能不能认真的找个角度夸夸伦敦,于是就有了本期节目。 主播: 伦漂长租客-Meng 大理生产队-Kidd 嘉宾: 2023扛起相机出走3个多月的大可老师 从东京到伦敦提升时差档审美品鉴的金师傅 「时差相册」 在海德公园喂鸟的大哥——by大可老师 伦敦眼的抓拍的有缘人-by金师傅 康登镇反文化的避风港-by Kidd 「金师傅英国作品一览」 公车 大橘子 桌椅板凳 祖马龙 带绿帽子的男孩坐在大海边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