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火热的citywalk,我们更倾向「马路观察学」。 这期节目,我们想先介绍上海五角场的大学路,前阵子大学路为毕业生们造节,把通车的大学路主街打造成毕业季的限时步行街。没有了车辆,人们把注意力都放在了“逛街”这件事上,往往会发现以往被忽视的小店或者街景。 站在这条被「造出来」的20岁马路,我们不禁思考,什么样的街区会让人轻松地回归线下?什么样的社区会让人看见真实的附近? 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聊聊你与大学路的故事。 🎙️ 聊天的人 锐裘 | 杨浦区本地热心市民 丁猫 | 徐汇区新晋扫街狂人 【Shownotes】 03:30 大学路在20年前最初的模样 06:11 上海百年前规划的市中心竟为五角场 11:45 大学路的界面和新天地其实有很多相似点 16:51 创智天地为就业情境打开了更多想象 23:29 大学路的商业氛围是一步步形成的 26:30 大学路上的3个开店的人:新疆米粉小喜田、推理小说书店谜芸馆、吱音家具的三位创始人和大学路的故事 39:46 大学路打动我们的三要素:多样性、多变性和邻里性 42:36 城市发展应在商业体和街区中找到平衡 44:45 分享在东京印象深刻的两个街区案例:下北泽、吉祥寺 48:42 期待看到更多街区样本及叙事,而不只是市中心的city walk 🫶🏼 感谢小宇宙提供大学路旁的播客录音间,让我们能够获得这次有趣的“在大学路聊大学路”的录制体验。 🫶🏼 也特别感谢在这期节目里提到的四位朋友,分别是吱音的联合创始人Lily、前地产规划师韵菲、新疆米粉小喜田铁掌柜、谜芸馆书店老板时晨。 【延展阅读】 限时步行的街区,能激发出多少商业潜力? 坚持做好「小生意」,未尝不是一种成功 「城市有意思」是一档关注城市、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城市观察类播客。 地方,之所以铭记于心,是因为它所散发的真实气息。每期我们都会聊聊不同视角下的城市生活,一起探寻跟地方有关的切口,并与它产生共同的情感和记忆。 【Music】 特にない - 藤井风 風よ - 藤井风 【互动联系】 邮箱:[email protected] 即刻/小红书:城市有意思 微信小助手:RQmarketing2018
“社区营造”这个词这几年在国内火了起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位于成都玉林东路社区的一介·巷子里。 这期播客是6月底丁猫回成都录制的,录制的地点就在巷子里,这个社区残障友好空间曾获得日本GOOD DESIGN奖项,近几年被广泛地报道和讨论,最近关于玉林二巷改造的展览仍在进行中。 一介的创始人和主持建筑师张唐从日本留学回来后就选择深耕玉林,从一个小咖啡馆,到现在有了好几个不同功能的复合空间,关于玉林的改造和活化,他们还在研究中。 玉林之所以是所有来成都的人都向往的片区,可以追溯到80年代旧时的生活,如今的玉林有像一介这样的团队,通过建筑设计和活动策划,再利用被废弃的空间,并将空间注入新的内容和生命力;也有很多年轻人在这里开咖啡馆、书店、文化类商店等等。 如果你对一介有很多好奇,欢迎来听这一期; 如果你对成都玉林很熟悉,也欢迎你来留言反馈你喜欢玉林的哪些方面。 🎙️ 聊天的人 张唐 | 一介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奶油 | 一介项目总监 丁猫 | 一个持续关注社区营造的沪漂成都人 【Shownotes】 04:56 一介建筑事务所是什么?关于「一介·巷子里」 09:42 一介的第二个空间:书店「在街上」 16:20 一介除了建筑设计以外,还有空间运营和内容策划的部分 18:25 “建筑是生活方式相对永恒的物质化” 能解释一介究竟在做什么 20:40 CACP:社区艺术创享计划(二巷改造计划) 21:54 把玉林的废弃车棚利用起来,与街道发生关系 23:40 为什么玉林有这么多巷子?曾经有怎样的城市界面? 26:20 CACP几个项目都是和废弃的车棚有关,曾经的宿舍遗留下来的公共空间被活化利用 28:30 一介意识到自己的角色不是开发者,而是帮社区解决现存的问题 29:44 玉林二巷经过了长达一年时间的调研和改造,目的是“解构多重的二巷” 36:30 在社会学家的指导下,一介成立了和居民、商家一体的商居联盟 39:30 在预算一直有限的情况下,是怎么做出好项目的? 47:20 聊天的三位对当下玉林的看法 50:10 追溯玉林社区的历史背景 52:10 九十年代的玉林有歌舞厅有小酒馆,那时候的年轻人就流行“转场文化” 54:00 玉林在每个时代都有文艺分子驻扎在此,文化得以流传 56:00 一个可爱彩蛋! 「城市有意思」是一档关注城市、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城市观察类播客。地方,之所以铭记于心,是因为它所散发的真实气息。每期我们都会聊聊不同视角下的城市生活,一起探寻跟地方有关的切口,并与它产生共同的情感和记忆。 【Music】 台風の夜 - 具島直子 北京ダック (北京烤鸭) - 細野晴臣 (ほその はるおみ) 【互动联系】 邮箱:[email protected] 即刻/小红书:城市有意思 微信小助手:RQmarketing2018
你愿意花500块,做一次“戏精”吗? 今天,“沉浸式” 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剧本杀、沉浸式戏剧、沉浸式展演,沉浸式夜店各种形式层出不穷。沉浸式戏剧是如何流行的?年轻人为什么会对它流连忘返?作为国内原创IP,沉浸式科幻体验的挑战和难点在哪里? 最近,上海正在上映一部由科幻IP《三体》授权的沉浸式互动展演《三体·引力之外》,我们也借此机会,请到了编剧锤导,一起聊聊沉浸式作品,以及科幻IP要如何构建一个身临其境的体验。 🎙️ 本期参与者: 嘉宾:喻澍(锤导) 《三体·引力之外》沉浸式科幻体验 策划/编剧/驻场导演 主播:锐裘、丁猫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我们将抽取三位观众,赠送各一张《三体·引力之外》的门票(非上海观众选上的话,来回差旅自行搞定哈) 《三体·引力之外》编创团队 📒 Highlights: Part1 关于沉浸式娱乐 01:50 目前国内有名的沉浸式作品,如:Sleep No More、玩味探险家、金钱世界 04:17 什么是沉浸式作品的“世界观”? 05:40 电影是如何构造世界观的? 07:00 迪士尼是沉浸式作品的终极目标 13:30 如何看待不同的沉浸式形式? Part2 如何打磨一部“沉浸式”作品 15:00 沉浸式体验的存在理由:给人提供一次做“戏精”的体验 24:30 沉浸感的最高级:演员观众的1 on 1 31:00 作品的互动性和可看性 34:00 电影是有明确的第四堵墙,沉浸式作品需要有哪些元素? Part3 当三体遇到“沉浸式” 39:00 真的有观众在《三体·引力之外》空间里求婚 41:00 《三体·引力之外》的创作思路 52:49 同一时间有多条故事线并行,编剧是如何卡时间的? Part4 沉浸式产业的发展 53:00 沉浸式类产品的机会点,会和文旅商业做结合 57:15 传统消费场景进行沉浸式包装会成为新的趋势 59:12 创作出《三体·引力之外》对锤导来讲,最大的成长有哪些? 🥚 彩蛋! 63:13 最后有个彩蛋问题!不要错过! 播客中聊到的一些重点: 第四堵墙: 属于戏剧术语,是指一面在传统三壁镜框式舞台中虚构的“墙”。它可以让观众看见戏剧中的观众。从另一个层面讲,观众在电影、电视节目中出现,可以被看做是“打破第四面墙”。最早使用“第四堵墙”这个术语的是法国戏剧家让·柔琏。1887年他提出,演员要表演得像在自己家里那样,不去理会观众的反应,任他鼓掌也好,反感也好。舞台前沿应是一道第四堵墙,它对观众是透明的,对演员来说是不透明的。 三体引力之外的故事背景: 故事以《三体3 : 死神永生》为蓝本,选取了“万有引力”号追捕“蓝色空间”号这一情节。在原著中,该段故事采用点式写法,主要交代了关键事件,包括追击起源、智子盲区、四维空间、水滴攻击和引力波发射投票等。这些场景正是《三体·引力之外》沉浸式科幻体验的主线。在创作中,体验在原著世界观的基础上,借助原创角色与新增剧情,试图呈现“万有引力”号的星舰生活,让观众以“舰员”的身份亲历这段故事。 「城市有意思」是一档关注城市、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城市观察类播客。每期我们都会聊聊不同视角下的城市生活,一起探寻跟地方有关的切口,并与它产生共同的情感和记忆。 🎵 Music: Am I Dreaming - 电影《蜘蛛侠:纵横宇宙》主题曲 📮 互动联系: 邮箱:[email protected] 即刻/小红书/公众号:城市有意思 微信小助手:RQmarketing2018
向生活中去,从策展中重新找回附近的意义。 上个月,公共艺术计划「美好的书」两周年展览「附近的回響」 开幕,策展人梁亮联合艺术家和伙伴们发起了一场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从内心走向附近到成为附近的召唤。 因为“附近”话题的热议,很多人开始关注身边的小事,重新思考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说身体上的行动比智识上的感知更重要,那么现在,是时候走向「附近」了。 梁亮关于寻找“附近”的实验,是从小区楼栋窗台的盆栽植物开始的,而在筹备这个展览的过程中,与诸多好朋友的共创,也是一种“附近的连接”。 而更重要的,是在推行「美好的书」的两年里,梁亮收获到的价值和意义,远多于自己所付出的。 本期播客是和梁亮的一次对谈,希望也能激起你内心“对人生意义感”的涟漪。 【本期参与者】 嘉宾:梁亮,场景体验策展人,公共艺术项目「美好的书」发起人 主播:锐裘、丁猫 「附近的回響」主展厅 「城市有意思」展览板块 梁老师家楼栋窗台的植物 【本期介绍】 04:00 「附近的回響」,源于上海春天的集体晾晒行为 10:14 梁亮开始关注附近,是从楼栋窗台的盆栽植物开始的 13:40 做这个展览,像是往生活里扔下一个小石子,泛起社会面的涟漪 15:30 阳台晾晒区 - 李知弥于日常生活的水墨画 16:20 社区晾晒区 - 闲下来合作社关于年轻人与阿姨们的故事 17:20 城市晾晒区 - 城市有意思用声音呈现:听见附近 26:10 把老物件搬进展厅,是一段记忆的保留 40:00 “涟漪”从共创伙伴,影响至观众 50:25 从策展,到构建人生的自我意义 51:00 “打开一个开关,附近就会明亮起来” 58:50 “比起找回曾经的人生记忆,不如去丰富未来的人生阅历” 67:10 世界如此精彩,我们怎能置身事外。向生活中去吧!所遇烟火皆繁花 ———————————————— 「城市有意思」是一档关注城市、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城市观察类播客。地方,之所以铭记于心,是因为它所散发的真实气息。每期我们都会聊聊不同视角下的城市生活,一起探寻跟地方有关的切口,并与它产生共同的情感和记忆。 【Music】 MELANCHOLY - White Cherry 面会菜 - 林生祥 (大佛普拉斯电影配乐) 【互动联系】 邮箱:[email protected] 即刻/小红书/公众号:城市有意思 客服:RQmarketing2018
到底是我们被城市改变,还是我们有机会去改变城市? 【本期参与者】 金静,大鱼社区营造中心发展主任 王越洲,城记播客主理人,业余时间可能比上班还忙的热心上海市民 锐裘,商业观察者一枚,在杨浦的弄堂长大,曾经一心想出去看看,如今每周末只想回杨浦吃锅贴 丁猫,RQ商业观察室合伙人,城市有意思主理人,沪漂7年的成都人 【本期介绍】 本期播客是一期“串台节目”,我们与《城记播客》的主播王越洲,一起邀请到了大鱼营造的金静,以“3个上海土著+1个来沪7年的成都人”的配置,聊聊作为个体与这个城市的联结性。 金静和锐裘分别在南市区和杨浦的弄堂长大,而她们各自社区在千禧年后的不同命运,间接影响着她们对弄堂生活的不同理解,以及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探索。 王越洲的儿时生活是在长宁仙霞路,正是我们录播客的地方「闲下来合作社」所在的区域,因为对城市的喜好,在2019年便开始尝试用播客记录下来,直到今天。 成都人丁猫很小就对上海充满了幻想,而她从7年前的初来乍到,到今天接受并理解她的多面性,也因此反过来重新审视着自己家乡在当下发展状态。 本期节目上半期在「城记播客」播出,下半期在「城市有意思」播出,感谢收听和转发,希望这期节目里的4个普通个体与上海的关系,能对你有一丝共鸣。 【Highlight】 01:59 RQ为什么要做「城市有意思」这个IP? 08:26 丁猫沪漂7年,如何融入到上海这座城市里? 12:36 在上海撑杆晾晒衣服是需要习得的技能 18:36 作为外地人,为什么想一直留在上海? 25:29 城市更新不止是物料层面的更新,是每个个体心路历程的变化 26:13 《城记播客》最初的探索 33:42 社区对个体而言是一个立足点 39:56 有勇气选择创业,那个动力是我们在不断回答自己的人生课题 40:51 不断往外走,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回来看自己的城市 45:42 “社区商业”就是熟人社会,存在于小时候的弄堂里 48:05 三个上海人心水的本地美食 位于长宁区新华路345号的社造中心 丁猫在播客里提到的展览「附近的回響」@保利时光里,展期4月21日-5月20日 「附近的回響」展览介绍 ———————————————— 「城市有意思」是一档关注城市、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城市观察类播客。地方,之所以铭记于心,是因为它所散发的真实气息。每期我们都会聊聊不同视角下的城市生活,一起探寻跟地方有关的切口,并与它产生共同的情感和记忆。 【Music】 stay - Hazy Nights Last Summer Whisper - 杏里 【互动联系】 邮箱:[email protected] 即刻/小红书/公众号:城市有意思 客服:RQmarketing2018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木月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创始人毛颖,从团队的作品中,能看出他们常年实践于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及富有艺术整体性的视觉化公共艺术作品。 这一期,我们和毛颖展开了一场畅快的心灵交流。作为建筑师,毛颖常年出差于全国各地,除了在各种不同尺度的商业设计进行探索之余,她还通过尝试跨界创作实验,将日常的思考和表达注入有瞬间张力的艺术装置。这些艺术手法是日常中的意识碎片与情绪物理化的呈现,虽是微小的切入点,也是针对当下环境作出的回应。 本期嘉宾: 毛颖,木月建筑设计事务所 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本期主播: 丁猫、锐裘 【Highlights】 09:04 做建筑最重要的三点:Passion、Ambition、Determination 11:15 用艺术做自我表达,寻找工作的长期意义感 12:50 自然、城市、自己 17:50 时刻保持敏锐的感知力 20:20 在上海15年,仍以观光客的视角看待这座城市 21:20 建筑师在城市里的角色:参与者、观察者、建设者以及审视者 23:55 创业价值观,与《月亮与六便士》有关 25:30 团队的综合能力很重要 27:50 如何看待 “建筑的承载作用” 30:15 做建筑设计与艺术装置的区别 35:25 中国的城市很有意思,具有时代性 43:25 能和业主方产生共振,会让沟通协作更有效率 48:50 “第一次去到雷克雅未克,以为自己到了月球” 53:55 上海最有意思的角落在哪里? 贵阳改造项目南横步行街 上海新天地 X TREE 艺术装置 毛颖完成艺术作品 ROOTS 在公园里吟唱诗歌的老奶奶 毛颖镜头里的冰岛 ————————— 「城市有意思」是一档关注城市、人与社会关系的城市观察类播客。地方,之所以铭记于心,是因为它所散发的真实气息。每期我们都会聊聊不同视角下的城市生活,一起探寻跟地方有关的切口,并与它产生共同的情感和记忆。 【Music】 Edenist of Eternity - 堀川まゆみ Being Alive - Glee Cast 【互动联系】 邮箱:[email protected] 即刻:城市有意思 小红书:城市有意思 公众号:城市有意思
△ 徐家汇书院 - 东西公园 第二期播客,我们在开业即爆火的徐家汇书院录制完成,如果长期生活在上海,除了徐家汇书院,你一定听说过「幸福里」,或者曾去过幸福里入口处的「幸福集荟书店」,这期的聊天对象就是这些空间背后的运营方。 △ 幸福集荟·黑石公寓内音乐专区 作为一家专注于城市更新的空间运营方,幸福里集团在上海打造了 M+幸福里、M+黑石公寓、mamǎfufú,以及徐家汇书院和东西公园。 幸福集荟,是幸福里集团旗下的自营书店和文化集合品牌,它如同一股文艺清流,独自清醒,每一个空间都成了上海的一处“文艺地标”。 △ 和马利颜料厂合作的mamǎfufú △ 和徐家汇书院合作的东西公园 这期我们邀请到了幸福集荟的负责人Mandi曼迪,和大家聊聊从一个建筑师转型到空间运营者的心路历程,以及如何将闲置老建筑改造成焕然一新的街区商业代表。 🎙️嘉宾: Mandi Wang,幸福里集团VP,幸福集荟主理人 📒 Highlights: 05:27 幸福集荟的基因是跟城市一起成长 08:50 徐家汇书院很好地把土山湾文化融入到空间中 13:00 徐家汇书院所在的徐家汇源,是海派文化的策源地 13:10 幸福里好像一直在诉说上海的故事,一条幸福的故事 14:10 我们会用建筑和景观的手法把一些老厂房老建筑翻新,再注入内容 14:14 当时就咬咬牙决定自己做一个出来,于是就有了幸福的开始 16:00 我竟然成为了幸福集荟的主理人,这很像“追星成功” 16:44 身份从建筑师到运营者的转变带来的挑战 17:10 看起来建筑师完成了从零到一,运营者需要完成一到多 17:20 现在整体团队也需要从开店拓店,到如何把一家店做深做饱满 18:40 作为一家小而美且慢的公司,我们对规模化并不在意 20:00 “为爱发电”固然可贵,怎么能让电力更持久,让创意不枯竭 20:40 拿到黑石公寓前整个团队非常诚惶诚恐 21:44 mamafufu 就是马利颜料和幸福集荟的结合 25:10 当黑石公寓开业时,本来萧索的街道变得水泄不通 29:15 我一直是一个非常爱折腾的人 31:15 我在工作第三年被外派到曼谷待了一整年,才真正了解商业运营是怎么一回事 33:05 曼谷的精致和市井就在背靠背的一条街之隔 39:30 上海这座城市让我极为舒服的地方是新华路 41:10 职业的成就感也来自于旧改的项目焕然新生 42:30 以前从事建筑行业去考察都喜欢到处敲敲打打 43:40 做商业运营就像美术生去细致勾勒每一笔线条 出品:城市有意思 音乐:巴赫 - 十二平均律 E大调前奏曲 No.9 制作:丁猫 互动联系: 邮箱:[email protected] 即刻:城市有意思 小红书:城市有意思 公众号:城市有意思
嘉宾:Xinyi,疗愈生活方式品牌 Creative Shelter 主理人 主播:丁猫,城市有意思主播; 锐裘,RQ商业观察室主理人 我们日常生活在快节奏的都市里,疫情三年后,我们越发关注城市人的身心健康与自洽,当疗愈已不再是新鲜话题,如何通过疗愈让更多人感受到精神幸福力? Creative Shelter 是一个结合冥想与艺术、践行可持续身心生活理念的品牌,成立于2019年,在上海拥有两间实体空间,第三家快闪店将于3月入驻上海K11。 CS从线下的冥想空间出发,通过输出多样化的五感特色冥想课程以及多元衍生产品,成为都市人重新连接身体与心灵的精神充电宝。 「城市有意思」第一期播客邀请到 Creative Shelter 创始人 Xinyi,来聊聊作为一个个体和创业者,如何在实践过程中,激发参与者的创造力,一起在城市与自然中回归人与内心最本真的连接。 关于CS的更多报道: 《纷扰环境下,个体如何让自己获得平静?》 《商业上新 | 博荟广场里的6个质感空间》 【Highlights】 01:13 创立CS是创业的契机,还是基于个人的意图? 09:14 2020年前以前南昌路老洋房里的一个白空间是CS的起点 13:45 现在回看CS在上海的两家店和当年的老洋房有什么感觉? 17:51 伙伴们为什么选择加入CS? 18:47 去年上海封控,带着伙伴离开上海开始游牧 23:12 其实能量本身就是要流通的,就跟金钱一样,它是一个流通货币 29:56 本科学房地产,硕士念奢侈品管理,很多人说我这个弯路走得太远了 35:48 城市就像一个人一样,它需要去承载很多变动,也多少需要被疗愈 38:50 疫情三年最大的变化是更会为别人思考了 43:18 自我探索到人生命题的探索,到对于城市与人关系的思考 45:29 CS未来的方向和图景 52:12 你觉得最有意思的城市是哪里? 54:54 一个神秘剧透 出品:城市有意思 音乐:Bach Prelude in C Major 制作:丁猫 互动联系: 邮箱:[email protected] 即刻:城市有意思 小红书:城市有意思 公众号:城市有意思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