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社恐”好像成为了我们在社交场合彼此拉近距离、确认属性时的一个大家都爱打在自己身上的tag。在我们说自己是“社恐”的时候,我们到底在恐惧什么?我们需要去克服这样的社交恐惧症,甚至变成一个“社牛”吗?我们应该如何和自己身上的“社恐”特质和谐相处? 本期,我们深入聊了聊这几个问题,得到了属于每个人自己的答案。 【本期主播介绍】 小洋人Catherine(即刻@小洋人不上班) Doris|斜杠er自由职业者 茶茶|为了成为心理咨询师受训中 【时间轴】 03:36 主播社恐程度大公开 03:56 原来享受社交的外向型人也有社恐? 06:15 拥有社交牛杂症是种什么体验? 08:25 避免不了社交中的尴尬时刻,那我们接纳就好 12:42 不是社交恐惧,而是社交厌恶 19:23 当我们浅社交的时候,我们到底在恐惧什么? 26:33 社恐一定要被克服吗? 46:00 主播分享在社交环境中让自己舒适的tips 46:48 我不焦虑,焦虑的就是别人 50:28 接受自己的剧本,开心是最重要的 【音乐】 片头曲:Aaron Taylor - Home 片尾曲:The Head and the Heart - Let's Be Still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podcast、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汽水儿平台收听节目。 【联系我们】 如果你有想聊的话题或建议、请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前言】 作为国内首部离婚真人秀,这部豆瓣得分8.8的综艺《再见爱人》真得让我们惊喜。我们惊喜于节目的真实性、复杂性、深刻性。 节目邀请的三组嘉宾,分别处于离婚一年、离婚冷静期、考虑离婚三种不同的状态,各自也感情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并不相同。六人带着自己对婚姻的疑问,踏上了为期18天的房车旅行。 随着节目的进行,我们发现《再见爱人》不同于其他的综艺的是它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观察别人的故事,也不在于完成某种社会实验,而在于让我们跳出节目的逻辑和情景,学习如何从一段亲密关系中成长为更好的人,学会如何面对以后的人生。 这一期节目,我们还邀请了一位男性嘉宾-邓思遥,他也会以男性视角来和我们一起剖析《再见爱人》里三对CP的核心矛盾以及聊聊爱情消失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后亲密关系”。 【本期主播介绍】 小洋人|即刻@小洋人不上班 Doris|斜杠er自由职业者 茶茶|为了成为心理咨询师受训中 【飞行嘉宾】 邓思遥|即刻同名 【时间轴】 03:33 主播解剖《再见爱人》中三对夫妻的亲密关系中的核心问题 09:55 如果陷入论“是非对错”的境地,我们永远也无法达成共识 16:45 将自我存在意义寄托于下一代,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24:06 活力的来源并非是爱情,而是自己 33:12 逃避不可耻,但没有用 36:00 激情过后,是什么在维持我们和伴侣之间的关系? 36:19 通过爱的五种语言,了解自己的需求 39:06 《再见爱人》=再见男人,还是看见自己? 43:20 爱情中,不一定始终需要激情 46:38 如何在亲密关系中“做自己”和“爱对方”? 50:02 拥有女权主义思想后,你在亲密关系中有什么变化吗? 51:12 成为女权主义后,你觉察到了哪些无法解决的结构性问题? 56:10 只有打碎了刻板印象,才能看到每一个真实丰富的我们 【推荐视频】 《一席:梁老师的爱情课》 【推荐测试】 《爱的五种语言量表》 【音乐】 片头曲:Joan Baez - I Will Never Marry 片尾曲:追星族,郭柯宇 - 直到对的人来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podcast、喜马拉雅、QQ音乐、汽水儿平台收听节目。 【联系我们】 如果你有想聊的话题或建议、请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我们开了一个播客群 欢迎大家进群和我们探讨女性力量
【前言】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为了生活聚集在城市,也将为了更好的生活而继续聚集下去。”城市在不断的进化、更迭中展现出的魅力,让我们带着憧憬来到城市,探寻关于人生、关于生活的品质。 而我们去过的地方,居住过的城市,它们也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墨尔本也好,波士顿也好,上海也好,又或者是杭州、成都,和我们居住的18线小城。因为每个城市都有它与生俱来的气质,并且这样的气质将融入于经历之中,悄无声息地浸润你,影响你,改变你。所以这一期播客,我们三位主播将分享在不同城市的经历,对于城市的选择,对城市归属感的理解等。评论区内,也欢迎与我们分享你为什么会选择现在的城市生活。 【本期主播介绍】 小洋人Catherine(即刻@小洋人不上班) Doris|斜杠er自由职业者 茶茶|为了成为心理咨询师受训中 【时间轴】 01:15 主播分享自己在各个城市生活的经历 08:30 离开北京的理由 13:30 一些对杭州气候的吐槽 15:40 离开波士顿的理由 17:15 为什么喜欢上海? 19:30 对四川的印象 27:30 上海和北京哪里更包容? 29:40 对一个城市的归属感体现在哪里? 33:00 大城市为什么让人缺乏归属感? 37:00 身边有30岁换城市的朋友吗? 39:00 换城市定居的理由 42:00 30岁女性面临的困境 43:15 逃避并不可耻,但没有用 45:00 稳定的反脆弱性是很弱的 48:00 折腾起来,让自己拥有更多选择权 48:33 如果可以选择全球任何一个城市定居,会选哪里? 53:00 日本可能只适合去花钱 54:00 纽约的diversity 58:30 对城市真实的感受只有真正去生活过才能体会 60:00 如何在陌生的城市交到新朋友? 【书籍推荐】 《旅行的艺术》阿兰·德波顿 【社群推荐】 BYM城市群 公众号:如果青年 【音乐】 片头:Norah Jones , Peter Malick - New York City 片尾:张悬—城市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Podcast、喜马拉雅、QQ音乐、汽水儿平台收听节目。 【联系我们】 如果你有想聊的话题或建议、请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前言】 8月某天,我在坐地铁的时候,发现手机没电了,只好百无聊赖地进行车厢里的人间观察。坐了4站地铁15分钟,上上下下43个人,没 有 一 个 人 不 在 看 手 机。 好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手机变成了一个像身体外挂器官一样的存在。我们在互联网世界里,建构自己的社交网络、知识网络、信息渠道网络。我们大部分的时间好像都在屏幕中度过,我们大部分情绪也都产生和逝于赛博世界里。我们总以为我们能选择拿起和放下,但我们真的有选择吗?在不断经历赛博抑郁的当下,这个问题好像格外值得思考。 本期我们就想好好坐下来,面对面探讨一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互联网和我们的关系,我们是否能在高速爆炸的信息中,找到一片让自己安宁的避难所。 【本期主播介绍】 小洋人Catherine(即刻@小洋人不上班) Doris|斜杠er自由职业者 茶茶|为了成为心理咨询师受训中 【时间轴】 2:05 三位主播手机屏幕使用时间大公开 6:43 经历赛博抑郁或者其他抑郁(或情绪问题)的moment 10:53 朋友圈只有5%的信息是有用的 12:46 碎片化的信息让我们失去了深度思考的能力 16:27 面对互联网的吞噬,躺平了? 22:37 “我目前最大的焦虑是没有焦虑” 25:05 主播茶茶断网72小时的经历 26:38 想要逃离互联网却无处可逃,互联网在侵蚀所有人的生活 28:42 大胆的地铁实验设想:用100元可以买你一小时不看手机吗? 39:33 缓解赛博焦虑or抑郁的实用Tips 40:17 团体治疗帮助你在关系里觉察自己 47:14 和压力、焦虑共处才是生活的常态 49:12 主动接受信息是赋权自己的方式 51:56 把注意力分配到可以产生深度联结的事情上 【书籍推荐】 《送你一颗子弹》刘瑜 《旅行的艺术》阿兰·德波顿 《身份的焦虑》阿兰·德波顿 《成为我自己:欧文·亚隆回忆录》欧文·D.亚隆 【电影推荐】 《心灵奇旅》 【社会支持推荐】 欧文·亚隆团体治疗 【音乐】 片头:Barry White - September When I First Met You 片尾:JJ Grey - Mississippi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podcast、喜马拉雅、QQ音乐、汽水儿平台收听节目。 【联系我们】 如果你有想聊的话题或建议、请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我们在微信开了一个Around 30播客群 欢迎大家进群和我们探讨女性力量 【前言】 前段时间,阿里、滴滴等大厂女员工被性侵事件频发,女性在职场的生存条件愈发艰难,职场环境也足够令人窒息。 所以本期节目,我们会和播客Known Unknowns的两位主播一起探讨女性在职场中遇到的性骚扰、微歧视(敌对的性别歧视、环境性别歧视、善意性别歧视)、以及30+岁女性的职场隐性危机等等。 “改变不会容易,真相让人痛苦。但我们不能因此袖手旁观,保持缄默。当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沉默,我们固若铁桶的女性时代困境,才会逐渐开始松掉第一颗螺丝钉,继而第二颗,第三颗......” 【本期主播介绍】 小洋人Catherine|正在通往女权之路的自由职业者 Doris|斜杠er自由职业者 【串台主播介绍】 Gloria|Known Unknowns 播客主理人,建筑设计师 Alyssa|Known Unknowns 播客主理人,产品经理 【时间轴】 02:00 女性与男性相比,是否在职场上存在先天的差异性? 10:30 女性在不同职业类型中遭受的性别压力不尽相同 12:28 女性的性别歧视有可能来自于女性 16:21 来自领导的性别歧视可能会产生巨大的自我怀疑 26:00 回归家庭是否是一种道德绑架? 31:48 家庭和工作是否能平衡? 39:10 困在“精力窘境”里的妈妈 46:56 女性需要觉醒,需要发声 59:41 永远有开辟自我天地的勇气 01:06:41 如何处理自我与焦虑的关系 【音乐】 Chance the Rapper - Sun Come Down King Sis - One More Day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podcast、喜马拉雅、QQ音乐、汽水儿平台收听节目。 【联系我们】 如果你有想聊的话题或建议、请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前言】 睡眠,在我们的一天中一般会占到三分之一的时间。之所以需要睡眠,是因为通过睡眠,能使身体得到极大程度地修复。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部最精密的仪器,而睡眠就是自然赋予这个仪器的最佳修复时机。我们就是要用三分之一的睡眠时间,来滋养人生的另外三分之二时间。 人们常说,睡一觉,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事儿。的确是这样。当睡眠难以为继,身体和精神失去了缓冲,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一地鸡毛。 所以,睡眠对我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掌控睡眠,才能掌握人生的主动权,实现自我。 因此,在七夕之际,除了聊聊我们目前的感情状态,我们三位主播还想聊聊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的议题——睡眠。我们也将分享我们个人的睡眠状态、睡眠经验、睡眠关系等等。 【本期主播介绍】 小洋人Catherine | 正在通往女权之路的自由职业者 茶茶 | 为了成为心理咨询师受训中 Doris | 斜杠er自由职业者 【时间轴】 02:37 三位主播目前喜欢的人是谁? 04:43 在漫天的营销广告渲染下,我们不过七夕,会感到错过了什么? 08:45 互相需要的关系,如何成为彼此的养分,而不是剥削 11:45 能够自我满足的人,是通过互相吸引而走在一起 13:40 没有喜欢的人之前,先喜欢睡觉吧! 15:04 记忆深刻的几次睡眠经历有哪些? 20:20 目前三位主播们的作息是什么样的? 21:05 从多个时期来探讨各自睡眠等变化,反应了当下我们的生活状态 26:52 睡眠习惯与安全感:喜欢一个人睡,还是两个人睡,还是喜欢在宿舍里的那种睡眠状态? 32:41 对未来睡眠的期待是什么? 36:43 有什么睡眠小癖好? 39:55 Tips: 如何快速安稳入眠? 【听评有礼】 本期节目由只做一款床垫的新睡眠品牌「蓝盒子」支持,淘宝搜索「蓝盒子旗舰店」找客服留言「Around30」即可获得专属优惠。 本期互动问题:“你最舒适的睡眠环境是什么样子的?” 欢迎留言并将本期节目转发至朋友圈,8月18日我们将在评论区抽取一位幸运听众获得价值3000元的「蓝盒子Z1床垫」一张。 【推荐书籍】 《了不起的我》陈海贤 《夜晚的潜水艇》陈春城 【音乐】 片头:江语 - Blue ___ 片尾:魏诗莹(Wishbao)- 绒绒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 App、苹果 Podcast、喜马拉雅、QQ音乐收听节目。 【联系我们】 如果你有想聊的话题或建议,请发送邮件:[email protected]
【前言】 最近新闻上频频出现亲密关系中的暴力事件,我们在痛心的同时,也开始思考这样的“有毒关系”是否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 主播们惊讶地发现,我们每个人似乎和亲近的人都有过“有毒关系”的经历,这也让我们想要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什么是“有毒关系”? 为什么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走入一段“有毒关系”? 我们如何逃离,以及什么是真正健康的关系? 等等这些关于“有毒关系”的思考,我们都将在这期播客里探讨。 【本期主播介绍】 小洋人Catherine | 正在通往女权之路的自由职业者 茶茶 | 为了成为心理咨询师受训中 Doris | 斜杠er自由职业者 【时间轴】 02:40 什么是有毒关系?主播们分享自己的有毒关系经历和理解 10:55 在关系里消耗大过快乐的1/5就可能是有毒关系 15:10 如何逃离有毒关系?主播们的经历分享 17:10 离开关系的原因:觉得在一起没有一个人快乐 18:30 贬低-囚禁-完全的控制是一个循环 26:30 牺牲和拯救是被文化建构出来的错觉 28:00 离开一段有毒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进入一段有毒关系 29:30 有毒关系的几个信号 32:00 怎么看一个人靠不靠谱? 35:30 聊开女性议题可能是一个了解男生的好方式 37:30 什么样的亲密关系是好的亲密关系?亲密与自由可以共存吗? 41:00 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绝不是好的亲密关系 42:00 健康的关系像两条共游的鱼 50:30 一些情绪管理的小工具 53:00 人和人之间的联结很珍贵 【推荐书籍】 《亲密关系》 【音乐】 AI Green- How can you mend a broken heart Durand Jones & The Indications-Sea gets hotter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 App、苹果 Podcast、喜马拉雅平台收听节目。 【联系我们】 如果你有想聊的话题或建议,请发送邮件:[email protected]
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人是目的本身。 ——康德 【前言】 这是一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从未怀疑过努力、进步的正确性。在社会的规训、父母的期待和领导的要求下,我们将自己不断打磨成一颗优秀的、严丝合缝的螺丝钉,忘记自己曾经也想做一把利刃。不仅如此,身为女性的我们,还面临着更多刻在文化基因里对我们的期待和要求,这些都成为我们追寻自己热爱的事业之路上的牵绊。 本期节目,我们希望探讨,我们如何在这情绪和时间都有些逼仄的现实生活中,撕开一个能喘息的窗口,让我们去思考、去寻找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或者说,我们如何给自己创造空间,去追寻自己热爱的事业? 很多问题没有答案,我们在自己的生活和选择中寻找答案。 【飞行嘉宾】 鸭子 | 「没出息指北」主理人,徘徊在奋斗和躺平之间的非典型前互联网打工人 【本期主播介绍】 小洋人Catherine | 正在通往女权之路的自由职业者 茶茶 | 为了成为心理咨询师受训中 Doris | 斜杠er自由职业者 【时间轴】 01:15「没出息指北」想做内卷漩涡中的一方净土 03:00 主播们现在处在自己热爱的事业里吗? 10:10 是否存在可以让人真正热爱的工作?工作和事业的区别是什么? 13:10 工作中的“意义感”很重要 22:20 小洋人分享在工作中如何找到自己的目标 25:00 职场的“向上管理”很重要,要坚决对抗职场PUA 29:00 推荐试试MBTI测试 31:30 寻找自己的热爱是一个长期过程 33:10 如何评估一件事是不是自己喜欢的?一个小测试 35:40 如何评估一个工作团队是不是适合自己的? 40:10 寻找合适的工作就像寻找合适的对象,timing很重要 43:45 女性在寻找热爱的事业过程中会碰到什么阻碍? 46:50 主播们讲述自己突破家庭规训找寻自我的经历 52:40 实用谈判小技巧:如果想开窗户,就把房顶掀了 55:00 不要把人生轻易交给别人 57:20 每个人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对其他人的鼓励 60:40 鸭子:在性别相关的话题上,我想更谨慎、更负责一些 66:20 性别议题是我们每个人的真实生活的一部分 73:30 信息平权对生育的选择很重要 76:26 20-30岁之间对女性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78:00 不试图讨好别人,是找到自我的开始 83:00 推荐《反脆弱》:在躺平和奋斗中横跳 86:00 先找自我,其他东西会随之而来 【推荐书籍】 《远见:如何规划职业生涯3大阶段》 《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音乐】 Melissa McClelland-A Girl Can Dream Lolo-Don’t Dream It’s Over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 App、苹果 Podcast、喜马拉雅平台收听节目。 【联系我们】 如果你有想聊的话题或建议,请发送邮件:[email protected]
【前言】 我特别喜欢的一个创始人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每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都像一台高速运行的电脑。一代比一代运转地更快。我们从懂事开始就有别人告诉我们要运行各种程序,上幼儿园,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工作,等等等。我们停不下来。关键是,我们很难运行自己想要运行的程序,因为过去二十年里面我们运行的所有程序都是别人编好给我们的--我们自己不会编程序。 如果有一天,有一台电脑突然下了决心,要运行自己的程序,他就必须先停下来。这时,他会看着周围所有的电脑依然在高速运行着,甚至嘲笑他怎么不动了,然后把他远远地甩在后面。而他,需要慢慢地开始学习自己编程,这个过程很漫长,很痛苦,因为从来没有人教过他。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只有少数人在运行自己的程序。” 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在30+这个节点好像重新发现了自己,有的人选择裸辞、有的人选择转行、或者有的人只是想把接下来的一年当作人生的一个self-caring gap year去思考到底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如何找到自己热爱且擅长的事情? 这一期我们邀请到了茶茶,她在光鲜亮丽收入很高的证券行业从业8年,跟我们一起聊聊为什么突然裸辞转行学习心理咨询。 同时,这一期也是Around 30 和泛心理学播客What Do You Mean 串台的一期播客,我们也会共同探讨一些关于自由职业和女性成长的话题。 【飞行嘉宾】 茶茶|证券行业工作8年,为了转行学习成为心理咨询师裸辞(已成为Around 30主播) 【本期主播介绍】 小洋人Catherine|正在通往女权之路的自由职业/创业者 【联合主播介绍】 Fleur: 独立心理咨询师 What Do You Mean播客主理人 公众号:李宣霖Fleur 复旦大学高级心理辅导师项目在读 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士 【时间轴】 02:09 从工作八年的券商裸辞背后的心路历程 06:14 在三十岁左右的时候好像突然“看见”了自己 09:11 三十岁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节点 12:39 自由的重量比想象中大很多 16:07 自由职业者/创业者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一群人 18:00 自由职业=无业游民?大家对自由职业的误解 27:12 每个人在工作3-5年后都应该有一个Gap Year 34:20 人类很容易被消费主义裹挟,对物质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 43:47 能遇到可以理解自己事业的男性太少了 55:08 大家都太努力了,我只想“躺平” 1:04:38 中国女性很难不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 1:17:13 多去尝试,每一段经历都值得 1:25:04 松弛一点的人生没什么不好 【广告时间】 Fleur推出了一个线下心理工作坊,这是一场专为自由职业者(或对其感兴趣的人)设计的深度自我探索和职业觉知的旅程。每周六,最多10人,每次1.5小时,连续10周的自由职业者心理支持成长团体。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微信:fleurlxl 【音乐】 片头Eric Legnini Trio - Trippin' 片尾ANU - FLY 【后期制作】 感谢我们可爱的Fleur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 App、苹果 Podcast、喜马拉雅平台收听节目。 【联系我们】 如果你有想聊的话题或建议,请发送邮件:[email protected]
【前言】 提问是一门艺术,而回答则是一项系统工程。 著名的Proust Questionnaire(普鲁斯特问卷)由一系列问题组成,问题包括被提问者的生活,思想,价值观及人生经验等。 因此,这期播客,我们想通过提问普鲁斯特问卷,来迎接新主播茶茶,在探索我们自己之外,也能更加了解彼此。 这里的有些问题让人思考了好久才能回答,有些则让人回答过后仍在思考。也许其实你不用回答,只要跟着我们去思考就很有价值了…… 【本期主播介绍】 小洋人Catherine | 正在通往女权之路的自由职业者 茶茶 | 为了成为心理咨询师受训中 Doris | 斜杠er自由职业者 【时间轴】 04:30 你认为最完美的幸福是怎样的? 13:40 你最大的恐惧是什么? 16:24 你最痛恨自己的哪些特质? 19:20 你最痛恨别人的什么特点? 25:55 还在世的人中你最欣赏的是谁? 33:02 你最大的奢侈品是什么? 35:57 你目前的心境怎样? 42:10 你认为哪种美德是被过高评价的? 46:00 什么情况下你会撒谎? 48:30 你对自己的外表哪一点不满意? 50:46 你最喜欢男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51:26 你最喜欢女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54:18 何时何地让你感觉到最快乐? 57:45 如果你能够改变自己的一件事,那会是什么? 60:08 你认为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62:58 你最想住在哪里? 65:46 你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68:56 你最喜欢的职业是什么? 74:00 你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以及看重朋友的什么特点? 77:05 你想以何种方式死去? 79:10 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音乐】 Queen - Crazy Little Thing Called Love Rex Orange County - Best Friend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podcast、喜马拉雅平台收听节目。 【联系我们】 如果你有想聊的话题或建议、请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前言】 最新的一组离婚率数据发现,提出离婚的人中,70%是女性,同时,中国女性的工作率高达73%,全世界第一。 以前,我们会把女人在婚姻里的不幸归结于她们没有收入、依附于男人。现在,女人们有了工作,也有了一定的经济话语权,但她们的婚姻并没有变得更幸福。 所以我们不禁思考在现代社会,婚姻这个制度真得还适合我们吗?婚姻又让女性失去了什么? 这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了哥大博士甘歌,也是笨妈育儿育己的公众号主理人来聊一聊她为什么结婚生子后又离婚成为了一位反婚主义者。 【飞行嘉宾】 甘歌:博士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现于美国一所大学任教。不定期写作有关性别、家庭、婚姻及女性成长方面的文章。公众号:笨妈育儿育己 【本期主播介绍】 小洋人Catherine|正在通往女权之路的自由职业者 Doris|互联网职场丽人 【时间轴】 02:01 为什么中国女性的“结婚自由”这么难? 10:38 所谓的“好男人”就能避免婚姻带来的风险吗? 36:40 如何看待离婚冷静期?在美国离婚会对女性更友好吗? 44:51 离婚真得会伤害孩子的心理健康吗? 46:45 还相信爱情吗?我们是否还应该对爱情充满期待? 【音乐】 Kina _ Snøw - Get You The Moon Tizzy Bac - 季后赛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podcast、喜马拉雅平台收听节目。 【联系我们】 如果你有想聊的话题或建议、请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前言】 最近赵薇的《听见她说》系列短片,引起了众多网友们的激烈讨论。 所以当我们四个在看完《魔镜》后,还是决定做一期有关身材和外貌焦虑的话题。 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的身材、外貌都会被“无意”提起,被评价,“太胖”、“腿太粗”、“好丑”、“鼻子不挺”,“胸太小了”…… 对于这些评价,没人反驳、没人抗议,而是回到家面对镜子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审视,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包容并接纳那些来自世界的恶意。所以,我们四个想通过这期节目,大声发出我们的声音,来反抗恶意,希望这个世界可以真正做到“美的多元化”。 希望收听我们这一期的小伙伴,如果想要分享自己的故事,欢迎在节目下方留言。我们将抽选2位听众的留言,在下一期的节目中分享哦~ 【主播介绍】 小洋人Catherine|脑洞比胸还大的自由职业者 Mess|最时髦可爱的学院派富贵花儿 辣条|酒场小怪兽,夜场小姐姐 Doris|白天职场丽人,午夜蹦迪选手 【时间轴】 00:40 听见她说第一期《魔镜》引发的思考 05:50 女性经历的身材与外貌羞辱“多种多样” 16:35 丁真的走红真的能带来男性外貌焦虑吗? 26:20 外貌与身材对女性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30:30 我们的身体在他者和社会的掌控之中 38:20 接纳不了自己,是“我”的错吗? 42:00 接纳自己的身体之前,先接纳自己的焦虑 【延伸阅读】 赵薇导演,听见她说系列短片:《魔镜》 【音乐】 In Disguise by Ashe 来自世界的恶意 by 陈近南 【后期制作】 感谢我们可爱又充满智慧的小嘉同学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 App、苹果 Podcast、喜马拉雅平台收听节目。 【联系我们】 如果你有想聊的话题或建议,请发送邮件:[email protecte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