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播 - 海博 - 嘉宾 - 杨斌,澳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出版《海贝与贝币:鲜为人知的全球史》 - 你会听到 - 04:30 从党史到全球史 07:10 2000美元的云南采风 08:03 作为讨论边疆问题的云南现场 10:22 三明治包裹的云南 12:10 「西南丝绸之路」的互动强度 19:10 唐、吐蕃、南诏的东亚三国杀 24:45 南宋战马来自与大理的互市贸易 29:10 蒙古入侵后,云南与中亚世界开启互动 34:35 段氏驱逐与沐氏到来 38:30 云南为明王朝提供白银 41:25 贝币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流通的 55:22 鲍鱼燕窝海参成为身份象征始于清朝 - 调查问卷 - 为了能了解你更多一点,欢迎你告诉我们你对播客的想法,我们把它简化成了32个问题,你可以点击下划线文字参与调研或扫描二维码参与,活动活动手指,一起摸索出你们想要的播客内容。 - 制作团队 - 制作人:高海博 声音设计:马若晨 封面设计:Jessi 节目运营:小米粒 - 本节目由 JustPod 出品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JustPod @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互动邮箱:[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海博 - 嘉宾 - 杨光,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历史学博士 - 你会听到 - 02:14 巴黎高校学生占领学校:既不要马克龙,也不要勒庞 03:15 马克龙连任非易事 05:06 21世纪法国极右翼的选举历程 07:40 马克龙的基本盘 14:24 马克龙的都市气质 16:15 「边缘的法国」,都市与乡镇的分化 23:58 杨光探访支持极右翼大本营奥朗日 26:35 极右翼势力与阿尔及利亚的「黑脚」 28:15 曾作为「省」的阿尔及利亚 30:55 法国国企的历史遗产 38:25 勒庞的「中间化」 44:26 老牌政党完全出局 - 制作团队 - 制作人:高海博 声音设计:马若晨 封面设计:Jessi 节目运营:小米粒 - 本节目由 JustPod 出品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JustPod @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互动邮箱:[email protected]
世上本无法兰西,世上本无德意志,为什么? 在《民族的神话》作者帕特里克·格里看来,诸如德意志、法兰西这些「民族」都是民族主义者在19世纪开启的历史发明,是一种非常晚近的产物。 在他看来,这些知识精英利用文献分析、语文学分析、民族考古学等“科学的”方法,来证明其族群拥有独特的历史,进而获得某种身份合法性,以支撑其特定的利益主张。 19世纪的发明一直影响至今。 2017年,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现名“国民联盟”)领袖玛丽娜·勒庞提出“法国人优先”的口号。他们将法兰克军事领袖克洛维在496年皈依基督教拉丁教会视为法兰西民族诞生的标志,以借用或者说滥用历史资源的方式反对全球化和移民政策。 「神话故事」在今天愈演愈烈了。 - 主播 - 海博 - 嘉宾 - 杨光,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历史学博士,《民族的神话》译者。 - 你会听到 - 01:40 《民族的神话》的中世纪族群研究 04:02 「历史终结」的另一面 04:30 杨光的法国观察 08:55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定义的「法国人」 16:20 普法战争激发的「民族主义」 20:40 费希特利用语言资源对德意志的建构 23:23 「德语」的统一 24:58 「最后一课」的经典案例 26:54 作为「中间地带」的阿尔萨斯 30:08 法式「制度自信」与德式「文化自信」 40:58 泾渭不分明的族群 42:02 匈人与勃艮第人的「传说」 49:01 法国法语教师的职业输出 50:13 俄乌历史书写在法国学术杂志上的不同论述 - 制作团队 - 制作人:高海博 声音设计:马若晨 封面设计:Jessi 节目运营:小米粒 - 本节目由 JustPod 出品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JustPod @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互动邮箱:[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海博 - 嘉宾 - 郑非,上海政法学院讲师,已出版《帝国的技艺》《帝国的失败》 - 你会听到 - 01:14 帝国常回响 04:35 「形式上的民族主义,实质上的社会主义」 10:55 作为罗斯—德意志贵族联盟的沙俄帝国 16:06 一个循环:帝国占多数的民族抛弃帝国本身 21:00 「俄化」的不统一 25:08 作为帝国边疆的乌克兰 32:30 俄罗斯历史叙事中的「俄乌合并」 35:55 列宁的折中选择 42:12 苏维埃民族 49:13 优等生瑞士 - 制作团队 - 制作人:高海博 声音设计:马若晨 封面设计:Jessi 节目运营:小米粒 - 本节目由 JustPod 出品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JustPod @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互动邮箱:[email protected]
「俄罗斯世界」是什么? 简单来说,这是苏联解体三十年来,俄罗斯对自我的重新定位与理解,是对「俄罗斯是谁」的一次最响亮的回答。 这个笼统、宽泛、甚至带着旧日味道的话语是否足以形成一个新的共识,本期节目由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昕和我们一起谈谈「俄罗斯世界」何为? 特别提示:本期节目录制于3月1日。 - 主播 - 海博 - 嘉宾 - 张昕,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 - 你会听到 - 01:15 俄语世界的三个重要政治文本对比 04:40 何为「俄罗斯世界」 13:45 从「再见帝国」到「帝国反击」 20:01 俄罗斯与土耳其对历史资源的调用 23:48 地理学家与历史学家 33:20 从寡头到国家公司 47:29 俄罗斯社会的「四个俄罗斯」 54:10 「帝国谋士」苏尔科夫今何在 - 制作团队 - 制作人:高海博 声音设计:马若晨 封面设计:Jessi 节目运营:小米粒 - 本节目由 JustPod 出品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JustPod @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互动邮箱:[email protected]
【主播】:海博 【嘉宾】:朱涛,香港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出版《梁思成与他的时代》。 本期内容是一期补录内容,可以说是和朱涛老师对谈梁思成的番外篇。欢迎收听。
【主播】:海博 【嘉宾】:蔡伟杰,深圳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印第安纳大学内陆欧亚系博士 【你会听到】 03:25 印第安纳大学内陆欧亚系的发展背景 06:11 美国区域研究的兴起与二战息息相关 10:22 传统「汉学」研究与区域研究的不同 22:18 拉铁摩尔从「顾问」到出走美国 23:04 美国中国学(Chinese Studies)登上历史舞台 29:55 黄仁宇因区域研究经费削减被裁员 33:03 费正清的「冲击回应」范式 39:30 费氏学生柯文对于「冲击回应」的反叛 49:07 「新清史」与「华南学派」基于的两种问题意识 54:59 反欧洲中心主义视角下的加州学派 68:01 项飙主持,欧立德与刘小萌的对话 72:21 海上新清史,清朝的海洋性 【音乐】 片头: The Ecstasy of Gold by 马友友 & Ennio Morricone
【主播】:海博 【嘉宾】:朱涛,香港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出版《梁思成与他的时代》。 【特别介绍】:「中间城市」是「中间地带」新开的细分系列节目,将主要关注城市规划史、城市建筑史。当我们了解城市建筑的历史,知道每一条街道的脉络,也许会容易感受我们生活的城市。 【你会听到】 02:20 大学时代,朱涛对梁思成那一代知识分子的认识 05:25 伊东忠太的中国建筑观 08:10 梁思成的建筑研究思路 20:08 民族形式的建筑范式 26:25 1930年代,现代主义遭遇双重打压 29:50 苏联在建筑领域的反复 34:10 反复古与反浪费的批判 37:10 中国建筑师的意识 40:13 陈占祥对梁思成的回忆文章 44:42 朱涛国庆十大建筑研究 【音乐】 片头:The Blue Kite by大友良英
【主播】:海博 【嘉宾】:郭晨子,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副教授。戏剧《邬达克》编剧。 【你会听到】 02:45 建筑与戏剧结合而出的《邬达克》 12:52 邬达克的传奇与悲剧 18:35 为一张船票开启「上海逃亡」 25:38 初入上海,邬达克的身份危机与焦虑 29:52 从克利洋行的绘图员到合伙人 35:46 一个没有自己语言的设计师,一个优秀的裁缝 40:47 邬达克设计的慕尔堂 49:06 国际饭店与中国银行大楼的不同结局 57:42 走向现代主义风格的吴同文住宅 63:30 从文学角度看上海 66:40 白先勇初回大陆,在曾经的白公馆请客 70:19 武康大楼与邬达克的悖论 【音乐】 片头/片尾:季节 by彭为 【本期参考书目】 《邬达克》—— 卢卡·彭切里尼 / 尤利娅·切伊迪 《向邬达克致敬》——方毓强 《与邬达克同时代》——王唯铭 【特别介绍】:「中间城市」是「中间地带」新开的细分系列节目,将主要关注城市规划史、城市建筑史。当我们了解城市建筑的历史,知道每一条街道的脉络,也许会容易感受我们生活的城市。
【主播】:海博 【嘉宾】:朱涛,香港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出版《梁思成与他的时代》 对于「梁陈规划」我们熟知的一个叙事是:苏联专家带来了莫斯科的规划经验,而梁思成与陈占祥设计了新的规划方案,两者在旧城新城问题上针锋相对。 但是真实的历史不像后来的叙事那样简单。这一期节目,香港大学建筑系副教授朱涛给我们详细讲述「梁陈规划」始末。 从1920年代开始,中国城市规划发展进入重要阶段。大量的下方城市规划和管理知识的出版物被引进出版,全中国也迎来了一波城市规划的小热潮。最为典型的便是1928年美国人茂飞主持参与的南京《首都规划》。 而在古都北京,相关讨论也在同时发生。只是真正进入实践阶段却是在1937年日本侵占北京之后。日本在占领期间推出了「北京都市计划大纲」,在东起公主坟西至八宝山一代规划了所谓「西郊新市区」,并加以建设。 日本投降后,对于北京的规划同样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重视。当时的北平政府在1946年根据日本人所做规划基础上完成了「北平都市计划大纲」,计划将北平定为首都,保存古都风貌,政府机关等设于「西郊新市区」。 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是,在1949年5月,由我党主导的北平都市计划座谈会上,「西郊新市区」的计划也得到了广泛的共识。 某种程度上,在北京西边重新规划一个新城是有一个很久的历史脉络。直至1949年9月,苏联专家来到北京。 而「梁陈规划」匆忙推出前,两位设计者分别有自己的规划前作。梁思成先生在1930年代为天津做过规划,陈占祥先生在1940年代为南京又重新做了一版规划。根据朱涛老师研究,这些前作悄然影响了「梁陈规划」。 有意思的是,1950年2月推出的「梁陈规划」中的新城已经不是所谓的「西郊新市区」,而是梁陈重新在图纸上画了一片新城——西起公主坟,东至三里河。 可以说,「西郊新市区」、梁陈「新城」加上北京老城,这三片区域共同构成了建国初期北京的规划史。 至于「梁陈规划」的最终结局,朱涛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看法,一起来听节目。 【你会听到】 02:30 梁思成历史评价的演变 08:26 一个历史倒置的问题,如果北京采纳了「梁陈规划」,北京会是现在的北京么 16:26 「梁陈规划」的两个线索 20:23 陈占祥的南京规划 30:18 梁思成的在1930年代的天津规划 37:45 民国时期的城市规划热与现代人的无感知 40:36 北京「西郊新市区」的关注 54:25 苏联专家带来了「莫斯科经验」 61:22 「梁陈方案」中的新西郊 74:01 梁陈方案的经济性 【音乐】 Je M’en Irai by Dark Sanctuary (电影《长江图》配乐)
【主播】海博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历史是否有方向,历史是否有规律? 《枢纽》的作者施展回答是,否。但是如果你读过《枢纽》,一个很明显的阅读体验是,那种方向感与规律性或明或暗,忽隐忽现。 这让我总会想到民国时期一代历史学者,如雷海宗、钱穆们回看千年历史,提出了中国文化两周论以及历代之得失。 其实,这些作品都有极强的当下意识。雷海宗的「两周论」正是在抗战期间写就,而他也将抗战视为第二周到第三周的过渡阶段,甚至将其比为决定中华文化生死存亡的又一次淝水之战,“成败力顿,都系于此次大战的结果。” 一定程度上,他们以历史为材料工具去回应现实。 施展也毫不避讳自己的解释是回应现实焦虑的。事实上,这也是他所受黑格尔式哲学训练有关,著名的黑格尔哲学传人克罗齐的经典格言便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这一期节目,借由变量中国商学院的采访契机,我们和施展老师聊了商人秩序、商学院教育以及它的专业「政治学」为何变得慎谈「power」。 当然,最重要的是,历史哲学遇上历史会出现什么样的碰撞。施展详细拆解了历史哲学与历史、历史学的不同。用施展自己的解释是:历史哲学并非历史本身,而是以特定方式编织历史记忆,表达出某种方向感的感受,进而获得某种共同的身份意识。 【你会听到】 03:06 一个比方,用「地方债务」理解什么是元问题 09:49 制造业的「中间性」可以持续多久 14:56 「自变量」or「应变量」 19:50 历史学家会和「历史哲学」打架么 23:20 历史哲学并非历史本身 31:11 新的精神聚合体 37:08 民族国家中的良性与恶性 45:55 政治学首先是关注power的学科 48:50 power观在19世纪英式自由主义话语中变得政治不正确 【音乐】 Overture by Ennio Morricone
【主播】:海博 【嘉宾】:何楚舞,作家。出版过《血战长津湖》《我的抗美援朝》 【特别提示】 本期,我们将挑选五位留言互动听众送出。何楚舞所写的《血战长津湖》 【你会听到】 03:10 战前国际形势 08:11 《隐于幕后》中对中国官方与学者关于朝鲜战争评价的历史梳理 15:51 麦克阿瑟与李承晚 25:12 真实长津湖之战的几大特点 27:31 零下四十度的真实体验 28:54 零下40度环境下,如何使用武器作战 34:04 缺乏作战地图 37:15 1950年12月的联合国调停 41:35 核武背景下的有限战争与局部战争 【音乐】 Funeral by Ennio Morricone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