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会不会像黑莓一样消亡?比特币是不是和过去的庞氏骗局一样?(虽然确实有非常多的电子货币的逻辑和出发点就是庞氏骗局)我们很容易问出这种类比思维下的产物。但这种方法真的好吗? 这种问题,本质上是一种略显偷懒的思维。因为我明知道特斯拉会不会消亡这个关键在于时刻不断地跟踪它,观察它的各项指标,各种商业决策和逻辑,根据动态情况进行判断。而不是用一个在一个不同时期段,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失败例子强行进行对比,从而试图得出某种似是而非的结论。
最近爆火的ChatGPT可以代替投资分析师吗?它到底有多智能?我花费了几个小时“把玩”了一下ChatGPT,结果还是令我感到惊讶的。这个号称目前市面上近乎可以通过图灵测试的最先进的“聊天机器人”在一些提问方法之下可以完成非常多的工作。 ChatGPT同时居然还给我了一个长期看好的公司名单。。。远超我对它的认知。我们可能正处在一个变革的前夕,未来的世界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 (ChatGPT点名的公司是:微软和亚马逊)
为什么富豪们,大佬们的投资都是特例?因为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怪异,至少它比起我们线性的认知来说,要怪异多了。 改变人生轨迹的投资,必然是“特例”。人生只需要富有一次即可。
Metaverse,元宇宙,应该是去年最火的热词和概念。全国甚至都掀起了对于“元宇宙”概念的追捧热潮。但是元宇宙到底是什么?这件事情上我们似乎都没有统一的理解。 市场也对Metaverse的概念公司,比如META(Facebook),Unity,Roblox等公司越来越没有信心,因为这些公司看起来都离大家想象的元宇宙很远,而且他们需要烧很多钱,还要很久才可能走到那一步,我们对他们能赚多少钱,也没有一个大概的清晰认知。元宇宙到底对普通人有什么好处?什么是真实的和虚拟的呢?元宇宙只是一个虚拟空间吗? 为什么这些公司会这么笃定地追逐元宇宙概念呢?号称元宇宙之父的Matthew Ball可能会给我们一些答案,尤其是他所成立的封闭式基金METV,他到底看好哪些公司?
投资是一项可以通过系统性学习提高的技能吗?还是说它是一个天赋比努力更重要的事情? 投资并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事情,它很特殊,并不是一项可以通过系统性学习而提高水平的事情。 但是大家不用太过于沮丧。。。因为水平高并不代表结果就比你高多少,因为运气其实对投资结果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Charlie Munger,芒格说过:“要在鱼多的地方钓鱼"。其实意思就跟孤独大脑的老喻说的:”提高运气的运气“,是一个道理。 普通人如果要投资成功,最好的办法就是削弱运气的影响。为什么呢?因为绝大部分人还轮不到谈运气就已经把自己的钱折腾完了。。。
现今顶级的运动员往往在退役后都会寻求入股某些球类运动的队伍。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因为很多球队其实都不怎么赚钱,投入还非常高,有钱买买微软,谷歌和亚马逊这种公司的股票不香吗?为什么要买球队呢?不止是顶级运动员,名人明星和富豪们也非常乐衷于投资球队,这是为什么呢? 在资本和全球化的推动下,以往很多在美国并不流行的运动也开始逐步展露头角。在流媒体、博彩等环境改变的情况下,体育的魅力越发凸显出来了... David Beckham和Lebron James,小贝和詹姆斯,绝对是运动员里面投资水平的天花板级别。
经常喜欢用推特Twitter管理公司的马斯克Elon Musk,是出了名的爱发文和回复。他的言论在2018年的时候曾经因为他在twitter上面发文要私有化特斯拉而遭到了严重的质控,最终和美国的证监会SEC达成了和解。 事后,他仍然热衷于发文,而且毫不避讳地表示自己不尊重证监会。以此为鉴,到底什么事情是CEO们不能随便说的?有什么原则是他们需要遵循的呢? 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了解这些细节,以便于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能更好地甄别信息。
2022年过去了,亚马逊这样的公司都跌成狗了,股价一落千丈。在一个通胀+通缩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挑战异常大。有投资人反应说,亚马逊这样的公司的EBITA估值比“造口香糖的”Mondelez都要便宜,这是有多便宜? 为什么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仍然应该投资科技?长期看投资科技依然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长期投资者很难,非常难坚持下去,因为这三年持股体验太糟糕了,资产上上下下的程度堪比经历了一场牛市然后一场熊市,仅仅在三年内。 最后分享一下我最看好的三家公司:Evolution Gaming、Disney 以及 Axon
《青春变形记》(Turning Red)是2022年最让我惊喜的电影之一,石之予导演对生活的观察和创意的打造能力已经在pixar内部获得了非常高的关注,她本人已经成为了pixar创意部门副总裁。 该作品对东亚文化里的一些家庭关系(全世界可能都有的家庭关系)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绘。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总不是那么平等和尊重的,回头来看父母总是选择和孩子在错误的地方发生冲突,而且这种冲突往往贯穿终生。 作为一个投资者,我们可以观察到这种错误的冲突往往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非常不利于一个拥有较好投资EQ的人成长。 这也就是为什么芒格总说,40岁之前没有价值投资者,同时他还说过10岁左右如果你没有投资相关的EQ,你之后也不会再有了... 2022年最后一集,大家新年快乐。
Edward Avedisian,一位普通的单簧管演奏家,典型的中产收入人士,是如何在不靠遗产和中奖的情况下,在40年左右的时间里建立起了1.25亿美金的巨额财富的? 这是一个复利的故事,也是一个普通人依靠极端意志力和信念致富的故事。 依靠股市神奇的复利作用,以及对科技公司(比如Microsoft)的青睐,他成为了历史上最low-key的股神。 但他并没有挥霍这笔财富,而是将它全部用于改善社会了。
《阿凡达2:水之道》终于上映了,它的整部电影制作费用突破了新高。由于是2&3两集连续拍摄,这两部电影的总造价堪比复仇者联盟3&4。但复仇者联盟是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打造的,卡梅隆这么高的制作费看起来就是一场世纪豪赌,赌赢了,可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赌输了。。。?迪士尼难道不怕卡梅隆在阿凡达2&3上面翻车?为什么他们明知道成本这么高还敢往里面砸钱呢?
马斯克 Elon Musk 四年多前的一段经典采访,引出了当年还不是妖股的Tesla爆发的核心要素。为什么马斯克和木头姐可以在那么早就笃定Tesla可以复制大规模量产?而且能一直增长这么多年?为什么他们说绝大部分人都不能理解指数级增长?(也就是非线性增长) 理解马斯克对指数级增长(exponential growth)的理解,对于一个创业者和投资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点。 Tesla的成功,也许5年前的你也可以意识到,只是我们的思维逻辑还没有提升到那一步。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