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玄学报告|“低能量”、“容易被影响”其实都是你的独有天赋

我在gap“向内看”的梳理过程中接触了冥想、水晶疗愈,八字等“玄学”。。。最后发现其实所有的理论和工具,都指向同一个目的:对自我的了解与联系,活出独有能量和天赋的所在。 作为一个凡事讲逻辑爱刨根问底的ENTJ,在众多工具中发现了“人类图”,它既有逻辑网络,也有玄学能量,我就很buy in... 看完我的图, 原来我:“荐骨”和“直觉”极其强大,只要在做事中感受到快乐,而非听从大脑甄别的“机会和风口”,就一定能走向“成功”,释放生命的能量; 原来我:所感受的情绪不是“自己的”,因为我的“情绪中心”空白,所以独处最能让我冷静清晰; 原来我:打通了适合宣导、传播,擅于洞察的“能力通道”。。。 人类图是一张我们自己的“出厂说明书”和“未来修炼地图”,如果这已经不是一个属于“做螺丝钉”就能过好一生的时代,那不如努力活出自己的天赋和能量状态。 ----------------------------------------- ⚠️本期收听指南 1️⃣ 微信小程序下拉搜索“人类图” 2️⃣ 点进任何一个测试小程序,输入出生时间地点等 3️⃣ 观察一下你专属的“出厂设置”图,有颜色的板块代表“稳定有自己的运转模式”,空白板块代表“不稳定容易被外部干扰”。 然后开始收听吧! 01:48 人类图是一张整合了“四大玄学”的个体“觉察地图” 07:19 你是生产者、显示者,投射者,还是反应者?用不同的能量密度去匹配错误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就会陷入挫败和苦涩 12:22 9个能量中心(类似脉轮)的不同运转模式决定你是哪种能量的人 每个人的天赋和能量不同,不要去穷极一生“扮演他人”,完成别人的KPI。 40:51 Atom的图交了“白卷”,全部空白的能量中心就是不好吗? 从一个维度来看,空白代表“不稳定、没有自己的运转模式”,如果完全follow别人的标准和价值,就会在追逐和迷茫中淹没自我。但反过来看,这张图也可以是拥有千变万化的x man,可以复制、黏贴任何一种能力和系统。 01:03:20 我们被什么所“束缚”?要相信自己的“内在权威” 01:17:22 Surprise! 大脑的判断是较“低级”的“仆人”,心的判断才是“主人” 01:22:02 如果相信大脑的判断,你会在不久的将来输给AI,人类唯一的权杖也许是作为“灵性的个体” 01:25:34 好消息:)宇宙能量在发生变化 ------------------------------------- Atom 教练陪跑服务品牌「实见」创始人 实见是创新的教练陪跑服务品牌,主张通过“实际行动,见证改变”的核心理念支持每个独立个体成长。 林唐伊教练 实见教练/资深人类图解读师,前知名传媒集团首席记者,资深的高管教练、团队教练,超过10年的教练工作经验,拥有超过1900小时的教练经历。 更多日常的品牌分享,欢迎小🍠来找我🙋! Jennifer Jia (420701189)

107分钟
2k+
1年前

和Nod聊聊公共观点、个人价值感,以及生活的其他可能性

这个月都在LA,于是必须visit一下我们闹老师。从我们在Oh!myga播客里聊《靠“审美好”能“吃饭”吗》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年,我在经历了操盘一个10年品牌的战略升级、落地,后续经营,再到一些原因离开品牌,进入自我梳理和放松(企图)的此刻,这一段时光过去后想想,也是又drama又合理。 闹老师、广煜老师和ABCD工作室是我进入gaga后“很确定”的第一个重要合作伙伴,也是后续四年里唯一的外部合作伙伴。我在社媒上经常重复自己经营品牌的理念:品牌是一种基于“人文关怀”的“叙事”。很庆幸遇到了同样关注“本质”而非“战术”,同样依然怀着热心“care”这个世界的,共同叙事的伙伴。 于是,本期没聊“技术和战术”,而是作为创作者,对于自我和生活的一些真诚分享。后半段笑死。大家自己听吧~ 1️⃣ 创作者与环境、时代的关系; 2️⃣ 公共观点的“正确性”?我们是不是不自觉地接受了“样板式”的人生KPI? 3️⃣ 给自己的不安、焦虑、紧张和压力设置“缓冲区”,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擅长幸福地渡过一生。 ✨✨✨✨✨✨✨✨✨✨✨✨✨ ✈️本期嘉宾:Nod Young ABCD设计公司联合创始人,艺术家,创意总监,儿女双全的新晋奶爸。 ✨✨✨✨✨✨✨✨✨✨✨✨✨ 04:06 在LA的生活方式、节奏,每天的routine,和在北京有什么区别? 12:02 与中国商业&市场的“超级效率”不同,与他人的connection密度变少,这对创作有什么影响? 15:17 曾几何时,对外输出观点的“KOL”还是必须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和案例的“行业精英”们 18:40 公共观点和个人价值观的冲突,“对与错”到底重不重要?也许我们今天有太多应该引领、和起到“缓冲”作用的媒体与品牌缺位 22:39 “输入”要保持chill和开放,“输出”则保留自己的标准和好恶 30:38 现在这个世界已经不缺“观点”了,真正的纯情也许也会被误认为成一种做作的谄媚 37:40 从中国古代文人园林联想到的“当今知识分子困境”。 也许我们能做的就是守住自己的分寸,过好当下的每一天,然后享受“混乱本身” 48:33 你不能硬挺挺地往大直角儿钢板上撞,要学会为自己设置一个个“缓冲区” 52:46 给年轻人的“建议”?也许生活还有别的可能性 01:04:33 在伊势丹做打包工作的漂亮男孩故事;以及横滨“毫无才华”却无比幸福的小胖子的故事 01:12:34 也许我们应该学会“降维生活”,并在“降维”两个字旁边设计上几颗小爱心💕 *多年前和“横滨小胖” *nod在LA家中的办公室。他每天美国时间8-12pm会坐在这里连续工作 *nod每天给全家做三餐。我在他家感受了一下他的“Asian Fusion”料理,很健康哈哈 *投入并享受家庭生活:他和太太给小朋友做的学校手工小玩具,也会专心陪孩子玩耍。 ✨✨✨✨✨✨✨✨✨✨✨✨✨ 片尾曲:Khalid/Young Dumb & Broke “yeah, we're just young, dumb, and broke but we still got love to give."💗 -------------------------------------- 欢迎大家留言,告诉我你想听到的选题! 也欢迎小红🍠找我🙋:Jennifer Jia (ID:420701189)

85分钟
2k+
1年前

日常工作是“唱反调”:我在日本零售品牌做内容创意

朗拿度的神秘新工作揭晓🎉 从10年资深媒体人到零售巨头初次做品牌,赶上40周年日本总部大会。。本期我们就跟随他“云上班”体验一下在日本零售品牌xxx做品牌创意、日本开会、巡店,以及作为品牌新人的“价值冲击”与热乎的一手大厂感受吧。 ✨✨✨✨✨✨✨✨✨✨✨✨✨✨✨✨✨✨✨✨ ✈️本期嘉宾(Oh!myga主播之一):Leon朗拿度 前《智族GQ》资深生活方式编辑,现在在日本零售品牌xxx上海创意中心做内容工作。 02:56 xxx每年日本总部大会有些啥内容? 17:55 大会主旨:最重要的永远是经营 27:58 生意大了如何贯彻理念和标准、激励企业活力和增长?答案是大力培养、放权给一线! 36:46 日企的职场文化是怎样的? 41:53 东京巡店体验!必打卡门店:浅草寺,Tokyo(银座)店 58:28 GCL的角色是什么,主要业务到底有哪些? 01:06:59 企业里需要一个厉害的人去“唱唱反调”:“We are more than this"也许是长期主义品牌人的使命本质 01:22:43 从媒体内容人到品牌创意人,最大的“文化冲击”是什么? 01:36:58 “也许我的专业、经验还在学习迭代的阶段中,但‘做品牌’这件事情身,就是我活着、努力自我成长的过程。” ✨✨✨✨✨✨✨✨✨✨✨✨✨ 欢迎大家留言,告诉我你想听到的选题! 也欢迎小红🍠找我🙋:Jennifer Jia (ID:420701189)

108分钟
2k+
1年前

麓湖CPI的“永续”经营:像编辑“立体杂志”一样规划商业

我们的消费总是极其“繁荣”,被热捧(一时)的品牌层出不穷。当你走近线下细看,这些店铺大多形式fancy,但你会在那里消费吗?你在首次“打卡”之后还会再来吗?有多少线下店可以被你列入“可以时不时来逛逛的地方”清单? 商业的整合和运营能力将如何把城市、文化、品牌、社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有机生长。有些商业已经开始沉淀深度思考、挖掘向内、基于人的底层经营模式,今天我们就和这类商业的代表,新“开岛”的麓湖CPI来聊聊这个话题。 *成都麓湖CPI,围绕永续生活提案,与自在生活处处相关、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融的新鲜小岛。 ✨✨✨✨✨✨✨✨✨✨✨✨✨ 本期你将听到⚠️ 1️⃣ CPI“招商的标准”是什么?优秀的operator:相信共同的生活理想;穿越周期的投入决心和经营能力;拥有属于品牌自己的人群经营方法。 2️⃣ 品质运营+内容运营+数据运营+用户运营成就“永续”经营。 3️⃣ 像做一本“立体杂志”一样规划商业:先想好每个“专栏”(商业板块),再填充主题和内容(品牌&活动) ----------------------------------------- 本期嘉宾✈️ Joan:麓湖CPI项目负责人(孜孜不倦的商业学习选手) 03:39 百货、mall, “非标”,中国的商业地产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09:10 就像我们聊“生活方式”等简单粗暴的标签一样,“非标”也不能概括CPI这类商业形态。 15:39 CPI的经营,定义自己为“编辑者”,作为品牌和“岛民”之间的桥梁,共创一种“永续”生活。 18:10 什么样的品牌是从“招商”角度看来的好品牌? 27:02 面对“主理人品牌”个性和不确定性的两面,商业地产如何协同他们“永续经营”? 30:57 从关怀客人需求最底层出发的“品质运营”,才是最可持续的工作SOP和经营之道。 37:49 为什么日本的商业如此“好逛”?不标榜、不show off,而是在“真的生活”。 43:25 不做传统mall的“引流营销”,麓湖CPI的营销策略是什么? 58:31 像做一本“立体杂志”一样规划商业:先想好每个“专栏”(商业板块),再填充主题和内容(品牌&活动) 01:01:58 我们期待在未来看到怎样的品牌? 01:10:08 CPI接下来一系列的“开岛活动“和“刷岛攻略🏝️”! ✨✨✨✨✨✨✨✨✨✨✨✨✨ 给我留言,或者小🍠找我🙋(Jennifer Jia ,ID:420701189)

76分钟
2k+
1年前

和《品牌星球》聊聊行业、品牌,以及从业者的一些未来预想。

《品牌星球》作为一路陪伴、见证“新消费”浪潮的行业媒体,今天和我一起聊聊这一整个周期消费品牌们的焦虑、困境、leanring和转变;品牌人可以关注、抓住未来的哪些机会?与其焦虑“品牌部”会不会消失,不如主动“瓦解”形成新的壁垒。 ⚠️本期你会听到: 1️⃣ 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 ,品牌们的思考和转变是什么? 2️⃣ 品牌部一定会“消失”,但它将以更开放、渗透的形式永续; 3️⃣ 行业趋势与现象:线下、小地方、平价精品的趋势 ✨✨✨✨✨✨✨✨✨✨✨✨✨ ✈️本期嘉宾:Amanda,品牌星球内容负责人。持续进阶的内容人和品牌行业观察者,相信内容和品牌的价值。 *品牌星球,一家聚焦品牌创新的媒体内容和服务平台,关注品牌在商业和生活方式上的美好创造。自 2018 年上线以来,报道过上千家国内外品牌,公司以「内容」为核心,挖掘和呈现当下中国和全球范围内的品牌创新变化,以此推动中国品牌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04:15 “新消费”的起落,“成与败”分别是什么? 09:36 今天的品牌:从追求GMV到更实际的利润和用户复购;增长路径不再高举高打和激进;群体性特征的变化,外行跨进来做 0-1初创大幅减少; 18:36 观夏和闻献这类品牌的特别之处:靠品牌驱动和溢价; 25:31 企业大致分成三种:“品牌”是必选项,是商业模式;压根不相信也“不需要”做品牌”;而大部分企业都在中间地带; 27:42 如何把品牌渗透业务和产品?美瞳品牌《cofancy》 的案例; 33:00 我认为“品牌市场部”再下一个阶段一定会“消失”,但它会以更永续的形式存在于企业。与其抵抗,不如主动融入。 57:00 下一个趋势?回归“线下”,回到“小地方”; 01:03:32 《山下有松》的案例; 01:25:33 做品牌的本质是自我的价值认同和表达。 ✨✨✨✨✨✨✨✨✨✨✨✨✨✨ 给我留言,或者小🍠找我🙋(Jennifer Jia ,ID:420701189)

92分钟
3k+
1年前

职场女性|我们为何而工作?那张人生的“意义之网”到底要如何织就?

最近,我经历了一段前所未有的基于生理、女性身份下选择两难的焦虑。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这样的女性)为何而工作?尤其当我收到很多迷茫的年轻女孩询问我,到底要选择怎样的“赛道”、行业和岗位时,我想真正向内的自我剖析,可能会更具“指导性”。 有些人用工作滋养自我,而有些人并不需要工作去证明自己和得到满足。人生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获得幸福,可持续的内心平静和愉悦。 (🎵 片尾曲邀请大家听完,chara版的my way我第一次听在大学时,不太能切身体会歌词的含义,只是觉得她唱得轻描淡写、却越说越笃定。今天再看歌词,给了我很大的力量。也希望pass给你。) ✨✨✨✨✨✨✨✨✨✨✨✨✨✨✨✨✨✨✨✨✨ ✈️ 本期嘉宾:黄四。从康泰纳仕、即下山,再到vivo。媒体人?品牌人?创作者?新手妈妈?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永远对生活的敏锐、对商业的实践,对创作的热爱。她此刻正在gap全身心照顾新生宝宝中。 📖 本期书单:《毫无意义的工作》,《规则的悖论》 ✨✨✨✨✨✨✨✨✨✨✨✨✨✨✨✨✨✨✨✨✨ 03:04 我首次体会到“生育焦虑” vs 黄四成为新手妈妈,同样原因、不同阶段,但都对“女性身份”和人生规划产生了新的思考:multi tasking,优先级排序,接受,体验,活得越来越“整合”。 19:59 我们需要“繁衍感”。不想生孩子,而是更多把“繁衍感”寄托在工作价值、自我观点、作品的表达和实现。可是,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又是什么呢?当你丢失信念感的时候,又要如何take那个“leap of faith”呢? 40:58 职场女性的现实困境,但“女性思维”也许代表了下一个时代的市场需求和趋势。 55:13 面对低谷期:前方可能一片黑暗,但黑暗也意味着它充满了无限可能。 《My Way》 And now, the end is near, 此刻,终点已临近, And so I face the final curtain, 我也要迎来落幕, My friend, I'll say it clear, 我的朋友,我会说个清楚, I'll state my case, of which I'm certain, 我会讲述我确信过的人生, I've lived a life that's full, 我充实丰盈地活过, I've traveled each and every highway, 我在每一条高速路上奔跑过, And more, much more than this, 但是,更重要的是, I did it my way, 我用了属于我的方式, Regrets, I've had a few, 遗憾,我也有过一些, But then again, too few to mention, 但是不值一提, I did what I had to do, 我做了我能做的一切, And saw it through without exemption, 回想起来也不求赦免, I planned each charted course, 我认真规划过每一段行程, Each careful step along the byway, 每一个精细的步伐, And more, much more than this, 但更重要的是, I did it my way, 这是我的人生,我用了属于我的方式 Yes, there were times I'm sure you knew, 是的,你知道有过那么几次, When I bit off more than I could chew, 我背负难以咀嚼的苦涩, But through it all, when there was doubt, 但自始至终,就算充满疑惑, I ate it up and spit it out, 我还是吞下、消化了这些痛苦 I faced it all and I stood tall, 我不曾下跪也不曾低下过头, I did it my way, 因为我坚持用属于我的方式,过我的人生 I've lived, I've laughed and cried, 我曾经活过爱过笑过哭过, I've had my fill; my share of losing, 我曾经满足也曾经失落, And now, as tears subside, 现在,当泪水消逝, I find it all so amusing, 我发现一切都能坦然面对, To think I did all that, 回想我所做过的一切, And may I say - not in a shy way, 请允许我毫不羞愧地说, "No, oh no not me", 我没有虚度, I did it my way", 我用属于我的方式活过, For what is a girl, what has she got? 一个女孩她拥有什么? If not herself, then she has not, 除了她自身,她就一无所有, To say the things She truly feels, 说出她的切身感受, And not the words of one who kneels, 而不是向他人屈服的话语, The record shows I took the blows, 时间会证明我努力活过的一切, I did it my way, 我用属于我的方式活过, yes,it was my way, 对,这就是我的一切。

73分钟
2k+
1年前

从“中式甜品”的起落,聊聊当年的“新消费”在今天要如何“可持续”。

近期大家可能都有关注到一些新闻:“知名新中式甜品”的困局和落寞。新消费前后近十年,几乎所有行业都被“重新定义”了一遍,品牌营销也在辗转中经历了行业、岗位,需求的巨大改变。 从前几期聊“增量”到“存量”,到今天“新消费”品牌的逐渐淡出,我不禁在想,一切事物、规则都在泡沫退去后回归它应有的样子。“新消费”比“老消费”到底差了什么?十几、几十年扎实的沉淀,并不是流量、线上玩法可以一举击破和颠覆的。 今天,我邀请零蔗糖中式烘焙品牌「鹤所」的两位创始人,聊聊他们如何看待“老品类、新做法”,以及令我十分inspire的观点📝:“找到自己的节奏这件事无比重要”。 ✨✨✨✨✨✨✨✨✨✨✨✨✨✨✨✨✨✨✨✨✨✨✨✨ ⚠️本期你会听到: 1️⃣ 如何通过产品差异、渠道布局,视觉和文化表达找到自己的差异化0-1定位; 2️⃣ “新零售”所忽略的“老零售”能力:对线下渠道的敬畏之心 & 产品的稳扎稳打; 3️⃣ 品牌和生意的关系?“找到自己的节奏”无比重要。 鹤所-HE(STUDIO),成立于二〇二一年,正在探索和提供零蔗糖烘焙的更多可能性,平衡热量与味觉,拒绝使用反式脂肪酸类油脂,步入全球食材优产地,希望以“东方新味”的角度结合食物传统,记忆情感回归日常生活。 👨🏻‍🌾 包包:鹤所创始人,一个卖零蔗糖糕点的。 🦸🏻‍♂️ 舒克:鹤所联合创始人,常驻杭州,平面设计师。(小🍠:kuno 89032375) ✨✨✨✨✨✨✨✨✨✨✨✨✨✨✨✨✨✨✨✨✨✨✨✨ 05:20 卖过包子冰淇淋火锅,为什么最终入局“中式甜品赛道”?答案在餐饮行业里难得的“溢价空间”中。 09:21 从内容、视觉的品牌视角,如何切入一个创新品类,0-1的生意呢? 18:34 面对供应链、产品同质化,还有鲍师傅泸溪河等大牌压制,我的第一个切入点是“品牌差异化” 21:43 “跨行业”给了我灵感,零蔗糖酸奶、0糖饮料等在同一时期的崛起,给了我“0蔗糖”甜品的产品定位 31:14 没有过多宣传“开业即爆”,从“设计师视角”解读品牌视觉语言的作用? 43:33 轻松+真诚,弱化空间存在感 vs 用平面去捕捉注意力,从“经营视角”去看视觉语言的作用 48:34 “寺庙视觉”:土地、自然,东方。设计师,尤其是餐饮设计师不能“反人性” 01:03:13 “新零售”比“老零售”差在哪?渠道力:过度依赖线上渠道,但忽略了对线下渠道的“敬畏之心” 01:09:52 产品力:先有满足用户需求的核心差异定位,再根据用户习惯不断延伸、匹配使用场景 01:14:35 2024,新消费要如何活下来、活得好一点?更聚焦、更压缩的产品线,成本控制,放大擅长的事情 01:16:01 “品牌表达”依然至关重要,它更应该长线、单独地投入,而不是过度扛起产品和渠道应该承担的销售转化 01:19:50 品牌和生意的关系?对于新品牌,品牌动作还是应该和“生意挂钩”;而使命和长远的信念表达则需要更多时间的考验和沉淀 01:21:56 找到“自己的节奏”无比重要。3-5年的“量变”到了,自然就会迎来“质变”。 ✨✨✨✨✨✨✨✨✨✨✨✨✨✨✨✨✨✨✨✨✨✨✨✨ 📝🙋 给我留言:小🍠 Jennifer Jia [email protected]

92分钟
2k+
1年前

开工前,和猎头聊聊“品牌岗”这个班儿到底要怎么选?

大家新年好!🎉之前赶着从日本回京过年,懒惰拖更了一阵子~龙年即将开工,年前可能搁置的议题--《到底该坚持,还是该“动动”》又可以拿出来琢磨琢磨了。 今天请到曾经成功帮我招到多个“品牌营销岗”的猎头小姐姐phoebe,聊聊这几年用人市场的变化,以及我们在这个不确定的环境下,如何结合“现实”和“内心”去选择一份工作。 ✨✨✨✨✨✨✨✨✨✨✨✨✨✨✨✨✨✨ 本期你讲听到⚠️ 1️⃣ 疫情前后的求职市场:企业方和求职者的需求转变; 2️⃣ “品牌部”会消失吗?“品牌人”也许应该换个思路理解这份工作; 3️⃣ 留下还是离开?最好的时机就是你全然“了解自己”的时刻。 ✨✨✨✨✨✨✨✨✨✨✨✨✨✨✨✨✨✨ ✈️本期嘉宾:Phoebe(小🍠:霹雳贝贝) * 前CGL资深猎头7年+,先后服务世界五百强前十上市零售企业、从零售、新零售到新消费头部企业。招聘中高管过百名。再作死转互联网大厂做招聘。 01:59 2019-2023用人趋势回顾:疫情前新消费爆火;疫情中电商、数字化,供应链和产品创新等长远布局、管理升级职位反而增多;疫情后完全回归保守谨慎 09:41 求职快变成“竞价市场”?只要企业土壤稳定,宁愿牺牲短期回报 15:21公司大了以后的“熵增效应”,招人只能遵循“稳妥”>“创新” 25:18 跟“生意相关”的能力依然是最重要的,“降本增效”的岗位是增多了的,综合能力强、可以拉通各部门的人才是最受企业欢迎的 28:33 从前线长起来,或者伴随企业穿越周期,有综合、不同的经验能力,可能比“在一个岗位很多年”更被当今企业需要 31:26 工作1-3年的年轻人在今天找工作确实更艰难,那不如找一份让你真正充满热情的工作! 40:03 “品牌部”会消失吗?从奶油蛋糕上的樱桃到一个复合、拉通性质的“中台”? 01:04:00 “品牌人”、“营销人”,也许我们不应该框死自己,我们要做的是像搭积木一样构筑自己的能力模块(➕一点生意思维); 01:07:57 离职还是跳槽,最好的时机就是你全然“了解自己”的时机 01:10:14 钱、title都是短期的刺激,长期的motivation是你内心究竟想过怎样的生活? 01:17:46 犯错误=完蛋?关键性的成长恰恰来自于犯错误。在职场中,也许所有的选择都是“中庸”的 01:20:51 所谓“空窗期”焦虑,其实职业生涯三、四十年,这几个月的休息真的不算什么,而你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滋养 ✨✨✨✨✨✨✨✨✨✨✨✨✨✨ 💡在今天,上班儿和赚钱可能是两回事(上班儿挺耽误赚钱的。。) 既然选择在企业打工,我们可能就要更多去考虑带给自身的成长价值(专业和方法论的习得、视野,更广阔的机会)。我们除了考虑“职场如何进阶”,更要去想想自己的职业发展和想要过的生活之间的关系。毕竟“品牌营销岗”,真的是一份和生活互相滋养、无法分割的职业选择。 📝🙋 给我留言:小🍠 Jennifer Jia [email protected]

96分钟
5k+
1年前

“可持续”品牌|日本品牌为什么可以慢慢做?feat.《未来预想图》赵慧

本期展开一个新的议题系列:可持续的品牌。 聊聊在所谓的「第四消费时代」,或者在一个越来越存量的市场中,“慢慢做品牌”的重要性,以及用何种方法经营一个“可持续”的品牌。而说到永续、slow brand,日本品牌的经营之道一定是绕不开的观察样本。 最近在东京上课+追星的缝隙间,和《未来预想图》主编、「现在进行时」的主播 --- 赵慧老师,从她作为媒体人专业、insight的视角、以及在东京居住了10年的生活、文化观察视角,聊聊日本的品牌经营思路和发展趋势对我们有哪些借鉴和启发? 本期你会听到⚠️ 1️⃣ 日本商业趋势的变迁,我们为什么不能直接“拿来主义”? 2️⃣ 什么叫“主理人”,什么叫“slow brand”-- 也许是我们“过度定义”了。 3️⃣ 日本品牌为什么可以“慢慢做”?内容赋予了日本企业哪些品牌价值? ✨✨✨✨✨✨✨✨✨✨✨✨✨✨✨✨✨✨✨✨✨✨✨✨✨✨ ✈️本期嘉宾:赵慧(小宇宙🪐播客:现在进行时) *《未来预想图》主编,旅居东京10年,深度观察和分析在日「BCD」(Branding/City/Design)议题。 ------------------------------------------------- 04:39 日本商业综合体的整体变迁:2015-2016断层型发展,综合“Market”型空间;疫情后,商业中“公共空间”的面积在变大,“让渡”概念出现。 *涉谷的宫下公园:在最繁忙街区的一块“让渡”。我在下午课间在这里小坐,有非常多的高中生在这里gathering 11:22 国内过度关注“主理人品牌”这个概念了(兴趣以上,创业未满),但它不是这个商业世界里唯一有趣的东西。 19:51茑屋/ccc的核心目标是做“城市+街区”,底层是“人”。时髦的代官山、爱冲浪的湘南,千叶大学城如何适配不一样的T-site? 24:47 产品第一,还是人群第一?看看你的市场/行业到了“精细划分”的阶段了吗? 29:14 品牌内容如何融入企业文化,赋能企业持续增长: 《花椿》赋予了资生堂什么品牌价值?优衣库和beams如何做品牌生活方式内容传播? 39:28 边界感极强的日本人,做“私域”有多难?t point, d point, 乐天point,不进入“私域”,那我们不如一起把“公域”打通。 48:49 日本品牌为什么可以“慢慢做”?存量市场,“口碑”+“社群人际关系”是第一优先级 56:05 为什么日本的成功项目不能直接“拿来主义” 01:02:31 从媒体人的选题视角看商业趋势:即前沿,又经得起考验的品牌和业态。eg. 看好线下零售, 超存量“文具市场”的底层发展逻辑, 01:16:19中国品牌很擅长“营销”,但大多是“术”,日本品牌的inspire在于底层逻辑和可持续的经营方法论。 🌟 控制体量,保持节奏 片尾曲:红莲の弓矢 -------------------------------------------- 🙋欢迎大家留言,或者📧+小🍠找我私信你的想法和疑惑~ [email protected] 小🍠:Jennifer Jia

84分钟
3k+
1年前

「品牌人的出路」|从时尚媒体到科技大厂,职业经历“3跳”所练就的“破壁能力”

假期归来,也迎来本系列的完结篇🎉 本期嘉宾也在节目发布前,刚刚迎来了自己可爱的新生宝宝👶,开启了人生的又一个新阶段(让我们祝福她!)👨‍👩‍👧‍👦💗。 💡希望这个系列3位嘉宾的几次勇敢选择、行业切换,自我迭代的心路历程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心态,可以真的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鼓舞。 本期你将听到: 1️⃣ 从“小而美”品牌成功落地“大厂”,我完成了哪些转型 2️⃣ 品牌人如何用谦卑客观的“记者精神”深入产品和经营 3️⃣ 如何通过创新内容campaign“破壁” ✨✨✨✨✨✨✨✨✨✨✨✨✨✨✨✨✨✨✨✨✨ ✈️本期嘉宾:黄四(小🍠同名,公众号:黄四的线上实验室) *媒体人?品牌人?创作者?新手妈妈?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永远对生活的敏锐,对商业的实践,对内容和创作的热爱。 01:33 从康泰纳仕、既下山,再到vivo,我想离受众更近,试试内容如何“赋能”商业 07:14 "广告思维"更适合marketing, "内容思维"更适合branding 09:50 一个内容品牌人为什么科技大厂?我想体验从“软”(价值)到“硬”(产品),从“小众”到“大众” 20:26 没有产品和企业是“无根之水”,只是没有被“提炼出来”。而这其实就是品牌人的工作 23:07 编辑思维给我的加持:洞察时代、内容整合,体系化的生态和表达 25:18 品牌人在职场:不仅要有ownership,更要有服务精神。用“记者精神”去服务好你的产品、赋能经营 35:00 为什么要做vivo x FIRST电影节?用内容驱动campaign ROI如何?(⚠️品牌策略和思路过程拆解) 46:54 为什么要做vivo 《创作者》?(⚠️杂志能给品牌、企业带来什么?) 1:07:34 在谈品牌人的转型、出路之前,先看看“本职工作”还有没有空间?是否足够了解生意? 1:13:15 如何定义“品牌人”? ------------------------------- 🙋欢迎大家留言,或者私信我你的想法和疑惑~ [email protected] 小🍠📕:Jennifer Jia

79分钟
2k+
1年前

「品牌人的出路」|从“增量”到“存量”,拼品牌差异化的时代来临了

本系列第2期,马上就要跨年啦!好好梳理和释放自己,最后再给品牌人打打气,在结尾请接收我们充满希望和力量的年末祝福🎁💪✨ 本期你会听到⚠️ 1️⃣ 经济下行大周期➕创新瓶颈期,拼“品牌差异化”的时代来临了 2️⃣ 品牌人:学会“向上管理”,“平行洗脑”,以及保持“定力” 3️⃣ 2024:蛰伏与新机 ✨✨✨✨✨✨✨✨✨✨✨✨✨✨✨✨✨✨ ✈️本期嘉宾:福隆 *曾经的媒体记者,现在的市场营销人,去过创业公司,也做过大厂螺丝钉,总体还是个互联网人。 05:27 从媒体市场、到美食APP创业公司,再到著名“社交”中厂,3跳心路历程 15:32 当我们都处于经济下行的“大周期”中,“做品牌”这件事发生了哪些变化? 19:29 CMO下岗,CGO上岗,如今“增量”变“存量”,CGO又下岗,CMO又上岗。。 23:04 产品新奇特、科技“卷”,用户需求细分还存在吗?其实我们的“创新”已经到了瓶颈阶段 31:46 在“存量”时代,“品牌差异化”可能是唯一可以赢得受众和市场的秘密武器了 34:45 老板们!别再把“品牌”理解成推广和投流了! 37:45 未来再创业,势必从第一天思考生意的时候,就把“品牌战略”连带起来一起思考 42:15 打工品牌人,如何打破“KPI魔咒”(⚠️附带Enjoy案例) 49:47 品牌人,必须磨练自己的“定力” 55:16 “向上管理”,“平行洗脑”是品牌人必修课 不主动横向拉齐、提前介入,很可能做出来的东西就是“诈骗” 01:12:00 “做品牌”本质上是一个“CEO工程”,跟对leader,迭代自己,最终完成“完形”进化 01:15:31 2024年,品牌人会面临蛰伏中的新机 保持定力、保持灵活,相信品牌的力量。 *芒格:永远只投资注重品牌、拥有企业文化,长期主义的公司。 ✨✨✨✨✨✨✨✨✨✨✨✨✨✨✨✨✨✨ 请大家抱持着希望迎接新的一年和更好的自己吧,新年快乐!🥳 ✨✨✨✨✨✨✨✨✨✨✨✨✨✨✨✨✨✨ 🙋欢迎大家留言,或者私信我你的想法和疑惑~ [email protected] 小🍠📕:Jennifer Jia

84分钟
3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