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播客根据2017年5月17日在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对彭凯平教授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本期嘉宾
彭凯平,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后留校任教。1997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曾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及东亚研究终身教职,曾任加州大学社会及人格心理学专业主任和美国心理学会科学领导委员会成员等国际职务。2008年5月起受聘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和首任系主任。
现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H--Lab)联合主席。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IPPA)以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lPEN)中国理事,并担任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2009年至今)。曾连续两年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国际幸福日"纪念大会上作报告。
#本期内容
00:59误学心理学
10:21中组部测试后备干部
12:56邓小平指示恢复建设中国心理学
19:54在密歇根大学读心理学博士
23:11从一起枪杀事件发现中美归因的差异
34:22发明文化投射测验莫里斯-彭鱼范式:让全世界看鱼
39:03心理学研究颠覆对中国人刻板印象
44:26中国人心理画像:整体思维、集体主义、辩证
49:46跨文化沟通心理学的价值
54:19一带一路要加强跨文化沟通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2016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朱赛德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