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尹鸿:中国要成为电影强国需解决哪些问题

(本播客根据2018年4月24日在清华大学大礼堂对尹鸿教授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本期嘉宾 尹鸿 影视传播、大众媒介与文化产业研究著名学者。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理论评论委员会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网络文艺研究委员会主任,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和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剧导演委员会和编剧委员会指导委员。 先后担任中央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中国播音主持人金话筒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等重要奖项评委。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 #本期内容 01:30 从后殖民语境、伪民族性到强民族性 06:35新主流电影是主流价值和主流市场的结合 09:42中国电影需要现实主义电影来关注社会变迁 13:42IP不是罪,关键是不要将之作为赚快钱的工具 16:17电影投资需要专业化 25:34中国要成为电影强国需解决哪些问题 33:40互联网将整合中国电影行业 34:53中国电视业为何难以产业化 38:47转到清华,学术上更经世致用 46:23媒介文化是我介入社会现实的契机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 2016 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倩倩

58分钟
2k+
3年前

15 尹鸿: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化

(本播客根据2018年4月24日在清华大学大礼堂对尹鸿教授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本期嘉宾 尹鸿 影视传播、大众媒介与文化产业研究著名学者。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理论评论委员会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网络文艺研究委员会主任,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和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剧导演委员会和编剧委员会指导委员。 先后担任中央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中国播音主持人金话筒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等重要奖项评委。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 #本期内容 01:47 少年有志,求新求变 05:36 大学不仅改变命运而且改变了人 13:15 经历思想界黄金时代,奠定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26:24 到北京读博士,研究弗洛伊德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 41:13 深受鲁迅影响,坚持不说假话 46:46 转入影视研究,创办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55:50 研究好莱坞,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化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 2016 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倩倩

76分钟
2k+
3年前

14 走进“雪如意”与首钢滑雪大跳台——独家专访冬奥张家口赛区总规划师张利

(本播客根据2021年12月17日,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简盟工作室对张利教授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本期嘉宾 张利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长聘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及清华院简盟工作室主持建筑师;《世界建筑》主编;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建协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北京冬奥申委工程规划部副部长,场馆与可持续发展技术负责人、陈述人,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及首钢滑雪大跳台场馆规划设计负责人。第十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人因工程学,关注人体与空间的积极互动关系。 #本期内容 02:46 参与申办北京冬奥会 17:22 北京冬奥会赛区选址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 25:31 设计“雪如意”,突出中国元素和赛后功能 32:08 滑雪大跳台方案邀请首钢人建言献策 42:56 奥运场馆设计开始重视可持续发展 46:39 绿色建筑助力碳中和 52:05 技术进步促进建筑设计变革 62:41 建筑是抵达人的一种方式 68:55 最欣慰的事:同时做建筑师和教师 72:41 建筑学是设计科学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2016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朱赛德

90分钟
1k+
3年前

13 独家专访冬奥张家口赛区总规划师张利:用建筑抵达他人

(本播客根据2021年12月17日,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简盟工作室对张利教授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本期嘉宾 张利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长聘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及清华院简盟工作室主持建筑师;《世界建筑》主编;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建协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北京冬奥申委工程规划部副部长、场馆与可持续发展技术负责人、陈述人,现为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及首钢滑雪大跳台场馆规划设计负责人。第十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人因工程学,关注人体与空间的积极互动关系。 #本期内容 01:23 北京胡同里的童年 05:51 进入建筑学殿堂 11:32 恩师教导:好的建筑要“得体” 21:48 每个人都是建筑体验的创造者 29:01 第一个独立作品的教训 35:05 哈佛学习,开启多元化视角 39:56 金昌文化中心获建筑创作大奖 45:48 参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终身受益 57:53 通过嘉那嘛呢游客中心学习尊重当地文化 72:15 绳网市场方案搁浅,资金决定建筑命运 75:20 南锣鼓巷游客中心,尝试与历史街区对话 78:11 阿那亚启行营地融入主动健康理念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2016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朱赛德

86分钟
1k+
3年前

12 常沙娜:我是敦煌的女儿

(本期播客根据2019年4月1日在薪火相传工作室对常沙娜先生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本期嘉宾 常沙娜 著名设计师、教育家、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019年12月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美术家”荣誉称号。曾先后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首都剧场、首都机场、燕京饭店、中国记者协会、中国大饭店等国家重点建筑工程的建筑装饰设计和壁画创作,主持并参加设计中央人民政府赠送香港特区的大型礼品雕塑《永远盛开的紫荆花》。著有《中国敦煌历代服饰图案》《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上下册)》《花卉集》等。 #本期内容 01:00 异国童年:我从巴黎来 06:30 战火中回国:四处辗转 16:35 花开敦煌:天赋即初显 37:35 赴美留学:知道世界之大 43:35 回归祖国:化用大敦煌 55:43 无学历院长:发展中央工艺美院 62:24 描绘花卉:创造再攀高峰 66:15 此生无憾:生命不息,跋涉不止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2016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周思辰

75分钟
2k+
3年前

11 吴国盛: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科学?

(本期播客根据2018年10月14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图书馆对吴国盛教授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本期嘉宾 吴国盛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系主任,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技史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技史学会科技史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99~2016)、中国社会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1997~1999)。 #本期内容 01:16 如何破解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没有科学但是有博物学 19:16 中国古代没有哲学 23:00 研究近代科学第一人——哥白尼 32:38 为什么牛顿、爱因斯坦和达尔文如此伟大 49:02 不必忧虑人工智能会征服人类 53:30 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哲学家 56:14 为什么中国获诺贝尔奖的人少? 59:49 创建清华科学史系,筹建科学博物馆,拟写《科学通史》 67:49 大声呼唤自由的科学出于强烈的家国情怀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 2016 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崔梦婷

77分钟
5k+
3年前

10 吴国盛:希腊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

(本期播客根据2018年10月14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图书馆对吴国盛教授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本期嘉宾 吴国盛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系主任,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技史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技史学会科技史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99~2016)、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1997~1999)。 #本期内容 #1:41 15岁考入北大,从物理学转入哲学 #7:06 进入哲学系读研,参与20世纪80年代前沿讨论 #11:17 研究宇宙究竟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17:43 在北大度过黄金年代,在中国社科院潜心著书 #28:35 深入研究希腊空间概念,在科学思想史领域拓荒 #49:41攻读西方哲学博士,研究海德格尔 #1:7:45 希腊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 #1:13:05 没有基督教就没有近代科学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 2016 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崔梦婷 本节目由「有文化电台」制作播出

77分钟
4k+
3年前

09 白重恩:在中国研究经济有苦有乐

(本期播客根据2018年11月21日在清华大学罗姆楼9层对白重恩教授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本期嘉宾 白重恩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弗里曼讲席教授,清华大学中国财政税收研究所所长。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和发展、公共经济学、金融、公司治理及中国经济。目前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经济 50 人论坛成员和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金融 40 人论坛成员和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成员。 #本期内容 02:26 研究国企,提出多任务剥离理论 19:22 国内税费负担偏高,建议对个人所得综合征税 25:10 如果20年前征收房产税,现在贫富差距不会那么大 30:44 2012年被评为最受网友关注的经济学家之一 34:30 出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40:10 应减轻企业社保缴费负担 47:10 在中国研究经济有苦有乐 1:02:50 出任清华经管学院院长,希望创造更好的研究环境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 2016 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张蕊 本节目由「有文化电台」制作播出

68分钟
3k+
3年前

08 白重恩:对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我很乐观

(本期播客根据2018年11月21日在清华大学罗姆楼9层对白重恩教授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本期嘉宾 白重恩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弗里曼讲席教授,清华大学中国财政税收研究所所长。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和发展、公共经济学、金融、公司治理及中国经济。目前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经济 50 人论坛成员和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金融 40 人论坛成员和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成员。 #本期内容 03:52研究服务业,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19:35参与医改,提出医保方案惠及百姓 30:23研究资本回报率,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40:00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资过大 55:20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将成长期趋势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 2016 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张蕊

57分钟
3k+
3年前

07 从英语8分到哈佛博士:经济学家白重恩的成长之路

(本期播客根据2018年11月21日在清华大学罗姆楼9层对白重恩教授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本期嘉宾 白重恩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弗里曼讲席教授,清华大学中国财政税收研究所所长。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和发展、公共经济学、金融、公司治理及中国经济。目前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经济 50 人论坛成员和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金融 40 人论坛成员和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成员。 #本期内容 04:05六岁随父母下放,在农村生活了九年 15:16不到16岁考入中科大数学系,获最高奖学金 20:15到中科院读研,开始对经济学感兴趣 24:40留学美国,三年拿下数学博士 32:28到哈佛攻读经济学博士,为中国寻找方案 45:47到清华任教,圆报国梦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 2016 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张蕊

54分钟
4k+
3年前

06 谢维和谈教育:教师是送人去罗马的人

(本期播客根据2017年12月21日在清华大学邺架轩阅读体验中心对谢维和教授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本期嘉宾 谢维和,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学原理、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和青少年研究等。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1998年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谢维和教授曾先后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和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工作,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副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清华大学副校长、校党委常委,教育研究院院长等职务。 #本期内容 02:20 支持扩招,强调结构是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17:04 “清华是可以做梦的地方” 19:48 提出高中是大学预科,推动高中教育改革 33:30 素质教育并非不要成绩,而是要注重培养真实性 43:24 教育的最高水平是挠到学生生命的痒处 56:19 学习不能只是学以致用,更应强调学以求真 1:03:19 教育公平问题 1:07:30 教育不能产业化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2016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张凯旋

70分钟
3k+
3年前

05 谢维和:当老师不是教书,当老师是教学生

(本期播客根据2017年12月21日在清华大学邺架轩阅读体验中心对谢维和教授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本期嘉宾 谢维和,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学原理、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和青少年研究等。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1998年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谢维和教授曾先后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和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工作,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副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清华大学副校长、校党委常委,教育研究院院长等职务。 #本期内容 02:20 14岁半下乡劳动 16:15 在工厂边干活边看书 21:30 考上大学,开始严格的哲学训练 28:25 为家庭放弃社科院工作,到青年政治学院研究青年问题 30:30 调入北师大,提出班级应该是初级群体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2016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张凯旋

50分钟
4k+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