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63:剩下的2020怎么过【之光明版】

欢迎来到第63期《 别任性 》,这期的嘉宾是@Steve说 的主播,心理咨询师史秀雄 Steve。​ #2020废了?# 是我们主号上(BIE别的)这个月的专题 —— 注意,它有一个问号。还没到盖棺定论 “2020废了” 的时候,这样的结论也没什么意义。那么剩下的2020年我们能怎么过?我请 Steve 来做了一个 “光明版” 的对话。 并不是强行把 Steve 放在 “光明正向乐观” 的盒子里,他不是 “傻乐” 那种人,还可能正相反。反正你们听了就明白了,Steve 很善于给人带来光明感。 有 “光明版” 就是有 “黑暗版”,不过还没录呢。想让我和谁聊什么,可以(来w-b “BIE别的女孩”)留言告诉我。 节目时间点如下: 02‘10 2020年会好起来吗?还是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2020年至今过得如何? 09‘30 我们在危机时候总期待它过去,但事实上,危机可能只是会变得常态化,这可能是我们下半年需要习惯的 —— 我们可能需要与新冠病毒共存很久 14‘20 假设自己从未来回溯2020年,过去的几个月在时间轴上的比例会变小,意义和价值也会比现在感知到的小;而用不同的解读框架,这段时间的记忆也会不同 19‘10 可以把疫情看作一场(国家、经济、健康体系、社会关系、个体身心的)压力测试 —— 压力测试的功能就是帮我们发现问题,而这是一次难得的修正机会 26‘40 我们有标刻时间并立 flag 的习惯,所以总是在生日和或者新年的时候说要减肥,但能够经得起考验的肯定是长期积累的事情;我们喜欢说 “疫情结束了我就重新做人”,但如果疫情几年内都走不了呢? 32‘10 归因理论:事情成功了是多亏自己,事情失败了则都怪外界因素 36‘10 比如自控力问题怎么 “修正”:耶鲁大学副教授 Laurie Santos 的播客 “The Happiness Lab”;让大脑吃到甜头的小诡计 “temptation bundling”;自控力可能是个迷思 —— 硬操是没有用的,得顺着自己的习惯来,而且还得开心,才会做到改变 47‘10 人们在疫情间并没有 “报复性消费”,最想花钱的地方反而是健身和学习,这是为什么? 50‘25 大家惯性地在新冠期间更关注自己,但心理学研究显示,关注别人、帮助别人才会让你更快乐(Elizabeth Dunn 等人的研究报告:"Spending Money on Others Promotes Happiness"。所以你如果不开心,不要 treat yourself,而应该 treat others?? 61‘40 Steve 很好奇 「阴暗版」的对话是什么样的,生存危机会放大我们的差异性 67‘20 生存受到挑战的时候,人类更可能忽视差异,去团结协作,从而造就更强烈的社会联结,比如一起上过战场的老兵 74‘30 不要高估自己帮助他人改变自己的力量,但也不必虚无:小石头知道自己填不满海,还是要填 76’40 “感激” 是一种很有驱动力的情绪:对他人的感激之情,会驱动我们去帮助别人和自己(可以看看美国东北大学教授 David DeSteno 的书《Emotional Success: The power of Gratitude, Compassion and Pride》)。 80‘30 有兴趣的可以做个练习,问自己 “如果要让2020年成为我最棒的一年,我从现在开始要做什么事情?” 把答案写下来,很可能你会看到有启发性的答案。 如果我们不想只是把2020年扛过去,而是有一点野心,想让2020年成为最棒的一年,那心态会发生什么变化? 我们这两天也会在 “BIE别的女孩” w-b上发这个 #nightcap#,欢迎来分享。 Tracklist: 张玮玮和郭龙 - 两个兄弟 安溥anpu - 藓的歌唱 周云鹏 - 九月​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84分钟
1k+
4年前

对尖儿06:爱与性能分开吗?

对尖儿回来了!《对尖儿》是 Alexwood AKA 阿丽(@哎伍德)和 Alex 阿姐(@Alex绝对是个妞儿)对聊的分栏目,这是对尖儿的第六期。 因为一本书 —— 中信·大方出版的《女孩之城》,我们俩追忆了一下曾经放浪形骸的欢场时光,并聊了聊:爱与性真能分开吗? 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回答是:当然能,只是实际操作往往没有这么简单。 节目时间点如下: 02‘00 关于《女孩之城》,刚知道作者 Elizabeth Gilbert 是写《饭·祷·爱》的时候有点劝退,但《女孩之城》令人惊喜 06‘50 我们为什么(一开始)喜欢和不喜欢《女孩之城》的女主角薇薇安 08‘55 “你难道想遇到真心喜欢的人的时候还是处女吗?” 11‘14 40年代美国的性观念真的比我们现在更开放吗?还是我们觉得环境开放只是因为自己活在一个小泡泡里? 16‘20 我们俩的第一次(我有点急 21‘15 “性” 如何定义,有插入才算吗?coital imperative 啥意思?性脚本又是啥? 27‘10 男朋友磨着你给他口,那怎么办? 29‘10 老公如果问你之前跟多少人上过床,该怎么回答?如果一个人什么都好,但就是不能接受女孩性经验丰富,那还要交往吗? 33‘40 曾经的荒唐事,比如每周的 “数字竞赛” 41‘00 那段时候 “吃亏” 过吗?现在想想有些后怕 44‘10 女孩可以如何 “fuck like a man”,又真的要 fuck like a man 才行吗??(在阿姐的推荐下又差点现场打开 P 站 47‘15经验证明,性与爱能分开,活好但并不会爱上 51‘30 经验证明,性与爱也很难完全分开,爱上的感觉活更好 57‘30 一夜情好累啊。但我们的确需要更多的性经验和性经历,那怎么办? 60‘00 我们既不应该因为压力守贞,也不应该因为压力破处 —— 两种都是绑架(不过我们俩都为了给自己的性经验加码做过一些现在想起傻得想钻洞的事) ​66‘10 “没有性的爱” 和 ”没有爱的性”,两个中会选哪个? 68‘00 请大家关注@BIE别的女孩 微博上的同题问答:#爱和性能分开吗# BIE别的女孩和中信出版·大方共同组织了这次问答,答题人包括:六层楼先生、祝羽捷、钟娜、陈楸帆、“多欲寡欢” 的龙小天、Yummy 的三木、神爱玩财的 Jess、Alex绝对是个妞儿,还有别的女孩的 Alexwood。请关注话题回顾答案,对话题做评论和分享,还可能得到我们的《女孩之城》赠书!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71分钟
8k+
4年前

任性Solo:年龄焦虑和女士优先

欢迎来到第61期《 别任性 》,这期我 flying solo,做一期粉丝答疑。如果大家觉得还行,我以后就把这个系列继续做起来。我微博是@哎伍德。 这期选的几个粉丝问题集中在3个主题上: 1, 年龄焦虑 Q:怀念当年的三十而已系列,期待这个系列的延续,想听听阿力眼里,进入或者即将进入或者已经步入三十岁的女性生活常态/情感/工作话题。 Q:年龄焦虑这个问题要怎么处理? 2, 如何参与运动 ? Q:业余时间想为女权做些什么 有何建议吗? Q:对于性别红利以及歧视比较警觉,但是除此之外我不确定我能为性别平权做什么,请问可以通过什么渠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呢? Q:除了在pyq开放麦(感觉我已经被挺多人拉黑了)以及跟朋友普及女权意识,还能做什么呢 3, 女士优先/性别红利 : Q:可以讲讲女士优先吗?还有对女性的照顾、保护与尊重女性的联系 收听平台:|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Spotify | Apple Podcast | 其他泛用性客户端(如 小宇宙、Pocket Casts)| 搜索 “别任性” 另外很多粉丝问我们在苹果 Podcast 上怎么没更新了,因为之前上面那个 “别任性” 是通过荔枝托管的,但我们已经不用荔枝了,受够了平台审查,也弄了自己新的 RSS (上面这个)。如果你是海外苹果 ID,现在应该能搜到另一个新的 “别任性”,是未阉割并集数全的;但如果你是墙内 ID,如果还搜不到,就只能再等等了,或者通过上面说的泛用型 APP 也找得到。 节目时间点如下: 02:20 关于 “年龄焦虑”,从 《乘风破浪的姐姐》说到抗皱护肤品说到人生选择的对错说到考试的时候溜出去逛公园(??) 19:00 关于 “我可以做些什么”:不必强求自己成为行动者,有性别意识和加入讨论就已经是加入了传播,尤其在没有环境支持的时候 “出柜” 本身就很了不起,在朋友圈 “开放麦” 也肯定会对周围的人有影响,只是坚持很难。无论是做什么,和自己的成长节奏和步调一致就成 25:22 关于女性优先:从骑士精神说起,到圣母玛丽亚,到男同事到底该不该帮女同事换水和扶门,最后又说到泰坦尼克和 “女人和儿童优先” 的海上生存法则。 Tracklist: Múm - I'm 9 Today Múm - Don't Be Afraid, You Have Just Got Your Eyes Closed Múm - Green Grass of Tunnel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56分钟
3k+
4年前

Vol.60 冥想就是和你大脑里的猴子一起看云彩

第60期《 别任性 》的嘉宾是@神爱玩财 的主播 Jess。 我们俩都做冥想,但打个比方的话她是铁人三项选手,我是买了包月健身卡结果只去了两次的那种。我们对冥想的体验都是从患焦虑症开始的,也都深感受益,但同时,我们对关于冥想的 “科学语言” 以及 ”灵修语言” 都抱有怀疑。如果你对冥想有一些比如 “身心灵神棍穿着白衣打坐” 的印象,可以先放放,听了再决定。 挺暖的一集,我自己会回头听的那种。谢谢 Jess。 节目时间点如下: 01:30 冥想是 “不去想下一句说什么,让它自己来,它如果不来就沉默” —— 做一期这样大量留白的播客行吗? 05:30 冥想其实就是空白,并没有什么门槛和高级的技术,也没什么 “应该” 或 “不应该做” 的(虽然的确需要练习) 08:40 两人如何入门:一开始都是因为情绪问题,以及 Headspace 是一款很好的入门软件 12:10 冥想是看云,但你不是看云的人,而是天空本身 —— 因为冥想最终追求的是 “无我”:两人对 “自我” 的不同观点 18:20 Circling 是一种多人通过交谈/交流进行的冥想,是什么样子? 22:15 Jess 现在日常交流只用三句话:我观察到...;我感受到...;我猜测...;为什么感知自己的身体反应这么难 28:50 冥想其实是截断身体反应和大脑对身体反应的负面解读 —— 这种负面判断往往才是加重焦虑的原因 33:30 关于冥想的科学话语:虽然有很多正面效果的实证,为什么我们还是对科学 “真理” 该有警惕? 37:20 Circling 和心理咨询的区别 40:05 神经学家 Sam Harris 和生物学家 Richard Dawkins(这些年西方公知学界所谓的 “无神论四骑士” 之二)关于冥想的一个尴尬但化解得挺好的故事 51:22 冥想如今在主流社会又被放置在自我提升(Self-help)的话语框架里,许诺快乐和生产力提高,这种过度而单一的功能性其实是和初衷相悖 54:50 为什么我觉得让 “自我” 变小,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没有 Ego 作祟的时候,比较可能做一些好的决定”。 59:50 开始了一场即兴的迷你 therapy,顺便演示一下 circling 的交流模式 65:30 讲述为什么重要?除了 storytelling 的力量,讲述当下的自己所在和别人回应也全部是冥想的一种 67:30 展露脆弱就像猫露出了肚皮的时刻,是很需要安全感和勇气的,两人对于 “露肚皮” 的态度截然不同,“你会什么时候选择亮肚皮?” 75:50 虽说没有什么标准姿势,最后还是说说 HOW TO 冥想:让脑子里的猴子专心数你的呼吸(我们节目里提到的短视频在油管上,叫 “learn meditation from this Buddhist monk”),看车流,关注呼吸(解释了一下这和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关系) 85:30 Jess 偶尔也做咨询个案,在她公众号(神爱玩财)后台回复 “咨询” 有相关信息,不过她会像约会一样按配适度做过滤 最后,Circlingchina.org 网站目前是试运营阶段,限时免费截止7月3日,欢迎大家去注册体验! 最最后,Jess 说给 “别任性” 粉丝做一场 Circling 的免费入门课是认真的哦!时间是7月17日,有30个名额,马上上网站注册吧! Tracklist: 王菲 - 暗涌(op) 范晓萱 - 出气球(ed) 王菲 - 尘埃 范晓萱 - A小调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90分钟
5k+
4年前

Vol.59 朱婧汐想做一个乘风破浪的赛博格

第59期《 别任性 》,嘉宾是电子音乐人朱婧汐(Akini Jing)。 朱婧汐最近参加了《乘风破浪的姐姐》录制,初演舞台印象让人印象挺深。但认识她的人都对她在这个综艺节目里出现很是意外,她说自己都很意外。我很好奇她上节目的体验如何,作为一名 “弱小AI” 有什么人间观察,另外,自己对于年龄这个话题 —— 也是《姐姐》节目的重要卖点,有什么体会。 节目时间点如下: 01‘05 朱婧汐和 Akini Jing,分别是谁 01‘30/03‘30 第一反应 “不去”,后来为什么决定上节目? “既然能表演我喜欢的赛博朋克风格的音乐,干嘛不去”,另外 “30+女艺人这个概念还挺棒的” 02‘50 第一次在腾讯视频《我们的浪潮》第四季里看到朱婧汐的时候,我想这个女孩是谁啊太好看了吧,然后发现她是一位音乐人 05‘30 很多人对年龄有刻板印象,“到了一个年龄女人就会变成同一个样子?这是不存在的事情” 07‘15 开始八卦,之前认识哪些姐姐吗?喜欢过谁?现在和谁比较熟?(万茜错打 Jing 屁股的尴尬名场面是什么情况? 09‘15 “我的假笑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假,也是挺棒的吧”。Jing 说自己只是 ”样子凶“、”不爱笑”、“话不多“,平时也是没什么起伏,其实人很有温度,听节目你会体会到 12‘05 继续八卦,陈松伶太酷了,“快乐的人是真的酷”,她的快乐是起伏和经历沉淀出来的豁达 14‘40 我对《姐姐》为何吐槽?但又为何决定继续追?最后真的能出现 ”超出以往经验的“ 一个多样化女团吗?(Jing:“走一步看一步吧” —— 这居然是《姐姐》公演主题曲的歌词... 15‘50 Jing 不喜欢 “小姐姐” 这个词;不过行业里叫 “姐姐” 很常见,在《姐姐》节目里这个词已经与 “老师” 同义 18‘30 Jing 追求的 Y2K 风格是什么样子?有什么起源?她为什么喜欢? 21‘30 “我在姐姐里算很胖的了“,但是赛博朋克风格的音乐和造型,对形象的确有要求,“形象呈现是音乐表达的一部分” 26‘30 “我并不想永远22岁啊,我22岁的时候什么都不懂”;“我也不会想回去”。 28‘30 “30岁20岁没什么差别”,除了熬大夜的时候;而做音乐经常要熬大夜,相比之下,录《姐姐》反而觉得轻松 31‘40 不用工作的时候,赛博朋克女孩的日常是:打坐、喝茶、吃有机蔬菜、户外运动 —— 赛博格和养生,一个科技性一个生物性,但是一体两面的事,这也是 Jing 想追求的赛博朋克,“一个想成为人类的赛博格” 38‘30 电子音乐行业男女比例差很大,为什么?Jing 怎么看结婚成家生子和年龄的压力?“30岁真的来了之后,发现跟之前也没有任何不同” 42‘50 曾经觉得作品是自己的孩子,现在觉得 ”我可能只是一个作品的出口“;杨丽萍是 Jing 的榜样 44‘30 在亚热带的自然环境中长大的经历,如何影响 Jing 的创作和思考?“往回是没有用的,只有往内看” 47‘10 最近的灵感来源:科幻的,民族的,东南亚的。比如阿彼察邦、塔可夫斯基、Arca(委内瑞拉音乐人),最后想表白中国艺术家陆扬 48‘30 介绍最近会发的新专辑《塑胶天堂》,QQ 音乐上已经发了5首 49‘40 《姐姐》节目之后还会有什么造型出现?“想象一个赛博朋克变成一个职场高手”(自己也觉得不寒而栗 50‘40 最后说说形象和造型的灵感或者参考:《卡罗尔和星期二》的 GGK、Grimes、《爱、死亡、机器人》、《新世纪福音战士》、《铳梦》/Alita,《攻壳机动队》 Tracklist: 马海平MHP/朱婧汐Akini Jing - 最后的地球人 朱婧汐 - 7Night 朱婧汐 - Cure(instrumental) Anti-General/朱婧汐/RYOTA 片山凉太 - ENEMY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56分钟
5k+
4年前

Vol.58 素食主义也跟性别有关系?

欢迎来到第58期《 别任性 》,这期的嘉宾叫蒋寻,她在法国蓝带学过烹饪,在三星米其林餐厅做过厨子,然后又去索邦大学专门念了一个从人文角度研究食物的特别学科。 我这期请她来专门聊聊素食主义(vegetarianism),但聊了一半发现她在法国的经历可能比这个话题更好玩 —— 下次再约,保证。这次先听听我们关于素食主义的观察和理解(我觉得大部分应该挺靠谱的吧),还有,吃素跟性别有什么关系。 节目时间点如下: 01‘10 蒋寻曾经在投行工作,后来如何将做饭这个兴趣变成了职业?索邦大学的食物研究又研究什么?食物的文化内涵和人类学意义是啥意思? 06‘10 蒋寻出于环保原因曾经吃素,为什么之后停止了?素食主义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自大? 12‘05 很多年轻的素食主义者选择不吃肉,不是因为 “杀生” 这类 “反人类本性” 的原因,而是因为反对人类社会的养殖产业链中,动物残酷的生存条件 —— 他们最在意的其实不是动物要被人类杀死,而是关于它们怎么活。 15‘30 欧洲从 “尚肉” 时期(carnivore time)发展到今天有了相对完善、更保护动物福祉的畜牧业,对比肉类产品高度工业化的美国,人们与动物和肉的关系并不太一样 —— 这是否能解释欧洲的素食主义者比例远远低于美国? 19‘20 一个文化里几百年的饮食习惯是很难改变的,但在相当不流行素食的法国西班牙,年轻人中素食主义者现在很多,这是为什么?跟 “白左” 和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 23‘10 “平时少吃肉,偶尔吃好肉”,不同饲养方式的肉味道的确不一样。但是这一点在中国又不适用:中国猪肉的供给失衡,中国的人均猪肉供给其实是严重不足的(有些地区是要用粮票领肉的)+ 食物来源的认证系统不完善 31‘00 东亚地区吃素比例都蛮低,这是为什么?东亚人的食物结构 34‘10 西方素食主义现在是一种价值观取向,但其实起源也是佛教(到了现在算是一种新宗教?) 38‘00 吃肉和阳刚式的男性气质总是紧密相连,而素食者中、动物保护组织、环保组织中都是女性占多数,这是为什么?仅仅是女性更有同情心吗?女权主义对此怎么看? 48‘35 原始人类社会的狩猎-采集分工,能解释肉与男性气质的关系吗?人类理想的领袖形象一定得是充满攻击性、有极强父权人格的人吗?“温柔“ 就不能是一种力量? 58‘40 男人吃多了豆制品会影响睾丸酮?(不会!) 61‘00 被嘉宾拐了一个很猛的弯,开始聊女权主义到底是什么/不是什么 67‘15 为什么我觉得吃素的男孩更性感?(也可以听听别任性第二期《我们就喜欢 “娘” 一点的男生》 ) Tracklist: Marcy Playground - Sex and Candy GNT - Pigs Pigs Pigs Pigs Pigs Pigs Cat Power - Human Being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76分钟
2k+
4年前

任性歌单 | Slowcook的信仰和决心:用音乐守护平等

这是第四份 #任性歌单# —— 这个系列里,我们会请女音乐人们来做音乐推荐。这期的歌单来自 Slowcook。她之前和 “招待所” 共同建立者卡门一起来上过第37期节目。 Slowcook 是北京音乐场所 “招待所” 的驻场 DJ,平权派对 Equaliser 的创办人以及全新的音乐厂牌 “到此一游” 的 co-founder。她选曲极具想象力,不受流派的限制,音乐灵活多变。从午夜都市情歌到高速旋转的 footwork,她的风格可以总结为一句:大脑兴奋剂,脚底发电机。 这份歌单的主题是:态度、信念和决心(也就是歌单第二首:Attitude, Belief and Determination)。 这是一份能让你振作起来的跳舞音乐歌单,其中的第1-6,8,11首都来自黑人音乐家。他们通过音乐发声,一遍又一遍地向听者传递着爱与平等的信念。跳舞音乐的源头本身就是少数族裔和群体对歧视和不平等待遇的反抗,是当年 Black Power Movement 的艺术呈现,是无数人的心声。在 Black Lives Matter 抗议声音的当下,他们所传递的信息正是急需的。 Slowcook 还说,最近所有的心情与感受都在每一首歌里,可能你也可以在里面找到生活的答案。 本期歌单: 03'20 Gil Scott-Heron - The Revolution Will Not Be Televised 06'07 Martin L. Dumas Jr - Attitude Belief and Determination 10'31 Octave One feat. Ann Saunderson - Black Water 18'45 Members of the House - Reach Out For The Love (Love Mix) 24'20 Gerideau - Take A Stand For Love (Blaze Shelter Mix) 31'06 Joe Smooth - Promised Land (Club Mix) 36'11 New Atlantic - I Know 40'06 Honey Dijon & Tim K featuring Sam Sparro - Look Ahead 43'53 Knopha - 8227-7172 48'48 Octo Octa - Can You See Me? 57'08 Anz - No Harm 61'17 DAWL - Let’s Go 68'10 Maruwa - Seven Heaven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74分钟
99+
4年前

Vol.56 不懂别瞎试:周期觉知法,高阶天然避孕

这期的嘉宾是 Jess(微博 @神爱玩财Jess)。 Jess 是一位第一次来上节目的老朋友,熟悉 “婊酱FM” 的朋友肯定知道她,你也可能知道,她的 “婊酱” 生涯现处于歇业状态,而 “神爱玩财” 是她的新项目(公众号和播客同名)。至于为何,请听节目。 Jess 最近在研究周期觉知法(Fertility Awareness Method),来节目上分享了一些所学 —— 让我感到有点颠覆的是,周期觉知法对避孕的说法似乎和主流性教育说的不太一样?(不是说中国的主流性教育啊,中国的主流性教育是不教育)。我问了很多傻问题,Jess 一一耐心解答,还配合我的惯性跑题聊了一点自律、上瘾和 ”直男”。 节目时间点如下: 01‘10 Jess 很忙,为何从 “婊酱” 歇业? “神爱玩财” 关于什么(简单的答案是:关于生活的一切)?除此之外她还弄了一个新的社区,Circling China。 06‘20 关于 Fertility Awareness Method(FAM),不是神棍避孕法哦,只是朴素的科学。Jess 自己是实践者,最近做了网课(见她公众号) 08‘20 曾经 “浪” 的时期跟 FAM 完全无缘,因为主流性教育告诉我们,有性行为就一定要带套,否则就有怀孕风险(我:“嗯?难道不是吗??” Jess:“不是啊!”) 12‘12 性教育还告诉我们,“安全期不安全”,“安全期根本不是一种避孕手段”,可 FAM 也是靠算周期来避孕,这两者有什么区别?(重点:最少记录周期3个月再说) 16‘00 实践 FAM,具体每天是要干什么?女性身体的周期是什么样的? 27‘00 荷尔蒙周期对女性身体的影响;我们为啥要假装自己没有节律,只有自律?经前综合症(PMS)是真的?如何顺应周期,又不去将之病理化 —— PMS 也不见得是负面的东西 40‘10 可按周期算的话,我们一个月就一个周是 “上升期”(Jess 称为鸡血期),剩下有两周是 “下滑” 的黄体期(Jess 称 “清理期”),然后又是月经期了,太惨了吧!—— 大家请注意,这种工业生产力逻辑正是需要避免的。 44‘30 医生在推荐避孕手段的时候,会推荐周期觉知法吗?为什么(不)?FAM 的避孕成功率是什么样的? 46‘20 Jess 开课讲 FAM,难道不担心大家自己操作不当导致中奖之后让她 “负责” 吗? 48‘20 身体周期还有那些奇妙的规律 51‘40 我们的身体比大脑要易感、脆弱,顺便聊聊创伤、神经性胃疼、童年被抛弃造成的 “问题” 人生、届-毒、上瘾,以及 “彼此亏欠”。 63‘10 Jess:“Alex 你好直男。” 我:???......"直男” 到底什么意思? 68‘30 互相吹捧时间,AND 约了下一期 Tracklist: Lilac - 戸川純 パンク蛹化の女 - 戸川純 Midnight Hole - 怪力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70分钟
1k+
4年前

Vol.55 黄璐在拍哭戏的时候,可能想的是等会儿吃什么

这期的嘉宾是演员黄璐。 黄璐出演的《星星之火》(Little Fires Everywhere)是流媒体 Hulu 上最近播出的一部美剧。这部剧从美籍华人 Celeste Ng 的同名小说改编,双女主由 Reese Witherspoon(饰演 Elena)和 Kerry Washington(饰演 Mia)担纲。黄璐在里面饰演一个滞留美国的单亲妈妈,她的故事线也是激化 Elena 和 Mia 两个角色最终矛盾的导火线。 黄璐聊天的风格有点像她的表演,坦率又投入,毫无负担,想说什么似乎不需要任何过滤。我还提前问过她,“有什么是你不想聊的?” 她回:“没有,啥都能聊。” 向大家推荐《星星之火》。黄璐这两年应该会有好几部作品上(院)线,节目最后有提到,欢迎大家关注。 节目时间点如下: 01‘20 根据豆瓣,黄璐最高得分 “代表作” 是《梁欢秀》、《演员的诞生》,然后才是《盲山》和《星星之火》 03‘00 如何得到《星星之火》中 Bebe Chow(周碧碧)这个角色的?这是个什么样的角色? 06‘00 Elena 和 Mia 这两个角色又是什么样的女性和妈妈?黄璐带着女儿 Ava 全世界到处拍戏的 “吉卜赛” 生活还挺像 Mia 的 08‘30 自己作为妈妈,黄璐如何看待 Bebe 抛弃孩子的选择?(很多人觉得如果 Bebe 养小孩的条件不好,还是让孩子在有钱的收养人家长大吧) 11‘00 第二集,在中餐馆工作的 Bebe 对 Mia 说,“这都是假中餐”,是黄璐自己加的台词 12‘30 黄璐第一次见到 Reese 和 Kerry 两位女主兼制片人是什么情形?(刚好在演《阴道独白》那段)和这两人演戏是什么样的体验? 18’20 黄璐妈妈随后来到洛杉矶,为招待 Kerry Washington 一家人展示了一桌 ”令人震惊“ 的真·中餐(川菜),收获 Kerry 爸爸郑重的鞠躬致谢 23‘20 用非母语演戏,对表演有影响吗?(用中文说 “我的甜心” 太肉麻了!) 26‘45 因为跟 Kerry 亲近到了人戏不分的地步,在现场 “看到她就想哭”(描摹了一下 Kerry 演哭戏的表情特征,“嘴一撅,似哭非哭”) 29‘20 黄璐很擅长入戏和出戏,虽然常拍文艺片,但并不是为了角色长期沉浸、自我折磨型的演员(比如在演在 Kerry 怀里痛哭那场戏的时候,想的是 “快回家吃饭”) 33‘10 但是大学有一年的时间抑郁和失眠,觉得难以融入环境,为未来害怕,当时怎么了?怎么走出来的? 35‘40 现在如果不做演员的话,想去学厨艺 36‘50 相比《盲山》,《云的模样》里那种很疏离的都市女孩角色,更贴近现实中的自己(顺便吐槽了一下《推拿》里的洗头妹小蛮,现实中 “哪有那样的洗头妹啊!”) 40‘05 黄璐喜欢女性题材和女性身份很突出的角色(比如妈妈、女儿、洗头m、《被光抓走的人》里的第三者 —— 这个有点喜剧色彩的角色被剧组称为 “史上最讨人喜欢的小三”) 42‘05 “我还挺适合演喜剧的”,最新的作品包括彭浩翔监制的喜剧片《怕死联盟》—— 在她家门口拍的,因为(又)能吃到好吃的所以拍得很开心 43‘10 之后又演了高群书导演的《三叉戟》,一部 “男人戏”,演姜武角色的女朋友 44‘00 自己选剧本的标准,除了角色,还最好能去个没去过的地方(呼唤能顺便去南美洲和巴哈马猪岛的剧本... 45‘50 最近收到的剧本:90年代美国的华人黑帮大姐大!还有,拉拉科幻片! 47‘50 黄璐似乎很吸引lgbt粉丝? 49‘00 想和谁拍拉拉片?(黄璐的微博上问过这个问题,高赞评论:和陈冲演婆媳之恋;我们聊到的其他人选:姐姐全度妍;于佩尔;小 K) 52‘00 《星星之火》首映被取消了,本来是第一次在好莱坞走红毯的机会,有点可惜(然后补了一句:“不过那个红毯也不会比戛纳的大啦,哈哈哈”) 53‘30 上《演员的诞生》的时候引发了争议,当时发生了什么?以后还会参加这类节目吗? 55‘30 《花明度》是一部还没上的戏,于佩尔也有出演,2020年有机会看到吗? 57‘20 黄璐还有7-8部新戏没上,包括一部库斯图里卡监制并客串的电影,以及刘奋斗导演、张一白监制的黑色喜剧《来都来了》,高群书和麦家时导演的《刀尖》。《怕死联盟》看来是下一个可以在院线看到的作品,那之前想看黄璐就看《星星之火》吧! ​Tracklist: op:《Little Fires Everywhere》main title ed:尧十三 - 你妈的(《推拿》电影主题曲)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62分钟
99+
4年前

Vol.54 身体焦虑,跨性别者和顺性别女性的老朋友

欢迎来到第54期《 别任性 》,我作为嘉宾去参加了一期北京同志中心特别为 “517国际不再恐同恐跨日” 录制的电台节目 —— 这是一个为了支持性与性别少数人群,创建更为友善包容的社会环境而创立的节日。 这期节目的话题是身体焦虑。主持人是 Sachi,性别酷儿,北京同志中心跨性别项目主管。另外两位嘉宾分别是雨雪霏霏,跨性别女性,跨性别社群公益人,和肖美丽,女权行动者,播客 “有点田园” 发起人。 节目时间点如下: 04‘30:我们曾有过什么样的身体焦虑:平胸、身体曲线、性别重置手术、发现自己的身体离理想中的身体越拉越远、不能像男生一样站着上厕所,etc 19‘10:跨性别者对自己本来的身体一定是厌恶和不能接受的吗?有些跨性别者做性别重置手术其实是一个被迫的选择,为什么? 24‘30:当我们的身体无法妥帖地放入成某一个框框,这让我们焦虑,可是谁创造了这些框框? 30‘30:消费主义先将我们第一个身体部位 “问题化”(比如腋毛),再拿出早准备好的 “解决方案”(如除毛产品) 36‘10/53‘20:关于激凸和胸罩的一系列故事 41‘40:有什么办法对抗身体焦虑吗?保持自我察觉;让自己身边围绕着 “对” 的,让你觉得舒服的朋友;赞美自己;允许自己出于各种考虑向外形标准妥协,允许自己认知和行为有差距。 开头结尾曲:齐豫 - At Seventeen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64分钟
2k+
4年前

Vol.53 2020年,腐女出柜变容易了吗?

这期嘉宾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郑熙青,她跟我一样是一名 “腐女”(即耽美文化爱好者/参与者),同时也是一位耽美文化研究者。 从自己的腐史聊起,熙青带我回顾了一下腐圈的发展和 “腐女” 人群的变化。感觉 “腐女” 人群这几年变得更可见了,这是错觉吗?做 “腐女” 是否没那么羞耻了?腐女如今出柜更容易了吗? 我决定这期与其做时间点,不如做一个(大概对应时间轴的)关键词索引 —— 考虑到耽美圈的壁太厚,还是希望大家不要听得太过懵圈,听到 “黑话” 就来这里找解释吧。 227(07‘20;74‘50):肖战粉丝出于对一篇肖战真人耽美文的抵制举报 AO3,导致 AO3 被墙的事件 AO3(10‘50;27‘30;30'35;40‘20;76‘30):Archive of Our Own,同人写作网站,诶这个真不必解释了吧,说是乌托邦一点都不为过,具体原因听节目吧 AU(81‘30):Alternate/alternative Universe,架空历史/平行宇宙,指把原文本的人物放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世界设定再做同人创作的作品类型 北极圈(09‘25):受众/粉丝很少的 CP 圈 冰上的尤里(12‘20):就是《冰上的尤里》,2016年一部关于花样滑冰的日本动画 “脖子以下的描写都是涩情”(24‘15;50‘40):晋江在13-14年净网期间关于涩情的标准(就此展开对耽美文学是否是涩情的讨论,包括 Joanna Russ 在1985年关于同人是 “Pornography By Women For Women, With Love” 的观点,和80年代女权内部关于涩情是好是坏的大辩论;但是在中文语境下,一言难尽......) 大悲(42‘02):《悲惨世界》 帝国双璧(10‘30):《银河英雄传说》中罗严塔尔和米达麦亚的 CP GGAD(11‘20):Harry Potter 系列宇宙中盖勒特·格林德沃 (Gellert Grindelwald) 和阿不思·邓布利多(Albus Dumbledore)的 CP 鬼船(42‘30):a ship that shouldn't exist......一对 “不该存在” 的 CP(由此说到 CP 粉内部的鄙视链) 吉莱(10‘10):《银河英雄传说》中吉尔艾菲斯和莱因哈特的 CP 《后革命的幽灵》(15‘30):戴锦华老师对于耽美文化的保守性做过的一篇发言,郑熙青对其中观点提出异议后并附上例文(比如《别日何易》),戴老师之后有作出观点修正(修正稿) 老冰棍(53‘20):美国队长和冬日战士的 CP 代号(之一) 李建军(54‘10):Richard Armitage 的中文代号,产生和流通过程请听节目 良识男(02‘50;4‘30):前 “宅男” 时代的名字,跟 “耽美” 对应的存在;良识也写作 “粮食“,指耽美外的更泛化的同人写作 Lofter(13‘02;78‘00;85‘50):也被称为老福特,墙内一个中文耽美写作聚集平台 楼诚/楼诚楼(09‘30;12’40):2015年的国剧《伪装者》中明楼和明诚的 CP 圈,是特别激发左翼情怀的一对 CP;圈内代表作之一为《别日何易》,用这两个角色贯穿/点缀着20世纪30年代之后的国际共产主义历史,作者为圈内大手 mockmockmock(3M) 露西弗(23‘10;85‘10):一个国内耽美写作网站(由此简单解释同人和耽美的定义和区别) 年上攻/年下攻(37‘05):分别指年长的人/年少的人做关系中主动的一方 OTW(76‘05):Organization for Transformative Works/再创作组织,建立了 AO3 的组织 RPS(48‘02):Real Person Slash,指一对 CP 的对象是两个真人(相对于角色),在本来边缘的 CP 圈中更属于边缘;在国内 “站真人” 尤其尴尬,也是中国特色(由此说到其争议性和西方 RPS 圈已有的共识) 鲨美(52‘30):迈克尔·法斯宾德(中文粉圈代号法鲨)和詹姆斯·麦卡沃伊(一美)的中文 CP 名 神夏(12‘02;33‘30;39‘00):英剧《神探夏洛克》中福尔摩斯和华生的 CP,圈内也被称为 “三集片”;华福还是福华,是圈内一大冲突 Slash(17‘35):英语对耽美同人的叫法,指 XX/XX 中的斜杠,和中文圈不同,其前后两个人物不代表必然的攻受关系;早期英文研究强调 slash 写作的反叛和解放性,以扭转粉圈的污名和负面刻板印象,采取 “反抗叙事” 的策略 (但这种策略随着时代和语境的变化并不完全适用,耽美文化不可能完全独立于主流文化,本身很难真正具有绝对的先锋性和颠覆性) Smut/PWP(Porn Without Plot)(26‘10):单纯为了 “开车” 而写的肉文 SPN/Supernatural(89‘50):美剧《邪恶力量》的同人圈(这里提到没有挂 SPN 粉的意思,我也上过这条船,结尾还特意选了 Wayward Son 这首歌) 随缘居(84‘00;89‘50):国内同人论坛(由此说到国内平台的使用规则和礼节是如何形成的 天一事件(61‘30):笔名 “天一” 的耽美写手在2018年因非法出版自己的耽美作品,被法院以 “制作、贩卖淫秽物品” 判刑10年(后还有 “深海先生” 被捕)(由此讨论到对于一些有社会资本的腐女而言,“出柜” 可能并不难,但这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画面) 同人女(02‘30;05‘30):前 “腐女” 时代的名字,爱好耽美的女性,从最早在同人社区内就是相对禁忌的存在 仙流(08‘20):《灌篮高手》的仙道彰/流川枫 CP VO(09‘00):《魔戒》电影中演员 Viggo Mortensen 和 Orlando Bloom 的真人 CP 王的男人(12‘15;46‘10):电影《王牌特工》(Kingsman)的搞笑译法 云次方(09‘40):音乐剧演员郑云龙和阿云嘎 自割腿肉(44‘50):往往因为自己磕的 CP 圈内粮食不够,而自己写文/创作的行为 L'Orchestra Cinematique - Sherlock AKEMI - Story of Time(銀河英雄伝説) Various Artists - Carry On Wayward Son(Supernatural) Howard Shore- Into the West (The Lord of the Ring) L'Orchestra Cinematique - Dumbledore's Farewell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91分钟
2k+
4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