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58期《 别任性 》,这期的嘉宾叫蒋寻,她在法国蓝带学过烹饪,在三星米其林餐厅做过厨子,然后又去索邦大学专门念了一个从人文角度研究食物的特别学科。
我这期请她来专门聊聊素食主义(vegetarianism),但聊了一半发现她在法国的经历可能比这个话题更好玩 —— 下次再约,保证。这次先听听我们关于素食主义的观察和理解(我觉得大部分应该挺靠谱的吧),还有,吃素跟性别有什么关系。
节目时间点如下:
01‘10 蒋寻曾经在投行工作,后来如何将做饭这个兴趣变成了职业?索邦大学的食物研究又研究什么?食物的文化内涵和人类学意义是啥意思?
06‘10 蒋寻出于环保原因曾经吃素,为什么之后停止了?素食主义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自大?
12‘05 很多年轻的素食主义者选择不吃肉,不是因为 “杀生” 这类 “反人类本性” 的原因,而是因为反对人类社会的养殖产业链中,动物残酷的生存条件 —— 他们最在意的其实不是动物要被人类杀死,而是关于它们怎么活。
15‘30 欧洲从 “尚肉” 时期(carnivore time)发展到今天有了相对完善、更保护动物福祉的畜牧业,对比肉类产品高度工业化的美国,人们与动物和肉的关系并不太一样 —— 这是否能解释欧洲的素食主义者比例远远低于美国?
19‘20 一个文化里几百年的饮食习惯是很难改变的,但在相当不流行素食的法国西班牙,年轻人中素食主义者现在很多,这是为什么?跟 “白左” 和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
23‘10 “平时少吃肉,偶尔吃好肉”,不同饲养方式的肉味道的确不一样。但是这一点在中国又不适用:中国猪肉的供给失衡,中国的人均猪肉供给其实是严重不足的(有些地区是要用粮票领肉的)+ 食物来源的认证系统不完善
31‘00 东亚地区吃素比例都蛮低,这是为什么?东亚人的食物结构
34‘10 西方素食主义现在是一种价值观取向,但其实起源也是佛教(到了现在算是一种新宗教?)
38‘00 吃肉和阳刚式的男性气质总是紧密相连,而素食者中、动物保护组织、环保组织中都是女性占多数,这是为什么?仅仅是女性更有同情心吗?女权主义对此怎么看?
48‘35 原始人类社会的狩猎-采集分工,能解释肉与男性气质的关系吗?人类理想的领袖形象一定得是充满攻击性、有极强父权人格的人吗?“温柔“ 就不能是一种力量?
58‘40 男人吃多了豆制品会影响睾丸酮?(不会!)
61‘00 被嘉宾拐了一个很猛的弯,开始聊女权主义到底是什么/不是什么
67‘15 为什么我觉得吃素的男孩更性感?(也可以听听别任性第二期《我们就喜欢 “娘” 一点的男生》 )
Tracklist:
Marcy Playground - Sex and Candy
GNT - Pigs Pigs Pigs Pigs Pigs Pigs
Cat Power - Human Being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空空如也










