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卖茶女破防的超级算法

这是虎嗅 《AI星火》系列第2篇稿件,今天的主人公,自喻堂吉诃德,在打造过几款千万用户量级的AI原生应用后,这一次,他们想做一件与别人不同的事情。 2024年3月14日,面对虎嗅,彩云科技CEO袁行远这样形容GPT4.0带给他的意外冲击:“当看到GPT4.0的时候,我的感觉就是自己喜欢的女生跟别人跑了。” 那一天,OpenAI发布了GPT4.0,看到智能度明显超越彩云小梦的GPT4.0,袁行远感觉就像是“智能的果实被别人摘取了。”在此之前他们其实看到过那扇门,只是没有用全部资源走过去推开。 曾经,彩云科技是国内最早一批进行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公司。AI续写产品彩云小梦APP在上线一周,就获得接近 100 万用户。并且很多00后B站用户上传了用彩云小梦来跟卖茶女对线、续写《红楼梦》、写电影游戏剧本等视频,这些视频在B站上面逐渐形成了上亿的播放量。 正是因为彩云小梦曾经超前的语言能力,当一鸣惊人的GPT3.5引起大众广泛关注时,袁行远依旧没有为之震撼,因为他发现那时GPT3.5的写作能力并没有小梦强。 但现在袁行远回想起那时的荣光,又像是一个温柔的诅咒:让他“方向错了”。 因为彩云小梦的文学创作方向具有极强的娱乐属性,并不需要高准确率——即便小梦回答得牛头不对马嘴,用户反而会觉得小梦很萌很天真。所以他们舍弃了本该All in模型知识性和扩大参数的方向,错过Scaling Law,错失突破AI临界点的果实。 这场遗憾也开启了彩云科技的一场豪赌。 你看好AI创业吗?评论区聊聊。

8分钟
3k+
1年前

俞敏洪过嘴瘾,代价43亿

俞敏洪,又双叒叕道歉上热搜了。 6月7日凌晨1点,新东方创始人、东方甄选CEO俞敏洪在抖音发布公开信,向东方甄选的客户、股东和投资者道歉,并重点回应了外界热议的“东方甄选做得乱七八糟”言论,称“只是和朋友之间谦虚地表达,是一种习惯的表达,自己也不止在一个场合说过类似的话”。 与此同时,市场好像在等着俞敏洪道歉一样,这边刚发公开信,那边股价立马提振:当日港股开盘,东方甄选直线拉升,一度涨超7%——要知道,道歉之前的五个交易日内,东方甄选股价累计跌幅超22%,创下2023年以来新低,市值蒸发超过43亿港元。 至于舆论场,热搜就没停过:先是俞敏洪上热搜,接着东方甄选、董宇辉相关话题轮番上热搜,算是替东方甄选在618前夕扎扎实实掀起了一波全民“预热”。 回溯东方甄选近两年的数次舆论风波,似乎陷入了一种定式的剧情走向: 先是东方甄选内部“失言”,接着外界舆论哗然、话题热度爬升、市场过度反应,最后当事人下场道歉,股价迅速回升。 这背后有个颠扑不破的互联网真理:话题等于流量,争议话题就是全平台热搜,东方甄选快把这套东西玩出茧子了。 但是,本期视频,我们要聊点不一样的。这场“围绕东方甄选直播风格讨论”的风波,反映出了东方甄选与大众存在割裂的文化碰撞,而这,意味着东方甄选迟早泯然众人。不信?你听我给你说道说道。

8分钟
5k+
1年前

霸总们隔着屏幕油到我了

《重生之我在霸总短剧里当保姆》这个以打工人王妈视角切入,吐槽疯癫霸总的系列视频自3月份上线后,立马成了现象级爆款。光是抖音平台,发布账号“七颗猩猩”在3、4月份累计涨粉数就超过400万。 事实上,除了解构、吐槽霸总的搞笑类内容,“正统”的霸总题材也是短视频等社交媒体的创作重地。以短剧为例,一位从业者告诉虎嗅,“女频是短剧的主流,而七成左右的女频短剧都会有霸总”。 创作之外的现实世界,好利来“二公子”、毛巾少爷等一众真总裁也在流量平台上打造自己的IP;品牌端,借助霸总概念营销更是一阵热风,典型代表如纸品企业中顺洁柔,利用霸总人设在全平台吸粉近百万。 可以说,经久不衰的霸道总裁,正在引发新一轮网络“狂欢”。 随着流量涌入短剧赛道,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通过投放或自制短剧的方式营销。这个过程中,“霸总”是经常出现的元素。 2024年,在“姜十七”、“七颗猩猩”等头部短剧创作账号上定制或者植入广告的品牌越来越多。王老吉、美团、饿了么甚至包括深圳市卫健委等也都在流量平台上推出了自制“霸总”短剧。 这些披着“霸总”壳子的短剧,因为够爽、够下沉,所以流量都比较高,但想借霸总概念营销的品牌也面临着“霸总”翻车的风险。理清霸总的本质是什么,甚至不断更新“霸总”这个壳子下装的核心要素,对品牌来说至关重要。 你如何看待品牌勇闯短剧圈风潮的?评论区聊聊。

8分钟
3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