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嘉宾是飞行嘉宾Eric。我们聊了聊他在深圳的一段经历,与美食有关。 这个话题很难处理,因为深圳的美食并没有其他城市多,但还好,深圳的孤独不比其他城市少。 所以Eric在离开深圳之后,画出了治愈自己的深圳美食地图。 希望同在孤独大城市中的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治愈之所。 06:30 前边五分钟聊到了书籍《吃主儿》、日剧《孤独美食家》、小说《美食、祈祷、恋爱》。 07:18 Eric从孤独美食家到成立美食协会的经历。 08:50 美食协会的第一个活动:寻找家乡菜。 09:35 高空美食节和博物馆美食节。 13:41 在KFC吃早点,听到旁桌聊“量化交易”。为了证明深圳不是只会搞钱,Eric举办了去餐馆朗读哲学和文学的活动。 朗读书目包括: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我爱那样一种人》; 辛波斯卡《万物静默如谜》中的《我们祖先短暂的一生》; 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 18:48 选择餐厅的奇怪标准之一:餐厅名字里埋了梗,有心人才能发现! 24:33 选择餐厅的奇怪标准之二:如果餐厅卖舒芙蕾,一定会去吃! 28:30 我们批判了一下大众点评的榜单和评分! 32:55 通过美食认识的那些主厨们——远超深圳平均水平的不一般的甜品艺术家同名的Eric。 37:00 对Eric具有特殊意义的治愈餐厅,他是为数不多可以理解主厨的想法的人。 44:20 没有美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或许,美食的愉悦让我们相信世界上还是有美好的东西。 音乐: 吉他弹奏《借我》片段,from 小鱼 大家可以在小宇宙、apple podcast 和qq音乐里收听我的播客“怀疑人生”。也可以直接通过以下链接收听: https://your-beyourself.typlog.io/ 另外,喜欢我的播客的朋友们可以加我:vanassunyu,加入“怀疑人生”播客听友群!谢谢大家支持啦! 附Eric希望推荐的诗: 《我们祖先短暂的一生》 辛波斯卡 他们当中少有人活到三十。 长寿是岩石和树木的特权。 童年结束的速度和小狼成长的速度一样快。 他们得加紧脚步,以便打点生命。 在太阳下山之前, 在初雪落下之前。 十三岁生子, 四岁追踪灯芯草从中的鸟巢, 二十岁带头狩猎-- 尚未开始,就已结束。 无穷的尽头迅速熔化。 女巫用完好如初的青春之齿 咀嚼咒语。 儿子在父亲的目光下长大成人。 在祖父空茫的眼眶下孙子诞生。 然而他们并不计数岁月。 他们计数网罟,豆荚,畜棚,斧头。 时间,对天上微小的星星何其慷慨, 给了他们一只几乎空空如也的手, 又旋即收回,仿佛用了太多的心力。 沿着自黑暗迸发又隐入黑暗的 闪闪发光的河流 再走一步,再走两步。 没有一刻可以浪费, 没有延误的问题,没有为时已晚的启事, 只有在时间之中经历的那些经验。 智慧等不及灰发长出。 它得在看到光之前就看个仔细 并且在声音响起之前就先行听见。 善与恶—— 他们对此所知不多,却又无所不知: 当恶告捷,善便藏匿; 当善彰显,恶便卧倒。 善恶皆无法被征服 或被抛弃永不回头。 因此,即便喜悦,也带有些许恐惧; 即使绝望,也不会没有一些安宁的希望。 人生,无论有多长,始终短暂。 短得让你来不及添加任何东西。 linkname
这期播客是对《怀疑人生》第一季的总结,也是给第一季的一个注脚。 怀疑人生最开始是一个没有目的性的播客,它的诞生只是因为听了很多播客让我产生了一股表达的冲动,虽然磨叽了很久但我还是启动了。没想到的事,在朋友们的鼓励下它意外坚持了下来,并且录制了二十多期。更没有想到的是,它获得了小宇宙的几次推荐,竟然有了2400个关注者。 关注量和播放量既是肯定也是诱惑。我不止一次动心过,想去追热点,和其他播客联动,让怀疑人生有更多关注者。但每一次的答案都是不去这么做。有一部分原因是懒和逃避,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我一直在想,我做这个播客是为什么?大家会来听这个播客又是为什么? 我做《怀疑人生》的出发点很感性,因为我自己对人生的很多问题产生了疑问。 我成长在四线小城镇的一个普通公务员家庭,从小到大生活的重心就是好好读书找个好工作。毕业之后来到深圳,在互联网行业工作了十年。可是工作的后几年,我越来越感觉到工作的无意义和生活的无意义。但是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做好准备。我既不了解为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伴随着这种无义感的还有对自己价值的深深怀疑和找不到立身根基的漂浮感。所以我想努力自救一下,《怀疑人生》是我探索的一个工具。 所以,截至目前为止,只有那些吸引我的问题和我觉得有意思的人才能给我录制播客的动力。 从大家的反馈来看,也恰恰是那些我最关心的问题和最打动我的生活方式,得到了最多或最真挚深刻的共鸣。例如《逃避不了的无意义感,是唯一通往自由的路》、例如《离开鹅厂的日子》、例如《在不停的迁徙和告别中,过一种波西米亚的人生》、例如《一个抑郁症辍学的写作者,不走主流道路的年轻人,找到了自己的路》……除了数据上的表现之外,让我最触动的是听友的直接反馈。有听友来加我微信,告诉我,她怀疑了几乎所有我怀疑的问题。 我觉得这就是这个播客的价值所在了。 内容创作者是不能自恋的。我知道《怀疑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我的经历和疑惑在一些听众中引起了共鸣。但我给不出任何问题的答案,也拯救不了别人的人生,更代表不了哪个群体的普遍问题。 对于我的听众来说,我知道那些对话也许在某些时候戳中了你,但它们对你的人生没有实质的意义,既没有借鉴意义,也没有批判意义,我能给的只是一些同处某些境遇下的同伴的慰藉。一旦超出这个范围,我的创作动机和你们的收听动机就都不纯正了。 所以,《怀疑人生》不是一个服务听众的播客,而是一个自我探索类的播客(其实自我这个词也不准确,因为我觉得对自我探索的答案最后是放下自我,都要走到把自己作为方法这一步)。 总之,因为这档播客的本质,它并不是关注量越多越有价值,而是越真实越能描绘出一个样本的探索轨迹越有价值。 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需要给《怀疑人生》加这个注脚。让大家了解到我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做了这个播客。这样也许可以解释清楚——过往的对话都没有给问题划句号,更不是好为人师的传教。我会持续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回应,以新的节目的方式表达出来。 语言是具有欺骗性的。一个作品一旦被发表,它的解释权就不再归作者所有。但我认为一个创作者应该对发表的作品承担一些责任,那些思考还没有完成的作品,发表出去之后真的不会产生副作用吗?所以,我想试着给受众的解释提供一些背景。 但我不能因为自己说的可能是错的而不去发表。因为如果我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绝对正确的答案,就又陷入了自恋之中。我凭什么认为自己手里掌握着真理呢? 这就是创作者的悖论。 所以我的答案是,保持真实和慎重。至少我不能再像刚启动《怀疑人生》那样,不加思索地凭感觉和冲动去录播客。而恰好,我自己这一个阶段的疑惑也伴随这个过程被回答的七七八八。 《怀疑人生》的种种疑问,既有现代性给当代人带来的共性问题,也有属于和我相似的一群人的共同问题、也有很多我自己的独特问题,它驱动了我去思考现代性、意义、自我评价、价值观等等以前想得很浅的大问题。 所以这档播客给我带来的东西比其他任何人都要多。我觉得是时候开启新的阶段了。我需要从实践中去获得更多体验,重新定义工作、重新发现生活的意义。第二季已经策划去做的方向有:一个生活特辑和一个创作特辑,因为我觉得生活和创作是对怀疑的部分解答。 所以,横冲直撞的第一季结束啦! 谢谢第一季我的嘉宾们,尤其感谢贡献了最多期对话的Eric,为怀疑人生注入了人文和科技视角;感谢贡献了最多收听量的西西,给最多人带来了慰藉。感谢在大理遇到的Dawa、阿筱、yuan yuan和大黄,给了我们另一种关于生活的可能性。 也谢谢关注怀疑人生的朋友们。 大家可以在小宇宙、apple podcast 和qq音乐里收听我的播客“怀疑人生”。也可以直接通过以下链接收听: https://your-beyourself.typlog.io/
本期嘉宾是大黄,她现在和伴侣阿土在大理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大黄做过和在做的事情有徒手造房子,画画,自然教育……她是一个完全听从自己内心的人,欢迎关注大黄的公众号“松果”。 这一期的录制现场特别有意思,在大黄院子里的大树下,面对着远远的洱海和面前的荒草丛。一只猫,一条狗,还有两只鸡也成了我们的听众。 [WechatIMG108 1.jpeg] 本期话题成员 * 大黄 * 公众号:松果 * 微辣斯 公众号:微辣斯报告 「预约心理咨询」 Shownotes 06:00 大黄的画表达的是自己在失序和有序中的平衡。 09:05 一个人的艺术天赋真的有限吗? 10:30 相信自己是无限的,并且把它活出来。永远自己是自己的老师和权威,一定不要把自己的力量拱手让人。 11:40 大黄和阿土是怎么决定去山里生活的? 13:55 在原始森林旁边徒手造房子,花了不到1000块钱建了座小屋? 20:11 去川西藏传寺庙里住了一年的日常就是画画、发呆、堆石头、观察喇嘛生活、看天葬。 25:00 大黄的前职场生涯:从深圳回哈尔滨,从不婚主义到决定找一个伴侣。 29:46 大黄曾经的抑郁经历,以及怎么走出来的。 34:35 “做自己”是怎样一点一点从探索到实现的? 39:52 和家人的关系怎么达到最舒服的状态。 40:43 录制中途有两只鸡出来干扰我们……于是……我们聊了下鸡的话题。 41:55 关于伴侣:大黄最看重的是在伴侣身边可以做最真实的自己。 45:00 闲聊:一段工作经历是怎么改变了阿土对于工作的看法。 48:43 是否会被被人看作loser?又是怎么看待别人的想法的? 51:06 是怎么彻底告别消费主义的? 55:40 会介意别人用异样的眼神看待自己吗? 55:46 说自己不需要那么多钱,是一种失败者的逃避表现吗? 58:19 没有直面自己的内心,不敢面对自己恐惧的人才是在逃避。提到了《逃避自由》。 1:00:28 惟一成功的人生是做自己。 1:00:40 一个小彩蛋:在场的另一位朋友发言——习惯于主流社会的价值评判才是一种逃避,没有经过反思,被社会价值所驯化,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可悲之处。 推荐阅读: 《逃避自由》——弗洛姆 音乐: 《andata》——坂本龙一 大家可以在“小宇宙”和“qq音乐“上收听我的播客“怀疑人生”。也可以直接通过以下链接收听: https://your-beyourself.typlog.io/ 如果希望和主播建立一些连接,可以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我们有听友群!(请在邮件标题里注明“听友”)
这一期的嘉宾是在大理跳接触即兴的阿筱(视频号:半耕半艺的阿筱),她同时也是个音乐人。 本期的主题曲《竹林》就是阿筱自己作词作曲、自己演唱的歌。 这一期我们聊了阿筱在大理居住以来“半耕半艺”的生活,还深入地聊了聊接触即兴这种现代艺术活动。 02:00 阿筱心目中的“半耕半x”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04:20 在大城市生活,和在大理生活感受的区别:在北京更焦虑,在大理会更踏实。 05:10 做自己现在想做的事情,不去多想未来,就会觉得踏实。 08:47 和一个地方的土地和文化产生连接,才能获得归属感。 11:30 接触即兴的理念是“人人皆可舞”,所以它的创始人放弃了专利。 12:09 在一段共舞中不会有一个关于“好”的评价体系。 12:36 “接触即兴”是什么?舞蹈?艺术运动? 15:33 接触即兴不会给任何人以挫败感。 17:55 接触即兴会指向一种连接。需要去认真聆听别人,然后推进彼此的交流和对话。 18:45 接触即兴的舞酱(Jam)文化——大家共同创造一个场域,不同的时间、空间、参与者,会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感觉。 20:10 在接触即兴中,没有固定伙伴,应该怎样让接触和离开发生?——倾听自己的身体,倾听伙伴的身体,是一种把自己抛入到未知之中,顺流而下的感觉。 22:15 美妙的flow,flow,flow…… 23:00 接触即兴颠覆了我惯用的“无法忍受停留在当下,希望push事情推进”的思维方式。 25:25 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理性的法则,看到了其他法则之后意识到了自己的傲慢。 26:30 我们在接触即兴中会看到自己的“课题”或者“模式”。 28:35 在每一次跳接触即兴的时候,都可以自己去定义今天的模式是什么,而不需要固守某一种模式。 29:45 接触即兴像是一个人生命的实验场,通过身体去感受到生命更自然的状态。 30:45 接触即兴想要打破分层,实现完全的平等。 34:30 这里没有评判,只有感受、感知和运动。不要用大脑的理智去想,而是要回归知觉的世界。 35:22 接触即兴中是有“人类大同”的愿景的。 36:48 接触即兴是一种向内探索的艺术,背后有自己的哲学;也是一种大众艺术,所以它的教学和普及都是平民化的。 推荐关联阅读: 梅洛-庞蒂:《知觉的世界》 关于接触即兴的公众号:Project O'Henry 音乐: 阿筱——《竹林》 大家可以在“小宇宙”和“qq音乐“上收听我的播客“怀疑人生”。也可以直接通过以下链接收听: https://your-beyourself.typlog.io/
这一期的嘉宾是在大理居住的yuanyuan和在巴黎居住的sha,她们现在都在美国互联网公司远程工作。 这一期我们聊了聊在美国互联网公司远程工作的体验;成长,友谊,以及多国家地区的生活体验可以给人带来什么。 因为需要远程录制,我们使用的是腾讯会议的录制功能。最后出来的录音效果不是很好,只能说我尽力了,实在抱歉。 01:40 在美国和欧洲的互联网行业,远程工作是蛮普遍的。 04:14 美国出现了“辞职潮”运动,大家开始反抗雇主和被雇者之间的关系。 06:45 远程工作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11:30 远程工作的惰性怎么克服? 14:20 在工作中对同事表现出比较脆弱的一面,也会帮助自己更好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18:30 在一个有爱和鼓励的环境下,远程工作的时间管理是不是就会变成一件越来越容易的事情? 21:40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时间管理有愧疚感。和同事讲出来并互相交流,可以有效减轻自己的内疚感,以及可以客观评估自己的状态。 25:00 我们的文化中不太支持展示脆弱,能够暴露自己的人是更勇敢的,但前提是团队具有包容性。 25:57 如果想要成为一个数字游民,可以做些什么准备? 28:30 国外有很多自由职业者的平台:例如fiverr、upwork 这种都可以找各种各样的兼职。 29:40 数字游民的优点和缺点,成为数字游民之前可以做一些评估。 35:00 远程工作中的孤独感该如何平衡——学会切换生活和工作状态,还有和自己相似的朋友之间的互相支持。 39:00 可能是一种共同的成长经历?——逃离环境,重塑自己,定义自己,然后从索取者成为给予者。 42:15 友谊的意义:你的存在在人群中被映射了出来。第一次,你知道自我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因为你在另外一个人身上看到了你自己。 46:50 生活中有很多瞬间会让人觉得,哇,生活真美好。所以人生的意义是火花,而不是目的。 54:06 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活经历,会对看待世界的角度产生什么改变吗? 57:20 世界变得更小,也变得很大。哪里都可以去,什么事都可以做,什么人都可以成为,只要不停地做出选择。 音乐: Michael Kiwanuka《Cold little heart》 大家可以在“小宇宙”和“qq音乐“上收听我的播客“怀疑人生”。也可以直接通过以下链接收听: https://your-beyourself.typlog.io/ 如果希望和主播建立一些连接,可以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我们有听友群!(请在邮件标题里注明“听友”)
这期的嘉宾是在拉萨生活了十五年,体验过印度曙光城(地球村)的生态社区实践,未来会在地球村定居从事农业的Dawa。 我们聊了聊Dawa在拉萨、地球村和大理的生活经历,Dawa说,她现在觉得在哪里生活她都可以。不管是在大城市还是地球村,遇到什么样的境遇,就觉得在这种境遇下生活挺好的。 Dawa给我开启了关于生活的另外一种想象,特别是她在地球村经历的社区生活,那里是60年代嬉皮士运动的遗产,还在实践劳动、创造、自给自足、去权威化、人人平等的生活模式。在当今社会下,还有那么一小批人在认同和事件这样的生活,让我感到惊讶又感动。 04:59 Dawa在拉萨的生活体验:乌托邦、生命的光彩和鲜艳。 06:20 Dawa离开拉萨的原因:因为封闭自己,所以外在世界不对自己显化了。 07:55 拉萨是Dawa的包容所,充满灵性,是中国最特别的地方之一。 08:30 有一天感觉到,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生活都可以了。 10:05 离开拉萨之后,Dawa去了南印度的地球村(曙光城)。 11:08 Dawa在地球村的见闻:一个清洁明亮的地方,自由、清新、创造,去了那里太兴奋不舍得睡觉。 13:00 地球村的来历:法国贵族60年代在印度购置地产,来自全世界的人们秉承印度三圣之一奥罗宾多·高士的理念,认为人应该与自然连接。他们去那里种树,盖房屋,扎根下来。 14:30 地球村是人类大同的实验场,实行按需分配,自愿劳动的原则。 15:30 地球村是如何做到自给自足的,在经济上是怎么发展的。 16:38 地球村会滋生懒惰吗?——成为村民前充分的申请和评估流程,以及对地球村理念的认同,保证了地球村的持续发展。 18:40 地球村是否会使人放弃自己的个性转而更加服从集体?——并不会,地球村是非常自由、平等和民主的。 21:10 Dawa未来的生活构想:在地球村申请一个房子,过农场生活。 21:30 这是理想的生活状态吗?——取决于自己的内心,偶然的境遇会发展成必然,不管是什么样的境遇都是挺好的。 22:45 是怎么意识到自己的内心逐渐稳定下来的?——时间,经历和成长。内在的不稳定和索取会显现在外在,而拉萨疗愈了她。 23:50 脱离大城市的生活,会让人更加没有物质方面的欲望吗? 25:30 造成我们不同的人生轨迹和价值取向的原因可能是身边的环境。就像深圳塑造了我,拉萨造就了Dawa,那里的氛围是不现实的。 26:21 见到Dawa改变了我的想法:并不是一定要达到“大城市标准”的物质积累后才能自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内心稳定,有安全感就可以。 27:20 从Dawa身上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那些怀有自由狂放的梦想但是又没有勇气的人,其实不用害怕,没什么大不了的。 28:55 我们对大理的印象:大理是中国的地球村,曙光城是世界的地球村。呆在大理,就让自己安于当下。 最后,来大理吧! 大家可以在“小宇宙”和“qq音乐“上收听我的播客“怀疑人生”。也可以直接通过以下链接收听: https://your-beyourself.typlog.io/ 如果希望和主播建立一些连接,可以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我们有听友群!(请在邮件标题里注明“听友”) 音乐: 《1376》——理塘丁真
今天的嘉宾是在英国生活了十年的Eric,他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迁徙了五个地方。我们聊了聊那些不断迁徙与告别的感受,然后觉得做一个自由的波西米亚人也没什么不好。 02:15 关于什么是“波西米亚人”? 06:10 第一次迁徙,从北京搬去英国廊坊,在小镇湖畔度过的三年半,体会到小地方的寂寞和熟人社会的那些羁绊。 22:40 从小镇搬到曼彻斯特,体会了一把曼彻斯特人的彪悍与热情。 33:05 从曼彻斯特来到深圳,居然要重新建立互联网圈的语言体系。以及共同吐槽深圳这个没有文化的城市,在这里尝试找到归属感。 45:17 从深圳来到成都,在习惯成都的阴天和大家口中闲适的生活。 46:50 换一个地方的成本越来越高,因为会感到越来越深的孤独感,自己似乎始终是一个局外人。 48:00 和主流人群保留一些时差,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但也需要付出一些代价。 50:45 人会害怕离开熟悉的环境,担心纵身一跃之后的后果,也因此被困在原地。因为人们并不敢承担自由需要付出的代价。 53:10 每个人内在人格上的东西让他选择了自己要走的路。 56:10 电影《无依之地》带来的启示:生活的状态不一定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选择的那一种,它还存在多种可能性,怎么看待它取决于自己的价值观和视角。为什么不能选择一种不同的生活? 音乐: 《million reasons》——Lady GaGa 《Christmas Lights》——Coldplay 《淡水河边的烟火》——郑智化 《海上花》——蔡琴 大家可以在“小宇宙”和“qq音乐“上收听我的播客“怀疑人生”。也可以直接通过以下链接收听: https://your-beyourself.typlog.io/ 另外,喜欢我的播客的朋友们可以加我:vanassunyu,加入“怀疑人生”播客听友群!谢谢大家支持啦!
这一期的嘉宾是出生于02年的纵歌。她虽然只有19岁,但是却已经有多重身份。她初中时候因为抑郁症辍学,就再也没有回到过校园。后来她自学了心理学,现在成了一名写作者,最近她的非虚构作品《被校服困住的身体》获得了10万+的阅读量。 这次我们聊了她的经历,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不走主流道路的年轻人的样本。很开心地看到,生活状态本就参差不齐,一个有勇气的人总能活得精彩。 01:36 得抑郁症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04:00 初中辍学之后为什么没有再回到学校? 05:24 重返校园再去扮演一个学生觉得很蠢。 09:30 在学校里感受到的阶层和权力结构对我们的影响。 15:30 主流社会认可和本性中的撕扯,是安全感和无意义感之间的斗争。 17:30 需要警惕沿着自己习惯服从的系统的框架去想事情。 18:18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能力是很稀缺的,没有被学校规训过的人反而更容易找到。 25:00 当一个人发现自己要的,从而放弃其他东西,在不同年龄段付出的代价是否有差异? 26:30 《月亮和六便士》的现实意义是很大的,可以给人带来强大的精神力量。 30:00 经济独立对于人格独立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很多女生没有办法人格独立。 38:59 对着大海说出自己的人生目标,现在终于可以很明确地说出来了! 43:00 关于写作带来的那些对于个人成长极为宝贵的东西。收获10万+的感觉如何? 51:52 自己创作的作品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回答自己的问题。 52:07 当我们见到了更多人的生活状态之后,就有了从当前的生活状态中跳出去的勇气。 53:30 播客《海马星球》如何给我们带来勇气的强心剂。 54:24 对《海马星球》印象深刻的一段话:“一旦当一个人找到了自己的群体,就会发现自己就是个正常人。”我们一致认为,来自自己归属小群体的支持非常重要。这个社会需要多一些有共识的的群体和社区。 56:15 我们聊到了女权主义,也聊到了父辈的关系和自己的成长在父权制的结构下给我们带来的问题和困扰。 1:08:08 所有人的成长都是打破自己的认知局限性的过程,因为人是丰富的。 音乐: 《wild》——monogem 大家可以在“小宇宙”和“qq音乐“上收听我的播客“怀疑人生”。也可以直接通过以下链接收听: https://your-beyourself.typlog.io/ 如果希望和主播建立一些连接,可以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我们有听友群!(请在邮件标题里注明“听友”)
本期的嘉宾是播客《对讲鸡》的主播大耳,也是发起和举办“南播湾“播客主播论坛的小伙伴。 在录制之前,我听了他在罗徳播客大赛的获奖播客,里边描述了他做播客以来的心路历程。 于是,这一期,我们聊了聊做播客给我们带来的那些东西。 01:13 录一期播客需要多长时间? 06:03 为什么愿意在播客上花这么多时间? 08:00 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把录播客当作一件正经事的? 10:53 外向主播大耳聊主动去找嘉宾录播客的驱动力。 15:06 来自内向主播小鱼的困扰:怎么去找嘉宾? 18:48 如何和其他人展开一段对话——运用常识,以及,我们探讨了对常识的理解。 22:05 我们讨论了价值观对于播客谈话过程的影响。 24:44 过多的声音会成为干扰的噪音吗? 28:35 选择和坚持自己的哲学,才可以过滤噪音,产生对话。 31:55 播客带来的改变:选择主动让一些事情发生。 32:50 播客给我们带来的直接变化:小鱼离开了之前的工作,大耳差一点离开现在的工作。 34:45 小插曲:从大耳的一期播客中听出来的——播客给他带来的故事还没有画上句号。 36:25 身边很多人在经历内心的波折和变化。但价值观会引导你做所有的事情。 37:25 播客主播灵魂拷问:会因为订阅量少而困扰吗? 38:35 我们的个人博客,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 39:33 播客安利时间:录制播客会让我们的个人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41:15 播客是向内探索的工具。 42:52 小鱼的执念:希望可以通过播客实现对自己的超越。所以最后选择了新的环境。 45:40 身边做播客的很多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做播客无法逃避真实的自己,而面对真实,就会行动起来。 大家可以在“小宇宙”和“qq音乐“上收听我的播客“怀疑人生”。也可以直接通过以下链接收听: https://your-beyourself.typlog.io/ 另外,我准备建立“怀疑人生”的播客听友群啦!喜欢我的播客的朋友们请加我:vanassunyu。谢谢大家支持啦!
这一期的嘉宾是在鹅厂工作了十四年的倩倩,她今年离开了公司。 恰巧我也在工作了十年之后离开了,所以我们聚在一起,聊了聊离开的感受。 03:25 这是一份很好的工作,为什么要离开呢? 04:08 倩倩是怎么应对35岁危机的:不去学习,是会生锈的! 05:30 在大厂中,我们很难接受自己只是做一颗螺丝钉,所以怎么办? 06:18 女性的职场焦虑和男性会有什么不同吗? 08:56 职业焦虑在女性身上更多地存在? 11:10 因为在职场中没有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长,所以选择了跳出去。倩倩看到了什么? 12:50 倩倩给出的答案:拓展职业可能性(宽度)、提升思维和表达能力(深度)、提升思考的高度(高度),最后提升对自己的接纳度(温度)。 16:10 倩倩做离开决定的小插曲:留在鹅厂vs离开鹅厂的优缺点list对比。 20:39 小鱼离开鹅厂的心路历程。 23:00 从小性格中的叛逆,会在成长到一定程度后得到释放。 24:55 在光环中长大的孩子是怎么学会丢掉光环的———幸好,我让太多人失望了。 27:00 离开鹅厂之后对未来的想法——盲目乐观,而且,不要着急啊! 20:30 倩倩和小鱼在作出离开决定时的状态:家人的支持vs自己做决定。 34:05 小鱼职业生涯中一次后悔的决定,因为自己不够勇敢。 36:30 我们需要一点狂妄自大的精神。 38:00 我们是怎么面对职场中的起起落落的……在温水煮青蛙的状态中呆太久,去走另一条路是我们选择的解决办法。 44:05 一个大家可能会感兴趣的问题:你们为离职大概准备了多少fuck you money? 49:20 错过互联网红利期的年轻人,还有没有希望获得足够金钱积累后再去辞职? 大家可以在“小宇宙”和“qq音乐“上收听我的播客“怀疑人生”。也可以直接通过以下链接收听: https://your-beyourself.typlog.io/ 另外,我准备建立“怀疑人生”的播客听友群啦!喜欢我的播客的朋友们请加我:vanassunyu。谢谢大家支持啦!
今天的嘉宾是经营素食私房菜的一青。 她在自己的家里经营着规模很小的私房菜馆,却从不宣传。去她家吃饭的基本都是通过私房菜结识的朋友。 她修行禅修,过着平静、独立、简单的生活。 我认识她五年了。这五年里,我和朋友们经常在吃完饭后坐下来,边喝着她泡的茶边聊天。 她的生活状态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种。所以这次我们又一次坐下来,她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我聊了那些人生中重要的课题。 爱情、婚姻、关系、独立、孤独、死亡、还有不生育。 很难用shownote打点的方式标注几分几秒我们在聊什么。 因为整个聊天过程中这些主题都在无时无刻互相贯穿和流动。 希望你会喜欢! 音乐: 《晚风》——陈婧霏 一青推荐的,真的很适合她。
这一期我的飞行嘉宾《semantics never dies》的主播Eric又来了。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算法的崛起与人文的衰落”。Eric是做算法的,我是做运营的,所以我们各守一方,从信息流产品的具体运营工作和推荐入手,聊了聊算法和人文关系这个问题。 02:17 我的工作困惑:在信息流推荐相关工作中,运营可以做什么呢? 04:13 运营工作只是内容流推荐这个系统中的润滑剂而已? 08:00 推荐并不表达意图,内容DJ永远不会消亡。 08:30 运营的未来也许是内容集展。 10:32 读者是和作者建立连接,而不是和一台机器建立连接。 11:09 科幻小说《盲视》的观点:人的自我意识是不是一种障碍和消耗? 15:13 人文学科的困境:人文主义的故事讲不下去了,数据主义在兴起。 23:20 但还好人工智能也有它到达不了的地方……人类的自我意识还是很宝贵的东西。 26:06 我们聊了聊“后人类主义”。尼采提出的“超人”概念开创了后人类主义的先河。 28:28 “赛博格”的理论:人和动物或者机器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当我们都是赛博格之后,是否可以彻底消解性别和其他所有天生的差异,解决我们的问题? 34:33 德勒兹的“控制论社会”理论:人是置身于一个系统机器之中,人的生活被一个个无孔不入的系统所渗透,甚至有的时候你是认可的,努力进入这些系统。比如现在涌现的一大波“精神资本家”。 40:30 理解这些后人类主义的理论可以给我们一个视角:这个社会是如何被建构的。也许让我们可以更加坦然地面对这种状况。(虽然对现实生活可能也没啥帮助!) 41:41 所有的现有存在的东西,都包含着反抗自己的力量。 42:12 我们如何保持洞察和批判的能力?——人的主体性和自由! 43:15 人的主体性正在丧失,因为系统正在把我们变成流量。 45:20 关于自由的三种观点——但是每个层面上的自由都在丧失,因为数据对我们的操纵。 49:44 人类经过漫长的时间从部落走向文明,但可能因为信息的操纵回到部落化的状态? 51:18 但是!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意会:算法时代的人文力量》给了我们很大鼓励! 55:51 要学习自由技艺!(至少可以让我们对洗脑免疫……) 58:00 电影《都灵之马》的启发:杀不死的让你变得更强大。 59:33 尼采的后人类逃逸线:我们怎么逃脱,获得自由?————艺术! 1:00:45 人生本来是没有价值的,但是如果我们可以把人生作为审美对象,就会发现它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当你发现它的美感的时候,就实现了逃逸。 1:06:35 拯救了Eric的法国人斯蒂格勒:想象一种不可计算的生活。 1:08:32 斯蒂格勒的书《分支》,也可理解为“斜杠”————逃逸的最好方式是做一个业余艺术家,变成一个斜杠青年! 1:09:50 诗歌《海滨墓园》:“起风了,唯有努力生存!” 1:11:22 最后私心推荐一个有DJ打碟的线上空间:turntable.FM。不管技术如何发展,我们永远需要一个内容DJ! 配乐 《In a landscape》——John Cage 大家可以在“小宇宙”和“qq音乐“上收听我的播客“怀疑人生”。也可以直接通过以下链接收听: https://your-beyourself.typlog.io/ 另外,喜欢我的播客的朋友们可以加我:vanassunyu,加入“怀疑人生”播客听友群!谢谢大家支持啦!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