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彭凯平: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

(本期播客根据2017年5月17日在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对彭凯平教授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本期嘉宾 彭凯平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后留校任教。1997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曾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及东亚研究终身教职,曾任加州大学社会及人格心理学专业主任和美国心理学会科学领导委员会成员等国际职务。2008年5月起受聘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和首任系主任。 现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兼任清华大学-伯克利心理学高级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以及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H+Lab)联合主席。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IPPA)以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lPEN)中国理事,并担任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2009年至今)。曾连续两年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国际幸福日"纪念大会上作报告。 #本期内容 01:36清华积极心理学研究排在世界前六位 07:34积极心理学不是幸福学 23:07“中国幸福地图”如何绘就 30:14幸福科学实验室 34:24 要按照孩子的天性培养教育孩子 39:33 每个人都应该学点心理学 45:36 清华心理学系任重道远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2016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朱赛德

56分钟
10k+
3年前

03 彭凯平谈中国人的性格:我们真的谨小慎微、勤俭持家吗?

(本期播客根据2017年5月17日在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对彭凯平教授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本期嘉宾 彭凯平,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后留校任教。1997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曾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及东亚研究终身教职,曾任加州大学社会及人格心理学专业主任和美国心理学会科学领导委员会成员等国际职务。2008年5月起受聘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和首任系主任。 现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H--Lab)联合主席。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IPPA)以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lPEN)中国理事,并担任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2009年至今)。曾连续两年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国际幸福日"纪念大会上作报告。 #本期内容 00:59误学心理学 10:21中组部测试后备干部 12:56邓小平指示恢复建设中国心理学 19:54在密歇根大学读心理学博士 23:11从一起枪杀事件发现中美归因的差异 34:22发明文化投射测验莫里斯-彭鱼范式:让全世界看鱼 39:03心理学研究颠覆对中国人刻板印象 44:26中国人心理画像:整体思维、集体主义、辩证 49:46跨文化沟通心理学的价值 54:19一带一路要加强跨文化沟通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2016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朱赛德

55分钟
33k+
3年前

02 李稻葵:要把中国故事在经济理论上讲清楚

(本期播客根据2017年10月20日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李稻葵教授的访谈整理而成) #本期嘉宾 李稻葵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弗里曼讲席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十一届和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10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1985年作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首届本科毕业生获学士学位,1992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公司金融、国际经济学、中国经济。李稻葵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经济发展模式及制度变迁研究,在财政、金融、公共住房建设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 #本期内容 02:31 中国未来工资收入会继续上升,占比至少65% 12:55 人民币国际化不要操之过急 17:05 北宋人均经济水平全球领先 23:11 中国个人所得税设计要改进 30:17 实体经济分化厉害,产业结构在调整 33:42 中国股市法治建设有待增强 39:55 当货币委员会委员的日子 41:21 经济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学科 44:29 “一带一路”的经济学意义 46:09 经济发展应进退有据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2016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朱赛德

50分钟
6k+
3年前

01 在清华学经济,到哈佛当保安:李稻葵的经济研究之路

(本期播客根据2017年10月20日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李稻葵教授的访谈整理而成) #本期嘉宾 李稻葵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弗里曼讲席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十一届和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10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1985年作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首届本科毕业生获学士学位,1992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公司金融、国际经济学、中国经济。李稻葵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经济发展模式及制度变迁研究,在财政、金融、公共住房建设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 #本期内容 00:54 儿时经历与感悟:制度是打出来的 07:27 考上清华,开始走上经济研究之路 14:47 朱镕基与清华经济管理学院 20:11 在哈佛当过厨师、保安,开过警车 29:37 中国经济学的未来翘楚云集哈佛,当时没有想到中国有今天的成就 35:01 哈佛在方法论和思想上塑造了我 50:06 放弃纽约大学高薪,一定要研究中国经济问题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2016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朱赛德

62分钟
12k+
3年前

欢迎收听《人文清华》播客

#本期内容 大家好,欢迎您收听《人文清华》播客,我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小琴,也是人文清华项目的负责人和主持人。 可能有些朋友看过人文清华讲坛的现场直播,或者发布在各个媒体平台的视频节目、短视频。播客呢,是我们与大家交流的另一个窗口,会完整呈现我对各位清华著名学者的长篇访谈。 在第一期节目中,会听到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的人生故事,您能想到吗,他小时候还是一个很能打架的孩子,后来在哈佛留学的时候做过开警车的保安,给犹太教授做过家庭厨师,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都在访谈当中,是第一次对外发布。当然,还有更多内容是他的专业观点,也会陆续发布。 在节目正式开始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人文清华讲坛的缘起。 提起清华,很多人会认为它理工科很强,事实上,清华不缺人文传统,历史上有大家熟知的四大国学导师,文学家闻一多、朱自清,社会学家潘光旦、费孝通,哲学家金岳霖冯友兰等等,很多人文、社会学科在清华的建立,也就是它们在中国的发端。今天的清华,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学科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和发展。为了传播清华的新人文思想,陶冶学生、影响社会,2016年初,“人文清华”讲坛开启。我呢因为之前曾经在媒体工作过多年,所以受命成为项目负责人。第一场讲坛我还记忆犹新。邱勇校长开坛致辞,作家格非做了首场演讲,内容是《重返时间的河流》。此后到现在,有30多位优秀学者登上讲坛,与公众分享他们的学术发现和经典学说,每个人都是他们各自学科的扛鼎者,我非常有幸对每位学者都做了长篇访谈。 这档播客,就是这些深度访谈的重新打磨。之前发布的视频节目由于时长限制,在编辑的时候忍庝舍弃了很多内容,时隔几年,回听采访,我仍然被这些同事前辈们深深打动,所以我们决定把这些宝贵的素材做成一档播客。让大家听到这些学术大师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不仅了解他们学术成就之所然,也能知其所以然,了解他们为什么能够成为学术大师,能够有那样的学术成就;而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也可以同时呈现出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和文化发展的一段鲜活的历史。 为了让播客听众对我们的节目更了解,我也说说自己的经历吧,我是山东人,曾经在山东卫视和央视做过主持人,可能有的观众看过我主持的节目《道德与法制》《金剑之光》《新闻调查》《讲述》《心理访谈》,不过从2001年读博,我就已经离开媒体,2004年毕业进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为一名教师,很多节目只是业余时间兼职参与的。在清华执教近二十年,虽然很自豪是一名清华教师,却很遗憾不曾是清华学生。做“人文清华”讲坛,对我来说,就像是再读一次大学,在清华,听最优秀的学者,讲最精彩的课,这些访谈呢,差不多就是私教课了。这么一说,是不是很奢侈,所以必须把这些私教课的内容跟大家分享,咱们一起听播客上清华。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采访是在几年中陆续进行的,部分内容只能代表当时受访者的观点,请您理解。 另外,人文清华在抖音、头条、腾讯视频、百度视频、爱奇艺、B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都有同名账号,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各类内容。我就先说这么多,祝大家收听愉快。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2016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您也可以在其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人文清华”找到这个播客。 本期主编:朱赛德

5分钟
3k+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