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硅谷正发生》系列第1篇稿件。《硅谷正发生》聚焦国外头部AI相关公司Open AI、微软、英伟达等。本期,我们以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动态为引,讨论AI行业的盈利能力相关问题。 7月5日消息,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作客《下一个伟大构想》播客,讨论了对超人类人工智能和技术进步的构想。 盖茨表示,“如此多的资本扎堆涌入新领域是前所未见的,无论从市值还是估值角度来看,整个 AI 市场都已经陷入‘狂热’状态,其程度让历史上互联网、汽车时期的狂热相形见绌。” 他认为,当前 AI 领域的准入门槛非常低,且整个市场处于狂热期,AI 初创公司可以比较轻松地拿到数亿美元的融资,甚至还有人为一家公司筹集了 60 亿美元现金。 的确如此,现阶段的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迅猛,是名副其实的吸金产业,英伟达市值也因此高歌猛进,并在当地时间6月18日总市值达到3.34万亿美元,一举超越微软、苹果公司,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企业。但事实上,对人工智能领域的质疑声也此起彼伏,从未停止过。 那么,AI行业究竟能不能创造足够的盈利来回报投资?
如果你问一个在沙特呆过的中国人最不适应什么?他的答案可能不是缺乏绿叶菜的食物,也不是复杂饶舌的阿拉伯语,而多会是一句略显无奈的感叹:“这里真的太无聊了!” 已在利雅得出差两个月的中国小伙小林,此刻就被这种无聊的烦闷情绪笼罩着,即使他把社媒上的搞笑段子刷了一遍又一遍,离谱新闻吐槽了一次又一次,也无法驱散这种百无聊赖感。 其实在沙特,感到无聊的,不仅仅只有习惯了丰富夜生活的中国人。2018年,沙特才在利雅得开放了第一家商业电影院。同年,这里的女性才被允许可以去体育场看球赛。公共社交娱乐场所不多,办私人聚会就成了“土豪们”的常事,但这类聚会也往往是男女分开。 不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东人似乎找到了解决线下社交贫乏问题的新方案。中东人的线上社交娱乐异常活跃,数据显示,中东地区用户每天花在社交媒体上的平均时间超过3个半小时,位居全球前列,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要知道的是,部分地方人均工作时长才仅有3小时左右,许多中东国家下午三点就已是下班时间。 有趣的是,许多中东人没有想到,他们旺盛的社交需求养活的,却是一批中国互联网公司。数年来,这一赛道火热异常,不少中国公司在这里发现了金矿。 本期,我们就来聊聊,中国公司是如何从中东土豪那挖到金矿的。
夏日刚需产品防晒霜,正在经历一场激烈的“混战”。 “混战”形成的核心原因是供给失衡:这两年防晒霜产品在数量上有一个大爆发,而与之相关的市场需求却远没有很多人想象中乐观。 一个在华北某县城经营着几家化妆品店的老板告诉虎嗅,每年5月份防晒产品会进入销售旺季,今年他所在的城市高温、暴晒,但防晒产品卖得却很一般,但想入驻的品牌却只增不减。 除了整体销量上不去,上述化妆品店的老板还提到,今年买平价防晒霜的人明显增加,她的店里基本是100元左右的国产品牌卖得最好。一位做化妆品批发的渠道商也明显感觉到了防晒市场的“寒意”,去年贵价防晒还能卖得动,到今年卖得好的基本都是平价的新潮国货品牌。 原本,很多业内人把2024年当成“防晒大年”,但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带下探,再加上新流量电商平台崛起……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让整个防晒霜市场变得动荡、混乱,一些新品牌突然就冲进前几,但更多品牌则是满怀期待冲进去,结果打了个“哑炮”。 本期,我们来聊聊防晒市场的走向。
欧洲,作为汽车发源地以及无数豪华品牌的诞生地,一直都代表着汽车市场的最顶级舞台。任何汽车品牌能在奔驰、宝马、保时捷这些传统豪强的发源地,与他们展开竞争,就代表了一家车企真正进入到了成熟阶段,且具备一定实力基础。 近年来,中国车企也嗅到了欧洲机会。去年,欧洲市场一共卖出了1284万辆新车,其中就包括201万辆的纯电动车型,纯电销量同比增长28%。这些都让中国车企敢于在最近几年,陆续宣布进军欧洲市场。 不过,当真正走到业务落地的阶段,各个汽车品牌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欢喜在于:欧洲用户,对于中国电动车普遍给出了不低的评价。我们用很短的时间,大幅拉近甚至抹平了和欧洲车企的产品力差距。 愁的部分则在于:与其他出海市场不同,欧洲市场在准入门槛、落地难度、竞争激烈程度以及用户的成熟度方面,都比其他区域市场复杂了太多。再加上欧洲严苛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最近发生的欧盟追加关税事件,都让中国车企的欧洲出海之路,不乏困难。 6月,虎嗅汽车在欧洲走访了几个国家,也实地探访了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的门店。东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各家中国车企的欧洲出海之路,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有什么收获。所有这一切,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本期,我们来谈谈这场欧洲探访的体会。
这个夏天,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China Travel”都在占领热搜。 如果你是社媒重度爱好者,那么想必已经刷到过不少老外游中国的视频推送:一脸懵懂的外国博主来到中国,一串amazing后,感慨总结——这完全不是我预想中的中国! 虽然这听起来就像经典的“傻老外”奇观叙事,又一次夸大其词的话题造神运动,但当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进一步放开,越来越多“说走就走”的外国游客进入中国,这场哥伦布式的“中国大发现”也成为了另一种时代脉络的表征: 时隔4年,世界再次开始触碰已经变得有些陌生的中国。 本期,我们来听听“消失”的外国人又回到中国的那些事。
这是新加坡商业观察系列《滚雪球》第十篇稿件,聚焦新加坡AI创投领域。 出生于1999年的Fiona毕业于浙江大学,在 2021 年创立了 GENPULSE,旨在开发世界上最好的头发人工智能。她一路南下,直接扎入了北纬一度的新加坡的创投市场。 虽然公司主体注册在新加坡,但新加坡市场从来都不是 GENPULSE 的主要战场。GENPULSE的中国主体是杭州丝跃科技,九成的产品都销往了中国。今年二季度融资结束后,Fiona 将在三季度开始拓展澳大利亚和北美市场。 选择新加坡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公司获得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加速器的投资孵化,届满将获得其数十万新币的投资。来自新加坡本土的认可,也带来了在东南亚市场的“师出有名”与“自然流量”。 这家刚刚起步的AI公司,是新加坡AI创业公司的一个小小缩影:它们享受着这个国家带来的种种资源,同时承担着市场狭小带来的商业化难题,几乎毫无例外地需要外拓。大批创始人都来自其他国家,本土创业者较少。 新加坡拥有着极强的学术能力与政府扶持力度。且由于其独特的战略定位,新加坡可以承接一些国家无法承接的 AI 业务,成为全球海外数据中心。 但目前,在中美领衔的全球 AI 竞赛中,新加坡的名字还是容易被忽略。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3小时赚2亿的张雪峰,可能要成为历史了。因为,AI已经瞄上了高考志愿这条细得不能再细的小赛道。 随着高考志愿填报工作正式开启,抖音、百度等平台的高考相关栏目也都开始售卖“AI模拟报志愿VIP”服务了。目前抖音显示的销售情况是“超1500万考生开通”,百度也显示“超1000万考生的成功选择”,并且两家平台标价均为98元。 猛一看,AI大模型第一个落地赚钱的行业就是高考志愿填报无疑了。1500万考生付费14.7亿元,1000万考生付费就是9800万元。 艾媒咨询在一项调研中指出,88.1%的高考生愿意选择高考志愿填报服务。2022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的付费规模为8.8亿元,2023年达到了9.5亿元。 目前张雪峰团队的App“峰学蔚来”中展示了两款志愿规划服务,分别是“梦想卡”和“圆梦卡”,售价分别为11999元和17999元。 高考在中国被誉为“普通人改变命运的第一次机会”,把握这次机会的成本到底是17999元更加稳妥,还是98元更加超值呢? 那么最核心的问题是,AI填志愿真的可信吗?
6月17日,Manner Coffee门店员工与顾客纠纷事件,让这家估值最高的本土精品咖啡连锁品牌陷入舆论漩涡。6月21日晚,Manner Coffee在官微发布致歉声明。但对Manner Coffee的口诛笔伐并未停歇。 人们好奇这家已经拥有1200家门店的咖啡品牌,是什么时候变成了这般样子,以及Manner Coffee啡所遭遇的质疑,是否给整个行业敲响警钟? 故事的另一面是,2024年上半年,被2023年价格战反噬的中国咖啡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寒潮。几乎所有头部连锁品牌和知名精品咖啡店都在面临挑战:有的品牌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有的陷入关店潮。 这是一个压力时刻。 Manner Coffee成为了第一座爆发的火山,但它可能不是唯一一座。
三星可能创造了半导体历史上最大的玩笑。 6月19日,知名分析师郭明錤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更新了一则消息,由于三星自家的Exynos 2500芯片良率低于预期,无法出货,高通将成为三星Galaxy S25系列机型的独家系统级芯片供应商。 这条消息似乎佐证了韩媒DealSite此前发布的一份看似“离谱”的爆料,爆料称目前三星3nm生产工艺存在问题,在试生产Exynos 2500处理器时,最后统计出的良率为0%。 要知道,三星电子几乎是以“透支集团未来”的方式去投资3nm工艺制程节点。 如此重金押注3nm工艺制程节点,换来的却是自家旗舰机型的芯片,让竞争对手独供? 本期视频,我们来聊聊喊出“AI for ALL”的三星,为什么会走到这个地步,以及三星该如何扳回这一城。
面对库迪、幸运咖疯狂的低价战,以及瑞幸火箭般的迅猛扩张,星巴克正在中国经历着一场市场肉搏战。 就中国市场的门店数量而言,瑞幸截至今年5月门店总数超过19500家,同期星巴克约为7920家,而第三名的库迪咖啡也已经达到了6942家。摆在星巴克面前的境况是,在中国市场,一方面门店渗透量被瑞幸甩在身后,一方面被身后的库迪紧紧追赶甚至即将被反超。 同时就咖啡市场的销售情况而言,202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咖啡市场整体压力变大。窄门餐眼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中国连锁咖啡品牌关停或调整的门店总数超过3.7万家,正经历疫情以来咖啡圈门店调整幅度最大的周期。 这个周期内,头部连锁咖啡品牌也都在面临增长压力,星巴克5月初发布的最新季度财报显示,星巴克今年一季度中国市场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11%。 在内外忧患的情况下,星巴克要如何突围自救?本期,我们一期来聊聊。
胖东来被捧上神坛后,于东来正在“肉身成圣”。 这两年,从嘉百乐到步步高,从青海一家亲到永辉超市,知名商超老板踏破门槛请于东来去调改,并且经他“点化”的商超门店,无不“脱胎换骨”。 于是乎,2024 年上半年,泼天热度让“零售学于东来”的风越吹越猛,甚至不乏中小企业老板把去许昌参观胖东来拔升到“朝圣”的高度。 当然,胖东来摇身一变成为零售行业的“新图腾”,自然也离不开消费者对其近乎狂热的追捧。按说商超卖的日耗品原本比拼的是价格与品牌,但胖东来正成为零售行业非典型走红样本。它不仅将购买场景转化成消费决策的一部分,还一跃成为地标性网红打卡点。 放眼整个零售行业,不乏比于东来有钱、有经验、有人脉的老板,为什么现在人人抢着要学胖东来?胖东来的经营理念真的具有普适性和持久性吗?本期,为你一一解答。
这是新加坡商业观察系列《滚雪球》第九篇稿件,从一家跨主营相机、手机摄影配件的跨境电商视角出发,探索东南亚市场的差异化与应对策略。 十几年前,在华强北埋头打拼的周阳不会想到,自己的摄影配件产品能在海外年售10亿元,并登上苹果新品发布会。 2023年,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讲解 iPhone 15 Pro系列硬盘外录功能时,有一张手机兔笼的画面。这个用来增加手持拍摄稳定性、外接硬盘固定支架以及拓展更多螺口功能的兔笼,来自周阳创立的中国厂商斯莫格。 当出海越来越成为一家中国公司核心战略时,如何征战全球市场就成为一个极其专业的话题。本期,我们聊聊斯莫格是如何在欧美、东南亚大行其道的?斯莫格的出海,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