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过度营销,即便茅台也要直面的ESG议题

虎嗅·商业有味道

茅台集团前董事长季克良说:“离开了茅台镇,生产不了茅台酒。” 这句话很ESG,起码很针对E——如果茅台镇的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茅台酒就失去了品质保障的根基。但稀缺且不可复制环境资源的另一面是——围绕某种被垄断的优质主导资源做文章,经常是诱发腐败的原因之一,酒企也可能在这儿栽跟头。 2月22日,由中国酒业协会酒与社会责任促进工作委员会牵头制订的两项团体标准《中国酒类企业ESG披露指南》和《中国酒类企业ESG评价指南》已完成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事实上,早在去年11月的“2023全国理性饮酒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上,这两项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发布就已经被预告过。 可见,酒业ESG信披体系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 酒业分析师、知趣营销总经理蔡雪飞介绍:“中国酒本身就是区域生态环境的产物,本地水、土、空气、微生物等环境保护与研究,对于酒类产品质量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生态环境的稀缺性是酒类产品溢价的主要来源。因此,环保等工作本身就是酒企的日常工作,两者有着天然的共通点。” 这与季克良的观点颇为吻合。应当说,保护生态环境,酒企有其内生动力。 但对于另一些ESG议题,酒企未必有高度的实践自觉性,甚至在历史上不时碰触红线,尤其是事关S的“负责任营销”,事关G的“反腐败”。 酒企腐败、过度营销问题频发,你认为应该如何更好的杜绝此类事件呢?评论区聊聊。

9分钟
5k+
1年前

小红书不装了

虎嗅·商业有味道

光环笼罩下的小红书,悄咪咪裹上了盈利的“裘皮”。 近日,《晚点LatePost》报道称,原移卡科技的赵维晨被小红书招致麾下,任互联网行业商业化负责人,实线向小红书CMO汇报。 虎嗅了解到,小红书广告业务持续迭代,模式主要分三类:一是针对品牌或广告主的资源包,按不同计价模式收费;二是基于内容拔草“抽佣”;三是博主和品牌商家投流。有消息称,小红书将互联网行业视作 2024 年广告增收的方向之一。 此前,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小红书 2023 年营收 37 亿美元,净利润 5 亿美元、大幅超越年初预期的 5000 万美元,实现了扭亏为盈——这主要得益于高毛利的广告业务增长及电商模式的转型。 对此,接近小红书人士向虎嗅表示,2023 年小红书电商起势有两个背景:一是社区融入电商,产品 feed 流加大直播间、商业笔记占比;二是打通直播路径,之前直播带货投入有限,相继跑出董洁、章小蕙后才大力加码。 上述人士透露:“董洁、章小蕙是自然生长出来的,买手模式大头是 marketing 效应,更多是向外界强化‘小红书直播带货’的心智。”2024 年小红书电商会发力中腰部 IP 孵化。 至此,广告、电商由点成线勾勒出小红书商业版图的雏形——而在流量引领潮水走向的叙事中,小红书已然在巨头林立的直播版图撕开了一条口子。 如果你对小红书的商业化之路感兴趣,或者有自己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9分钟
8k+
1年前

中国“时光机”,穿梭马来西亚

虎嗅·商业有味道

3月的最后几天,一系列庆祝建交五十周年的交流活动在北京密集举行着,一个东南亚国家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那就是人口三千多万、位于东南亚中心位置的马来西亚。 无论是旅行还是商贸,马来西亚仿佛都不是那个尖子生。人口上,马来西亚只有三千多万人,不及人口过亿的印尼;热度上,马来西亚虽也在“新马泰”之列,但泰国更常出现在国内春节档的电影中;发达程度上,马来西亚虽在东南亚排名靠前,但与新加坡还有一定差距。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马来西亚好像都不是最冒头的那一个。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存在感并不是最强的国家,却愈发成为中国公司出海东南亚的热门之地。 某位在马来西亚布局2年的家电行业负责人告诉虎嗅:“这里的消费力更强,且国内许多成熟商业模式在这发展较快。” 但由于高估了马来西亚的市场空间,不少中国公司也常铩羽而归。虽然这里人均GDP在东南亚排名靠前,有一定消费潜力,但毕竟人口只有3000多万,市场规模本身就有限。马来西亚更适合精耕细作的公司,抱有太高期待、模式简单粗暴的公司往往会失望而归。 面对有消费潜力却人太少的马来西亚,你认为中国公司如何做到精耕细作呢?评论区聊聊。

8分钟
4k+
1年前

“分拆”一年后,阿里在想什么?

虎嗅·商业有味道

“分拆”一年后,一些新变化正在阿里发生。 有知情人士向虎嗅透露,在阿里“1+6+N”组织变革执行一年之际,阿里高层对于这一策略有了新的思考。 在最近三个月的几个业务线中层会以上,有集团副总裁级别及以上人士在不同场合表示:对内对外,都不要再提及“1+6+N”。 另有接近阿里核心层的人士告诉虎嗅,“打通是大势所趋”。2024年一季度,阿里对几个线下零售项目的未来,进行了重新思考;在内部,通过架构梳理和人事变化,进一步打通阿里云、淘天、菜鸟这三个子集团。 并且,在未来的架构设计上,淘天被视为绝对核心:它是阿里整个集团的心脏、所有战略战术的基础轴心。接下来,对于淘天核心决策层、未来新一代领军人物们的候选,集团也在慎重考虑。 而随着阿里打通进程加快,阿里的人事架构和组织体系可能有所变化。阿里CEO吴泳铭眼下考虑的关键事情,是如何解决各大子集团之间的协同与效率问题,“打通”将是接下来的方向;在组织架构未来的模式确定后,阿里部分85后精英一代可能会出现“新的职位调整”。 此外,还有阿里内部人士告诉虎嗅,非核心业务将逐一调整,集中资源于电商、云等核心业务,并倾尽全力完成核心业务之间的打通与拉齐。 目前,国内电商市场竞争激烈,各方势头凶猛,你认为阿里应当如何稳固自身市场地位呢?

8分钟
5k+
1年前

雷军昨晚“开枪”,谁先退场?谁最难受?

虎嗅·商业有味道

经历了两个小时的漫长发布会,雷军终于说出了小米 SU7 的起售价:21.59 万元起! 在这之前,雷军已经进行了多轮铺垫,先是在社交平台发起价格投票,测试价格底线,而后,雷军本人和高管多次表示“有点贵”,从而拉升消费者的心理预期。 现在大家也都知道了,小米 SU7 提供了三种配置,主要在智驾能力和续航上作区分,后驱长续航智驾版售价 21.59 万;后驱超长智驾版售价 24.59 万元;四驱超长续航高配智驾版售价 29.99 万元。 在订单通道开启的27分钟后,SU7就获得了5万台的订单,看上去已经一炮走红。 虽然现在就宣布这款车以及小米汽车成功还言之过早,但对于其他中国汽车品牌来说,小米已然成为了继华为之后,最值得警惕的对手。 而对于雷军来说,造车的长跑才刚刚开始。 产品的成功交付也才只完成了工作内容的一半,用户服务、社群运营、能量补给、二手车和维修保养等等事项和业务所构成的漫漫征途,还需要雷军带领团队一一趟过。 不过,此时压力更大的可能还是其他车企。毕竟他们也深切地了解,就算是一模一样的PPT和演讲词,这场发布会换成任何一家车企来开,也不会有几个用户能坚持2个多小时看完。 对于小米SU7,你怎么看?评论区聊聊。

10分钟
7k+
1年前

【看不见的她】我的保洁阿姨,在北京买了套房

虎嗅·商业有味道

这是“看不见的她:女性劳动者画像”系列的第二篇报道,让我们走进了保洁阿姨的生活。 如果你是一个足够细心的人,可以观察一下每个公司下班后的洗手间。 当一个公共区域的保洁阿姨下班之后,这片区域不出半个小时就会一片狼藉。 即便是在一栋精英云集、学历985起跳的写字楼里,没有这群劳动者的维护,厕所也会卫生纸横飞,尿渍满地。 这时候我们才意识到基层劳动的意义:他们的存在是隐形的,似乎都长着相似的脸。然而,一旦他们不存在,高速前进的社会将会瞬间瓦解。 在这一捧沉默的螺丝钉里,这群基层女性被叫做“阿姨”。 虽然保洁阿姨们来自不同的地域,挣着不同的钱,但她们身上有极为相似的特点—— 那就是她们无法忍受空闲,出售一切可以支配利用的时间,换取或多或少的酬劳,然后开始异常漫长又艰苦地攒钱。 她们攒钱要么为了养老,要么为了留给孩子,要么为了家庭。许多保洁阿姨家里不止有一个孩子,如果生了儿子,她们的负担自然而然就会变成了“给儿子攒彩礼钱”,背后隐形的鞭子挥舞得更加用力。在她们身上能看到高度浓缩的东亚性:勤劳,吃苦,认命,不抱怨,密集地劳动。 超一线城市是一个巨大的打工基地,这里汇集了天南海北谋生的人。写字楼里,高学历年轻人在打工,服务这些钻进电脑里的年轻人的保洁员也在打工,我们共处在同温层之中,却仍然很难有机会展开对话。 而城市留给“阿姨们”的空间和时间也在缓慢压缩。 这一位位平凡的劳动者,又是多少人生活的缩影呢?听到最后,你是否也会意识到基层劳动者的意义?

9分钟
4k+
1年前

腾讯收到一个危险信号

虎嗅·商业有味道

3 月 20 日港股盘后,腾讯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报告:2023 年腾讯收入同比增长 10% ,达 6090 亿元,非国际会计准则净利润 1576.9 亿元,同比增长 36%。 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7.1% ,达 1551.96 亿元,净利润270.25 亿元,较上年同期骤降 74%——需要说明的是,去年同期腾讯因出售美团股票带来千亿收益,所以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但环比第三季度依然下降 24%。 由此可见,虽然腾讯 2023 年业绩相比 2022 年在强势反弹,但仍未完全走出外界承压的困境。 当下,外界分析视频号很容易限于腾讯“电商梦”的延续,其实视频号最直接拉动的,反而是广告业务。 腾讯广告业务在 2022 年表现低迷,但 2023 年视频号成为“全村的希望”后,腾讯广告收入逆势超千亿,达 1015 亿元,增速达 23%,而这背后,视频号、小程序游戏广告分成是带来增量的两大“功臣”。 而腾讯既有被马化腾视作“全村希望”的视频号,也有表现欠佳的“老将”——如影响腾讯基本面和估值的游戏业务。 腾讯在整个 2023 年,增值服务收入达 2984 亿元,营收占比近半;其中,游戏业务全年进账 1799 亿元,同比增长 5.4%,前三个季度只是增长疲软,在第四季度,游戏营收则同比下滑 2% ,仅 409 亿,环比骤降 11%。 即便腾讯在有意淡化对游戏的依赖,比如 2023年第四季度 游戏占总营收比重降至约 26% 的新低,但腾讯当初最有锋芒的业务团队为何成了一支不会打“突围战”的队伍?是组织老化、业务创新能力退化,还是跳出路径依赖就失去了光芒? 面对当前释放的多个危险信号,腾讯该如何化险为夷,治好心病呢?评论区聊聊。

9分钟
5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