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文字发布在公众号“北京读天下”,《价值创造与商业模式》在公众号微店有优惠。每周新书听友群微信号:yinmingshu002。 电视界流传着陈虻审片的传说。徐泓撰写的《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一书中,有很多陈虻审片评述片断。读者可以根据这些片断复原审片现场。书比较厚,如果想看浓缩版的审片语录,到知网下载他发表过的论文也是一个办法。1994~2002年,陈虻一共发表过五篇论文,每篇三页,这些论文大概是为了满足职称评定要求而撰写的,知网可以免费下载。看过《陈虻我们听你讲》之后,再来看陈虻的论文,会发现这些论文的内容非常熟悉,唯一的区别是这些论文专注于“生活空间”栏目,他的基本思想在2002年已经形成,之后的讲课基本是对这些主张的不同表述。 还有一个资料来源是电视节目编导欧大明在公众号山丘故事上提供的陈虻审片现场实录。欧大明保存的这些审片实录估计徐泓没有看到,未来也许有人可以对这些审片实录进行整理。欧大明说,他们这批编导很幸运,相当于有四年跟随陈虻的学习经历。后来他们这个团队解散了,但凭借在此期间学到的本领,每人都能够独立闯荡。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从审片从获益,陈虻采用了公开讲课的方式,难以做到个性化的指导。曾任生活空间栏目编导的导演李玉回忆说, 也有很多人不以为然。
音频文字发布在公众号“北京读天下”,《价值创造与商业模式》在公众号微店有优惠。每周新书听友群微信号:yinmingshu002。 我们说陈虻是中国的Bill Siemering,首先是指时间上陈虻的工作晚一些,Siemering最重要的工作是在70年代完成的,陈虻是在90年代。其次是指两人在行业中推动观念变革的主题很相近。Siemering主张打破商业电台追求声音完美的技术路线,运用声音技术表达对日常生活的尊重和关注,电话采访时的电流声、现场各种背景音都可以进入电台节目。陈虻的主张是让电视纪实节目摆脱解说词,摆脱虚假拍摄,以平等态度对待拍摄对象,运用影像的力量表达普通人生活。 Siemering影响了美国公共广播行业,他的作品树立了行业标准。陈虻影响了中国电视产业纪实类节目的制作观念,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会借鉴生活空间的制作方法。从产出来看,生活空间是日播节目,一共推出了2000多期节目,它的规模和传播在电视和纪录片的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音频文字发布在公众号“北京读天下”,《价值创造与商业模式》在公众号微店有优惠。每周新书听友群微信号:yinmingshu002。 公共广播电台网是一个独立于商业广播的社区市场,商业媒体无法进入。NPR向社区成员提供内容服务,掌握分销渠道,拥有收入保证和社区支持,包括政治支持,筹款支持,本地内容支持。这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商业模式,不依靠外部市场,只要成员电台能够向本地听众提供价值,这个模式就是可持续的。个别成员电台失去竞争力,退出市场,并不影响整个公共广播网。有时,比较大的成员电台也会收购无法经营的成员电台,在内部形成一定的竞争市场。成员电台是NPR最重要的利益相关人,运营中经常需要考虑如何避免影响成员电台的利益。
音频文字发布在公众号“北京读天下”,《价值创造与商业模式》在公众号微店有优惠。每周新书听友群微信号:yinmingshu002。 新闻品牌最有力量的节目是国际新闻。在前10年里,NPR几乎没有资源投入国际新闻。当然它也会发布国际新闻报道,只不过这些报道通常依赖其他媒体的记者,比如报纸和电台没有竞争业务,他们的记者可以客串电台记者。靠借用其他机构新闻能力自然不可能成为一流的新闻品牌。1979年,NPR设立了第一间海外办公室,由Robert Siegel负责伦敦办公室。今天,很多报纸的国际记者站都消失了,NPR仍然保持了17间驻外记者站,能够提供比较全面的国际新闻。
音频文字发布在公众号“北京读天下”,《价值创造与商业模式》在公众号微店有优惠。每周新书听友群微信号:yinmingshu002。 Frank Mankiewicz对NPR的主要贡献是早间新闻,这不只是一个新节目,也是对NPR气质的一种修正尝试。Mankiewicz组建的团队试图模仿商业电台的新闻节目,他们招募的主持人来自外部,不了解公共广播听众的独特习惯。节目试听版制作好之后,发送给成员电台,成员电台的普遍反映是,这不像是NPR的节目,更像是商业电台节目。节目上线前三天,Mankiewicz解雇了原来的主持人和制作人,选择资深NPR员工Jay Kernis担任制作人,节目风格就像ATC。这意味着Mankiewicz放弃了传统的新闻报道主张,回归Siemering的公共广播理念。 Jay Kernis原本是文化节目制作人,是Siemering时代的人物,了解NPR作为公共广播电台的独特性。NPR不应当扮演权威角色,应当软化商业新闻那种僵硬姿态,大量提供艺术、流行文化、科学和另类主题。早间新闻的开发过程对于NPR独特气质的形成有特殊意义,它证明了,即使请来最优秀的新闻团队,也无法制作出真正属于公共广播意义的节目。
音频文字发布在公众号“北京读天下”,《价值创造与商业模式》在公众号微店有优惠。每周新书听友群微信号:yinmingshu002。 Bill Siemring不只撰写了组织使命,提出公共广播电台的差异化主张,还在担任节目总监期间给出了范例。1971年4月,NPR已经开始播出。不过今天一般认为All things considered第一期节目宣告了NPR作为新品牌的诞生。这期节目的开场是记者Jeff Kamen的声音。那句著名的评论也是他说的,今天在这个国家的首都,如果你年轻并且留长头发,你就是罪犯。Kamen深受Bill Siemering影响。Siemering要求记者在报道时做到倾听,“你能让我从声音中听出你是在哪里吗?记者能不能闭嘴,让磁带记录声音?”[i] Kamen以前是报社的记者,到了NPR之后才开始思考,如何在采访中发挥电台的优势,形成NPR声音。在ATC第一期报道五月天华盛顿抗议活动时,很多声音直接呈现给观众,前面没有介绍语。听众立刻可以知道这些声音属于什么样的人,不需要解释和说明,这是节目编辑的力量。 [i] https://www.washingtonian.com/2021/06/01/npr-at-50-a-highly-selective-history/
音频文字发布在公众号“北京读天下”,《价值创造与商业模式》在公众号微店有优惠。每周新书听友群微信号:yinmingshu002。 新成立的NPR面临着和今天创业者一样的难题。我们为谁服务,顾客价值主张是什么?如何理解电台的使命,竞争对手是谁,竞争优势从哪里来,如何进行市场定位。第一届理事会一共五名成员,他们推举来自布法罗大学学生电台的理事Bill Siemering为NPR撰写一份使命宣言。下面是其中的部分内容: NPR服务于个体;它将促进个人成长;它将以尊重和喜悦而非嘲笑与憎恨的态度看待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它将颂扬人类体验的无限多样性,而非视其为空虚乏味之物;它将鼓励积极建设性的参与意识,而非冷漠无助的消极心态。 NPR将积极探索、调查和解读具有国家及国际重要性的议题。其节目将帮助个人更好地了解自身、政府、社会机构以及自然与社会环境,从而能够明智地(intelligently)参与到推动变革进程的实践中。 NPR宣言中说,我们不会将听众看成是市场,而将他们看作是有好奇心的同时又是复杂的个体。这是一份创业文件。它非常自信,NPR不会利用政府的支持垄断市场,要为电台找出一条新的出路。创建一家有别于商业电台,也不同于过去的教育电台,能够和电视竞争的独立媒体,理事会接受了这份宣言,要求在招募管理层时遵循宣言的要求。50年过去,这份宣言似乎仍然有时效性,能够激励今天的NPR。
音频文字发布在公众号“北京读天下”,《价值创造与商业模式》在公众号微店有优惠。每周新书听友群微信号:yinmingshu002。 主持人不做介绍和宣讲,只是发出一个信号,宣布进入读书时间。全体成员停止出声,开始静默读书。手机静音,只剩下背景音乐。参加者大约20~50人,核心时长一小时。每人携带自己的书,互不打扰。书的种类没有限制,可以使用电子阅读器,不喜欢现场音乐的戴上耳机,还有人听有声书。活动开始前有大约半小时用来签到,结束后可以直接离开,也可以稍事停留,做些交流。没有指定图书,不设置阅读截止日期,不用报告读后感,消除所有压力,惟有安静读书。 传统读书会活动几乎完全复制职场偏见,很容易形成控制型文化,社会权力侵入私人生活。它们要求成员阅读同一本书,接受专家训导,还要当众分享阅读体会。成员间最好相互竞争,参考企业绩效评价做参与度排名。 在静默读书会,每个人读的书都不一样,专家和领读人失去了用武之地。静默读书会的会员来自不愿意加入传统读书会的人群,它的增长并不威胁现有读书会,而是创造出增量阅读市场。兼职创业10年,全球55个国家,1500家分部。
音频文字发布在公众号“北京读天下”,《价值创造与商业模式》在公众号微店有优惠。每周新书听友群微信号:yinmingshu002。 在刻画传主人物性格方面,维特的条件要好很多,他可以直接采访。但他也有困难,不能采访黄的家人,看不到公司文件。黄仁勋很擅长和媒体打交道,往往让记者捉摸不透想法。记者只需要发一篇稿件,维特的工作难度大得多,他必须讲出具备一致性的故事。对于传记作者,赞扬不算是本事,挖出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才能体现能力。黄仁勋在和维特交谈时化用了乔布斯的说法。他说我希望自己在这本书出版之前死去。维特和黄仁勋之间谈不上敌意,因为两人有共同的目标。但在共同目标之外又有各自的想法和任务,这就造成写作过程中出现了一种紧张。两人都很坚定,黄仁勋有自己的原则,他和硅谷其他企业家不一样。维特也很坚定,作为作者要对作品和读者负责。 维特花了很多力气刻画黄仁勋的矛盾性格,平时总是似笑非笑,在员工面前是暴君,在朋友面前又非常亲切。维特提醒读者,一致性并非黄仁勋的性格标签。那些看似深思熟虑的见解,乃至精炼的格言,实际上可能只是他即兴发挥,未必认真,过后也可能忘得一干二净。记者喜欢他,因为他给出记者想要的素材。但他不是选举政治家,不需要兑现自己的承诺。
音频文字发布在公众号“北京读天下”,《价值创造与商业模式》在公众号微店有优惠。每周新书听友群微信号:yinmingshu002。 《黄仁勋传》(TheThinking Machine: Jensen Huang, Nvidia, and the World's Most Coveted Microchip),2025年4月出版。作者斯蒂芬·维特Stephen Witt,美国财经记者,《纽约客》撰稿人。简体版书名《黄仁勋:英伟达之芯》,2024年12月出版(湛庐/财经)。 《英伟达之道》(The Nvidia Way: Jensen Huang and the Makingof a Tech Giant),2024年12月出版。作者金泰,《巴伦周刊》科技专栏作家。简体版2025年1月出版(中信·漫游者)。 《英伟达之道》和《黄仁勋传》似乎是两个差异化主题,一本着重企业,一本着重人物。实际上两本书都可以命名为“黄仁勋和英伟达”。两本书都得到英伟达方面的授权,大致遵循同样的时间线来描写企业历程,采访的人物有很多重复。它们的目标读者略有不同。金泰的书适合对英伟达产品和历史有所了解的读者,着重内部管理经验挖掘。维特的书面向对英伟达和GPU不熟悉的读者,将黄仁勋个人经历、公司历史和行业背景结合起来,追求历史感、复杂叙事和人物理解的深度。奇怪的是两本书的篇幅一样,都是272页。
音频文字发布在公众号“北京读天下”,《价值创造与商业模式》在公众号微店有优惠。每周新书听友群微信号:yinmingshu002。 2008年第一期节目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口碑传播,和任何新产品一样,Planet Money希望在早期成功之后能够增加竞争壁垒。除了主持人和节目氛围,他们选择的一项竞争优势是基于新闻报道的动手题材。这一努力在2013年为他们带来了突破,节目播放出现了第二次高峰。这期节目的名称叫做Planet MoneyMakes a T-Shirt,是一个系列节目。节目的缘起是周边产品,很多节目会销售周边产品,比如 T恤衫,Planet Money也不例外。这期节目是两位创始主持人策划的。提出设想的是Adam Davidson,他说我们做一件T恤衫,但不要像其他人那样找人定制一件,而是从头开始做一件,也就是说,要从棉花开始。我们不光要卖给听众节目T恤衫,还要把制作过程卖给他们。
音频文字发布在公众号“北京读天下”,《价值创造与商业模式》在公众号微店有优惠。每周新书听友群微信号:yinmingshu002。 Planet Money,美国的一款经济类科普播客。在任何一个经济类播客的榜单上都可以看到它的名字。它的口号叫做,Economy Explained,对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它的风格是创意和娱乐性,用通俗的语言和故事的形式让非经济学专业人员理解经济概念,同时又保持必要的深度,让有经济学基础的听众不感到肤浅。 Planet Money听众的特点是比较喜欢思考,理解力比较强,对内容品质要求很高,只是因为专业领域不同而需要节目来帮助他们,smart but not expert。传统上,财经新闻报道比较强调权威性。今天,至少会有很多听众不再容忍宣讲式的经济新闻分析。主持人要在态度上有一个根本性转变,敢于承认自己的局限。他们设计的方案之一是让主持人在节目中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去除神秘性和独断性。Alex Blumberg经常会问一些非常初级的问题,借此和听众建立联接和信任关系。主持人并不隐瞒自己的无知,“我们也是刚刚知道”。让听众觉得自己是在和主持人一起学习,创造出新的沟通形式。传统新闻分析,大家都去找权威人士给答案,Planet Money向听众展示出寻找答案和批判反思的过程,重要的不是谁知道,而是共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看上去效率低,但符合听众的需求,激励水平高。Adam Davidson的总结是,没有权威,只有过程。 本期讨论的案例是PlanetMoney,美国的一款经济类科普播客。在任何一个经济类播客的榜单上都可以看到它的名字。它的口号叫做,Economy Explained,对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它的风格是创意和娱乐性,用通俗的语言和故事的形式让非经济学专业人员理解经济概念,同时又保持必要的深度,让有经济学基础的听众不感到肤浅。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