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外话
一席出品的新节目

Album
主播:
一席YiXi
出版方:
一席YiXi
订阅数:
5,765
集数:
15
最近更新:
1年前
播客简介...
一席的新播客,演讲的延长线。仍关注与你相关的一切。添加yixixiaobian入听友群,欢迎常来👏
席外话的创作者...
席外话的节目...

#13(下):男德班上,我让男生绑上 14 斤的西瓜,再来个顺转剖

嘉宾|刘海平,深圳技术大学助理教授,性别研究博士 去年圣诞节,我们发布了刘海平老师的演讲《计算爱情》,受到很多关注和讨论。(可以先听演讲,再听播客,搭配食用,营养均衡) 从2021年开始,刘海平在大学里开设了一门性别与婚恋课,讨论的内容包括:情感咨询与PUA培训、亲密伴侣暴力、分手、生育、家务劳动等,现在这门课已经上过三个学期。课堂上会讨论许多当下热议的话题,比如恋爱脑、霸道总裁、处女情结、男德班、“不婚不育保平安”等等。学生们抱着不同的期待来到课堂,许多人希望能学一些PUA的干货,却意外在课堂中收获了女性主义的启蒙。 刘海平也在课上与许多学生展开过“辩论”,对00后学生的性别观和恋爱观有了深入的观察——真的如外界传言的,他们只相信“不婚不育保平安”吗?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和刘老师约定录制一期播客,聊聊这门课。 因为内容过于丰富和精彩,我们将本期节目分为上下两集。 上集:我在大学开了一门爱情课,想学PUA干货的学生们要失望了 时间轴 01:07 课堂配对游戏:“低分女”如何锁牢“高分男” 10:15 男德班:让男生绑着14斤的西瓜走30分钟,再给他来个顺转剖 14:54 生育相关的知识像个秘密,生育者在生育中反而缺席了 19:55 男德班之后,男同学说会更尊重女朋友关于生育的选择 24:43 想通过亲密关系来解决他们原生家庭的问题是不可能的 33:34 讲完上野千鹤子,有个男生说我厌男,低估了他们00后 41:59 因为害怕不确定和复杂性而不婚不育保平安,是因噎废食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对亲密关系的观察~ 关于席外话 一席制作的播客节目,演讲的延长线。添加微信yixixiaobian加入听友群。

51分钟
1k+
1年前

#13(上):我在大学开了一门爱情课,想学PUA干货的学生们要失望了

嘉宾|刘海平,深圳技术大学助理教授,性别研究博士 去年圣诞节,我们发布了刘海平老师的演讲《计算爱情》,受到很多关注和讨论。(可以先听演讲,再听播客,搭配食用,营养均衡) 从2021年开始,刘海平在大学里开设了一门性别与婚恋课,讨论的内容包括:情感咨询与PUA培训、亲密伴侣暴力、分手、生育、家务劳动等,现在这门课已经上过三个学期。课堂上会讨论许多当下热议的话题,比如恋爱脑、霸道总裁、处女情结、男德班、“不婚不育保平安”等等。学生们抱着不同的期待来到课堂,许多人希望能学一些PUA的干货,却意外在课堂中收获了女性主义的启蒙。 刘海平也在课上与许多学生展开过“辩论”,对00后学生的性别观和恋爱观有了深入的观察——真的如外界传言的,他们只相信“不婚不育保平安”吗?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和刘老师约定录制一期播客,聊聊这门课。 因为内容过于丰富和精彩,我们将本期节目分为上下两集。下集明天发布。文字版通过“一席”微信公众号发布。 上集 02:29 亲密关系的前提是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 05:56 教务处说课程中的爱情、婚姻、性别话题都很敏感 12:00 课前调查:有人高中谈过七八次,有人迫切想学PUA找女朋友 19:11 我是批判恋爱导师的,不是来教你谈恋爱的 21:20 恋爱脑是热恋中的正常状态,不会把人的脑子定性为恋爱脑属性 27:28 自学PUA的几个男同学在朋友圈官宣恋爱了 34:07 使用课堂弹幕后,有男生说200万我就愿意给她做狗 41:00 性教育:男生不要总和小片子里的“专业人士”比较 52:08 课堂上的“性别对立”时刻:你以为我就想生孩子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对亲密关系的观察~ 关于席外话 一席制作的播客节目,演讲的延长线。添加微信yixixiaobian加入听友群。

58分钟
2k+
1年前

#12:大学校门、小区大门都不让进,所以我社恐了

你好,欢迎收听本期「席外话」。 对公众来说,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疫情之后大学校园越来越难进,公共资源通常只对“自己人”开放。与此同时,对围墙里的同学来说,成为常态的“封闭”校园是否会加剧大学的「高中化」,将其与真实世界区隔开? 围墙也不止于校园。小区的围墙、公共空间的规定、人与人之间坚硬的「边界」,都将我们框定在一堵无形的墙里。我们应该如何化解? 本期嘉宾是两位一席的老朋友: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李迪华老师、华南理工大学的何志森老师。两位老师都长期关注公共空间的边界问题,我们一同从物理的围墙聊起,试着探讨空间如何影响着人和人的连接方式。 【你将听到】 01:56 难进的大学校门 07:07 为什么北大校门不再对外开放? 09:09 没有围墙的课堂:农民、北大保安都曾是旁听生 14:32 备受诟病的「大学城」 17:41 集美大学附近的村民为什么强烈反对拆除「围墙」? 27:05 紧闭的大学校门对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 35:08 一个没有围墙的校园走出来的学生会更「机灵」吗? 41:11 一些不支持校门开放的理由:影响校园安全?占用资源? 48:47 围墙背后:能够自由出入的城市空间越多,人也会更加开明、健康。 51:47 小区围墙:相比物理的围墙,更难拆除的是心理上的围墙。 53:36 「墙」是可以被拆除的吗? 57:22 作为掌握资源的人,我们有责任用自己的方式化解那道「墙」 /staff/ 主播:佟通通 嘉宾:李迪华、何志森 剪辑:马达 声音设计:star 封面设计:挠挠 运营:zzd、王聪 /本期音乐/ Here Comes The Sun-The Beatles Ob-La-Di, Ob-La-Da (Remastered)-The Beatles /联系我们/ 欢迎添加一席小编(yixixiaobian)进入听友群,关注席外话最新动态! 商务合作:weex-six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欢迎打赏支持我们!也可以把这期节目分享给你的朋友们~

62分钟
99+
1年前

#11:经过语文课的训练,我再也无法阅读文学

你好,欢迎收听本期「席外话」。 2023年11月,我们邀请了两位语文老师,冯军鹤和张秋子,与深圳的听众们聊聊「我们本该拥有的语文课」。 他们分别在中学和大学尝试带着学生们细读文本。尽管他们的“教育创新”引起了涟漪,让许多学生开始亲近文学。但有关语文教育,依然有许多困惑尚未有结论。 语文课常被人们赋予过高的期待,培养出有同理心、独立思考、关心社会的年轻人。但在应试教育体系中,语文也是一门让人又爱又恨的学科。 面向考试的语文课是否让我们离文学越来越远?阅读能提升道德吗,还是相反?除了文学,语文教育还有哪些目标?在内卷时代,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追求理想主义吗? 你将听到: 05:49 什么样的文本跟我们的生活相关 08:29 没读过外国文学名著,我觉得它们像故事会,我该怎么入门? 11:27 一个学政治学的和一个学哲学的在一起讨论孤独,各说各的 26:26 人的选择最后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天性和本能 33:58 大家聚在一起讨论文学好像是发了一场高烧,因为工作后发现生存比生命的问题更重要 44:07 初中教育的内卷有多严重 49:04 文学教育中,隐喻比逻辑更重要 56:16 文学对未成年来说有什么意义? 59:24 我有时感觉教育的作用很大,有时又觉得作用很小 01:04:43 我有资格向学生传递我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吗? 主播 | 王聪 冯军鹤 张秋子 佟通通 剪辑 | star 马达 录音、摄影 | 大凯 star Chaos 编辑 | 王聪 佟通通 马达 设计 | 挠挠 49 本期音乐: shana-杨乐

75分钟
3k+
1年前
席外话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